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容始業教育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和容,了解課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學輔助學習容。教學難點展示與教材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識經歷根底和學習背景,為確立今后的學習目標打下伏筆。教學目標1、通過生生交談和師生對話,通過填寫調查表格,展示與教材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識經歷根底和學習背景,為確立今后的學習目標打下伏筆。2、討論適合本班科學學習的學習模式,用較科學的方法分好學習小組,提出一些感興趣的科學過程評價方法,討論形成常規的科學學習制度。3、初步了解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和容,了解課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學輔助學習容。教學過程教學準備調查表格。1、自由談話,了解科學
2、學習背景:師: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關科學的事情.請共享。師:把經歷過的科學發現過程或科學疑問記錄下來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書等科學資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課余閱讀交流。2、討論交流,形成科學學習制度:生:確定新的4人小組學習單位,小組長每月輪換。推選2位科學課代表,明確相關責任和權利。討論每月科學之家欄目的操作方法從優秀作業展覽、資料匯萃、創新方法選編等方面分工合作。3、閱讀反思,了解科學學習容:師: 組織學生看封面,了解圖中意思。閱讀目錄,本年級科學有哪些容呢,讓我們也來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課外補充完成,請做好記錄。生:完成調查表容:針對三上冊教學容已經有的初始概念呈現及問題提出
3、。小結: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有待于通過課堂外的科學學習來逐一解決,當學期完畢后,回過頭來再來看一看這份調查表,希望我們從中看到自己成功了。板書:科學課 學什么.怎么學.記錄:經歷過的科學發現過程或科學疑問練習設計瀏覽本冊科學書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一單元 植物 1. 我看到了什么教學重點了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對大樹的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是有生命的物體。過程與方法: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于觀察的進展。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借助放大鏡、皮尺
4、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展觀察和測量。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開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習慣。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分組材料: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一、引言1.校園里、大路旁、山坡上到處我們都能看到植物,同學們對校園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讓我們從身邊的熟悉植物大樹開場觀察研究吧。二、看照片上的大樹1.教師講解:這是一幅梧桐樹的照片,請大家仔細地看圖,你能發現有關這株梧桐樹的哪些特點. 你能發現幾點.2.學生匯報:從
5、圖上看大樹,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細傾聽,并大膽說出新的發現,同時區分哪些是真正從照片上獲得的信息。三、回憶中的大樹1.教師引導: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們從照片上發現的東西并不多,則生活中你曾經看到過的大樹與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樣嗎.2.學生匯報:回憶我的大樹,我曾經看到過什么.3.教師激趣:同學們的匯報容真豐富,有的容大家都看見過,有的容有人還從來沒看見過,而有人可能從來都沒真正看過一棵大樹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細細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樹嗎.4.學生交流: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樹.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容!會不會也有樹瘤.是不是也有小動物.是不是還有其它東西.5.教師總結:這樣帶著目的去仔仔細細
6、看大樹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場了。6.學生小組交流并匯報:如果現在來到一棵大樹下,我想觀察什么.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容.四、觀察真正的大樹1.交流:教師引導孩子們交流在頭腦中制訂好的觀察大樹的個人方案。觀察容、觀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動: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觀察一棵真正的大樹,我們肯定有更多的發現。同時把觀察到的信息,用簡短的詞語記錄下來。在保證平安的情況下教師帶學生按方案開展真正的實地觀察活動。3.評價:回教室后每小組互相欣賞各自的觀察容,說說從不同的記載中如何體會到觀察的大樹是一個生命體。同時推選一位同學的記錄單貼于科學活動專欄供大家欣賞,其它同學的記錄單上交給教師閱讀欣賞。貼
7、的記錄單要有典型特色。4.總結: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獲得了這么多的信息,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則,觀察更多的樹呢.請在課外繼續觀察不同的樹。板書:制訂觀察大樹的個人方案觀察容、觀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練習設計后續研究。在你家附近選擇一棵大樹,自己確定觀察容,進展觀察。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一單元 植物 2. 校園的樹木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的觀察描述和比擬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征。教學難點比擬討論樹木的一樣之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樹的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局部。樹生長在一定的環
8、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過程與方法: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用簡圖描述樹的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的觀察樹干。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的缺乏。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的變化。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一、觀察樹木的方法1.總任務:分小組進展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的樹木;小組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的樹長在校園的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的觀察方
9、法來觀察新的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比照法4.比擬:我們能比書上的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的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二、觀察記錄一棵樹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的高度等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的各個局部,我們會有哪些新的發現.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的樹葉和果實。這是樹的果實。這是我的樹皮拓片。拓印樹皮圖案的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的局部染上顏色。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的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的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的順序來記錄。最好能貼上收集到的實物
10、標本。三、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的哪一棵樹嗎.3.比擬我們的觀察記錄,思考、交流: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的生長需要什么樣的條件.不同的樹有什么一樣和不同.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么多的大樹之間的一樣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的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的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的發現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對總結的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的根底上進展,學生能開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容僅作樣本供參考。樹的不同之處:樹冠有大小樹干有粗細有的樹皮光滑,有
11、的粗糙結的果實不一樣葉片不一樣板書:樹的一樣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都有樹干、樹皮都有樹葉、果實練習設計請選定一棵你喜歡的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的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一單元 植物 3. 大樹和小草教學重點找大樹和小草的一樣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征。教學難點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小草和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征。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植株的高矮、莖的粗細和質地。大樹和小草都有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果,都需要水分、和空氣。過程與方法:用簡圖畫出小草的主要形態特征,能看
12、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小草和大樹一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具有保護小草,不踐踏不草的意識。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小草,最好有三葉草黃花酢漿草和狗尾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一、認識常見的小草1.師生交流:在校園里不僅有高大的樹木,還有低矮的小草。我們認識這些小草嗎.這些小草長在校園的哪些地方.2.教師指導:對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認識.提供認識的方法及資料。二、觀察記錄狗尾草1.教師引導:在校園、田野、路旁、果園中都能找到狗尾草,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實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雜草,各地都有分布。2.觀察記錄要求:運用前面學過的觀察順序
13、、觀察方法、記錄方法來觀察記錄一株狗尾草。3.小組學生活動:觀察狗尾草,我們用簡圖把它的樣子畫下來。上臺描述互相補充:這是我們觀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莖葉果實大致畫下來即可。4.組間活動:比擬不同的草,找出它們的一樣和不同。啟發引導:從植物器官及生存環境、生常年限、生長變化規律等方面比擬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態,各有差異,但是它們之間存在著很多共同特征,說說你對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雖小,但也十分得意,我們應當呵護它們。三、比擬樟樹和狗尾草1.引導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比擬樟樹和狗尾草的一樣和不同之處.2.比擬完成比照表格:樟樹狗尾草莖顏色軟硬粗細質地葉顏色形狀軟硬大小氣味果實顏色形狀大小
14、多少3.交流匯報:樟樹和狗尾草的一樣和不同。引導學生了解:像樟樹莖一樣的莖叫木質莖,像狗尾草一樣的莖叫草質莖。讓學生在匯報中能使用這些詞語即可,不要求對概念進展背誦,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四、整理一樣和不同1.比擬匯報容:總結大樹和小草的不同之處,記錄在下面圈圖的非穿插位置中。2.全班討論:大樹和小草有哪些一樣之處,記錄在下面圈圖的穿插框。這是教學重點 大樹 小草3.總結:從以上唯恩圖的表達容中我知道了樹和草的共同點有根莖葉,有的會開花、結果、有種子根本形態構造一樣;都長在土壤中,需要、水分等根本生活環境和生活需要一樣,我還知道了樹和草的壽命不同,樹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們的具體構
15、造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圖的作用是梳理學生的觀察比擬結果,形成比擬明確的概念,并顯示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比擬一樣點就是為了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植物生命體的特征,從而指向本單元的核心概念。對概念涵的梳理還得從學生實際出發。板書:樟樹狗尾草莖顏色軟硬粗細質地葉顏色形狀軟硬大小氣味果實顏色形狀大小多少 大樹 小草練習設計比擬樟樹和狗尾草的一樣和不同之處。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一單元 植物 4. 觀察水生植物教學重點利用維恩圖總結水生陸生植物作為生命體的共同特征。教學難點探究水生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的構造特點。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6、。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空氣。過程與方法:用簡圖畫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態特征,能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在觀察中提出問題,探究水葫蘆浮在水面的秘密。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研究水生植物的興趣,體會到水生植物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一個水槽,一記錄紙。一、認識常見的水生植物1.陸地上生長著許多植物水中也生長著許多植物。出示實物或圖片,這就是兩種常見的水生植物水葫蘆和金魚藻。你課外調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經看到過哪些水生植物.補充認識水花生、浮萍、蓮、菱、菖蒲、茭白等。二、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1.
17、觀察記錄:塑料袋中裝有水葫蘆和金魚藻,分發給各小組,要求放入水槽中為了使金魚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觀察和簡圖記錄,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樣子,并用簡圖把它們畫下來。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擬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處.對,都能浮在水面上,會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嘗試剖開水葫蘆的葉柄,我們會有什么發現.這種海綿狀氣囊構造很輕,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適應水生植物的環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構造.請課外繼續探究。三、比擬水葫蘆和金魚藻水葫蘆和金魚藻有哪些相似之處.除了形態構造特征外,還可以稍作拓展,如它們都會繁殖后代,都會死亡等。它們是水生植物,它們的生長需要什么條件.
18、四、比擬水葫蘆和狗尾草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一樣和不同之處.與前堂課學生總結的陸生植物的唯恩圖進展比擬,再次填寫維恩圖,完成對植物生命體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后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水分和空氣等水葫蘆狗尾草板書:水葫蘆狗尾草練習設計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一樣和不同之處。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一單元 植物 5. 植物的葉教學重點開展觀察葉生命現象的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的科學概念。教學難點是否是同一種樹葉的判斷。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樹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根本功特征。植物的葉一般由葉
19、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葉也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場生長,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過程與方法:統計撿到的樹葉的數量和樹葉的種數;根據一定的判斷依據,劃分出同一種樹葉和不同種的樹葉。情感、態度、價值觀:開展研究樹葉的興趣,培養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和意識。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學生自備材料:撿一些落葉。分組材料:同一種植物的新鮮葉和落葉。教師準備:一條有大小不同葉片生長的樹枝。一、統計收集到的樹葉課前大家分別從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種樹葉,說說你是怎么收集樹葉的。是呀,樹木是我們的朋友,他們是有生命的,所以我們不能隨意摘樹葉。現在把樹葉放在桌上,以小組為單位進展統計:我撿了幾片落葉.這里
20、面有幾種樹葉.二、觀察比擬樹葉1、質疑:我們小組共有幾種樹葉.這些葉子是同一種葉嗎.2、討論:觀察到了什么,才說它們是同一種葉.觀察到了什么,才說它們不是同一種葉.同一種葉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擬:同時觀察所有完整的葉,我們能發現不同種葉有什么一樣的構造嗎.是呀,大局部葉具有葉柄、葉片構造,葉片上還有葉脈。三、觀察葉的生命特征1、觀察:比擬新鮮的葉與落葉,它們有什么一樣和不同.思考:長在樹上的新鮮葉與落葉的最大的不同表現在哪里.是呀,新鮮的葉是活的,而落葉是死的。2、描述:觀察一種植物的葉,我們能從中看出葉的生長變化過程嗎.能找到這條樹枝上有幾種不同的生長階段的樹葉嗎.如葉芽、小葉片、嫩葉
21、、成熟的葉、老葉、將枯的葉等能從幾葉的不同生長階段去推測一片葉的生長過程嗎.3、總結:葉也是有生命的,它從葉芽長成小小的嫩葉,又慢慢地長大,變老。許多植物的葉從春天長出來,到秋天枯黃死去,完成了葉的一生。有些樹木雖然秋天不落葉,但它們的葉同樣也有生長和衰老的完整過程。板書:葉的一樣構造:有葉柄、葉片構造,葉片上還有葉脈。葉的生長變化過程:葉芽、小葉片、嫩葉、成熟的葉、老葉、將枯的葉生長和衰老的完整過程練習設計觀察葉,并制作一葉的標本。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一單元 植物 6. 植物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學重點觀察記錄描述植物的變化。教學難點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的變化記錄
22、表。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植物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比擬明顯,有些變化不太明顯。植物的變化表現在各個方面,主要表現在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方面。植物的變化是生命體的特征之一。過程與方法:能用測量的方法比擬葉的大小,能用數據記錄植物的變化。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關注周圍植物的變化,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的變化記錄表。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分組材料:一把尺子,4不同大小的葉片,記錄表。教師準備:一些樹木四季變化的圖片,帶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一、怎樣觀察植物的變化我們知道,春暖花開的季節,許多植物很快地進入生長期,發芽、長大、開花結果。秋天里,從開學到現在,好幾個星期過去了,校園里的植物發生了什么變化
23、.可結合第2課的課外作業及學生的精彩發現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討論:我們可以觀察植物的哪些變化.我們怎樣觀察.首先得測量樹干是否變粗了,我們得在樹干的同一高度連續測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級孩子尚未接觸過平均值的數學解法;過一個階段再同樣測量進展記錄。能不能看出樹干的變化呢.數數每天有多少落葉。菊花的花苞長得怎么樣了.狗尾草會枯死嗎.樟樹的果實又是怎樣變化的呢.二、觀察葉的生長變化可以測量一條樹枝上的最大葉子、最小葉子和中間大小的葉子的長度或寬度,并做好記錄,看一個階段后它們分別有什么變化.還可以觀察樹葉的其他變化。從一棵樹的樹葉大小不同、軟硬不同中,我們知道了什么.從一片樹葉的顏色變化過程中,我們又
24、知道了什么.三、實地觀察記錄植物的莖、葉1、活動:根據討論的結果,我們分小組按方案到校園進展觀察,記錄下第一手資料。活動時間約15分鐘2、交流:匯報我們的觀察數據,思考這些數據能說明什么問題.落葉的數量說明什么問題.一條樹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樹葉,說明什么問題.如果以后測量得到的數據變化很大,說明什么.如果變化不大,又怎樣理解.四、記錄一種植物的變化情況我們還可以同時觀察田野、路邊和家里的植物發生了什么變化.就這樣一直觀察你所選擇的那棵樹或草,觀察它們在秋冬季的變化,一個月觀察一次,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中,你能做到嗎.我的_變化記錄表樹干樹冠葉子其他粗細樹皮落葉數顏色大小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25、 日這樣堅持下去,我還可以知道大樹一年四季中的變化。板書:我的_變化記錄表樹干樹冠葉子其他粗細樹皮落葉數顏色大小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練習設計觀察你所選擇的那棵樹或草,觀察它們在秋冬季的變化,一個月觀察一次,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中。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一單元 植物 7. 植物的共同特點教學重點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點。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資料來總結植物的一些特征。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植物按生存的環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空氣和營養。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壽命。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都需要水分
26、、空氣和營養,都會生長發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過程與方法:運用比擬的方法獲得有關共同特征的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過對植物壽命的認識,懂得生命的可貴,也體會生死的自然規律。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教師: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圖片,植物一生的圖片;學生: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比擬記錄紙。一、比擬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1、回憶:我們的周圍生長著許多植物,我們已經認識了大樹、狗尾草、水葫蘆和金魚藻。我們還知道哪些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記錄在下面的記錄單里。陸生植物 水生植物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長.請交流。請補充閱讀P21的植物需要。陸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水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能用唯恩圖記
27、錄下它們生存需要的共同點嗎.二、了解植物的一生思考:植物的一生經歷了哪些變化.請看圖:向日葵的一生,我們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幾個典型生長階段嗎.種子、發芽、幼苗、開花、結果,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長階段。看圖:一棵大樹的一生,你們能找出與向日葵一生的一樣和不同嗎.對了,主要不同是壽命的長短不同。請看資料庫:植物的壽命有長有短,你們有什么體會.是呀,無論是百年老樹,還是一年草本植物,它們都會死亡,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生命的特征。交流:從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們明白了什么.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點思考:在我們對植物進展了這些觀察和研究之后,我們能夠說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點.我們是怎么知道的.整理:翻看前幾課
28、的唯恩圖記錄,比擬各共同點,然后整理記錄于紙上。植物的共同特點交流:我們認為,植物都生長在一定的環境中,都需要水分、空氣等;都會生長發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都有一樣的根本構造特征: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總結:植物作為生命體有許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長需要量,有生長發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還有適應環境水葫蘆的構造特征等。這樣的歸納總結一定要基于學生的開展根底上,學生能總結幾條算幾條,不要強求,也不能死記硬背!板書:陸生植物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水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 植物的共同特點練習設計親手種植一種小植物,觀察并記錄植物的一生經歷了哪些變化。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
29、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二單元 動物 1. 尋訪小動物教學重點在回憶和整理已有的對小動物的經歷和知識的根底上,去尋訪、親近、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教學難點防止學生在尋訪過程中過分關注*一種小動物。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動物具有多樣性,動物的生存依賴于環境,不同的環境中生長著不同的動物。過程與方法:會議和整理已有的對小動物的經歷和知識,提出尋訪小動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開展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的態度,形成保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教學過程教學準備1、 在校園里準備一塊可供學生尋訪小動物的場地最好教師提前尋訪一遍。2、 設計簡單的記錄表,
30、供學生參考。一、理解小動物1、 教師問:聽到動物這個詞我們想到了那些動物.大動物我們能想到那些動物.小動物我們能想到那些動物.2、 學生用舉例的方法來區分大動物和小動物。3、 關注:學生舉例的普遍性性,舉現實存在的動物的為例。4、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小動物所指圍。二、回憶和整理已有的對小動物的經歷和知識1、 教師組織學生回憶、交流在一定圍見過那些小動物。2、 過程中注意引起學生尋訪小動物的興趣。3、 關注:學生是否注意傾聽同學的經歷;學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容。4、 設計意圖:初步認識動物的多樣性。三、尋訪活動的準備1、 組織討論,明確尋訪的任務、尋訪的時間、地點和觀察與調查的方法。2、 學生
31、分組討論,并明確組的分工。3、 交流尋訪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考前須知。4、 教師做好明確要求:注意平安、關注和保護小動物。5、 關注:學生任務和分工是否明確。6、 設計意圖:為順利尋訪做好準備。四、到校園里尋訪小動物1、 學生分組尋訪。2、 教師適時提供指導和幫助。3、 關注:學生是否遵守紀律、是否保護小動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記錄。4、 進一步增強對動物多樣性的認識,獲得更多的信息。板書:樹上:小鳥大樹周圍:螞蟻、椿象草叢中:蟋蟀、蝗蟲、螳螂、蝴蝶泥土中:青蛙、蚯蚓石塊下:蝸牛、蟋蟀、不知名小蟲天空中:蜻蜓小溪中:小魚練習設計分組尋訪小動物,用一定的方式作記錄。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
32、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二單元 動物 2. 蝸牛一教學重點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響等方面的觀察活動。教學難點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蝸牛的特點表達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2、 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響,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以躲避危險等。3、 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過程與方法:1、 經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2、 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3、 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記錄。情感、態度、價值觀:開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
33、、實事地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攪、不傷害小動物。教學過程教學準備1、 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2、 與學生一樣的但大一號的材料。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蝸牛1、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么環境上的特點。2、 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3、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二、觀察蝸牛的身體。1、 組織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順序,討論紀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學生在觀察過程流和記錄情況
34、。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的身體構造特點。三、觀察蝸牛的運動和反響。1、 組織學生討論觀察蝸牛運動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運動。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的方法觀察蝸牛的反響,學生在觀察過程流和記錄情況。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運動的特點:靠腹足運動,爬過的地方有粘液,能對刺激做出反響。被注:觀察蝸牛的身體和觀察蝸牛的運動最好結合起來在同一時間段完成四、飼養蝸牛1、 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和考前須知。2、 學生飼養、觀察蝸牛并記錄發現和產生的新問題。3、 關注:飼養過程中是否堅持觀
35、察、記錄。4、 設計意圖:在飼養過程中了解更多有關蝸牛的信息。板書:蝸牛的身體構造特點蝸牛運動的特點:靠腹足運動,爬過的地方有粘液,能對刺激做出反響練習設計飼養、觀察蝸牛并記錄發現和產生的新問題。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二單元 動物 3. 蝸牛二教學重點經歷觀察蝸牛吃食、休眠、排泄的過程,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學生表現自我的欲望與傾聽他人意見的沖突。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過程與方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細致觀察對獲得信息的重要性。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分組
36、:2-3只餓了的蝸牛,菜葉、蘋果片、餅干、等食物,記錄表。一、交流飼養蝸牛的經歷和發現1、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容。2、 交流飼養蝸牛過程中的發現。3、 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容。4、 關注:匯報情況的真實性,要求匯報的是自己觀察到的而不是聽別人說的或叢書上看到的。5、 設計意圖:獲取更多的有關蝸牛的信息,初步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二、觀察蝸牛吃食1、 整理有關蝸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2、 學生設計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實驗。3、 學生用實驗驗證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4、 教師注意就學生提出的新問題提供信息。5、 關注:學生設計實驗的多樣性和可行性;學生觀察過程中新問題的提出。
37、6、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三、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1、 指導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2、 學生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3、 關注:學生觀察的方法的正確性和學生獲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4、 設計意圖:體會細節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四、繼續觀察蝸牛1、 學生課后繼續飼養蝸牛、并觀察和記錄獲取的信息。2、 教師注意在學生飼養過程中就學生提出的新問題提供信息。3、 關注:飼養中是否仔細認真的觀察,注意引起飼養和觀察的興趣。4、 設計意圖:在飼養中獲取更多的有關動物的信息。板書:蝸牛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練習設計繼續飼養蝸牛、并觀察和記錄獲取的信息
38、。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二單元 動物 4. 蚯蚓教學重點經歷對蚯蚓的觀察,初步理解動物身體構造的多樣性。教學難點對蚯蚓的細致的觀察,對蚯蚓身體構造的認識。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蚯蚓有其適應環境的身體構造。2、 蚯蚓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的反響,如對外力刺激的反響、對水的反響。過程與方法:能用簡圖畫出蚯蚓的形態構造,能用維恩圖比擬一樣和不同。情感、態度、價值觀:喜歡蚯蚓這樣的小動物,樹立認真細致、實事地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攪、不傷害小動物。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每組:幾條蚯蚓,一只淺水碟子。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蚯蚓1、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
39、么環境上的特點。2、 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3、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二、觀察蚯蚓的身體1、 組織討論觀察蚯蚓的身體的順序,討論紀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2、 學生觀察、記錄蚯蚓牛的身體。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門、扣、和環帶,學生在觀察過程流和記錄情況。4、 設計意圖:認識蚯蚓的身體構造特點。三、觀察蚯蚓的運動和反響。1、 組織學生討論觀察蚯蚓運動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2、 學生觀察、記錄蚯蚓的運動。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
40、題。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比方用水刺激的方法觀察蚯蚓的反響,學生在觀察過程流和記錄情況。4、 設計意圖:認識蚯蚓運動和反響的特點:靠環節間的縮放運動,能對刺激做出反響。四、比擬蚯蚓和蝸牛的一樣和不同1、 回憶維恩圖的用處。2、 學生把上節課學的蝸牛的特點寫在左邊圓圈里,把蚯蚓的特點寫在右邊的圓圈里,劃去各自一樣的特點。3、 小結蚯蚓和蝸牛的一樣點和不同點。4、 關注:學生比擬的信息的多寡。5、 設計意圖:初步體會動物具有一樣的特點。五、鼓勵學生飼養蚯蚓,以獲取更多有關蚯蚓的信息。板書:蚯蚓的身體構造對外力刺激的反響、對水的反響蚯蚓和蝸牛的一樣點和不同點練習設計飼養蚯蚓,以
41、獲取更多有關蚯蚓的信息。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二單元 動物 5. 螞蟻教學重點經歷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的過程,初步體會動物的多樣性。教學難點觀察螞蟻過程中不干擾螞蟻,室外觀察螞蟻的平安性。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2、 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局部,頭上有觸礁,胸上長有六只腳。過程與方法:1、 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2、 想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展觀察研究。情感、態度、價值觀:以細心、小心的態度觀察螞蟻,保護小動物,珍愛生命。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每組:少許面包,少許白糖、和死掉的昆蟲,放大鏡。
42、教師準備: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志、放大鏡、小盆子、小石塊。一、課前布置找螞蟻1、 課前找螞蟻的要求:在校園找到螞蟻;不驚擾螞蟻;不捉螞蟻。2、 學生找螞蟻,最好能找到螞蟻的窩。3、 關注:學生是否按要求找螞蟻。4、 設計意圖:為觀察螞蟻找到適宜地點。二、觀察螞蟻一室外觀察螞蟻1、 交流有關螞蟻的經歷。2、 觀察螞蟻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觀察螞蟻的方法。3、 教師整理學生的意見并根據學生意見適當補充觀察的考前須知。4、 學生到校園找好的地方觀察螞蟻。5、 關注:學生是否能在不干擾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構造、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認真記錄。6、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
43、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構造、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二室觀察螞蟻用于補充室外觀察的缺乏或校園找不到螞蟻的情況1、 教師問:螞蟻要亂跑,怎樣才能很好的觀察螞蟻呢.2、 學生討論方法,教師整理。3、 選用合理的方法進展限制螞蟻活動而又不傷害螞蟻的觀察并記錄。4、 關注:學生是否能在真正不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構造、和運動方面的信息并記錄。5、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構造、運動等方面的信息。三、交流發現1、 學生交流觀察中的發現。2、 組織學生并適當提問使學生交流更順暢和清晰,適當提供信息以幫助學生解答觀察中的問題
44、。3、 關注:學生對同學意見是否愿意傾聽。4、 設計意圖:培養傾聽的習慣;獲得更多有關螞蟻的信息。備注:如果是室觀察,注意送螞蟻回家。板書:螞蟻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局部,頭上有觸角,胸上長有六只腳。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練習設計選用合理的方法進展限制螞蟻活動而又不傷害螞蟻的觀察并記錄。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二單元 動物 6. 金魚教學重點通過觀察金魚的生活,了解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的一樣和不同。教學難點學生有想法時用實驗的方法進展驗證。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魚類有適應水生環境的構造,具有生命體的根本特征。2、 金魚用鰭游泳,用
45、腮呼吸。3、 金魚和螞蟻具有一樣的生命特征。過程與方法:1、 用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測。2、 繼續利用維恩圖比擬動物的一樣和不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用實驗證據證明猜測的態度。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每組:2-3條金魚,裝載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許使用色素調制的紅水、少許魚食。一、了解魚類的生活環境1、 教師介紹魚類的生活環境。2、 學生舉例其他的水生生物。3、 關注:魚生活在水里的理解。4、 設計意圖:為進一步觀察與作鋪墊。二、觀察金魚的外形和運動1、 學生觀察金魚的外形和運動。2、 教師適時告知魚鱗、魚鰭等及其作用。3、 關注:學生對金魚形態的關注和對金魚運動方式的關注
46、。4、 設計意圖:了解金魚在外形和運動方面的信息。三、觀察金魚的吃食和呼吸1、 交流有關金魚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經歷。2、 討論、設計觀察金魚吃食和呼吸的方法。3、 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與討論作出提示:喂食觀察金魚的吃食;用紅水觀察金魚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紅水的方法4、 學生觀察并記錄。5、 教師適時指導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氣。6、 關注:學生用實驗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看法時是否干擾金魚;是否觀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7、 設計意圖:了解金魚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養用實驗方法驗證看法的意識。四、比擬金魚和螞蟻的一樣和不同1、 回憶維恩圖的用處。2、 學生把上節課學的蝸牛的特點寫在左邊
47、圓圈里,把蚯蚓的特點寫在右邊的圓圈里,劃去各自一樣的特點。3、 小結蚯蚓和蝸牛的一樣點和不同點。4、 關注:學生比擬的信息的多寡。5、 設計意圖:初步體會動物具有一樣的特點。五、把觀察后的金魚養在各班教室,方便學生繼續觀察,獲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時的看護,保證金魚存活。板書:魚生活在水里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金魚和螞蟻具有一樣的生命特征練習設計學生繼續觀察金魚,獲取更多信息。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二單元 動物 7. 動物的共同特點教學重點整理已經觀察、分析、和研究的結果,進展概括和總結,共同的除動物的共同特征。教學難點學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證據支持,學生無證據信息對
48、整理的干擾。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動物的個體形態不同,生活環境也不同,但是動物具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泄廢物,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響,會生長發育,會繁殖后代。過程與方法:運用比擬的方法獲得動物的共同特征。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動物壽命的認識,懂得生命的可貴,也體會生死的自然規律。教學過程教學準備蝸牛、蚯蚓、螞蟻、金羽的圖片;四種動物議政的圖片。一、討論動物的共同特點。1、 學生整理本單元的學習成果。2、 小組討論四種小動物的共同特點,把結果記在課本上。3、 匯報,教師把匯報結果記在黑板上。4、 教師或學生舉例*種動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點,如果*一種
49、動物不具備上面四種動物的*個共同特點就刪去,這樣找出動物的共同特點。5、 關注:學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證據支持。6、 設計意圖:了解動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二、感受生物的多樣性1、 教師講解到校園觀察學校動物和植物的考前須知。2、 學生分組到校園靜靜的觀察校園的植物和動物。3、 回教室匯報。4、 關注:是否能做到安靜的觀察、不打攪校園的動植物。5、 設計意圖:學生體會生物的多樣性。三、總結生物的共同點1、 全班集體用維恩圖比擬動物和植物有什么一樣和不同。2、 在動物和植物一樣的圈里寫上生物兩個字,并告訴學生,動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體。3、 關注:學生在過程中提出的問題。4、 設計意圖:
50、理解什么是生物。四、討論人與其他動物、植物的共同特點1、 教師指著動物、植物的共同點問:人有這些特點嗎.2、 歸納小結:人和動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會生長繁殖、最后都會死亡。這是生物的特點,也是生命的根本特征。3、 關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4、 設計意圖:對生命的特征有一個根本的認識。板書:動物具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泄廢物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響會生長發育,會繁殖后代練習設計比擬動物和植物有什么一樣和不同,對生命的特征有一個根本的認識。談談自己對生命的體會。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目標反思課堂教學成敗及改良策略教學容第三單元 我們周圍的材料
51、 1. 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重點觀察和識別身邊不同的材料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過程與方法: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觀察和識別不同的材料。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情感、態度、價值觀:開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教學過程教學準備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場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 送給新年的禮物教學設計 蘇教版
- 人教版新課標A必修11.3.2奇偶性教案配套
- 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15 夏天里的成長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公司專業印章使用授權書
- 三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1 Using my five senses Unit 3 Sounds第3課時教學設計 牛津滬教版(三起)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8課時 用戶界面及基本操作教學設計 科教版
-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我的好習慣1 我們愛整潔教學設計
- 2024內蒙古德恩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招聘專業人才(第二批)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會響的玩具(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12)美術三年級上冊
- 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文件
- DB11T 1539-2018 商場、超市碳排放管理規范
- DB11T 1796-2020 文物建筑三維信息采集技術規程
-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蘇教版)和差倍問題專項訓練
-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評分標準(2023版)
- 化工技術經濟(第五版)課件-第7章-項目可行性研究與決策-
- 安全掃描漏洞管理方案
- 高級煙草制品購銷員(三級)職業資格鑒定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 GA/T 527.2-2024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方式第2部分:通行狀態與控制效益評估指標及方法
- 員工工資表范本
- 高中物理必修三《電磁感應現象的應用》說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