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湘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1頁
五年級湘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2頁
五年級湘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3頁
五年級湘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湘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小古文閱讀。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選自列子·湯問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伯牙善鼓琴(_)善良;慈善。 擅長;長于。贊許。善哉(_)善良;慈善。 擅長;長于。贊許。志在高山(_)意向,心里想著。記號。記載的文字。伯牙所念(_)惦記。說,讀,誦讀。 心里想到的。2用自己的話說說畫線部分的意思。_3由“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A.伯牙彈的曲子,鐘子期都聽得清清楚楚

2、B.伯牙彈什么,鐘子期都聽不懂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過琴聲傳達出來D.鐘子期也很懂音樂,伯牙的琴聲中聽不出伯牙所想4“高山流水”常用來比喻。A.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B.有山有水的絕美風景C.纖塵不染的美好境界D.文筆流暢優美2. 課外閱讀。東施效顰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注釋:顰:皺眉頭。里:鄰里。美:認為美。歸:回去。挈:帶著。妻子:妻子和兒女。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東施效顰(_)(2)挈妻子而去之走(_)2翻譯下面的句子。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_3用“_”在文中畫出描寫人

3、們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顰其里”的表現的句子。這種表現說明了什么?_4東施效顰最大的問題在于:_。(用原文語句回答)5這個故事給人們的啟示是()。A.每個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氣B.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C.要懂得揚長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別人3. 閱讀理解。孟母三遷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舍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遂居。(注釋)鄒:周朝國名,在今山東鄒城一帶。舍:房屋,住宅。嬉:游戲,玩耍。墓間之事:指祭

4、掃墳墓一類的事情。居處子:安置兒子的地方。賈人:商人。炫賣:沿街叫賣。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揖讓進退:打躬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1結合注釋,寫出對下列句子的理解。(1)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_(2)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_2孟母兩次認為“此非吾所以居處子”的原因是什么?_3讀了這則故事,你在學習方面有哪些收獲?_4. 課文回放。孔子這才知道顏回并沒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萬分,便對弟子們說:“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1)讀一

5、讀,說說你怎么理解畫線句子。 _(2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他是一位怎樣的人? _5. 閱讀理解。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1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用現代文表述)_2短文用哪些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_3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么聯系?_4在強國夢的激勵下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人物,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請寫出最少四個。_5身為中國少年,你現在能為祖國做些什么?_6

6、.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吾忘持度(_)  A量長度  B量好的尺碼  C長度  D溫度(2)反歸取之(_)  A反正  B反轉  C相反  D同“返”,返回2“何不試之以足? ”這句話是一個()。A.反問句 B.陳述句 C.疑問句 D.否定句3用自己的話說說畫線句子的意思。_4“及反,

7、市罷,遂不得履。”這句話的意思是( )。A.等到回來時,街市已關門了,于是他沒買到鞋子。B.等到回來時,街市仍開門,所以他買到了鞋子。C.等到鞋子的老板回來,他才買下了鞋子,回去了。D.到了街上返回來,街上已不再賣鞋了,他只好買了襪子回家。5從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A.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B.我們不能只相信尺碼,不相信自己的腳。C.做事迷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是不會成功的。D.做事要堅信真理,不能輕易改變。7. 閱讀樂園。懷素練字懷素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從小入廟出家,可他始終堅持了對書法的愛好,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謂草書史上的典范之作。成就的取得,是他長期堅持不懈地練習的

8、結果。能有這樣的“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僧人的本職是事佛、坐禪念經,要練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時間全占滿。這一點,懷素完全做到了。他的毅力是令人贊嘆的。練字還需文房四寶俱全。寺廟中的生活本來就是清苦的,買筆買墨就得不少錢,還哪有錢去購買硯臺、紙張呢?可這并未難住懷素。聰明的懷素想出了一個省錢的辦法以芭蕉葉代替紙張。長沙的氣候溫暖、潮濕多雨,非常適合芭蕉的生長。芭蕉葉子又肥又大,代替練字的紙倒也湊合。于是,懷素在房前屋后的隙地上栽了上萬株芭蕉,以供摘取葉子揮灑筆墨。他給自己掩映在芭蕉叢中的庵堂取名為“綠天庵”。由于懷素練字過勤,芭蕉葉子不夠使用。他又找了塊木板,刨平后刷上油漆。每年在芭蕉

9、葉子沒長成之前,他就用木板練字。寫滿一板后,擦掉之后再寫。如此反復不已,時間長了,一場木板竟磨穿了。練字離不開筆,懷素對筆十分愛護,每寫完字都把它洗得干干凈凈。他沒有合適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個小石頭池子里洗筆,拿它當了“筆洗”。日久天長,池子里的水全都變成了黑水。人們就叫它“墨池”了。懷素每天在芭蕉葉、木板上耐心地寫著字,筆用禿了一支又一支,幾年后,用禿的筆有一大堆。懷素對這些筆感情很深,把它們葬在山下。他還為這些筆樹立了墓碑,名之為“退筆冢”。懷素就是這樣努力創造條件,勤習苦練,終于練就一手用筆盤旋、狂放,變化繁多而又揮灑自如的狂草,由一個愛寫字的小和尚成為一名值得效法、贊頌的

10、書法大師。(1)文中有些詞語我們不常見到,請你試著說一下它們的意思。事佛_坐禪_狂草_(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結果”加了引號,這里引號的作用是   。(3)短文的文章結構是   ,請你用曲線畫出文章前后呼應的句子。(4)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收獲?_8. 閱讀課文,完成練習。梁國楊氏子九歲,甚   。孔君平   其父,父不在, 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 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釋最后

11、一句話的意思。_2文中楊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_3結合閱讀體會你認為楊氏之子是個怎么樣的一個小孩?_4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后,會有怎樣的反應?請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繪。_5通過品讀上文,我們感受到語言的精妙。試著讀讀下面的話,你能否像楊氏之子一樣用精妙的語言回答。阿凡提騎著驢來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見了,就大聲招呼道:“歡迎你們兩位一同光臨!”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說:“_。”9.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字。(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

12、,乃呼兒出。 詣:_ 乃:_(2)孔指以示兒曰。 示:_ 曰: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 聞:_2仔細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對話意思:_(2)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10. 閱讀理解。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

13、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理解字詞意思。短:_ 更讀音(_):_ 不肖讀音(_):_使狗國者,從狗門入。_齊無人耶,使子為使?_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這三個成語運用了_修辭手法,我知道成語(_)的意思是_這三個成語運用了_修辭手法來表現齊國人多。2這兩個短小的故事,告訴我們晏子_(用三個以上成語或四字詞)的人。11. 小古文閱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

14、走也,以為畏狐也。1請解釋劃橫線字的意思:子:_ 然:_  走:_2用一個成語概括這個故事:_3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 _ 的人。12.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注釋)涉:渡。遽:急忙,立刻。契:刻。是:這兒。求:尋找。1參考注釋,翻譯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_2下列加點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鄭人有欲買履者B.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楊氏之子3這篇古文的內容可用成語“_”概括

15、。從修辭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句。4對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的。B.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考慮到事物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規。C.楚人找不到劍是因為水流太急,把劍沖走了。13. 閱讀理解。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讀書中的“三到”指的是_3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名言啟發我們讀書要_,由此,我想到了許多名人讀書的故事,例如:孔子“韋編三絕”、_、_。你有什么好的讀書方法,請寫出一兩點來。_14. 閱讀理解。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