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業現代化影響_第1頁
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業現代化影響_第2頁
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業現代化影響_第3頁
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業現代化影響_第4頁
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業現代化影響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桐城市農村道路建設情況及其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分析摘要:為了研究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村現代化的影響,主要介紹了桐城市的農村道路建設情況和農業現代化情況,并分析了農村道路與農業發展的相關性以及農村道路對農業現代化的作用。結果表明,農業發展需要一定的運輸能力與之適應,發揮農村道路基礎設施的積極作用,有助于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關鍵詞:農村道路;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經濟發展ThedevelopmentofcountryroadinTongChengandtheInfluenceonagriculturemodernization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influenceofc

2、ountryroadonagriculturemoderniza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ditionofcountryroadsandagriculturemodernizationinTongCheng,thenanalysistherelationbetweenthecountryroadsandagriculture,andtheeffectonagriculturemodernization.Theconclusionshowsthattheagriculturaldevelopmentshoulddependontheadaptationtotra

3、nsportationability,releasethepositiveeffectofcountryroad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anbepromoted.Keywords:countryroad;agriculturemodernization;infrastructure;economydevelopment一、引言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城市和農村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差距,城市人均收入遠遠超過農村人均收入,并且這種趨勢正在不斷加大,“三農”

4、問題日趨嚴重,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造成極大的制約。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業現代化是指用現代技術改進傳統農業,使資源配置、生產工具、生產效益和勞動者素質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原因,而城鄉道路建設差距又是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方面。因此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而城鄉道路發展一體化又是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國的城市道路建設已經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然而農村道路建設卻與世界發達國家相差甚遠,這也制約了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基于

5、我國目前農村的現狀,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農村道路建設這一重要影響因素就值得考慮研究。本文以筆者的家鄉桐城市為例,在介紹桐城市的農村道路建設情況以及農業現代化發展情況的基礎上,闡述了兩者之間的關系,最后分析了道路建設對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及重要意義。二、桐城市農村道路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情況桐城市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北部,東鄰廬江、極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是安慶市重要的一個縣級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桐城市就積極發展經濟,尤其重視道路建設。據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桐城市已經建成公路里程23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公里,國道57公里,省道21公里,農村公路2219公

6、里,打通農村公路斷頭路540公里,所有通行政村公路都已經實現水泥硬化,部分農村公路已經改建成瀝青路面,路寬也達到二級公路標準,市區附近的農村已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新增公交線20條,整個桐城市公路系統逐漸呈網狀輻射,村村之間已實現公路貫通,通暢率已達100%農村道路大力建設的同時,農業也得到了跨越式發展。桐城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業生產一直是重中之重。資料表明,1986年桐城被列為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1987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6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17億元的31%2000年,糧食總產56280萬斤,人均777斤。經濟作物中,棉花總產252.6萬斤,油料1799萬斤,茶葉22.54萬斤,留蘭

7、香種植面積4000Wo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桐城市主要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產業。截止目前,桐城市土地流轉總面積達42萬畝,流轉率達69%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2100多個,其中種養大戶1500余戶,家庭農場21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56家,擁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192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22家。近年來,桐城市以效益為中心,圍繞優勢產業,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建設,堅持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主要目標,形成糧油、畜牧、水產三大支柱產業和茶葉、棉繭、園林三大農業傳統特色產業。三大傳統特色農業發展的同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以市場為導向,也得到迅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區域化布局、社會化服務

8、、產業化經營,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穩步提升,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走出了一條具有桐城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2011年桐城農業總產值達36億元,是2006年1.3倍,到2014年,糧食生產連續8年豐產豐收,糧食總產達40.1萬噸,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3元,增長13.1%,桐城市的農業獲得極大的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的進步。然而,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農村道路建設還存在資金不足、設施不全、功能不強、精細化不夠等缺陷,桐城市部分鄉村還沒有實現村村通路,部分建設的道路還是機耕道,同樣農業現代化也存在一定差距,農業機械化、規模化、信息化程度發展不足,

9、小農經濟沒有完全改變,因此農業現代化還需要不斷發展。三、農村道路建設與農業發展的相關性通過研究和分析發現,農村道路建設與農業的發展都呈現出階段性發展的特征。運輸化理論認為,在工業革命之前,從原始游牧經濟、傳統農業社會到工場工業階段,各國交通運輸一直處于“前運輸化”狀態。隨著國家逐步向后工業經濟時代轉變,信息技術大量運用于運輸領域中,出現了一種“后運輸化”的趨勢。也就是說,對應于經濟發展的前工業化、工業化和后工業化的發展階段,運輸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前運輸化、運輸化和后運輸化三個階段,其中運輸化階段經歷了初步運輸化和完善運輸兩個階段。和工業發展一樣,農業發展也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美國農業經濟發展學家約

10、翰梅勒爾認為,農業發展經歷了三大階段,即傳統農業階段、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階段、現代農業階段。研究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區別,可以從生產規模和社會分發展水平兩個方面來分析。從歷史的角度,可以把農業劃分為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三個發展形態。其中農業現代化是指用現代技術改進傳統農業,使資源配置、生產工具、生產效益和勞動者素質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對于我國農業來說,只有在經濟、技術和勞動者素質三個方面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才可以說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才稱得上實現了農業現代化。道路建設與農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說明它們的發展有相似的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農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11、說明一定水平的農村道路可以促使其實現突變性的發展。因此研究農村道路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可以盡快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四、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影響道路是經濟發展的動脈,農村道路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加快農村道路系統的建設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落后現狀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國道、省道、市道等骨干線路的形成,農村道路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現。農村道路,連接國道省道縣道等大中公路,延伸到鄉村組戶,是公路網絡的基礎部分,是直接服務于農村,造福于農民的基礎設施,是公路系統最終得以形成的關鍵環節。公路不能進村入戶,村級經濟將始

12、終無法組成鄉鎮區域經濟,因為沒有便利的交通就難以形成統一的市場。農村道路雖然多年來一直作為農田基礎建設的重要項目而有所發展,據資料顯示,全國近5萬個鄉鎮中通公路的已達90%以上,但在74萬個行政村中,絕大多數仍是靠“機耕道”通行。機耕道主要是以生產服務為目的,屬于生產基礎設施,沒有考慮為生活服務的功能,所以鄉村道路建設沒有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因為沒有規劃設計、沒有質量標準、沒有考慮生活質量的機耕道,無法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這種水平的交通狀況已成為當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個關鍵性的制約因素。落后的鄉村道路網絡使得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未能隨著經濟發展而得到同步改善,農村自給自足的消費環境

13、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多,農村自然條件差,農民經濟總量少,人均收入低。解決農村問題的關鍵是加快城市化進程,解決農業問題的根本是調整產業結構,解決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便捷高質量的農村公路。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可以加強城鄉聯系和溝通,促進農民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種植業和產品結構,搞活農產品流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可以引導農村企業合理集聚,完善小城鎮功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也可以改善各種生產要素流動條件,促進農民思想的轉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公路好比是連接高速公路主骨架的毛細血管,農村公路建設直接關系到高速公路的效益能不能體現,關系到

14、高速路能不能實現高速化,關系到路網整體水平的提高。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的立足點,就是促進路網結構優化和協調發展,充分發揮路網整體性功能,提高綜合服務能力。農村道路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從抓鄉村道路建設著手,把“要想福先修路”變成政府行為,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投資、統一組織實施,解決這一瓶頸問題,拉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五、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業現代化的意義加快發展農村道路,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礎保證。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農民階層是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階層,農民兄弟是我國最大的社會群體,他們為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付出了心血,做

15、出了巨大貢獻。農村公路屬于公共物品,政府應該承擔農村公路供給的責任。因此,加快發展農村公路,改善農村交通狀況,代表了最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在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加快發展農村道路,是全面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前提。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農村問題方面提出了要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在農村,“三農”問題已經成為我們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瓶頸”。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

16、結構,改善城鄉二元結構,加快城鎮化進程。實踐證明,沒有農業的發展,就沒有全社會的發展;沒有農村的富裕,就沒有全社會的富裕;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就不可能實現。而農村公路又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設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加快發展農村公路,改善農村交通狀況,是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加快發展農村道路,是改變小農經濟,實現農業現代化、機械化和規模化的必然選擇。農村公路發展政策實施兩年來,全國全社會已累計完成投資1960億元,已建成農村公路23.7萬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之大、新改建油路水泥路里程之長,前所未有。許多省份這兩年建成的農村公

17、路里程超過了建國以來50多年的總和。由于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業發展也取得很大的進步,農業現代化、機械化、規模化不斷取得進步。個體承包戶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要貫徹“五個統籌”,實現農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重點之一就是要解決農村公路通達和暢通問題。目前我國仍有173個鄉(鎮)、56000多個行政村不通公路。農村公路亟待跨越式發展,因為沒有農村公路的跨越式發展,就沒有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因此,要把解決好農村道路作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措施。六、結論通過桐城市的農村道路建設情況介紹分析,可以看出農村道路建設對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可以大力發展農村道路建設,從而提高農業發展水平,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改進農村落后現狀,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和發展。參考文獻:1中國特色社會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