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_第1頁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_第2頁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_第3頁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_第4頁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題目:6號藝術樓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學院:信息學院專業:10機電一體化班級:10機電學號:103030843學生**:*羅娜聯系方式:摘要:本文通過6號藝術樓設計的具體實例,概述了高層建筑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要點。系統的設計原則、方案確定及系統設計都是需要仔細推敲,安排合理的。本工程容量大,系統復雜。完善的火災報警系統設計必須表達工程的先進性、科學性、平安性。關鍵詞:火災報警消防聯動設計-z.目錄TOC\o"1-2"\h\z\u第1章火警系統設計的原則1第2章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方案確實定1第3章系統設計23.1.報警區域劃分23.2.探測區域劃分23.3.火災探測器選擇與布置23.4.手動報警按鈕的設置33.5.火災報警裝置的設置33.6.消防專用的設置43.7.火災應急播送的位置43.8.系統供電設計43.9.接地設計43.10.消防聯動系統設計53.11.系統布線設計6第4章結語6-z.由于城市現代化的開展,高層建筑也越來越多,由于高層建筑都有建筑高度高、建筑面積大、用電設備多、供電要求高、人員集中等特點,這些都給建筑的防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此,本人僅從火災自動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設計方面,粗淺表在個人對這類設計的一些看法。火警系統設計的原則隨著建筑逐漸向綜合化方向開展,完善的消防電氣子系統顯的尤為重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首先必須符合?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標準?〔GB50116-98〕。做到平安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同時應符合現行的有關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的規定。本文以6號藝術樓的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的設計過程進展介紹。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方案確實定在設計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時,首先是明確建筑物本身的特點和功能,了解該建筑的防火工程設計中其它專業的設施,對于電氣專業的設計要求,然后根據有關標準對建筑物定性,確定系統的總體構造。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標準?,該工程為一類建筑,是一級火災自動報警保護對象。本建筑的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采用集中報警系統。該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根本職責為:控制中心對探測回路進展巡測,當*一探測區域著火,該處的探測采集到現場信號,并立刻把信號發回控制中心的控制器,控制器將此信號進展判斷,假設確認著火,控制器則向火災現場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和火災應急播送。另外很重要的是必須有效的通過聯動控制器向需要聯動的消防設備發出執行信號,并切斷非消防電源,消滅初期火災。系統設計報警區域劃分報警區域是指人們在設計中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戒備范圍按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的局部空間,是設置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根本單元。一個報警區域可以由一個防火分區或同樓層相鄰幾個防火分區組成;但同一個防火分區不能再兩個不同的報警區域內;同一個報警區域也不能保護不同樓層的幾個不同的防火分區。報警區域應根據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一個報警區域應由一個或同層相鄰幾個防火分區組成。探測區域劃分探測區域就是將報警區域按照探測火災的部位劃分的單位,是火災探測部位編號的根本單元。一般一個探測區域對應系統中一個獨立的部位編號。探測區域的劃分應符合以下規定:〔1〕探測區域應按獨立房間劃分。一個探測區域的面積不宜超過500㎡,從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內部,且面積不超過1000㎡的房間,也可以劃分為一個探測區域。〔2〕以下場所應分別單獨劃分探測區域:①敞開或封閉樓梯間;②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③走道、坡道、管道井、電纜及隧道;④建筑物悶頂、夾層。火災探測器選擇與布置所謂火災探測器,是指用來響應其附近區域火災產生的物理和化學現象的探測器件。它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重要組成局部。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探測器的選擇是否合理,關系到系統能否正常運行。另外,選好后的火災探測器的合理布置也是保證探測器質量的關鍵環節。為此,在選擇及布置火災探測器時應符合國家標準。探測器種類的選擇應根據探測區域內的環境條件、火災特點、房間高度、安裝場所的氣流狀況等,選用與其相適應的探測器或幾種探測器的組合。(1)火災探測器的選擇不同種類火災探測器,其響應原理,構造特點,適用場所均不同。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中,選擇火災探測器的種類要根據探測區域內可能發生的初期火災的形成和開展特點,房間高度,環境條件以及可能引起誤報的原因等因素綜合確定。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定地上局部、商場營業廳、辦公室、會議室、消防電梯前室、防煙樓梯前室、樓梯間以及活動場所設置感煙探測器。假設火災發生,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規定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至地面1.8M,感溫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底。因此,在疏散通道上方防火卷簾兩側,設置感溫、感煙火災探測器組及其報警裝置。且兩側設置手動控制按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兩側設置感煙探測器,并將卷簾們兩側的感煙、感溫探測器的報警信號及防火卷簾的關閉信號送至消防控制室。(2〕探測器的布置探測器的布置即要考慮探測區域的面積,每只探測到保護面積、保護半徑、安裝間距如下表所示:同時,要考慮房間的高度、屋頂坡度和探測器自身靈敏度的影響,也要考慮到梁突出頂棚的高度,內部走道的寬度,至端墻的距離,至墻壁距離以及房間間隔情況的影響。手動報警按鈕的設置在每個防火分區內至少設置一個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個報警按鈕的距離不應大于30M,辦公室、教室及各樓層的樓梯間、電梯間、電梯前室及文藝活動場所的出入口均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安裝于墻上,底邊距地1.5M。火災報警裝置的設置火災報警裝置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一種消防平安設備。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規定。辦公樓、各層走廊、樓梯口及教室內設置聲光報警器。安裝高度為底邊距地2.0M。在地上各層的主要出入口的明顯位置設置樓層顯示器,安裝高度為底邊距地1.5M。消防專用的設置消防專用是重要的消防通信工具之一,為了保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快速反響和提前報警,同時保證火災時消防通信指揮系統的可靠,靈活,暢通。消防控制室設置一臺消防專用總機,為獨立的通訊系統,并設置可直接報警的外部,在消防水泵房,配變電室,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排煙機房、消防電梯機房及其他與消防聯動控制有關的且經常有人值班的,設置消防專用分機。安裝高度為底邊距地1.4M,手動報警按鈕均帶有插孔。火災應急播送的位置火災應急播送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的消防平安設備,根據國家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規定,本工程采用火災應急播送與公共播送合用方式,火災時,能在消防控制室將火災疏散層的揚聲器和公共播送擴音機強制轉為火災應急播送狀態。在走廊、門廳及其他公共場所設置揚聲器,功率為3W,安裝方式為吸頂安裝,安裝數量能保證從一個防火分區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個揚聲器的距離不大于25M,走道內最后一個揚聲器至走道的距離不大于12.5M。系統供電設計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等有關規定,本工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采用了雙電源末端互換并備有直流備用電源。火災報警系統的CRT顯示器,消防通訊設備等電源由UPS裝置供電。消防報警控制器系統電源的保護開關不許采用漏電開關。接地設計系統接地對保證系統正常工作,保證人身平安十分重要,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規定,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1Ω,設有專用接地干線。在消防控制室設置專用接地板,專用接地線從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接地線采用銅芯絕緣導線BV-5001×25㎡PC40管,埋地引至接地體。由消防控制室引至各消防電子設備的專用接地線采用BV-5001×16㎡。對消防電子設備凡采用交流供電時,設備金屬外殼和金屬支架均做保護接地,接地線與電氣保護接地線相連接。消防聯動系統設計消防聯動系統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執行部件,消防控制室接收火災信息后能自動或手動啟動相應的消防聯動設備。消防聯動控制器采用總線編碼模塊控制。火災發生時,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報警信息,并在消防控制室設有手動,直接啟動。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報警信息后,消防聯動器接收報警信息并發出聯動信號,啟動有關消防設備,實施防火滅火。本工程對消防水泵、排煙風機、正壓送風機等消防聯動設備采用總線編碼模塊控制,并在消防控制室設有手動直接啟動,停頓裝置。消防水泵、噴淋泵的運行、防煙、排煙風機的工作及故障狀態。消防控制室均布顯示,并能顯示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及平安信號閥的工作故障狀態。其系統構造、形式如下圖。系統布線設計火災報警系統的布線是應符合一般建筑電氣系統布線的根本要求。同時還當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定,本工程設計如下:(1)火災自動報警線路,采用阻燃型銅芯絕緣電線ZR-RVS-0.45/0.75KV2×10mm穿鋼管敷設。(2)消防聯動控制線采用耐火型銅芯控制電纜NH-KW-0.45/0.75KV穿鋼管敷設。(3)火災事故播送線路采用耐火型銅芯電線NH-RYB-2×1.0穿鋼管敷設。(4)消防線路采用阻燃型銅芯電線ZR-RWP-〔2×0.5〕穿鋼管敷設。(5)消防電力設備線路采用耐火型銅芯電纜或電線NH-YJV-0.6/1KV在金屬線槽敷設或鋼管。結語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聯動控制系統是該工程防火設計最為重要的設計內容之一,特別是早期預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