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備課五年級語文上冊共計課時王舍人第二實驗小學_第1頁
一次備課五年級語文上冊共計課時王舍人第二實驗小學_第2頁
一次備課五年級語文上冊共計課時王舍人第二實驗小學_第3頁
一次備課五年級語文上冊共計課時王舍人第二實驗小學_第4頁
一次備課五年級語文上冊共計課時王舍人第二實驗小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共計10課時)王舍人街道辦事處第二實驗小學 宋巧芝單元備:教學內容:教材第114頁第134頁。教材分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有高瞻遠矚、面向未來的寬廣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牢記歷史教訓,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的事業才能長盛不衰,我們的民族才能綿延不息。本組教材以“勿忘國恥”為專題,展現的是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受盡屈辱、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百年噩夢。選文別具匠心,針對小學生年段特征,以選取正面典型事例為主,而又正視近代史上的國恥,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與民族精神。圓明園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痛恨;狼牙山五壯士頌揚了抗日英雄大

2、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偉大的獻身精神;難忘的一課敘述了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剛“光復”時,臺灣人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最后的一分鐘抒發了香港回歸祖國時,華夏兒女無比的喜悅與自豪之情。這幾篇課文雖然體裁不一,有敘事性的散文,有作者的親身經歷和抗日英雄的事跡,也有詩歌,但字里行間都飽含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是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中國近現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憑借。學習目標: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勿忘國恥;通過整合閱讀、口語交際與習作等教學環節,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感染,增強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4要從文中領悟寫

3、作方法,提高表情達意的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總結交流整理資料的方法,提高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情分析:文章內容距離現實比較遙遠,距離學生比較遙遠,因此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結合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勿忘國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促進理解,做到讀中理解、感悟;通過整合閱讀、口語交際與習作等教學內容,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感染,增強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還要從課文中領悟寫作方法,提高表達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總結交流整理資料的方法,提高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具學具準備:教學課件;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資料,充分預習課文內容。課時安排:第21課 圓明園的毀滅 2課時

4、第22課 狼牙山五壯士 2課時 第23課 難忘的一課 1課時 第24課 最后一分鐘 1課時 口語交際·習作七 3課時 回顧·拓展七 1課時課備:21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5第157頁教材分析: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

5、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詳盡地介紹了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最后一個自然段用精練、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文章前后內容緊密聯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因而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是教學的重點。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輝煌景觀是本文教學的難點。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

6、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選編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學習目標: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索、整理資料的方法。學情分析:圓明園的毀滅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遙遠,引導學充分搜集圓明園的資料,(包括毀滅前與毀滅后的資料)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

7、來,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面對它的毀滅,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教學準備:師生搜集有關于圓明園的資料;火燒圓明園影視資料;多媒體課件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課時數:1)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新課1 師生交流有關于圓明園的資料,教師出示幻燈即有關于圓明園簡介資料,目的是將課外搜集到的知識引入課堂的學習,豐富學生對圓明園的感性認識。2 出示圓明園遺址圖,引導學生觀察后談初步感受。教師及時點撥,力求將學生的情感照準歸宿出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學生齊讀。3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交流圓明園的資料,初步感知圓明園的輝煌;接著再通過觀察圓明園的遺址

8、圖,引導學生談出心中所想,找好學習本篇課文的情感基點,為理解全文內容以及文章內涵做好鋪墊。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詞。玲瓏剔透 建筑宏偉 瑤臺 銷毀 瑰寶 一片灰燼 瑤臺 2指名讀。 3小組內相互檢查生詞認讀情況。 4口頭組詞:杭 ( ) 削 ( ) 魄( ) 遙( )抗 ( ) 銷 ( ) 瑰( ) 謠( )三、 走進圓明園,感受昔日的輝煌(學習文章的第2/3/4自然段)(一) 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圓明園的布局。1 學生以讀或講的方式匯報第二自然段。體會圓明園:園大園多 ,重點理解“眾星拱月”的意思。2 指導朗讀。【設計意圖】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

9、由選擇適宜自己的學習方式(如講解或朗讀),尊重學生學習。并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語言文字,交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并學會概括。(二)學習第3自然段了解圓明園的建筑風格。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2品讀或講解圓明園中建筑及景觀。在學生的品讀或講解第3段文字內容中,教師播放建筑景觀圖片,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真正把學生帶入昔日的圓明園,感受圓明園的的確確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滲透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3配樂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三)學習第4自然段了解圓明園的珍貴文物。1讓我們再來看看圓明園內有哪些奇珍異寶吧。指名讀第4段。重點抓住:“青銅禮器”“名人字畫”“奇珍異寶”(文物種類多)“

10、上自下至”(時間漫長,說明文物珍貴) 2同學們知道圓明園內有多少文物嗎?課件展示圓明園文物圖片。展示青銅猴首和牛首時,出示文字圖片資料: 2000年5月,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從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以1593余萬港幣,買回了被英法聯軍掠奪的圓明園文物青銅猴頭像和青銅牛頭像。據美國歷史學家統計,僅從1861年到1866年,倫敦就進行了大約15次圓明園物品的拍賣。據我們估計,散落在世界上47個國家200多個博物館中的中國古代文物,至少有100萬件,大量的圓明園文物分散在歐洲的各大博物館里,特別是大英博物館和法國國家圖書館,還有很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收藏者手中。(附圖)3 我們能想象圓明園文

11、物的損失有多大嗎?無法想象,不可估量!可是這些無數的價值連城的文物被英法聯軍搶走了,還有無數的價值連城的文物被英法聯軍燒毀了。了解了這一切,你是什么心情? 4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設計意圖】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較貧瘠,學生無法在自己的腦海中再現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建筑景觀與珍貴文物,所以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昔日圓明園內輝煌建筑景觀與珍貴文物通過圖片展示出來,通過圖文學習,力求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由此達到這樣一種效果:使學生走入文本,解讀文本,并且又能夠從文本中走出來,由語言文字到形象感知,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還豐富了情感世界,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價值的增值。(四)總結課文第2/3

12、/4自然段的學習收獲。1學生交流學習收獲。2出示文字: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3學生朗讀。用上“是也是”。【設計意圖】有學習就有收獲,引導學生對學過的2/3/4自然段有一個整體而且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注重了語文訓練。檢測題:一、讀拼音寫詞語。hu jìn sn sh xio hu u bo( ) ( ) ( ) ( )hón wi qn luè yáo tái huán n( ) ( ) ( ) ( )二、辨字組詞。幻( ) 征( ) 凡( ) 藝( )幼( ) 證( ) 幾( ) 芝(

13、 )值( ) 稍( ) 統( ) 般( )置( ) 梢( ) 流( ) 股( )三、查字典填表。要查的字音 序部 首除部首幾畫選 字 義舉世聞名 A往上托;B舉動;C推選;D提出; E全奇珍異寶 A有分別,不同的;B奇異;C驚奇;D另外;E分開風景名勝 A勝利;B打敗別人;C優美的;D比另一個優越;E能夠承擔四、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天南地( ) 眾星( )月 金( )輝煌 玲瓏( )透亭臺樓( ) 田( )風光 詩情畫( ) 不可( )量 第二課時 (課時數:2)一、 學習第5自然段走進圓明園的毀滅1 教師激情導入:英法聯軍到底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5段。2 在交流與朗讀中理

14、解并感悟內容。讀了這段,你能用一兩個詞來形容一下侵略者嗎?暢談感受。(幻燈出示課文描寫侵略者掠奪的內容,引導學生從“闖、搬、掠、毀”等詞語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并借助補充的資料,體會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注:資料1:為了奪取財寶,英法聯軍從四面八方沖進圓明園。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搶走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在寬大的口袋里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里裝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 資料2:侵略者糟蹋了的東西不計其數。房子里的綢緞、衣服扔了一地,人走進屋里,可超過膝蓋。工兵們帶

15、著大斧,把家具統統雜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兇狠的向大燭臺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園林,以被毀壞得慘不忍睹。)3觀看火燒圓明園的影視資料,直觀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4教師總結:火燒圓明園電影解說詞里有這樣一段話:有一把火曾把恥辱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同時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著空拳,眼睜睜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5 有感情的朗讀第5自然段。【設

16、計意圖】用真實的歷史資料說明一切。在第5自然段的教學中,將歷史資料影片資料引入課文內容中來,讓學生充分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二、激情總結,升華情感 1課件展示,產生共鳴展現圓明園的輝煌及今天的殘垣斷壁,最后定格在殘垣斷壁畫面,同時師配合課件激情敘述雨果的文明與野蠻片斷: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請您想象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

17、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要是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杰作,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它化為灰燼。  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生答),隨著學生的回答,師相應擦掉黑板上“碧輝煌的殿堂”幾個字。同樣擦掉黑板上其他板書,留下空白板書。  2宣泄情感,揮筆疾書師:就是這樣一座的

18、圓明園,就是這樣一座的圓明園,就這樣被“英法聯軍”這兩個強盜無情地燒毀了。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請大家拿起筆來,寫一寫你心中的語言。配“二泉映月”, 學生在悲壯的音樂中,奮筆疾書。3學生交流。4師激情小結:是啊,貧窮受欺壓,落后就挨打!國盛則園興,國衰則園毀!對于圓明園的毀滅,我們不僅僅是憤恨,更要明白圓明園的毀滅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造成了這個不可估量的、無法彌補的損失。如今,141年的風風雨雨已經過去,圓明園的廢墟始終屹立在那,它記載著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記載著中華民族那段飽受屈辱的苦難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三、拓展1組織討論: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用較大篇幅

19、寫它輝煌的過去?2思考交流:圓明園給我們留下的僅僅是自豪和憤怒嗎?還留給我們什么呢?【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所想,發表對本文的見解有愛有恨,愛恨交織,以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四、實踐活動1關于要不要重修圓明園,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呢?和同學們討論討論,說說你的理由和主張,到網上發表。(網址:圓明園遺址公園,)2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如:看書、上網等),了解我國的、本省市的歷史名勝古跡被保護情況,寫一份調查報告,全班交流,并做保護歷史名勝古跡的宣傳員。【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板書設計:21 圓明園的毀滅園林藝術的瑰寶輝煌(愛) 建筑藝

20、術的精華 毀滅(恨)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檢測題: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圓明園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 )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 )的山鄉村野。 2漫步園內,有如漫步在( ),飽覽著中外( );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 )的境界里。二關聯詞語填空園中,()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圓明園()建筑宏偉,()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圓明園的毀滅()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三把“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改成反問句。 四工整地書寫這些新詞。 為了(xio hu)罪證,月日和日,三千多名(

21、qn lüè)者在園內放火。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gu bo)、 建筑藝術的精華,化成了一片(hu jìn)。22 狼牙山五壯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8第122頁。教材分析:這篇精讀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講七連六班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講六班五個戰士誘敵上山,痛殲敵人

22、。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講五個戰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講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頂峰,英勇殲敵。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講五壯士英勇壯烈地跳下深谷。全文記敘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痛殲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3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4領悟課文寫人記事的方法,提高表達能力。學情分析:學生對于這類內容的課文的學習有些難度,所

23、以課前閱讀抗日英雄故事等有關書籍,或組織學生觀看狼牙山五壯士電影。有條件的可讓學生上圖書館或上網查找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作準備。讓學生從表現英雄壯舉的感人的語言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和勇于犧牲的精神;通過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的速度。教學準備:搜集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教學課件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課時數:3)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觀看電影資料狼牙山五壯士。2學生談觀后感受。3教師小結。在抗日戰爭年代,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八年中,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現了千千萬萬個民族英雄故事,涌現了千千萬

24、萬個民族英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22課狼牙山五壯士,就是發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區狼牙山區的一個真實故事。【設計意圖】利用直觀的形象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奠定情感基調。4板書課題:“壯士”指什么人?(指豪壯而勇敢的人)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1預習課文。(1)學會生字新詞,從音形義三方面說說應該注意的問題。(2)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五壯士是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任務的,課文是怎樣描寫五壯士跳崖的,畫出最使你感動的句子。(3)質疑。2交流預習收獲。(1)讀生字組詞(2)讀讀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3)注意“尸、斬、磨、罷、豪”5個字的部首。(

25、4)形近字組詞。(5)指名讀課文,說說五壯士的英雄事跡。(6)質疑,解決部分疑問。【設計意圖】教師把學習的自主權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充分學習,其間學會質疑、嘗試解決疑問,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1接讀課文。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哪些段落比較詳細,哪些段落比較簡略?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四、請你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教師提示:快速默讀就是一行一行地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用眼睛掃視,邊讀邊想。學生交流:第一部分(1)接受任務第二部分(2)誘

26、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部分(3)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部分(45)英勇殲敵第五部分(69)壯烈跳崖五、學習第一自然段接受任務1.自己讀第一段,思考:五壯士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了什么任務?2.讀后討論。五、布置作業1抄寫生字新詞,搜集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寫下來。2熟讀課文。檢測題:一、字詞積累與運用。、我是小小書法家(看拼音,寫詞語)。chóu hèn tiào wàng qí q zhuì luò() () ( ) () hu jiào rèn wù sh t báo zi() () () ()

27、、最佳搭檔(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掩護()指揮()痛擊()完成()瞄準()用盡()拔下()擰開()跳下()滾落()二、猜猜我是誰(根據意思寫句子)。、驚天動地,形容聲音極大。()、仰著頭挺著胸無所畏懼的樣子。()、形容處于有利的地位。()、全部精力集中在一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三、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近義詞:進犯()斬釘截鐵()沉著()全神貫注()反義詞:崎嶇()勝利()堅強()干燥()四、詞語巧搭配(在括號中填上恰當的詞語)。()的任務英勇地()()的敵人沉著地()第二課時 (課時數:4)一、復習引入課前請同學們搜集、摘抄了描寫英雄人

28、物的成語,請讀給同學聽:無所畏懼氣壯山河氣宇軒昂氣吞山河正氣凜然奮不顧身頂天立地昂首挺胸昂首闊步赴湯蹈火挺身而出 臨危不懼面不改色驍勇善戰鎮定自若2過渡:華夏大地,歷經了多少滄桑,正是這些大氣凜然、無所畏懼的英雄人物譜寫了一曲曲抗擊外來侵略感人肺腑的樂章。讓我們把思緒再次拉到年秋天的易縣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壯士的英勇無畏。 板書課題。 二、研讀痛擊敵人,感悟英雄氣概五壯士在誘敵上山、痛殲敵人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場面深深打動了你。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我們會發現這些場面有的讓我們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讓我們感覺熱血沸騰。找出最能打動你的語句,勾畫出來,用心讀。1 學習第二自然段誘敵上山、痛殲敵人:誰把大

29、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別指誰?(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從描寫五位壯士的語言中,從帶點的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句子: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象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力氣;胡德林和胡福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從帶點詞語中感受到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痛恨。教師引讀,指名讀,讀出對敵人的痛恨。在五壯士的浴血奮戰下,敵人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交流:敵人遭受了沉重打擊。從“把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說明敵人進攻了很多次,被五壯士打退了很

30、多次。從“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體。”說明敵人損失慘重。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設計意圖】通過細讀描寫五壯士的動作、神態的語句,感受五壯士的英勇對敵人的痛恨,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讀出來,培養語感。2、導學第三自然段引上絕路請同學憑自己的理解朗讀“引上絕路”部分。(朗讀評價)讀書不光要讀,還要想,這段話中的“絕路”是什么意思?(死路)課件出示:狼牙山頂峰圖片。這就是狼牙山頂峰,為什么說它是一條絕路啊?請用書上的一句話來回答。(齊讀:另一條路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對生與死的抉擇,班長是什么態度?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班長態度堅決果斷,從“斬釘截鐵”看出來的;“斬釘截鐵”比喻

31、處理事情或說話堅定果斷,毫不猶豫。)班長明明知道這是條絕路,為什么還要選擇走這條路呢?請你用書上的一句話來回答。(齊讀: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教師:是啊,班長心里想的是人民群眾和主力部隊的安全,根本沒想到自己。戰士們又是怎樣想得的呢?你通過哪個詞知道戰士與班長的想法是一樣的?(“熱血沸騰”、“緊跟”說明他們和班長的想法是一致的。)指名讀: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設計意圖】通過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句子,理解五壯士為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畏犧牲的精神。訓練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2、。3自學4、5自然段引上頂峰,英勇殲敵默讀這個部分,你體會到五壯士是怎么樣的人?出示課件(班長砸的畫面):這就是班長用石頭砸向敵人的場面,請大家默讀這部分課文,邊讀邊勾畫描寫班長動作的詞語,并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學生回答:搶、奪、插、舉;班長想讓最后的一顆手榴彈發揮最大的作用。)課件出示:“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舉起一塊石頭”哪個句子更好一些,為什么?(“猛地”、“磨盤大的”更能體現班長馬寶玉的英雄氣概,還可以進行換詞的訓練,“砸”可以換成“投”“擲”“撇”,體會用“砸”的巧妙。)頓時,石頭象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

33、頭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這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練讀4、5自然段指導,指名朗讀:三、研讀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獻身的精神1請同學們高聲朗讀課文69自然段:2課件出示(“屹立”圖片):你能看出課文哪幾句描寫的這幅畫面的內容嗎?(第6自然段1、2句;利用畫面理解詞語,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課文指五壯士意志堅強、不可動搖。)他們當時的表情如何?引導理解“臉上還露出勝利的喜悅”。齊讀這句話。你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回答為什么他們有這個表情嗎?齊讀: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3五壯士是怎么跳下懸崖的呢?再讀他們跳下懸崖的句子,邊讀邊想當時的情景。4課件

34、出示(跳下懸崖畫面):看到這個畫面,請同學們拿好課本,再讀五壯士跳崖的句子。(齊讀68自然段。)5引讀課文:“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一聲聲口號響徹云霄。這是(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6從五壯士的口號中,你讀出了什么?(忠于祖國,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質。)“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指的是什么?(驚天動地是指聲音很大,驚動了天地。氣壯山河的意思是氣魄像高山大河一樣雄偉、豪邁。)這只是贊頌五壯士視死如歸、壯烈豪邁的英雄氣概嗎?(更是在贊頌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來侵略的民族氣節。)【設計意圖】研讀課文,利用課件激發情感,以情促讀的設計行云流水,自然和諧。學生對

35、五壯士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四、激發情感,以情促寫面對著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你想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書寫下來。五、布置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2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的更多資料。板書設計:21、狼牙山五壯士頂峰殲敵 引上絕路 英誘敵上山 勇接受任務 跳 崖檢測題:一、我會按要求做題。、用“隱”組成合適的詞分別填在下面句字的括號里:潛伏部隊()在一條小山溝里。螞蟻的洞穴()在草叢中。、用“激”組詞分別填入句中括號里:班長馬寶玉()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他用充滿()的聲音誦讀了這篇文章。二、寫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頓時,石頭像雹子

36、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他怎么能這樣做呢?()、工匠們有特別的工具嗎?沒有。()、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三、按提示填空。、這篇課文描記敘了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的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頂峰,英勇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熱愛、仇恨、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課文是按照的順序記敘的。全文記敘的順序是:接受任務()()()()。其中、部分是詳寫,其余為略寫。23* 難忘的一課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3第125頁。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臺灣一座鄉

37、村小學,見到一位臺灣青年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課文線索清晰,敘事生動,感情充沛。“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每一次都伴隨著一段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體現了臺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

38、新詞。積累常用詞語。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4、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學情分析:課文記敘的事情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臺灣“光復”初期,學生對這段歷史背景是陌生的。課文雖然提到一些,但是很有限,為此,學生要在課前搜集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教學準備: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多媒體課件等課時安排: 1課時(課時數:5)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1教師導入:同學們,你們每天都在學校上

39、課,哪一節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說一說是一節什么樣的課使你難忘。2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是的,這些課會讓你終身難忘。今天所學課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難忘的課(邊說邊板書:難忘的一課)。今天,我們共同來了解這是一節怎樣的課,為什么會使作者終身難忘呢?會不會也讓你難忘呢?【設計意圖】由學生熟知的課堂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有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之后同桌互查。2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詞語,之后小組內交流。3讀讀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質疑問難,自學討

40、論”這一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質疑、解疑,初步掌握了文章的內容。三、深入閱讀,體會情感。41細讀課文,用“”畫出“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文章中出現了幾次?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結合自己的理解試著在旁邊做些批注。2全班交流、匯報、體會情感:第一次,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寫得認真吃力,說明什么?(“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之后練讀。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讀,讀得嚴肅認真,說明了什么?(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之情。)之后練讀。第三次,“我”激動地說,表明了什么?(表達了我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練讀。【設計

41、意圖】“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每一次都伴隨著一段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體現了臺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因此抓住重點含義的句子朗讀、理解,達到在讀中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內容和體會出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從而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陶冶與感染。四、朗讀全文,總結提高1你認為課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動,就練習讀哪一部分。2指名讀,全班評議,再讀。五、總結升華,情感延伸1“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不久的將來,臺灣人民也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

42、我們都是中國人。2課文學完了,你最想說什么?【設計意圖】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板書設計:23、難忘的一課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誼檢測題:一、按提示填空。、這篇課文講述了勝利以后,作者在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參觀中國的深切感受,表達了臺灣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精神。、“,”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它既是文章的,又是情感的,集中體現了臺灣人民強烈的熱情。二、字詞積累與運用。、火眼金睛,辨字組詞。治()郊()栽()功()冶()效()載()攻()忘()復()練()航()望()夏()煉()船()、詞語巧搭配。()的

43、一課()的話()的教師()的情景()的心()的圍墻()的敬意()的屋子()的民族精神、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熱情()簡單()熟練()強烈()認真()寬敞()24 * 最后一分鐘 教學內容:教材第126128頁。教材分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曾經讓千萬中國人激情澎湃。作者用這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之中。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誦讀詩歌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全詩共有個小節。第一

44、小節是全詩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擬人化了,就像是親人談心似的,去“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第二小節表達了人們眼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時,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第三小節主要是講作者聯想到了香港的屈辱歷史,聯想到了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表達了如今揚眉吐氣的歡欣鼓舞。第四小節是說香港從此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表達了對香港回歸祖國的熱情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福。學習目標:1、認識5個生字。2、朗讀詩歌,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3、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學情分

45、析:學生在三年級學過東方之珠,對香港有所了解,學生課前搜集有關的香港回歸的資料,會更加深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學習,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借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自己的學習主人。課前準備: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回歸時的情景等。教師制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課時安排:1課時(課時數:6)教學過程:一、看圖交流,揭題1交流香港的有關信息。2課件出示文中插圖。師:同學們,請仔細看這幅圖,你知道這是一個怎

46、樣特殊的時刻嗎?3教師激情揭題:是的,這個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大地四處開放;這一刻,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這一刻,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自由讀詩,解決字詞障礙,了解詩歌內容(一)學生自學: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把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2學生自由提出困難,共同解決。3再讀詩歌,思考一個問題:文中的四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內容?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

47、討論討論。(二)討論交流: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2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學,解決閱讀中的難題。以次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三、品讀詩歌,體會、激發情感師:詩歌的大概內容同學們都已有所了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好好地品味這“最后一分鐘”。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幾次提到“最后一分鐘”?第一處“最后一分鐘”1指名讀第一小節2師:同學們,在第一小節中躲著一種修辭手法,你能把它找出來嗎?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說一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拉著香港這位親人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歷程。

48、3齊讀第一小節第二處“最后一分鐘”1師: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區旗升起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怎樣?請大家讀一讀第二小節,邊讀邊體會這一份激動和自豪。2有感情地朗讀。要求朗讀形式多樣。第三處“最后一分鐘”1師:同學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你們已充分體會到了那份激動和自豪,真棒!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榮的,可在150多年的時間里,它走過的歷程卻是坎坷的。2課件出示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等相關資料,教師介紹。3師:虎門上空的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發黃的舊條約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這最后一分鐘,又是什么在長城的臉上,在黃皮膚的臉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節中找一找。4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關語

49、句。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1)指名讀一讀(2)理解“使大海沸騰”(學生自由說;借助圖片理解)(3)引讀:在這最后一分鐘,百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中國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怎能不讓人歡欣鼓舞呢?在這最后一分鐘,所有中國人的喜悅都化作了淚水,這怎能不使大海沸騰呢?第四處“最后一分鐘”1師:香港終于回來了,我們激動,我們自豪。香港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小節,體會這小節體表現出的心情是怎樣的?2學生自由朗讀。3交流,指導朗讀。四、總結升華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和平

50、統一大業。)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五、布置作業閱讀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在。板書設計: 自豪24*最后一分鐘 激動 美好祝愿 喜悅 檢測題:一、按提示填空。、這首詩傾述了年月日香港回到祖國懷抱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國人民積蓄在心中的強烈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作者在第二小結抓住、這些特寫鏡頭來真切表現愛國情感的。、香港回歸祖國的時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是,在香港,我國政府執行的基本方針“”、“

51、”、“”。二、給下列詞語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下面畫“”。傾聽(qngqng)剎那(chàshà)悄然(qioqio)紫荊(jnjng)顫抖(chànzhàn)硝煙(xioqiào)骨髓(susuí)鑄進(zhùzhòu)三、寫出系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近義詞:形狀()挺直()寂靜()一剎那()反義詞:上升()展開()歡騰()散開()語文園地七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0第134頁教材分析“口語交際·習作”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專題,是本組教材專題的延伸。結合本組課文以及學生搜集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暢談中華民族受盡屈辱以及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寫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感染,增強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結合本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