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名詞解釋完整版成立時間地點文學主張刊物創作風格創造社1921年1月日本東京初期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強調文學必須忠實地表現作者自己的“內心的要求”后期提倡“表同情于無產階級”的革命文學,思想明顯左傾初期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洪水后期出版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雜志。大都側重自我表現,帶濃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態的心理描寫往往成為他們表達內心矛盾和對現實反抗情緒的主要形式文學研究會年月北京“要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人生”討論人生的一般問題小說月報強調寫實主義,著眼于嚴肅額的社會現實而相當程度地忽
2、略了娛樂作用。創作“人生派”和“為人生”的文學語絲社年月倡導幽默潑辣的“語絲文體”,多發表針砭時弊的雜感小品語絲周刊獨具風格、幽默潑辣的“語絲文體”,新月社1923年北京倡導新格律詩;對舊劇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主張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新月月刊,詩刊季刊主張新格律詩,聞一多主張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這是一個自由主義作家文學團體,受西方唯美主義文藝思潮影響較深。 1人的文學周作人在人的文學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對封建非人文學,建立以人道主義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學。“人的文學”成為“五四”時期文學創作的重要特色。2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發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
3、”后成立的第一個新文學社團,宣揚“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主要刊物:小說月報(指1921年1月由沈雁冰接編并發表改革宣言后的小說月報,作為文學研究會的代用機關報)和文學旬刊(后改為文學周報)等3創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員有郭沫若、郁達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義社團,宣揚“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出版創造叢書、創造季刊、創造周報、洪水、創造日等十余種刊物4新月詩派1926年,徐志摩、聞一多等在晨報副刊詩鐫上提倡新格律詩,要求創造詩的新格式、新音節以表現完美的精神,被稱為“新月詩派”。5語絲社成立于1924年,成員有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創作風格生動、潑辣、幽默,對中國現
4、代散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6湖畔詩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員有汪靜之、馮雪峰、潘漠華、應修人等,是一個專心致志做愛情詩的浪漫主義詩歌團體。湖畔代表作:馮雪峰、潘漠華、應修人的詩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靜之惠的風。二、名詞解釋1五四問題小說1、指在五四時期(1919-1921)民主、科學等新思潮洗禮下,一批具備了初步現代意識,但還涉世未深的文學青年,滿腔熱忱地探究社會、人生問題的小說。代表作家有冰心、葉紹鈞、廬隱等。2鄉土寫實小說派2、鄉土寫實小說派是指二十年代涌現的一批描寫農村生活,帶有濃重的鄉土氣息和色彩的作家形成的一個現實主義小說流派。代表作家為魯彥、彭家煌、許杰等。4零余者4、零余者指的是郁
5、達夫創作中具有連貫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是一個以“自我”為原型、浸透著作者本人強烈主觀色彩的文學形象,在這個形象身上既有盧梭式的自白,也有維特式的自憐,自慚、自卑與自尊、自傲相糾結,構成了時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緒史。 5、倪煥之5、葉紹鈞的同名長篇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悲劇形象。小說通過他改造學校的理想及其幻滅、追求新家庭的理想及其幻滅以及在大革命中的憧憬追求與幻滅,展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悲劇一生,同時展示了從五四前夕至大革命失敗近十年時代發展的壯闊浪潮。三、簡答題1、三個叛逆的女性 郭沫若的三個歷史劇的合集。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聶嫈,主要是歷史翻案劇,體現了五四時代精神。2、鳳
6、凰涅槃郭沫若創作于五四時期的長篇抒情詩,收入詩集女神。該詩借神話題材,以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象征中國的再生。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和五四時代精神。形式上為清新活潑的自由體,全詩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1小詩 19211924年間,冰心、宗白華、徐玉諾等人受泰戈爾飛鳥集,日本徘句的影響開始寫作小詩。所謂小詩多是以一至四行的體式抒寫個人即時的感興,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詩,表現作家“零碎的思想”。2“三美”理論“三美”理論是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一文中提出的,也是新格律詩論的核心,指的是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音樂的美主要是指音節和韻腳的和諧,繪畫的美主要指詞藻要力求美麗,
7、富有色彩,建筑的美主要指節與節之間要勻稱,行與行之間要均齊。3、新月詩派新月詩派是指形成于1920年代中期、活躍至1930年代初期的以聞一多、徐志摩為代表的一批詩人組成的一個新詩流派。他們以系統的理論主張和鮮明的詩風對新詩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積極提倡并實踐現代格律詩,亦被稱為新格律詩派。1、語絲文體 語絲文體是指語絲社作家融會英國隨筆和中國古代筆記的筆法,自籌新體,于“任意而談,無所顧忌”的同時,又不失其含蓄蘊藉、穩健持重的風度,在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上可謂一時重鎮。2、美文 美文的產生與周作人的大力倡導有關,周作人1921年發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寫“記述的”、“藝術性”的美文,王統照、胡適
8、等起而應和,冰心、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等進行創作實踐,美文作為一種獨立文體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學史上確立。 3、寄小讀者冰心于五四之后創作的一部書信體散文集,寫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作者留學美國前夕和留美期間。主要內容集中體現為“三愛”主題:歌唱童真、宣揚母愛、贊美自然。典型地體現出冰心散文的風格,文字典雅、思想純潔,代表了冰心散文的成就。1文明戲 指不同于中國傳統戲曲,適應于現代文明的需要,主要借鑒西方戲劇,以語言、動作(而非歌舞)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新的戲劇形式。也就是中國現代話劇的萌芽與誕生時期的形態。文明新戲即后來的話劇(Drama),作為一種西方戲劇形式,是在世紀末經由西方僑民傳
9、入中國的。2、春柳社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主要成員是一批留日學生,如李叔同、曾孝谷、陸鏡若、歐陽予倩等。他們在東京演出的茶花女、黑奴吁天錄在東京戲劇界反響強烈。中國現代話劇藝術的自覺探討與創造就以春柳社為開端。他們在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飾、化裝、表演等方面都注重寫實,開始建立起不同于中國傳統戲曲的寫意特征的新的演出方式。1、左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簡稱,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統一戰線組織,左聯的成立,推動了左翼文學運動的迅猛發展。2普羅文學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學,經過了普羅文學階段。普羅文學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時期和革命失敗后的某些社會現實,描寫工農生
10、活和斗爭,表現小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心態。3、“兩個口號”論爭發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 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藝界圍繞“國防文學”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展開的爭論,是左翼文學界內部的思想分歧和論爭。4、京派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義文學流派,圍繞駱駝草、大公報文藝副刊形成的團體,主張文藝關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離,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從文、蕭乾等。5、論語派論語派是30年代的一個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閑適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語堂、陶元德等。6、民族主義文學民族主義文學是30年代初的國民黨文學派別,宣揚封建意識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黃震遐1、“革命小說”派 “革命小說”派是指崛起于二十
11、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以蔣光慈為代表的一個急進的現代小說流派。主要成員都是后期創造社和太陽社成員:蔣光慈、洪靈菲、陽翰笙、錢杏邨。2、新感覺派小說20世紀30年代,上海文壇出現的集中反映十里洋場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的小說流派。主要作家有劉吶鷗、施蟄存、穆時英等。新感覺派小說的主要特點是:(1)在快速的節奏中表現現代半殖民地大都市畸形、病態的生活和人物。(2)主觀感覺印象的刻意追求和小說形式技巧的花樣翻新。(3)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寫人物的潛意識、微妙心理和變態心理。如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里的五個人、梅雨之夕等。3、東北作家群 東北作家群亦稱“東北流亡者作家群。指“九一八”事變以后,陸續從日本帝國
12、主義占領下的東北流亡到關內的一批青年作家。他們懷著對敵偽的仇恨,對于鄉親的眷戀,以及早日光復國土的愿望,創作了不少反映東北人民斗爭生活的作品。主要作家有蕭軍、蕭紅、端木蕻良、舒群、駱賓基等。影響最大的作品是八月的鄉村和生死場。4、京派京派是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中期活躍與北方文壇的一個文學流派。人員組成:語絲社分化后留在北方的作家:周作人、俞平伯、馮文炳(廢名);現代評論派、新月派以及與之聯系密切的作家:凌叔華、沈從文、梁實秋、梁宗岱、林徽因;清華、北大的師生:楊振聲、朱光潛、蕭乾、何其芳。5、海派文學海派指20-30年代,上海文壇出現的集中反映十里洋場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的文學流派。張資平、葉
13、靈鳳等屬第一代海派作家。新感覺派作家是第二代海派作家。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以左聯為核心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后期從蘇聯引入這一口號,作為一種創作方法,其影響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遠,甚至一直延續到當代。它要求文藝家從現實的革命出發,真實地歷史地具體地描寫現實,這種藝術的描寫還必須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結合。)自由人和第三種人:1931年至1932年,左聯與自由人 第三種人展開論爭。自由人指文化評論的胡秋原,第三種人指現代的蘇汶。論爭以文藝的階級性、文藝性與政治的關系為中心。先是胡秋原發表阿狗文藝論,批判提示民族主義文學的法西斯主義實質,同時批評左翼文壇將藝術隨落到一種政治的
14、留聲機。以后,他又發表勿侵略文藝等文。左聯的文藝新聞載文批評胡秋原,蘇汶即發表文章聲援胡秋原。魯迅、瞿秋白、馮雪峰等分別發表論第三種人、文藝的自由與文學家的不自由、關于第三種文學的傾向與理論等文,與胡蘇二人展開論爭。他們批評了胡蘇二人有著文藝脫離政治脫離階級而自由的錯誤傾向,同時也檢討了左聯機械論錯誤和左傾宗派主義錯誤,這是論爭的重要收獲。 兩個口號論爭: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學界關于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這兩個口號的論爭。這兩個口號都是因日寇擴大對華侵略和國內階級關系的新變化,為適應黨中央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這是左翼文學界在新形勢下圍繞建立文藝界統一戰線由于
15、某些思想分歧而發生的論爭。通過論爭達到了新的團結,為過渡到抗戰文藝運動和建立廣泛的文藝界抗日統一戰線準備了思想條件。 中國詩歌會:左聯領導下的群眾性詩歌團體。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楊騷、任鈞、蒲風等共同發起。主要刊物是新詩歌。 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主要刊物有文學雜志、文學季刊、大公報文藝。京派作家多數是現實主義派,對現實主義有所發展變化,發展了抒情小說和諷刺小說。使小說詩化、散文化,現實主義而又帶有浪漫主義
16、氣息。 新月派: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隨感錄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設立隨感錄欄目,專門刊發雜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
17、,其中有李大釗、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等,而以魯迅的雜文最具代表性。這些雜感作者被稱為新青年隨感錄作家群,這個作家群奠定了雜文在現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問題小說:是中國現代小說發展進程中的第一個潮流,出現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間,代表作家有冰心、許地山、葉紹鈞、廬隱、王統照等。他們以五四新文化作為參照,重新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并通過小說的形式加以藝術的表現。自敘傳抒情小說: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最初體式,作者多集中于創造社。創造社的主要成員在日本留學期間,較多地接受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及近代日本私小說的影響,于是強調本著內心的要求,從事于文藝活動。主張再現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減
18、弱對外部事件的描寫,而側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膽暴露,包括暴露個人私生活中的靈與肉的沖突以及變態性心理,作為向一切舊道德舊禮教挑戰的藝術手段。自敘傳抒情小說作為一股創作潮流是從郁達夫1921年出版的沉淪小說集開始的。 純詩:1926年早期象征派詩人穆木天在譚詩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純詩這一概念,即純粹的詩歌。穆木天所謂的純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詩與散文有著完全不同的領域,主張把純粹的表現的世界給了詩作領域,人間生活則讓給散文擔任;二是詩應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維方式與表現方式,詩是要暗示的,詩最忌說明的。早期象征派詩人提出的純詩概念,在其更深層面上,意味著一種詩歌觀念的轉化:從強調詩歌的抒情表意的表達功能轉向
19、自我感覺的表現功能。 美文:周作人最早從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發表美文,提倡記述的、藝術的敘事抒情散文,給新文學開辟出一塊新土地。王統照、傅斯年、胡適等曾撰文起而應和,冰心、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徹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話的迷信。美文作為一種獨立文體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學史上確立。 東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變以后,一群從東北流亡到關內的文學青年在左翼文學運動推動下共同自發地開始文學創作的群體。他們的作品反映了處于日寇鐵蹄下的東北人民的悲慘遭遇,表達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父老鄉親的懷念及早日收回國土的強烈愿望。他們的作品具有粗獷宏大的風格,寫出了
20、東北的風俗民情,顯示了濃郁的地方色彩。東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蕭軍、蕭紅、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蕭紅呼蘭河傳生死場,蕭軍八月的鄉村等。魯迅: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著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野草、朝花夕拾。雜文墳等十七部,書信集兩地書。 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發表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標志著五四新文學創作的偉大開端。通過對一個“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揭露了從社會到家庭的“吃人”現象,抨擊了封建家族和禮教制度“吃人”本質。體現了文學上徹底反封建的總傾向。其次還表現了強烈的反叛和變革的精神。“要
21、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還沖破了傳統手法,大膽采用了現實主義與象征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通過狂人這一形象來表現。成功塑造了豐富復雜、蘊藉深厚的狂人藝術形象,既有現實性也有象征性。這部作品象征為:由狂人的內心世界對整個社會生活,人生意義的合理性質疑,由此表現出作者徹底的絕望,不僅僅是對封建禮教,二是對整個人性的悲憤。 傷逝:涓生、子君愛情悲劇的原因:一是由于社會的施壓,經濟的危機,舊勢利的強大。作品的重心并不在于寫出環境是怎么樣在迫害涓生、子君的,而是在他們怎樣去面對施加給他們的迫害。二是愛情的凝固,本身缺乏的缺乏遠大的斗爭目標和繼續前行的勇氣,不要在安寧幸福中
22、沉醉起來。三是自由的丟棄,愛是時時需要更新和附麗的,知識分子本身的弱點和個性解放的局限醞釀就了這首悼亡詩。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來卻無路可走! 冰心冰心冰心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文學研究會會員,代表作超人、繁星、春水等。是新思想和舊道德的結合體。 問題小說問題小說問題小說問題小說:是指出現于20年代初期,以探索人生問題為主旨的小說。以“人生究竟是什么?”為思考點,探索人生的真諦,想通過詛咒黑暗現實,鼓吹社會改造,提倡個性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平等方式,回答當時的社會人生問題,這類小說大都是以提出一個問題或說明一個觀念為滿足,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但卻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感悟。
23、 冰心問題小說的特點:一是微優的愛,由溫情而生的主義。二是不在客觀描寫,而是以主觀的理想人物放在客觀環境中揭示作者的一種主義,印象式的隨感,入世不深的哲理不足。 冰心創作的三階段冰心創作的三階段冰心創作的三階段冰心創作的三階段:1只問原因,不開藥方,兩個家庭等三綱問題的提出,有血有淚,有掙扎有呼喊,教人看了有所警惕,感化家庭,想去改良。2“愛的哲學”由青澀到成熟。超人,表現出對高潔的情愫,對純真無私的感情的渴求,但將其普泛化、絕對化。3有愛有憎的“分”,到了成熟期,分、關于女人。 冰心散文藝術風格冰心散文藝術風格冰心散文藝術風格冰心散文藝術風格:滿蘊著溫柔,微帶著憂愁。語言上結構單純,對的方式,兩對或個人前后;自然本色,不用生冷詞語,不刻意雕琢;詞清意切,處處可見作者情感的深入;白話為主,雜糅古今中外,是新舊交替的語言。 郁達夫:浙江富陽人,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創造社成員。代表作沉淪、迷羊。 零余者的形象:才氣加軟弱、清醒加頹廢。負荷時代重負,報國之志無法實現,個人理想成為泡影,追求愛情而不可得=彷徨+苦悶+消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氣壓維護裝置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用戶體驗與交互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科技學院《日語新聞聽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英語短篇小說佳作欣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成型技術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某建筑勞務分包合同
- 索鞍安裝施工方案
- 2025綠化工程供料合同范本
- 2025年“1+N”全景式假期成長實踐作業設計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國鐵藝貨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司
- 課題申報書:醫學院校研究生“導學思政”創新實踐路徑研究
- 2025年游泳教練資格認證考試理論試題集(初級)
- 委托律師簽署協議書
- 圖文工廠轉讓協議書
- 貨物貿易的居間合同
- 2025-2030中國療養院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國企山東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課件
- 機油化學品安全技術(MSDS)說明書
- 《項脊軒志》公開課課件【一等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