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地資源管理教學教案_第1頁
第五章-土地資源管理教學教案_第2頁
第五章-土地資源管理教學教案_第3頁
第五章-土地資源管理教學教案_第4頁
第五章-土地資源管理教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土地資源管理 明代,臨澤境域軍屯田地為守御千戶所,百戶所直管。民間土地糾紛歸縣衙主裁,田賦稅收及土地買賣由縣課稅大使執掌。清康熙十二年(1673),裁撤守御所,屯田歸縣管。清未,裁課稅大使,土地管理事宜統歸縣衙。民國時期,境域田地歸縣政府地政科、田糧科管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臨澤區委成立財經組,土地統計、農業稅造冊等事項由財糧員承辦。1958年成立臨澤人民公社,土地歸公社所有。1979年8月,公社成立村鎮建設土地管理環境保護領導小組。19811983年,土地管理由公社負責。1983年底,臨澤各鄉鎮成立村鎮建設土地管理辦公室。1987年,各村成立建房和土地管理領導小組,形成上下管理網絡

2、。1989年,按照“整頓、完善、提高”的要求,成立臨澤土地管理所,與建房辦合署辦公。1995年,土地管理所新建辦公樓。2000年6月,高郵市鎮鎮區劃調整,臨澤鎮與川青鎮合并,成立臨澤國土資源所。營南鎮與周巷鎮合并,成立周巷國土資源所。2001年11月,鎮土地管理所實行條線與地方雙重領導,以條線主管部門管理為主,鎮土地管理所的人、財、物全部歸市局垂直管理。2002年1月,更名為臨澤國土資源所。2013年9月高郵市鎮行政區劃調整,原周巷、臨澤兩個鎮合并成立臨澤國土資源所,工作人員7人。2017年,境域總面積 199.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9792.58公頃,規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1761.6公頃

3、,水城面積 7934.46 公頃。 第一節土地利用規劃 一、臨澤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62010)1996年,鎮政府組建編制臨澤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領導小組,由分管鎮長任組長,土管所所長、水管站站長任副組長,聘請縣級專業技術人員5人任技術顧問。是年4月,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工作同步進行。11月,形成臨澤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62010)文本和說明送審稿。規劃以1996年為基礎年,2010年為目標年。全鎮共有土地總面積83491.3畝,其中耕地4489.6畝,占總面積53.8;園地1614.3畝,占總面積1.9林地;580.4畝占總面積0.7;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0157

4、.4畝,占總面積12.2,交通用地3870.7畝,占總面積4.6,水域2131.4畝,占總面積25.3,未利用土地1247.5畝,占總面積1.5。該規劃至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全鎮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1980年為基數,按可比價格計算實現翻五番,基本實現現代化。搞好農業適度規模,實現農業機械化。施行科教興鎮,科技進一步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全民教育和素質水平基本適應現代化的需要?;緦崿F產業結構合理化,經濟發展外向化,經營方式集約化,鎮村經濟一體化,生態環境優美化,人民生活現代化。經濟發展 199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49億元,到2000年達4.5億元,年均增長50%,人均

5、國內生產總值達11000元;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全鎮力爭達13億元,后十年年均增長19。人口規模 全鎮現有人口3.73萬人,到本世紀末,人口為3.94萬人;到2010年,人口規模為4.10萬人,比現狀人口增加3715人。目前集鎮非農人口5023人,集鎮人口規模13885人,城鎮化水平為37.2,近期集鎮人口規模達15410人,城市化水平將達到40%,到2020年集鎮人口規模19220人,城市化水平48%。全鎮及集鎮人口規模的擴大,機械增長占較大比例。全鎮耕地現有44889.6畝,2000年保有44707.9畝,2010年保有45003.1畝。其中一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6750畝(農用地),

6、耕地43000畝,全鎮劃一個保護區,28個保護片,90個保護塊,一級基本農田78塊。建設占用耕地控制在660.0畝之內。其中2000年前占用465.0畝,2001-2010年占用195.0畝。補充耕地量773.5畝,其中2000年前283.3畝,2010年490.2畝。根據規劃,至2010年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總面積為8780.0畝。一級基本農田:78個保護塊,保護面積46750畝(農用地詳查數)。二級基本農田:12個保護塊,保護面積:8065畝。2010年全鎮初步形成以集鎮區為中心,過境公路為主干,中心村為紐帶,基層村為依托的村鎮網絡。全鎮設中心集鎮1個,中心村18個,基層村19個。根據土地利用

7、法規政策,按照“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和“切實保護耕地”原則,與鎮經濟社會發展“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相銜接,確定規劃期末土地利用方向和目標。規劃村級附有“一書、兩圖、五表”(一書:村土地利用規劃說明書;兩圖:村土地利用現狀圖和規劃圖;五表:村土地利用現狀統計表和平衡表、村基本農田保護塊登記表、村土地資源開發復墾規劃表、村建交通,水利用地現狀與規劃統計表),鎮級附有”一規劃、一說明、二圖、五專項”(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說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說明;二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現狀圖、規劃圖;五專項:農田保護規劃、水利用地規劃,交通用地規劃、居民點用地規劃及土地備資源復墾開發利用規劃)。1997年9

8、月22日,鎮政府印發臨澤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辦法。9月26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市土地管理局、市計委等12個部門15名專業人員評審、驗收。12月5日經市政府批準實施。二、臨澤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62010年)1997年11月,為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變化,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小組重新修編臨澤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62010)。1998年3月,完成臨澤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62010)修編工作。4月經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領導小組評審、驗收。是年10月,縣政府批準實施該規劃包括文本和說明書各一冊及基本農田保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方案、土地利用現狀圖、總體利用

9、規劃圖、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圖、土地整理復規劃圖及各類表格(土地利用結構表、土地總量動態平衡表)11套。規劃圍繞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為鎮村建設發展提供士地支持和保障,切實保護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綜合效益,突出土地集約化利用和優化配置,按照“供給引導、制約需求”原則,安排至2010年各業用地規模、指標和結構布局。至2010年,確保耕地總量4140公頃,其他農業用地4215公頃,土地后備資源復墾開發324.91公頃。其中,2000年耕地量由上一輪3573.33公頃調至3873.33公頃:其他農業用地由6670公頃調減至42.15公頃。全鎮建設用地指標4051公

10、頃,包括鎮村建設、交通、工礦、特殊用地,還需占用耕地13.7公頃,其中,至2000年占用耕地5公頃,20012010年,占用耕地8.07公頃。水域利用基期面積4404.07公頃。至2000年,水域利用面積421.05公頃。2001-2010年,水域用地4134.28公頃,未利用基期面積101.63公頃。 19962014年部分年份土地利用結構統計(單位:公頃)表51 年度合計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居民點及工礦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1996 83491.3 44889.61614.3 580.410157.43870.721131.41247.52000 83491.3 44707.91614.3 59

11、3.79746.04470.521435.2923.72014294654.6146888.73989.31901.32.328518.59286.9104016.93652.5三、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1994年8月國務院發布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臨澤鎮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人大分別頒布的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積極組織開展基本農田保護區實地界定工作。是年底,完成高郵市政府下達保護面積。1995年,高郵市政府與臨澤鎮人民政府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狀,規定臨澤一級保護面積為3116.7公頃,其中:耕地2866.7公頃、園林地146.3公頃、可墾荒地83.2公頃,二級保護農田250.0公頃,到2000年建設

12、預留地31.0公頃,保護片27片區,保護地塊100塊。臨澤鎮人民政府制定基本農田的建設規劃,對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農田水利、供電、排灌、道路、林網等基礎設施進行建設,能排能灌,溝、渠、田、林、路配套,適應機械化作業,具有較強的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基本農田持續高產穩產。堅持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是年,將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到村,與各村村委員簽訂基本農田保護區責任狀,明確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范圍、責任人和保護措施,在醒目位置樹立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牌。達到“有政府公告、有保護地塊分布圖、有鎮規民約、有保護責任書”的規范要求。 1995臨澤鎮年農田保護一覽表52 村別面積(公頃)

13、仲莊107.30興隆56.50臨北92.60臨西98.60高家92.70韓莊86.70泰山52.00一里127.10合心149.00汲水148.60耒部100.50三聯78.30沈堡149.70小李107.80洋汊294.50丁旺莊105.90子南120.00成官109.80匡界82.40周蓮83.20朱盤93.40徐平99.90蔣顏131.20高橋92.10盤岔98.50花尖82.80三窯78.801996年8月,高郵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強基本農田保護與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依據土地總體規劃,鎮(鎮)、村、組組成三級用地監察網絡,實行土地監察員目標責任制,從而充分調動鎮村依法行政的力度

14、。為落實通知精神,臨澤鎮政府建立健全以六不準(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不準單位和個人建房,不準棄耕、拋荒和破壞地力,不準建墳,不準毀田取土制磚,不準開挖魚塘,不準損壞農田水利設施)為主要內容的基本農田保護管理制度。1998年后,臨澤鎮政府按照江蘇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實施辦法,明確基本農田保護區屬永久保護的耕地長期不得占用,禁止建房、建廠、采礦、取土等,禁止棄耕拋荒和破壞土力,禁止向基本農田保護區排放污染物,禁止其它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應盡量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確需占用的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凡占用基本農田的要按“占一補一”的原則,組織再造。用地單位按國家和省規定繳納有關稅

15、費外,增收征地費用總額的二至三倍造地費用。對非法占用基本農田進行非農建設的,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基本農田,限期拆除建筑物及設施,恢復耕種條件,并對非法占用的土地,按平方處于罰款,情節嚴重的由主管部門對單位主管人員和主要經辦人給予行政處分?;巨r田管理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為此,臨澤鎮政府對農田保護措施更加有力,方法得當,責任明確,效果明顯。 2004年7月,為進一步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解決保護基本農田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落實基本農田保護的長效措施,

16、堅決杜絕非法占用、破壞基本農田行為的發生,臨澤鎮政府成立全鎮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鎮黨委主要負責人擔任,鎮監察室、農經站、國土資源所、環保、建設、水務站等負責人任成員,辦公室設在國土資源所,具體負責基本農田保護相關工作實施。2009年,按照 “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總體要求,堅持“守土有責,護土有方,動土有據,用土有益”基本原則,建立和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規范土地市場秩序,加強土地監察工作,建立部門合作、上下聯動土地執法監察新機制。在全鎮開展土地利用調查,加強土地開發復墾力度,確保耕地占補平衡,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積極向上爭取用地計劃指標。2011年,全鎮把耕地保

17、護放在突出位置,強化組織領導,細化保護責任,夯實基礎業務,落實有效措施,堅決守住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在正常管理中,加強基礎信息管理。實施田、水、路、村綜合整治,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將責任細化到村組、農戶,村村設立兼職管護人員,明確管護范圍和管護責任,全鎮形成管理網絡化、手段信息化、監督社會化的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體系。四、鎮村建設用地規劃 臨澤鎮笫一輪鎮、村建設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為1983年2000年,規劃從鎮、村、集鎮的現狀和發展規劃的客觀實際出發,合理規劃鎮、村各項建設用地,妥善安排建設項目、村莊布局和用地規模。第二輪是在1994年,進行鎮、村建設總體規劃的編制。2005年高郵市全面開展

18、鎮村布局規劃的編制,臨澤被全市設立重點中心鎮。五、土地開發整理規劃 2000年,為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臨澤鎮按國家、江蘇省加強土地開發整理的宏觀調控政策,制定20002015年實施土地開發整理規劃,新增耕地指標折抵等配套政策;建立土地開發整體項目管理制度,成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領導小組,鎮長掛帥,建立一套班子,負責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的編制工作。有效組織實施國家、省、市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初步形成土地開發整理的投入機制,探索推進土地開發整理產業化。規劃原則 堅持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水利建設、村鎮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統一;大力開展

19、土地整理,積極搞好土地復墾,合理進行土地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用土地及有效耕地面積;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切實可行”為原則。進行規劃先行、政策引導、統籌協調、農民自愿、多元投入。堅持耕地占補平衡,始終把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土地開發整理的重要任務,確保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在不計生態退耕的情況下,基本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堅持集約挖潛,突出土地整理和復墾。充分挖掘已利用土地和廢棄土地的潛力,大力開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理,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堅持數量、質量和生態并重,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積的同時注重耕地質量的提高。正確處理土地開發整理與生態

20、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關系,土地開發做好調查評價、論證,充分考慮水資源條件和灌溉條件,在確保不破壞并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土地整理與基本農田建設相結合,優先開展基本農田整理,完善基礎設施,以建設促保護,按照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全面提升基本農田尤其是糧食生產安全能力。目標任務 圍繞土地整理和土地復墾,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采取改土與治水相結合、治坡與治溝相結合、工程與生物相結合的措施,實施水、田、林、路的綜合整治,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土、保肥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生態環境。按照“農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村居民點向中心村和小城鎮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的要求,結合基本農田建設和水

21、利設施建設等,大力實施“田、水、路、林、村”綜合整理,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增強能灌、能排等能力,全面提高農田質量和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通過實施該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履行職責 根據項目規劃設計和當地實際,組織編制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方案; 發布項目公告,組織勘察項目區,清理項目區現場,編制補償方案; 組織編制項目工程施工設計圖和施工預算,組織有關單位會審項目圖紙; 做好招標、設備和材料采購等前期準備工作; 組織工程實施及其監理的招投標工作,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監理合同; 編制項目年度實施方案、項目建設進度計劃和用款計劃; 建立健全項目實施管理相關制度。達到效果 經濟效益產業結構不斷改善,農業生產

22、穩定發展,農民收入穩步提高,促進臨澤鎮經濟持續增長。通過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治理,橋、涵、閘、站、機全面配套,農業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田面貌大為改觀。大量的穩產高產標準農田的建成,增強農業抗災保收能力。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通過歸并農村零散居民點,集中建設中心村和小城鎮,完善配套公用基礎設施的投資,有效地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全面小康”的實現,提高農業科學技術含量,促進農業產業升級。通過土地開發整理,調整土地關系,使耕地集中連片,路、渠、涵、閘配套,建設高標準農田,為農業生產規?;洜I與機械化生產創造條件;生態效益提高林地覆蓋率,改善農田小氣候,治理水土流失

23、,減輕土壤侵蝕。實現全鎮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為全鎮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土地保障,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二節 土地開發利用與保護 一、耕地保護臨澤鎮人民政府把耕地保護工作當作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1995年8月,成立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為組長的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落實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從次年起鎮、村、組、農戶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把全鎮的基本農田落實到村、組、農戶、地塊和圖斑,確?;巨r田保護區內的每一地塊、每一圖斑都有相應的責任人和保護人,做到村村有監督員,組組有信息員,形成鎮、村、組三級耕地保護管理網絡。農田保護區規劃農田保護區劃定以滿足全鎮高峰人口對糧棉的

24、消費需求和完成國家糧棉定購任務為前提,以市政府下達的農田保護指標為依據,以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為目標,妥善處理好“吃飯”與“建設”的用地矛盾,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耕地現狀和指標1996年土地變更調查統計,全鎮農用地總面積48639.6畝(包括部分老宅基復墾),其中:耕地44889.6畝。市政府(1998)23號文件下達我鎮一級農田保護面積46750畝,其中耕地4300畝,其他3750畝。落實農田保護指標通過預測和我鎮農用地及耕地現有面積狀況,在加大土地復墾開發力度,保護耕地消長平衡的基礎上,堅決完成市政府下達的一級農田保護指標,積極落實二級農田保護面積。全鎮規劃設立一個農田保護區,28個

25、保護片,90個保護塊。保護一級農田46750畝,其中耕地4300畝,其他3750畝;二級農田保護面積806.5畝。劃定保護片塊時,考慮到兩區規劃因調查和論證不夠,規劃過于超前,中心村建設規劃步伐較大,與我鎮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難以實施。編制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程中,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經鎮黨委、政府的研究和市國土、建委等主管門的審核、論證,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對村鎮建設規劃作了適當調整,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巨r田保護面積在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保護片塊的位置和面積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并重新進行登記造冊。落實農田保護指施政府與各村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明確保護范圍和保護事項;基本農田保護片在醒目

26、地段設立農田保護標志,讓全社會共同監督和保護基本農田;將農田保護工作列入政府年終考核干部工作實績內容;農田保護區內嚴格執行“六不準”,即不準單位和個人建房、不準棄耕和破壞地力、不準葬墳、不準毀田取土制坯、不準開挖魚池、不準損害農田水利設施;對保護基本農田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政府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非法占用基本農田的嚴肅查處。 二、土地使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生產關系下,境域農田多為地主及縉紳、富家占有,廣大農民卻缺少土地,倍受剝削壓迫。新中國成立前,臨澤鎮土地私有,土地買賣盛行,境域民田多為地主、官宦占有。私人建房及開辦工商業用地,除用自有土地外,或向土地所有者購買。政府建設用

27、地先為購買,后改為征收。 劃撥是土地取得方式的一種。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建設用地包括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發展公路交通、大修水利、興辦工業等基礎設施用地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1987年-2017年,臨澤以劃撥方式供地。 1992年,土地使用制度實行改革,除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機關、軍事、城鎮基礎設施及公共事業、交通和水利用地繼續按劃撥方式供地外,其他建設用地推行有償出讓供

28、地方式。 自1995年起,開始按市場需求和價值規律配置土地資源,由市政府控制土地一級市場,收購儲備土地,同時放開二級市場,明確規定,各類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公開拍賣和掛牌等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 高郵市實行由政府委托土地管理部門,將擬出讓地塊公開發標,以競購、拍賣的方式,公開、公平、公正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20022017年臨澤鎮(含原周巷)經營性用地出讓一覽表53地塊位置出讓面積(平方米)用途出讓年限(年)掛牌價(萬元)摘牌價(萬元)徐善祥2347.00商住5017.6017.60臨澤安樂寺路6008.00商住50825.57825.57沈志斌108.00住宅704.324.32杜有亮1290

29、8.00住宅7046.6046.59徐德林410.74住宅7014.3327.07張明生679.50商住5030.5850.96市翔宇房地產開發公司410.74住宅7015.4041.28市翔宇房地產開發公司410.74住宅7015.4038.40許美祥410.74住宅7014.1732.65戴義榮213.00住宅709.599.59張明生李明月285.40住宅7012.8441.10何學山116.20住宅700.527.21查松林603.00商住502.2624.42蔣碧忠192.00商住507.2011.81查松林20499.00工業5021.5221.52杜有亮3474.20住宅7015

30、6.33354.37張明生1177.50住宅7052.88168.38查松林503.00商住5018.9946.00楊樹根、張明生張榮慶1618.20商住50122.01297.00上海嘉定2912.70商住50101.94101.94臨澤加油站2218.80商業5030.3930.39怡澤園房地產7034.80住宅70171.65171.65揚州領航置業有限公司31266.00商住501386.001586.00揚州友聯置業有限公司3312.00商住50150.00305.00揚州市華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947.90住宅70112.00112.00揚州幸福聯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6298.

31、50住宅70856.00856.00揚州幸福聯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4950.10商住50928.00928.00揚州幸福聯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6896商住501614.001614.00上海磊金實業公司7615.30商住50686.001126.00單華峰14667.80商住501145.001195.00韓中榮1480商住50200.00200.00公共建設用地 20世紀80年代,臨澤鎮人民政府、臨澤糧管所等單位建設用地經批 7.82公頃。90年代建設臨澤高級中學、臨澤鎮初級中學、臨澤鎮中心小學、臨澤鎮中心幼兒園等用地經批準 11.05公頃。至2017年共辦理用土地31宗(含原周巷),土

32、地面積21.87公頃。1987-2017年臨澤鎮(含原周巷)公共建設(單位)用地一覽表54 年度用地單位名稱用地位置用地面積(公頃)權屬1987臨澤自來水廠泰山0.03國有1987臨澤廣電站泰山0.01國有1987周巷衛生院乜蝦0.63國有1987周巷中心小學乜蝦0.40國有1987周巷鎮人民政府乜蝦1.29國有1987周巷電力站劉西0.08集體1987周巷廣播站劉西0.03集體1987營南鎮人民政府徐家0.56國有1987營南中心初中徐家1.85國有1987營南中心小學周橋1.10國有1987營南衛生院徐家0.80國有1987營南公路站周橋0.28國有1987營南廣播站徐家0.03集體198

33、7營南郵電局周橋0.07集體1987川青政府丁溝1.24國有1987川青中學瓦港2.16國有1987川青中心小學瓦港0.43國有1987川青糧管所川青村3.18國有1987川青衛生院川青村0.66國有1987川青影劇院丁溝0.55國有1988臨澤中心初中泰山1.43國有1988臨澤糧管所泰山1.93國有1988朱堆衛生院朱堆0.27國有1988臨澤供電所泰山0.07國有1988臨澤糧管所泰山2.71國有1991臨澤中心初中泰山0.22國有1991臨澤成人教育中心校泰山0.16國有1991臨澤法庭泰山0.10國有1995臨澤鎮人民政府泰山0.66國有1995臨澤財政所泰山0.24國有1995臨澤

34、交管所泰山0.28國有1995臨澤農貿市場泰山0.44國有1996臨澤中心初中泰山0.40國有1996臨澤衛生院泰山0.07國有1996臨澤自來水二廠朱堆0.45國有1996臨澤中心初中泰山0.80國有1996臨澤中學泰山0.66國有1998臨澤國土資源所泰山0.02國有2001川青自來水廠瓦港0.40國有2002臨澤實驗小學泰山0.30國有2015臨澤中心幼兒園泰山1.00國有2016臨澤中心衛生院泰山0.02國有集體土地有償使用 1978年12月以后,臨澤鎮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以聯產計酬為主要內容的生產責任制普遍建立。其發展經歷了聯產到組聯產到勞包干到戶(即家庭聯產承包)的過程。19

35、81年,全鎮實行聯產到組的生產隊逐步增加。土地使用權劃分給了專業組,其土地租價則以專業組上交包產指標內產量的統一分配來體現。1982年底,全境實行“聯產到勞”,規定生產隊與各戶社員實行“五定”(按專業定勞力,按勞力定田,按土質定產,按田畝定本,按產量定工),超產獎勵,減產賠償。生產隊仍堅持“三不變”(土地所有制不變、按勞分配原則不變、基本核算單位不變),并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經營,統一調配使用耕畜和大型農機具,統一核算分配,土地所有權雖歸生產隊集體所有,但土地使用權則劃分到社員各戶。土地所有權的租價,仍以各戶按“五定”合同上交生產隊,收益統一分配。1983年中共高郵縣委發文規定,土地仍屬集體所有

36、。1984年再次發文規定,土地承包期一定15年不變,并評定等級,發放土地使用證,使社員承包的土地相對穩定,同時允許并鼓勵土地轉包,以利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和非耕地經營轉移。至此,臨澤鎮農村耕地全部“包干到戶”,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主體的集體經營與家庭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1998年,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的保護。截止2017年未有變化。 1958年8月,臨澤全境實現人民公社化,農村土地全部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及其以后的村、組)所有,村民宅基地亦為集體所有,但村民享有宅基地無償使用權。20世紀80年代,高郵

37、縣農村掀起翻蓋、新建磚瓦房的高潮。由于規章不健全,土地管理乏力,農村居民在建房中出現亂占濫用土地現象。據此,高郵縣人民政府于1983年7月7日頒布高郵縣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暫行辦法,就農村宅基地使用辦法、標準及審批手續作出具體規定,實行規范化管理。規定每個農戶宅基地標準為一戶二分,每人二厘至2厘五。1992年1月29日高郵市政府頒布高郵市農村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集鎮規劃區范圍內,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132平方米,其他農民宅基地不得超過165平方米。截止2017年未變動。三、土地復墾、開發與管理20世紀6070年代,境域有村、組集體建設小土窯。據統計,全鎮建有小土窯76座,壓廢不少土地。197

38、9年8月,原周巷鎮在三六村建成一座24門輪窯磚瓦廠,1986年原川青鎮在董潭村副業圩新建成一座32門輪窯磚瓦廠,1989年農村小土窯逐漸停止、報廢,留下許多廢棄地。此外,還有不少廢莊基,廢溝塘和荒草地。從19832000年,臨澤土地管理部門因地制宜,分期分批實施對域內小土窯、廢莊基、荒草地進行土地復墾,增加耕地面積近50.5公頃。2000年起,臨澤鎮加大復墾整理力度,大力實施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增加有效耕地面積,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2004年,臨澤實施土地復墾開發項目,鎮黨委、政府成立土地復墾開發項目領導小組,一套班子服務于復墾開發項目工作。投入560萬元,實施西安等村土地復墾工程。組

39、織千余名勞力和近百臺推土機,經過2個月施工完成一期工程復墾面積17公頃,形成田成方、渠成網的規范農田。2012年實施錢鏡等村土地復墾項目,完成土地復墾面積467.60公頃,凈耕地面積46.6公頃。 20082017年臨澤鎮土地復墾統計表55年份項目編號項目名稱 項目建設規模(畝)新增耕地(畝)備注2008K08KJ024臨澤鎮葦地開發59.30000 56.9270 2008K08KJ026周巷鎮葦地開發66.5800 59.1670 2009K09KJ006周巷鎮葦地開發(一)63.6867 62.2803 2009K09KJ007周巷鎮葦地開發(二)56.2000 50.5936 2009

40、F09KJ008周巷鎮陳甸、薛北村土地復墾10.5133 10.4734 2009F09KJ009周巷鎮新馬村土地復墾8.7933 8.5734 2009F09KJ010周巷鎮果園場、營東、營中村土地復墾5.3667 5.3400 2009K09KJ011臨澤鎮葦地開發52.0467 49.1202 2009F09KJ012臨澤鎮東溝村土地復墾6.5067 6.1867 2009F09KJ013臨澤鎮韓夏村土地復墾7.8467 7.5267 2009F09KJ014臨澤鎮瓦港村土地復墾8.6333 8.1400 2009F09KJ062臨澤鎮金橋村土地復墾7.1200 6.81342009F0

41、9KJ073臨澤鎮川東村土地復墾6.4600 6.03332009F09KJ074臨澤鎮中華村土地復墾6.3267 6.11332009F09KJ075臨澤鎮東蕩村土地復墾7.1933 6.71332010K10KJ024臨澤鎮董潭村葦地開發41.8807 40.6348 2010K10KJ025周巷鎮陳甸村葦地開發65.2837 64.0567 2010F10KJ027周巷鎮薛北、新馬、營東、營中村土地復墾5.9989 5.3459 2011K11KJ037周巷鎮土地開發63.94462.75122010F10KJ057臨澤鎮東溝、蔣顏村土地復墾4.9347 4.7962 2010F10KJ

42、059臨澤鎮朱堆村土地復墾5.6542 5.5432 2011K11KJ040臨澤鎮董潭村土地開發55.0150.64692011F11KJ059臨澤鎮川東村土地復墾6.87846.87842011K11KJ063臨澤鎮小葛等村土地開發項目24.461924.25462011K11KJ066臨澤鎮小葛村土地開發9.2666 9.1366 2012K12KJ007高郵市臨澤鎮小葛村土地開發(一)45.5513 43.12482011F11KJ064周巷鎮營東、周巷村土地復墾7.7923 7.76732011K11KJ065周巷鎮陳甸村土地開發2.9332 2.9332 2012K12KJ014高

43、郵市周巷鎮陳甸村土地開發48.2042 47.80692012F12KJ015高郵市周巷鎮陳甸村土地復墾4.0641 3.96012012F12KJ016高郵市周巷鎮薛北村土地復墾6.7539 6.64722012F12KJ050高郵市周巷鎮錢鏡、薛北村土地復墾9.0350 8.86472012F12KJ051高郵市周巷鎮周巷、錢鏡、薛北村土地復墾3.5383 3.53832012F12KJ058高郵市周巷鎮薛北、周巷、錢鏡村土地復墾1.7288 1.72532012K12KJ059高郵市周巷鎮周巷村土地開發5.6034 5.6034 2012F12KJ061高郵市臨澤鎮法清村土地復墾(一)3

44、.2389 3.19212012F12KJ062高郵市臨澤鎮法清村土地復墾(二)2.9837 2.90912012F12KJ063高郵市臨澤鎮東蕩、川東村土地復墾8.4667 8.2022012K12KJ064高郵市臨澤鎮小葛村土地開發(二)9.1481 8.68532012F12KJ072高郵市周巷鎮營南、雙溝村土地復墾5.0280 5.01572013K13K84001高郵市臨澤鎮臨東、小葛村土地開發項目34.2112 31.98442013F13K84002高郵市臨澤鎮董潭村一號土地復墾項目8.1483 8.03182013F13K84003高郵市臨澤鎮董潭村二號土地復墾項目1.6779

45、 1.67792013K13K84013高郵市周巷鎮陳甸、薛北村土地開發項目16.9716 16.9252013F13K84014高郵市周巷鎮陳甸、周巷村土地復墾項目2.0262 2.02622008FG08KJ004高郵市臨澤鎮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拆舊區復墾5.8500 5.7466 2009FG09KJ009高郵市周巷鎮城鎮建設用地 增減掛鉤拆舊區復墾項目19.7700 19.5600 2009FG09KJ016高郵市臨澤鎮城鎮建設用地 增減掛鉤拆舊區復墾項目5.1100 5.0447 2010FG10K84057高郵市周巷鎮薛北村營南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5241.52420

46、10FG10K84058高郵市周巷鎮錢鏡村雙溝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51391.51392010FG10K84059高郵市周巷鎮陳甸等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36981.36982010FG10K84060高郵市周巷鎮營東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04011.04012010FG10K84061高郵市周巷鎮營西村營北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2.01452.01452010FG10K84065高郵市臨澤鎮朱堆村蔣顏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2.20982.06092010FG10K84066高郵市臨澤鎮金橋村韓夏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2.41482

47、.18052010FG10K84067高郵市臨澤鎮西安等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29091.20192010FG10K84072高郵市周巷鎮營中村新馬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5272 1.5272 2010FG10K84074高郵市臨澤鎮瓦港等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3.3651 3.25622010FG10K84086高郵市周巷鎮營東、營中、營西、新馬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2.9937 2.9937 2010FG10K84089高郵市周巷鎮營東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0.6866 0.6866 2012FG12K84008高郵市周巷鎮雙溝、錢鏡村城鎮建設

48、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3.6144 3.61442012FG12K84027高郵市臨澤鎮東溝、瓦港、西安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2.5528 2.51722012FG12K84028高郵市臨澤鎮合心、臨東、董潭、小葛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6935 1.56272013FG13K84002高郵市臨澤鎮中華、董潭、瓦港、合心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5045 1.4623 2013FG13K84012高郵市周巷鎮營中、雙溝、營西、錢鏡村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項目1.5965 1.5671 2014F14K84010陳甸村營南村土地復墾項目7.611147.61142014

49、F14K84011董潭村小葛村土地復墾項目13.687813.68782014F14K84012法清村土地復墾項目25.278425.27842014F14K84013法清村土地復墾項目21.291621.29162014FG14K84007營中村陳甸村營東村掛鉤項目3.82123.82122014FG14K84008東溝村陳甸村營東村掛鉤項目0.80890.80892014FG14K84007蔣顏村韓夏村營北村掛鉤項目2.27132.27132014FG14K84017董潭村項目庫項目17.368717.36872014FG14K84018董潭村項目庫項目14.783614.78362014

50、FG14K84021營北村營西村掛鉤項目1.48071.48072014FG14K84025營南村項目庫項目3.19253.19252016F16K84小葛村項目庫項目19.769419.76942014F12K84小葛村項目庫項目27.366427.36642017FG17K84015朱堆村營西村項目庫項目20.0220.022017FG17K84016營北村項目庫項目31.131.12017FG17K84006董潭村西安村項目庫項目120.01120.01 土地整理 2000年,爭取1個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投入資金1100萬元,組織實施國家級土地整理復墾項目工程,兩年期間在村完成土地整理復

51、墾面積675.6公頃,凈增耕地20.30公頃。2015年,積極爭取省國土資源土地整理項目2個,在營北等4 個村組織土地整理復墾,全程機械化施工面積1955.20公頃,完成土方40.93萬立方米,凈增耕地26.78公頃。20002017年,共組織實施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8個,包括1個國家級土地復墾項目,6個省投資土地整理項目,1個市級投資土地整理項目,項目共涉及13個村,項目建設總規模4384.47公頃,新增耕地141.85公頃,項目投資約1000.0262萬元,項目建成后,改善了農村種植條件和生態環境。20002017年臨澤鎮土地整理一覽表56年份項目區所在村組項目名稱 項目建設規模(公頃)新

52、增耕地(公頃)2003營東村省級以上投資土地整治項目326.569.792004合心村國家級以上投資土地整治項目757.0738.782005胡蕩村省級以上投資土地整治項目429.4612.882006西河村、西安村省級以上投資土地整治項目385.7320.322011錢鏡等村省級以上投資土地整治項目856.7825.702013韓夏等村市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378.567.572015營北等村省級以上投資土地整治項目636.3619.262015朱堆等村省級以上投資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613.957.55 第三節 鎮村建設用地管理 一、計劃與審批1983年10月,境域執行江蘇省村鎮建設用地實施條例規定,鎮村建設用地,經鎮政府審核,報縣政府計劃部門批準,即可用地。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實施,對建設用地實行計劃管理。是年,根據上級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逐年編制年度“三項”建設項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