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好課多思——《鈷鉧潭西小丘記》教學思考_第1頁
好事多磨好課多思——《鈷鉧潭西小丘記》教學思考_第2頁
好事多磨好課多思——《鈷鉧潭西小丘記》教學思考_第3頁
好事多磨好課多思——《鈷鉧潭西小丘記》教學思考_第4頁
好事多磨好課多思——《鈷鉧潭西小丘記》教學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好事多磨好課多思一一鉆金母潭 西小丘記教學思考作者:日期:好事多磨好課多思一一鉆金母潭西小丘記教學思考-中學語文論文好事多磨好課多思一一鉆$5潭西小丘記教學思考 顧海學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仁者見仁,智者 見智。從語文教學來看,教師的反思往往停留于只思考、無對策、不改進的層面。 教師應重視教學反思的意義和價值, 提出有效的、可操控的改進措施,提高教學 水平,完善個人素養。一、案例背景文言文教學一向是高中教學的重難點,而文言文教學中的枯燥無趣卻成了高中語 文教學中的一大頑疾。如何改變此種現狀,讓文言文教學也能充滿趣味?筆者認 為教師應處理好文和言的主次關系,

2、把字詞句的識記交給學生,著力培養學生自 主學習的能力;把品味語言、把握內容、感悟情感、探索內涵交給課堂,著力培 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應在學生理解言的基礎上, 設計出有價值、能夠吸 引學生興趣的問題,理解文本內容,探究作者寓意,挖掘文章魅力。基于這樣的 背景和思考,在蘇教版選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的教學中,筆者把言的 內容交給學生,利用導學案的形式讓學生課前預習完成, 課前十分鐘解決字詞難 點;課堂上,著重分析文本內容和內涵的探究,設計有效的、有價值的問題,引 導學生走進文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鉆$5潭西小丘記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在課堂教學之后,筆者對課堂教

3、學狀況及時 反思,尋找癥結,尋求解決對策,著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這樣的教學變化讓 此文的教學榮獲市級優質課評比高中組一等獎。二、案例敘述鉆$5潭西小丘記的教學設計遵循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的總體教學思路: 以言為輔,以文為主。筆者認為,文言文的言重在認知,講究的是積累,主要通 過課前預習、課堂梳理整合,加以識記。課堂的重點應該在文,引領學生充分欣 賞作品的文字美、內涵美、寓意美。在教學中,對于言的內容,筆者主要從字音、 重要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重點語句翻譯等幾個方面設計導學案,要 求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完成這項任務,課堂上利用少許時間進行答案核對和重點強 調。課堂主要通過問題品鑒文字之美,

4、探究文本內涵。鉆$5潭西小丘記是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所寫的山水名篇。 作者被貶永州,內心 的憂懼、環境的惡劣,使其心情壓抑苦楚,郁積于胸而無法發泄。于是,他在永 州尋幽探勝,寄情山水,在幽美的景色之外流露淡淡憂愁, 在雋秀的文字中滲透 著被貶荒州、懷才不遇的孤憤情懷。因此,在初次教學時,筆者這樣設計本文的 問題:1、“小丘”如何小?找出文中語句回答。2、小丘為何值得作者記載?它有何特殊之處? 3、如此小丘,價值幾何? 4、小丘的命運,作者為何認為值 得“賀” ? 5、結合作者經歷,探究作者這樣寫的用意?從教學實際來看,教學效果較差,學生反應不積極,師生無法互動,課堂推進艱 澀。痛定思痛,回顧課堂流

5、程,思考問題設計。筆者發現,造成這種局面的關鍵 在設計的問題上。如第二個問題“小丘為何值得作者記載?它有何特殊之處?” 過于寬泛,指向不明。課堂上,學生的沉寂也是從此時開始的。細細揣摩,筆者 發現這是兩個相互干擾、似有聯系又不完全有聯系的問題,不應該一起提問。“小 丘為何值得作者記載? ”指向的是小丘的“遭”值得賀,指向的是作者發現小丘的奇特,了解到小丘被棄的命運,花錢購得加以整飭重現小丘的壯美的遭際。 而3“它有何特殊之處?”主要指向作者發現小丘山石奇特的內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 然角列而上者,若熊黑之登于山。”借此引領學生賞

6、析山水之美。但教學時,問 題明顯交叉,問懵了學生。如果將第二問改為“小丘雖小,但其景物有何奇特之 處?”應該就明晰些了。再如第三個問題“如此小丘,價值幾何?”究竟引導學 生解決什么問題,十分含糊。文本中“問其價,曰:止四百。”是其價值;“嘉 木立,美竹露,奇石顯淵然而靜者與心謀。”是其價值;“以茲丘之勝,致 之泮、鎬、鄂、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也是其價值。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維混亂,讓課堂進程滯澀。如果將該問題改為“作者認為小 丘是其果有遭乎,請問這是怎樣的遭遇? ”指向就更明確了。而第四個問題“小丘的命運,作者為何認為值得賀? ”明顯與第二問重合,內容指向一致。干擾教學,

7、擾亂學生思維,應做調整。因此,改變課堂沉寂、師生疲憊的方法是 改進問題設計。基于此,在另一個班級教學時,筆者將問題作了如下調整:1、小丘如何小?找出文中語句回答。2、小丘雖小,但其景物有何奇特之處? 3、作者認為小丘是 其果有遭乎!請問這是怎樣的遭遇? 4、作者只是簡單地為了記錄下小丘不被人 認識的遭遇嗎? 5、文中還有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借小丘喻自己的?希望能夠改 變之前教學中出現的尷尬局面,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的熱情。從教學實際來看,學生的反應、課堂的效果確實改觀不少,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沒 有了盲目感,教學的過程也流暢許多。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細化的問題,削 弱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降低了問題的質

8、量,消褪了文本的藝術價值。同時,通過 課堂的問題探討和對課文的再閱讀, 筆者發現,按照這樣的設計,師生關注的教學重點只是文本結構和內容的梳理, 而語文的魅力、文本的味道未被重視。再次 教學,筆者還發現作者創作的煞費苦心, 構思的獨具匠心,內涵的凄神寒骨以及 文字隱藏的人生苦楚,無不令人動容、令人喟嘆。鉆$5潭西小丘記不僅展現了山水的生動活潑、清新自然、動靜相得之美,語言的清麗流暢、簡約凝練之美, 更展現了難以言說的悲苦無奈、凄楚冷落之孤寂情懷。因此,在教學之后,再讀文章,再思教學過程,如果再次教學,問題如何設計?重點放在哪里?最終確定了三個主問題:1、文中哪句話交代了作者為“小丘” 作記的目的

9、? 2、“小丘”有著怎樣的“遭”?為何值得“賀” ?3、“小丘”的“遭”與作者的命運有著怎樣的關聯?問題設計主要抓住兩個字:“遭”和“賀”。“遭"突出命運的變化,有“同時天涯淪落人”的共同命運; 也有“人 生所貴在知己”的不同命運;“賀”突出情感的變化,小丘遭棄荒蕪直至緣遇作 者重現勝景、再現勝境,這是值得慶賀的命運之喜,而自己同樣被棄,才華埋沒, 何時能像小丘一樣遇見明君,遇到伯樂,重見天日,施展才華?自己的“賀”遙 遙無期,滿含悲愴。三個問題,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第一個問題讓學生立足文 本,找出作者寫作的目的句,以此過渡到小丘有著怎樣的“遭”的探討, 從而品 味作者描寫的山水之美

10、,語言之美;并理解小丘命運的遭際,感悟作者的情感變 化。然后,水到渠成,探究作者賀小丘遇己之遭的真正目的是表達自己對不幸遭 際的不滿、悲憤和能夠早日改變處境的期待。這樣,文章的內涵顯露山水,看似 寫作者發現并購得小丘的竊喜,其實是借寫小丘的遭遇變化來表達自己的不幸命 運,抒發自己棄之荒野、不被重用的憤慨情懷。小丘的不幸遭遇如同自己的不幸 遭遇,而小丘的幸運遭逢又何時會降落在自己的身上呢?作者在對小丘的“賀”在這樣反思基礎上,本文的教學最終獲得了市級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得到了專家 的認可。三、案例評析(一)反思思出對策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 對自我教學行為(包括教學設計、教學過 程等

11、)的回顧、重新審視、自我剖析與評價、總結得失的活動。認真有效的教學 反思不僅可以提升教學能力,完善教學藝術;更能逐步豐富自我素養,完善自我 價值。著名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蒯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足見教學反思的重要性。然而,教師大部分的 教學反思只是停留在思的層面,只關注尋找問題、總結得失的表面反思,而對存 在的問題應該如何改進,缺少相應的對策和明確的解決之道。鉆$5潭西小丘記 的教學成功,關鍵是對反思的教學行為提出了明確而有效地改進辦法,在回顧教學、分析成敗、查找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從而獲得教學 的成功。所以,只有思出對策的教學反思才是

12、具有真正意義、能提高教學素養的 教學反思。(二)問題問出價值葉圣陶說:“好的提問,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精心設計問題,凸顯問題價值。首 先必須深入研讀文本,反復咀嚼,才能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文字背后蘊藏的深意, 從而問出有思考價值、探究價值的問題。其次,問題設計要目標明確,指向分明。“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 ”提問不是隨 心所欲的產物,要服從課文分析和課堂活動的需要, 清晰明確的問題可以引領學7生的思路,打開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鉆$5潭西小丘記的問題設計經歷了由不明確到明確,由指向不明到指向分明的過程。 對于問題的設計,教師應反復揣摩,反復比對,設計最適合教學、最有效的問題。再次,問題的設置要 留白。教學問題,不是越細越好,越多越好,過于簡單直白的問題,不足以激發 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問題的設置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培養學生尋幽探勝的興 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水平。鉆$5潭西小丘記的第三個問題“小 丘的遭與作者的命運有著怎樣的關聯? ”很好地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探究文字背后的真實內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行是知之路,學非 問不明。”教師應勤思考、多分析,努力優化課堂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