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1頁
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2頁
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3頁
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4頁
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 古代詩歌四首 NO:710305-1 班級_ 小組_ 姓名_學習總目標1了解詩歌有關知識。2品味語言,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3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并熟練地背誦、準確地默寫。 4理解詩的主要內容,培養熱愛中國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重點、難點1、了解一些古代詩歌常識。2、學習觀滄海和次北固山下,理解詩歌主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欣賞精彩文句,培養想象能力,體會詩歌意境和思想感情。一、自主學習1、了解古代詩歌常識通常所說的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唐代以前出現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 詩。如本課的 。而把唐朝新出現的 詩、 叫近體詩。

2、如本課的 和 就是律詩。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 言律詩、 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有規定、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 兩聯必須兩兩對仗,是兩對對偶句。曲是一種與詞相近的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于口語,用于韻也更接近口語。如本課的 2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觀滄海是 的名篇,也是我國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烏桓,統一了北國,凱旋歸來時登上碣石山,佇立峰頂,面對大海,浮想聯翩,寫下這篇樂府詩。當時曹操大軍,鎧甲未卸,征塵未洗,正可以揮師南下,征討孫劉,實現統一,完成宏業。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

3、、 的壯麗景象,表現了 的抱負。次北固山下作者 ,生卒年不詳,洛陽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以后曾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愁的,且以“ ”這一聯聞名。3、根據拼音寫出恰當的詞語(cng) 海 (jié) 石 (sngzhì) (cháo) 平 歸(yàn) 水何(dàn) (xio)(sè) 4、文學常識填空。觀滄海一詩選自_,作者_,字_,_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_見稱。次北固山下

4、一詩中“次”意為_,該詩作者為唐代詩人_。二、合作、探究、展示:(一)整體感知1、觀滄海寫景句子從“ ”到“ ”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寫的是 景,后四句寫的是 景。這首詩借 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 融合在一起,詩人以 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 和 的表現。詩中洋溢著激情。 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2、次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三面臨長江,與金山、焦山合稱京口三山。“次”的意思是: 。次北固山下,就是 的意思。在冬盡春來的時候,詩人沿江東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長江的孤舟上,太陽初升,詩人面對江南的青

5、山綠水,感受時光流駛,心中不禁涌起 的思想感情。全詩融寫景、抒情于一體,和諧優美,妙趣橫生,堪稱千古名篇。(二)研讀課文1、研讀觀滄海,品評探究,領會詩的意境美。(1)“ ”開篇點題,交待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2)“ ”字統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作者描繪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動景,哪些是靜景?(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渲染了大海怎樣的氣勢?(4)哪些語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2、研讀次北固山下,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美。1、中的千古名句是: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兩句詩的意思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的是什么美景?三、當堂檢測1、按要求寫出次北固山下相應的詩句

6、:首聯: 頷聯:頸聯: 尾聯:2、觀滄海中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的句子是:四、課堂小結 觀滄海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次北固山下詩人即景抒情,細致的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了旅途中的思鄉之情。五、布置作業補充習題上相關練習。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 2009-11-24 13:32教學目標:1、了解一些古代詩歌常識;2、理解詩歌字詞含義和詩歌大意;熟讀并背誦、默寫四首詩歌;3、初步學習欣賞精彩文句;培養想象能力,體會詩歌意境和思想感情。教學重點:1、理解詩歌字詞含義和詩歌大意;

7、2、了解一些古代詩歌常識。教學難點:欣賞精彩文句,培養想象能力,體會詩歌意境和思想感情。預習提示作者簡介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毫縣)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洛陽人,唐代詩人。 詩歌格律常識通常所說的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唐代以前出現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如觀滄海。而把唐朝新出現的律詩、絕句叫近體詩。如錢塘湖春行就是律詩,登鸛雀樓就是絕句。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規定有、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中間兩聯必須

8、兩兩對仗,是兩對對偶句。”)重點字詞滄海(cng)碣石(jié)竦峙(sngzhì)淺草(qin)潮平(cháo)歸雁(yàn)沙堤(d)啄(zhuó)春泥 蕭瑟(sè)枯藤(téng)澹澹(dàn)一、導讀觀滄海(一)題解:簡介作者及詩歌創作背景。(二)熟悉詩歌。教正讀音。重點強調“碣”“澹”“茂”的字形。(三)理解字詞。滄: 臨: 碣石: 何: 澹澹: 竦峙: 蕭瑟: 行: 若: 星漢: 燦爛: 幸: 至: 以: 詠:(四)整體把握,疏通文意。1、歸納詩歌主要內容和主旨。(討論回答)主旨:(五)欣賞詩歌。(討論

9、回答)1、詩中最能體現作者博大胸懷的詩句是?2、題目為觀滄海,全詩以哪個字統領全篇?作者觀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動的,哪些是靜的? 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渲染了大海怎樣的氣勢?4、詩中交代觀海地點的詩句是?小結: 寫景的十句,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詩中洋溢著飽含的激情。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二 、導讀次北固山下(一)題解:1、簡介作者及詩歌創作背景。2、講授古代詩歌常識

10、。(二)熟悉詩歌。(三)理解字詞。次: 客路: 行舟: 潮平: 風正: 懸: 殘夜: 鄉書: 達:(四)整體把握,疏通文意。(討論回答)1、歸納詩歌主要內容和主旨。首聯: 頷聯:頸聯: 尾聯:主旨:總結: 首聯兩句點題。“青山”當指北固山,在鎮江之北,面臨長江,三面環水。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江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寫船上所見景色,是近景。“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一語,又是為頸聯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頸聯是這首詩中的佳

11、句:夜還沒盡,就看到一輪紅日從東邊江面上徐徐升起,帶來了溫暖的氣息;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聯由感受寫到思鄉。雖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觀賞,卻無法抑制涌動的思鄉之情。詩人離家日久,見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 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詩中對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雖然末句寫了旅途中的鄉思,卻沒有一點凄涼之情。(五)欣賞詩歌1、次北固山下中的千古名句是: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兩句詩的意思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的是什么美景?三、主題歸納觀滄海是一

12、首寫景抒情詩。是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次北固山下詩人即景抒情,細致的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了旅途中的思鄉之情。四、寫作特色觀滄海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意境開闊,氣勢雄渾。3、想象豐富,富有浪漫色彩。次北固山下1、寓情于景。景中含理。2、對仗工整,語言凝練。五、布置作業:1、默寫與背誦觀滄海、次北固山下。2、熟讀背誦錢塘湖春行、天凈沙秋思,不懂的字詞自己查出來。13 夏感 梁衡1.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夏天的特點,理清文章思路。2. 能力目標:能夠賞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3. 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

13、夏的贊美,引導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二、學習重點 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其語言魅力。三、教學方法討論探究法 比較閱讀法四、課時安排1課時一、情境導入: 在詩人、作家的筆下,夏并不是一個受到青睞的季節。他們筆下的夏是“惡毒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干燥炎熱的風”,“兇惡的嘶叫著”,“人像快干的魚”,“大地在高熱度中發抖”(引自茅盾、老舍、高爾基、羅曼·羅蘭諸人作品)一種作為藝術的內容中苦悶壓抑象征的夏感 ;或者是“日常睡起無情思”(楊萬里),“手卷拋書午夢長”(蔡確)一種輕松閑適中透出無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當代作家梁衡卻敢于履新涉奇,從人所寡言處言之,高聲贊美這個春

14、與秋之間的夏季,令人由衷嘆服。今天我們就學習當代散文中難得一見的精品夏感二、自主學習1、 作者簡介 梁衡: 2、 字詞解讀生字注音貯滿( ) 澹澹( ) 芊芊( )磅礴( ) 黛色( ) 匍匐( )詞語解釋 芊芊: 主宰: 春華秋實: 閑情逸致: 迸發: 承前啟后:三、合作探究1、初讀課文,梳理結構2、朗讀課文 理解內容 (1)哪些段落是寫夏天的熱烈的?第二段中哪一個詞語緊扣住了第一段中的“熱烈”一詞?通過寫春天與夏天的景物(比較),突出夏天的特點的句子是什么?在作者看來,夏天的色彩為什么是金黃的?怎樣理解“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這句話的? 哪些語句是寫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作者為什么不歌頌春花秋月,而要贊美這充滿緊張、急促旋律的夏天呢?(4)在描寫夏景的文段中,我們發現了大量優美的句子,選出你喜歡的句子說明理由。(提示:找出比喻句、擬人句)四、拓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