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動物學練習題_第1頁
普通動物學練習題_第2頁
普通動物學練習題_第3頁
普通動物學練習題_第4頁
普通動物學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動物學題庫無脊椎動物部分解釋名詞 2、 伸縮泡:原生動物體內所具有的結構,其作用是調節機體水分和滲透壓平衡,如眼蟲、草履蟲等。3、 完全變態:昆蟲變態的一種類型,指成蟲和幼蟲的形態結構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的變態形式。如蝴蝶和蛾類的變態。4、 原腎管:由外胚層內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細胞和管細胞構成的焰細胞、排泄管、排泄孔組成,具有排泄作用。5、 角質膜:表皮細胞分泌而形成的無生命的結構,位于體表,基本結構包括上角質膜(上表皮)、外角質膜(外表皮)、內角質膜(內表皮),具有保護作用。6、 疣足:體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結構,具有運動、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環節動物的多毛

2、類。7、 外套膜:軟體動物內臟團背部的皮膚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結構,位于貝殼的內側,包圍著鰓,對于水循環、保護、呼吸等作用。8、 凱伯爾式器 (Kebers organ):位于河蚌圍心腔前端的彌散狀結構,又名圍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9、 書肺:節肢動物體壁內陷后突出形成的書頁狀結構,其功能是呼吸作用。10、化性:指昆蟲在一年中所發生的世代數,由此而有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的術語,對應的昆蟲叫一化性昆蟲、二化性昆蟲、多化性昆蟲。11、雙名法:任何一種動物的學名由兩個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組成,前面一個字是動物的屬名,為主格單數名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后面的一個字是動物的種本名,為形容詞或名詞,第一

3、個字母不大寫。國際上統一使用。12、刺絲泡:原生動物纖毛蟲類表膜之下整齊排列且與表膜垂直的結構,有孔開口于表膜上。當動物受到刺激時,刺絲泡放出刺絲,有防御的機能。13、皮肌囊:外胚層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層形成的肌肉緊貼在一起而構成的體壁,具有保護作用,如扁形動物、原腔動物、環節動物的體壁。14、不完全變態:昆蟲變態的一種類型,指成蟲和幼蟲的形態無太大差別,只是生殖器官未發育,翅未充分長成,生活史經過幼蟲、若蟲(或稚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如蝗蟲、蜻蜓等。15、后腎管:由外胚層內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結構由腎孔、排泄管、腎口組成。腎口開口于體內,腎孔開口于體外。16、混合體腔:節肢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體

4、腔囊并不擴大,囊壁的中胚層細胞也不形成體腔膜,而分別發育成有關的組織和器官,囊內的真體腔和囊外的原體腔合并,形成混合體腔。17、剛毛:環節動物的上皮內陷形成剛毛囊,剛毛囊底部一個大的形成細胞分泌幾丁質物質,從而形成剛毛。它是環節動物的運動器官。18、黃色細胞:黃色細胞是由中胚層的臟體腔膜特化而來的,位于消化管的外側,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確,可能具有排泄作用。19、外套腔:指軟體動物外套膜與內臟團之間的空腔,外套腔內有鰓、足以及肛門、腎孔、生殖孔等開口。20、鮑雅諾式器(Bojanus organ):指河蚌的一對腎臟,由后腎管特化形成,腎口開口于圍心腔,腎孔開口于外套腔。21、原口動物:是在胚胎發育

5、中由原腸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動物。22、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并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整個水圈和土壤圈全部。23、實質組織24、馬氏管:馬氏管全稱馬爾比基氏小管,是昆蟲(節肢動物中昆蟲綱、多足綱、蛛形綱)的排泄和滲透調節的主要器官,幫助他們保持水和電解液平衡。 以發現者意大利解剖學家馬爾比基(Marcello Malpighi)命名。25、后口動物:在胚胎發育中原腸胚期,其原口形成動物的肛門,而在與原口相對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稱為后口

6、的動物稱為后口動物。26、外套膜:展附于軟體動物體表覆蓋內臟囊的膜狀物。27、分類階元:生物分類學確定共性范圍的等級。現代生物分類采用的有:界(Kingdon)、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等7個必要的階元。28、混合體腔:節肢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體腔囊并不擴大,囊壁的中胚層細胞也不形成體腔膜,而分別發育成有關的組織和器官,囊內的真體腔和囊外的原體腔合并,形成混合體腔。 混合體腔內充滿血液,又稱血體腔。29、齡期:齡期是指昆蟲幼蟲在連續兩次蛻皮之間所經歷的時間。簡答題1、同律分節及其意義同律分節是指身體由許多

7、相同的體節構成的,不僅表現在外部形態上,而且表現在內部結構上,如排泄、神經、生殖等。同律分節的意義在于增強了動物的運動機能,并為生理分工奠定了基礎,它是動物發展的基礎,在動物系統演化上有重要意義。2、裂體腔的形成過程體腔形成的一種方式,其過程是在原腸胚孔的兩側、內外胚層之間的中胚層細胞不斷分裂,體積逐漸擴大,形成中胚層細胞團,然后中間出現真體腔。是所有原口動物體腔形成的方式。3、馬氏管及其功能馬氏管為中后腸交界處發出的許多細盲管,它們直接游離浸浴在血體腔的血液中,能大量吸收代謝分解產物,并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具有高效的排泄功能。4、原口動物胚胎時期的胚孔(原口)發育成動物的口,肛門是在相對的一

8、側開口形成的,節肢動物以前的無脊椎動物類群屬于原口動物,原口動物的另一個特點是以裂體腔法形成體腔。5、中胚層產生在動物進化上的意義其意義表現在:(1):減輕了內外胚層的負擔,為動物體結構和機能的復雜化奠定了基礎;(2)促進了新陳代謝的加強。中胚層的出現是動物由水生進化到陸生的基本條件之一。6、異律分節及其意義身體由許多不同的體節構成的,即體節有了分化,相同的體節又愈合而形成不同的體部,如頭部、胸部和腹部。異律分節的出現增強了動物的運動,提高了動物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7、外骨骼的結構與來源由表皮細胞分泌到體表的堅硬的無生命的幾丁質結構,具有保護、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等多方面的作用。其結構包括上表皮

9、、外表皮和內表皮三層。對于節肢動物適應陸地生活有重要作用。8、腸體腔的形成過程胚胎發育中原腸背側的內胚層突起形成體腔囊,體腔囊逐漸擴大,最后與內胚層脫離而形成體腔。體腔的內壁與腸壁相貼,外壁與體壁肌肉相貼。是后生動物形成體腔的方式。9、節肢動物的氣管及其功能體壁內陷形成的高效的呼吸器官,由開口于體外的氣門、氣管和許多分支的支氣管組成,體內還有縱行和橫行的器官。由于氣管把氧氣直接輸送到靶組織和器官,所以非常有效,是節肢動物利用空氣中氧氣的一種方法。10、后口動物胚胎時期的原口發育為動物的肛門或封閉,而相對的一側形成新的開口發育為動物的口。具有這種發育方式的動物稱為后口動物。棘皮動物以后的動物類群

10、具有。11、說明節肢動物門的主要進步性特征及適應意義堅厚的外骨骼:防止體內水分蒸發、保護作用身體分節和附肢分節:實現運動和支持作用強健的橫紋肌:加強運動的機能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對陸地多變的環境條件作出反應高效的氣管呼吸:有效地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高效的馬氏管排泄:及時有效地排除廢物12、中胚層的產生及進化意義其意義表現在:(1):減輕了內外胚層的負擔,為動物體結構和機能的復雜化奠定了基礎;(2)促進了新陳代謝的加強。中胚層的出現是動物由水生進化到陸生的基本條件之一。13、說明環節動物門的主要進步性特征及進化地位分節現象:在動物系統演化上有重要意義,是動物發展的基礎。次生體腔出現:動物結構上

11、的重大發展,為動物體結構的復雜化、機能的進一步完善建立了基礎。具有運動器官:剛毛和疣足為動物運動能力的提高和其他機能的完善提供了條件。具有較完善的循環系統:提高了營養和氧氣的運輸能力。索式神經系統:神經系統集中,動物反應迅速、動作協調。后腎管排泄:有效地排除機體廢物。14、論述寄生蟲對寄生生活的適應性特征形態上的適應:如身體呈線形、扁平的帶狀,體表具鉤、吸盤、棘,身體的外被為皮層或角質膜。這些結構增強了寄生蟲的固著、保護和吸收營養機能的實現。生理上的適應:如消化系統退化或消失;厭氧呼吸;神經系統不發達;生殖器官發達、產卵量大等方面。行為上的適應:大多數寄生蟲的生活史復雜,生活史中有更換寄主的現

12、象,這對于寄生蟲種群的繁衍是良好的適應性對策。15、比較說明節肢動物、環節動物運動器官的類型與結構,并對其功能效率進行評價環節動物的運動器官為疣足和剛毛,疣足是由體壁向外突出的扁平葉狀結構,剛毛為幾丁質結構,與身體之間無關節,附肢不分節,無肌肉附著。節肢動物的運動器官為分節的附肢, 其原始構造包括最基部的原肢和其相關節的端肢,其基部和身體側面相連,相連處形成關節,附肢分節,有大量的肌肉附著。疣足加強游泳和爬行效用,但是運動較緩慢,而節肢動物的附肢十分靈活。16、軟體動物外套膜的結構、功能及其應用意義外套膜是由內臟團背側的皮膚褶向下延伸而成其內外表面為單層上皮。靠近體外側的細胞分泌形成貝殼,靠近

13、內臟團的上皮細胞具纖毛,纖毛擺動,可形成水流,邊緣的上皮細胞具有分泌和感覺功能。外套膜與內臟團之間形成的空隙為外套腔,外套腔內的水循環可輔助完成呼吸、排泄、攝食和排遺等。論述題1、節肢動物對陸地生活的適應性特征表現在哪些方面?堅厚的外骨骼:防止體內水分蒸發、保護作用身體分節和附肢分節:實現運動和支持作用強健的橫紋肌:加強運動的機能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對陸地多變的環境條件作出反應高效的氣管呼吸:有效地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高效的馬氏管排泄:及時有效地排除廢物2、說明寄生蟲對寄生環境的適應性特征。形態上的適應:如身體呈線形、扁平的帶狀,體表具鉤、吸盤、棘,身體的外被為皮層或角質膜。這些結構增強了寄

14、生蟲的固著、保護和吸收營養機能的實現。生理上的適應:如消化系統退化或消失;厭氧呼吸;神經系統不發達;生殖器官發達、產卵量大等方面。行為上的適應:大多數寄生蟲的生活史復雜,生活史中有更換寄主的現象,這對于寄生蟲種群的繁衍是良好的適應性對策。3、環節動物在動物進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進步性特征有哪些?分節現象:在動物系統演化上有重要意義,是動物發展的基礎。次生體腔出現:動物結構上的重大發展,為動物體結構的復雜化、機能的進一步完善建立了基礎。具有運動器官:剛毛和疣足為動物運動能力的提高和其他機能的完善提供了條件。具有較完善的循環系統:提高了營養和氧氣的運輸能力。索式神經系統:神經系統集中,動物

15、反應迅速、動作協調。后腎管排泄:有效地排除機體廢物。4、運用所學的動物學知識,論述有害昆蟲綜合防治的策略。環境治理:通過改變動物的棲息地來控制害蟲。化學防治:包括化學農藥的利用,昆蟲信息素的誘殺和干擾繁殖,昆蟲生長調節劑的開發利用等。生物防治:天敵生物的利用,如寄生蜂、寄生蠅、病原微生物等天敵。遺傳防治:培育具有優良抗性的作物品種、培育不育雄蟲干擾交配,降低繁殖率。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射線照射使昆蟲不育。合理利用多種方法防治害蟲,將害蟲種群數量控制在容許危害的水平以下,是害蟲綜合防治的基本策略。脊索動物部分名詞解釋1.脊索:是位于脊索動物消化道背部,神經管的腹面的一條不分節的棒狀結構。3.

16、尾索動物:是指在幼體時期尾部具有脊索和脊神經管,體表具有背囊的脊椎動物。7.雙循環: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棲類具有不完全雙循環,自鳥類開始,心房與心室完全分隔,心臟分維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在肺循環和體循環途徑中動脈血和經靜脈血完全分開。提高了攜帶氧的能力,具有完全雙循環。8.洄游:是指有些魚類在一定時期,一一定的路線,成群結隊地向一定的繁殖場,越冬場或肥育場作周期性的遷游,如大、小黃魚等。9.休眠:一般指動物代謝活動極度降低處于昏睡狀態。10.變溫動物:由于代謝水平低,不能產生足夠多的熱量和體溫調節機制不完善,體溫隨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也稱變溫動物。11.恒溫動物:由于代謝水平高,

17、能產生足夠多的熱量和體溫調節機制完善,體溫不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也稱恒溫動物。15.雙重調節(視覺):鳥類所特有,眼球的前鞏膜角肌能改變角膜的屈度,后鞏膜角肌能改變晶體的屈度。16.雙重呼吸:鳥類由于有發達的氣囊系統與肺相連以及肺由互相連通的三級支氣管組成,呼吸一次,進行兩次氣體交換,與飛翔時耗氧量高相適應。18.腎單位:是組成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19.胎盤:是哺乳動物所特有的結構,胎兒以此從母體吸收營養、呼吸和排泄。22.反芻及反芻過程:在瘤胃和網胃中經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可以逆嘔返回口中重新咀嚼,這一過程稱反芻。23.羊膜卵: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了羊膜的卵

18、。24.遷徙:遷徙是對改變著的環境條件的一種積極的適應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區和越冬區之間的周期性遷居,有定期、定向、集群等特點。25.肺泡:是呼吸性細支氣管末端的盲囊,由單層扁平上皮組成,外面密布微血管,是氣體交換的場所。28.愈合薦椎:在鳥類、翼類和一些恐龍中,薦椎愈合而成一塊堅固的結構,主要起到支撐腰帶的作用。29.胎生:哺乳動物的胎兒,通過胎盤和母體聯系,并從母體獲得營養,在母體內完成胚胎發育過程,稱為胎生。31.膈肌:膈肌起于胸廓后端肋骨緣,止于中央腱,構成分隔胸腔與腹腔的隔,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發生運動而改變胸腔容積,是呼吸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32.異型齒:哺乳類的牙齒分化為門齒、犬齒、

19、前臼齒和臼齒,門齒有切割食物的功能,犬齒有撕裂食物的功能,前臼齒和臼齒具有咬、切、壓、研磨等多種功能。稱為異型齒。33.次生腭:指口腔頂壁的數塊骨形成的水平分隔,爬行動物中以鱷類的次生腭最完整,作用是使內鼻孔后移,將鼻腔和口腔分開。41.卵胎生:某些魚類和爬行類,受精卵留在母體的輸卵管內發育,直至胚胎完成發育成為幼體時才產生,胚胎發育的營養來自卵黃。42.實角:某些哺乳動物(如鹿)的角為分叉的骨質角,通常多為雄獸發達,且每年脫換一次。43.洞角:某些哺乳動物(如牛)的角不分叉,終生不更換,由頭骨的骨角外面套以由表皮角質化形成的角質鞘構成。簡答題1. 簡述鰾的結構和功能.結構:魚鰾是位于腸管背面

20、的囊狀器官,內壁為粘膜層,中間為平滑肌層,外壁為纖維膜層,根據鰾與食管之間是否存在相同的鰾管,可以將魚類分為兩大類:一為有鰾管類,如鯉形目,鯡形目等一為鰾管退化消失的閉鰾類,如鱸形目等。功能:調節魚體的比重,使魚體懸浮在限定的水層中,以減少鰭的運動而降低能量消耗,它的機能是通過特有的氣腺分泌氣體以及卵圓窗或鰾管排放氣體而控制的。2. 什么是洄游?它的類型.洄游是指有些魚類在一定時期,一一定的路線,成群結隊地向一定的繁殖場,越冬場或肥育場作周期性的遷游,如大、小黃魚等。類型分為:越冬洄游,索餌洄游,生殖洄游。3. 簡述羊膜卵的主要特征.羊膜卵外包有石灰或纖維質的硬殼,能維持卵的形狀,減少卵內的不

21、分蒸發,避免機械損傷和防止病原體侵入;卵殼具有通透性,能保證胚胎發育時進行氣體代謝,卵內貯存在豐富的卵黃,保證胚胎在發育中能得到足夠的營養。4. 簡答爬行動物循環系統的特點.心臟,動脈圓錐消失。靜脈竇退化縮小,成為右心房的一部分。心臟具2心房和1心室,但心室已具有不完全的分隔,仍屬不完全的雙循環。由于動脈圓錐消失,1對肺動脈和1對體動脈直接由心室發出(不再經過動脈圓錐),而頸(總)動脈則由右體動脈(1條)離心后分出。仍保留1對側腹靜脈,但不象魚類那樣直接通入總主靜脈,而是象兩棲類的腹靜脈一樣通入肝臟并散成毛細血管網。腎門靜脈已開始退化。5. 簡答爬行動物的神經系統的特點.出現了新腦皮,但尚處于

22、萌芽狀態,新增了新紋狀體,包含許多來自視葉和其他區域的神經纖維。羊膜動物具12對腦神經,前10對與無羊膜類相同,后2對為副神經和舌下神經。6. 簡述鳥類與爬行類的共同特征.1、皮膚干燥,缺乏腺體;2、都具有皮膚衍生物(羽毛和角質鱗片),鳥羽與爬行動物的鱗為同源器官(角質衍生物);3、頭骨僅有一枚枕骨髁;4、兩者均產羊膜卵(多具硬殼);5、排泄物均為尿酸。7. 簡答鳥類的進步性特征.1)具有高而恒定的體溫,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性;2)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能借主動遷徙來適應多變的環境條件;3)具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官,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種復雜行為,能更好地協調體內外環境的統一;4)完善的生殖方式和復

23、雜生殖行為,保證后代的成活率;5)心臟四腔,二心房二心室,完善雙循環。8. 簡答鳥類適應飛翔的特化結構.體形為紡錘形,體被羽毛。骨骼輕而堅固且薄,前肢特化為翼。胸肌發達,皮膚薄、松、軟、干。視覺發達。不具膀胱、不儲存尿、排泄尿酸,減少失水。雙重呼吸、具氣囊、減輕了身體比重。無牙齒、直腸極短、不儲存糞便可以減輕體重軀體肌肉集中于軀干部,結構緊湊,遠距離操作利于飛行。雌性僅左側生殖腺發達。9. 鳥類氣囊有何功能?雙重呼吸;增加浮力;減少內臟器官之間的磨擦;調節體溫;增加腹壓,利于排泄。問答題1.鳥類的遷徙為何?說明留鳥,候鳥(夏冬)和旅鳥.遷徙是對改變著的環境條件的一種積極的適應本能,是每年在繁殖

24、區和越冬區之間的周期性遷居,有定期、定向、集群等特點。留鳥:終年留局在出生地、不發生遷徙的鳥類,如麻雀。候鳥:在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來于繁殖區和越冬區域之間,分為夏候鳥,冬候鳥。如家燕。旅鳥:夏季在我國某地以北繁殖,冬季 在我國以南某地越冬,僅在春秋季節規律性地從我國某地路過的鳥類。如極北柳鶯。2.哺乳動物腦的主要特點及其功能.哺乳類大腦發達,不僅體積增大,而且皮層加厚且出現皺褶,即溝(凹入)和回(隆起),大大增加了皮層的表面積。從爬行類開始出現的新腦皮,到了哺乳類得到高度發展,成為高級神經活動的中樞。紋狀體的地位則退為次要。聯系左右大腦半球的神經組織稱胼胝體,為哺乳類所特有。間腦A.

25、 丘腦:為大腦與其他中樞各部的中間站。B. 丘腦上部:松果體成為一個內分泌腺。C. 丘腦下部:視交叉,腦下垂體。下丘腦也是植物性神經的調節中樞。中腦:其背部由4個圓形隆起組成,稱四疊體,取代了原來的視葉,為視覺和聽覺中樞。小腦:小腦特別發達,體積增大,出現了小腦半球。小腦有維持肌肉緊張、保持身體正常平衡姿勢和運動協調的機能。延腦:實際是脊髓前端的延續,其結構和脊髓也基本一致。延腦是消化、呼吸、循環等中樞。若延腦受損,動物將迅速死亡,故有“活命中樞”之稱。延腦的形態在脊椎動物各綱中變化不大。3.鳥類的外形形態,骨骼系統,肌肉系統和呼吸系統適應飛翔生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體形為紡錘形,體被羽毛。骨骼輕而堅固且薄,前肢特化為翼。胸肌發達,皮膚薄、松、軟、干。雙重呼吸、具氣囊、減輕了身體比重。4.從水生脊椎動物進化到陸生脊椎動物遇到哪些主要矛盾?各類動物是如何解決的.1.在陸地支持體重并完成運動;五趾型附肢;2.如何呼吸空氣中的氧氣;由鰓到肺;3.保水問題;皮膚的角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