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_第1頁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_第2頁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_第3頁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_第4頁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13夜鶯的歌聲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2.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教學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3.默讀課文,理清層次。教具準備準備自學題目的幻燈片。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地學習、生活著。而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孩子又是怎樣生活的呢?快速讀下課文,你就知道了。二初讀課文,自學交流1.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1)字音。木屑(xiè)削

2、(xio)蘋果塵埃(i)(2)字形。喂:不多一撇。滾:不少撇。毀:左上是“臼”,筆順是“”。慣:右上是“”筆順是“”。2.說說你對課文題目及課文內容的理解。(1)課文題目。“夜鶯”指為游擊隊報信的孩子,他用歌聲向游擊隊報告敵人的消息。(2)課文內容。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夜鶯的孩子,巧妙地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協助游擊隊消滅了很多德國侵略軍。3.質疑問難。三默讀課文1.全文是以什么為線索描寫的?(夜鶯的歌聲。)2.還可以說是按什么順序?(事情的發展。)3.課文以空行為標志分四部分,迅速瀏覽,看每部分都寫了什么。(歌聲引敵以歌聲傳情報轉身鉆入樹林,消滅敵人又

3、響起歌聲)四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精神。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具準備制作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幻燈片。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識,導入新課1.齊讀課文題目,老師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說說這篇課文為什么以“夜鶯的歌聲”為題?(因為課文寫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一個小孩把敵人帶進游擊隊的包圍圈,并用夜鶯的歌聲向游擊隊報信,最終消滅了敵人的故事。)2.導入新課:一個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面對一群德國鬼子兵,表現得沉著、機智。通過讀課文,你感受到這位“小夜鶯”機智、勇敢的精神了嗎?二默讀課文,體會情感1.默讀含義深刻的句子,想象當時是怎

4、樣的情境,你從中體會到什么。邊讀邊想邊標注。2.班內交流。(1)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在空無一人的村子里,到處是黑色的碎瓦,燒焦的樹木,然而“小夜鶯”卻悠閑地唱著歌。他唱一陣,停一會兒,好像在喘息,其實是在觀察周圍的動靜、偵察敵情。發現敵人后,他唱得更起勁兒了,他已經做好引敵上鉤的準備了。(2)“我自己學的。我還會學杜鵑叫呢。”“小夜鶯”很自然地告訴敵人會學杜鵑叫,這樣為給游擊隊報信做了準備。可見他與敵人周旋很有經驗,十分巧妙。(3)“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這是在暗暗地罵鬼子,既不使德國鬼子有覺察,又表達了他心中對敵

5、人的憎恨。(4)“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小夜鶯”面對鬼子不能直接罵他們是鬼子,把他們稱為野獸,表現了他的機智勇敢。(5)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歡快的鳥鳴,無所顧忌的游戲,多么頑皮的小孩啊!其實他是在麻痹敵人,進一步讓敵人確信自己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同時,學不同的鳥叫也為同游擊隊聯絡做了準備。(6)“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里沒有這種蘑菇。這里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小夜鶯”不著邊際的回答,使敵人完全相信了他什么都不懂,只是個頑皮的孩子,巧妙地掩

6、護了自己。(7)第二天,在被燒毀的村子的圍墻旁邊,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著那件綠上衣,坐在原來那河岸邊削什么東西,并且不時回過頭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幾條道路,好像在等誰似的。“小夜鶯”又投入了新的戰斗。他又在堅守崗位,察看敵情,以便通知游擊隊再次殲滅敵人。三有感情地朗讀,深入體會1.找出你最受感動的地方讀讀,讀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讀出你的敬佩之情。2.自讀或分角色朗讀。3.指名朗讀。四總結全文,體會領悟1.“小夜鶯”活潑可愛、機智勇敢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們嘖嘖稱贊,值得我們學習。那么,作者又是怎樣將“小夜鶯”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呢?(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按事情的發

7、展順序,一一介紹了“小夜鶯”的外貌、語言、神態和動作。)2.“小夜鶯”的一些語言、動作、神態,從表面來看,他是活潑頑皮,不懂事理,可這正是他與敵人周旋、引敵上鉤的手段。這些句子都有深一層的意思,我們應該怎樣體會呢?(畫、讀、想情境,思考原因,有感情地朗讀。)板書設計課后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學生為主體,以讀、說、悟、思為主要手段,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深刻的思想熏陶。讓學生進入豐富的語言世界,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讓學生從對話中去體會、品味,真正做到“口而誦,心而惟”。課堂作業1.看拼音,寫字詞。口 胸 備 精會神子 好 燒 興致2.比一比,再組詞。3.讀第20自然段,摘錄描寫“

8、小夜鶯”動作的詞語,說說你的體會。學甩打彎拾踢這些動作從表面來看,讓人感覺“小夜鶯”不過是個頑皮、淘氣的孩子,可這正是他機智勇敢的表現。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迷惑敵人,讓敵人相信他只是個頑童,為消滅敵人做了很好的掩護。 4.縮句。(1)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聲打破沉寂。(2)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雜草叢生的空地。小路穿過空地。(3)機靈的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孩子回答。5.你還知道哪些抗戰小英雄的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吧。14小英雄雨來教學要求1.朗讀課文,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2.認識本課生字。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本侵略者英勇斗爭的故事。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

9、子的意思。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上小標題。重點難點1.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品質。2.快速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教學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2.理清脈絡,給課文每個部分寫個小標題。教具準備制作課文每部分小標題的幻燈片。教學過程一作者簡介,揭示背景本文選自管樺的中篇小說小英雄雨來。管樺,原名鮑化普。河北豐潤人。著名作家、詩人、畫家。他的作品小英雄雨來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當時日本侵略軍集中主要兵力向我抗日根據地殘酷掃蕩,妄圖消滅我軍抗日力量。根據地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這篇課文就展現了小英雄雨來機智勇敢地與日本侵略軍斗爭的故事。二初讀課文,了

10、解內容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1)字音。“還”“彈”“扎”“擰”在本課讀“huán”“dàn”“zhᔓníng”。(2)新詞。晉察冀地區:晉,山西省的簡稱。察,察哈爾省(1952年撤銷,分別并入河北、山西兩省)的簡稱。冀,河北省簡稱,晉察冀地區是我軍的抗日根據地之一。劫難:災難。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蘆花村有一個小孩叫雨來,他游泳本領高,為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勇敢地同敵人作斗爭,最終逃脫了敵人的魔爪。3.說說初讀后的感受。4.質疑問難。三快速閱讀每部分,給每部分加小標題(出示幻燈片)(即濃縮段意,可以是

11、詞語、短語、句子)第一部分:游泳高手第二部分:夜校上課第三部分:掩護交通員第四部分:寧死不屈第五部分:河沿槍聲第六部分:死里逃生四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軍英勇做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教具準備把體現雨來英雄氣概的句子制成幻燈片。教學過程一老師點撥,突破難點1.你認為哪幾部分最能體現雨來是個小英雄?(第三、四、五、六部分。)2.快速地閱讀這幾部分,找出能體現雨來英雄氣概的句子,畫畫,讀讀,體會一下。(1)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表面來看像是雨來怕敵人的刺刀,實際上他是為了把

12、敵人引開,保護交通員。(2)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表現了雨來為了祖國,為了保護交通員,寧肯流血犧牲也決不屈服的革命意志。既寫出了當時的場景,又將鮮血與愛國聯系起來,令人回味。(3)有志不在年高。志:志氣、志向。年高:年紀大。指人貴在有志,不能憑年紀大小來衡量。只要有志氣,年輕也能做出優異的成績。這是人們對雨來的贊揚,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感動、激勵著蘆花村的人們。3.你認為課文的第一、二部分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第一部分:介紹雨來游泳本領強,為后文他在敵人的眼皮底下跳水逃脫做了必要的鋪墊。第二部分:寫雨來上夜校,受到身為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的教育,為他能有機智勇敢地掩

13、護革命干部的行動打下基礎。正是因為他對祖國深切的愛,才有了后文勇救交通員、勇斗鬼子的事跡。二快速瀏覽,體會寫法讀課文,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寫得好?(1)課文三處寫景寫得好。開頭寫景:描繪了蘆花村的美景,展示雨來家鄉的可愛,預示著它神圣不可侵犯。第五部分寫景:描繪還鄉河的獨特景色,烘托雨來寧死不屈的英雄行為。第六部分寫景:又寫還鄉河,烘托出人們失去小英雄的悲憤而暫時沉默的心情。(2)課文四次寫雨來的識字課本。第一次:表現了雨來對學文化、學革命道理的認真態度。第二次:寫雨來接受愛國教育。第三次:寫雨來對課本愛不釋手。說明他喜愛課本,深信革命道理。第四次:寫雨來用鮮血實踐著革命道理。(3)擬聲詞使用多

14、,具體、形象、聲情并茂。(4)通過對敵人陰險狡猾、兇惡殘暴的描寫,反襯出雨來的勇敢。三總結擴展1.全文條理清楚,描寫生動具體,雨來機智勇敢的形象刻畫得鮮明而突出。2.試著講講這個故事。3.搜集一些感人的抗戰英雄的故事。板書設計課后反思這篇課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值得學生效仿的。暴風驟雨的作者周立波先生曾評價說:“這篇文章寫得有骨有肉,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很好地領悟這種寫作方法。在分析、理解課文的同時,把這個寫作特點的要點把握住。課堂作業1.連一連。2.再寫幾個擬聲詞。哐啷嗚嗚嘎嘎轟隆3.用兩個字概括每部分的小標題。(1)游泳(2)念書(3)掩護(4)斗敵(5)槍聲(6)脫險

15、4.談談你讀了小英雄雨來后的感受。有志不在年高,自古英雄出少年,等等。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要求1.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2.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難點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2.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教學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2.了解課文內容。3.理清層次。教具準備課前請同學搜集國內國際大事,尤其是關注一下動蕩不安、硝煙

16、彌漫的地區的局勢。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外兩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談談你的感受嗎?(他們勇敢機智,令人敬佩;戰爭殘酷,不能正常生活)小結:是啊,戰爭是殘酷的,它充滿了血腥,充滿了親人離散的悲傷。我們雖然不能阻止戰爭的發生,但是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不信,聽一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吧!(板書課文題目)二審題質疑1.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誰?為什么發出呼聲?什么樣的呼聲?)2.請你走進課文,置身于“我”的內心世界中,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三初讀課文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2.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3.提出不

17、懂的問題。四匯報交流1.字音。卓越(zhuó)藍盔(ku)呼吁(yù)給予(j)鮮血(xuè)2.字形。犧:右邊是個“西”,不要多一橫。凱:山下山旁兩個“j”(己、幾),右邊不要寫成“攵”。姨:右側筆順是“”。3.新詞。卓越:非常優秀,超出一般。凱旋:戰勝歸來。靈柩:死者已經入殮的棺材。藍盔:聯合國維和部隊士兵統一戴的藍色盔帽,上有聯合國的英文縮寫“UN”。4.主要內容:“我”一個中國孩子在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信中,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謝意,并回憶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和崇敬中表示要向爸爸學習,最后呼吁國際社會共同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五

18、默讀課文,理清層次信的正文共有7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回憶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信的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2.領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具準備1.“痛失父親”這部分的錄音。2.世界不安定局勢的圖片。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如果在陽光明媚的春日,我們和爸爸媽媽攜手去郊外旅游,在溪邊散步,在草

19、地上嬉戲,在青山間攀爬,那將是多么快樂、多么愜意的事啊!可這一切,對于文中的小朋友來說,將永遠永遠地失去了,留下的只是失去父親的悲痛。二體會“失去父親的悲痛”1.默讀有關段落,找出“我”痛失父親的句子,畫出來。2.反復朗讀這些句子,抓住重點詞,體會其中的含義。3.匯報交流:(1)“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既表明爸爸對這次行動充滿信心,也表達他對和平的向往,還表現出他對孩子的關愛,是個好父親。(2)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爸爸以身殉職,壯烈犧牲,“我”萬分悲痛。爸爸在呼喚和平,表現了爸爸對和平的渴望。4.老師小結:失去父親,悲

20、痛不已,這悲痛中有對親人深深的懷念、崇敬,也有對和平的深切呼喚。讓我們用心、用情來體會吧。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放錄音。)三體會“世界不太平”1.導入:小作者經歷了失去親人的苦與痛之后,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想到世界上那些飽嘗戰爭苦難的人們,想到當今世界不和平的局勢。而這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2.學生讀這一部分,找出有關的句子。(1)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2)“和平之花”雖然美麗,但它是很容易被破壞的。(說明世界只要有戰爭,就會難保太平。“和平之花”容易被摧殘。)3.是啊,無數事實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你們能說說嗎?(出示圖片。)“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世貿大廈遭到恐

21、怖襲擊,死傷無數。阿富汗戰爭讓無數的婦女、兒童無家可歸。伊拉克戰爭,使伊拉克人民至今都生活在恐懼之中。”4.在無數事實面前,你有何感想呢?(制止戰爭,維護和平。)四體會作者的心聲小作者是戰爭的受害者,他更是和平的呼喚者,我們要和他一起向國際社會呼吁!齊讀第7自然段。五小結拓展1.我們期望和平,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世界上的硝煙,讓我們心中總有一絲不安。盡管我們不可能完全制止戰爭,但讓我們一齊為維護和平做點兒事吧。請說說你的打算。2.請你給那些飽嘗戰爭苦難的小朋友寫一封信,表達你對他們的同情與關懷。課后反思這篇文章感人至深,要讓學生通過朗讀融入文章的情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鳴的火花。在教學

22、中,要引導學生用“心”讀書,啟發學生融入角色,激勵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板書設計悲痛父親在維和行動中犧牲憂慮世界彌漫硝煙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課堂作業1.看拼音,寫詞語。x shng(犧牲)ki xuán(凱旋) yí(阿姨)jng tng(精通)gòng xiàn(貢獻)zuì è(罪惡)jiàn kng(健康)yng zhù rén jin(永駐人間)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畫“􀳫”。鮮血(xuèxu)呼

23、吁(xyù)卓越(zhuzhuó)給予(jgi)藍盔(kuhu)喪鐘(sngsàng)3.修改下面的病句。(1)同學們唱著歡樂的歌聲走向校園。同學們唱著歡樂的歌走向校園。(2)老師經常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和讀書。老師經常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4.填寫詞語。(1)千變萬化千難萬險千差萬別 千軍萬馬(2)談天說地驚天動地翻天覆地 昏天黑地5.請你組織同學們一起以“熱愛和平”為主題辦一期黑板報吧。16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要求1.了解詩的內容,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2.認識本課生字。3.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詩句表達

24、的情感。教學課時一課時一課時教具準備伊拉克戰爭和巴以沖突中有關婦女兒童悲慘遭遇的資料及圖片。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維護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世界上各種戰爭連續不斷地發生,戰爭中平民百姓的生活狀況怎樣呢?請看看下面這些資料及圖片。(出示幻燈片)你還知道近年來有哪些戰爭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嗎?(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聽了這些血的事實,了解了硝煙中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你又有何感想呢?讓他們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吧!(出示課文題目。)二初讀課文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轟隆隆,在這兒讀lng lng祈盼qí,不讀q2.思考:每小節詩寫了什么內容?第1小節:大海是海鷗

25、的樂園,戰艦水雷卻成了不速之客。第2小節:沙漠是蜥蜴、甲蟲的天下,可這里來了坦克和大炮。第3小節:夜空屬于星星和月亮,可導彈攪得它很不安寧。第4小節:草地是小孩子的運動場,可這里散落著地雷碎片。第5小節:希望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3.針對這種人類與自然不和諧的現象,作者發出質問:“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對和平的呼喚,對戰火中的人們的同情。)三匯報交流四小組朗讀,交流體會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把感受讀出來。五指名朗讀,師生評價六自己朗讀,體會情感板書設計課后反思1.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表述美好的春天,當學生沉浸在對美麗事物的遐想中時,再逐漸把殘酷的戰爭展現給學

26、生。這種強烈的反差,可以使學生產生痛惜、憤恨之情,充分感受到戰爭的殘酷。2.教師可通過四個連續的“再也不是”的引讀,將美景與戰爭的場面重現在學生的面前。此時此刻,痛惜、傷感、憤恨、惋惜、難過等多樣的情感在學生的心間升騰,使學生的情感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課堂作業1.填上合適的詞語。(一望無際)的大海(月朗星稀)的夜空(廣闊無垠)的沙漠(碧綠寬闊)的草地(奇異美妙)的夢幻(寬敞明亮)的教室2.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填空。戰爭讓孩子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食物,失去了學校,失去了運動場,我們希望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3.請你仿照第1至第4小節的寫法,寫一節詩,表達你對戰爭的控訴,對和平的渴望。美麗的

27、校園,本來是我們讀書的地方,可是如今到處是斷壁殘垣,炮火斬斷了瑯瑯的讀書聲,這究竟是為什么?語文園地四教學要求1.關心國家大事,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對戰爭帶來的災難有更深刻的認識。2.了解新聞的內容。了解比喻句的特點。3.提高搜集、組織信息的能力。提高口頭、書面的表達能力。積累一組描寫戰爭的成語。重點難點1.口語交際的指導與訓練。2.看圖作文的指導與修改。教學課時三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2.訓練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具準備1.讓學生搜集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可以是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多方面的。2.黑板布置:寫好“新聞發布會”的專題

28、。3.請同學們準備好串聯詞,主持會議。教學過程一開場白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生活在幸福祥和的環境中,享受著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愛。然而,社會并不是處處都有陽光雨露,還有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無論怎樣,它們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有責任去關心,去了解周圍發生的事,以便提高我們的認識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看著同學們手中的資料,就知道他們早已行動了,正迫不及待地準備交流呢!二小組交流1.每人將自己搜集的新聞在組內講述。2.其他同學可以質疑,可以評價指導。3.選出組內的最佳新聞。4.老師巡視指導。三全班匯報1.各組的最佳新聞發布人選上場。2.班內同學進行評價,質疑。3.選出班內“最佳

29、新聞”“頭條新聞”“熱點新聞”等。四小結提升同學們,聽了你們的新聞發布,我很有感慨,你們能以自己獨到的視角去觀察世界,去搜集各類你們感興趣的信息,不僅范圍廣,而且內容新。同時,你們能進行較為合理的加工整理,展現給大家,你們已經成為班級內的“新聞工作者”了。今后每天早晨的十分鐘,就作為發布你們搜集的新聞的時間,讓我們在這里繼續增長見識,好嗎?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完成習作練習。2.提高寫作能力。3.激發對戰爭中遭受苦難的兒童的同情。教具準備習作掛圖,1937年日本入侵我國的紀錄片。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1.導入:同學們,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中國人

30、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這段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請看錄像。2.放日本入侵的紀錄片。看后,你有什么感受?二引導觀察1.無數的中國人民在日軍的鐵蹄下,慘遭殺害,多少個家庭流離失所,多少個兒童失去親人!請看,(出示圖畫)這個小孩正在廢墟中號啕大哭!2.讀“習作”,弄清楚這是一張什么照片,這次習作的具體要求是什么。(1)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2)要求:仔細觀察,想一想:小孩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兒?當時可能發生了什么事?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后的命運如何?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觀察想象。(1)畫面上的情景怎樣?(2)小孩的外貌、年齡及哭的原因是什么?(3)他的父母在哪兒,當時可能發生了什么事?(4)孩子將來的命運怎樣?(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