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學基礎知識_第1頁
勞動經濟學基礎知識_第2頁
勞動經濟學基礎知識_第3頁
勞動經濟學基礎知識_第4頁
勞動經濟學基礎知識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知識第一章 勞動經濟學一、 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恰當的答案)1 實證研究方法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的()的問題。A.是什么 B.怎么樣C.應該是什么 D.本質2.勞動力參與率是衡量。測度()程度的指標。A.人口密度 B.社會勞動強度C.人口參與社會勞動 D.參加工作人口比例3.勞動力供給彈性是()變動對工資變動的反應程度。A.勞動力供給 B.勞動力需求C.勞動力供給量 D.勞動力需求量4.供給富有彈性表示為()A.Es<0 B.Es>0C.Es<1 D.Es>15.對于勞動力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小于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判斷正確的是()A.Es>1 B.Es<

2、;1C.Es>2 D.Es<06.供給缺乏彈性表示為()。A.Es<0 B.Es>2C.Es<1 D.Es>17對于勞動力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大于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判斷正確的是()A.Es>1 B.Es<1C.Es>0 D.Es<08.勞動力供給的工資彈性Es表示為()A.(S/S)/(W/W) B.(W/W)/(S/S)C.(W/S)/(S/W) D.(S/W)/(W/S)9.勞動力需求的自身工資彈性Ed表示為()。A.(W/D)/(W/D ) B.(D/W)/(D/W)C.(W/W)/(D/D) D.(D/D)/(W/W)10.勞

3、動力需求的自身工資彈性是()變動對工資率變動的反應程度。A.勞動力需求 B.勞動力供給C.勞動力需求量 D.勞動力供給量11.需求負有彈性表示為().A.Ed>0 B.Ed<0C.Ed>1 D.Ed<112.需求缺乏彈性表示為()A.Ed>2 B.Ed<2C.Ed>1 D.Ed<113.對于勞動力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大于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判斷正確的是()。A.Ed>0 B. Ed<0C. Ed>1 D. Ed<114.對于勞動力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小于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判斷正確的是()。A. Ed>2 B. Ed&l

4、t;2C. Ed>1 D. Ed<115.遍及產量MP用公式表示為()。A.L/Q B.Q/LC.Q/L D.L/Q16.在其他生產要素不變時,由勞動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產量變動的第一個階段,判斷正確的是()。A.AP遞減 B.AP遞增C.MP遞減 D.MP為負值17.AP與MP的交點為()的最大值。A.總產量TP B.平均產量APC.邊際產量MP D.勞動的邊際產品收益MRP18.當()時。總產量取得最大值。A.AP=0 B.MP=0C.AP>MP D.AP<MP19.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短期企業勞動力需求決定的原則是().A.MRP=VMP B.MRP=MPC.VMP=

5、MP D.MP=MC20.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亞當斯密 B.希克斯C.馬歇爾 D.瓦爾拉21.一般均衡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是()。A.亞當斯密 B.??怂笴.馬歇爾 D.瓦爾拉22.均衡價格論事由()提出的。A.亞當斯密 B.??怂笴.馬歇爾 D.瓦爾拉23.實際工資計算公式是()。A.貨幣工資、價格 B.貨幣工資、價格指數C.貨幣工資X價格 D.貨幣工資X價格指數24.總供給等于()之和。A.消費+儲蓄 B.投資+儲蓄C.投資+投入 D.消費+收入25.由于經濟結構的變動,早成勞動力供求結構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業稱為()。A.摩擦性失業 B.技術性失業C.結構性失業 D.季節性失

6、業26.失業率用公式表示為()A.失業人數/就業人數 B.失業人數/人口總數C.失業人數/社會勞動力人數 D.就業人數/失業人數27.下列定義判斷錯誤的是()。A.最低工資,又稱最低工作率,是指國家依法規定的單位勞動時間的最低工資數額。B.最長勞動時間標準包括國家通過立法規定的工時制度、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加點)的條件及最高限額休息休假制度等C.工會在其發展中承擔著功能,最基本的是與雇主或雇主組織進行集體談判,參與決定基本勞動條件,并對各項勞動條件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D.最低社會保障制度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依據法律規定,通過國民收入在分配,對勞動者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由于各種原因生活發生

7、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8.()是政府通過調節利率來調節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保持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政策。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29.收入差距的衡量標準時()。A.國民收入 B.基尼系數C.人均GDP D.需求彈性30.從世界各國來看,基尼系數()時,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A.大于0.2 B.小于0.2C.大于0.4 D.小于0二、多選題(每小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答案)1.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A.勞動市場現象 B.勞動力市場運行規律C.勞動力市場 D.資本市場E.就業與事失業2.實證研究方法的步驟有()A.確定和分析研

8、究對象 B.設定假設條件C.提出理論假說 D.驗證E.反饋3.對勞動力參與率的長期變動趨勢描述正確的有()A.青年人口勞參率下降 B.女性人口勞參率上升C.女性人口勞參率下降 D.老年人口勞參率上升E.老年人口勞參率下降4.在其他生產要素不變時,由勞動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產量變動可分為()階段。A.MP遞減 B.AP遞增C.總產量絕對減少 D.總產量絕對增加E.總產量不變5.在其他生產要素不變時,有勞動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產量的變動,判斷正確的是()。A.第一階段AP遞增 B.第一階段AP遞減C.第二階段MP遞減 D.第二階段MP遞增E.第三階段MP為負值6.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短期企業勞動力雪球決定

9、的原則是()。A.MRP=VMP B.VMP=MP·PC.MC=W D.MP=WE.VMP=MC7.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意義有()。A.充分就業 B.同質勞動力有同樣工資C.勞動力資源的最優分配 D.體現工資差異E.增大工資總額8.人口年齡結構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A.勞動年齡人口占失業人口比重 B.勞動年齡人口占人樓總體比重C.勞動年齡組內部年齡構成 D.勞動年齡組外部年齡構成E.就業人口總量9.貨幣工資的影響因素有()。A.貨幣工資率 B.工作時間長度C.勞動力數量 D.價格指數E.工資制度10.關于貨幣工資計算公式正確的是()。A.工資標準X實際工作時間 B.計件工資率

10、X合格產品數量C.計價單價X價格產品數量 D.計件工資率X總產品數量E.計時工資率X合格產品數量11.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A.福利支付以勞動為基礎 B.法定性C.企業自定性 D.靈活性E.公平性12.福利的支付方式分為()。A.當期支付 B.實物支付C.延期支付 D.支票支付E.現金支付13.均衡國民收入等于()。A.總供給 B.總需求C.投資+儲蓄 D.消費+儲蓄E.消費+投資14.失業類型分為()。A.摩擦性失業 B.技術性失業C.結構性失業 D.季節性失業E.階段性失業15.需求不足性失業具體表現形式為()。A. 摩擦性失業 B. .結構性失業C.增長差距性失業 D.周期性失業E.季

11、節性失業16.常用的反映失業程度的指標有()。A.平均勞動時間 B.失業率C.就業人數 D.失業人數E.事業持續期17.對失業造成的影響,下面判斷正確的有()。A.失業造成家庭生活困難B.失業造成勞動資源的優化配置C.失業是勞動力資源的典型形式D.失業直接影響勞動者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E.失業有利于國民收入的增長18.政府支出包括()。A.贈與 B.政府購買C.稅收 D.轉移支付E.政府呆壞賬19.勞動力市場的制度結構要素有()。A.勞動力供給量 B.最低社會保障C.勞動力需求量 D.最低勞動標準E.工會20.對就業總量像樣最大的宏觀調控政策有()。A.財政政策 B.就業政策C.貨幣政策 D.金融政策E.收入政策21.擴張性的財政措施有()。A.擴大政府購買 B.減少政府購買C.增加政府轉移支付 D.增加稅收E.減低稅率22.政府實施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A.調節法定準備金率 B.調整稅率C.調整利率 D.調整貼現率E.公開市場業務23.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措施和作用有()。A.增加貨幣供應量 B.降低利率C.刺激投資和消費 D.增加總需求量E.降低消費需求24.收入政策在社會經濟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A.有利于宏觀經濟的穩定B.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C.有利于縮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D.有利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