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觀潮一、快樂讀文我來答1、每年的( )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2、( )省( )市( )鎮(zhèn),據(jù)說是觀潮最好的地方。3、課文是按照( )、( )、( )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二、細讀課文深感悟1、課文開篇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總起全文,“天下奇觀”是指:( )A、錢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景象。B、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偉美麗而又不多見的景象。2、如果你有機會親眼目睹這雄奇的錢塘江大潮,你會說(想)什么呢?答: 三、課內(nèi)語段閱讀(一)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 )。頓時 ( ) 有人告訴我們 潮來了 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 ),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
2、一會兒,響聲( ),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 )起來。1、給第二句話加標點。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3、短文先描寫了潮來時的( )如( ),有描寫了潮來時的( )像( )。同時從側面間接描寫了人群,( )、( )這兩個詞語突出了錢塘江大潮帶給人們的強烈震撼。(二)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 ),( ),( )。再近些,只見( ),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 )白色戰(zhàn)馬( ),( )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來。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2、作者按( )的觀察順序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的形狀和聲音。從( )、( )、( )這幾個詞語可
3、以看出來。3、劃線部分的句子是( )句,突出了錢塘江大潮的宏大的氣勢。朗讀時應把( )、( )、( )、( )這幾個詞語讀重音。2*、雅魯藏布大峽谷一、初讀課文我先知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 )、( )的河流峽谷,它位于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與世界最高峰( )咫尺為鄰。美國的( )大峽谷和秘魯?shù)模?)大峽谷都不能與它( )。二、數(shù)字填空我最棒1、在同一坡面上,從高到低形成了( )個垂直自然帶。2、雅魯藏布江河床上的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3、雅魯藏布大峽谷長( )千米,平均深度( )米,最深處達( )米。三、語境注音我能行1、高峰與深谷僅差( )幾步,幾千米的強烈地形反差( )構成了堪稱世
4、界第一的壯麗景觀。2、他一副神秘( )的樣子對我說:“我在少年活動中心認識了一個秘( )魯?shù)男∨笥选!?、我們來到了小興( )安嶺,伙伴們高興( )得一蹦三尺高。4、好( )讀書不好( )讀書;好( )讀書不好( )讀書。四、課外類閱讀雅魯藏布大峽谷環(huán)抱南迦巴瓦峰地區(qū)的高山峻嶺,冰封雪凍。它劈開青藏高原與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條長長的濕舌,向高原內(nèi)部源源不斷地輸送水汽,是青藏高原東南部成為一片綠色世界。從白馬狗熊往下長約近百千米的地段,峽谷幽深,激流咆哮,堪稱“人類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魯藏布大峽谷環(huán)境惡劣、災害頻繁,構成了人們很難跨越的屏障和鴻溝,使墨脫成了高原上的“孤島”,遠離現(xiàn)代社
5、會的“世外桃源”。直至1994年,我國科學家才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1、短文中的“堪稱”的意思是:( )A、習慣稱為。本文指人們習慣了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環(huán)境認識。B、可以稱作,可以稱為。本文指雅魯藏布大峽谷谷深、水急,是人類最后的秘境。2、短文中雙引號的用法是( )A、引用 B、強調(diào) C、特定稱謂3、用“ ”劃出文中的比喻句。3、鳥的天堂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鳥的天堂”是指( ) A一座小島 B一株榕樹 C一片樹林2、作者( )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 A一 B三 C兩分別看到了( ) A早晨看到了一株茂盛的大榕樹 B早晨看到了鳥鳴鳥飛的景象 C中午時林中鳥鳴的熱鬧景象 D傍晚時鳥的天堂群鳥活動的
6、熱鬧景象 E傍晚時看到了大榕樹3、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nóng)民們不許人去捉它們。”是誰營造了這“鳥的天堂”呢?(1)大榕樹( ),給鳥兒們提供了( )的生活空間。(2)這里的農(nóng)民( ),追求自然的和諧美好,使小鳥能在這里( )的自由生活。(3)如果我是“鳥的天堂”中的一只小鳥,我要對這里的村民們說:“( )”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一)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急需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
7、翅膀。1、這段話中的一對反義詞是:( )( )2、這段話是( )態(tài)描寫。“大的”、“小的”是寫鳥的( );“花的”“黑的”是寫鳥的( );三個“有的”構成排比句寫出了鳥的各種( ),讓我們感受到了鳥的天堂里鳥生活的( ),表達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 )和( )之情。(二)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了起來。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當小船向這高塔下面的鄉(xiāng)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1、短文中
8、的“應接不暇”的意思是( )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忙不過來。形容優(yōu)美的風景很多,看不過來。請你用“”畫出表示“應接不暇”的句子,應該用( )的語速來讀。2、“鳥的天堂”加引號是( );沒有加引號是( )。指在作者心里,大榕樹是確確實實是鳥的天堂。 指大榕樹 4*、火燒云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課文描寫了火燒云( )和( )的全過程,其中重點描寫了( )部分。2、作者的寫作順序是( )( )( ) 火燒云的顏色變化 火燒云上來后地面發(fā)生的變化 火燒云的形狀變化。二、語境注音我能行1、獅子很威武很鎮(zhèn)靜地蹲著( ),一轉( )眼,就再也找不著( )了。2、那條狗后邊似( )乎還跟著好( )幾條小狗。3、
9、那匹馬跟真馬一模( )一樣,不一會兒,也變得模( )糊了。4、走進壯觀雄偉的紫禁( )城,我們情不自禁( )地贊嘆其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來。5、奶奶的手真巧,她縫( )補的衣服沒有一點縫( )隙。三、課內(nèi)語段閱讀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 梨黃 茄子紫 這些顏色天空都有 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 見也沒見過的顏色1、給這段話后半部分加標點。2、這段話采用( )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火燒云( )的變化。3、仿寫詞語半紫半黃:( )、( )、( )茄子紫:( )、( )、( )4、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造句。 5、古詩兩首一、帶著問
10、題來讀書A北宋 B南宋 C陸游 D蘇軾 E蘇轍 F蘇洵 G東坡居士 H放翁1、題西林壁是( )文學家、書畫家( )寫的,他號(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父( ),其弟( )合稱“三蘇”。2、游山西村是( )詩人( )寫的,他號( )二、根據(jù)古詩內(nèi)容回答問題1、“題西林壁”的意思是( )。詩人從( )、( )、( )、( )、( )、( )這幾個不同的角度觀察了廬山。2、題西林壁后兩句的意思是( ),( )。三、按要求填空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1、把詩句補充完整。其中多音字為( ),詩中讀( )另一個讀音是( )組詞( )。2、這首詩描寫的是( )(誰)在( )(時
11、候)( )(做什么)的景象。3、“足”的意思是( ),可以看出( )。4、詩中的“山西村”在(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今浙江紹興 C今浙江杭州5、詩中寫景寓哲理的兩句是( ),( )。告訴我們一個生活哲理:( )。四、詩句接龍1、舉頭( ),低頭( )。2、飛流直下( ),( )落九天。3、小時( ),( )白玉盤。4、嫦娥( ),( )。5、( ),牽牛織女( )。6、爬山虎的腳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本文作者是( )。他是我國著名的( )2、爬山虎的腳指的是( )A莖 B葉 C莖上的卷須3、課文從( )三個方面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A爬山虎生長的地方 B爬山虎的葉子的形狀和顏色C爬山虎的
12、葉子,爬山虎的腳的樣子 D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行的E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4、“葉尖( )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 ),沒有( )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 )。”作者經(jīng)過( )觀察,終于發(fā)現(xiàn)了爬山虎的特點,并按順序把它描寫下來。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一)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1、用“”畫出短文中的動詞。2、“一把”表示( ),意思是( )。3、寫出反義詞。彎曲( ) 緊( )4、“一腳一腳”讓我們體會到( )。(二)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
13、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1、短文主要寫的是( )。2、第一句話寫了( );第二句話寫了( );第三句話寫了( );第四句話是對前三句話的( )。3、用“”畫出短文中的比喻句。4、你能用一句話介紹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嗎? 7、蟋蟀的住宅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蟋蟀也叫( )(A蝗蟲 B蛐蛐)是農(nóng)業(yè)的( )(A害蟲 B益蟲)2、課文題目中的住宅是指( ),采用了( )的手法。作者這樣寫的直接原因是( ) A說明蟋蟀住宅結構講究 B表明蟋蟀與其它昆蟲不同,不肯隨遇而安 C能夠吸引讀者3、“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
14、大的工程了。”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稱為“偉大的工程”,你覺得夸張嗎?( )。因為蟋蟀( )選址,外部和內(nèi)部精心設計,同時建筑工具( ),只是一對( )和一雙( )。這種明顯的反差,讓我們不禁這樣評價蟋蟀的住宅:( )!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一)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 著一( )傾斜的隧道, 有驟雨,這里 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德住宅。出口的地方總有一( )草半掩著,就像一( )門。蟋蟀出來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 )草。那微斜的門口,經(jīng)過仔細 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使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 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1、在括號內(nèi)填上
15、合適的詞語 2、在橫線上填入關聯(lián)詞3、在 中寫出加點詞的近義詞。4、短文主要描寫了蟋蟀的住宅的( ),主要有( )、( )、( )、( )、( )這幾個特點。5、短文中畫“”的句子表達了( )的感情。(二)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它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功夫,棄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yōu)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他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1、文中的“功夫”是指( )A臨時雇的短工B占用的時間和精力C空閑的時間和精力 “隨遇而安”的意思是( )A不論遇到什么環(huán)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滿足。文中是說蟋蟀
16、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太差。B遇到什么環(huán)境,都能滿足。文中把蟋蟀與一般昆蟲相比,突出蟋蟀與眾不同。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課文敘述了( )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首創(chuàng)( )的故事。2、故事發(fā)生在( )年,是按( )順序敘述的。3、地圖上的方向為:上( ),下( ),左( ),右( )地圖上分為(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第二天一早,他叩( )開了著名科學家柯彭教授的大門,把自己這個想法告訴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說也曾有人提起過,但都沒有足夠的事實加以證明。教授勸他打消念頭,不必為此枉( )費心機。1、給短文中加點字
17、注音。2、“枉費心機”的意思是( )A千方百計地謀劃。B白白地耗費心思。3、短文中的“這個想法”是指( )。4、短文中畫“”的句子是轉述句,請你想象教授的語言寫下來。教授說:“ 。三、修辭方法我知道1、這難道不是一種巧合嗎?( )2、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3、我端起搪瓷碗,覺得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4、小螞蟻們唱起了勞動的號子,一起搬運食物。( )5、這就使蟋蟀的住宅嗎?是的。( )四、快來猜猜我是誰1、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2、白白地耗費心思。( )3、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心煩意亂,驚恐憂慮。( )4、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 )9、巨人的花
18、園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課文的體裁是( )A寓言 B童話 C戲劇2、課文是以( )為線索展開情節(jié)的。A 事件發(fā)展 B主人公情感變化 C時間3、課文中小男孩會說話的眼睛給巨人帶來了震撼:“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巨人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園來的原因:一是( ),表現(xiàn)在一次次( )孩子們;二是( ),一次次( )孩子們。他想獨享花園里的一切,結果得到的卻是( )和( )。我明白了( )。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一)喂 你趕快滾出去 巨人大聲叱責 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著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 )辣的。這個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樹馬上綻出綠芽,開出許
19、多美麗的花朵。1、給短文開頭空白處填上標點。 2給加點字注音3、文中的小男孩是個( )的人,從哪兒看出來的,用“”畫出來。4、小男孩的眼睛會說話,巨人看著,心里火辣辣的。巨人讀懂了什么呢?答: (二)好幾個月沒見過這么明媚的陽光了。巨人激動地跑到花園里,他看到花園里草翠花開,有許多孩子在歡快地做游戲,他們大概是從圍墻的破損處鉆進來的。孩子們的歡笑使花園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發(fā)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的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孩子們聽到可怕的訓斥,紛紛逃竄。1、短文中“逃竄”的意思是( )A逃跑,流竄。本文指孩子們跑到巨人花園,未經(jīng)允許,被發(fā)現(xiàn)倉皇逃跑。B逃跑流竄。本文指孩子們面對巨人的訓斥
20、嚇得亂跑,反襯出巨人的無情。2、反復朗讀畫“”的句子,體會語氣。巨人說這句話時,心里會想:“( )”你能想象出他的神態(tài)動作嗎?( )。所以應讀出( )的語氣。(A怨恨、憤怒的 B生氣、悔恨的)10*、幸福是什么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課文題目的特點是( ) A開門見山 B以問題來命題2、這篇童話是( )作家( )的作品,是按( )順序記敘了( )引導( )通過十年的實踐,終于弄明白了( )的故事。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這時候,有時突然之間,那位姑娘又出現(xiàn)了。她沒有變樣,還是金黃色的頭發(fā),頭上還是戴著那個白色的花環(huán)。她顯得那么謙虛、美麗、善良。我很高興 你們都依照我的話又來和我見面了 她說 你們說的話我
21、全聽到了 你們?nèi)齻€人都明白了 幸福要靠勞動 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1、給第二自然段加標點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近義詞:突然( ) 謙虛( )反義詞:善良( ) 幸福( )3、畫“”的句子在短文中是( )句。我也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三、選字組詞試試看。帶、戴、代: ( )表、 ( )花、 ( )領費、廢: 花( )、 ( )品、 白( )填、添: ( )空、 ( )加、 增( )肯、懇: ( )定、 誠( )、 勤( )四、三字俗語我會用井底蛙 替罪羊 老黃牛 鐵公雞 變色龍 千里馬1、比喻有才干的人。( )2、比喻見識狹小的人。( )3、比喻老老實實勤勤懇懇
22、工作的人。( )4、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嗇的人。( )5、比喻代人受過的人。( )6、比喻在政治上善于變化和偽裝的人。( )11 去年的樹一、 帶著問題來讀書1.這篇童話是日本作家_的作品.童話主要通過_展開故事的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全文共有_次對話,分別是:_2.課文中鳥兒和樹是_,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為樹_.春天,鳥兒從南方飛回來卻發(fā)現(xiàn)_.鳥兒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_,因為它_二、 讀短文,回答問題。山谷里有個很大的工廠,鋸木頭的聲音“沙沙”地響著。鳥兒落在工廠的大門上。她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大門回答說:“樹么,在廠子里給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運到那邊的村子里賣
23、掉了。”1 寫出反義詞。細( ) 賣( ) 朋友( )2短文中“細條條兒”加兒化音,突出了樹被做成火柴時的 、 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_之情。3 短文中的破折號表示:_。4短文中畫“_”的句子是_說的,應該用_的語氣來讀。三、課內(nèi)語段閱讀。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1短文中“盯”的意思是_,“盯著燈火看”,鳥兒在想:_,“對著燈火看”,鳥兒在想:_.2.這兩個“看”,飽含了鳥兒對樹的_.我還知道表示“看”的詞語:_。12* 小木偶的故事一、 帶著問題來讀書。1 課文是一篇_童話。A 常人體 B 擬人體 C
24、超人體2課文以_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按_順序敘述的。(A 笑 事情發(fā)展 B 表情 時間 C笑 時間)二、句子創(chuàng)作沙龍。1老木匠做了個有鼻子有眼,能走路,會說話的小木偶。縮句:_2 一只熊把他們分開了。改成“被”字句:_3 小木偶笑了。擴句:_4 小木偶腦袋很疼,還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誰也不相信他。改成反問句:_5 我把人類所有全部的表情都送給你。修改病句:_三、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現(xiàn)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1 短文中表示人物表情的詞語有_、_、_和_。2 寫出近義詞。著急( ) 關心(
25、 )3短文中“不過”表示_。“要是”表示_。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_。13 白鵝一、 帶著著問題來讀書。1 這是一篇以_為主的記敘文。A寫人 B寫事 C狀物2 課文采用_的結構方式。(A總分總 B分總 C總分)從鵝的_、_、_、_四個方面展現(xiàn)了白鵝_的特點。課文中描寫“大鳥”剛進院子的姿態(tài)、動作“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作者想到_!如果你見到這樣的大鳥你會想:1_2_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diào)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 );鵝的步調(diào)從容,大模( )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 )出場。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 )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1
26、 給短文中加點字注音。2 用“_”畫出短文的中心句。3 把短文中的比喻句用“ ”畫出來。4 作者運用_來突出鵝的特點。鴨步調(diào)_,而鵝步調(diào)_。5 請你按朗讀符號的提示反復品味,判斷應是哪種語氣情感。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1)鵝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傲氣十足又有趣可笑。( )(2)鵝高傲,不可一世,令人生厭。( )三、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這白鵝,是一位即將遠行的朋友送給我的。我抱著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tài),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1 短文中的“大鳥”
27、指_,雙引號的作用是_。2 照樣子寫詞語。左顧右盼 _ _3畫“_”的句子在課文中是_句,起_的作用。14* 白公鵝一、 帶著問題來讀書。這篇課文是_國作家(A中國 B日本 C俄國)_創(chuàng)作的,課文是從白公鵝_和_兩方面寫的,表現(xiàn)了白公鵝_。二、 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白鵝大概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屬于它。它要是知道了連它自己也屬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話,就可以把它抓起來,交給母親,用它和鮮白菜一起熬( )湯喝那可就要大吃一驚了。1 給短文中加點的字注音。2 短文中兩處破折號的作用是( )A 表示解釋說明B表示話題轉移C表示聲音延長3 這段話是作者逗笑的話,表達了一種_之情,所以要讀
28、出_ 的語調(diào)。三、 動物成語我會填_行_步 _毛蒜皮_立_群 _雀無聲_飛_跳 15 貓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 這是一篇_體裁的文章。 A 童話 B 記敘文 C 寓言2 課文圍繞“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主要寫了哪三個方面。( ) A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 B 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的表現(xiàn)截然不同。 C 滿月,腿腳不穩(wěn)定就愛玩。 D “什么都怕”又那么“勇猛”。二、細讀課文深感悟。“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表現(xiàn)貓的性格真的很_。如果你養(yǎng)了這樣一只貓,你會怎樣呼喚呢?_。貓的性格古怪還表現(xiàn)在它高興時_;不高興時,卻_;有時它_,有時很_。作者明貶實褒,表達了一種_之情。三、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
29、題。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若是不高興啊,( )誰說多少好話,它( )一聲不出。1 在括號里填入關聯(lián)詞語。2畫“_”的句子是_句,表達了作者_之情。3照樣子寫詞語 咕嚕咕嚕 _ _4最后一句話突出貓_特點。四、課內(nèi)語段閱讀。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什么事也不過問。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
30、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1 短文中“古怪”的意思是( )A 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見,使人覺得詫異。課文中指貓的性格與眾不同。 B 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見,使人覺得詫異。課文中指貓的性格讓人難以捉摸。2 短文圍繞_寫出貓有時特別_有時特別_有時又非常_3 我也學造句。 非不可:_16* 母雞 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 本文是( )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A老舍 B.豐子愷2課文以作者的( )變化為線索,(A,空間 B,情感)由對母雞的( )轉變?yōu)開,前后
31、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贊頌了( )。二、動腦筋,找伙伴。 嗅 啼 嘶 吼 嚎 嘯 鳴 叫 狼( ) 雞( ) 猿( ) 狗( ) 虎( ) 獅( ) 馬( ) 鳥( )三、我會選擇修辭方法。擬人 比喻 夸張 反問 設問1下蛋的時候,它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 )2貓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3這樣的一只母雞難道不偉大嗎?( )四、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可是,現(xiàn)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只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雞。 ( )在院子里, ( )在院外,它( )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只鳥兒飛過,( )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
32、:挺著身兒預備作戰(zhàn);看看( ),看看( ),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1 按原文填空。2 在短文中找出一對近義詞。( )-( ) 3畫“ ”的句子是 句,起到了_的作用.4短文主要敘述了_說明了母雞很有_17 長城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 長城東起_,西至_,全長_公里,所以又稱_.2 作者遠看長城,突出了它的_,近看長城,突出了它的_。 3課文第4自然段起_的作用。 A總結全文 B聯(lián)想升華二、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從北京出發(fā),不過一百多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_,是用_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 ( )著方磚,十分_,像很寬的馬路,_可以并行( )。城墻外沿有兩米多
33、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撩望口和射口,供( )撩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_,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1 給短文中加點字注音,并按原文填空。2 這一自然段主要描寫了長城_的特點。3 “從北京出發(fā),不過一百多里就來到長城腳下”中“不過”的意思是( )A 不到,僅僅。說明長城離北京很近B 只是。說明長城離北京得有一百多里。 18 頤和園一、帶著問題來讀書1 課文是按照_順序來寫的 A時間 B游覽2 課文主要描寫了_、_、_三處景物。A長廊 B萬壽山 C佛香閣 D昆明湖 E十七孔橋二、細讀課文深感悟 課文中的“_”一句話是頤和園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因而作者希望“_”,如果我們在頤和園游玩,你最想在_拍照留念,因為_三、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shù)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 叫十七孔橋 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 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 這么多的小獅子 姿態(tài)不一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1 給短文空白處加標點。2 哪一句寫出了十七孔橋名字的來歷,請用“_”畫出來。3短文中畫“ ”的句子是一個_句,說明作者的游覽地點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私車質(zhì)押貸款合同
- 個人英語介紹課件
- 兩委換屆課件
- 實習人員聘用合同
- 專屬介紹對象課件
- 【課件】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成語教案二
- 宿遷澤達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國史學史(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師大附中2025年初三期末試題含解析
- 云貴川高中2024-2025學年高考生物試題原創(chuàng)模擬卷(四)含解析
- 工會會計賬務處理智能系統(tǒng)
- 差異表達基因分析5趨勢性上調(diào)和下調(diào)基因分析6基因集功
- 程序文件流程培訓
- 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廠房租賃合同參考
- 講培訓轉化為商業(yè)結果版
- 【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7400字(論文)】
- 五一勞動節(jié)假期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評標自動計算表(二次平均法)
-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系統(tǒng)設計
-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任務書及例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