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歷史真題試題(共7頁)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歷史真題試題(共7頁)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歷史真題試題(共7頁)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歷史真題試題(共7頁)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歷史真題試題(共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江蘇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歷史真題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這一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嚴的等級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開創考試選官制度 D.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2、結束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局面,重新統一全國的是A.秦滅六國 B.西晉滅吳C.隋滅陳朝 D.元滅南宋3、“貞觀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強了原與吐蕃的經濟文化聯系”,評述的是A.唐蕃和親的意義 B.宋夏議和的影響C.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D.土爾扈特部回歸的原因4、宋高

2、宗曾說:“廣南市舶,利入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A.五銖錢的統一鑄造 B.江南地區的開發C.政府重視海外貿易 D.閉關鎖國的危害5、他的足跡,“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他是A.張騫 B.鄭和 C.戚繼光 D.鄭成功6、林則徐曾上奏道光帝:“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材料敘述的事件是A.虎門銷煙 B.鴉片戰爭 C.武昌起義 D.北伐戰爭7、1889年,張之洞在籌設煉鐵廠折中說:“近來各省雖間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軍火,于民間日用之物,尚屬闕如。”他主張A.創辦民用工業 B.任用維新人士 C.實行三民主義 D.宣傳民主科

3、學8、“茲查通都大邑,剪辮者已多。至偏鄉僻壤,留辮者尚復不少。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此“令”的頒行時間應是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9、1937年,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共產黨將軍隊改編為A.中國工農紅軍 B.抗日義勇軍 C.八路軍和新四軍 D.人民解放軍10、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聞報刊出了日軍殺人盈萬的新聞報道。這一報道揭露的暴行是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 C.旅順大屠殺 D.南京大屠殺11、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下屬于經濟方面變化的是A.海國圖志的編成 B.商務印書館的創辦C.京師大學堂開辦 D

4、.民族工業的發展12、右側郵票紀念的事件是A.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毀C.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 D.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動13、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中葡兩國舉行澳門交接儀式 戰略導彈部隊的組建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A. B.C. D.14、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丁和神燈等名篇的民間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國家的珍貴資料。這個國家是A.羅馬共和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15、“僅11001300年間,英國新增城市達到140座,德意志則更多。”這些“城市”可能A.由剎帝利把持軍政大權 B.仍實行奴隸主民主政治C.會

5、定期分地給農民耕種 D.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16、1640年,在英國議會上、議員們對國王的獨斷專權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力。這一斗爭A.掀開資產階級革命序幕 B.確立了君主立憲制C.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D.承認了美國的獨立17、“1793年3月,反法同盟組成,陸續有7個國家參加。它們從四面八方向法國攻來。”“反法同盟”的此舉,是為了A.推翻羅馬教廷統治 B.干涉法國大革命C.頒布人權宣言 D.參加凡爾登戰役18、1862年9月,林肯說:“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隸的政策的話,是不可能平息這個叛亂的。解放奴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東西,使敵人減少同樣多的東西。”他這一主張的直接目的是A.扭轉戰

6、局 B.解放農奴 C.廢除奴隸制 D.維護國家統19、19世紀中后期,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樣板,實現本國歷史重大轉折的是A.玻利瓦爾 B.明治天皇 C.尼赫魯 D.戈爾巴喬夫20、它“揭示了空間、時間的辯證關系,加深了人們對物質和運動的認識。”它是A.手工工場 B. 文藝復興 C.新航路的開辟 D.相對論21、“1921-1922經濟年度的糧食稅額為2.4億普特,比原定的余糧收集額4.23億普特低了很多。”這一變化,有助于A.結束沙皇統治 B.恢復國民經濟 C.實現農業集體化 D.防止生產過剩22、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美等戰勝國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崩潰的標志

7、是A.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B.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C.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D.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23、“1990年1月1日,成千上萬名柏林人在新開放的柏林墻邊載歌載舞,慶祝柏林城結束鐵幕的分隔僅僅10個月之后,科爾成為全德領導人。”材料反映的是A.匈牙利的改革 B.柏林墻的修筑 C.德國重新統一 D.兩極格局結束24、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體現了A.貿易自由化的實現 B.歐洲聯合趨勢加強C.非洲獨立浪潮掀起 D.經濟全球化的加速48 25、右圖所示歷史現象反映了A.“阿拉伯數字”的傳播 B.日本成為第二經濟大國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 D.美國“新經濟”的出現二、非選擇

8、題:本大題共3題,第26題10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共35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農業與農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發展。未、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糧食的儲備,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內部大小血緣集體之間以及個人之間,關系平等和睦。簡明中國歷史讀本材料二 在郭家莊發掘160號商代,出土青銅禮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紋飾和族微文字,還有28件青銅樂器和生產工具,220件青銅共器和900多枚銅鏃,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較高的武將。新中國考古五十年材料三呂氏春秋指出:“公作則遲,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無所遲也。”所謂“公作”

9、,就是指奴隸在井田上的集體耕作, “分地”則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反映了沒落的奴隸制與新發展起來的封建制之間的鮮明對比。中國古代史請回答:(1)據材料一,列舉農業“有了很大發展”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發展。(3分)(2)據材料二,從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歸納出當時的哪些歷史信息?(3分)(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春秋時期耕作方式有何變化?據材料三,這一變化有何歷史作用?(3分)(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這一時期社會形態的演進過程。(1分)27、閱讀下列示意圖,回答問題(5)依據示意圖,綜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歷史意義。(2分)28、閱讀下列材料材

10、料一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從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業占多數,到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趨勢。 簡明世界歷史讀本 材料二 由于破產的小手工業者源源不斷地流入,形成了龐大的失業大軍。于是工廠主竭力壓低工資,無產階級所受的剝削不斷加強。1825年在英國爆發了資本主義的第一次經濟危機,以后大約每隔10年左右就爆發一次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三 工業化開始后,殖民擴張逐漸向世界各個已有文明的核心區推進,西亞、北非、印度、中國等古代文明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繼落入了西方列強的控制。他們動用工業文明的技術手段殺戮和壓迫弱小民族,變得比任何時代都更野蠻 世界現代化進程請

11、回答(1)材料一中“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新一輪的技術革新”興起的時間和最顯著成就分別是什么?據材料一,概述生產組織形式的新變化。(4分)(2)歸納材料二中主要歷史現象。結合所學知識,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是什么?對此,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什么綱領?(4分)(3)材料三中“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古文明有哪些共同特點?“印度”被哪個西方列強所控制?(3分)(4)綜上所述,概括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特性。(2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5 BCACB 6-10 AABCD 11-15 DAADD 1

12、6-20 ABABD 21-25BCCD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第26題10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共35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評分說明:本大題每題給出了一個或幾個答案供參考,如果考生的答案與本答案不同,參照本評分標準的精神給分。26、(1)末、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糧食的儲備。制作簡單的玉器或原始樂器。(3分)(2)青銅器品種多,數量大;青銅工藝高超;已有文字等。(3分)(3)由集體耕作到租佃制出現。提高了生產積極性(生產力得到發展)。(3分)(4)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走向封建社會。(1分)27、(1)農村(小崗村);經濟特區;國有企業。(3分)(2)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理論。(4分)(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民主法制。(2分)(4)安居工程。(1分)(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