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正骨試題4_第1頁
中醫正骨試題4_第2頁
中醫正骨試題4_第3頁
中醫正骨試題4_第4頁
中醫正骨試題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 下肢骨折習題部分一、選擇題(一)A型題(在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最正確的或最恰當的答案,并將其前面的序號填入題干后面的括號內)1.下肢骨折,假設縮短( )厘米以上,就會出現明顯跛行。A.1cm B.2cm C.3cm D.4cm E.5cm2.股骨頸的前傾角正常值為( )。A.10°13° B.11°14° C.12°15° D.15°18° E.18°20°3.成人股骨頸與股骨干之間所形成的頸干角的正常值是( )。A.90°100° B.100°1

2、10° C.100°130° D.120°130° E.110°140°4.造成第二、三跖骨頸疲勞骨折的原因多是( )。A.直接暴力 B.間接暴力 C.肌肉過度強烈收縮D.持續勞損 E.骨質疏松5.趾骨骨折何種移位應當盡可能矯正( )。 A.側方移位 B.向背側成角 C.向跖側成角 D.向內側成角 E.向外側成角6.兒童股骨頸與股骨干之間所形成的頸干角平均為( )。A.132° B.151° C.127° D.110° E.140°7.新鮮無移位或嵌插型股骨頸骨折,應( )。

3、 A.不須治療 B.不須復位,但患肢應制動 C.改變負重力線的截骨術D.三翼釘內固定 E.人工關節置換8.股骨頸骨折無移位或嵌插型骨折,病人臥床,患肢應保持于( )。A.內收內旋 B.外展外旋 C.內收中立 D.外展中立 E.內收外旋9.無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可用輕重量皮膚牽引固定( )周。A.23 B.34 C.45 D.56 E.6810.用屈髖屈膝法整復有移位股骨頸骨折,復位后通過何項來判斷是否復位成功( )。A.壓痛有無消失 B.縱向叩擊痛是否消失 C.手掌試驗D.直腿抬高試驗 E.盤旋擠壓試驗11.股骨轉子間骨折分型中屬穩定性骨折的是( )。 A.順轉子間型 B.反轉子間型 C. 轉子

4、下型D.順轉子間粉碎型 E.反轉子間粉碎型12.股骨轉子間骨折反轉子間型,其骨折近端移位方向是( )。 A.外展、內旋 B.外展、外旋 C.內收、內旋 D.內收、外旋 E.以上都不對13.以下不是股骨轉子間骨折診斷要點的是( )。 A.壓痛點在腹股溝中點 B.患肢明顯縮短、內收、外旋畸形C.傷后局部疼痛、腫脹明顯 D.壓痛點多在大轉子部E.局部有廣泛的瘀斑14.有移位的股骨轉子間骨折牽引重量為( )。 A.24kg B.46kg C.68kg D.810kg E.1012kg15.成人股骨干骨折經牽引復位后,牽引重量應維持在( )左右。A.3g B.5kg C.7kg D.8kg E.9kg1

5、6.股骨干下1/3骨折,其遠端移位方向多為( )。 A.向上 B.向外 C.向前 D.向后 E.向內17.無重疊畸形的股骨干中1/3骨折,因受內收肌收縮的影響,而有( )成角的傾向。 A.向前 B.向外 C.向內 D.向后 E.向上18.股骨干( )骨折遠端向后移位時,易刺傷腘動、靜脈。 A.上1/3 B.中1/3 C.下1/3D.中下1/3交界處 E.中上1/3交界處19.股骨髁上骨折假設腘窩部出現較大的血腫,且脛后動脈、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時,應考慮( )。A.深靜脈栓塞 B.筋膜間隔綜合征 C.腘動脈損傷D.腘靜脈損傷 E.以上都不是20.股骨髁間骨折復位應到達良好的對位使關節面光滑完

6、整,是為防止后期發生( )。 A.缺血性肌攣縮 B.骨化性肌炎 C.足下垂D.缺血性骨壞死 E.創傷性關節炎21.有移位的跟骨結節橫形骨折一般固定( )。 A.34周 B.68周 C.23周 D.35周 E.46周22.髕骨橫斷骨折,假設移位在1cm以內者,手法整復后可用( )固定。 A.鋼絲內固定 B.夾板 C.張力帶 D.抱膝圈 E.抓髕器23.距骨頸骨折整復后,應將踝關節固定在( )。 A.背伸位 B.中立位 C.功能位 D.跖屈稍內翻位 E.跖屈稍外翻位24.有移位脛骨髁骨折應力求恢復脛骨關節面的平整和下肢正常的生理軸線,以防止發生( )。 A.缺血性肌攣縮 B.缺血性骨壞死 C.足下

7、垂D.遲發性畸形 E.創傷性關節炎25.脛骨髁骨折,假設檢查時發現側向試驗陽性則提示( )。 A.半月板損傷 B.前交叉韌帶損傷 C.側副韌帶損傷D.后交叉韌帶損傷 E.髕韌帶損傷26.脛腓骨骨折,骨折線在同一水平的病因病機最有可能是( )。 A.肌肉強力收縮 B.傳達暴力 C.扭轉暴力D.直接暴力 E.持續勞損27.脛腓骨干骨折常發生延遲愈合的部位是( )。 A.上段 B.中段 C.中上段 D.中下段 E.下段28.間接暴力引起脛腓骨干雙骨折,其常見骨折線為( )。 A.骨折線在下段同一水平 B.骨折線在上段同一水平C.腓骨的骨折線高于脛骨 D.脛骨的骨折線高于腓骨 E.無特殊規律29.脛腓

8、骨干骨折用跟骨牽引進針時,跟骨外側應比內側高1cm,這是為了使( )。 A.足跟內旋 B.足跟外旋 C.足跟輕度內翻D.足跟外翻 E.防止損傷重要血管、神經30.脛腓骨干上1/3骨折采用持續牽引夾板固定時,膝關節應置于屈曲( )位。 A.20°40° B.40°80° C.80°100° D.100°120° E.120°140°31.距骨的主要血液供應從( )。 A.距骨頭進入 B.距骨頸進入 C.距骨體進入D.距骨的前方 E.距骨的內側32.內翻暴力造成的踝部骨折,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

9、 A.內踝多為斜形骨折 B.外踝多為橫形骨折 C.可合并距骨脫位 D.足部呈外翻畸形 E、可合并后踝骨折33.距骨外表軟骨面約占整個距骨面的( )。 A.1/5 B.2/5 C.3/5 D.4/5 E.全部34.襪套懸吊滑動牽引適用于( )。A.內踝骨折 B.外踝骨折 C.后踝骨折 D.雙踝骨折 E.距骨脫位35.正常跟骨結節上緣與跟距關節面之間的角度大小是( )。 A.10°25° B.20°35° C.30°45°D.40°55° E.50°60°36.跟骨骨折治療中應注意恢復的角度是( )

10、。 A.頸干角 B.內翻角 C.外翻角 D.攜帶角 E.結節關節角37.跟骨結節骨折復位后肢體固定的位置為( )。 A.屈膝位 B.跖屈位 C.踝背伸位 D.跖屈、屈膝位 E.屈膝、踝背伸位38.易繼發骨缺血壞死的足跗骨骨折是( )。 A.跟骨骨折 B.距骨骨折 C.足舟骨骨折 D.楔狀骨骨折 E.骰骨骨折(二)B型題(在每題的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前面的序號填入每一問題后面的括號內)1.在成人股骨頸干角的平均值中:(1)男性為( )。 (2)女性為( )。 A.125° B.127° C.130° D.132° E.135

11、6;2.以下股骨頸骨折屬哪一種分型:(1)假設骨折線與股骨干縱軸的垂直線所形成的傾斜角小于30°時,則為( )。 (2)假設骨折線與股骨干縱軸的垂直線所形成的傾斜角在45°左右時,則為( )。A.頭下型 B.頭頸型 C.外展型 D.內收型 E.基底型3.以下股骨轉子間骨折按骨折線的方向分別屬于哪型骨折:1骨折線自大轉子頂點上方開始,斜向小轉子的上方為( )。 2骨折線自大轉子下方斜向內上方,到達小轉子的上方為( )。3骨折線經過大、小轉子的下方為( )。 A.順轉子間骨折 B.反轉子間骨折 C.轉子上骨折 D.轉子下骨折 E.以上都不對4.不同暴力可引起何種類型股骨干骨折:

12、(1)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為( )。 (2)間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為( )。 A.橫斷 B.斜型 C.蝶型 D.“Y”型 E.不完全性5.以下股骨干骨折移位用何手法矯正:(1)假設橫斷骨折,仍有側方移位時,可用何手法矯正?( ) (2)假設斜行骨折、兩斜面為背向移位時,用何手法矯正?( ) A.旋轉 B.折頂 C.盤旋 D.端提 E.分骨6.以下股骨干下1/3骨折,應選用的牽引方法是:1遠端向后移位的骨折,應選用 ( )。 2遠端向前移位的骨折,應選用 ( )。 A.皮膚牽引 B.股骨髁間骨牽引 C.股骨髁上骨牽引D.脛骨結節骨牽引 E.跟骨牽引7.股骨干骨折復位后,根據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壓墊的

13、部位:(1)上1/3骨折應放在( )。 (2)中1/3骨折應放在( )。 A.近端的前方,遠端的外方 B.近端的外方,遠端的前方C.近端的前方和外方 D.骨折線的外方和前方E.遠端的前方和外方8.以下股骨干骨折骨牽引時肢體應放置的體位:1上1/3骨折,脛骨結節骨牽引時肢體應處于( )。 2中1/3骨折,股骨髁上骨牽引時肢體應處于( )。 3下1/3骨折遠端向后移位的,股骨髁上骨牽引時肢體應處于( )。 A.屈髖屈膝中立法 B.屈髖內收位 C.外展中立位D.屈髖屈膝外展位 E.屈髖外展位9.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牽引的重量:(1)兒童的牽引重量約為( )。 (2)成人牽引重量約為( )。 A.體重的1

14、/4 B.體重的1/5 C.體重的1/6 D.體重的1/7 E.體重的1/810.股骨干骨折骨牽引的時間:(1)兒童約( )。 (2)成人約( )。 A.34周 B.46周 C.68周 D.810周 E.1012周11.不同類型股骨髁上骨折,遠端移位方向:(1)屈曲型是( )。(2)伸直型是( )。 A.內 B.外 C.前 D.后 E.上12.股骨髁間骨折治療方法:(1)股骨內外二髁別離者采用( )。 (2)骨折無明顯移位者采用( )。 A.石膏固定 B.夾板固定 C.股骨髁冰鉗牽引D.脛骨結節牽引 E.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13.不同暴力引起髕骨骨折的類型:(1)直接暴力引起的多為( )。 (2

15、)間接暴力引起的多為( )。 A.橫行 B.螺旋形 C.粉碎 D.嵌插 E.壓縮14.以下骨折檢查時應注意:(1)脛骨上端骨折應注意( )。 (2)腓骨上端骨折應注意( )。 A.筋膜間隔綜合征 B.腓總神經損傷 C.緩慢愈合或骨不連D.腘動脈損傷 E.創傷性關節炎15.不同部位脛腓骨骨折夾板固定的范圍:(1)上1/3骨折應( )。 (2)下1/3骨折應( )。 A.超膝關節 B.超踝關節 C.上超膝關節,下超踝關節D.不必超膝、踝關節 E.以上都不對16.脛腓骨骨折解除骨牽引、夾板固定時,為防治輕度成角畸形可采用何法:(1)為了防止向前成角,可采用( )。 (2)為了糾正輕度的向內成角,可采

16、用( )。 A.兩枕法 B.三枕法 C.盤腿法 D.屈髖屈膝法 E.抬臀法17.雙踝骨折按內外踝骨折線形狀,分析其致傷暴力:(1)內踝骨折線為斜形外踝骨折線為橫形,致傷暴力形式可能是( )。 (2)外踝骨折線為斜形,內踝骨折線為橫形,致傷暴力形式可能是( )。 A.縱向擠壓暴力 B.外旋暴力 C.外翻暴力 D.內翻暴力 E.以上都不是18.踝部骨折分度:(1)單踝骨折,距骨無移位屬于( )。 (2)雙踝骨折、距骨輕度脫位屬于( )。 (3)三踝骨折、距骨脫位屬于( )。 A.度踝部骨折 B.度踝部骨折 C.度踝部骨折 D.度踝部骨折 E.以上都不是19.距骨頸骨折的固定時間:(1)手法整復后,

17、固定時間為( )。 (2)假設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或關節融合術,則固定時間為( )。 A.4周 B.8周 C.3月 D.4月 E.5月20.以下暴力可引起何種踝部損傷:(1)踝關節背伸外翻暴力可引起( )。 (2)假設踝關節背伸外翻暴力繼續作用,則可合并( )。 A.跟骨骨折 B.距骨骨折 C.脛骨后唇骨折D.跟距關節脫位 E.距骨前脫位(三)D型題(在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2個相互間有特殊聯系的答案,并將其前面的序號填入題干后面的括號內)1.在治療股骨頸及轉子間骨折時,必須注意保持兩個角度,它們是( )。A.髖臼角 B.頸干角 C.內翻角 D.外翻角 E.前傾角2.股骨頸移位骨折應盡早給予

18、( )。A.復位 B.不復位,患肢制動 C.截骨術 D.固定 E.人工關節置換術3.股骨轉子間骨折有移位,經牽引后,用手法將患肢外展內旋,以矯正( )畸形。A.外旋 B.縮短 C.外展 D.髖內翻 E.髖外翻4.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分型是根據( )。A.骨折線的方向 B.骨折線的位置 C.骨折線與股骨干的角度D.骨折線與股骨干縱軸垂直線的角度 E.骨折線與骨盆連線的角度5.股骨干骨折出現外傷性休克的原因為( )。 A.劇痛 B.骨折移位明顯 C.出血多 D.神經損傷 E.患者精神緊張6.股骨髁上牽引適用于股骨干骨折中的( )。 A.上1/3骨折 B.中1/3骨折 C.下1/3骨折D.遠折端向后移位

19、的下1/3骨折 E.遠折端向前移位的下1/3骨折7.股骨干骨折骨骼牽引適用于( )。 A.兒童 B.較大的兒童 C.老年人 D.體弱的成年人 E.青壯年8.脛骨髁骨折治療時應力求到達( )。 A.恢復伸膝功能 B.恢復小腿的長度C.恢復下肢的正常生理軸線 D.恢復小腿的負重功能E.恢復關節面的完整9.脛腓骨骨折的治療原則主要是( )。 A.恢復小腿的長度 B.恢復下肢的正常生理軸線 C.恢復肢體負重功能D.恢復膝關節的功能 E.恢復踝關節的活動度10.脛腓骨骨折可有多種移位,治療中應完全矯正的是( )。 A.縮短移位 B.成角移位 C.碎骨片的對合 D.側方移位 E.旋轉移位11.多見于老年人

20、的骨折類型有( )。 A.股骨頸骨折 B.股骨干骨折 C.股骨髁上骨折D.股骨轉子間骨折 E.脛腓骨干骨折12.以下易于合并血管、神經損傷的骨折是( )。 A.嚴重移位的股骨下1/3骨折 B.脛骨髁骨折C.屈曲型股骨髁上骨折 D.脛骨中下段骨折 E.股骨轉子間骨折13.關于髕骨骨折,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 A.間接暴力所致骨折線多呈橫行 B.骨折線經過上1/3部者最多見C.無移位髕骨骨折占80 D.髕骨骨折是一種關節內的骨折E.抓髕器固定法適用于無移位骨折14.造成踝部骨折較多見的暴力( )。 A.內翻暴力 B.外翻暴力 C.外旋暴力 D.縱向擠壓暴力 E.側方擠壓暴力15.踝部骨折整復固定

21、后在作被動活動時,可進行( )。 A.背伸活動 B.跖屈活動 C.旋轉活動 D.內翻活動 E.外翻活動16.涉及跟距關節面的跟骨骨折類型是( )。 A.跟骨結節縱形骨折 B.跟骨結節橫形骨折C.載距突骨折 D.跟骨外側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E.跟骨全部關節塌陷骨折17.跖骨頸疲勞骨折好發于( )。 A.第一跖骨 B.第二跖骨 C. 第三跖骨D. 第四跖骨 E. 第五跖骨18.距骨骨折易導致的兩大并發癥是( )。 A.缺血性壞死 B.創傷性關節炎 C.骨化性肌炎D.筋膜間隔綜合征 E.骨不連19.跟骨軸位片可顯示( )。 A.距骨下關節 B.跟骨結節橫斷程度 C.跟骨關節面的塌陷程度D.跟骰關節面

22、E.載距突20.踝關節外側的韌帶主要是( )。 A.三角韌帶 B.腓距韌帶 C.腓骰韌帶 D.腓跟韌帶 E.腓舟韌帶(四)X型題(在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擇2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并將其前面的序號填入題干后面的大括號內)1.股骨頸骨折的病理基礎是( )。 A.股骨頸部細小 B.負重量大 C.處于疏松骨質和致密骨質交界處D.老年人肝腎不足、骨質疏松 E.血液供應差2.股骨頭、頸部的血液供應的來源有( )。 A.圓韌帶的小動脈 B.骺外動脈C.上干骺端動脈 D.股骨干滋養動脈E.下干骺端動脈3.根據骨折部位不同,股骨頸骨折可分為( )。 A.頭下部骨折 B.頸中部骨折 C.外展型骨折 D.基底部骨折

23、 E.內收型骨折4.外展型股骨頸骨折病理生理特點是( )。 A.骨折局部剪切力大 B.骨折斷端穩定性好 C.局部血運破壞少D.骨折愈合率相對高 E.骨折移位明顯5.內收型股骨頸骨折病理生理特點是( )。 A.骨折局部剪切力大 B.骨折斷端穩定性好 C.局部血運破壞少D.骨折愈合率相對高 E.骨折移位明顯6.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的下肢的畸形特點是( )。 A.外展 B.外旋 C.縮短 D.屈膝 E.伸髖7.股骨頸骨折按其X線攝片表現可分為( )。 A.頭下部 B.外展型 C.頸中部 D.內收型 E.基底部8.股骨頸頭下部骨折,其愈合不良的原因有( )。 A.骨折線位置較高 B.血供不足 C.移位明

24、顯D.固定困難 E.護理不好9.股骨頸外展型骨折的特點是( )。 A.兩折端間呈外展關系 B.骨折端剪力小 C.關節囊血運破壞小D.骨折線與股骨干縱軸線的垂直線形成的傾斜角小于30° E.較穩定10.老年人因股骨頸骨折長期臥床,易并發( )。 A.心力衰竭 B.褥瘡 C.泌尿系統結石 D.尿路感染 E.墜積性肺炎11.股骨頸骨折的整復方法可用( )。 A.牽引復位法 B.膝頂拔伸法 C.椅背整復法D.攀門拽伸法 E.屈髖屈膝法 12.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可分為( )。 A.轉子上骨折 B.轉子下骨折 C.順轉子間骨折 D.反轉子間骨折 E.以上都是13.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肢呈( )畸形

25、。A.內收 B.外展 C.內旋 D.外旋 E.縮短14.股骨轉子間骨折中不穩定的有( )。 A.順轉子間骨折 B.反轉子間骨折 C.轉子下骨折D.順轉子粉碎骨折 E.轉子上骨折15.股骨頸骨折整復后持續牽引,固定期間應注意( )。 A.不負重 B.不盤腿 C.不側臥 D.股四頭肌舒縮活動 E.髖膝屈伸活動16.股骨干骨折,易合并哪些并發癥( )。 A.血管、神經損傷 B.外傷性休克 C.擠壓綜合征D.脂肪栓塞綜合征 E.筋膜間隔綜合征17.股骨干下1/3骨折,嚴重移位的出現哪些情況時應考慮為血管、神經損傷的可能( )。A.小腿感覺障礙 B.小腿、足趾運動障礙 C.末梢循環障礙D.足背動脈搏動減

26、弱或消失 E.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18.股骨干骨折牽引固定后,早期即應開始鍛煉,其剛開始的功能鍛煉包括( )。 A.髖關節的屈伸 B.膝關節的屈伸 C.踝關節的屈伸D.跖趾關節的屈伸 E.股四頭肌舒縮活動19.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行手術切開的適應癥是( )。 A.成角畸形15°以上 B.旋轉畸形30°以上 C.肢體短縮3cm以上D.骨折在3個月以內 E.骨折超過3個月20.青枝骨折或無移位的股骨髁上骨折的處理包括( )。 A.無需整復 B.在無菌操作下抽凈關節積血C.帶軸活動夾板超膝關節固定 D.大重量骨牽引 E.切開復位固定21.有移位的股骨髁上骨折的治療為( )。 A.

27、骨牽引后無需整復 B.骨牽引后配合手法整復 C.整復時注意保護腘窩神經血管D.屈曲型骨折采用股骨髁部冰鉗牽引 E.伸直型采用脛骨結節牽引22.髕骨骨折的治療要求有( )。 A.恢復伸膝裝置 B.保持關節面完整光滑 C逐漸加強股四頭肌舒縮活動D.防止創傷性關節炎 E.骨折未臨床愈合前,注意勿過度屈膝23.按骨折的原因和解剖部位,臨床上跖骨骨折可以分型為( )。 A.跖骨干骨折 B.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脫骨折 C.跖骨頸疲勞骨折D.跖骨頭骨折 E.跖骨粉碎骨折24.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脫性骨折多由于( )。 A.足外翻扭傷引起 B.足內翻扭傷引起 C.腓骨短肌的猛烈收縮D.腓骨長肌的猛烈收縮 E.腓骨第

28、三肌的猛烈收縮25.跖骨頸疲勞骨折的特點為( )。 A.無明顯外傷史 B.前足痛 C.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D.多發于第二、第三跖骨 E. 骨折明顯移位26.以下關于脛腓骨干骨折,說法正確的有( )。 A.中下1/3交界處為骨折好發部位 B.脛骨中、下段骨折易發生緩慢愈合或不愈合C.有移位者,出現肢體縮短、成角及足內旋畸形D.損傷嚴重可能發生筋膜間隔區綜合征E.X線攝片應包括脛、腓骨全長的正、側位片27.脛腓骨骨折易并發( )。 A.腘動脈損傷 B.筋膜間隔綜合征 C.腓總神經損傷D.延遲愈合或骨不連 E.創傷性關節炎28.脛腓骨骨折時,如果患肢嚴重腫脹或有大量水泡,則不宜采用夾板固定,以免造

29、成( )。 A.褥瘡 B.感染 C.壓瘡 D.加重移位 E.骨延遲愈合29.脛腓骨上1/3骨折,哪幾塊夾板應超關節( )。 A.內側板 B.外側板 C.前內側板 D.前外側板 E.后側板30.以下哪些情況下應行脛距、距跟關節融合術( )。 A.距骨體缺血性壞死 B.距骨粉碎性骨折 C.距骨體陳舊性脫位D.距骨骨折并發踝關節嚴重創傷性關節炎 E.距骨頸骨折31.易于發生緩慢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壞死的下肢骨折是( )。 A.股骨頸骨折 B.股骨轉子間骨折 C.脛骨髁骨折D.脛骨中下1/3段骨折 E.距骨頸骨折32.以下屬于關節內骨折的是( )。 A.股骨轉子間骨折 B.股骨髁間骨折 C.髕骨骨折D

30、.脛骨髁部骨折 E.距骨骨折33.以下哪些符合踝關節的結構特點( )。 A.內、外、后三踝構成踝穴 B.外踝比較窄而長,位于內踝的稍后下方C.內踝的三角韌帶較外踝的韌帶堅強 D.踝關節處于背伸位時,關節穩定,不易扭傷E.踝關節處于跖屈位時,關節穩定,不易扭傷34.內翻暴力引起的踝關節損傷可有( )。 A.內踝斜行骨折 B.外踝橫形骨折 C.嚴重時可合并距骨脫位D.可合并后踝骨折 E.三角韌帶斷裂35. 關于距骨骨折以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主要為間接暴力所致 B.以頸體間骨折為多見C.易引起缺血性壞死 D.易合并創傷性關節炎E.可合并跟距關節脫位36.有移位的踝部骨折,整復時應注意(

31、)。 A.外翻損傷使踝部內翻 B.內翻損傷使踝部內翻C.如后踝骨折合并距骨后脫位,可利用長襪套牽引整復D.內外踝加壓擠壓以整復下脛腓關節別離 E.患者應平臥屈膝位37.跟骨骨折的臨床特征有( )。 A.不能負重 B.足跟部橫徑變寬 C.足跟部橫徑變窄 D.足弓變平 E.足弓變大38.高處墜落時,足跟著地常發生的損傷有( )。 A.顱底骨折 B.脊柱損傷 C.髂骨骨折 D.跟骨骨折 E.顱腦損傷39.屬于不涉及跟距關節面的跟骨骨折的是( )。 A.跟骨結節縱形骨折 B.跟骨結節橫斷骨折 C.跟骨外側跟距關節面塌陷D.載距突骨折 E.跟骨全部關節塌陷40.正常足底三點負重的是( )。 A.跟骨 B

32、.距骨 C.第一跖骨頭 D.第五跖骨頭 E.足舟骨二、填空題 (將答案填入空格內)1.在治療股骨頸骨折時,必須注意保持正常的 、 ,特別是 ,否則將遺留髖關節畸形,影響髖關節的功能。 2.股骨頸骨折按其部位不同,可分為 、 和 骨折,前兩者又叫 骨折,后者又叫 骨折。3.股骨頸的骨折線越高,越易破壞 ,因而 和 的發生率就越高。 4.股骨轉子間骨折根據骨折線的方向和位置,臨床上可分為三型: 、 、 。 5.股骨頸骨折的壓痛點在 中點,股骨轉子間骨折壓痛點多在 。6. 趾骨骨折有移位者,應 ,采用竹片小夾板或 固定, 周即可撤除固定。7.股骨轉子間骨折有移位,應采用 與 結合,固定患肢于 位。8

33、.股骨轉子間骨折反轉子間型,近端因 與 的收縮而 、 ,遠端因 與 的牽引而 、 移位。 9跖骨骨折多由 引起,以第 跖骨多見,長途跋涉或行軍則可引起 。10.股骨干上1/3骨折時,骨折近端因受 、 、 及其他外旋肌的牽拉而產生 、 、 移位,骨折遠段由于 作用則 、 、 移位。 11.股骨干有輕度 的弧度,有利于 發揮其伸膝作用。12.距骨的主要血液供應自 進入, 骨折時,常損傷來自 的血液供應,所以距骨體很容易發生 。13.股骨髁上骨折屈曲型,遠端因受 的牽拉和 的緊縮,而向 移位,容易壓迫或損傷 。 14.股骨髁上骨折伸直型應采用 牽引;屈曲型應采用 牽引。15.股骨髁上骨折因骨折靠近關

34、節,易發生 ,所以應盡早進行 和 鍛煉。 16.治療股骨髁間骨折,應到達 , ,才能有效地恢復關節的功能和防止發生 。 17.脛骨髁骨折又稱 ,多由高處跌下,足底觸地而產生的 所致。 18.股骨髁上骨折指發生于股骨自 起點上 cm范圍內的骨折。19.髕骨骨折的治療,要求恢復 功能,并保持關節面的 ,防止 的發生。20.抓髕器固定法適用于有 移位的 性髕骨骨折。 21.距骨外表3/5為 ,故發生骨折時,骨折線多經過關節面,發生 的時機較多。 22.脛骨干中上段橫截面呈 ,脛骨嵴前突并向外彎曲,形成 ;脛骨干下1/3處,橫斷面為 ,該骨 處為骨折的好發部位。23.因脛骨和腓骨的骨折線可不在同一平面

35、,故X線照片應包括 。 24.脛腓骨骨折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恢復小腿的長度和 ,對骨折端的 移位,應予以完全糾正。25.踝部內翻損傷,內踝多為 骨折,外踝多為 骨折,嚴重時可合并 、 。三、改錯題(將標有“ ”的錯誤部分改為正確的內容) 1.跖骨骨折應常規攝前半足正、側位X線片來確診。 2.有移位的新鮮股骨頸骨折可用丁字鞋或輕重量皮膚牽引固定68周。 3.跖骨骨折的任何移位必須矯正,否則會阻礙足的行走功能。 4.診斷跟骨骨折時,應常規詢問和檢查脊柱和肋骨的情況。 5.股骨轉子間骨折尤其是不穩定骨折,應通過臨床、體格檢查證實骨折愈合后,方可逐步負重行走。 6.跟骨骨折后常有足縱弓的塌陷,頸干角減小。

36、7.垂直懸吊皮膚牽引是將患兒的患肢同時用皮膚牽引向上懸吊,用重量懸起,臀部離床一拳之距為宜。 8.股骨干中1/3骨折及遠折端向后移位的上1/3骨折適宜用股骨髁上牽引。 9.股骨髁上骨折伸直型應采用股骨髁上牽引。 10.距骨骨折后,在固定期間應早期負重鍛煉,利于骨折的愈合。 11.當疑心有髕骨骨折時,應拍膝關節的正側位X線片,以明確骨折的類型和移位情況。 12.脛骨的營養血管由脛骨干中下1/3的后方進入,在致密骨內下行一定距離,而后進入髓腔。13.脛腓骨骨折不穩定者,可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配合距骨牽引。 14.脛腓骨上1/3骨折夾板應超膝關節固定是指內、外側板上超過膝關節2cm。 15.踝關節

37、處于跖屈位時,下脛腓韌帶緊張,關節不穩定,容易發生扭傷。 16.踝關節處于背伸位時,踝穴較跖屈位時能增寬1.52mm,以容納跟骨。 17.雙踝骨折整復固定后應從第二周起作踝關節練功活動,包括各方向的活動。18.內翻暴力造成踝關節骨折時,內踝多為橫形,外踝多為斜形。 19.外翻暴力造成踝關節骨折時,外踝多為橫形,內踝多為斜形。 20.距骨頸骨折時,常損傷來自脛后動脈的血液供應,所以距骨體易發生缺血性壞死。四、名詞解釋(簡要說明或解釋一個概念或名詞)1.頸干角 2.前傾角 3股骨轉子間骨折 4.股骨干骨折 5.股骨髁上骨折 6.結節關節角 7.垂直懸吊皮膚牽引 8.踝穴 9.踝部內翻損傷 10.囊

38、內骨折 五、簡答題(簡要答復以下問題)1.簡述有移位股骨頸骨折下肢畸形的特點。2.簡述股骨頸骨折的診查要點。3.簡述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診查要點。4.何謂股骨頸干角?其臨床意義如何?5.何謂股骨前傾角?其臨床意義以何?6.簡述股骨轉子間骨折和股骨頸骨折的異同。7.簡述股骨干骨折的診查要點。8.為什么距骨骨折易發生缺血性壞死? 9.股骨干上、中、下1/3骨折斷端移位機理是什么?10.如何選擇治療股骨干骨折的牽引方法?11.簡述髕骨骨折的治療原則。12.簡述脛骨下1/3骨折造成緩慢愈合和骨不連的原因。13.簡述脛腓骨骨折造成創傷性關節炎的原因。14.簡述內翻暴力造成踝部損傷的特點。15.簡述外翻暴力造

39、成踝部損傷的特點。16.簡述踝關節在跖屈位容易扭傷的原因。六、論述題(要求論點明確、論述合理)1.試述股骨頭頸的血液供應的來源。2.試述股骨頸骨折的分類及其臨床意義。3.試述股骨轉子間有移位骨折的治療方法。4.試述脛骨髁骨折的病因病機及診查要點。5.試述跟骨骨折的分型及其整復方法?6.下肢骨骨折在治療中應注意哪些方面?7.股骨干骨折的移位特點是什么?試述股骨干骨折復位后夾板固定中壓墊放置位置。8.試述股骨髁上骨折的檢查注意事項與治療方法。9.試述髕骨骨折的病因病機及診查要點。10.脛腓骨骨折的治療原則是什么?。11.影響脛腓骨干骨折移位的因素是什么?12.脛腓骨干骨折常易引發哪些并發癥?13.

40、距骨骨折的病因病機是什么?14.為什么跖骨頸疲勞骨折常易被延診誤診?七、病案分析題(對病例進行診斷、分析及作出相應的處理)1.林某,男,68歲。因左髖部疼痛,活動障礙5小時就診。自訴5小時前不慎摔倒,左側臂部先著地,當即感左髖部疼痛,不能活動,左下肢不能站立,由子女送來就診。查體:表情痛苦,左下肢外旋、縮短畸形,被動活動患髖關節時疼痛加重,左大轉子處深壓痛,叩擊患肢足跟時髖部痛甚。X線片示:自大轉子頂點起斜向內下方至小轉子處有一骨折線。要求:(1)患者診斷及診斷依據;(2)擬定初期治療方案。2趙某,男,42歲。因右大腿腫痛,畸形,不能活動2小時就診。其妹代訴2小時前被汽車撞倒,當即感右大腿變形

41、、劇痛、不能活動,隨即腫脹,由家人送來就診。查體:心率104次/分,血壓9.3/6.7Kpa。面色蒼白,表情冷淡,被動體位。右大腿腫脹明顯,患肢短縮、外旋畸形,大腿中部壓痛明顯,有異常活動和骨擦音。傷肢遠端血運正常。要求:(1)患者的診斷及診斷依據;(2)擬定初期治療方案。3.馮某,男,28歲。因左小腿畸形、腫脹、疼痛流血,不能活動2小時就診。自訴2小時前被汽車撞傷左小腿上段,當即疼痛、出血,不能活動,無昏迷、嘔吐,被人送來急診。查體:神志清楚,左小腿上段內前方有一約6cm縱形裂口,可見脛骨外露,出血,局部畸形,有異常活動和骨擦音,縱向叩擊痛明顯。患肢遠端血運及感覺正常。要求:(1)患者的診斷

42、及診斷依據;(2)擬定初期治療方案。4.徐某,男,63歲,主訴外傷后右髖部疼痛,活動不利1小時來診。患者于1小時前不慎滑倒,右髖部著地,出現右髖部疼痛,活動不利,遂來我院急診。查體:患者右髖部無明顯腫脹,右腹股溝中點處壓痛陽性,髖關節活動受限,髖膝微屈,傷肢呈內收、短縮畸形,大轉子和足底部叩痛陽性。舌質暗淡,脈沉弦細。X線片:右股骨頸骨折,遠端向上移位并內收。要求:(1)患者的診斷;(2)首選治療方法;(3)如何采用骨牽引復位治療?5.閆某:女,25歲,奔跑時右腳內側踩在硬物上,使足向內翻轉。出現踝部劇烈疼痛、腫脹并出現瘀血斑(以內踝為重),不能站立行走,足呈內翻畸形,功能喪失。要求:(1)

43、患者的診斷;(2)整復方法;(3)夾板固定方法。答案部分一、選擇題(一) A型題 1.B 2.C 3.E 4.D 5.C 6.B 7.B 8.D 9.E 10.C 11.A 12.B 13.A 14.C 15.B 16.D 17.B 18.C 19.C 20.E 21.B 22.D 23.E 24.E 25.C 26.D 27.D 28.C 29.C 30.B 31.B 32.D 33.C 34.C 35.C 36.E 37.D 38.B (二) B型題 1.(1)D(2)B 2.(1)C(2)D 3.(1)A(2)B(3)D 4.(1)A(2)B 5.(1)B(2)C 6.(1)C(2)D 7.(1)C(2)D 8.(1)E(2)C(3)A 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