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論期末測試題(整理打印版)_第1頁
刑法總論期末測試題(整理打印版)_第2頁
刑法總論期末測試題(整理打印版)_第3頁
刑法總論期末測試題(整理打印版)_第4頁
刑法總論期末測試題(整理打印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刑法總論測試題試題11、刑法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其顯著特點是( BC )。 A、理論性與實踐性最強 B、強制性最為嚴厲 C、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 D、保護社會關系的手段更為豐富2、刑法條文中的“但書”表示的是( ABD )。 A、對前段的補充 B、對前段的限制 C、對前段的強調 D、對前段的例外3、我國刑法典修訂后的施行時間是( C )。 A、1997年3月14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10月1日 D、1998年1月1日4、我國刑法典分則“侵犯財產罪”一章規定有12種具體犯罪,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體屬于( B )。 A、一般客體 B、同類客體 C、直接客體 D、復雜客體

2、5、構成犯罪的不作為以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為前提。這種特定義務來源于( BCD )。A、社會公德的要求 B、職務上或者業務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規定 D、行為人先行的行為導致的危險狀態6、某甲打獵時,發現一頭獵物旁邊有個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槍法不好,但打獵心切,于是開了槍,結果獵物沒打著卻打死了小孩。某甲行為時的心理態度屬于( C )。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過失 C、間接故意 D、過于自信的過失7、犯罪既遂的類型有( ABCD )。A、行為犯 B、危險犯 C、結果犯 D、舉動犯8、某甲搶劫殺人的行為觸犯了兩個刑法條文、兩個罪名,實際上只構成搶劫罪一個罪。這種情況在刑

3、法理論上稱為( A )。 A、想象競合犯 B、法規競合 C、結合犯 D、吸收犯9、管制的執行機關是( D )。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勞改機關 D、公安機關10、吳某因犯故意傷害罪、侵占罪,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罰金1萬元。決定執行的刑罰時,應當采取( D )。 A、吸收原則 B、限制加重原則和并科原則 C、吸收原則和限制加重原則 D、吸收原則和并科原則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1、犯罪客體 2、犯罪中止 3、剝奪政治權利 4、數罪并罰 5、刑罰執行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1、簡述成立正當防衛應當具備的條件。2、簡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條件。3、簡述

4、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條件。五、案例分析(16分)案情: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聾啞人,學生。徐某某是家中的獨生子,由于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對學習沒有興趣,經常逃學曠課,甚至與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關系。2000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親趙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學了,趙某見兒子又想逃學,頓時怒火沖天,抬手就打了兒子兩個嘴巴。當晚,徐某某趁趙某熟睡之際,將一包鼠藥(毒鼠強)放進了趙某每天必喝的中藥里,并從趙某的錢包里找到160元錢后到一網吧上網玩游戲。次日早上,趙某喝下摻有鼠藥的中藥后中毒死亡。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認是自己所為,并在其父帶領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

5、了事情的全部經過。試分析并說明理由:對于徐某某的行為應當如何認定和處罰?參考答案(1):二、選擇題(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1、BC 2、ABD 3、C 4、B 5、BCD 6、C 7、ABCD 8、A 9、D 10、D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1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危害的社會關系。2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3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犯罪分子參加國家管理與政治活動權利的刑罰方法,屬于資格刑。 4數罪并罰:是指人民法院對一行為人在法定時間界限內所犯數罪分別定罪

6、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罰原則及刑期計算方法決定其應執行的刑罰的制度。 5、刑罰執行:簡稱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機關將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確定的刑罰付諸實施的刑事司法活動。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1、簡述成立正當防衛應當具備的條件。正當防衛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件:第一,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即不法侵害的產生與存在。(1分)第二,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即不法侵害正處于已經開始并且尚未結束的進行狀態。(2分)第三,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即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而不能對沒有實施侵害行為的第三者實行。(2分)第四,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即必須出于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衛意圖。(1分)第五,

7、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即防衛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2分)2、簡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條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分) 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如下條件:(1)共同犯罪的主體必須是二人以上。這是共同犯罪的主體條件。(2分)(2)各犯罪人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這是共同犯罪的客觀要件。(2分)(3)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這是共同犯罪的主觀要件。(2分)3、簡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條件。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2分)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是:(1)自動投案。即犯罪分子在未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前,出于其本人的意志而向有關

8、機關或個人承認自己實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關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等待進一步交代犯罪事實,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裁判的行為。(3分)(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實際情況徹底供述自己實施并應由本人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3分)五、案例分析(16分)評分要點:1、徐某某的行為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2分)(判斷正確者得分。判斷錯誤則全題不得分)2、根據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2分)3、徐某某故意以鼠藥毒殺其母,致其死亡,該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顯然應當

9、受刑罰處罰,且徐某某時已年滿15周歲,已達到刑法規定的相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因而其故意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4分)4、徐某某犯罪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屬于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3分)5、徐某某屬于聾啞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2分)6、徐某某犯罪時不滿18周歲,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且不能適用死刑。(3分)試題21刑法第93條規定:“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這屬于( B )。 A. 司法解釋 B. 立法解釋 C. 論理解釋 D. 學理解釋2下列情況中,我國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D )。A. 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而刑

10、法不認為是犯罪B. 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而刑法認為是犯罪C. 當時的法律和刑法均認為是犯罪,但當時的法律處刑比刑法輕D. 當時的法律和刑法均認為是犯罪,但當時的法律處刑比刑法重3犯罪行為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是( C )。 A.故意行為與過失行為 B.主行為與次行為 C.作為與不作為 D.主動行為與被動行為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 C )處罰。 A.從輕 B.減輕 C.從輕或者減輕 D.減輕或者免除5.某甲在行車中不小心將某乙撞傷,為了盡快逃脫,便將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邊樹林。某乙失血過多死亡。對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為屬于( B )的犯罪。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疏忽

11、大意的過失 D.過于自信的過失6.犯罪既遂是指( C )。 A.犯罪結果已經發生 B.犯罪行為已經完成 C.犯罪行為已經具備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D.犯罪人的目的已經實現7.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BD )。 A.時空性 B.自動性 C.有效性 D.徹底性8.死刑緩期執行減為無期徒刑的條件是( A )。 A.沒有故意犯罪 B.確有悔改 C.確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現 D.確有重大立功表現9.數罪并罰時,管制最高不能超過( C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10.某甲被判處無期徒刑,實際執行( B )以后,可以假釋。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三、名詞解釋(

12、每小題4分,共20分)1.犯罪 2.犯罪的故意 3.犯罪未遂 4.連續犯 5.沒收財產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1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為?構成犯罪的不作為應當具備哪些條件?2 簡述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3 簡述減刑的概念和條件。五、案例分析題(16分)案情:孫某在其夫王某外出打工期間與劉某勾搭成奸。王某回家后欲將全家遷往打工地定居,孫某不想去,便找到劉某商量,并表示愿意與劉某在一起。劉某提出帶孫某私奔,孫某不同意,提出讓劉某殺死王某,劉某表示同意。三天后,孫某趁王某外出串門之際,催促劉某趕快動手。劉某帶上鐵棍、毛巾、手套等到孫某家中,藏在床下。當晚10時許,王某回家睡覺。次日凌晨1時許,劉

13、某趁王某熟睡之機,用鐵棍猛擊王某頭部,致使王某顱腦破裂,當場死亡。請根據共同犯罪理論分析:孫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她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如何?為什么?參考答案(2):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B 2.AD 3.C 4.C 5.B 6.C 7.ABD 8.A 9.C 10.B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1 犯罪:是指嚴重危害我國社會、觸犯刑法并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2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心理態度。 3犯罪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具體犯罪構成的實行行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

14、一種犯罪停止形態。 4連續犯:是指行為人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連續多次實施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態。 5沒收財產:是指將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刑罰方法。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1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為?構成犯罪的不作為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所謂犯罪的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并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4分)構成犯罪的不作為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2分) (2)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而未履行。(1分) (3)行

15、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1分)2 簡述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 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為: (1)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為構成累犯的主觀條件。(2分) (2)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此為構成累犯的刑度條件。(2分) (3)后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內。這是構成累犯的時間條件。(2分) (4)前后兩罪均非危害國家安全罪,或者前后兩罪之一不是危害國家安全罪。此為構成累犯的罪質條件。這是一般累犯與特別累犯的區別所在。(2分) 3簡述減刑的概念和條件。 減刑是指對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在刑

16、罰執行期間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現,而適當減輕其原判刑罰的制度。(3分)根據刑法典的規定,對犯罪分子減刑,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減刑的適用對象是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是減刑的對象條件,即刑法對減刑適用范圍的限定。(2分) (2)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這是減刑的實質條件,也是決定性要件。(2分) (3)減刑必須有一定的限度。這是減刑的限度條件。(1分)五、案例分析(16分)評分要點:1 孫某的行為構成犯罪。在與劉某的共同犯罪中,孫某屬于教唆犯。(4分) (判斷正確者得分。判斷錯誤者則全題不得分) 2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

17、罪的犯罪分子。(3分)構成教唆犯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二是行為人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3分) 3本案中,孫某為達到殺害自己丈夫的目的,故意勸說本無犯罪意圖的劉某,使之產生犯罪意圖并且實施了殺人犯罪行為,其行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屬于教唆犯。由于孫某在與劉某的共同犯罪中居于教唆和指揮地位,對于犯罪的發生起著主要作用,因此,從另一個角度講,孫某又屬于主犯。(6分。視論述情況適當給分)試題3一、單項選擇題 試題120為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題表中,不答或答錯均不得分(本題共30分,每題1.5分)1、萬某于1

18、996年12月2日,因投機倒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期3年,萬某未上訴。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萬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機倒把罪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無罪,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 )A、對萬某的申訴法院應支持,因按刑法從舊兼從輕原則,萬某應無罪。B、對萬某的申訴不能支持,但可以對其減刑。C、對萬某的申訴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對已經生效的判決不具有溯及力。D、對萬某的申訴不能支持,還應撤銷其緩刑,改判實刑,因其不服管理2、韓國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緬甸、泰國等國多次進行國際販毒犯罪活動,并曾被其所屬國韓國通緝。某日,金某到我國境內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19、,也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犯罪為由提出抗議。我國依法可以對李某采取下列措施:(C )。A、無權進行刑事追訴,應當立即驅逐出境B、因其是國際犯罪,應交國際法院制裁C、可以對其進行刑事追訴,依據是對國際犯罪的普遍管轄權D、可以對其進行追訴,但審判要有韓國、印度、緬甸、泰國等國的共同參與3、王某14歲生日那天,邀集幾個朋友到一飯館吃飯。飯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個提包,即掏出隨身攜帶的彈簧刀將持包人刺傷把包搶走,包內有手提電話1部(價值7600元)、現金6000余元。則王某14歲生日那天的行為( C )A構成搶劫罪B構成盜竊罪C不構成犯罪D負有限的刑事責任4、某醫院婦產科護士甲值夜班時,一新

20、生嬰兒啼哭不止,甲為了止住其哭鬧,遂將仰臥的嬰兒翻轉成俯臥,并將棉被蓋住嬰兒頭部。半小時后,甲再查看時,發現該嬰兒已無呼吸,該嬰兒經搶救無效死亡。經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該嬰兒系俯臥使口、鼻受壓迫,窒息而亡。甲對嬰兒的死亡結果有何種主觀罪過?(C )A間接故意 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于自信的過失5、楊某在踢足球時一腳將球踢出場外,打碎足球場旁居民樓上劉家陽臺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時又碰上樓下李下的花盆,花盆隨之落下,剛好砸到從樓下走過的吳老太的頭上,致其重傷,問,楊某的行為在刑法學上認為是(C )A、疏忽大意的過失B、過于自信的過失C、無罪過事件D、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6、李二

21、憨一日到鄰村赴宴時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癡呆女孩傻姑,因酒亂性,將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鄉派出所投案,對李二憨的行為,應當如何認定(D )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亂性才奸淫傻姑的,這種行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觀心態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只是一般違法,不應當認為是犯罪。B、李二憨醉酒后意識不清狀態下實施的行為可以類比于間歇性精神病人的發病期實施的行為,這個時候他們都屬于無行為能力人。根據刑法第18條無行為能力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因此李二憨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甚至連違法都算不上。C、根據李二憨犯錯后的悔改表現可以得知其對自己醉酒時

22、的所作所為確實不知情,況且傻姑是癡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李二憨的行為根本就沒有造成危害,沒有受害者不具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就不是犯罪。D、李二憨應當對其醉酒時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7、某日,黃某牽著狗在山坡上閑逛,偶遇平日與己不和的劉某,黃某即唆使其帶的狗撲咬劉某,劉某警告黃某,黃某繼續唆使狗撲咬劉某。劉某邊抵擋邊沖到黃某面前,揀起石塊將其頭部砸成輕傷,黃某見頭上流血,慌忙逃走。從刑法理論上看,劉某的行為屬于下列哪種情況?( B )A、緊急避險B、正當防衛C、防衛過當D、對象錯誤8、趙某欲毒殺蕭某,蕭某中毒后,腹痛難忍,趙某見狀,頓生悔意,急將解藥給蕭某服下,并將其送往醫院,但蕭某因

23、搶救無效仍然死亡,趙某的行為屬于(D )A、犯罪預備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9、吳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學校的領導將自己開除,意欲夜晚潛入學校領導將其殺死,后來在情急之中誤將張三當作校領導殺死,吳某該行為應屬于(C )A、行為性質錯誤B、工具錯誤C、行為對象錯誤D、因果關系認識錯誤10、某甲和某乙合謀盜竊一電器倉庫,由某乙先配制一把"萬能鑰匙",數日后,某乙將配制的鑰匙交給某甲,二人約定當晚12點在倉庫門口見面后行竊。晚上,某乙因害怕案發后受懲,未到現場。而某甲如約到現場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萬能鑰匙"打開庫房,竊得手提電腦二部,價值人民幣2萬元

24、,銷贓后得贓款13000元。事后,某甲分300元給某乙,某乙推脫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為屬于下列哪個選項?(D )A、不構成犯罪B、構成盜竊罪,但屬于犯罪中止C、構成盜竊罪,但屬于犯罪未遂D、與某甲一起構成盜竊罪既遂11、孫某糾集5人組成“天龍會”,該會宗旨為“盜富濟貧”,并自封“大天龍”。在屢次作案中,“天龍會”盜竊總數額為20萬元,孫某親自參與盜竊5次,竊得財物價值6萬元,銷贓得款2萬元。王某系該組織成員也多次參加盜竊;在一次盜竊過程中,成員胡某單獨將事主某女強奸。則孫某不應當對哪些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C )A、“天龍會”所犯的全部罪行B、20萬元C、“天龍會”成員胡某的強奸犯罪D、王某

25、的盜竊罪12、甲愛好游泳,且技術高超,一日,甲聲稱愿幫助乙學會游泳,乙欣然答應。甲遂將乙帶到河流深水處去游,在乙剛學會游時,甲即棄之不顧,獨自游回河岸,乙無力游回高呼救命,甲卻不予援救;此時,站在河岸上旁觀的丙,游泳技術很好,但丙不認識甲乙兩人,也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最后乙被淹死。在本案中,甲和乙的行為( B )。 A、構成共同犯罪 B、甲的行為構成犯罪,丙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C、均不構成犯罪 D、應分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13、某公司經理賈某工作勤肯,但與公司董事會主席范某不和,在一次董事會議上,由于范某的原因,賈某被撤銷職務,因而心懷報復之心。遂向其好友某狩獵場的管理員郝某借得獵槍(霰彈)一把,一

26、日下午持槍直奔董事會主席辦公室,見范某正與客戶顧某洽談生意,揚手就是一槍,將范某打死,顧某也被擊成重傷,另外,秘書小吳也中彈受輕傷。問,賈某打死范某、重傷顧某、輕松小吳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C )。 A 繼續犯 B 連續犯 C 想象競合犯 D 牽連犯14、某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周某有刑徒刑1年并處罰金1萬元,周某以無錢為由拒不繳納罰金。刑滿釋放后第3年,周某準備結婚,購買29寸彩電一臺及冰箱一臺。法院得知上述情況后派法警強行將彩電和冰箱扣押。請問應如何看待法院的行為?(C )A欠妥當B雖然欠妥當但卻是合法的C并無不妥,是完全合法的D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15、古某,女,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死刑,但死刑執

27、行書因故遲遲未下達。待到死刑執行之時,法醫發現其于等候執行期間與看守她的獄警夏某通奸,現已有身孕。該案如何處理(A )A、不能執行死刑,因刑法規定死刑不適用于已懷孕的婦女。應立即停止執行并將情況上報。B、可以執行死刑,刑法規定死刑不適用于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古某懷孕是在審判之后。C、可以執行死刑,只是要等到古某生產之后一定時間。D、可以執行死刑,因其是與獄警通奸而懷孕,其行為帶在規避刑法的性質。16、下列哪一項屬于我國刑法中規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 C)A、張小強,受人脅迫加入某盜竊集團,為該集團“后勤部科員”,為集團提供作案工具及進行銷贓。B李大嘴,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參與者,沒有組織、策劃、指

28、揮該犯罪。C、胡二麻,某搶劫、搶奪集團的“軍師”,集團的每次犯罪均由其組織策劃,但其從未親自參與。D郭仁靖,受“老大”邸某約請與另外四人一起參與毆斗廖某,打了兩拳即離開,之后邸某等人竟將廖某毆打致死。17、國家工作人員胡某貪污公款18萬元,在罪行尚未被發覺前逃到朋友湯某處。其間,胡某寫了一封信,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贓款去向,準備先托湯某將其向原單位黨委呈交,自己處理完一些事情之后隨即去投案。但湯某懷有報復胡某之心,遂將信件銷毀,并向公安機關報案,揭發胡某罪行,隱患了胡某寫信的情節。胡某潛逃,后終因生計困窘,在前往檢察院投案途中被公安人員抓獲,依其口供從湯某處搜得投案信殘余,胡某也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29、。問胡某的行為 (A )。A、屬于一般自首 ,完全滿足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B、在胡某未被抓獲前既未投案又未如實交待罪行,不能算自首,只有被抓獲后的行為才算是特殊自首。C、不屬于自首,因胡某不是主動投案,而是被抓獲的。 D、不屬于自首,因胡某被抓獲后交待的罪行實際是湯某已檢舉的司法部門已經掌握的罪行。18、施某犯貪污罪,被判無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現良好而獲假釋。在假釋考驗期內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傷,被判刑9年。根據刑法規定,對施某應撤銷假釋,按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理。對施某應適用何種刑罰幅度或刑種?( D)A應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內決定執行的刑期B. 應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30、幅度內決定執行的刑期C應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內決定執行的刑期D應決定執行無期徒刑19、王某因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考慮其有積極退贓并檢舉他人犯罪的情節,決定宣告緩刑3年。考驗期滿后,公安機關又查獲王某在緩刑考驗期滿后又犯交通肇事罪。對王某的行為,如何處理(A )A、不撤銷原判宣告的緩刑,以交通肇事罪處罰B、不撤銷原判宣告的緩刑,以累犯從重處罰C、撤銷原判宣告的緩刑,前罪與后罪數罪并罰D、撤銷原判宣告的緩刑,以慣犯從重處罰20、林某因犯強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有期徒刑從1989年7月1日起執行,對甲實際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間為(D )A、1989年7月1日至

31、1992年6月30日B、199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C、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D、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二、多項選擇題 試題2125為多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正確答案。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題表中,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10分,每題2分)22、下列情況不屬于正當防衛的有( ABC )A.黃某被姚某毆打后揚言要報復,姚某聽說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許某勸阻在一旁,此時黃某想先發制人,就從姚某手中奪過菜刀,將其砍成重傷。對于黃某行為的認定B.李某身強力壯,對體弱的張某不滿,伺機報復,一日見其和女友在一塊,遂調戲

32、侮辱其女友,張某看不過就掄起一根鐵棍撲向李某,李某輕而易舉的奪下鐵棍,并借口防衛將張某手臂打折。對于李某行為的認定C. 一個晚上,一便衣民警夜晚巡邏,在檢查三輪車時被遠處的司機誤認為竊車賊,司機立即找了幾個人手持鐵棍趕到現場,而民警也以為遭壞人襲擊,雙方因誤會而發生沖突,民警開槍將司機打死。對于民警行為的認定。D一日夜晚吳某在一僻靜小巷行走,見一陌生人突然襲擊他,遂揮拳打去,直至將其打癱在地。后查明此陌生人為一狂暴性精神病人,經常襲擊路人,已造成好幾起輕傷事件。結果精神病人被吳某打斷一條腿(輕傷害)。對于吳某行為的認定。23、下列關于假釋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對于因殺人、綁架等暴力性

33、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當他們被減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則可以假釋B、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犯新罪的,應當撤銷假釋,按照先并后減的方法實行數罪并罰C、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遵守了各種相關規定,沒有再犯新罪,也沒有發現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假釋考驗期滿,剩余刑罰就不再執行 D、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符合假釋條件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24、余某教唆某工廠保管員劉某要值班時讓其潛入倉庫。余某因此盜得大批財物,銷贓后分了400元贓款給劉某。余某、劉某

34、的行為構成了( )。A兩人的行為構成了盜竊罪的共同犯罪B余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劉某的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C兩人的行為構成了職務侵占罪的共同犯罪D余某是盜竊罪的主犯,劉某是盜竊罪的從犯25、張某犯侮辱罪,由于犯罪情節輕微,法院認為不需要判處刑罰,并對其做出了一定的處理。在下列的各種處理措施中,合法適當的有( )。A對張某予以訓誡B責令張某具結悔過C責令張某賠禮道歉D建議有關的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三、案例分析題 試題2627為案例分析題。(本部分共40分,每題20分)26、李某深夜潛入本單位財務室,意圖盜竊保險柜中的財物。李用盡了各種方法,也未能將保險柜打開,感到十分沮喪。正要離開時,恰逢保安員巡邏

35、至此。保安員發現財務室的門虛掩,即進去查看,與李某撞個正著。李某用撬棍將保安員打昏后逃走。回到家中后,李某恐保安員醒來后認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將保安員殺死滅口。剛剛返回單位大門,即被接到報案趕來的公安人員抓獲。現問:(1)李某的盜竊保險柜的行為屬于犯罪的哪種形態?試結合案情與該犯罪形態構成要件作具體分析。(10分)(2)李某返回作案現場(本單位)欲將保安員殺死滅口的行為屬于犯罪的哪種形態?試結合案情與該犯罪形態構成要件作具體分析。(10分)27、“老公安”黃局長和小字輩們在討論三個“累犯”:一個是許某,許某因犯罪盜竊罪曾被判處有期徒刑年,1994年被假釋,1996年12月假釋期滿,可是2

36、000年3月又犯搶劫罪。另一個是向某,向某1997年11月犯危害國家安全類罪,2001年11月又因過失犯交通肇事罪。再一個是李某,李某因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到1993年5月10日考驗期滿,可是1994年6月又犯詐騙罪。試問:(1)許某構成累犯嗎?如果構成,結合案情分析其構成何種累犯? (7分)(2)向某構成特殊累犯嗎?向某構成一般累犯嗎?分析之。(7分)(3)李某構成累犯嗎?如果構成,結合案情分析其構成何種累犯?如果不構成,說明理由。(6分)四、論述題 試題28為論述題。(本部分共20分)28、試論我國刑法對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的分類及其各自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3):說明:考生

37、閱讀試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案例選擇題及試題所給的選項后,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的字母填入每題下的答題表中。案例分析題及論述題答案請直接寫入題下所給的作答部分。本試卷共28題。一、單項選擇題 試題120為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題表中,不答或答錯均不得分(本題共30分,每題1.5分)單項選擇題答題表1 2 3 4 5 6 7 8 9 10C C C C C D B D C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C C A C A D A D二、多項選擇題 試題2125為多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

38、的正確答案。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題表中,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10分,每題2分)多項選擇題答題表21 22 23 24 25ABCD ABC ABD AD ABCD三、案例分析題 試題2627為案例分析題。(本部分共40分,每題20分)26、答:(1)李某的盜竊保險柜的行為屬于盜竊未遂,未實施終了的未遂、能犯的未遂。(2分)犯罪未遂指的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2分)根據這一規定,犯罪未遂具有三個特征。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3分)結合本案具體分析:著重把握上述三個特征。(3分)(

39、2)李某返回作案現場(本單位)欲將保安員殺死滅口的行為屬于犯罪預備。(2分)犯罪預備指的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2分)根據我國刑法的這一規定,在理解犯罪預備的概念時,應當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把握犯罪預備的特征。犯罪預備的主觀特征,就是行為人具有為完成犯罪而進行預備活動的意圖。犯罪預備的客觀特征就是具有為進一步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3分)結合本案具體分析:李某具有殺死保安的犯罪意圖,在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活動(拿了匕首,返回單位。)李某還未正式“著手”實施殺人犯罪,未與保安進行身體接觸而由于抓獲使行為陷于停頓。故是犯罪預備。(3分)27、答:()許某的行為構成一般累犯

40、。 (1分)所謂一般累犯是指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2分)其條件是前后兩個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是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后罪又是該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是在前罪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5年內再犯的罪。(2分) 本案中,許某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后罪又是搶劫罪,也該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兩罪都是故意犯罪,并且是在原判刑罰執行完結以后5年內又犯的,許某在假釋期間沒有犯新罪,假釋期滿就視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許某犯搶劫罪是在假釋考驗期滿后5年內犯的,所以構成一般累犯。(2分)對于累犯,應當從重處罰。(2)向某不構成特殊累犯,(1

41、分)因后罪不是危害國家安全罪。特殊累犯定義:指因犯危害國家安全罪受過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后,在任何時候再犯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2分)特別累犯的構成條件是:前罪和后罪必須均為危害國家安全罪、前罪被判處的刑罰和后罪應判處的刑罰的種類及其輕重不受限制、后罪可以發生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后的任何時候,不受兩罪相隔時間長短的限制。(2分)向某亦不構成一般累犯,因后罪不是故意犯罪。(2分)(3)李某不構成累犯。(1分)不符合累犯的條件。李廣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到1993年5月10日考驗期滿,在考驗期內沒有犯新罪,根據刑法規定,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而李廣是在1994年3

42、月即考驗期滿后再犯罪的,累犯的構成條件是必須原判刑罰執行完畢以后5年內再犯罪的,才構成累犯。李廣原判刑罰不執行了,所以不構成累犯。(5分)四、論述題 試題28為論述題。(本部分共20分)28、試論我國刑法對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的分類及其各自刑事責任。答:1、共同犯罪中犯罪人的分類有兩種劃分方法:一為分工分類法,按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分為實行犯、組織犯、教唆犯、幫助犯;(1分)二為地作用分類法,分為主犯、從犯。我國采用作用分類為主、分工分類為輔的分類,分為主犯、從犯、教唆犯、脅從犯四類。(1分)2、主犯指的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行為人。(1分)有以下

43、三種情況:在犯罪集團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組織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種;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這是首要分子的一種;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指主要的實行犯。(3分)主犯的刑事責任可分兩種情形:一是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二是對其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2分)3、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1分)從犯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從犯,即次要的實行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從犯,即幫助犯。所謂輔助作用就是指沒有直接參加犯罪實行,而是以各種

44、不同的方式幫助實行犯,促成其犯罪結果。(2分)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從犯的刑事責任是同主犯應負的刑事責任相比較而言,比主犯應受到的刑罰處罰要輕。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從犯實際受到的處罰一定比主犯輕。因為主犯可能具有從輕或者減輕甚至免除處罰的情節.(2分)4、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1分)被脅迫是指由于各種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強制。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沒有完全喪失意志自由,因此仍應對其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1分)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或者免除處罰。(1分)5、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1分)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

45、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3分)試題4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每小題1分,共20分) 1. 我國刑法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D  )。A可以從輕處罰 B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C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 客觀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種犯罪,犯罪分子卻自認為能夠完成而自動停止犯罪的,( D ) A應認為是犯罪未遂 B也應以犯罪未遂論 C不認為是犯罪中止 D應認為是犯罪中止   

46、3. 犯罪分子實施的下列行為中,屬于重大立功的是(B )A. 協助司法機關捕獲其他犯罪嫌疑人的B. 提供重要線索,得以偵破其他重大案件的C. 阻止他人犯罪活動的D. 揭發他人犯罪,查證屬實的4. 審判時懷孕的婦女,無論犯了多么嚴重的罪,最高可以判處(C   )。A死刑立即執行 B死刑緩期二年執行C無期徒刑 D有期徒刑15年5. 緩刑的適用對象只限于( D )A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 B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C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6. 在追訴期間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計算。這在刑法理論上稱為( C )A時

47、效繼續 B時效中止C時效中斷 D時效延長7. 行為人在實施背叛國家罪的過程中,其行為方法或行為結果又觸犯了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態屬于(C)A. 想象競合犯  B. 結合犯C. 牽連犯  D. 吸收犯8. 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 C )A只能附加適用 B只能獨立適用C可以獨立適用 D不能獨立適用9. 疏忽大意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相區別的關鍵是( D )A犯罪的主體不同 B侵犯的客體不同C.行為的方式不同D對他人死亡的結果能否預見不同10.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國刑法理論及刑法規定的是(D)A. 所有不作為均是過失犯罪B. 有因果關系就要承擔刑事責任C. 對單位

48、犯罪一律采用雙罰制處罰D. 對想像競合犯按一重罪處罰11. 行為人在法律上認識的錯誤對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B ) A有影響 B沒有影響C有的有影響有的無影響 D一般的影響是從寬處理 12. 我國刑法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和數罪并罰原則是( B ) A吸收原則 B并科原則C估堆原則 D限制加重原則 13.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指( C ) A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 B犯罪原因與犯罪行為之間的聯系 C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 D犯罪行為與犯罪對象之間的聯系14. 下列行為中,屬于共同犯罪的是(C)A. 甲乙互不相識,共同在一倉庫內行竊B. 甲在境外購毒品,乙在境外購淫穢物品,二

49、人共謀共雇一走私船回國,后被查獲。C. 甲乙共謀共同殺丙,但最終乙因病未去犯罪地,甲一人殺死丙。D. 甲乙同時基于過失構成犯罪15. 我國刑法規定,對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的處罰原則是( C )A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 B按照其所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C按照犯罪集團所犯全部罪行處罰D從重處罰 16.我國刑法所規定的“在我國領域內犯罪”是指( D )。A 犯罪行為發生在我國領域內 B 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領域內 C 犯罪行為和犯罪結果都發生在我國領域內 D 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我國領域內17按照我國刑法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我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這一規定表明我國刑法在空

50、間適用范圍問題上采用( C )原則。A 屬地管轄B 保護管轄C 屬人管轄D 普遍管轄18我國通常采用的區分一罪與數罪的標準是( B )A 犯罪行為的次數B 行為符合犯罪構成的個數C 行為人主觀上的罪過的個數D 犯罪結果的個數19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和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 A )。A 不負刑事責任B 可以從輕、減輕刑事責任C 應當負刑事責任D 應當從輕、減輕刑事責任20甲欲殺妻另娶,某日在其妻子乙飯碗里投放毒藥,他知道通常乙會喂3歲的女兒食物,但由于殺妻心切不顧孩子的死活,則甲對其女兒死亡的心理態度是:( B )A 直接故意B 間接故意C 疏忽大意的過失D 過于自信的過失二、多

51、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1 刑法的“避險不適時”是指 ( AC ) A.事先避險 B事中避險 C事后避險 D假想避險 E避險過當 2. 犯罪構成的必備要件包括( BCDE )A.犯罪對象  B.犯罪客體C.犯罪主觀方面  D.犯罪主體E.犯罪客觀方面3刑法理論上說的處斷的一罪是指( BDE )。A想象競合犯 B牽連犯C繼續犯 D吸收犯E. 連續犯4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CDE )A只要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我國領域的,就認為是在我國領域內犯罪。 B對普通中國公民在領域外犯罪的,對一些輕微罪行,可不予追究。C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D我國刑法不在香港、澳門地區適用。 E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公民犯罪,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