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題組 1 分封制與宗法制1.(2015檢測)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不斷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擁有的制度化權力與實際的政治能力之間發生了嚴重的沖突或不對稱問題”。究其淵源,這一現象的出現源自于()A.分封制B.宗法制C. 郡縣制D. 中央集權制2 .(2015恒臺聯考)學習英語時,老師會介紹西方姓氏的特點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樣,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后。”與西方相比,中國人更看重姓氏傳承與家人團圓。這從文化史、社會史觀的視角看反映出的本質是()A. 男尊女卑思想嚴重B. 家族宗法觀念濃厚C. 個人觀念淡漠D.專制王
2、權強大3 .(2015聯考)中國早期文明研究札記中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對相對于四夷的中國傳統的形成與擴大、對中國文化自先以日益壯大與普遍認同的獲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這里主要強調()A. 分封制擴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 分封制鞏固西周統治的作用C. 分封制阻礙了中華民族融合D.分封制推動中原文明的傳播4 .(2015 中期中)從文明發展的角度看,下圖變化的積極意義主要在于促使中國古代政治()A. 從血緣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B. 從井田制向小農經濟轉變C. 從集權政治向分權政治轉變D.從軍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轉變題組 2 君主專制的逐步加強 皇權 VS 相權5 .(2015聯考)千秋興亡 一一統一
3、2 236年祭(前2212015): “始皇從千秋萬代著眼,比較徹底地消除了舊宗制的影響,精心構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國家制度,開創了延續至今2 236 年的中華帝國基業。”對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 ()A.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是“國家制度”的核心B. 肯定了國改革對中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貢獻C. 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是“消除舊宗制”的具體涵D. “中華帝國”意指國家統一、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6.(2015濰坊*II擬)唐代規定:一切政府法律,須用皇帝詔書名義頒布者,事先由政事堂開會議決,送進皇宮劃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蓋印中書門下之章發下。沒有政事堂蓋印,即算不得詔書,在法律上沒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
4、唐代()A. 注重依法治國B.相權對皇權的制約C. 皇權不斷加強D. 宰相掌控了決策權7.(2015聯考)“最高命令稱上諭:一種是明發上諭,一種是寄信上諭。寄信上諭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軍機處寄給受命令的人。譬如給巡撫的上諭,直接寄給巡撫,旁人誰也不 知道。后來凡是緊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諭發出。”清朝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A. 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B. 做好政令的工作C. 提高行政效率D. 加強對官員的監察8 .(2015聯考)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改革中存在著一貫的理念,那就是()A. 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B. 彌合
5、君權和相權的矛盾是國家穩定的基礎C. 強化君主集權是政治變革的主要容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斷的改革9 .(2015聯考)“它排除了丞相個人專斷,相權過大威脅皇權而出現的政治危機,而且增強了決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西漢、外朝制度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 元朝行省制度D. 隋唐科舉制題組 3 中央集權VS 地方分權10.(2015高三聯考)鎮在漢代政治與春秋學說:“一方面必須“承”,包括承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須尊重社會之習俗,特別是楚、齊、人之俗。這是歷史對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的深層背景。”材料說明西漢初年實行郡國并行是基于 ()A.
6、 為了打敗項羽的需要B. 吸取朝滅亡的原因C. 與中原地區文化的差異D.邦的中庸思想11.(2015濰坊第一次檢測)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陽說:“中國歷史繞不建制,也繞不開大一統和郡縣制,就像中國的今天和未來繞不開現代化一樣。但是要從封建制中找到現代社會的必要元素,顯然不大可能。”下列對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卜列對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A. 一部中國歷史就是封建的歷史B. 封建制、大一統和郡縣制是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C. 研究中國歷史,必須要研究封建制、大一統和郡縣制D.封建制中有現代社會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尋找12.(2015檢測)康熙曾創行密折制度,經常指令一些親近大臣、務府出差官員如織造寅、煦等人
7、,刺探紳民動向,查訪某些官員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區雨水、米價,用折子隨時秘密奏聞。這些情況說明密折制度()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 為皇帝決策提供了信息來源C. 制約了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D.為鞏固統一國家提供了條件題組 4 不斷發展的選才與監察體制創新13.(2015濰坊高三聯考)在清代,“鄉會試考官、房考、監臨、知責舉、監試、提調之子及親族,例應回避。雍乾間,或另試,或題由欽命,另簡大臣校閱。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彌封、謄錄、對瀆等官子弟、戚族亦一體回避。”這主要表明科舉制 ()A. 有利于培養社會讀書風氣B. 具有一定的公平性C. 把選官權力集中在中央手中D.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8、14.(2015調研)中國古代“納諫”好像含有限君權的因素,但實際上所謂“納諫”離開君主的主導就無法運轉,因為勸諫最終依賴于君主的德行。據此可知,中國古代()A. 君主納諫的結果是限制君權B. 勸諫是官僚享有的權利C. 君主納諫的前提是維護君權D.官僚勸諫約束了君權15 .(2015模擬)錢穆在國史新論記載:“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材料中“這兩種制度”分別是 ()A. 察舉制、三公九卿制C. 科舉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D. 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題組 5 文字材料型選擇題16 .(2015
9、七市(州)聯考)據漢書載:“自周衰,官失而百職亂,戰國并爭,各變異。” “遂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材料認為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A. 鞏固了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度B. 適應了封建大一統政治的需要C. 消除了分裂割據的經濟基礎D.適應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17.(2015第一次檢測)新唐書 禮三本說:“夫君者,民眾父母也”;周易 家天下說:“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馬克思說:“就像皇帝通常被尊為全國的君父一樣,皇帝的各個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轄的地區被看作是這種父權的代表。”這幾則材料實質上揭示了()A. 古代社會家國同構的社會特征B. 君父在國家
10、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 家長制作風體現了封建特權思想D.宗法關系滲透到社會生活諸多方面18.(2015東營四縣聯考)弗朗西斯 福山曾指出:“從隋朝開國的581年到12世紀的宋朝晚期,中國最普遍的政治發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轉,中央集權得以復原到前漢的經典官僚機構。”造成當時“家族政府的逆轉”的主要原因是 ()A. 國家政治統一的實現B. 三省六部制的實施C. 官員選拔制度的變化D. 豪門望族勢力壯大四個角度 一網撈盡文字材料隱含的解題信息(1)明確問題:有效信息的“有效”都是針對具體的問題而言的,沒有問題也就談不上“有效”,所以在解讀史料之前必須明確需要回答的問題,讀材料時要處處想著問題。(2
11、)判斷題眼:無論文字,還是圖片,材料始終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即題眼所在,這就是解題的突破口。(3)劃分層次:很多問題的答案的結構就是材料的層次,因此,要注意對材料劃分層次,一般以句號、分號、省略號為依據,尤其是要注意省略號兩側的語句。(4)回歸教材:雖然材料題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設問,但必然與教材有著某種不可分割的聯系。這里的聯系,一是指題目以教材容為背景,二是指題目的一兩處設問需要從教材 容來確定大致的方向。確定了材料和教材容的聯系后,回答問題就不會太難。答案精析第一部分小題對點練訓練 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 B 中國封建社會君主即位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不考慮實際的政治能力,故B
12、項正確;分封制、郡縣制屬于地方制度,故A、 C 兩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專制君權,不是中央集權制,故D 項錯誤。2 B “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前 ”反映的是中國人對血緣親疏傳承關系的重視,是家族宗法觀念傳統文化意識影響的產物,故答案選B 項。 3 D 題干材料中的“四夷的中國傳統的形成與擴大、對中國文化自先以日益壯大與普遍認同的獲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的信息說明分封制推動中原文明的傳播。故選擇D 項。 4 A 兩幅圖片分別代表分封制與郡縣制,B 項經濟容與題干中“中國古代政治”限制不符,C、 D 兩項表述明顯與先時期歷史發展趨勢不符,故答案選A。 5 B 國與朝是兩個不同歷史時段的概
13、念,國改革在始皇統一之前早已存在,與始皇的貢獻無關。 6 B “沒有政事堂蓋印,即算不得詔書,在法律上沒有法律地位 ”反映的是相權對皇帝的專制統治的制約。故答案選B。 7 A 與明發上諭相比,寄信上諭由皇帝軍機處直接寄給接受命令的人,旁人無從知曉,更無法干涉,“后來凡是緊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諭發出”而不用明發上諭,明顯是為了加強專制皇權,A項正確;政令的及提高行政效率并非主要目的,B、C兩項錯誤;材料中沒有監察官員的信息,D 項錯誤。8 C 本題實質考查專制主義制度下,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加強的這一歷史趨勢。三省的長官都為丞相,互相獨立但互相牽制,從而達到分割相權的目的;明朝廢丞相設閣使
14、專制主義達到一個新的時期,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則標志著專制主義達到了頂峰。A 項與史實不符,B、 D 兩項與題干不符。9 B 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等可知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中書省負責草擬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批,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提高了行政效率。10 C 據材料 “一方面必須“承 ”,包括承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須尊重社會之習俗”可以看出,邦建立漢朝后,既要繼承朝的郡縣制,同時又要充分地尊重諸侯國的歷史傳統,顯示了漢朝初期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故選C。 11 C 材料中的“封建制 ”即分封制,它是奴隸社會的重要政治制度,與封
15、建社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B 項錯誤;據材料信息“中國歷史繞不建制,也繞不開大一統和郡縣制”可知 C 項正確, A 項錯誤;D 項與材料信息“要從封建制中找到現代社會的必要元素,顯然不大可能”不符,排除。12 B 皇帝指令親近大臣刺探政治動向、經濟狀況,向皇帝隨時秘密奏聞,從而為皇帝決策提供了信息來源,B 項正確。中央政府部門的分工協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南書房的設立制約了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平北少數民族的叛亂,為鞏固統一國家提供了條件,A、 C、D 三項均不是密折制度的作用,排除。13 B 多試例應回避”雍乾間,或或”乾隆九年停其例,并一體回避”表明清代科舉考試中人才選拔形式日益嚴密,體現了相
16、對公平的原則。A、 C、 D 項與材料信息無關,可排除。14 C 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了監察體制的實際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監察官員并不代表社會履行職責,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勸諫 ”是古代的一種監察制度,結合材料中“勸諫最終依賴于君主的德行”和所學知識可分析出C項為正確答案。15 D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公開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指唐代的科舉制度;在朝廷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的制度是指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故選D。 16 B 從材料信息可知,戰國以來,各國并立紛爭,天下大亂;統一六國后,廢分封、行縣制,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即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適應了封建大一統政治的需要,故選B 項。A、 C 兩項與史實不符;D 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17 A 所謂“家國同構”是指家庭、家族和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具有共同性,題干反映出君父在家庭、國家政治生活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環境探索活動策劃計劃
- 公司保密合同樣本
- 入股加盟簽合同標準文本
- 業務合同樣本標準版
- 買車時銷售合同樣本
- 書宣傳推廣合同標準文本
- 冷庫定金合同標準文本
- 出口退稅合同標準文本
- 代辦大蔥銷售合同樣本
- 冷庫制作安裝合同樣本
- 傳染病預防方案與預防措施(2篇)
- 環氧地坪漆工程全施工合同范本
- 煤礦班組安全生產建設新版制度匯編
- 2022年鄉鎮退役軍人工作計劃
- 湖北省荊門市荊楚初中聯盟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聯考數學試題(無答案)
- 7s辦公室管理培訓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戊烷油加氫裝置HAZOP分析報告
-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通分練習100題附答案
- 贛州醫保異地就醫備案流程
- 快消品配送工作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