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殤》課文復習_第1頁
《國殤》課文復習_第2頁
《國殤》課文復習_第3頁
《國殤》課文復習_第4頁
《國殤》課文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復習要點 】1、作者介紹: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 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屈原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 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 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 貴族集團發生了尖

2、銳的矛盾,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于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于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 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 九歌 (11篇)、九章 ( 9篇)、招魂,凡 23 篇。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2. 楚辭中國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造的一種韻文形式。西漢末年, 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 16

3、 篇輯錄成集 , 定名為楚辭。楚辭遂又成為詩歌總集的名稱。由于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 , 故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楚辭是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發展起來的, 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楚辭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詩經以后兩三個世紀的沉寂而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后人也因此將詩經與楚辭并稱為"風騷"。"風"指十五國風 ,代表詩經 ,充滿著現實主義精神 ;"騷"指離騷 ,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風、騷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創作的兩大流派。3、題解:國殤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也是我國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頌愛國主義

4、、歌頌犧牲精神的光輝詩篇。國殤:為國家犧牲的將士。4、譯文 手拿吳戈啊身穿著犀牛皮的盔甲,戰車交錯啊短兵器相搏殺。 旗幟蔽日啊敵人如烏云一樣聚攏來,箭矢交互墜落啊將士爭先殺敵。 犯我陣地啊踐踏我行列,左驂戰死啊右驂受刀傷。 車輪被埋沒啊戰馬被羈絆,手舉著鼓槌啊敲打著戰鼓。 老天怨恨啊神靈震怒,將士被殘酷地殺盡啊尸首棄在原野。 將士出征啊不復返,平野廣闊啊路途遙遠。 佩帶長劍啊挾帶秦弓,即使首身分離啊忠心也不改變。 確實勇敢啊又威武,始終剛強啊士氣不可侵。 將士戰死啊精神永存,您的魂魄啊是鬼中英雄!【知識檢測 】 戰國后期出現的一種新詩體是 詩經B大賦D1 A C2 AC3、( ) 楚辭 樂府我

5、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是 ( ) 李白B曹操屈原D陶淵明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錯的一項是( )A操吳戈兮披犀(x 3甲,車錯轂(g ?)兮短兵接。B凌余陣兮躐(li e)余行,左驂殪(y e)兮右刃傷。C霾(m ci)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f U)兮擊鳴鼓。D天時懟(du 1)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對下面句子里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操吳戈兮被犀甲 凌余陣兮躐余行 援玉枹兮擊鳴鼓 首身離兮心不懲( )被:披,穿著凌:侵犯援:拿起懲:懲罰以下各句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國殤的語言像屈原其他詩作那樣色彩瑰麗,鮮明地體現了屈原的語言風格。 國殤刻畫了一批英勇無畏的烈士形象。雖然遙隔兩千多年,但烈

6、士們的英雄氣概,卻ABCD)國殤是悼念陣亡將士的祭歌。國殤描繪了一場敵眾我寡、以失敗告終的戰爭,在這失敗的悲劇中,寫出楚國將士們 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這幾句詩,既4ABCD5AB 依舊能夠震撼我們的心靈,為之深深感動。C 屈原作國殤是為了激勵楚國人前仆后繼,抗擊敵人,發揚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D 國殤從敵勝我敗著筆,這是現實情況的反映。戰國時期秦楚交戰,楚國往往失敗,反 映楚國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6下面各句中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305 篇,古稱A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 “詩三百”

7、,它和樂、射、御、書、數一起被稱為“六藝”。B “風”、“雅”、“頌”是詩經的三部分內容,“賦”、“比”、“興”是詩經 的三種表現手法,后人把兩者合稱為“六義”。C 楚辭是我國繼詩經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詩歌總集,西漢劉向編,東漢王逸注,全書 以屈原的作品為主。D 國殤是我國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頌愛國主義、歌頌犧牲精神的光輝詩篇。7. 對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嚴(殘酷)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 誠(誠然,確實)既勇兮又以(句中助詞)武 終(終于)剛強兮不可凌8. 選出下列詩句的翻譯有錯的一項是(A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譯文:手拿著長戈啊,身穿著鎧甲,戰車輪轂交

8、錯啊,短兵器相拼殺。B.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譯文:天空陰沉沉的,敵兵像烏云,箭矢交互墜落啊,戰士沖向前。C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譯文:戰車兩輪陷啊,戰馬被羈絆,戰士舉鼓槌啊,擊鼓聲震天。D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譯文:英雄們此去啊,不再盼回還,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遙遠。9. 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AB視死如歸、C呈現了楚人剛毅的性格,也寄托著屈原對祖國復興的期望。D.這首詩篇幅不長,卻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敘事詩。10. 下列對國殤一詩的藝術特色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A國殤中戰斗場面的描寫很有特色。第一部分僅短短十句,就記敘了楚軍與敵軍短兵相 接、壯烈犧牲的完

9、整過程;詩中描寫了吳戈、犀甲、兵車以及將士、人馬等各個方面,內容極為豐 富,容量很大。B. 從寫法上看,國殤一詩把概括敘述與具體描寫相結合,把動態描寫和靜止畫面相結合, 把明寫楚軍英勇和暗寫敵人兇猛相結合,互相補充,展現了戰斗場面的慘烈。C. 國殤一詩采用前敘后贊,敘贊有機結合的寫法,完整地表現了詩的中心思想。D作品運用了夸張、比擬、借代、比喻、雙關等修辭手法渲染戰斗氣氛;全詩都是七字句, 而每句中的第四字又都是感嘆詞“兮”,這就使全詩句式整齊,節奏感強。二、填空訓練1 屈原,名 ,字,戰國時期國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人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作的新時代。其代表作主要有 、 等。2

10、國殤的意思是 。3國殤是一首追悼為國捐軀的將士的,又是一首熱情謳歌英雄主義和的頌歌。全詩的感情基調是。4 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外三個人是、O_為代表的,它并舉,一般泛指5 毛澤東沁園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的句子。“風”本指我國第一部詩歌 總集,它開我國詩歌的先河;“騷”本指以開我國詩歌的先河。現在“風騷車錯轂兮短兵接。 矢交墜兮士爭先。 左驂殪兮右刃傷。 援玉枹兮擊鳴鼓。 嚴殺盡兮棄原野。6路漫漫其修遠兮, _ 三、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操吳戈兮被犀甲, 旌蔽日兮敵若云, 凌余陣兮躐余行, 霾兩輪兮縶四馬, 天時懟兮威靈怒,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

11、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1. 國殤描寫戰斗的進程,對主要表現方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 側面烘托B對比描寫C 場面描繪D象征暗示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返回) 操吳戈兮被_(同“披”,穿著)犀甲 霾兩輪兮縶_(絆住)四馬 車錯轂兮短兵(軍隊)接國殤是屈原根據楚地民間祭神樂歌加工而成的組詩,選自2. 對下面各句中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B. C D3.A離騷B 天問C九章D 九歌4. 選出下面字詞注音有誤的一項 ()A錯轂(g U)旌旗(j ing)躐(li e)B左驂(crn)殖(y i)霾(md )C

12、縶(zh門玉枹(f u)隕落(yrn)D魂魄(h (n p 0)懟( dui)夙興(s u)()5AB 佩與悼念。C氣長存。D面對課文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矢交墜兮士爭先”表現了楚軍在箭如雨下的激戰中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氣概。“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兩句歌頌戰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表達對烈士的欽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兩句突出地贊頌楚國將士雖死猶生,精神不死,浩旌蔽日兮敵若云”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敵軍人多勢盛,氣勢洶洶。)6、下面對課文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國殤第一節描繪慘烈的戰斗場景,采用的是開門見山的手法。 . “左驂殪兮右刃傷”AB 傷。C D. “出不入兮往不反

13、”. “身既死兮神以靈”是說左邊的戰馬倒地而死,右邊的戰馬被敵人的兵器所表現了戰士們出征時義無反顧、誓死報國的決心。是說將士們雖然戰死,但是他們的精神永存。四、語文實踐活動在我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無數風流人物。在語文教材中出現過的就有 不少,如:孔子、孟子、諸葛亮、劉備、曹操、辛棄疾、李白、范仲淹、曹雪芹、陳 涉現在請協助出一期以“話說千古風流人物”為主題的黑板報,相信你一定表現 很出色( 8 分)品讀古名人名言 評述古名人功過(1)黑板報共有三個版塊,請仿照已擬好的欄目再擬出第三版欄目。要求結構、字數 都相同。第一版:第二版: 第三版:(2)第一版中是對名人名言的品讀鑒賞,請選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 并寫上簡單的批注。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 惡小而為之(劉備)勸誡世人不能忽視細小的事情,語重心長。(友情提示:批注可從語言特色、表現手法、思想內容、得到啟發等方面入手) 示例 批注 名言 批注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