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_第1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_第2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_第3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_第4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體驗科學、理解科學n沒有科學課的專家,只有對科學課感興趣的實踐者!(一)社會變遷、發展新需求的出現 1、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對人特別對學生刺激 2、學習時代的來臨n信息的爆炸需要辨別、剔、留信息國外科學教育的 在許多國家小學科學課是小學重點課程,列入國家教育改革的 一流的科學教育 是一流經濟的基礎“動手做”教學活動不應拘泥于教學形式,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思維活動,而不是挑剔學生做錯了什么;不應只提問優秀學生,要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這不僅是重要的教學方法,特別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民主、合作的思想。 喬治喬治夏帕克先生夏帕克先生學生積極參與全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基本以討論的形式進行 有效的學習需要

2、學生自己控制學習過程n1、編制答卷 科學課程標準組依據為國內現行小學自然教學大綱和教材,并且參照了國際上同齡兒童學力測查試卷以及公眾科學素養調查表等,編制了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問卷。 n調查時間:2000年和2001年的69月份n調查地點:采取分層抽樣方法,n東部抽取上海、浙江、江蘇三省市,n中部抽取天津、河南、湖北、江西四省市,n西部抽取重慶、四川、貴州、西藏四個省市自治區,n首都北京單獨列為一個地區。n被試全部為小學六年級畢業生。3、結果與分析學生科學素學生科學素養的總體情況養的總體情況n 優秀優秀 中等中等 較差較差 最高分最高分 最低分最低分 平均分平均分樣本總體樣本總體 8.0% 36

3、.2% 55.8% 95 11 8.0% 36.2% 55.8% 95 11 5959 東部東部 18.8% 36.3% 44.9% 95 22 18.8% 36.3% 44.9% 95 22 6565 中部中部 2.2% 36.6% 61.2% 84 14 2.2% 36.6% 61.2% 84 14 5454 西部西部 6.4% 40.6% 53.0% 92 11 6.4% 40.6% 53.0% 92 11 5959 北京北京 2.9% 27.9% 69.2% 86 14 2.9% 27.9% 69.2% 86 14 5454n發展質疑與獨立思考能力樣本總體 東部 中部 西部 北京n優秀

4、 19.6% 27.7% 14.7% 17.6% 17.8% 合格 34.9% 36.8% 34.3% 36.4% 30.8% 不合格 45.5% 35.5% 51 % 46.0% 51.4% n顯示,小學生對于科學方法的掌握比較欠缺,除東部地區情況略好以外,其余地區的不合格率均較高。 在我們的課堂內外,多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能夠真正投身實踐的機會很少。科學啟蒙課程學生是主體不是形式、口號,應該是實實在在全體教師的努力日常科學:在浴室:為什么浴缸中會有肥皂泡? 為什么鏡子上會有霧?為什么我的浴鴨會浮起來?為什么我必須頻繁地加熱水? 為什么用肥皂清洗?為什么我的手指都皺巴巴的?為什么當我放出浴缸

5、中的水后會形成漩渦?為什么吹風機能烘干頭發? 心理品質n科學素養看不見可以感受?!科學素養看不見可以感受?!n倒水倒水科學課的探究活動n探究活動的過程可以為學生提供直接的反饋和親身體驗,使他們能夠形成新的、持久的對外部世界的理解。既是手段,又是目標。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n長期應用科學探究過程學習,更有助于這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在小學生心里內化。n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包括四個層次:n對待科學學習 :堅持性,重證據;想知道,愛提問;大膽想象;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n對待科學:科學不迷信權威;科學是不斷發展的n 對待自然:“熱愛生命”;“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欣賞自然美”。n對待科學技術

6、和社會的關系:n情感態度:好奇、堅毅、謙虛、關切、求真、精確、客觀、謹慎、獨立思考、懷疑等情感態度。價值觀3、科學知識領域n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離不開科學知識作為基礎、媒介、載體。n有很扎實的科學基礎知識可以強化人們日常所用的許多能力,諸如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判斷進行思維的能力、在集體中協同工作的能力、有效地運用技術的能力。n標準組對國外小學科學教育大量的調研國外小學科學教育大量的調研和目前國內自然教學的經驗,根據小學和目前國內自然教學的經驗,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生的認知特點,精心設計了三大科學知識體系:n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和地球與宇宙。n通過活動以知識點的形式來體現。需要教師的

7、自我反思 需要教師的角色、行為變化n把科學探究的過程真正帶到小學科學的教學中關鍵是教師的教學實踐,不是討論。實驗區帶來的信息:困難不少 備課時設計實驗、收集材料的困難n沉重的工作量n資源缺乏n班額大,難以組織n教學進度限制。n“做中學”(Learning through Doing), n韋鈺:喚起小學生的好奇心。n改變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行為和態度。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行為和態度,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3、教學管理、教學評價 應與課程改革相配套n教學管理層應該認識到:通過探究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索力、分析力是傳統以教師、課本為主的“灌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n教育的改革取向與成功率常常被教育評價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