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女性文學當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_第1頁
當代女性文學當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_第2頁
當代女性文學當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_第3頁
當代女性文學當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_第4頁
當代女性文學當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當代女性文學當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摘要: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國的女性文學發展一直以來都有著清晰地脈絡。在改革開放以后,由于社會的發展,和女性意識的蘇醒,當代女性文學走過了初步覺醒全面反思充分解放的過程。本文由婚姻與戀愛觀念以及社會環境和人際關系兩個對女性生活影響最大的方面進行分析。關鍵詞:女性意識;愛與性;婚姻; 一、淺談當代女性文學現狀女性文學作為一種文學創作形式,早在在近代就開始萌芽,而在我國發展經過近百年的時間,在這近百年的時間里,女性文學逐步由萌芽狀態向成熟狀態發展,這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當代女性文學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而女性意識也隨之不斷發展演進并經歷了初

2、步覺醒全面反思充分解放的過程。第一階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人性復蘇的同時女性意識得以初步凸顯。雖然這一時期的作品還是以社會歷史的角度思考,是初步想要超越卻難以超越男性話語的“木蘭式”的尷尬,但已經開好了女性要求人格獨立的先河,實屬難能可貴。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主要有: 張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線上我在哪兒錯過你、戴厚英的人啊,人、張潔的方舟等等。第二階段是80年代中后期至八九十年代之交,這一期間女性文學作品風格各異,數量質量俱佳,女性作家開始進行全面反思,并且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有了各自的特點,也流露出超越男性話語霸權的女性意識,并且全面描寫個人的獨特經驗和生命思考,寫作面的加寬,作品深度的

3、加強這是女性意識強化的最好表現。遲子建、鐵凝、王安憶、方方、池莉等女作家在城市生活、婚戀觀、人性善惡、獨特性體驗等方面全面探索女性獨特的心理,既內斂又張揚、既現代又傳統、既內斂又張揚且奪人眼球。第三階段是90年代之后,女性文學的發展更加全面多樣。總的來說是對男權文化的全面顛覆、拆解和對女性意識的全面坦露。受西方理論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女性作家的寫作更加得心應手和自由嫻熟,她們拋下一切束縛羈絆,雖表面上看似灑脫,實際卻慘烈而讓人心驚。這一時期女性開始拋棄宏大敘事和走出男性霸權語境,有的書寫準自傳性質的女性小說:新一代女作家“私人寫作”,例如林白、陳染、海男等。有的用更成熟的視角審視女性境遇:資深女

4、作家們集體向男權發難,例如王安憶、鐵凝、方方、張潔、池莉、徐小斌、蔣子丹等。但是不管是哪種主題,這一時期的女作家已經自覺、自然的在作品中表露出強烈而不受束縛的女性自我意識。(一)從愛與性的視角來看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女性意識的覺醒當前的中國,是剛剛從一個談“性”色變的時代走來,從文革以后,中國的作家們在創作的同時不得不先做一種突破思想禁區的工作,在文學的天地里為性與愛爭得一席之地。在這一時期以后的文學創作中女性文學尤為凸顯愛與性的話題,她們所描繪的愛情和整個社會群體的思想情感無不深深地打下了性與愛的烙印。而最初打破性愛禁錮思想這種局面的是當代某些女性作家的詩歌和小說。“沿著江岸/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

5、流/正煽動新的背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舒婷的神女峰傳達出一種突破千年愛欲禁錮思想的包圍,表現出一種迥然不同的愛情觀,千年和一晚的時間對比表現出抒情主人公對愛情追求的極度沖動和無比的激情。伊蕾獨身女人的臥室組詩,充分體現女性由被動變為主動,隱忍變為激情顯現,退讓變為前進的女主人公形象,每一首詩均以“你不來與我同居”結尾,說出了出了獨身女人對性、愛與自由的渴望。而在王安憶的“三戀”小說中,更加顯現出男女情愛關系發生發展模式。作者在簡化了時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同時,把男女主人公放在相對自足的環境里來考察他們單憑肉體的力量或精神的力量到底能走多遠,同時,在此過程中會呈現出豐

6、富的人生百態。全面把握女性意識的兩個層面,應首先從女性立場出發審視外部世界,并對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人類在性與情感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在傳宗接代的過程中衍生,而且要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男女之間的性與愛是連結著愛情與家庭的紐帶,這不是親情、友情可以取代的。王安憶的“三戀”小說,不同于八十年代以前的作家們的文學作品,從而使男女之間的性與愛的關系脫離了政治、社會因素的制約而歸屬于自然人。由此,王安憶的“三戀”小說問世之后,性與愛的話題開始在社會中逐漸展現,性與愛的描寫逐漸成為女性文學創作的主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社會意識迎來了一個開放的春天,各種關于性與愛的女性文

7、學作品相繼出現,女性文學發展與整個社會的發展形成合拍。于是我選取了婚姻與戀愛觀念以及社會環境和人際關系兩個對女性生活影響最大的方面進行分析。(二)從婚姻與愛情的視角來看當代女性文學女性意識的覺醒婚姻與愛情基本上是每部女性文學作品都會多少涉及的內容。作為一名女性作家,不可忽視的是有她性別上的局限性,但是能夠憑借一份敏感細膩的感情去描述這一主題,并通過對這一永恒主題的把握展現女性意識的變遷卻也是最合適不過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女性文學對婚姻愛情的描寫走過了從追求和諧的愛情婚姻到展現婚姻不幸、愛情缺失的女性眾生相再到婚戀觀多元發展的變化之路。愛,是不能忘記的可以說是當代最早探索婚姻愛情的小說了,張潔

8、展現了一副理想詩意的婚戀圖景,。文中的鐘雨是一位“生得并不漂亮,可是優雅、淡泊,像一幅淡墨的山水畫。文章寫得也比較美”的女作家。她與一位老干部苦苦相戀卻發乎情止乎禮的把愛情深埋心底,并相約忘記。文章展現的思想情感看似有些許的矛盾:作者一方面謳歌婚外情的美好和刻骨銘心,反對無愛婚姻,向往愛情與婚姻的高度統一;卻又把這份抗爭用封建倫理道德狠心的束之高閣,兩人甚至“一生連手都沒有拉過”只能在筆記本上寫“愛,是不能忘記的”。這樣的矛盾催化著張潔的偶像式的婚戀觀沖擊無愛式婚姻對女性的束縛。但鐘雨肉體上符合封建倫理道德中的貞潔觀,精神上卻早已出軌,如同巴爾扎克在夫妻生活入門中提到“最恪守婦道的女人也許會不

9、知不覺的成為行為不檢的人”,要解決這種問題的手段就只有女性意識的蘇醒和解放,追求婚姻與愛情的統一,拋棄傳統倫理、金錢、肉體的誘惑,這在當時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是女性婚戀意識蘇醒的起點,雖然依然受困于男性霸權之下,但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如果說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是把婚姻愛情寫的美好詩意,那么80年代末鐵凝的玫瑰門可以說是把婚姻愛情寫的殘酷冰冷了。小說刻畫的女性角色沒有任何人是婚姻幸福的,并且在這篇作品中讀者根本看不到愛情的存在。司猗紋是變態的,這種變態也是可憐的,一切便緣起于婚姻的不幸和愛情的缺失。這里的司猗紋聽父親的話嫁給了莊紹儉,本來就是個無愛婚姻的開頭,但是司猗

10、紋卻曾經真心想要做一個賢妻良母的“婚后生活、做母親的艱辛和愉悅不僅激發了她對家庭的強烈渴望,還激發了她少女時代那種處事大膽、有謀有識的秉性。她盼望莊紹儉能夠看到由她養育的兒女日漸長大,讓莊紹儉也有機會來體味一下這富有家庭色彩的天倫之樂。”然而肉體上的合二為一不是心靈溝通的開始卻是女性被折磨的發端。“莊紹儉一去年余和司猗紋無書信往來,他的地址、差事還是司猗紋從他給莊老太爺的信中得知的。在他那極少的家信中他不提司猗紋,只在末尾簡單地問一問姑爸和他的兒女。”不單單是漠視,丈夫的隨意打罵,無休止的侮辱都讓這個曾經幻想過做賢妻良母的女人性格被扭曲,一步步走向變態刻毒。鐵凝的作品中總是刻意的淡化男性形象,

11、但都突出了女性的悲劇是由于兩性不和諧造成的,所以,這就更需要女性意識的獨立與自我救贖。因此,玫瑰門中體現的女性婚戀意識看似極端卻又似乎是合情合理,雖然控訴了男權社會的不公卻也公正評價了女性的種種缺陷;雖然描寫的是女性受壓迫后的異化狀態卻依然期待女性用正常的方式爭取平等的兩性關系和和諧的婚姻生活。走過了理想中的婚姻戀生活,與扭曲了的兩性關系,90年代的“私人化寫作”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陳染的私人生活被評價為“超性別”,是真正凸顯了現代女性意識的作品。那么模糊了兩性觀念,又會創造出怎樣的婚戀觀呢?書中的主角倪拗拗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少女,她自戀又自閉,性取向在女性與男性之間徘徊,這樣一個主人公青

12、春期經歷了太多不美好甚至是無比陰暗丑惡的東西,比如父母離異、與禾寡婦的友情和同性戀傾向、對死亡的獨特心理體驗、與T老師的交往等等。而書中的女性不管是這樣那樣的原因都獨身一人,可以說,倪拗拗、禾寡婦、母親、一支眼的奶奶構成了一個女人一生的典型的受苦受難史。此時男性話語權威下的男女平等、純潔愛情、美滿婚姻的謊言已經完全垮塌。因此,在私人生活中,再把男女關系作為生命的唯一已經顯得有些無力,作者一面“把現存的男女兩性關系看做是女性存在喪失自我真實性的根源予以否定”一面要增加婚戀觀的豐富性,如同性戀,陳染也提出“性,從來不成為我的問題。”雖然不被社會道德所接受,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這樣的抗爭是女性意識徹底

13、覺醒,充滿現代性的最好體現。(三)從當代女性文學的獨立視角來看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女性意識的覺醒在中國當代文學創作中,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創作同時也具有其獨立面。女作家們也具備對社會,對人生的獨到見解,在文學創作的審美觀方面女作家們更是獨樹一幟。她們在其作品中對社會和人生給予細膩而獨到的見解,王安憶、鐵凝便是當中的佼佼者。鐵凝作品中對女性的生存環境的描寫是具備歷史性的,并沒有呈現出空洞抽象的狀態。她在對女性人物及其命運的描寫中,融入了人性反思和歷史反思的情感內容。除了玫瑰門、大浴女之外,她的麥桔垛、棉花垛、青草垛、對面也都體現出其創作的歷史性。她的寫作充分體現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和對愛的謳歌,但這種對人性

14、的尊重和謳歌從來不是在抽象的層面上展開,而是放在具體的歷史場景和人性舞臺上展開。王安憶的創作以其寫實主義為主。在人們的印象中,王安憶的創作以多變著稱,在其多變的表象中,王安憶有兩個基本的特征始終未變:一是她簡潔樸素、氣定神閑的寫實工夫,二是她對人生人性的洞若觀火,明心見性的理性思考。她在創作中充分認識到生活的真實面,寫實的思想便躍然紙上。正是王安憶這種寫實的態度,使其很少像那些宣揚女性意識的作家在創作中敵視、憎恨、丑化男人。相反,王安憶所塑造的不少女性人物,如劉以萍、妙妙、陳丹青、逢佳、王琦瑤、阿三,她們都想方設法地去抓住自己所心儀的男人的衣角,走向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二、結語縱觀當代女性文學的

15、發展軌跡,可以說是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一代代女性作家主動以性別意識書寫生命,用強烈的責任感要求自己,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態和隱秘的心路歷程,書寫了一段當代女性意識復蘇和覺醒之路。誠然,在一過程中也有諸多波折,比如90年的出現的“美女作家”“另類作家”,她們的作品中女性意識內涵并不豐富,也多少有作秀和迎合商品消費的痕跡,這也注定了她們曇花一現的結局;比如由于90年代私人化寫作的盛行,女性作家更多的關注內在的體驗和感受,容易缺少與社會的聯系,不易創作出大氣的作品;比如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將女性文學作品搬上電視銀幕的將文學大眾通俗化的做法,(例如池莉、六六、王安憶的作品等)女性現代意識在普及的同時,也是文本對讀者的內心的沖擊力降低。1、新時期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展軌跡 中國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