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1頁
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2頁
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3頁
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4頁
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貴州黔越礦業有限公司貞豐縣挽瀾鄉正大煤礦1407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二0一八年第一章采面工程概況1第一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1第二節煤層2第三節煤層頂底板及煤質特征2第四節其它因素4第五節工作面布置及采煤方法5第二章工作面防滅火設計7第一節、黃泥灌漿防滅火設計7第二節黃泥灌漿安全技術措施10第三章1407采面采空區防滅火預防措施18第一節生產方面的措施18第二節通風方面的措施20第三節密閉管理21第四節建立自燃發火觀測站22第五節束管監控系統22第六節安全監控系統23第四章外因火災的預防24第一章采面工程概況第一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1407采煤工作面為正大煤礦第一采區

2、K4煤層西采煤工作面。1407采煤工作面北部為1405采面采空區,西部為F2斷層,南部為1409接替采面,東部為K4煤層回風上山。1407采煤工作面開采范圍地面位置均為荒山,沒有任何建筑物及其他設施,開采范圍內未有任何水體及水利設施,該區范圍地表裂隙發育深度較淺,未有直接水利聯系的裂隙存在。根據地表移動規律理論研究法推論,1407采煤工作面的開采將會對地表產生移動與下沉,預計下沉深度為1.2m。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表煤層名稱K4煤層水平名稱+1500采區名稱一采區工作面名稱1407采面地面標高(m)+1475+1425工作面標高(m+1303-+1325地面工作面地面相對位于工業廣場東南方向

3、的荒山處,工作面相對于地面最高處,標高+1240m地表沒有建筑物。概井下位置及四鄰采掘情況1407米煤工作面切眼北部為1405米面米空區,西部為F2斷層,南部為1409接替米面,東部為K4煤層回風上山。回采對地面設施的影響評估工作面開米范圍地面位置為荒山,沒有任何建筑物及其他設施。因此,井下開采對地表設施沒有宜接影響,但開采后會引起地表的沉降,預計沉降深度約1.m。強向長(m)14954傾斜長(m)94平面積(m2)43141斜面積(m2)46530第二節煤層一、煤層厚度根據以往掘進過的提升巷、運輸巷、風巷、開切眼等已掘情況推斷,工作面內煤層厚度為0.70.9m左右,平均0.81m。二、煤層走

4、向東西,傾向南北,傾角2125°之間,平均傾角22。三、煤層結構K3、K4煤層結構簡單,煤層穩定類型均為較穩定型煤層。而各煤層的直接頂、底板均為軟質巖,穩固性較差,但間接頂、底板為砂巖,較穩固,采煤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支護措施。四、煤質肉眼觀察,煤巖為黑色,呈玻璃或金剛光澤,性脆,階梯及參差狀斷口,條帶狀結構,層狀構造,節理較發育,含黃鐵礦結核及細脈。第三節煤層頂底板及煤質特征一、煤層頂板煤層頂板主要為粘土巖、砂質粘土巖、細砂巖、石英砂巖等。煤層直接頂板為簿一中厚層粘土巖,粘土巖具抗壓強度不高,可塑性及膨脹性強,風化或滴水浸泡后易于坍塌;砂巖中,因節理裂隙發育使巖石較破碎,也易于坍塌。因

5、此,開采中應高度重視及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嘛喇黜木搬(m)弄/捌州ItUIj/0.80-l.zUMWKMIKMaK4UII0.70-0.9MttilVB,-m1MMSM二、煤層底板底板主要為粘土巖,可塑性及膨脹性強,風化或滴水浸泡后易于坍塌及造成底鼓三、原煤煤質特征1、原煤煤質特征表煤層編號分析項目水分(%)灰分(%)揮發分(%)固定炭(%)全硫(%)發熱重(MJ/kg-1)粘結性K42.729.298.7758.291.3832.59強膨脹熔粘結K32.528.0911.3156.311131.58強膨脹熔粘結2、煤塵爆炸性與煤的自燃性根據2010年2月取原樣送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實驗室,對K3、K

6、4煤層作的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本礦區K3煤層的煤塵有爆炸性,K4煤層的煤塵有爆炸性。煤層自燃傾向性為二類不易自燃煤層。煤層爆炸性鑒定結果表煤層編號煤樣類別工業分析()火焰長度mm焦渣特征抑制煤爆炸最低巖粉量(衿爆炸性結論MadAdVdafK3原煤2.528.0911.315410煤塵有爆炸性K4原煤2.729.298.77040煤塵有爆炸性第四節其它因素一、瓦斯地質情況根據貴州永風礦山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貴州省貞豐縣礦井2016年度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的報告,正大煤礦2016年度鑒定的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為7.23m3/t,絕對涌出量為2.43m3/min,采面最大絕對涌出量為1.08m3/min,鑒定

7、結果該礦井瓦斯等級為低瓦斯。二、沖擊地壓和應力集中區根據礦壓觀測資料及巷道掘進的情況看,預計本工作面不受沖擊地壓影響。三、地溫情況本井田無地溫異常現象,屬于正常地溫礦井。影響回采的其它地質情況表瓦斯1407米面最大瓦斯名6對涌出戰為1.08m3/min。煤塵煤塵有爆炸危險,煤的自然二級自燃。地溫我礦井田范圍內地溫正常,1407米面無熱害影響。地壓工作面處于正常地壓顯現區,運輸巷、回風巷超前支護不少于20m第五節工作面布置及采煤方法工作面上布置回風巷與回風井聯通(回風),下面布置運輸巷與主運輸大巷聯通,在工作面邊界兩巷聯通,開成回采工作面。一、采煤方法1407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U型通

8、風,工作面可采走向長度為495m,平均傾斜長度為94nl二、采煤工藝1407采煤工作面所采煤層為K4煤層,該煤層總厚度0.70.9m,平均0.81m,采用MC100/111-TW型單滾筒割煤機進行落煤,割煤機進行自裝煤,人工進行清理浮煤,采煤工作面采用SGB-630/75型刮板輸送機運煤,采面采用DW22-300/100單體夜壓支柱、配合HDJA-1000型較接頂梁支護頂板,采用密集支柱切頂,切頂排打設嵌柱,人工回柱放頂,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1、采煤、裝煤及運輸本工作面采用MC100/11什TW型單滾筒割煤機落煤,人工跟機收浮煤。采煤機滾筒直徑750mm機面高度680mm截深1.0m,本工作面

9、選用的割煤機滾筒直徑為750m中煤層厚度為0.81m,往返進行落煤,并利用滾筒螺旋機弧形擋煤板進行自裝煤,支柱工隨機掛梁,拖住剛暴露的頂板,割煤機到達上部機窩時,翻轉弧形擋煤板,割煤機進刀方式為直臥式進刀。采煤工作面以SGB-630/75型刮板輸送機向下運煤、運輸巷采用一臺SGD-420/(22)30(雙鏈)型刮板輸送機和一臺DTL-60/22*2型膠帶輸送機形成連續運輸、再通過采區運輸大巷DTL65/20/2*30型膠帶輸送機,至地面。2、采面移溜采用刮板輸送機自牽分段整體移溜方式,或使用專用移溜器移溜,SGB-630/7慳刮板輸送機彎曲長度10m-15m移溜步距1.0m。當割煤機自機尾下行

10、1015mt依次開動推移裝置推移輸送機至機頭位置。推移刮板輸送機后開始依次支設單體液壓支柱,支柱的排距等于滾筒的截深,同時排距與較接頂梁長度一致。向下移溜時,必須先加固機頭穩固支柱,向上移溜時,必須先加固機尾穩固支柱。無論向下移溜,還是向上移溜,機頭、機尾段牽引牢固后必須立即穩固支柱防止刮板輸送機下滑;移溜若需撤下巷支架上幫支柱前,必須將巷道內支架架好抬梁或支上有效支柱后才能移采面刮板輸送機機頭,嚴禁將采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探入巷道下幫。頂板破碎且直接對移溜工作造成安全威脅的情況下嚴禁整體移溜,應采用拆卸移溜的方式移溜。在移刮板機時要鋪設平直,局部凸凹不平時要修平,相鄰中部梢間水平彎曲度不大于3。

11、,在采煤機采煤時,不得推移距采煤機10ml的中部梢第二章工作面防滅火設計本礦正在回采的高檔普采工作面1407煤層屬自燃煤層,自燃傾向均為II類級;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規范規定,開采容易自燃或采用放頂煤開采自燃煤層的礦井,必須設計以黃泥灌漿為主的兩種以上綜合滅火措施。本礦井開采采取預防性灌漿防滅火措施,為確保灌漿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對1407采面采空區防滅火黃泥灌漿設計如下:第一節、黃泥灌漿防滅火設計一、灌漿系統在1407采面回風巷設有灌漿站,為采面灌漿服務,灌漿方法采用隨采隨灌,即隨采煤工作面推進的同時向采空區灌注泥漿。在灌漿工作中,灌漿與回采保持有適當距離,以免灌漿影響回采工

12、作。灌漿站建設:在1407回風巷(回風上山與軌道上山之間)建2個攪拌池,池長3.2m,寬1.4,池深為1.2m,池體用石專砌筑水泥抹面或用鋼板焊接,具上固定攪拌器。攪拌池底部留有出料口,在漿液流入注漿池前設雙層過濾篩子(孔徑為10mm)攪拌池側面設500mmx500mr1800mmf液泵坑兩個,各安設離心式液下泥砂泵2臺。二、灌漿方法采用埋管灌漿法,在放頂前沿回風巷于采空區預先鋪好灌漿管(一般預埋1020m鋼管),預埋管一端通采空區,一端接膠管,膠管長一般為2030m,灌漿隨工作面的推進,用回柱絞車逐漸牽引灌漿管,牽引一定距離灌一次漿,要求工作面采空區能灌到足夠的泥漿。三、灌漿參數的選擇1、工

13、作制度:與礦井工作制度相匹配,但需注意以下原則:灌漿工作是與回采工作緊密配合進行。設計灌漿為三班灌漿,每天灌漿時間為6h,若礦井自燃發火嚴重,且所需灌漿的工作面較多,宜采用四班灌漿,每天灌漿時間為9h。2、灌漿所需土量日灌漿所需土量按下式計算:Q土=K-G/V煤式中:Q土一日灌漿所需土量,n3/d;GH礦井日產量,根據設計,K4煤層日產量為220t;V煤一煤的容重,K4煤層容重分別為1.47t/m3;K一灌漿系數,為灌漿材料的固體體積與需要灌漿的采空區容積之比,參照經驗,取0.05。則:Q土=0.05X(220/1.47)=7.48(m3)3、日灌漿所需實際開采土量:Q=aQ土式中:q一日灌漿

14、所需實際開采土量,m/d;%取土系數(考慮土壤含一定雜質和開采,運輸過程中的損失);取1.1。_一_3Q=aQ土=1.1X7.48=9.46(m)4、灌漿泥水比的確定灌漿水土比應根據泥漿的輸送距離,煤層傾角,灌漿方式及灌漿材料和季節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參照經驗,一般情況下為4:1,冬季時為5:1。5、每日制泥漿用水量每日泥漿用水量按下式計算:Qzk1=Q5式中:Qzm一制備泥漿用水量,R3/d:S一泥水比的倒數,取5。則:Q水1=9.46X5=47.3(m3/d)6、每日灌漿用水量每日泥漿用水量按下式計算:Q水2=KkQzn式中:Q7K2一灌漿用水量,mVd:K水一用于沖洗管路防止堵塞的水量備

15、用系數,取1.1。則:Q水2=1.1X47.3=52(m3/d)7、每日灌漿量:Q漿1=(Q水1+Q土)M式中:Q漿1一日灌漿量,nVd:M-泥漿制成率,取0.93其余符號同前。則:Q漿1=(47.3+7.48)x0.93=54(m3/d)四、灌漿材料的要求、顆粒要小于2mm而且細小顆粒(粘土:w0.005mm者應占6070%)大部分。、主要物理性能指標比重為:2.42.8t/m塑性指數為911(亞粘土)膠體混合物(按MgOt量計)為2530%:含砂量為2530%,(顆粒為0.50.25mm以下)容易脫水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含有可燃物(5)、制漿的主要設備黃泥灌漿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設備

16、型號單位數量1水泵ZBA-6B臺22泥漿攪拌機JJ-4.5臺23管路(無縫鋼管)100X6m165044寸膠管DN100m2005離心式液卜泥砂泵80NYL50-20J臺26供水管(軟管)030m400第二節黃泥灌漿安全技術措施制漿全過程安全措施:一、主要危險源1 .未按規定的比例配備泥漿2 .未按規定操作設備。3 .井下檢查管路時沒有攜帶便攜式報警儀。4 .漿池防護設施不牢靠或操作不當掉入漿池。二、上崗條件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上崗。2,熟悉制(注)漿、制(注)膠的工作原理。3 .操作人員必須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制(注)漿、制(注)膠的有關規定。4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漿液制

17、作的流程、操作程序。5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制漿(膠)設備的參數以及對漿(膠)液的要求。6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煤礦安全規程中對防滅火的有關規定。7 .操作人員必須掌握煤礦自然發火的機理及防治知識。三、安全規定1、在作業前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作業過程中必須執行“手指口述”。2、泥漿中固體材料可以采用含砂量不超過25%勺黃土、泥頁巖或粉煤灰,加入少量的水就能制成易于脫水,滲入性強、收縮量小、不助燃、不可燃的漿液。3、制漿人員要時刻注意設備運轉情況,當設備運轉出現異常時,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處理。四、操作準備1、制漿前所用的各種設備應完好;各閥門應處在正確的開關位置;供水系統應暢通;照明設備應齊全;各

18、崗位人員應到齊上崗。2、制黃泥漿前必須檢查制漿材料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并且不準有石子、草根等雜物。4、制漿前,首先將漿池底清理干凈,將遺存的臟、雜物清理好,關閉下漿孔、泄水孔閥門。五、正常操作1、固定機械攪拌制漿工藝應:.人工采土,運至灌漿站。.人工用水槍直接沖黃土,將泥漿沖入帶有鐵算子的溝內,土水分別進入兩個泥漿攪拌池。.給土的同時要加適量的水,經1、2號攪拌機均勻攪拌4-6min。.攪拌好的泥漿,經過經管道進入泵站的泥漿泵,再經管道送入副斜井至井下采煤工作面。.石塊及大塊土塊,排入礦車,運至棄石場。2、開動攪拌機進行攪拌的同時,用密度計檢查泥漿濃度,并調整到要求的水土比。一般要求在進行灑漿時

19、,水土比不低于4:1,灌漿時,水土比定為5:1。3、下漿孔要提前按設好篦子,制漿過程中要隨時清理草根、樹皮、石子及其它雜物,防止下漿時堵孔、堵管。附泥漿制作流程圖機械取土機車運輸浸泡、攪拌制漿工藝流程圖灌漿全過程安全措施:一、主要危險源1 .管路不暢通。2 .未按規定檢查管路。3 .管路不完好或管路連接不嚴密造成迸漿傷人。二、上崗條件4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操作人員必須熟悉灌漿的工作原理。5 、操作人員必須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灌漿的有關規定。6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灌漿設備的參數以及對漿液的要求。7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煤礦安全規程中對防滅火的有關規定。8 .操

20、作人員必須掌握煤礦自然發火的機理及防治知識。三、安全規定1、灌漿工要了解工作范圍內的管路系統(包括管徑、接頭方式、閥門型號及安裝地點等);準備管鉗、扳手、絲錐、鉗子、鐵絲等工具材料。2、灌漿工到達工作地點后,首先檢查管路系統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然后檢查灌漿地點的頂、幫支護情況,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處理,處理不了的要匯報跟班安全員,禁止蠻干。3、應先由瓦斯檢查員檢查工作地點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溫度等,符合有關規定時,再進入工作地點。根據安全員安排的灌漿孔號及每個鉆孔應灌的漿量進行作業。四、操作準備1、準備工作就緒后,打開閘門,先要清水,待管路暢通后,并根據本班工作量及調度室布置的任務確

21、定注漿量。2、灌漿前,先進行沖孔,水量應逐漸加大,每孔沖水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進水暢通后安上灌漿管,將各處閘閥打開并記下流量計的讀數。五、正常操作1、灌漿期間,灌漿工應密切注意管路及各處閥門的情況,發現堵孔或管路漏漿時,應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漿,同時派人關閉上一道閥門,然后進行處理。正在灌漿的鉆孔,如發現進漿不正常,應暫停灌漿進行給水。2、班中倒孔時,必須先打開改灌鉆孔的閥門,然后關閉欲停灌鉆孔的閥門。人員應站在孔口兩側,禁止面對孔口。3、灌漿時,不要在高壓膠管附近停留,以防止管子崩壞傷人。4、盡量在無漿水的情況下拆管子,特殊情況需在有漿水的情況下拆管子時,平接的先松下方的螺絲、吊掛的管子先

22、松靠幫的螺絲,并用膠皮等蓋住法蘭盤,防止噴水傷人。5、灌漿的鉆孔,無閥門控制時要用閘板(蓋子)或木楔子將孔口堵好。6、灌漿過程中要做好下列檢查:.檢查泄水處出水的大小、水溫的高低,有害氣體等,并做好記錄;.檢查泄水閘門完好情況、水溝的暢通情況等。.每個工作班在下班前,必須先通知地面制漿站停止下漿,然后將管內存漿全部灌入鉆孔內。鉆孔停止灌漿時應用水沖孔,沖孔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先小水后大水),沖孔后將各處管路、閥門等處理好。.在回風系統灌漿時,必須隨身攜帶瓦斯檢測儀或瓦斯檢定器,應隨時檢查工作區域內瓦斯情況,隨時檢查二氧化碳情況。.灑漿前,在確認膠管和輸漿管連接嚴密牢固后,打開主管路(工作面

23、順梢內)的閥門,用電話同制漿站聯系要水,水流暢通后再要漿。.在綜采工作面灑漿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應在支架下方沿工作面傾向鋪設軟管,每隔23個支架安設一個三通閥門,每個三通閥門處接一根12米的短管伸入架子后尾處;灑漿過程中,應有專人看守管路和閥門,有異常情況時立即關閉閥門;工作面看守小閥門的人員,在泥漿到達工作面以后,應注視現場,并不斷擺動管子,以灑滿所有角落、不留死角,將浮煤全部覆蓋后方可開動下一級閥門(每次開閥數量一般24個)。灑到距工作面下端30米時,應通知制漿站停止送漿,然后漿管內所存泥漿全部放完。管子內不應存漿,并用水沖管,先小水后大水;工作結束后應將閥門關嚴,在檢查管路無其他情況后方

24、可離開現場。工作面灑漿一般應每個循環進行一次。9 .在普采工作面灑漿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灑漿人員要站在頂板完好的安全地帶,如遇頂板不好或有懸研時,要處理好;(2)工作面灑漿管由上出口鋪到工作面下出口。灑漿時,約每隔20米站一個人拉管子;(3)應沿工作面自上而下由采空區向外均勻地灑漿,以保證冒落的研石被泥漿均勻覆蓋;(4)每12個循環灑一次漿。(5)放頂前,應沿回風巷在采空區預先鋪好灌漿管,灌漿管末端距采煤工作面煤壁保持1015米的距離。埋管可用50毫米的鋼管,鋼管上要有拉管用的拉頭。(6)采煤工作面放頂后,灌漿人員用電話通知制漿站開始送漿;運輸巷有水流出時,即認為采空區已灌好漿,這時方可停

25、止灌漿。(7)隨著采面推進應及時拉出埋管,拉管時必須將繩套子牢固地固定在埋管的拉頭上,要求各根繩子的長短一致、受力均勻,待所有工作人員撤到絞車以外的安全地帶后,再開動絞車向外拉管。(8)開工前應檢查使灌漿設備及管路完好,運轉正常、潤滑油充足等。(9)灌漿時,泥漿要均勻、沙泵運轉應正常,遇宿縫跑漿時要及時堵塞。如果沙泵距泥漿地點較遠,應設直通電話。(10)看鉆孔人員根據鉆孔壓力大小負責發出開灌或停灌通知;制漿人員負責掌握水量大小及泥漿濃度。(11)宿后灌漿時,漿管上口要超過宿頂最凸出位置,宿頂越空,管口位置越高。(12)停漿后,要用清水沖洗沙泵和管路,沖洗時間長短應根據灌漿地點遠近而定。附注漿示

26、意圖239x81-預埋管灌漿管(鋼絲纏繞管);2-高壓膠管;3-灌漿直管(無縫鋼管);4-回柱絞車;5-鋼絲繩;6-采空區;7-回風順梢;8-進風順梢;9-新鮮風流;10-回風風流六、收尾工作1、工作完成后都必須將當班的工作情況向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并將灌漿量及其他情況記入“灌漿日志”。2、灌漿結束后,應用清水沖洗注漿機、制漿機及管路,防止停止使用時間長,泥漿干涸堵塞注漿機、制漿機及管路。3、清理巷道及制漿站的泥漿。五、其它未提之處按煤礦安全規程、1407高檔普采作業規程規定執行。第三章1407采面采空區防滅火預防措施第一節、生產方面的措施1 、合理的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采用綜采長壁后退式采煤,

27、巷道布置形式簡單,由于采煤工藝簡單,工人操作熟練,工作面推進速度快,工作面的回收率高,煤壁的暴露時間短,面積小,對于防治自燃發火十分有利。2 、控制礦山壓力,減少煤體破碎。在采掘過程中盡量減少裸露巷道的時間,在部分頂底板來壓較大的地方加強支護,減少頂、底板來壓對煤體的破碎,減少煤體與空氣接觸面。3 、堅持正常的回采順序,工作面推進采用后退式,回采順序合理,減少了采空區漏風,有利于防止煤層自燃發火。4、在生產中,盡量提高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結束后立即砌筑密閉防火墻,封閉采空區,回采工作面順梢間盡量少留煤柱。同時,設計針對1407采煤工作面在正常生產時、工作面推進速度減慢時和工作面停采前、回柱期間及

28、封閉后的具體防火措施分別敘述如下:1)正常生產時工作面的防火對工作面附近煤壁壓注阻化劑;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2)工作面推進速度減慢時的防火 在工作面下隅角掛設風簾,減少采空區漏風; 在下隅角堆設土袋(或砂袋),建立防火隔離墻; )工作面停采前、回撤設備期間及封閉后的防火 工作面離設計停采線一段距離(可取5060m)時,即開始在工作面噴灑汽霧阻化劑; 工作面停采期間,適當降低工作面風量; 停采后45天內工作面設備要全部撤完,并完成封閉; 在回撤設備過程中,加強回風流氣體、溫度監測和自燃危險第二節、通風方面的措施本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分列式,主平碉、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礦

29、井通風容易時期和困難時期通風阻力相對較小,有利于自燃發火的管理。1、回采工作面為后退式回采,采用“U'型通風布置,一進一回,新鮮風流與乏風均不通過采空區,漏風量少,自燃發火機率低;2、通風科根據規程規定對1407工作面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測風,將每次測風結果記錄填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上,并根據測風結果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調節風量;1407工作面風量必須符合規程規定要求,保證工作面風量滿足生產需要,風量調整不得少于400n$/min。3、同時采取措施降低采區進、回風巷之間以及區段進、回風巷兩端的負壓差,以減少漏風;4、隨時檢查進、回風兩順梢及采空區,煤柱和裂隙漏風,防止向這些地方供氧,促使煤的氧

30、化自燃,使之有良好的通風系統控制自燃傾向性火災的發生。5、在合適的地點設雙向風門,使礦井既可實現全區反風,也可實現局部反風,以防止火災事故擴大;6、主要通風機設有反風裝置,可滿足全礦井反風要求,工作面風7、同時,要加強礦井日常通風管理,對通風機經常進行性能測定,掌握其特性,并隨著季節變化及時調整主通風機工況,控制內部漏風,降低通風阻力等綜合措施,確保用風地點供風穩定、合理。第三節密閉管理1 、停采后45天內工作面設備要全部撤完,并完成封閉;2 、工作面正常封閉后,在進、回風側密閉分別設觀測孔,并在密閉內各布置一個測點進行監測。3、密閉墻要求1 )防火密閉采用雙墻充填式結構,墻厚5m2 )防火密

31、閉墻之間填充物土濕度不宜過大,且應隨砌隨填,層層用木錘搗實。3 )用磚砌墻時,豎縫要錯開,橫縫要平整,排列整齊,磚塊之間要用沙漿抹勻,灰縫要均勻一致。4 )墻體平整(1m內凹凸不大于10mm;無裂縫(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5 )墻體必須用石專、沙灰不燃性材料砌筑,砂漿標號為100號。6 )防火密閉墻體與巷道周邊接觸緊密,不得漏風,幫梢深度為見實煤后0.5米,頂梢深度為見實煤后0.3米,底梢深度為見實煤后0.2米,掏梢寬度大于墻厚0.3米,墻面覆面蓋層厚度應大于20mm四周應抹裙邊,寬度應大于200mm第四節建立自燃發火觀測站1、自燃發火觀察站位置采空區;上隅角;工作面;回風巷;2、自燃發火觀察站牌板吊掛整齊、清潔,數據準確;3、自燃發火觀測記錄要班后認真填寫,每天上報審批;第五節束管監控系統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