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期末復習題_第1頁
中國教育史期末復習題_第2頁
中國教育史期末復習題_第3頁
中國教育史期末復習題_第4頁
中國教育史期末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格式中國教育史期末復習題一、選擇題(C) 1“學在官府”是哪個歷史時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商代B、夏代C、西周D、東周( A)2.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什么?A、千字文B、史籀zhou篇C、三字經(jīng)D、急就篇(C) 3.下列哪個選項不是西周學校“六藝”教育的內(nèi)容?A、射B、御C、詩D、數(shù)(D) 4.孔子所認為的最高道德準則是什么?A、孝B、禮C忠D、仁(B) 5.在論述教育與經(jīng)濟發(fā)展關系中,提出“庶-富-教”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B、孔子C 荀子D、老子(C) 5.“明人倫”的教育目的是由誰第一次明確地概括出來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莊子(A) 6.“化性起偽

2、”是誰提出的?A、荀子B、老子 C、莊子 D、孔子(D) 7.最早把自然科學知識納入教學內(nèi)容的是哪個學派?A、儒家B、道家C 法家D、墨家(C) 8.提出培養(yǎng)“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個學派?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A) 9.道家的教育主張是什么?A、“不言之教”B、“以法為教” C、“興利除害”D、“化性起偽”(A) 10.“立五經(jīng)博士”是哪一位統(tǒng)治者的決策?A、漢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B) 11.著名文獻對賢良策的作者是誰 ?A、王充B、董仲舒C、賈誼D鄭玄(B ) 12.“太學”這一官辦教育機構(gòu)是在哪個朝代出現(xiàn)的?A、唐代B、漢代C、秦代D、周代(B) 13.漢代首先提

3、出“獨尊儒術”思想的是誰?A、王充B、董仲舒C、賈誼D、鄭玄(C) 14.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于哪個歷史時期?A、魏晉南北B、唐C、隋朝D、宋朝朝朝(C ) 15.韓愈的教育思想?yún)^(qū)別于其他教育家的最顯著特點是什么?A.人才思想B、教學思想C師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C) 16.“六學一館”是哪個朝代的中央官學體系的簡稱?A、隋代B、宋代C、唐代D漢代D) 20.白鹿洞書院揭示是誰制定的?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C) 21.程朱理學控制科舉與學校始于哪個朝代?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B) 22. “書院”作為一種教育組織正式形成是在哪個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專業(yè)

4、資料整理WOR格式(C)23.“八股取士”的考試形式,在哪個朝代確定。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D )24.明代眾多書院中,名聲最大、影響最廣的是:A、岳麓書院B、學海C、漳南書院D、東林書院堂(C) 25.廢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時期頒布的?A、洋務運動時期B、維新運動時期C、清末新政時期D辛亥革命時期(B)26.科舉考試是在什么時期終結(jié)的?A、洋務運動時期B、維新運動時期C、清末新政時期D、辛亥革命時期(C)27.第一部在全國實施的學制是哪一部?A、癸卯學制B、壬寅學制C、壬子學制D、癸丑學制(B) 28. “壬寅一癸卯學制”是在什么時期頒布的?A、 19121913 年B、 190

5、21903 年C、19221927 年D、18981899 年、填空1. 夏代在王都設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場所為“(序)”,堪稱是一種武備學校。2. 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國有系統(tǒng)文字的開始,和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一脈相承,按年齡層次上可分(鄉(xiāng)學)。.主要體現(xiàn)學術和教,普通百姓根本無緣接3. 西周的學校設置可分為兩類:設在天子王城和諸侯國都的稱(國學)為 (大學)和( 小學) 兩級;設于郊、野范圍內(nèi)的學校稱4. “(學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育為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制規(guī)章、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用的禮器全都掌握在官府 觸到.西周學校以“(六藝)”為基本教育內(nèi)容5. (私學)是春

6、秋時期的歷史現(xiàn)實,其結(jié)果是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6. “不分貴賤種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這個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實踐中可以概括為(有教無類)。7. 孔丘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編纂和核定的詩、書、禮、樂、(易)、春秋,成為儒學的基本經(jīng)典和封建社會學校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8. 原始的教育活動,起源 參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和人類(自身身心發(fā)展)的需要于人類9. 傳說是黃帝命令他的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10. 據(jù)文獻記載,五帝時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場所,它們被看成是萌芽狀態(tài)的 學校。11. (稷下學宮)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一所著名學府,制定歷史上第一個學生守則弟子職。12. 在關于人性的認識中,認

7、為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的是 (墨翟);認為“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軻);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是(荀況)。13. 墨家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 (兼士)或“賢士”,14. 孟軻的教育理論基礎是 (“性善論”)。15. 孟軻提出的“五倫”分別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16. 法家關于教育實施的主張是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17.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是 (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條是格物、致知、 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8. 我國最早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是( 學記)。專業(yè)資料整理WOR格式

8、19 (太學)的正式設.公元前124年,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為博士置弟子員,標志著立。20.漢代太學的正式教師稱為(博士)。21.漢代太學內(nèi)部的考試基本上采用(設科射策)的形式。22.漢靈帝時設立的(鴻都門學)是一所研究文學藝術的專門學校。23.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論衡),他理想的培養(yǎng)目標是(鴻儒)。24.秦代的文教政策中,所謂“(書同文)”,就是進行文字的改革和統(tǒng)一文字的工作。所謂“(行同倫)”,就是融合各民族各地風俗,規(guī)范道德行為的標 準。25.(鴻都門學)創(chuàng)設于東漢靈帝光和元年,因校址在洛陽而得名。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所傳授書法繪畫藝術的專科學校。26漢朝的官學分為(中央官學)和(地方

9、官學)兩種,27. 唐代中央官學中的(六學一館)是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算學、書學和廣 文館。28. 韓愈在(師說)中提出的教師的基本任務是傳道、授業(yè)、解惑。29.經(jīng)過唐朝200多年的發(fā)展,科舉考試終于形成了 口試、(貼經(jīng))、墨義、策問和詩賦五種考試方法30. 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它是由朱熹編定的。31. 北宋先后發(fā)起三次興學運動,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發(fā)起,史稱“(慶歷興學)”;第二次是 王安石變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史稱“(熙寧興學)”;第三次由蔡京主持發(fā)動,史稱“崇寧興 學”。32. 元代京都國子學中的回回國子學,實際上是我國最早的(外語學校)。33. 兩宋著名的書院有

10、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等34. 朱熹將人性分成“天命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兩個方面,強調(diào)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變化氣質(zhì))35.朱熹把學校教育明確劃分為(大學)與(小學)兩個階段以符合其專制主義的文教政37明清普遍設置的蒙學主要是私.塾38從明代開始,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xiāng).試、39.西方傳教士在華興辦的第一所學校是40在馬禮遜學校接受教育的學生.中,布朗至美國留學,成為中國第一批留美學 生。,蒙學教師一般稱為(蒙師 )。(會試)、殿試4個步驟。1839年建立的(馬禮遜學校)(容閎)、黃寬、黃勝三人于1847年在教會資助下隨36.朱元璋曾下令對孟子一書大加刪節(jié),41. 洋務派最

11、早創(chuàng)辦的外國語學堂是(京師同文館)42. (福州船政學堂)作為近代中國第一所海軍制造與駕駛學校被譽為近代中國海軍人才的 搖籃。專業(yè)資料整理WOR格式43.1972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發(fā)赴美學習,其中有后來成為中國著名的鐵路工 程師的(詹天佑)。44.張之洞將洋務派興辦洋務教育的基本經(jīng)驗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勸學篇)中從理論上系統(tǒng)地闡述了這一思想。45.1890年,在華基督教傳教士在上海舉行第二次大會,決定1977年成立的“學校與教將科書委員會”改組為(中華教育會)46. (萬木草堂)是康有為在廣州的講學之所,他在此醞釀、研究、宣傳維新理論,造就了一大批維新人才.

12、47. (癸卯學制)是我國近代第一個由政府頒布并在全國施行的學制。48. 清政府規(guī)定從(1905)年起,所有鄉(xiāng)試、會試一律停止,科舉制度正式廢除。49.1906年,清政府頒布的五項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專業(yè)資料整理WOR格式50.1907年,清政府頒布(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女子師范學堂章程,標志女子教育開 始取得在學制上的合法地位。51. (清華學堂)是在美國退款興學的背景下興辦起來的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開學。52. (愛國女校)和愛國學社都是中國教育會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著名革命學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3.19121913年公布的中華民國新學

13、制用干支紀年法可稱為(壬子癸卯)。其中規(guī)定學制年,不分級.初等教育分為初等小學校和高等小學校兩級共7年;中學校年限為454.祭兀培主張五育并舉,這五育是:車國民教育、教育和美感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55. 1919年5月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哲學的代表人物 威頗隨之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教育思潮。(杜)來華講學,實用主義教育思想56.受美國實用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中國引進了(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兩 種影響較大的教學方法。57.1922年頒布的(壬戌學制),由于采用了美國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稱“六三三學制”55.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所謂“性”,指(先天的資質(zhì)、品格)。“性”往

14、往與人性”相通。而“人性”是“指在一定社會制度和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質(zhì)”即人區(qū)別于其他一切動物并所以為人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既包括人之為人的一般規(guī)定性,也包括每個時代歷史地發(fā)生了 變化的特殊本性。”所謂“習”,是指(后天的習染、教育),即后天的(環(huán)境影響)和(社會化)過程。56. 在我國西周以前,“(學在官府)”,奴隸主貴族壟斷文化教育。后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 政治的變動,文化教育上也出現(xiàn)了“(學術下移)”的現(xiàn)象,一些有識之士以個人身份授 徒講學,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初出現(xiàn)的私學。三、判斷題(X) 1.西周時期所謂的“鄉(xiāng)學”就是設在農(nóng)村中的學校。(X) 2.西周時期還沒有出現(xiàn)按年齡大小入不同類型學校

15、的情況。(V) 3.孔丘對弟子們普遍傳授的主要教材是詩書禮樂。(X)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質(zhì),“習”是指行 為習慣。(X) 5.私學是出孔子首創(chuàng)的,這也是孔子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杰出對貢獻之一。(V ) 6.孟子認為,教育的過程就是擴充人固有的“善性”的過程。四、名詞解釋題1. 學在官府:學在官府是對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國奴隸社會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 禮不下庶人,學術和教育為王宮及各級政府把持,禮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間沒有條件舉行學術活動,更無學校。 官師不分,學校設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員,也是學校教師。政教合一,教育機 構(gòu)與行政

16、機構(gòu)不分,教育與行政合一。2. 六藝:專業(yè)資料整理WOR格式西周官學的基本教育內(nèi)容,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有“大藝”、“小藝”之分,書、 數(shù)是小藝,主要是小學課程,禮、樂、射、御,作為大藝,是大學的課程。漢代以后也把經(jīng) 孔專業(yè)資料整理WOR格式子整理并作為教材的詩、書、禮、易、樂、春秋稱為“六乙 。3. "有教無類":是孔子的辦學方針,它規(guī)定了孔子辦私學的教育對象,其基本含義是,不分華夷,無別貴賤, 擴大受教育的對象,使那些愿意學習而在學力、經(jīng)濟條件和時間上又允許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權(quán)力和機會。這一教育主張順應了社會歷史進步潮流,打破了少數(shù)奴隸主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

17、大了受教育的范圍,符合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4. 稷下學宮:稷下學宮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一所著名學府,因其建于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之下而得名。稷下學宮雖然是齊國官辦,但它實際上又是由許多私學組成的。稷下學宮綜合發(fā)展了春秋以來私學的長處。如不治而議論、自由辯論、學無常師等。此外,在學生管理上,稷下學宮制 定了歷史上第一個學生守則弟子 職,體現(xiàn)了教學的目的性、計劃性和組織性。稷下學宮前后歷時150年之久,創(chuàng)造了一個出色的教育典 范5. 明人倫:“明人倫”是孟子提出的學校教育的目的,所謂“明人倫”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稱為“五倫”。孟子著眼于處理好五種最基本的人 際

18、關系,其目的在于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和道德觀 念。6. 虛壹而靜:荀子提出主張培養(yǎng)的學習態(tài)度,強調(diào)學習要專心有恒。虛,即虛心,就是不要先入為主;壹,即專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識或見解排斥對新知識或見解的研究和掌握; 靜,即靜心,不能用胡思亂想或情感的沖動來擾亂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維活動。7.教學相長:這是學記總結(jié)出的教學原則,即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它說明了教師本身的學習及教學是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益深。8.文翁興學:漢代蜀郡太守先從郡吏中選派人員到長安就學于博士, 招收學生,學成者給予重用或推薦到朝廷作官的辦學措 施,推廣。它們相

19、互推動,使教師不斷進步,“學”這些人學成歸來后,文翁在成都立學,文翁興學的措施到漢武帝時得到9. 京師同文館:1862年創(chuàng)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國語專門學校,目的1867年以后陸續(xù)增設近代學科,包括算學、天文、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學校,由洋務派 于是培養(yǎng)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專業(yè)人 才。地理、礦學等,才成為名副其實的近代學校。1901年并入京師大學堂。10. 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是 1898年戊戌變法時建立的全國最高學府。大學堂除大學外,兼設中學堂、小學堂,分別班次,循級而升,同時附設師范齋(實建于1902年,為北京師范大學前身)大學堂中西兼學, 課程分普通學和專門學兩類。建學目的是要作為全國學堂的表

20、率,最初還兼有統(tǒng)轄各省學堂的職責。辛亥革命后,改名為北京大學。五、簡答題1. 簡述西周“六藝”教育的內(nèi)容和特征。專業(yè)資料整理WOR格式答:(1)“六藝”具體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按其學科性質(zhì)分成三大方面: 禮樂。禮是指周禮,范圍十分廣泛,涉及政治、倫理、道德、禮儀等各個領域。樂 教也是西周官學中的主要科目。當時樂的概念是非常寬泛的,它包括音樂、詩歌、舞 蹈等,實際上是各門藝術的總稱。專業(yè)資料整理WOR格式 射御。射,指射箭的技術;御,指駕馭馬拉戰(zhàn)車的技術。 書數(shù)。“書”是指文字,“數(shù)”是指計算。(2) “六藝”教育的特征 既重視思想道德,也重視文化知識; 既注意傳統(tǒng)文化,也注意實用技能;

21、 既重視文事,也重視武備; 既要符合禮儀規(guī)范,也要求內(nèi)心情感修養(yǎng)。2. 孔子的德育原則有哪些?答:(1)立志:以實現(xiàn)仁道為志向,走仁的道路,時刻以仁為道德行為的準則。(2)克己:在處理對人對己的關系時應著重在要求自己上,約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 使之合乎禮、仁的規(guī)范。(3 )力行:言行相顧、言行一致,不要出現(xiàn)脫節(jié),道德認識的真假、深淺,依靠道 德實踐的檢驗而證實。(4 )中庸:能明辨各種行為過與不及的是非得失,擇其中道而行。(5 )內(nèi)省:就日常所做的事,進行自我思想檢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規(guī)范。(6)改過:有過錯不應該掩蓋,而要正視錯誤公開改正,有過不改才是真正的錯誤。3. 試述私學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

22、對教育發(fā)展的貢獻。答:(1)原因: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封建生產(chǎn)關系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貴族統(tǒng)治力量衰落,無暇顧 及教育,官學教育因此衰弱。這在客觀上反映了“學在官府”的教育體制已經(jīng)不適應新的時 代要求。由于對人才的需求強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淪落到社會下層,使私學的興起成為可能。(2)孔子是私學創(chuàng)辦者中最杰出、最有影響的代表,是中國古代辦學的典范。私學的興起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首先,它沖破了西周以來教育為官府壟 斷的局面,擴大了教育對象;其次,私學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gòu),從政治中分離出來,邁出了 教育獨立化的第一步;其三,私學的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促進了先秦時期教育理論 的發(fā)展;最后,私學的發(fā)展,使教育內(nèi)容與教育方式產(chǎn)生了重大變化。(3)總之,私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歷史性的大變革。4. 評析孔子"學而優(yōu)則仕"的教育主張。答:"學而優(yōu)則仕"是孔子的學生子夏提出來的,但它在理論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