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孩子受教育狀況的社會調查報告_第1頁
農村孩子受教育狀況的社會調查報告_第2頁
農村孩子受教育狀況的社會調查報告_第3頁
農村孩子受教育狀況的社會調查報告_第4頁
農村孩子受教育狀況的社會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會經濟調查與方法-關于農村孩子受教育狀況的調查 姓名: 高 川 班級: 會 計121 學號: 3120511025 日期: 2014.12.22 目 錄社會經濟調查與方法1研究背景2選題目標:3研究意義4研究內容5(一)、調查課題:農村適齡孩童受教育情況5(二)、調查目標:目前農村受教育狀況堪憂,希望借此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從而更好解決教育問題。5(三)、調查地點:陜西省藍田縣5(四)、調查項目5(五)研究主體,對象5研究邏輯8優化方法10關鍵指標10調查問卷12研究背景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人口眾多、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的條件下,實現了“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2、)的歷史性任務,應該說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農民義務教育的負擔較重,城鄉教育差距還有擴大的趨勢,教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亟待加強。為了解我省農村義務教育情況,就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在規范收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絕違規收費還任重道遠;農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民義務教育的費用負擔比較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待遇還比較低;農村義務教育在相當一部分地區困難還比較多;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關鍵詞:農村教育 薄弱 嚴峻 改善引言:首先,“三農”問題是當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其發展狀況將在

3、很大程度上決定現代化的發展進程。農村的教育問題既是農村發展的基礎性條件,也是農村發展狀況的重要特征。其次,對于當代的大學生來說,尤其是學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應該利用長假的機會到農村地區實地考察當地的現實狀況,結合課程理論到地方上去實踐,檢驗自身的業務能力。利用暑期長假的機會開展調查活動,切身實際地了解農村教育的現狀,結合理論知識整理調查札記,向大眾宣傳國家關于對農村教育地相關政策。切實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除了在校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之外,對于從現實中實踐與把握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具體的政策法規系統地掌握也至關重要。只有真正了解、領會和掌握這些理論和政策,才能真正走

4、向社會,擔負起改造與建設社會的重任。選題目標:總目標:實行九年義務教育,農村是個大頭,因為約占80的學生在農村。辦好和推廣好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它將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的勞動者。分目標:重視智育而忽視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素質教育的困境,農村初中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探究寒門難出貴子的尷尬囧地研究意義農村教育仍是我國教育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 人口壓力大,文盲率高,衛生條件差,交通等基本設施缺乏是我國大部分農村的普遍情形。然而,農村教育尤其面臨嚴峻的困境。近年來,國家對教育愈來愈重視,農村的教育環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農村教育成功改革指日可待。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5、農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農村教育還存在著許多不適應的地方,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農村教育仍是我國教育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在此,本文擬就陜西省藍田縣農村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其出路進行了調查。研究內容(一)、調查課題:農村適齡孩童受教育情況(二)、調查目標:目前農村受教育狀況堪憂,希望借此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從而更好解決教育問題。(三)、調查地點:陜西省藍田縣(四)、調查項目1、了解農村地區適齡兒童受教育的情況。2、對農村地區兒童的生存發展現狀、家長及監護人的教育觀念、教養行為方式對農村兒童的影響作深入的了解。  3、對農村的教育資源、教育

6、環境做一個考察(實地考察)。  4、深入了解農村兒童教育方面的需求。  5、走訪當地政府,了解當地政府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    (五)研究主體,對象本調查采取了走訪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走訪了當地的兩所小學,一所中學(和其他鎮共享),當地沒有高中和大學,并采訪了當地的教育部門的相關領導以及該村村長,并走進了具體的七家農戶,在和他們的聊天中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結果如下:(一)、適齡適齡兒童受教育的情況。當地適齡兒童有245人,正在接受小學教育的不足一百人,接受中學教育的不足五十人。接受完小學教育的僅有八十多人,大多數孩子在小

7、學四年級后就離開了學校。(二)、當地兒童的生存發展現狀以及家長及監護人的教育觀念、教養行為方式。1、當地兒童的生存發展現狀。具該村劉村長說,由于鄉鎮企業的調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升、農業勞動力過剩等原因,農村經濟增長速度減緩,農民實際收入增長甚微,有的地區和有的年份甚至下降,個別的還有入不敷出、種地賠本的現象,這勢必影響農村教育的經濟基礎。而農村教育水平低,脫離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實際,相當部分學生厭學;學校收費提高,超出部分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高等學校收費過高,使貧困家庭失去繼續學習的希望。這些因素造成農村地區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非良性循環,農村經濟基礎薄弱造成農村教育辦學條件差;農村教育落后,難

8、以發揮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影響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優秀的人才很少留在農村任教,現有的教育也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突出表現在初中輟學率大幅提高。2、家長及監護人的教育觀念、教養行為方式。很多家長認為學校里學的東西畢業后沒用。有的學生也說:“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學校里學的東西農村用不上,在學校里學還不如在家學?!睂W生寧可選擇在家務農,也不愿進分流班,原因就一點:學了沒用。 同時,很多家長認為當子女升學無望、難“跳農門”時,還不如將對教育的投入轉向對家庭生產和勞動的投入。一位農民說得更直白:與其繼續供孩子念書,不如讓他們早點掙錢;即使掙不到錢,起碼也不用再付出。甚至在大多數農村學生及其家長看來,

9、耗費幾年乃至十幾年的時間上學讀書,其結果都是要回到農村,讀書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一種“無用”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學期間的教育成本不斷增加,收費連年增長,畢業后又面臨著就業的壓力,因而對于少數即使能夠升入大學的佼佼者而言,上學也成為一種不堪其累而又意義不大的事情。此外,在不少農村學生看來,其父輩及周圍鄰居雖然學業不佳卻能夠維持溫飽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三)、辦學條件。從自然條件看,兩所學校的布局離村民居住地有四五里地路程,附近有片墳地,周圍是大片耕地,通往學校的的道路只有一條土路(當地上學的孩子說雨天完全是泥路),辦學條件較差。從學?!坝布痹O施來看,缺少最起碼的辦學條件,小學體育場(館)面

10、積小,音樂器材配備達標率低,美術器材配備達標率基本為零,老師配備不齊全(其中一所學校全校只有兩名體育老師,一名音樂老師,數學老師僅有四人分教五個年級),使得學校缺乏對學生應有的吸引力。(四)農村學生對教育方面的需求。通過和當地村民的交談得知,在很多農村學生及其家長的心目中,學生上學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的,就是考上高中、大學,走出農村;學校以及教師也積極鼓勵學生向高一級學校“沖刺”。具當地的教育部門負責人分析說, 一方面是實際情況決定了絕大多數農村學生不可能考入高中、升入大學;另一方面,學校、教師和學生卻把能夠考入高一級學校當作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奮斗目標。正是這種反諷式的教育目標定位,加之教育內

11、容的空疏、單一和脫離現實,使得許多學生把上學視為無聊、無趣、無用和無望的事情??梢哉f,目前農村教育的培養目標,突出地表現為單一性、應試性、離農性和唯城市性。正是這種目標定位,使農村教育呈現出種種不合理的現象。例如,在教育評價方面,往往以升學與否以及升學的數量作為評價農村學校的主要指標,把升學率的高低作為改變農村面貌的同義語;在教學內容方面,教材往往偏深、偏難,缺乏活力,脫離當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實際;在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方面,雖然教學計劃規定農村小學要開設“農業常識”,條件差的農村初中可不開設外語,但教學計劃的彈性卻相當不夠。研究邏輯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樣能迅速見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個

12、人都能認識的,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力的增強,又無不體現出教育的重要性。國際上也不乏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英國是現代工業的發源地,曾是老牌的經濟強國。1850年前后,英國有大量的勞動者從鄉村遷移到城市,在新工廠工作。但英國政府沒有為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學校。到十九世紀末,由于缺乏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隊伍,英國對電力、冶金和化學等技術的掌握遠遠落后于重視對教育進行投資的德國。因此,進入二十世紀時,英國沒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術和生產力方面的巨大優勢。與此相反,愛爾蘭則是另一個例子。愛爾蘭是一個歐洲小國,面積7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萬人。它在1973年加入歐共體(歐盟前身)時,還是一個農業國,

13、是歐洲最窮的國家。加入歐共體后,愛爾蘭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經費,教育開支占gdp的比例在西方國家名列前茅,由此帶來科技突飛猛進,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由歐洲最窮的國家變為最富國家,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愛爾蘭是世界上15到29歲年齡段人口在校就讀率最高的國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軟件開發超過傳統的美國和印度,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年出口額達到120億美元。這兩個事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們國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被包括文盲在內的絕大多數家長所認識,他們節衣縮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有的貧困山區的家長為了

14、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鎮)邊緣搭起十分簡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賺來的錢供子女在城鎮上學。因為他們清楚,教育是解決貧富差距的最好辦法,也是改變他們子女命運的有效途徑。但是我們的很多干部,對教育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視教育,在行動上做得非常不夠。聯合國主管教育的官員說,我國政府教育投入約占gdp的2.2,還不到聯合國推薦水平6的一半。政府預算只占教育開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營部門支付。政府預算不足也正是10年來教育亂收費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聯合國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顯高于其它發展中國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錢搞開發,但沒錢

15、辦教育,這是政府在指導思想上的偏差。其實,很多政府官員作為家長,他們對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視的。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輕文教衛重gdp的根源在于上級對下級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級對下級的考核往往以經濟增長指。優化方法運用運籌學網絡模型等方法建立相關模型,求解出最佳學校采訪地和調查地,運用數理統計的知識在excel上進行相關數據分析,以便對以后的農村教育發展提供依據。同時參考國內的同期數據加以參考,進行網上專家互動討論,共同確定最優的數據統計調查方案。關鍵指標本次調查我們以查閱數據、口頭采訪、問卷調查的形式,每地調查了100名農村學生家長和10名鄉鎮中小學校長,全省共調查了300名農村學生家長和3

16、0名鄉鎮中小學校長。其中中學生、小學生家長和中學校長、小學校長各半。這次接受調查的15所中學,平均在校生規模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專任教師677名(其中代課教師18名),平均每校44名,師生比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調查的15所小學,有13所是鄉鎮中心小學,2所為金華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規模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專任教師452名(其中代課教師2名),平均每所小學30名,師生比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一)省級有關部門規定的農村中小學收費標準省物價局、教育廳、財政廳今年初聯合下發浙價費(xx

17、)21號文件,規定了我省義務教育的收費標準:從xx年春季開學起,城鎮中小學(含鄉鎮初中和鄉鎮中心小學)的雜費標準為:小學每生每學期不超過80元,初中每生每學期不超過110元,具體標準由各市、縣(市、區)價格部門會同財政、教育部門確定。已實施多媒體教育或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中小學,經批準可加收20元的雜費。農村中小學(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學在村里的辦學點和100個省重點扶貧鄉鎮的中學)的雜費標準為:小學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費(農村中小學為課本費、作業本費兩項,城鎮中小學再加上音像教材費、講義費和班會費共五項)實行限額控制,具體標準由各市、縣(市、區)相關部門在每學期開學前確定。借讀費小

18、學為300元,初中為600元。(二)農村初中每生每學期實際繳費657.9元據三地調查匯總,農村初中每生每學期平均繳納費用為657.9元(不含伙食費,下同),占調查戶家庭人均純收入的15.5,A、B、C分別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雜費113.5元(含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占17.3,余杭、金華、龍泉分別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費247.6元,占37.6,A、B、C分別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讀生(共9人)借讀費平均954.4元。(三)農村小學每生每學期實際繳費339.0元根據對150名小學生家長的調查,農村小學每生每學期平均繳

19、納的費用為339.0元,約為初中生的一半,占調查戶家庭人均純收入的8.2,A、B、C分別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雜費62.9元(含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占18.6,A、B、C分別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費158.6元,占46.8,A、B、C分別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讀生三地每地各一名,A、B、C的借讀費分別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為253.3元;住校生(共2名)住宿費每人均60元。調查問卷尊敬的女士先生: 為了了解農村的教育狀況,以便能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來切實提高農村的教育水平,請您協助我們填寫這張調查表,

20、在符合您情況的項目內填寫或用“”表示。 問卷人信息: 1,您的身份是教師 家長 學生 2,您的年齡(  )性別(  )受教育程度(  ) 3,您的戶口城市 農村  教師填寫處: 4,您認為現在的農村小學教育狀況如何? 優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5,您認為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 優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6,教學期間,您有過在職培訓嗎? 

21、;有 沒有 7,如果有在職培訓,一年幾次? 一次 兩次 三次以上 8,若無在職培訓,您有通過其他渠道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嗎? 有 沒有 9,若有,您的渠道是_ 10,若無,請寫出不能得到培訓或提升的原因 11,上課期間,您認為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 優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12,課上課下,您與學生的交流程度如何? 經常 偶爾 無 13,教學過程中,您有什么良策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嗎? 有&#

22、160;無 若有,是_ 14,課下或假期,您以何種方式讓學生保持學習狀態? 布置作業 放任不管 15,您對提升現今的農村教育狀況有何良好建議_ 謝謝您的合作 家長填寫處 16,您認為您孩子所在學校的教育水平如何? 優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17,您認為您孩子所在學校的教師教育水平如何? 優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18,放學回家后,您有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嗎? 有 無 未進行輔導的原因是 19,平均每年教育花費占您家庭收入的_  10%及以下 10%20% 20%30% 30%40% 40%50% 50%及以上 20,您給孩子買過很多輔導書,課外書,電子輔導資料嗎? 有 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