高層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1頁
高層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2頁
高層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3頁
高層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4頁
高層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 z. - w -靈武市興達悅府10#-19#住宅樓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忠仁建設工程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JGJ 130-2011)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JGJ 80-91);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4、鋼結構設計規(GB500172003);5、建筑結構荷載規(GB5009-2001)(2006年版);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1350010-2002)7、施工圖紙。二、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 靈武市興達悅府10#19#住宅樓2、建設地址:靈武市家和苑B區東面3、建設單位:富興

2、達房地產開發集團4、勘察單位:地質工程勘察院5、設計單位:機械工業研究院()6、監理單位:森易工程建設監理7、施工單位:忠仁建設工程10#住宅樓地上九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8182,地上7357,地下825,建筑高度26.7。11#住宅樓地上九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7485,地上6735,地下750,建筑高度26.7。12#、15#住宅樓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3593,地上2990,地下603,建筑高度15.5m。13#、14#住宅樓地上五層剪力墻結構,3844.3,建筑高度15.5m。16#住宅樓地上六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地上建筑61

3、22,地下1027,建筑高度18m。17#住宅樓地上九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10678,其中地上為9602,地下建筑面積為1076;建筑高度26.7m。18#住宅樓地上九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9412,其中地上為8472,地下建筑面積為940;建筑高度26.7m。19#住宅樓地上十一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9643,其中地上為8837,地下建筑面積為806;建筑高度32.5m。 三、外架搭設方案1、施工前準備熟悉結構圖紙,熟悉各個部位及高度的結構變化,項目部組織必要的材料進場,其中包括483.5mm鋼管、對接卡扣、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和密目阻燃式安全網等,以備外

4、腳手架搭設時使用;有關作業班組應組織足夠的作業人員,準備外腳手架的搭設;同時在施工前,必須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和安質人員對作業班組進行作業前技術、安全交底。架子工必須具備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的條件,經過培訓、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證并經體檢合格后方可從事腳手架安裝、拆除作業。3、落地外腳手架搭設要求落地外架采用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外架沿建筑外邊全長搭設。1、腳手架的搭設應按下列程序進行:設置縱向掃地桿立桿橫桿各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或加拋撐)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2、立桿:縱向間距1.5m,橫向間距0.9m,里排離墻0.20m。相鄰立桿接頭要錯

5、開,對接用一字扣連接。3、大橫桿:步距1.8m,架子外側每步架搭設間距600mm兩根護欄,鋼管接頭要錯開,用一字扣連接。大橫桿與立桿用十字扣連接。每一面架的縱向水平高低,兩端不得大于20mm。4、小橫桿:間距1.5m,位于大橫桿下,至少伸出100mm,端頭離墻50mm左右,小橫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與大橫桿用十字扣連接。5、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6、剪刀撐:雙排腳手架必須搭設剪刀撐。每把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0600之間;根據相關規要求,腳手架外側立面應由底到頂必須設置連續的剪刀撐。中部不隔斷。外掛安全防護網,剪刀撐斜桿必須用旋轉扣件固定

6、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在其中間還必須增加三個扣結點。6、連墻桿:每隔二步三跨設置一道連墻桿。7、每段架只限兩個操作面作業,且施工荷載控制在3kN/m2。8、架體必須高出工作面1.8m以上,當架體高出周圍建筑時,用8鋼筋作接地線形成避雷系統。9、架子四周臨邊要設可靠的安全防護。10、進出口搭設防護棚,并懸掛安全標志牌。四、懸挑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工程1、腳手架參數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1.50米,立桿的橫距為0.90米,立桿的步距為1.80米;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20米;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3

7、(兩側各一根,中間加1根填芯桿);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mm厚;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采用單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0.85;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4.5米,采用雙扣件必須與外排立桿有效連接;1)、室外部位水平懸挑支撐梁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號工字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1.30米,建筑物錨固段長度1.95米,懸挑水平鋼梁采用鋼絲繩與建筑物拉結,鋼絲繩(6611)直徑不小于16.0mm,吊環直徑不小于16.00mm。水平鋼梁與樓板連接采用鋼筋拉環3道,直徑不小于16.0mm。拉環必須壓到樓板下層鋼筋的下面,兩側鋼筋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0cm。2)、陽臺部位水平懸挑支撐

8、梁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8號工字鋼,建筑物陽臺外懸挑長度按2.0米計算,建筑物錨固段長度3.0米。懸挑水平鋼梁上面采用鋼絲繩與建筑物拉結,鋼絲繩(6611)直徑不小于16.0mm。吊環直徑不小于16.0mm。水平鋼梁與樓板連接采用鋼筋拉環3道,直徑不小于18.0mm。拉環必須壓到樓板下層鋼筋的下面,兩側鋼筋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0cm。3)、陽角懸挑支撐梁腳手架排距0.90m,側腳手架距墻體0.20m,采用18號工字鋼,工字鋼支點距建筑物角點2.38m,水平陽角工字鋼采用與建筑物預埋件對接焊接,拉繩采用(6191)雙鋼絲繩,鋼絲繩直徑不小于16.0mm,吊環直徑不小于16mm。4)、懸挑卸料平臺卸料平

9、臺水平鋼梁(主梁)懸挑長度3.00m,懸挑水平鋼梁間距(平臺寬度)3.50m,主梁采用16號工字鋼,次梁采用14a號槽鋼,次梁間距0.60m。容許承載力均布荷載2.00KN/m,最大堆放材料荷載10.00KN,采用(6191)鋼絲繩,直徑20mm,吊環直徑20mm,33花籃螺栓。2、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1)、樓層板面鋼筋綁扎時,埋設懸挑外架用鋼筋錨環,其包括樓板面、板邊固定工字鋼用鋼筋、外架轉角處支撐鋼筋等,鋼筋采用16。2)、須待懸挑層砼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穿插工字鋼搭設上部外架。3)、懸挑架立桿間距分別為:縱向間距1500mm,橫向間距900mm,橫桿步距1800mm。4)、工字鋼上每根立桿

10、下焊接100150mm長的25鋼筋頭,立桿套在與工字鋼焊接的鋼筋支座上。底部設置的卸載鋼絲繩拉在工字鋼端頭。5)、在外腳手架與建筑物之間設置連墻桿,連墻桿均采用鋼管。連墻桿按二步三跨設置,上下錯開成菱形布置。6)、連墻桿盡可能設置在立桿與大、小橫桿的連接處,連墻桿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方式。7)、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為300mm。作業層上非主節點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

11、。8)、剪刀撐沿架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連續布置,斜桿與地面夾角為450600,剪刀撐的斜桿除兩端用旋轉扣件與外架相連外,在其中間應增設不少于3個扣結點。9)、懸挑腳手架底部必須用木枋、模板拼縫鋪設,保證整個底部成密封狀態,以確保細小碎石不得掉下。鋼笆網腳手板每步架均鋪設一層。腳手架與建筑物之間用腳手板或安全平網進行三層一封閉,以防止較大物件掉落架底,每層腳手板均外設踢腳板一周,踢腳板外側油成黑黃相間警示色。10)、搭設腳手架必須嚴格按照規要求選用材料,對于壓扁、彎曲、銹蝕、裂紋和有孔洞的鋼管及不合格的構件,嚴禁使用。扣件螺栓應滿足正常狀態下的扭力矩要求(40N.m65N.m)。11)、卸載鋼絲

12、繩要求保證通順,不得因被其它鋼管等部件阻擋,而形成折線形態。花籃螺栓調節要松緊適度,受力明確。12)、腳手架的外側要滿掛阻燃密目安全立網,立網的下口與立桿或建筑物要牢固的扎結,固定點的間距應不大于50cm,下邊沿設擋腳板,上下網及側面之間的拼接要嚴密。立網、平網與建筑物邊沿的最大間隙不得大于2cm。13)、檢查驗收:懸挑架安裝完畢后,要進行全面綜合的檢查驗收,對所有節點還要進行復擰收緊,扣件螺栓扭力矩不得小于40N.m,并不得大于65N.m,及時用彩色粉筆做出標記,確保一個不漏。14)、立桿橫桿的接頭的要求(1)相鄰立桿的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兩相鄰立桿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

13、于500mm,各接頭中心與相鄰大橫桿之節點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2)立桿與橫桿用直角扣件扣緊,立桿的垂直偏差不得超過架高的1/200。(3)外側中欄桿距中設置,同一根大橫桿兩端的水平高差不大于20mm。(4)小橫桿應貼近立桿位置,搭于大橫桿之下,并有直角扣件扣緊,也可緊固于立桿,由于使用鋼筋網片腳手板,所以應在相應小橫桿上等距加設二根縱向水平桿。3、建筑物出入口處腳手架的搭設建筑物出入口處的腳手架,應根據出入口的高度和寬度,采用平行弦桁梁結構形式在開口處的兩邊要采用雙立桿,懸空立桿下要設安全扣件,此處的連接要加密,每步設置,同時在洞口邊及

14、其上設置剪刀撐。出入口腳手架的上方設置安全可靠的隔離防護設施,在出入口處的外側設置雙層防護棚,防止物體墮落傷人,保護出入人員。4、腳手架拆除1)、拆除前必須完成以下準備工作(1)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體、支撐體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經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實施。(3)拆除安全技術措施,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逐級進行技術交底。(4)消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2)、拆除應符合以下要求(1)拆除順序應逐層由上而下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2)所有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

15、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3)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拆連墻件。(4)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必須設置連墻件、其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超過4m,同時(一字型、開品型雙排腳手架)必須設置橫向支撐,中間宜每隔跨設置一道。3)、卸料應符合以下要求。(1)各構配件及時分段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2)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其質量檢驗要求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放,置于干燥通風處,防止銹蝕。4)、腳手架拆除前必須做好主樓結構層臨邊護欄。在拆除懸挑工字鋼上的立

16、桿前,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在工字鋼前端臨時安裝護欄。先拆立桿,后拆腳手板,再后拆除工字鋼。拆下材料全部由垂直運輸機械運輸到達地面。5、腳手架的防電、防雷1)、防電(1) 鋼管腳手架不應搭設在距離外電架空線路的安全距離以,安全距離見下表:腳手架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1KV以下1-10KV35-110KV154-220KV330-500KV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681015(2) 對于達不到上述規定最小距離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增設屏障、遮欄、圍桿或保護網,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3) 腳手架搭設和使用期間,要嚴防與帶電體接觸,當需要穿過靠近380V以的

17、電力線路,距離線路在2m以時,搭設和使用期間應斷電或拆除電源,如不能拆除,應采取下列措施:對電線和腳手架分別采取有效的絕緣措施;對腳手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接地處理;夜間施工時,應使用不超過12V電壓的低壓電源。2)、避雷搭設腳手架時,應安裝避雷針、避雷器、避雷線。腳手架防雷接地,將建筑物上的避雷針引出與各段腳手架承載裝置的四角焊接,接地電阻不大于4。6、腳手架維護與保養腳手架在驗收合格投入使用后,必須對其進行日常的保養和定期的全面檢查和整修,才能保證其安全使用。腳手架日常的保養和維修必須每天進行一次,定期的維護保養一般每月進行一次。所以要求作業隊對外腳手架進行日常的和定期的保養和維修,尤其是每次

18、強風、暴雨過后都要認真檢查整修后方可使用。腳手架保養整修的主要容有:1)、檢查腳手架基礎有無不均勻下沉,腳手架底部有無堆放雜物;2)、檢查腳手架的整體和局部的垂直偏差,特別要注意腳手架的轉角處和斷口處的垂直度。如發現垂直度有異常現象,應及時加固和消除隱患。3)、各類扣件的涂油和緊固。檢查扣件時先檢查扣件的外觀,而后將扣件上的螺栓逆時針方向松幾牙螺紋,再涂油緊固螺栓至規定的力矩圍。4)、檢查腳手板有否松動、懸挑,還要檢查四周是否用鐵絲扎牢,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5)、連墻件的檢查,檢查連墻件是否齊全和完好,有無松動、移動。6)、要對外包安全網、外挑安全網、安全隔離設施、外側擋板、欄桿和接地防雷等

19、安全設施進行檢查,保證這些安全設施完整、牢固,能正常發揮安全作用。如果有損壞要及時調換,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如發現松動和開口要及時連通。7)、如腳手架有開口、斷口和出入口,應對該部位進行重點檢查,使這些部位始終符合安全規定。8)、檢查腳手架的荷載情況,使其不超過設計荷載,如有超載應及時卸荷至設計荷載。還要檢查腳手架上堆物是否處于安全位置和穩定狀態,如發現有處于不安全位置和不穩定狀態應及時糾正。此外還要逐日清理腳手板上的垃圾。9)、腳手架使用中必須經常檢查,清除架子上的雜物,嚴禁在架子上堆積過多的施工材料,或多人擠在一起,以免架子發生超載,造成事故。10)、腳手架上施工材料應隨用隨運,施工荷載不

20、得大于3000N/m,使用機具、材料等盡量放在腳手架里側,以減小傾覆力矩。7、安全管理1)、人員要求(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國家現行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體檢合格者方可發上崗證。(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2)、搭設階段(1)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腳手架搭設應按下列階段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校正。a、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b、操作層上施加荷載前;c、每搭設完一層高度后;d、達到設計高度后。(3)腳手架的搭設質量必須符合條件后方能投入使用。3)、使用階段(1)操作

21、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砼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2)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后上架操作應有防滑措施。(3)應設專人負責對腳手架進行經常檢查和保養。a、在在六級大風后與大雨后或停用超過一個月復工前,必須對腳手架進行檢查。b、檢查保養項目:各主節點諸桿件的安裝,連墻件、支撐等的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柱是否懸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動、立柱的沉降與垂直允許偏差是否符合規定;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任意拆除下列桿件:a、主節點處的

22、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b、連墻桿;c、支撐;d、欄桿、擋腳板。(5)嚴禁任意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6)腳手架外側應有防護措施,以防墜物傷人。(7)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8)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有關規定執行,接地電阻不大于4。(9)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五、懸挑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附件一:外墻扣件式鋼管懸挑外架計算書1.計算參數設定(1)基本參數腳手架采用483.5鋼管,立桿離墻0.20m,立桿底高度+7.95m;立桿步距h=1.80m, 立桿縱距La=1.50

23、m, 立桿橫距0.90m,架體高度24.00m;橫向水平桿上有1條縱向水平桿,連墻件按2步3跨布置,沖壓鋼腳手板鋪2層。(2)鋼管截面特征 壁厚t=3.5mm,截面積A=489mm2,慣性矩I=121900mm4;截面模量W=5080mm3,回轉半徑i=15.8mm,每米長質量0.0384kN/m;Q235鋼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彈性模量E=206000N/mm2。(3)荷載標準值1)永久荷載標準值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0.1248kN/m;腳手板采用沖壓鋼腳手板,自重標準值為0.3000kN/m2;欄桿與擋板采用0.11,自重標準值為0.1100kN/m;腳手

24、架上吊掛的安全設施(安全網)自重標準值0.0020kN/m2。2)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裝修腳手架2.00kN/m2,結構腳手架3.00kN/m2。 3)作用于腳手架上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k腳手架高度為24.00m 地面粗糙度按B類;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1.00 (標高+10m);擋風系數=0.800,背靠建筑物按敞開,框架和開洞墻計算,則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1.3=1.30.800=1.040,工程位于省市,基本風壓0=0.44kN/m2水平風荷截標準值k=0.7zs0=0.71.001.0400.44=0.32kN/m22.縱橫向水平桿驗算(1)縱向水平桿驗算1)荷載計算鋼管自重GK1=0

25、.0376kN/m;腳手板自重GK2=0.300.450=0.1350kN/m;施工活荷載QK=3.000.450=1.35kN/m;作用于縱向水平桿線荷載標準值:永久荷載q1=1.2GK=1.2(0.0376+0.1350)=0.20kN/m 施工活荷載q2=1.4QK=1.41.35=1.89kN/m2)縱向水平桿受力計算每根鋼管長約6.00m,按四跨連續梁計算,L=1.50m。a.抗彎強度驗算彎矩系數KM1=-0.107M1=KM1q1L2=-0.1070.201.502=-0.05kN.m彎矩系數KM2=-0.121M2=KM2q2L2=-0.1211.891.502=-0.51kN.

26、mMma*=M1+M2=0.05+0.51=0.56kN.m縱向桿的抗彎強度=Mma*/W=0.56106/5080=110.24N/mm2f=205N/mm2,滿足要求。b.撓度驗算撓度系數K1=0.6321= K1q1L4/(100EI)=0.6320.170(1.50103)4/(100EI)=0.22mm撓度系數K2=0.9672= K2q2L4/(100EI)=0.9671.350(1.50103)4/(100EI)=2.63mm縱向桿的最大撓度ma*=1+2=0.22+2.63=2.85mmL/150=1500/150=10.00mm與10.00mm,滿足要求。c.最大支座反力Rq

27、1=1.1430.201.50=0.34kNRq2=1.2231.891.50=3.47kNRma*= Rq1+ Rq2=0.34+3.47=3.81kN(2)橫向水平桿驗算1)荷載計算鋼管自重gk1=0.0376kN/m中間縱向水平桿傳遞支座反力R中=Rma*=3.81kN旁邊縱向水平桿傳遞支座反力R邊=Rma*/2=1.91kN2)橫向水平桿受力計算按單跨簡支梁計算,跨度為:L=0.90ma.抗彎強度驗算 Mma*=qL2/8R中L/4=0.03760.900.90/8+3.810.23=0.86kN.mm=860000kN.m橫向桿的抗彎強度=Mma*/W=860000/5080=169

28、.55N/mm2f=205N/mm2,滿足要求。b.撓度驗算集中荷載產生的撓度為:1=R中L3/48EI=3810.009003/(48206000121900)=2.30mm均布荷載產生的撓度為:2=5qL4/384EI=50.03769004/(384206000121900)=0.01mmma*=1+2=2.30+0.01=2.32mm橫向桿的最大撓度ma*=2.32mmL/150=900/150=6.0mm與10mm,滿足要求。(3)橫向水平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抗滑移驗算R=0.5R中+R邊+Gk1L/2=3.81+0.03760.90/2=3.83kN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扣件R=Rma

29、*=3.83kNRc=8.00kN(Rc為單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滿足要求。3.立桿容許計算(1)立桿容許長細比驗算計算長度附加系數k=1.0考慮腳手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1.50立桿步距h=1.80m立桿計算長度Lo=kh=1.001.501.80=2.70m=2700mm長細比=Lo/i=2700/15.80=170.89立桿長細比=170.89210,滿足要求。(2)立桿穩定性驗算1)荷載計算立桿所受荷載包括:腳手架結構自重、構配件自重及活荷。其中:a.腳手架結構自重包括: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和扣件等的自重:gk=0.1248kN/m,腳手架結構自

30、重:NGlk=gkH=0.124824.00=3.00kNb.構配件自重包括:腳手板、欄桿、擋腳板、安全網等到防護設施的自重腳手板重量:21.500.90/20.30=0.41kN欄桿、擋腳板重量:21.500.1100=0.33 kN安全網重量:24.001.500.0020=0.07 kN構配件自重NG2k=0.41+0.33+0.07=0.81kN c.活荷載包括: = 1 * GB3 施工荷載按2層作業計算(其中1層為結構施工,1層裝修施工)得:NGk=1.500.90/2(3.00+2.00)=3.38kN = 2 * GB3 風荷載標準值計算風荷載標準值k=0.32kN/m2由風荷

31、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0.851.4Mk=0.851.4kLah2/10=0.851.40.321.501.802/10=0.19kN.m=190000N.mm2)軸心受壓穩定性系數Lo=kh=1.1551.51.80=3.12m=Lo/i=3119/15.8=197.37=0.1863)立桿穩定性驗算a.不組合風荷載時N=1.2(NGlk+NG2k)1.4NQk=1.2(3.00+0.81)+1.43.38=9.30kN=9300NN/(A)=9300/(0.186489)=102.25N/mm2b.組合風荷載時N=1.2(NGlk+ NG2k)0.851.4NQk=1.2(3.00

32、+0.81)+0.851.43.38=8.59kN=8590NN/(A)MW/W=8590/(0.186489)+190000/5080=131.84N/mm2組合風荷載立桿穩定性131.84N/mm2205N/mm2,滿足要求。4.連墻件計算連墻件采用483.5鋼管,截面積A連墻件=489.00mm2;fy=210N/mm2按每個結構層花排設置,縱向間距取 3跨, 架體高度24.00m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NL= NLWN0 , 其中: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1.56(標高+40m),基本風壓o=0.44kN/m2擋風系數=0.800,背靠建筑物按敞開、框架和開洞墻計算, 則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

33、1.3=1.30.800=1.040,風荷載標準值k,=0.71.561.0400.44=0.50kN/m2NLW=1.4kA=1.40.503.0021.50=6.30kN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按雙排腳手架,取No=5.00kNNL= NLWN0 =6.30+5.00=11.30kN(N18kN采用單扣件,8kNN116kN采用雙扣件)連墻件采用483.5鋼管,雙扣件連接滿足要求。L0=0.20+0.10=0.30m=300mm,i=15.8mm,=L0/i=300/15.8=19.0,1=0.949=N1/1A連墻件=11300/(0.949489)=24.35N/mm

34、2連墻件強度=24.35N/mm2f=210N/mm2,滿足要求。5.懸挑型鋼梁計算懸挑材料選采用16號工字鋼;H=160mm,b=88mm,tw=6.0mm,t=9.9mm,q=0.21kN/m,w=140900mm3,I*=11270000mm4,S=80800mm3,E=206000N/mm2,f=215.00 N/mm2,fv=120.00N/mm2,fy=235N/mm2。未加鋼絲繩前的驗算,腳手架搭設高度是四個步距。N=9.304(4/(24.00/1.80)=2.79kN=2790N(1)抗彎強度驗算L=0.90m,a=0.20m,N1=N2=2.79kN=2790N,*=1.0

35、5;M*=Na+(L+a)+q(L+a)2/2=2.790.20+(0.90+0.20)+0.21(0.90+0.20)2/2=3.75kN.m=3752585N.mm;=M*/*W*=3752585/(1.05140900)=25.36N/mm2;懸挑型鋼梁抗彎強度=25.36N/mm2215.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 V=2N+q(L+a)=2.792+0.21(0.90+0.20)=5.81kN=VS/I*tw=580880800/(112700006)=6.94N/mm2懸挑型鋼梁抗剪強度=6.94N/mm2120.00N/mm2,滿足要求。(3)整體穩定驗算L1=

36、1100mm=1.10m,t=10mmb = (5708810)/(1100160)=2.82b = 1.07 - 0.282/b=1.07 - 0.282/2.82=0.97M*/bW*=3752585/(0.97140900)=27.46N/mm2懸挑型鋼梁整體穩定性=27.46N/mm2215.00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1=N1(L+a)3/3EI=2790(900+200)3/(311270000206000)=0.53mm2=N2La2(3-a/L)/6EI=2790900200.002(3-200/900)/(611270000206000)=0.02mm3=q(L+

37、a)4/8EI=01100/(811270000206000)=0.02mmma*=1+2+3=0.53+0.02+0.02=0.57mm懸挑型鋼梁撓度ma*=0.57mm=(L+a)/400=2.75mm,滿足要求。(5)驗算懸挑梁錨固鋼筋L1=1.95mm,HPB235鋼筋,fy=215N/mm2;錨固點拉力Rma*=N(L+2a)/L1+q(L+a)=27911300/1950+0.21(900+200)=2086N;預埋錨固鋼筋按兩個截面同時受力計算:取16鋼筋;As=2200.96=401.92mm2,Asfy/Rma*=401.92215/2086=41.42錨固鋼筋Asfy/Rm

38、a*=41.422,滿足要求。加鋼絲繩的驗算經計算得:Mma*=1.07kN.m,Vma*=8.25kN,Rma*=10.58kN,ma*=0.13mm(6)抗彎強度驗算L=0.90m,a=0.20m,*=1.05,N=(0.90+0.20)10580/3.00=3879N=Mma*/*W*+N/A=1.07106/1.05/140900+3879/2611=8.72懸挑型鋼梁抗彎強度=8.72N/mm2215.00N/mm2,滿足要求。(7)抗剪強度驗算 Vma*=8.25kN=Vma*S/I*tw=824780800/11270000/6.0=13.64N/mm20.6bbMma*/(bW

39、*)=1.07106/0.93/140900=8.17N/mm20.6;b=1.07-(0.282/b)=1.07-(0.282/0.64)=0.63f=Mma*/(bW)=6.75106/(0.6380500)=133.10N/mm2次梁整體穩定性f=133.10N/mm2f=215.00N/mm2,滿足要求。(5)撓度驗算q5qL4/(384EI*)=52.9835004/(3842060005637000)=5.01mm;p1=PL3/(48EI*)=2.50100035003/(482060005637000)=1.92mmma*=q+p1=5.01+1.92=6.93mm,=L/25

40、0=3500/250=14.00mm;次梁撓度ma*=6.93mm=14.00mm,滿足要求。3.主梁驗算主梁采用2根I16工字鋼;H=160mm,b=88mm,tw=6.0mm,t=9.9mm,W=140900mm3,I*=11270000mm4,S=80800mm3。主梁和欄桿自重q=0.2050+0.07=0.28kN/mP2=V=qL/2=2.983.50/2=5.22kN, P1=P2/2=5.22/2=2.61kN,P3=P/2=2.50/2=1.25kN;次梁間距C=600mm n=L/C=5(1)抗彎強度驗算Mma*=qL2/8+P2L(n2-1)/(8n)+*P3L=(0.2

41、83.002/8)+(5.223.00(5.002-1)/(85.00)+(0.2001.253.00)=10.46kN.m; *=1.05;=Mma*/*W=10.46106/(1.05140900)=70.70N/mm2;主梁抗彎強度=70.70N/mm2f=215.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Vma*qL/2+P2(n-1)/2+*P3=0.283.00/2+5.22(5-1)/2+0.601.25=11.61kN=Vma*S/I*tW=11.6110380800/(1127000010)=8.32N/mm2主梁抗剪強度=8.32N/mm2fv=120.00N/mm2,滿足要求。(3)整體穩定驗算查表得b=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