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體譜檢測的臨床意義_第1頁
抗核抗體譜檢測的臨床意義_第2頁
抗核抗體譜檢測的臨床意義_第3頁
抗核抗體譜檢測的臨床意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抗核抗體譜檢測的臨床意義自身抗體:是指抗自身細胞內、細胞表面和細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抗細胞內抗原的抗體包括:1、抗細胞核成分的抗體(抗核抗體)。2、抗細胞漿內成分的抗體(抗中性粒細胞及其他細胞胞漿抗體、抗線粒體抗體、抗核糖體抗體等)。3、抗細胞表面抗原的抗體。抗細胞外抗原的抗體包括:類風濕因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等。抗核抗體譜(ANAs)   ANA根據細胞內各分子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主要分四大類:抗核抗體抗DNA抗體抗雙鏈DNA(ds-DNA)、抗單鏈DNA(ss-DNA)抗組蛋白抗體Histone:H1,H2A,H2B,H3,H4,H2A-H2B復合物抗非組

2、蛋白抗體抗ENA抗體:nRNP、Sm、SS-A、Ro-52、SS-B、Scl-70、Jo-1、核糖體P蛋白、PCNA等抗體抗著絲點抗體(抗CENP-A、B、C、D、E、F抗體)抗核仁抗體抗RNA多聚酶-1、PM-Scl、NOR-90等抗體抗其他細胞成分抗體高爾基體、中心體紡錘體、線粒體、溶酶體抗體(一).抗DNA抗體又可分為單鏈和雙鏈DNA抗體:1. 抗雙鏈DNA(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抗體):又稱為天然DNA抗體,其靶抗原為雙螺旋dNA.對診斷SLE有較高的特異性,30%-90%的活動期SLE患者此抗體陽性,且抗體滴度的消長與SLE的活動程度相關,隨著疾病活動的

3、控制,抗dsDNA抗體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可作為治療監測和預后評價的指標。抗dsDNA抗體與DNA結合成為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基底膜沉積,或抗dsDNA抗體直接作用于腎小球抗原造成SLE患者的腎損害。抗dsDNA抗體陽性的患者較陰性患者發生腎炎的危險性高12倍。2. 抗單鏈DNA(single strand DNA,ss-DNA)抗體:又稱為變性DNA抗體, 其靶抗原為核搪或脫氧核糖.在SLE患者有較高的檢出率(50%-60%),但結果缺乏疾病特異性,在其他風濕病如混合性結締組織病,藥物誘導的狼瘡,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也有10%-70%的檢出率.有些正常老年人也存在。(二

4、).抗組蛋白抗體:具有H1、H2A、H2B、H3和H4四個亞單位,常以四聚體形式存在,與DNA構成的復合物稱為染色質,染色質最基本的單位是核小體(nucleosome).所有組蛋白各成分均可能成為自身抗體的靶抗原.1.SLE的陽性率約30%-80%,并常伴有抗dsDNA抗體陽性,主要以抗H2A、 H2A-H2B復合物和抗H1的IgG型抗體為主.2.藥物性狼瘡的陽性率達95以上,但不伴有抗dsDNA抗體陽性,主要以抗H2A-H2B為主.常見的藥物有肼苯達嗪、異煙肼及氯丙嗪.(三).抗非組蛋白抗體:1.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體(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此類抗蛋

5、白可以溶于鹽水而被提取,故稱為可提取性核抗原.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尤為重要,但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及其活動度無明顯關系。(1).抗Sm抗體:以患者Smith名字命名,Sm抗原是U族小分子細胞核核糖核蛋白(UsnRNP),具有抗原性的蛋白的分子量是29KD、28KD、13.5KD。Sm抗體和SnRNP是同一分子復合物中的不同抗原位點,故抗Sm抗體很少單獨出現,它常于U1RNP抗體相伴,約60抗U1RNP抗體與抗Sm抗體中的28/29KD有交叉反應。抗Sm抗體陽性均伴有抗U1RNP抗體,而抗U1RNP抗體可以單獨存在。.在SLE中陽性率為30.2%。雖然敏感性較低,但特異性較高。在全部抗Sm陽性的

6、病例中,92.2%為SLE。因此,抗Sm抗體為SLE的標記抗體。.另外,有人還發現SLE病人由活動期轉為緩解期后,狼瘡細胞可轉陰,ANA、抗DNA抗體效價可降低,但Sm抗體依然存在。因此,對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經治療緩解后的回顧性診斷有一定意義(2).抗nRNP抗體(nuclear RNP):臨床上應用較多為U1RNP抗體,U1snRNP由U1RNP和9種不同的蛋白質組成。具有抗原性的分子量有70KD、32KD和22KD。因為以抗核內的核糖核蛋白得名,所作用的抗原是U1小分子細胞核核糖核蛋白(U1snRNP),所以又稱抗U1RNP抗體。.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幾乎均為陽性,且滴度很高

7、,對確立MCTD的診斷很有幫助。高滴度的抗RNP,尤其在沒有其他自身抗體存在的情況下,一般認為是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的診斷標志。MCTD的抗RNP陽性率>95%。此種抗體陽性的患者,常有雙手腫脹、雷諾現象、肌炎和指(趾)端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抗RNP抗體在SLE中的陽性率為40%左右,僅產生抗RNP抗體的SLE病人,常常抗DNA抗體陰性,腎臟受累較少,一般來說皮質激素類藥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預后理想,定期監測抗RNP對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有實際意義。抗RNP抗體如和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同時存在,則發生狼瘡腎炎的可能性較大。.其他結締組織病:抗RNP抗體在其他

8、結締組織病陽性率較低且滴度低。(3)抗SSA抗體:又稱為抗Ro抗體或抗干燥綜合征抗原A抗體,SSARo是小分子細胞漿核糖核蛋白(scRNPs),由一個RNA分子(Y1-, Y2-, Y3-, Y4-, Y5-RNA)和兩種不同的蛋白形成的復合物。抗原是含有YYRNA的蛋白質,它更多的存在于胞漿中,其分子量有52KD及60KD.抗SSA抗體主要見于原發性干燥綜合征,陽性率高達6075。此外,抗SSA抗體常與亞急性皮膚性紅斑狼瘡、抗核抗體陰性狼瘡、新生兒狼瘡等相關(SSA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引起新生兒兒狼瘡綜合癥 )。SSA抗體與廣泛光過敏性皮炎癥狀相關。.52KD的多肽條帶(Ro-52)與干燥

9、綜合征(SS)相關,而60KD的多肽條帶則更多存在于SLE患者(30%)中。(4)抗SSB抗體:又稱為抗La抗體或抗干燥綜合征抗原B抗體,是抗小分子細胞核核糖核蛋白(snRNP)。抗原是RNA多聚酶轉錄中的小RNA磷酸蛋白質。其分子量為48KD、47KD、45KD,其中48KD更具特異性。.抗SSB陽性幾乎總伴有抗SSA抗體陽性,抗SSB抗體較抗SSA抗體診斷干燥綜合征更特異,是干燥綜合征血清特異性抗體。原發性干燥綜合征陽性率達40左右。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有抗SSB抗體,常伴有繼發性干燥綜合征。唾液腺、唇腺活檢可見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中,抗SSA和抗SSB的陽性率分別是6

10、0和40,但在其它結締組織病中,該兩種抗體也可出現,且常提示繼發性干燥綜合征的存在。抗SSB和抗SSA抗體相伴出現,有單獨的SSA出現,但單獨的SSB出現的少。抗SSA和抗SSB抗體陽性,可造成新生兒狼瘡及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且常與血管炎、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減少、光過敏、皮損、紫癜等臨床癥狀相關。(5)抗Scl-70抗體:是分子量為100KD的DNA拓樸異構酶I的降解產物,首先在皮膚彌漫型多發性系統性硬化癥(PSS)患者血清中發現抗Scl-70抗體。因其主要見于硬皮病,且其相應抗原分子量為70KD,故取名為抗Scl-70抗體。PSS病人陽性率達30%40%。雖然陽性率不高,但對PSS(SSC)

11、有較高特異性(特異性達100%)。有抗Scl-70抗體陽性表示病性進展較迅速,皮膚病變往往彌散廣泛,易發生肺間質纖維化和指骨末端吸收。     重癥彌漫性PSS(SSc)中抗Scl-70抗體陽性率高達75。有雷諾現象的患者存在抗Scl-70抗體,提示可能發展為PSS。抗Scl-70抗體與惡性腫瘤有明顯相關。(6)抗JO-1抗體:抗組氨酰tRNA合成酶抗體(抗JO-1抗體)又稱為抗PL-1抗體或抗合成酶抗體,抗原是組氨酰tRNA合成酶在胞漿中以小分子核糖核蛋白(scRNPs)形式出現,分子量為55KD,它是氨酰tRNA合成酶之一。Jo-1抗體對多發性肌炎的

12、診斷具有較強的特異性,是目前公認的多發性肌炎(PM)的血清標記抗體。在多發性肌炎(PM)中陽性率達25左右。在皮肌炎(DM)中陽性率為7.1%。合并肺間質病變的PMDM患者,陽性率高達60。67抗Jo-1抗體陽性的患者有HLADR3抗原。其他結締組織病為陰性。在抗JO-1和抗SSA二項陽性,約80%的多發性肌炎和皮肝炎患者合并有干燥綜合征。而抗JO-1與抗RNP兩項陽性者臨床上都發現有雷諾氏現象。抗Jo-1抗體綜合征:抗Jo-1抗體陽性、急性發熱、對稱性關節炎、“技工手”、雷諾現象、肌炎、肺間質病變。(7)抗rRNP(ribosome)抗體 :全稱抗核糖體P蛋白抗體,抗rRNP抗體的靶抗原是核

13、糖體大亞基上磷酸蛋白。為胞漿抗原(抗原是主要存在于胞漿中的一種磷酸蛋白)。免疫印跡法測得抗rRNP主要有38KD、16KD、15KD三條蛋白多肽。抗rRNP抗體主要見于SLE,常在SLE活動期中存在,陽性率在10%20%左右,是診斷SLE的特異性抗體。如僅有抗rRNP抗體陽性的SLE患者,ANA常為陰性。抗rRNP抗體陽性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發生率高。抗rRNP抗體與抗dsDNA抗體的消長相平行,但與抗dsDNA抗體不同的是不會隨病情好轉立即消失,可持續12年后才轉陰。(8)抗增殖細胞核抗原抗體(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 antibody,PCNA)

14、:靶抗原是增殖細胞核抗原,是DNA多聚酶的一種輔助蛋白,分子量為36KD.PCNA對SLE有很高的特異性,但靈敏度僅為3%-6%,該抗體很少見于其他疾病.目前尚未知是否與某種SLE亞型或SLE特定的某種癥狀相關.2.抗著絲點抗體(ACA):也稱為抗動粒抗體,抗原是染色體粒區的17KD(CENP-A)、80KD(CENP-B)和140Kd(CENP-C)的蛋白。大多數抗著絲點抗體(ACA)陽性血清至少與其中兩種抗原發生反應,并且總是與CENP-B 反應.     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癥(PSS)可以表現為局限型和彌漫型,臨床上難以區分,需要檢測抗著絲點抗體.由

15、于抗著絲點抗體在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癥局限型患者中特異性高,特別在變異型CREST綜合征(軟組織鈣化、雷諾現象、食道功能障礙、指端硬化、毛細血管擴張)中,其陽性率為80%-90%,因此,它對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癥局限型有確診意義.     PSS局限型患者為選擇性肢體受累,而內臟很少受累. PSS彌漫型患者始發于四肢或軀干, 內臟嚴重受累,病情進展迅速,預后不良.     在雷諾綜合征患者中查到ACA,高度預示患者有其他硬皮相關性疾病.(四)抗核仁抗體抗PM-Scl抗體:又稱PM-1抗體,位于核仁顆粒部分,至少由10種多肽

16、組成,分子量20-100KD,其中75KD和100KD最具有抗原活性.     抗PM-Scl抗體最多出現于多肌炎和硬皮病的重疊綜合征患者,也可出現在多發性肌炎(PM)及系統性硬皮癥患者.     抗PM-Scl抗體陽性的硬皮病患者出現皮膚鈣沉著和關節炎的可能性要比抗PM-Scl抗體陰性的大得多,而且預后好,幾乎無內臟損害,10年生存率達100%.(五)抗線粒體抗體(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由Maokey等于1958年首次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

17、y cirrhosis ,PBC)患者血清中發現,是一種無器官特異性,無種屬特異性的自身抗體.靶抗原是線粒體膜上多種蛋白,現知有M1-M9九種成分.抗核抗體譜(ANAs)檢測的是AMA-M2,主要用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診斷,約90%的PBC患者抗AMA-M2抗體陽性,但AMA與PBC的病程,疾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均無相關性.此外, 抗AMA-M2抗體也見于慢性活動性肝炎,HbsAg陰性的肝病.(六)抗核小體抗體(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核小體是染色質(組蛋白與DNA構成的復合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有146個bp組成的DNA鏈包繞著一個8個組蛋白分子(2個H2A-H2B雜二聚體夾著2個H3-H4雜二聚體)構成的核心.抗核小體抗體(anti-nucleosome antibod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