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28402_第1頁
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28402_第2頁
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28402_第3頁
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28402_第4頁
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284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第1課 我們去旅行 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手繪旅游地圖,學習景點圖形標識的表現方法。 2、讓學生能利用收集的資料識別、把握旅游景點的標志性特征,并基于特征對景點進行簡要生動的圖形表現,完成旅行線路,形成初步的圖標設計意識。3、讓學生關注家鄉美景,并在觀賞描繪中表達出來,抒發對家鄉景觀的熱愛,以家鄉美景為榮。教學重點:即手繪景點圖形標識,小組合作拼成一張長沙旅行線路圖。教學難點:繪制與表現出簡潔生動的景點圖形標識。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水彩筆、卡紙教學用時:40分鐘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當導游,帶我去探訪一下長沙各大景點。1、提問:你能向老師介紹一下長

2、沙哪個景點讓你印象深刻?為什么?2、總結:剛才同學們介紹的這些景點很吸引人,現在我們要用一種方式向省內外,國內外游客推薦,那就是“能說話”的地圖。我們分小組把同學們各自搜集到的長沙各個景點信息匯集成一張有特色的“長沙旅游線路圖”,讓更多的人走進長沙,了解長沙,喜歡長沙。二、對比分析 了解地圖1、出示三種特別的地圖(行政圖、地形圖,手繪圖),了解地圖的不同表現形式。2、說說最喜歡那種地圖,為什么?圖文結合的地圖給人印象深刻,很吸引人,可讀性強。三、探究方法嘗試用圖標式地圖來表現長沙旅游景點。1、 查看長沙旅游景點,普通地圖顯示,找出景點有代表性的照片。2、 師生探討圖標的設計要點,小訓練畫圖標。

3、總結景點圖標要點:抓住景點特征、概括簡化。3、 課件欣賞了解同一個景點圖標不同的設計效果。4、 設計一條你認為最經典的景點路線推薦長沙景點,并試著用簡單的地圖畫下來。5、老師示范:把簡單地圖轉化成圖標地圖,增加地圖的可讀性、趣味性和誘惑力。四、拓展思路 自主表現1學生討論,說說自己的設計與構思。2提出作業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制作,教師巡視給予參考意見。五、作業展示 評析交流第2課 光影變幻一、教學目標:1.掌握光影變幻下形體的明暗、層次感的皴線方法和形體空間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種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淺、強弱、濃淡,增進對形體美的審美體驗。 3.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發明

4、美的能力。2、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認識光影產生的基本原理難點:掌握明暗畫法表現物體的空間、體積3、 教學準備:PPT課件 素描工具4、 教學過程:1.激趣導入: 白色的小鹿身上為什么有的地方暗,有的地方亮呢?小結:光的照射,使物體產生明暗的變化 (板書)-光影變幻2.自主探究:課件出示:同一個球體,他們的明暗為什么不同?(光照的方向不一樣) 順光、側光、頂光、逆光課件:側光球體 講解-亮部、暗部、投影、明暗交界線、反光素描中用鉛筆畫畫如何在紙上呈現出 亮部、灰部、暗部。練一練:排線密集,用力與排線稀疏,用筆輕有什么樣的表現(分組探討) 排線密集,用力與排線稀疏顏色重,顯得暗:用筆輕顯得亮。3

5、.直觀演示:怎樣畫圓錐體?實物觀察繪畫步驟:勾畫輪廓 畫出暗部和投影-視頻,嘗試畫一畫 描繪細節明暗變化-視頻,對比觀察3.作品賞析4.學生作業:用明暗表現事物(畫側光)5.拓展延伸: 我們既可以在淺色的紙上畫出物體的暗部和投影,也可以在深色的紙上畫出物體的亮部,可見,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第3課 美麗家園教學目標:認知領域:通過對身邊景物的觀察和感受,培養健康的審美意趣。技能領域:能用簡練概括的線條描繪小區的景物,合理組織畫面。情感領域:通過欣賞和感受,體會生活中的藝術美,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家園,愛護環境,樹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識。教學重點:掌握線描風景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最主要是怎

6、樣取景和概括表現景物。教學難點:指導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家園的美和各種特點,抓住家園的特色進行描繪。教學過程:一、導入什么是家園?你想要的家園是什么樣的?二、夸夸家園1、展示老師的家所在的社區的環境圖片。(休閑、飲食、購物、文化、交通、娛樂、醫療等場所)這些場所可以給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豐富人們生活。2、請同學介紹,夸夸自己的居住環境。3、同學間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分享各自居住區域的特色。三、新授課1、如果要給遠方的親戚朋友介紹自己生活的小區,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攝影、繪畫.)2、這么大的小區,我們怎么畫?3、介紹用取景,做簡易取景框,找最適合的視覺焦點。4、師演示作畫步驟:選景

7、和取景,根據前后景物確定主體物。畫出主要景物后,圍繞中心景物添畫。(注意近大遠小應急景物之間遮擋關系的處理。)整理。(畫面組織要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并注意景物層次安排的合理性。)5、作品辨析:哪張畫更好?為什么?作品畫面無主體物,景物雜亂堆砌;作品對景物進行了深入刻畫,空間感強;作品構圖很小,不飽滿。四、嘗試練習作業要求:根據你居住環境的印象,選取你喜愛的一角,結合收集的資料,畫一幅線描小景圖。要求用線流暢,細節描繪生動,具有一定的空間感,可以適當地添上一些色彩。五、作業展示,評述 在學生繪畫基本完成時,采用簡評為主的方法進行自評和互評。六、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1、你覺得你居住的社區還

8、有哪些地方不夠完善?2、總結:社區是哺育我們成長的搖籃,這兒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在我們成長中孕育出了濃厚的感情。社區美的環境,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心珍惜和維護!第4課 編花籃學習目標 :1、掌握編花籃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編出一個小花籃。2、了解有關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則,制作一件插花作品。3、養成精心制作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難點: 1、掌握編花籃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編出一個小花籃。2、了解有關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則制作一件插花作品。學具準備:小花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1、播放歌曲編花籃,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2、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分小禮物。出示一個

9、自編的裝飾精美 的花籃。伴著音樂,手拎小花籃從各個方位展示給學生們看,這是老師自己動手編的。3、 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到這些精美的花籃,你想說些什么?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編花籃?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自己編制花籃,享受勞動的樂趣。二、觀察,討論,探索新知 1、師把自制的花籃每組分發一個,請學生首先從外觀上觀察花籃,然后動手拆花籃。要求學生自己認真觀察: (1)花籃由幾部分組成 (2)各部分怎么做(鼓勵學生細心觀察大膽拆開) 2、各小組討論花籃的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3、學生匯報觀察討論結果。 4、老師在學生匯報的在基礎上小結,用課件播放編花籃的過程:花籃是由籃提手

10、、籃沿、籃身、籃底、裝飾物幾部分組成,及量、剪、粘、編、卷、貼的制作過程。 三、合作享受制作快樂(放輕音樂) (一)師強調在制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全班分五個小組進行評比(分設五個展示臺) 制作時比一比哪個組分工合理,進展順利。 制作后比一比哪個組作品最漂亮、最有創意。(教師要強調合作的重要性,鼓勵有創意) 2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證室內衛生 (二)制作: 1、小組同學分工制作花籃的各部分 2、各部分完成后,小組合作,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小花籃。 3、師巡視,幫助困難生,隨時參與學生的活動中去,評價學生的制作行為,鼓勵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給同學們提供裝飾物,讓花籃更完美。 四

11、、成果展示1、小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組小花籃的最亮麗的一面,介紹制作過程。 2、學生評價:說說你最喜愛的作品,要說出原因。3、同學們評選優秀作品,并請編織能手談體會,說說勞動后的感受以及在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如何克服困難的。4、師生評價 (1)評價最佳作品。 (2)對其它作品抓住優點給予肯定。(3)評出優秀作品,進行獎勵 五、課堂小結:同學們,你們覺得編織有趣嗎?母親節快到了,你想為你的媽媽做點什么嗎?動手編織一個小禮物送給她吧!大膽選擇編制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構思編制物件,你親手的杰作,她一定會喜歡!第5課 紙魔方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初步感受紙立體作品的形式美感。

12、2、能力目標:能運用折、貼、剪的方法制作紙方框,并進行紙方框的拼擺、組合練習。3、情感目標:通過制作紙魔方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精心設計的好習慣。教學重點:了解紙方框的制作方法。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剪切紙方框的原理,將單個的紙方框拼擺出千變萬化的圖形。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大師,看看他是誰?他是干什么的?課件出示劉謙圖片。2、劉謙是大魔術師,老師也會表演魔術,你們信嗎?表演紙條變立體紙框。板書:紙魔方二、探索新知、動手實踐1、視頻播放紙方框的制作過程2、課件出示紙方框單體示意圖。(學生嘗試制作。)提醒學生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3、請一名同學上臺制作、講解方法。

13、三、課程深入、體驗樂趣1、感受劉謙的神奇魔法(課前已將做好的紙魔方偷偷放進每組一位學生的課桌)。課件出示幾個紙魔方圖片。咦?它們跑哪兒去了?現在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你們找一找自己的課桌,是不是跑你們那兒去了。2、欣賞紙魔方,你們發現了什么?四、實踐制作,教師指導小組共同制作一個紙魔方。要求:1、紙方框單體制作精美。2、組合造型漂亮。課件伴隨著輕音樂循環播放紙魔方圖片。五、作品展示、欣賞評價1、小組代表說說自己作品的優點。2、小組互評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作品?夸夸它。你能給一個作品提出一點小建議嗎?3、教師總結性評價第6課 秦陵兵馬俑學習目標: 1.了解秦兵馬俑的發現發掘過程,認識秦兵馬俑的藝術價

14、值。 2.學習一些考古常識,提高文物保護意識,增強熱愛祖國文物的觀念。 3.能通過調查、分析、討論、評述等方式,表達自己對具有藝術價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學過程:第一課時1 師生對話 師:有誰認識這個字“俑”?它是什么意思?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2導入課題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東側西楊村的農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的殘片和青銅兵器,接著轟動中國、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與世人見面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 關注這一項氣勢磅礴的藝術創舉。(板書課題)觀察分析 研究討論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義。 (1)

15、學生通過課件觀看現代化的文物保護大廳結構,以及考古工作人員的工作場景。 (2)學生討論:大廳各處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務 艱巨,隊員非常辛苦。根據考古任務,可以將考古隊員分成哪些工種?(3)展示銅車馬的全圖,并簡要地演示出土的銅 車馬復原的全過程,讓學生體會到考古隊員工作的艱辛。 教師小結:考古人員發掘了許多藝術珍品,為我國文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展示出土的各種物品 (1)學生討論:這些藝術珍品分成幾類?各有什么特點? (2)學生總結:有陶俑、陶馬、兵器三大類。3觀察陶俑(1)學生討論:陶俑分為哪幾種?分別有什么不同的神態、服飾、姿勢?(將軍俑、軍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騎兵鞍馬俑、御

16、手車左車右俑。) (2)分析陶俑形體結構。 學生總結:陶俑由頭、頸、軀干、四肢幾個部分組成。課件播放中央電視臺探索與發現欄目考古工作細節。 圖片展示出土的各種物品 展示,讓學生參觀秦陵的一號坑和二號坑重點從各個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第二課時一、 創造表現1仿照陶俑的大體形狀,學生嘗試做一個陶俑。2學生相互評價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師示范。 (1)團泥。 (2)整體捏塑脖子與頭。 (3)捏塑軀干和下肢。可以把軀干和下肢作為一個整體來捏。 (4)把頭與軀體黏結起來形成大體造型。 (5)黏結上肢部分,調整陶俑的姿勢,添加、刻畫、裝飾各部位。總結制作要點:先做大體的形狀,在做細部的修飾。 4出示造型生動

17、的陶俑作品給學生欣賞,啟發學生捏制神情生動,各部分裝飾精細的陶俑作品。 5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課件播放古典音樂出示姿勢不同的幾種陶俑 (將軍俑、跪射俑、說唱俑、歌舞俑)供學生參考。 作品反饋 二、總結拓展 1表揚制作出神情兼備的作品的學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觀賞其他出土的藝術珍品,請學生回家后上網查詢下節課相關資料。 展示出土的藝術珍品。 第7課 小小園藝師教學目標:1、感受園林文化,了解園林建造的一般內容、布局方法和功能。2、能用園林知識,繪制一幅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圖。教學重點、難點:1、大膽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園林小景模型,培養協作精神,提高動手能力。2、引起學生對自然、綠色、環境的關

18、注,增強對園林的審美意識和環保意識。教學準備:相關資料圖片、紙、筆。教學過程:一、導人新課 揭示課題1、同學們,園藝師是園林藝術的建設者,在學校、在街頭、在社區,甚至在家里,我們都見到過許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樣的花園、公園等園林景觀,請問在座各位“小園藝師”,你對所見的哪一處園林景觀印象最深?請你介紹給我們大家。人們為什么要使用這么多地域空間造園呢?2、教師小結:園林景觀是人們生活中心靈的棲息場所。現代人對于公共空間的建設投以越來越多的關注,它給緊張生活的人們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環境。人們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鮮的空氣、陽光和活動空間,懂得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環境,保護自

19、然。園林景觀又是先進文化的載體,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陣地。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會建設它,還要學會去欣賞它,保護它。愛護園林景觀,保護公共環境是我們的神圣職責。二、欣賞引導1、師生共同欣賞一組園林圖片,在欣賞中,我們擴大眼界,積累素材,思考園林設計的一般內容和布局方式。2、互動交流 在學生討論中,師生共同歸類總結。一般內容: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水:水池、小溪、噴泉樹木花草:獨立大樹、成行小樹、成片的小灌木造型路橋:石橋、木橋、直路、彎道、梯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燈、坐椅布局方式:中軸對稱式、散點分列式、點線面結合。示范提示1設計一幅園林全貌的平面圖,須采用俯視圖畫法。2先總體布局,后

20、局部細畫,注意近大遠小,3先畫近景,后畫遠景,注意畫出一定立體感。 三、自主創作1自主選擇為學校或為社區綠化地設計規劃圖。2注意要新穎獨特,有創意。3可以為自己設計的園林命名。 四、評價活動學生互評,說說同學的作品中一個突出的優點或最有創意的地方。第8課 田間精靈教學目標 :1、走進鄉村開闊視野,了解民間藝術文化,保留純真的學習情懷和勇于創作的熱情。 2、能巧妙的選擇、利用材料,運用立體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藝品。3、能養成靜心制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資源。教學重點:能巧妙的選擇、利用材料,運用立體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藝品。教學難點:能運用捆扎、編織等簡單的方法進行立體塑造。教學準

21、備:電腦課件、綜合材料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 導入教學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本課學習材料(稻草、樹葉、麥秸、果實等)。并將這些材料分組放置在操場。2教師講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故事,勾起學生的想象或回憶。3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稻草人形象。二、分組嘗試 發現問題1教師提出學習主題 。師:下面我們就以組為單位,互相合作嘗試捆扎一個稻草人,(時間定為5分鐘以內)看看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學生分組制作)2發現嘗試作業中的問題。預估問題:形態不美;松散不穩 ;沒有做完;預備一個制作有問題的“稻草人”。三、互相學習 解決難點1師生討論,逐一解決問題:形態不美怎么辦?應大致確定人物的身高比例:找準脖子、腰部、肩部的

22、捆扎位置。稻草的分量要做到心中有數:代表手部稻草的分量明顯少于身體部分(包括腿部)。稻草量少的情況下,有時可將稻草從中整束彎曲后再捆扎,頭部顯得精致一些,有時可將代表手部的稻草挽回進行捆扎。2師生討論,逐一解決問題:松散不穩怎么辦?稻草的分量合理,重心穩定。也可適當添加工具使稻草人穩定且動態有趣。注意捆扎的松緊要合理,扎松則稻草顯得體量大,扎緊一般在關節轉折處。3師生討論,逐一解決問題:沒有做完怎么辦?用最短的時間做出精品就有效率。4請優秀組的代表介紹經驗,或教師示范介紹制作步驟。試扎:用手比畫人物的關節位置分扎:捆扎做出人物的大形形裝飾:最后修剪、裝飾、整理 四、作品欣賞 拓展方法作品鳥:草

23、團包扎鳥身,翅膀采用編織的方法。作品蛇:頭部采用編織的方法,插兩粒玉米代表眼睛,身體用捆扎方式。2綜合材料作品欣賞。五、拓展思路 自主表現1學生討論,說說自己的設計與構思。2提出作業要求,學生制作,教師指導。七、作業展示 評析交流1作業展示活動:各組合理組放本組的作品,進行展示、命名。2評析交流第9課 生命的甘露教學目標1、能使用水彩畫的工具,利用特殊材料產生有趣的畫面效果,描繪雨、雪情景。2、看懂招貼畫,分析了解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其創作手法,進行簡單的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創作。3、明白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進行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教育,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問題和熱愛祖國的情懷。教

24、學重點:1、明白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2、看懂招貼畫,分析了解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其創作手法,進行簡單的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創作。教學難點:分析了解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其創作手法,進行簡單的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創作。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1)板畫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為什么?(2)引入新課。二、藝術作品的欣賞。1、展示各種關于水的藝術作品學生欣賞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見解。小組討論:水與人類有著怎樣的關系?、2、欣賞冰、雪、雨、霧、云的圖畫,3、猜猜畫家們怎樣表現出這些獨特的風景的。三、學習技法、練習創作。1、自學教材中的三種肌理的技法,探究原理。蠟筆

25、法、撒鹽法、滴水法2、根據自己準備的選題,嘗試繪畫。四、深入探究1、欣賞圖片,說出自己的感受。 2、由水資源缺少的圖片引入招貼畫的欣賞。什么是招貼畫?要素有什么?廣告語:簡單明了、意義貼切圖形:色彩對比強烈、主題突出。3、制作步驟:構思:確定主題與廣告語。 繪制樣稿:鉛筆勾勒 裝飾完成:上色、修飾。4、設計一幅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5、作品展示,學生自評互評。五、小結,拓展。與同學一起展開調查,收集資料,了解有哪些人為原因造成水資源的短缺,我們有什么辦法來改變現狀?第10課 艱苦歲月教學目標 1、了解美術與情感,美術與時代,美術與歷史等方面的關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美術的社會功能。2、用美術語言描

26、述美術作品。3、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學重點: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內容與形式分析。教學難點:學會分析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及人文內涵。教學準備:電腦課件、教學用時:40分鐘教學流程:一、情景導入1.出示三幅巨大的漢白玉浮雕虎門銷煙抗日游擊戰勝利渡長江解放中國。問:“你能說出這幾幅雕塑各自表現什么歷史事件?”教師簡要講述,帶動學生對歷史革命的紅色情緒,引入新課紅色記憶。二、深入理解1.放映開國大典視頻,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再放映歷史照片中的開國大典,影視劇中的開國大典,最后引入董希文創作的油畫作品開國大典。2.舉例分析開國大典,教師引導學生用美術語言分析作品。構圖上:1.左實右虛2.主體

27、人物突出色彩上:西方油畫和中國傳統工筆重彩結合1.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繪畫2.引導學生自主嘗試從色彩,構圖等方面去欣賞啟航、占領總統府3.將三幅作品結合,提問這三幅畫的視覺中心在哪里?畫家為何這么處理?引導學生思考整理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基本創作內容,創作手法,并強調作品中要突出重點,強化視覺中心。三、分析討論,層層深入1.放映太行山鐵壁狼牙山五壯士問:畫家采用了什么樣構圖?畫面產生什么氣氛?對人塑造又產生哪些影響?2.放映支柱艱苦歲月問藝術家為何會選擇這樣的場景表現戰爭,你可體會藝術家的獨具匠心的創作么?(引導學生從作品的構圖、情感、題材去分析作品。)四、欣賞評述通過母親和血衣讓學生進一步掌握

28、綜合評述的方法。第11課 勞動最光榮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2、了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教學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教學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教學準備:電腦課件、教學流程:一、音樂導入,回憶交流1、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啟發學生:(1)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當時的心情怎樣?(2)學生回憶并交流。2、人類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勞動人民辛勤勞作,大家通過勞動創造出舉世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勞動是最為光榮。出示課題勞動

29、最光榮。二、欣賞感受,研究體驗1、欣賞作品夯歌。師生討論:(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畫中人物的具有怎樣的心情?你從哪些方面看出來的?(3)整張畫給你怎樣的感受?2、教師小結:在勞動時常常產生最典型和最美麗的動作瞬間。許多畫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創作出了充滿勞動激情和快樂的繪畫作品,讓人感受到勞動時有規律、有節奏的動態美。3、研究體驗。(1)動作模擬。請部分同學模擬夯歌作品中人物動作。其他同學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頭部仰府如何變化?身體擺動如何變化?手臂起伏如何變化?教師結合圖片以及學生表演,用簡筆畫畫出人的基本動態,把握動態線。(2)嘗試練習。小組內同學表演一個動作,

30、其他同學觀察并用動態線表現人物動作。比如一個小組的活動:一個學生來模仿平時拖地板的動作。觀察:這位同學在拖地板的時候,他的身體有哪些變化?頭怎樣變化?(看地下了。)身體怎樣變化?(有點彎曲。)手怎樣變化?(一個上一個下。)腳如何變化?(前后分開了。)小組成員用簡筆畫畫出人的基本動態,把握動態線。(3)交流作品: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畫哪些動作?身體各個部分又是怎么樣的呢?教師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干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系。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三、嘗試練習(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