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七年級_第1頁
嘉興市七年級_第2頁
嘉興市七年級_第3頁
嘉興市七年級_第4頁
嘉興市七年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嘉興市七年級(上)學科期末檢測科學試題卷(2017.1)說明:本卷共4大題,32小題,請將答案做在答題卷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30分)A熄滅酒精燈 B加熱時移走燒杯 C向試管滴加液體 D加熱試管內的液體1規范、正確的實驗操作是確保實驗順利開展的基礎。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2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利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從軟木塞上切下的薄片時,看到軟木塞薄片是由許多蜂窩狀的小室構成的,他將這種小室命名為細胞(cell)。胡克最早觀察到的“細胞”實際上只是 A細胞核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壁3科學觀察

2、不僅要認真、仔細,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同時,還要及時整理觀察到的現象與數據,以得出相關結論。下表是太陽系部分行星的一些觀測數據,分析這四大行星數據而得出的有關結論,正確的是行星名稱與太陽的距離 R(設地球為 1)繞太陽轉 1 周的時間 T(天)水星0.38787.969金星0.723224.701火星1.524686.980地球1.000365.256A水星與太陽的距離最近,圍繞太陽轉得最慢B金星與太陽的距離最遠,圍繞太陽轉得最快C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最遠,圍繞太陽轉得最慢D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最近,圍繞太陽轉得最快4如圖是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吉祥物,它的設計靈感源于當地的瀕危物種

3、絨毛蛛猴,它有猴的敏捷、貓的靈性以及鳥的輕盈。下列各項中,屬于猴、貓、鳥這三種動物共同特征的是 A體溫恒定 B體表被毛C胎生哺乳 D用鰓呼吸5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為了便于認識各種變化的共同點和不 同點,需要對變化的本質進行區分。下列變化中,與其它三種變化有本質區別的是A滴水成冰 B蔗糖溶解 C燈泡發光 D牛奶變質6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大理石成了建筑裝修的重要材料。大理石中常有片狀結構,在巖石的分類中屬于 A沉積巖 B變質巖 C巖漿巖 D玄武巖7現在許多智能手機都具有指紋識別技術,只有本人的指紋才能進入手機界面。人的指紋差異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這些物質存在于細胞中

4、的 A細胞壁 B細胞核 C細胞膜 D細胞質82016年我省某地曾發生泥石流重大地質災害,并造成了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泥石流災害發生時逃生的方向合理的是 A順溝方向往上游逃生 B順溝方向往下游逃生 C橫穿過泥石流帶逃生 D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9下列各項用于研究地球形狀或內部結構,其中能作為證據的是 A.用鉛筆在籃球上移動來研究地球的形狀B.用切開的熟雞蛋來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C.用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來研究地球的形狀D.繪制結構示意圖來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10通過對生物體結構的分析,可以發現生物體在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層次性。下列有關結構層次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A胃腎臟心臟大腦B根莖葉花果實種子C保護組

5、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機械組織D肌細胞肌肉組織肱二頭肌運動系統11小明把不慎踩癟但沒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裝有熱水的杯中(如圖所示),觀察到乒乓球恢復了球形。此過程中,對于球內氣體而言,沒有發生變化的量是 A溫度 B質量 C密度 D體積12晶體、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具有一定的特點,下列可以表示晶體熔化圖像的是A B C D13近期科學家宣布設計并制造出最簡單的人工合成細胞,這為研究人工生命邁開了堅實的一步。如果要成功合成真正的生物學上的細胞,下列不需要科學家研究的問題是A細胞是否能夠生長 B細胞是否具有一定的形狀C細胞能否自我復制 D細胞能否自主進行內外物質的交換14各種自然現象中都蘊含著許多科學知識,

6、在以下四種現象中都發生了物態變化,其中物態變化形式相同的一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露珠晶瑩;秋天,白霧彌漫;冬天,霜滿枝頭A B C D 甲區你知道地球上生物有多少種嗎?你知道每年都有生物滅絕嗎?它們的滅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乙區有一種生物,擁有返老還童的能力,理論上可以長生不老,你知道是什么嗎?還有哪些奇葩的生物?你想了解嗎? 丙區在動物界,有一種貴族,叫國寶。一起來看看這些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國寶們!中國各地區都有哪些珍稀生物呢? 丁區轉基因作物的栽培會污染天然基因庫嗎?為什么病蟲害會爆發?為什么人類疾病會流行?A甲區 B乙區 C丙區 D丁區155月22日,某同學去科技館參觀“生物多樣性國

7、際日”為主題的科學展覽。入口處有四個不同展區的導覽海報(如下圖所示)。該同學希望尋找關于本省珍稀生物分布情況的資料,閱讀海報,你建議他最需要參觀的區是二、填空題(本題共11小題,16-23題每空1分,24-26題每空2分,共30分)16請你填上合適的單位: 小明同學身體的質量為50 ;科學課本的寬度約為185 。17利用顯微鏡我們可以深入觀察動植物細胞,試回答:(1)右上圖所示,該同學在轉動 ,使顯微鏡的鏡筒 。甲 乙 丙甲 乙 (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應在載玻片的中央滴加 。觀察時,顯微鏡視野中應該觀察到類似于右圖 (選填“甲”、“乙”或“丙”)中的細

8、胞。18觀察和測量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請讀出右圖相關測量的數值。(1)甲中被測物體的長度是cm。(2)乙中溫度計所示的溫度為 。1a 有種子 21b 無種子 ?2a 有包被 P2b 無包被 Q3a 有莖葉 R3b 無莖葉 S192016年11月22日,日本福島近海又發生了強烈地震。日本之所以地震多發是因為它位于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20小明準備對P、Q、R、S等4種植物進行分類,并設計了右圖所示的二歧式檢索表來分辨這些植物: (1)上面二歧式檢索表中“?”處應填上 。(2)若P、Q、R、S這4種植物中有一種是銀杏,它是其中的 (選填“P”、“Q”、“R”或“

9、S”)。 甲21. 下圖表示板塊運動的方式,其中“ ”表示張裂,“ ”表示碰撞。 乙(1)甲圖中,按照的順序可以表示形成 的過程。(2)紅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板塊發生張裂運動,導致紅海不斷擴張。其形成過程可用上面乙圖中 的順序表示。22有人曾經把磨得很平整的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在室溫下放置 5 年,發現鉛片中有金,金片中有鉛,這說明 。取兩塊鉛柱,將它們的端面銼平后,用力將它們壓在一起,會發現兩塊鉛柱粘合在一起,這是由于 。23如圖所示,蜜柚又名香拋,其黃色的外皮很厚,一般可存放三個月而不失香味,被稱為“天然水果罐頭”。整個蜜柚屬于植物結構層次中的,食用時需去皮取瓤,酸甜可口

10、的果汁主要來自于細胞中的。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液態氧-183液體氮-196甲 乙24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工業上常用分離空氣法來獲得氧氣和氮氣。方法是先通過降溫使氧氣和氮氣變成液體,然后利用它們的沸點高低不同,使其先后(填物態變化)而達到分離。根據表中信息,先由液體變成氣體的是。 25如右圖,用分子運動的觀點來解釋蒸發與沸騰實質的不同。其中,圖 可以表示沸騰的過程,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寫出一點即可)。26在觀察蝸牛生物特征的實驗活動中,讓蝸牛在燈光下爬行 3 分鐘后,用書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體處于陰影中,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觀察蝸牛是否有 。在觀察蝸牛的嗅覺時,你是如何實驗的?

11、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物質質量(克)體積(立方厘米)?鐵158207.9銅89108.9鋁81302.7物質質量(克)體積(立方厘米)?鐵7910鐵15820鐵23730表-2表-127為研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間的關系,同學們開展了相關實驗,實驗測得的有關數據見下表:(1)為便于比較,需對數據進行處理,部分處理的數據已填入表中。你認為上表中“?”處應填的內容是 。(2)綜合分析兩表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3)為了使上述結論更具普遍性,你認為應該如何進一步開展實驗? 。28一種菊科植物從海拔500m的平原到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不同海拔的植株高

12、度不同。為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響該菊科植株高度的因素,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了以下兩組實驗。組別原產地栽培地土壤條件第一組a組海拔500m海拔500m適宜且相同b組海拔500m海拔3000m第二組c組? ?d組海拔3000m海拔3000m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c組的相關內容分別是 。 (2)實驗最后測量每組中各植株的高度,以(選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為該組植株的高度。 (3)如果大量實驗測得植株高度結果為:a>bc>d,那么興趣小組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為。甲 乙 丙29為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同學們利用玻璃片(2 塊)、滴管、酒精、酒精燈、木夾、硬紙片等,

13、設計并開展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1)分析甲圖實驗可知,同學們的猜想是 。(2)為使乙圖實驗結果可靠,要控制變量,你認為應該做到 。(3)通過丙圖實驗,同學們證實了實驗前提出的假設,你認為同學們獲得的證據是 。(4)在完成上述探究后,同學們想進一步驗證液體蒸發的快慢是否與液體的種類有關,請你寫出該探究的一種實驗方案: 。四、解答題(本題有3小題,30題6分,31題6分,32題8分,共20分)30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用心地觀察生活,是學習科學的重要途徑。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水結冰后,冰會浮在水面上,于是大家常說冰比水“輕”。你知道冰比水“輕”其實是指什么?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冰比水“輕”的原因。甲 乙 電加熱器溫度計31. 為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開展了有關實驗。用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對初溫不同、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進行加熱(不考慮熱量的散失),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加熱時間/min01234甲的溫度/3034384246乙的溫度/1018263442(1)請依據表中實驗數據在答題卷上繪制出圖像。(2)實驗中,同學們是通過比較 來判斷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 (選填“甲”或“乙”)物質的吸熱能力更強。mL2040608010032右圖所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