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備注:1、高規2005年版 2、所列問題主要針對民用建筑 3、括號內為對規范的理解和具體 執行方法 2007-3-26 遼寧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1、山地、臺地建筑中一面或兩三面外墻全部或局部凌空,其他外墻面覆土的空間怎么定義? 第一層、半地下室?地下室?建筑總高度、總層數如何計算?首先確定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屋頂上的水箱間、電梯機房、排煙機房和樓梯出口小間等不計入建筑高度。 (消防局:1、從主入口標高層面確定。2、從消防車可到達標高層面確定) (通常的做法是按最低一面標高確定的。) 臺地、山地 - 如果
2、是住宅,只有一面作為疏散出口,可不按地下室對待。 如果是公共建筑,涉及到不止一個方向的疏散出口,則至少要作為半地下室來對待。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坡地高層民用建筑在不同條件下進行防火設計時對防火設計高度的確定。防火設計高度確定之后,按照國家現行消防技術標準執行。同時本規范還對坡地建筑消防撲救場地和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樓層作了明確的規定。 防火分隔(樓板耐火極限、挑檐)、疏散獨立且直通室外、消防撲救等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2、如何定義“一棟建筑”? 多個建筑的相互連接關系緊密到什么程度范圍可稱為一棟建筑? 如通過平臺或者通過一層、多層敞開連廊相互連接的多個建筑是否為
3、一棟建筑? 多個建筑單元以一定角度拼接的建筑群體? 在建筑上應有規定。 地基基礎連在一起的建筑應視為一幢建筑; 通過平臺相互連接多個建筑整體視為一幢建筑; 通過一層、多層敞開連廊相互連接的多個建筑在防火上要根據情況而定:1)連廊是只供人通行的開敞連廊;2)達到防火間距的要求。這樣的建筑可不視為一棟建筑,否則視為一棟建筑。 多個建筑單元以一定角度拼接的建筑群體在防火要求上按一棟建筑考慮。 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3、由建筑高度超過24米(超過10層的住宅)和未超過24米的多個建筑緊密相連(如裙房或平臺)組成的建筑群體,是否應全部理解為高層建筑,還是可以按具體情況分別獨立區分為高層建筑和
4、多層建筑? 若基礎結構或功能用途連在一起按高層建筑考慮,遇到上述情況可采用性能化的方法來解決 如;位于大平臺上的建筑,某些建筑為高層,某些高度屬于多層范圍的建筑(從平臺層計)是否可按多層建筑設計 前提是消防車能上平臺等措施,通過性能化方法,按多層建筑考慮。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4、如何定義內庭院、天井和中庭? 建筑上應該有定義的,一般建筑四周是圍起來的。通常天井的平面空間較小,很少或沒有人員活動,也可以進車;內院通常比天井大,人、車可以出入,有較大的活動空間;中庭通常是在建筑內有跨越多層的一個空間,有環廊等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5、建筑層數:躍層是否理解為單獨一層?面積
5、和層高在多少范圍內的夾層理解為單獨一層?(如陽光A板模式、圖書館的夾層書庫) 躍層在實際建筑結構上是存在有一層。只是在使用功能上有所區別。如11+1的情況,是否設消防電梯,建議要設,只到11層,如果是一多戶,人員較多,會與消防人員發生沖突。 主體建筑結構樓層中增加的層,該層層高低于主體結構層層高,夾層如果火災危險性與正常樓層一樣,消防設計應該與其它的一樣。)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6、住宅分類:連廊式、單元式、塔式如何定義(參照住宅設計規范 )? 可以。 1、通廊式住宅:由共用樓梯、電梯通過內、外廊進入 各套住房的住宅。 2、單元式住宅:兩個或多個住宅單元組合而成,每個單元都設有樓梯
6、的住宅。但并非就按塔式住宅的防火要求進行設計,塔式要求要低些,塔式之間有防火間距要求,而單元式無防火間距。 3、塔式住宅:樓梯間與電梯間集中組合布置在建筑物的核心,且每戶戶門到樓梯間(或前室門)的距離不超過10m的住宅。 消防局:塔式、單元式與連廊式的區別盡端房間疏散口至安全出口的距離少于等于10米(高層)、15米(多層); 單元式與塔式的區別:有兩個以上拼接組合且高度相差不超過一層(?)或4米(?)的單元體才可稱為單元式,獨個或無法相互連接的單元體為塔式; 多個塔式可拼接組合成一個建筑體,每個拼接體可按塔式理解,不按單元式理解; 要注意:塔式要求要低些,塔式之間有防火間距要求,而單元式無防火
7、間距。拼接體中間可加帶墻垛的防火墻分隔。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7、居住建筑如何定義?宿舍、公寓等為居住建筑,還是公共建筑。 我理解。居住建筑和住宅建筑有所不同,居住建筑的范圍大于住宅建筑。宿舍、公寓等為居住建筑,但應屬于公共類型的居住建筑,它的人員流動性和不穩定性遠遠大于住宅建筑。住宅建筑的火災危險性要比宿舍、公寓等的火災危險性小,如在俄羅斯的中國留學生宿舍、哈爾濱某高校的學生宿舍發生火災等。 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8、消防規范民用建筑類型只有兩種:公建、居住建筑(住宅),公建、綜合樓、商住樓、居住建筑、住宅如何定義?商住樓是否歸為公建?目前下部樓層設置商業、地下室為車
8、庫的住宅為普遍現象,如何定義? 具有公共性質用途的建筑為之公建; 由兩種及二種以上用途的樓層組成的公共建筑為綜合樓; 底部商業營業廳與住宅組成的高層建筑為商住樓; 用于居住人員的建筑為居住建筑;通常以住家的形式居住的建筑為住宅。 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9、開敞樓梯、樓梯間、封閉樓梯間如何區別? 至少有一面無建筑構配件或無門的樓梯為開敞樓梯; 周圍都有建筑構配件或有門的樓梯就形成樓梯間; 用建筑構配件分隔,能防止煙和熱氣進入的樓梯間為封閉樓梯間。 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10、若一個整體總高度超過24米的建筑,主體為一層高大空間,但內部局部設了數層夾層(如八層,超24 米)
9、,則該建筑套高規,還是套建規? 如果夾層僅僅是一些較窄的走道供維修使用,無其它用途,可以按建規要求設計;否則套高規。一、建筑術語、名詞解釋和建筑分類 11、綜合樓的定義?目前一座建筑的功能內容超過兩種以上為普遍現象,如含車庫、商鋪(商場)、餐飲等,如何理解?如普通旅館配套設施普遍含餐飲、商場、娛樂,為綜合樓還是普通旅館? 消防局:含娛樂應為綜合樓;若餐飲、商業面積達到一定規模應為綜合樓。 補充:通常是指兩種及二種以上用途的樓層組成的公共建筑為綜合樓,如果餐飲、商業面積超過一層面積的一半,則認為該層具有了一種功能用途。 二、總平面布置二、總平面布置 1、高規第4.3.1目前大尺度的建筑越來越多,
10、如建筑材料市場、大型超市、大型會展中心等,要求設置穿越建筑的消防車道實際設計難以實現,如何控制? 條文:4.3.1 高層建筑的周圍,應設環形消防車道。當設環形車道有困難時,可沿高層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當建筑的沿街長度超過l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應在適中位置設置穿過建筑的消防車道。 如果滿足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的要求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實現環形,且長度又長,如沿街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就要穿。二、總平面布置 2、如何理解高規4.3.1條與住宅建筑規范9.8.1條?在實際工程中執行哪個? 住規:10層及10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
11、防車道。 設一個車道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是可行的,如一梯兩戶或樓梯出口面向車道一面。但如果樓梯出口背向車道一面且一梯多戶,消防車就難以撲救背向車道一面的住戶。因此,此時應執行高規。二、總平面布置 3、消防車道轉彎半徑控制,上平臺的消防車道其寬度、坡度、高度控制,是否設緩坡? 要根據當地消防車的情況來定,不同的建筑可能需要的消防車不同,轉彎半徑可根據建筑所需要上的消防車類型來確定。如有些可能要上大型登高車,有些可能上小型的行了。 上平臺的消防車要看是在什么部位開展作業,這也要根據消防車的類型來定,不同的消防車是有說明的。二、總平面布置 4、盡端式消防車道的“盡端”概念?具體尺寸控制? 高規4.3.5
12、條很明確: 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有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車的回車場不宜小于18m18m。 就是說是袋形車道,從哪里進,還得從哪里出來。就得有一個倒車的場地。二、總平面布置 5、居住小區由于環境景觀綠化的要求,宅間道寬度小于2.5m,形態自由,是否能滿足消防車道的通行要求? 與消防局意見一致:根據實際情況,通常宅間道寬度等于大于3米,道路兩側凈空大于3.5米,道路形態不能過于曲折,可以理解為消防車道。二、總平面布置 6、一層平面安全出口通向內庭院是否理解為安全疏散? 消防局:短邊長度超過24米的內庭院即可。 補充:內庭院應有通往建筑外的通道。二、總平面布置 7、若多座
13、高層或多層建筑位于一個高度為兩、三層的大平臺上,什么情況下消防車必須上至大平臺,什么情況消防車可不必上至大平臺?疏散到大平臺是否可理解為已經滿足了安全疏散? 消防局:若消防車上大平臺即可理解為安全疏散。 補充:如果主體建筑靠平臺的邊緣,且有1/4落地面,消防車可以不上平臺;如果主體建筑在平臺的中間,不能滿足地面消防車的救援撲救,則消防車應上平臺; 疏散到大平臺只是時間短暫的、相對的第一安全區,最終應疏散到地面。二、總平面布置 8、高規第4.1.7對高層建筑的裙房尺度要求(如1/4邊,裙房的高深尺寸)實際設計難以滿足。 可以做到。二、總平面布置 9、目前采用庭院式手法設計的建筑較多,24米的內院
14、就要求消防車進入較難實現。鏈接問題:建規的“內院”明確要求“封閉內院”,是否開敞內院不含在內,何為開敞內院?高規的“內院”是否應含封閉和開敞等兩種內院類型? 建筑上是如何理解“內院”和“封閉內院”? 其實不管是高規還是建規,要求消防車的進入是達到救援撲救的目的。那么不管是“開敞內院”和“封閉內院”,只要消防車能進去就行了,不要去追求“開敞內院”和“封閉內院”字面的理解。二、總平面布置 10、建筑總長度計算?是否為建筑外圍周邊長度總計?(是)消防車不能臨靠的不規則外墻面是否要計算入總長度。(不算)附圖3。建筑臨街長度計算?L形的是兩邊長度加起來計算還是分別計算? 加起來。 二、總平面布置 11、
15、住宅的消防間距是否要從陽臺算起? 是。二、總平面布置 12、總圖設計是否需要明確建筑的消防撲救登高面? 這樣更好,便于審圖。 三、防火分區三、防火分區 1、一群由外廊相連的商鋪建筑,相互間由多層開敞連廊相連,若理解為一棟建筑,防火分區如何劃分? 如果防火間距滿足規范要求,可單獨進行防火劃分。三、防火分區 2、中庭的防火分區處理:下面三種方法規范都允許,建議優先采用哪一種? 1)、防火分區上下疊加,面積不超過一個防火分區。 2)、采用特級防火卷簾門將中庭部分封堵,防火分區上下不疊加(封堵后應不影響疏散交通)。 3)、與中庭相連的通道、房間均采用乙級防火門,設水電風的相關消防設施,上下面積疊加可超
16、出一個防火分區。 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主要目的要達到保證火災時人員的安全疏散。 四、安全疏散四、安全疏散 1、高規第6.1.1.2條,若兩個單元住宅總高有高差,通過室外樓梯將不同標高的屋面連通是否可行? 消防局:高差一層或4米內可以,豎向爬梯不行四、安全疏散2、高規:兩個安全出口的理解:(1)通過一扇門進入一個前室后再分別進入剪刀樓梯,可否? 有些消防局:住宅可以,公建不行。 補充:如果視樓梯間前室為安全出口,進入一個前室,實際上只是進入一個安全出口。四、安全疏散(2)可分別通過兩扇門進入同一個前室后再分別進入剪刀樓梯,可否?不提昌。四、安全疏散 (3)穿越一個前室進入另一個前室方可進入疏散樓梯
17、間,可否? 不符合 規范要求 正確的設計是: 四、安全疏散 3、在建筑內不計入安全疏散數量、距離、寬度的樓梯:如觀賞樓梯、中庭的旋轉樓梯、門廳要求氣派敞開的大樓梯、商場等公建內平時引導主要人流交通應敞開的樓梯(有時與扶梯結合布置)、連接層間局部功能空間的服務樓梯等等,是否需按封閉樓梯間甚至防煙樓梯間要求? 消防局:不需,按建規5.3理解四、安全疏散 4、疏散門的寬度確定原則:公共建筑人數如何計算?如辦公、商場、展覽廳等?商場類型不同,人員密度差距較大(如超市、百貨、家具城、建材市場、書店、服裝)又如何計算? 商場可以采用商規或建規計算人數。辦公、展覽廳等由建設單位提供數據;對于家具城、建材市場
18、,人數計算可在商規或建規基礎上減半。四、安全疏散 5、高規:由于造型需要,建筑屋面為全坡屋頂,或者收為錐形,樓梯間無法出屋面,是否可行? 消防局:可行 補充:如果是單元式住宅需要屋頂連通時,只需在頂層的兩個樓梯間之間設置連廊即可。四、安全疏散 6、高規:若有局部出屋面的房間在一定的面積、層數控制下,是否可只設一把樓梯(同建規控制)? 消防局:可以 建規5.3.4頂層局部升高部位的層數不超過2層、人數之和不超過50人、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200m2時,該局部高出部位可設置1部與下部主體建筑樓梯間直接連通的疏散樓梯,但至少應另外設置1個直通主體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該上人屋面應符合人員安全疏散
19、要求。四、安全疏散 7、封閉樓梯間在標準層部分可自然采光通風,但在裙房部分為黑樓梯間,此類樓梯間如何處理? 有些消防局:多層建筑若裙房在三層以下可為封閉樓梯間,裙房四層以上應為防煙樓梯間,樓梯間可不設正壓送風,前室設正壓送風;高層建筑應為防煙樓梯間,做法參照高規第8.2.2.2), 若封閉樓梯間自下而上全黑,又如何處理? 按防煙樓梯間四、安全疏散 8、地下室部分的樓梯間類型如何控制? 根據高規6.2.2條的精神,應設防煙樓梯。 (6.2.2 裙房和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過32m的二類建筑應設封閉樓梯間。封閉樓梯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6.2.2.1 樓梯間應靠外墻,并應直接天然
20、采光和自然通風,當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時,應按防煙樓梯間規定設置。)四、安全疏散 9、高規一層樓梯至室外安全出口疏散距離如何控制?可否參照建規?建規的要求實際設計難以滿足,如何控制? 高規沒有限制,主要要保證首層對外的出口是安全的就行。 (6.2.2.3 樓梯間的首層緊接主要出口時,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防火措施與其它走道和房間隔開)。四、安全疏散 10、在多層或高層建筑內,一層可直接對外疏散的單間商鋪,多大面積可只設一道門,若在二、三層呢? 作為高層住宅的商業服務網點,可以參照建規的計算方法進行。如一層商鋪面積乘以面積折算值(50%7
21、0%)和疏散人數換算系數(0.85),再以百人指標疏散寬度進行計算;二層也可這樣計算。但三層就不屬于商業服務網點了。 條文:住宅底部(地上)設置的百貨店、副食店、糧店、郵政所、儲蓄所、理發店等小型商業服務用房。該用房層數不超過二層、建筑面積不超過300m2,采用耐火極限大于1.50h的樓板和耐火極限大于2.00h且不開門窗洞口的隔墻與住宅和其它用房完全分隔,該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應分別獨立設置。四、安全疏散 11、目前較流行的商鋪模式(捆綁銷售):二至三層的鋪面,一層鋪面、二層至三層為辦公、儲藏、居住,每戶內一把開敞樓梯,一層對外設一扇疏散門,每層面積約80平方米左右,三層不超過50
22、0平方米,鋪鋪相連,一棟房子約50米長,15米深。消防如何設計?1、防火分區?每層一個分區,還是必須豎向疊加?2、樓梯類型?開敞、封閉?(開敞)梯段寬度、踏步尺寸?(套用服務樓梯概念,多層梯寬1.1米,高層1.2米,踏步至少220 x200。) (如果是高層就要做防煙樓梯) 四、安全疏散 12、商鋪與住宅的出入口無法分開,怎么辦? 必須分開。四、安全疏散 13、住宅商業服務網點的疏散距離如何計算? 規范沒有明確規定,可參照高規6.1.7條:營業廳內任何一點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線距離,不宜超過30米。但建議由當地消防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減少疏散距離。四、安全疏散 14、目前車庫規模越來越大,
23、多大規模的停車庫需設相應數目(三個、四個?)位于的一層平面的汽車疏散口? (按汽車庫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執行)四、安全疏散 15、一個上千平米方甚至上萬平方米小區地下車庫連成一片,其上面是由若干多層或高層住宅樓組成,有商業服務網點,并每幢有樓梯和電梯通往車庫,這個小區的樓如何定性?是多幢建筑還是一幢建筑? 如果樓梯和電梯不通往車庫,又如何定性? 是綜合建筑(車庫共用) 按一幢建筑考慮(功能共用、結構相連) 按一幢建筑考慮(結構相連),結構要作防火保護,避免垮塌。四、安全疏散 16、高規高層建筑下部數層為商業餐飲等公用建筑,其裙房根據規范可僅設封閉樓梯間,但其高層主體投影下部空間的樓梯間應為防煙樓梯
24、還是封閉樓梯? 防煙樓梯間。四、安全疏散 17、袋形走道的定義? 只有一個疏散方向的空間。 四、安全疏散 (1)、大空間的疏散距離性質理解,是袋形走道還是雙向疏散。 高層辦公樓等公共建筑,搞大空間設計的不少,即樓層內不進行分隔,而由使用者按照需要,進行裝飾與分隔,但從一些國內工程看,有的使用木質等可燃板進行分隔,有的沒有考慮安全疏散距離,往往偏大,不利于安全疏散,因此高層公共建筑的大空間設計,必須符合雙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規定。四、安全疏散 (2)多層建筑大空間的疏散距離要求,可否參照高規? 高規第6.1.7條大空間的疏散距離要求是否含開敞式辦公室? 應含四、安全疏散 (3)娛樂類房間不能設置于
25、袋形走道實際設計難以滿足。 應按要求執行。四、安全疏散 18、高規第6.1.1.2條與6.2.3.1條有矛盾,明顯表現為對樓梯間類型的要求不吻合,應為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設開敞樓梯間,設乙級防火門,十二層至十八層設封閉樓梯間(由于十二層以上應設消防電梯,所以實際工程為防煙樓梯間),甲級防火分戶門。如果按概念理解,第6.1.1.2條應調整為僅對十二至十八層單元式住宅的相關要求,不含對十二至十八層單元式住宅的要求,包括防火門的類型及窗間墻、窗檻墻等的要求。 ( 1)、高規第6.1.1.2條不含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 2)、不一定,如果消防電梯是單獨設置的,就可以不是防煙樓梯間。)四、安全疏
26、散 19、高規第6.1.1.2條:套內窗間墻寬度僅為1.2 米,單元間窗間墻寬度僅為2米,實際設計難以滿足(如以衛生間相鄰拼接的情況)。 做防火窗即可,也可采光,可以采用排氣管道排氣。 (單元與單元之間為防火墻,則防火墻兩側的距離應為2m。)四、安全疏散 20、從消防角度對汽車的通道要求?(至少4米)出入口要求?單車道4米,雙車道7米。四、安全疏散 21、防煙樓梯間的前室與普通電梯的候梯廳是否能合用?(從概念上理解不能,因為電梯井道是個大抽風井,防煙樓梯間前室只能與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從消規的條文解釋中此概念多次出現),但實際工程設計都如此,怎么對待? 可以合用,但合用前室的正壓送風余壓值要達到
27、規范的要求。四、安全疏散 22、塔式公寓類高層建筑設置剪刀樓梯時是否可參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6.1.2.3條的要求僅設置一個前室? 對于塔式公寓類高層建筑建議分別設置前室四、安全疏散 23、高規6.2.8條中,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與地上層共用樓梯間時,其出入口處的隔墻和防火門設置如下圖所示可行嗎?通常的做法:正確的做法: 五、建筑構造 五、建筑構造 1、滿足耐火等級要求的防火玻璃可否作為防火墻? 規范沒有明確規定,但從性能化的理念來考慮是可以的,建議做實體火災試驗驗證。(沈陽恒隆)五、建筑構造 2、甲級、乙級防火窗的具體指標控制?甲級、乙級防火窗是否不能開啟? 同防火門( 1.2h、0.9
28、h)。 可以開啟,但在火災時要能夠自行關閉。五、建筑構造 3、高規3.0.8.2:上下連貫多層的普通豎向通窗,是否也理解成建筑玻璃幕墻? 是。五、建筑構造 4、在不得已情況下,安全性很高(如衛生間、普通儲藏間)是否可向前室、樓梯間開門? (消防局:可以,設乙級防火門) (補充:普通儲藏間不能危險物品。)五、建筑構造 5、由于管道井多位于核心筒部位,與樓梯間、前室結合布置,管道井檢修門只能向樓梯間、前室開門,是否可行? (消防局:可以,設乙級防火門) 補充:盡量不要這樣做,確實有困難,管道井內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 六、設備專業六、設備專業 1、第8.2.1條,除建筑高度超
29、過50米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煙方式。那么“建筑高度超過50米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的居住建筑” 應采用何種排煙方式? (設機械排煙)六、設備專業 2、第8.2.3條,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開的陽臺、凹廊或前室內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自然排煙時,該樓梯間可不設防煙設施。如果只有一扇可開啟外窗該樓梯間是否設防煙設施?與第8.3.1條設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要求如何協調理解? 如果只有一扇可開啟外窗,該樓梯間應設防煙設施,加正壓送系統。就執行8.3.1條。六、設備專業注意:8.3.1.3 封閉避難層(間)防、排煙問題應引起注意,設計反了會出人命的(以深圳地王避難間大廈為例:封閉避難層(間) 做成排煙,煙氣被吸進封閉避難層(間) )六、設備專業注意:8.3.2“機械加壓送風量應由計算確定”但是,8.3.2 條文說明中提供的公式有錯,請改一下,即: L=0.827AP1/n X 1.25 改成 L=0.827A1.25P1/ n匯 報 結 束 謝謝 謝謝 各各 位!位! “高規組” 王 炯聯系電話13668126601一、建筑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1a - 1c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2023一年級數學下冊 4 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課(1-2)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10 雨點兒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 第一框《法律為我們護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15 搭船的鳥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上冊統編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第二課 學習新天地 第1框 學習伴成長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2文言文二則《書戴嵩畫牛》(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記憶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2023六年級數學下冊 二 圓柱與圓錐(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
- 2024二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16.雷雨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公司關聯擔保效力裁判規則完善研究
- 茶臺買賣合同5篇
- 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第二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數學試卷
- 2025年法治素養考試試題及答案
- 居室空間設計 課件 項目一居室空間設計概述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滿分作文《盤中餐》
- 沖床基礎板施工方案
- 《鎂鋁合金的腐蝕與防護》課件
- 2024新外研社版英語七下單詞默寫表(開學版)
-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招生政策宣講與解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