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B-MAPP第一部分:里程碑評估共有170個重要的學習和語言里程碑,跨越三個發展階段(018月,1830月,3048月)。第二部分:障礙評估評彳t24個常見于自閉癥孩子中的有關學習和語言發展的障礙及其程度。第三部分:轉銜評估用于評估孩子的進步程度與相應的教學環境,包括了18個評估領域來幫助判斷孩子是否具備在限制較少的環境當中學習的條件。第四部分:任務分析和技能追蹤提供關于語言和學習技能的進一步分解,可以作為學習和語言教育的短期目標,900項技能分布在16個領域中,這些技能成為從一個里程碑到另一個里程碑的過渡臺階。第五部分:個別化教育計劃IEP的建議目標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被用成為評估報告后對孩子
2、進行教育和干預的具體目標。必須強調這些僅僅是建議,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孩子的具體計劃一定由該孩子的個別化教育團隊討論決定。評估方法:正式的測試(T),觀察(O),以上兩者任選其一(E),計時觀察(TO)里程碑評估給測試者的小竅門:1、評估開始之前,讓孩子家人完成一份強化物調查表;2、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3、控制測試項目和強化物;4、強化正確的反應;5、使用孩子偏愛的和孩子可能感興趣的新物品;6、表揚孩子時要微笑;7、為測試選擇使用常見于孩子年齡組的強有效的強化性活動和物品;8、測試早期提要求能力要遵循孩子的動機;9、使用的材料要么是中性的(積木),要么是針對孩子性別特征的;10、使用恰當的熱情
3、水平;11、允許短時間的休息;12、給予短暫休息時,不要讓孩子玩你準備的最有效的強化物;13、對自發性的發聲和手勢要給予認可;14、保持全過程的趣味性,提供快樂和迷人的方法將你與強化物聯系起來;15、偶然提供無條件的強化物;16、在進行評估時避免過度的暗示或輔助;17、如果必要的話,給孩子3-5秒做出反應;18、如果必要的話,重復問題或布置任務2-3次;19、使用最少到最多的輔助程序評估孩子的技能水平;20、始終以正確的反應和正面的評語來終止測試。第一階段:018月需測試領域:共九項。提要求,命名,聽者技能,視覺感知和樣本配對,獨立游戲,社會行為與社會游戲,動作模仿,語音模仿,自發性發聲行為。
4、提要求孩子是否能用語言、手語、或圖片要求所想要的物件或活動?1M表示第一個里程碑。1M:能發出2個話語、手語、或圖片,但可能需要仿說、模仿、或其他輔助,但不需要肢體輔助。(E)1分:2個1/2分:1個2M:在無輔助下提出4個不同的要求,所要的物件可在眼前。“你想要什么”“你想干什么”是可以的。3M:能將一個強化物泛化于2個人、2各環境與2個不同的例子(材料),從而成為6個要求。(E)例如:對媽媽要求餅干,對老師要求餅干;在教室要求餅干,回到家要求餅干;對媽媽要求黑色奧利奧餅干,對媽媽要求白色蘇打餅干。1分:2+2+21/2分:1+1+14M:自發性的(沒有口頭輔助)提出5個要求,所要的物件可在
5、眼前(時段觀察TO:60分鐘)1分:5個1/2分:2個5M:在無輔助下提出10種不同的要求,所要的物件可在眼前(E),可以輔助“你想要什么”“你想干什么”1分:10個1/2分:8個命名孩子是否能命名人、物體、身體部位或圖片?1M:在仿說或示范輔助下能對2個強化物進行命名(T)“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1分:2個1/2分:1個2M:在沒有仿說或示范輔助下,能夠對任何4個物件命名(T)“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1分:4個1/2分:3個3M:命名6種非強化物(T)“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1分:6個1/2分:5個4M:自發的命名2種不同物件(TO:60分鐘)沒有語言提問。1分:2個1/2分:1
6、個5M:能命名10個物件(T)1分:10個1/2分:8個聽者反應孩子是否注意與回應他人所說的話?1M:能有5次注意講者的聲音并將目光轉向講者(E)1分:5次1/2分:2次2M:在聽到自己名字后能做出反應并達到5次(T)1分:5次3M:當家庭成員、寵物、或其他強化物以兩個一組呈現時,能正確的看向、觸摸或指向5個不同的強化物(E)1 分:5個1/2分:2個4M:在沒有視覺輔助下,能依據指令完成4個不同的粗大動作(T)1分:4個*2次1/2分:2個*2次5M:在4個一組的組合中,選擇20個不同的物件或圖片(T)1分:20個1/2分:15個視覺感知和樣本配對孩子是否對視覺刺激以及配對物件或圖片有所注意
7、和反應?1M:視覺上能5次追蹤移動的刺激物達2秒(TO:60分鐘)1分:5次1/2分:2次2M:用拇指和食指抓起小物件(O)1分:5次1/2分:2次3M:視覺上注意一個玩具或書本達30秒(O)1分:30秒1/2分:15秒4M:完成2項活動:放置3個物品,搭3塊積木或套3個套圈(T)1分:2個活動*3個1/2分:1個活動*2個5M:在三個一組的組合中,能配對10個相同的物品(E)1分:10個1/2分:5個獨立游戲孩子是否進行具有自動強化意義的獨立行為游戲?1M:觸摸和探索物品總共達1分鐘或以上(TO:30分鐘)1分:1分鐘1/2分:30秒2M:獨立的與5個不同的物品互動共達5分鐘或以上,從而顯示
8、游戲中的變化(TO:30分鐘)1分:5個1/2分:3個3M:能在一個新環境中進行探索活動和操作玩具2分鐘(TO:30分鐘)1分:2分鐘1/2分:1分鐘4M:獨立進行運動游戲2分鐘(TO:30分鐘)一般為大運動,如蕩秋千。1分:2分鐘1/2分:1分鐘5M:能獨立玩因果關系的游戲2分鐘(TO:30分鐘)1分:2分鐘1/2分:1分鐘社會行為與社會游戲孩子是否注意他人并嘗試社會性接觸他人?1M:能夠至少5次用目光接觸來表示一種要求(TO:30分鐘)1分:5次1/2分:2次2M:2次表達要別人抱或想玩身體接觸類的游戲(TO:60分鐘)爬到媽媽腿上玩蹺蹺板的游戲。1分:2次1/2分:1次3M:自發的看其他
9、的孩子5次(TO:30分鐘)1分:5次1/2分:2次4M:在自由游戲的場合,能夠自發的在其他孩子周圍進行平行游戲2分鐘(TO:30分鐘)沒有大人的安排,自己在玩其他孩子過來時并沒有異常反應。1分:2分鐘1/2分:1分鐘5M:自發的跟隨同伴或模仿他們的粗大動作2次(TO:30分鐘)1分:2次1/2分:1次動作模仿孩子是否會模仿他人的動作?1M:在“這樣做”的輔助下模仿2個粗大動作(T)拍拍手,蹲下,站起來,轉個圈。1分:2個1/2分:1個2M:在“這樣做”的輔助下模仿4個粗大動作(T)老師做完之后再做。1分:4個1/2分:3個3M:模仿8個動作,其中2個涉及物體(T)1分:6+2個1/2分:6個
10、4M:在5種情況下,自發性的模仿他人的動作(O)直接展示動作看孩子是否有跟隨或有意識來模仿。音樂律動,操作孩子感興趣的玩具。1分:5*2個1/2分:2個5M:模仿20個任何類型的動作(T)1分:20個1/2分:15個仿說孩子是否能立即重復(仿說)元音和輔音(韻母和聲母)因素,單一單詞或詞組?EESA分測試:五組。第一組單音和元音;第二組兩個音節的組合,就是2個字的詞;第三組三個音節的組合,就是3個字的詞;第四組韻律,包括口語表達的一個重音(評分標準:1分,半分,0分);第五組也是韻律,包括其他的一些語境,音高、音量或長度(1分和0分)。得1分:既能正確發音,并且模仿的音節的數量也是正確的;半分
11、:孩子的反應是可以辨認的,但是過程中有不正確的或者缺少一些輔音(聲母),例如“媽媽”發音“啊啊”、“爸爸”“媽媽媽”;0分:如果示范了一個音節,孩子沒有辦法對這個音節做出一個正確的反應,或者沒有反應,例如“媽媽”發音“bubu”“媽”。第四組中重音在不同的位置,例如“我的媽媽”,發音一致則1分,重音在不同位置半分,沒有重音變化則0分。第五組中能正確模仿音高、音量或音長,給1分,否則0分。1M:在EESA分測試中至少得2分(T)1分:2分1/2分:1分2M:在EESA分測試中至少得5分(T)1 分:5分1/2分:3分3M:在EESA分測試中至少得10分(T)1分:10分1/2分:7分4M:在EE
12、SA分測試中至少得15分(T)1分:15分1/2分:12分5M:在EESA分測試中至少得25分(第一組中至少得20分)(T)1分:25分(第一組中得20分)1/2分:20分(第一組中得15分)孩子自發性的發聲頻率是多少,發生的性質是什么?1M:平均每小時自發性的發出5次聲音(TO:60分鐘)1分:5次1/2分:2次2M:自發性的發出5種不同的聲音,平均每小時共發出10次聲音(TO:60分鐘)1分:5個不同的音,10次1/2分:3個不同的音,10次3M:自發性的用多變的語調發出10種不同的聲音,平均每小時共25次(TO:60分鐘)1 分: 10 種不同的聲音,共 25 次1/2 分: 5 種不同
13、的聲音,共 25 次4M :自發性的發出5 種不同的近似的完整詞語(TO: 60分鐘)有意義的詞語1分:5個1/2分:3個5M :能自發的發出15 個完整的字或詞語的發音,音調和節奏都要恰當(TO: 60 分鐘)1分:15個1/2分:8個第二階段:1830月需測試領域:原有8個。提要求,命名,聽者技能,視覺感知和樣本配對,獨立游戲,社會行為與社會游戲,提要求動作模仿,語音模仿。新增4個:物品功能、特性、類別的聽者反應,對話,集體技能,語言結構。孩子是否表現出頻繁且自發的和主要受控于動機的要求?6M:在無輔助下,能要求20種不同的缺少的東西(E)“你想要什么”可以有。1分:20個1/2分:10個
14、7M:能要求他人發出5種不同的行動以享受渴望的活動(E)秋千上說“推”“推我”1分:5個1/2分:2個8M:能夠提出5個不同要求,其中至少要包含2個或2個以上的單詞(TO:60分鐘)“開門”“沒有果子”“該我了”不包含“我要”“我想要”1分:5個1/2分:2個TO : 30 分鐘)8個10 個新的要求( O)5個9M:自發的提出15個不同的要求(1分:15個1/2分:10M:沒有經過特別的訓練就能提出1分:10個1/2分:命名孩子是否命名名詞和/ 或動詞?6M :當別人問“這是什么?”時,能命名1 分:25 個7M :能對 50 中物品的各1 分:50*325個物品(T)1/2分:20個3個不
15、同的例子進行泛化命名(T)紅色的能命名杯子,藍色則不行。1/2分:25*38M:當別人問“我在干什么?”時,能命名10個動作(T)熟悉的,經常可以接觸到的。1分:10個1/2分:5個9M:能命名50個動名詞或名動詞組合(T)看見一個小朋友在蕩秋千,說“弟弟蕩秋千”或者說“小貓喝水”。1分:50個1/2分:25個10M:能夠命名總數為200個的名詞或動詞(或其他語言成分)(T)1分:200個1/2分:150個聽者反應孩子是否在學會更高級的聽者技能?6M:能從每次展示的6種物品中(凌亂的排序),總共選擇40個不同的物品或圖片(T)1分:40個1/2分:25個7M:能從8件物品的組合中,泛化50種物
16、品的3種不同的形式(T)1分:50個*31/2分:30個*38M:能在指令下執行10個指定的動作(T)1分:10個1/2分:5個9M:能遵循50個名動詞/動名詞組成的指令(T)1 分:50 個10M :能從書中,圖片場景,自然環境中選擇共1/2分:30個250個物品或圖片(T)視覺感知和樣本配對孩子是否能配對完全相同和不完全相同的物體及圖片?6M:在6件物品的組合中,能夠配對完全一樣的實物或圖片,共25個(T)1分:6個一組,25個1/2分:4個一組,共15個7M:能按范例,對10種不同的顏色和形狀進行配對(T)1分:10種1/2分:5種8M:在8件物品的組合中,其中包含3個較為相似的刺激物,
17、能進行25個同樣物品或圖片的配對(T)配對狗的圖片,可準備一只貓,一頭豬,一頭馬的圖片。1分:25個1/2分:10個9M:在10件物品的組合中,其中包含3個相似類的刺激物,能對25件同類不同樣的物品進行配對(T)配汽車的圖片,給出紅色的汽車圖片,找出白色汽車圖片,而不是消防車。1分:25個1/2分:10個10M:在10件物品的組合中,其中包含3個相類似的刺激物,能對25個相似的物品或圖片進行3D和2D的配對(T)給孩子物品,準備圖片;給孩子物品,則準備圖片。1分:25個1/2分:10個獨立游戲孩子是否能進行具有自動強化意義的獨立游戲行為?6M:能尋找5個或5套玩具中遺失的部分(E)1分:5個1
18、/2分:2個7M:能獨立的按功能使用5件玩具或物品(O)拿著梳子做梳頭的行為。1分:5件1/2分:5件8M:能使用日常物品進行游戲并創造2種不同的玩法(O)拿竹棍當馬騎,碗倒扣當鼓敲。1分:2種1/2分:1種9M:能獨立的在操場上的游戲設備上玩5分鐘(TO:30分鐘)1分:5分鐘1/2分:2分鐘10M:能組裝5種不同的多部件的玩具(O)1分:5種1/2分:2種社會行為和社會游戲孩子是否自發的參加與其他兒童的活動以及自發地與他們進行言語互動?6M:發起與同伴的形體互動2次(TO:30分鐘)負面的如推人不計分。1分:2次1/2分:1次7M:自發的向同伴提要求5次(TO:60分鐘)任何類型。1分:5
19、次1/2分:2次8M:在沒有大人的輔助或強化下,能持續的與同伴們進行社會游戲3分鐘(TO:30分鐘)1 分:3分鐘1/2分:2分鐘9M:自發的回應來自同伴的要求5次(E)1分:5次1/2分:2次10M:能自發的要求同伴一起參與到各種活動和社會互動2次(TO:60分鐘)1分:2次1/2分:1次動作模仿孩子是否會模仿他人的動作?6M:能模仿10個動作,每個動作都要求能從一個組合中選擇特定的物件(T)注意、辨別、模仿。1 分: 3 個物件的組合, 10 個1/2 分: 3 個物件的組合, 5 個7M :能模仿 20 個不同的精細動作(T )手影,1 到 10 的數字手勢, ok 的手勢。1 分: 2
20、0 個 1/2 分: 10 個8M :能模仿 10 個不同的三步動作(T)關注時間長,空間的轉換。拿起茶杯,拿起茶壺,倒水。1 分: 10 個三步動作1/2 分: 5 個兩步動作9M:能在自然環境中自發的模仿5個功能性的技能(O)坐著滑滑梯,趴著滑滑梯。1分:5個1/2分:2個10M:在大人使用或不使用實物示范任何新的動作后,能模仿這個動作(T)1分:能準確或近似的模仿仿說(EESA)孩子是否立刻仿說特定的單詞或短語?6M:在EESA分測試中得至少50分(第二組別中至少20分)(T)1分:50分(第二組別中至少20分)1/2分:40分(第二組別中至少15分)7M:在EESA分測試中得至少60分
21、(T)1分:60分1/2分:55分8M:在EESA分測試中得至少70分(T)1分:70分1/2分:65分9M:在EESA分測試中得至少80分(T)1分:80分1/2分:75分10M:在EESA分測試中得至少90分(在第四組別和第五組別中至少得10分)(T)1分:90分(在第四組別和第五組別中至少得10分)1/2分:85分(在第四組別和第五組別中至少得10分)功能、特性、類別的聽者反應(LRFFC)孩子是否能作為一個聽者而理解那些根據功能、特性、或類別而描述或修飾名詞和動詞的單詞?6M: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能夠根據聲音從一組3張圖片中正確的選擇5中動物或物品(T)貓叫,狗叫,救護車的聲音。1分:
22、5種1/2分:2種7M:在5個物件或圖片的組合中,根據“你吃_”和“你喝_”的語言填空指令下,選擇5種不同的食物或飲料(T)1分:5種1/2分:2種8M:從8個物品的組合中,根據關于功能、特性、類別的指令下,選擇正確的物品完成25個填空(T)你踢_?1分:25個1/2分:12個9M:從10個物品的組合中,根據功能、特性、類別,在“什么”,“哪個”,“誰”的問題下,正確選擇25件物品(T)1分:25個1/2分:12個10M:在50%的關于功能、特性、類別的聽者反應的任務中,能自發的命名目標物(O)“你在用什么寫字?”50個問題中有25個能夠邊指認邊命名得1分。1分:50%1/2分:25%對話孩子
23、是否會用語言回應他人的話語?6M:能完成10個不同的短語填空(T)兒歌“一閃一閃”接“亮晶晶”1分:10個1/2分:5個7M:當別人問“你叫什么名字?”時,能說出自己的名字(T)1分:能說出名字8M:能完成25個不同的短語填空(T)日常的對話,“鞋子和”“襪子”,“預備”“開始”1分:25個1/2分:12個9M:能回答25個不同的關于什么的問題(T)顏色、形狀、特性、功能,避免名稱。1分:25個1/2分:12個10M:能回答25個不同的關于誰或哪里的問題(T)1分:25個1/2分:12個教室常規和集體技能孩子是否能遵循教室常規并恰當的參與集體活動及在集體教學的形式中有所回應?6M:能在餐點或午
24、飯時坐在桌邊3分鐘而沒有不好的行為(O)1分:3分鐘1/2分:1分鐘7M:在80%的情況下,只用一個語言輔助,就能放好個人物品,排隊或走到桌子邊(O)1分:1次語言輔助1/2分:2次以上的輔助8M:僅需一個手勢或語言輔助,就能進行活動間的轉換(O)1分:1次手勢語言輔助1/2分:2次或更多的輔助9M :在80% 的情況下,能在小組中坐下5 分鐘,并且沒有擾亂行為或試圖離開小組(O)1 分: 3 人或以上的小組,10M :在 80% 的情況下,能在小組中坐出反應( O )1 分: 3 人或以上的小組,5 分鐘 1/2 分: 3 人或以上的小組, 2 分鐘10 分鐘,有 50%的時間能注意老師和材
25、料,并能對老師的10 分鐘, 50%, 5 個指令5 個指令做1/2 分: 3 人或以上的小組,10分鐘, 33%, 2個指令語言結構孩子的發音是否越來越清晰?講者與聽者詞匯是否在增長?孩子是否開始發展出2、3個字詞組成的句子或短句?6M:孩子表達了10個命名,熟悉的大人沒有看到所命名的物品也能明白孩子表達的意思(T)1分:10個1/2分:5個7M:有100個聽者反應詞匯量(T)1分:100個1/2分:50個8M:每天能發出10個除仿說以外的任何形式的2個詞的短語(O)紅的氣球,小汽車,推高點。1分:10個1/2分:5個9M:一天內在5個情境下發出具有功能意義的語音(O)通過語音、語調、重音的
26、變化來顯示自己當下的情感。1分:5個1/2分:2個10M:具有300個講者詞匯量(E)1分:300個1/2分:200個第三階段:3048月需評估的領域:提要求,命名,聽者技能,視覺感知和樣本配對,獨立游戲,社會行為與社會游戲;物品功能、特性、類別的聽者反應,對話,集體技能,語言結構。(10)新增:閱讀,書寫,數學。(3)提要求孩子是否能要求信息,用說話的不同部分提要求,以及給他人指令?11M:能夠用特殊疑問句自發的提5個不同的關于信息的要求(TO:60分鐘)1分:5個1/2分:2個12M:能在5種不同的環境中有禮貌的要求停止不喜歡的活動,或去除任何引起反感動機的條件(E)1分:5個1/2分:2
27、個13M:能用10個不同的形容詞,介詞或副詞提要求(TO:60分鐘)1分:10個1/2分:5個14M:能夠指出、說明或解釋如何做某件事或如何參與一個活動達5次(O)1分:5次1/2分:2次15M:要求他人注意自己的對話行為達5次(O)1分:5次1/2分:2次命名孩子是否能進行各種命名,他們是否包含一些說話的不同部分?11M:對隨機的5個物件,孩子能夠就它們的顏色、形狀和功能進行15個命名(T)圓形的黑色的奧利奧餅干,方形的黃色的海綿,“這個餅干是什么顏色的?”“這個海綿可以用來干什么?”1 分:5*31/2分:5*212M:能命名4個不同的介詞和4個代詞(E)1分:4+41/2分:2+2/0+
28、4/4+013M:能命名4個不同的形容詞和4個副詞(E)不包括顏色和形狀,主要是高、矮、大、小、新、舊、冷、熱等。1分:4+41/2分:2+2/0+4/4+014M:能用含有4個以上詞的完整句子命名,共20次(E)“那是大的紅色星星”1分:4個及以上,20次1/2分:3個及以上,20次15M:能命名1000個詞匯(T)1分:1000個1/2分:750個聽者反應孩子是否能夠理解包含說話不同部分的復雜的字和句子?11M:能從6個一組相似的刺激物中根據顏色和形狀來選擇4種顏色和4種形狀(T)1分:4+41/2分:2+212M:能夠聽從包含6個不同的介詞和4個不同代詞的2個指令(T)1分:(6+4)*
29、21/2分:(3+2)*2/6*2/4*213M:能在一組相似的刺激物中根據4對形容詞選擇物品,并能根據4對副詞做出動作(T)1分:4+41/2分:2+2/4+0/0+414M:能執行10個不同的三步指令(T)“你把娃娃放到箱子里,再把蓋子蓋好,最后把箱子放到床底下”1分:10個1/2分:5個15M:能理解1200個詞匯(T)1分:1200個1/2分:800個視覺感知和樣本配對孩子是否完成復雜的圖案、模型和順序?11M:能自發的參照他人的美工活動而完成自己的美工活動的任何部分2次(O)1分:2次1/2分:1次12M:能在包含有3個刺激物的10種物品的組合中,泛化完全不同的物品的配對25個(T)
30、給孩子的是圓圓的西瓜圖片,需要找的可能是三角形切成片的西瓜。1分:25個1/2分:15個13M:能用至少8個不同的材料完成20個不同的積木搭建,嵌塞或各種類似的任務(T)1分:8件,20個1/2分:4件,20個14M:在沒有示范的情況下,能將5個不同類別中的5件物品進行分類(T)1分:5類5件1/2分:3類3件15M:能完成20個包含有3個步驟或順序排列的任務(T)1分:20個3步驟1/2分:20個2步驟獨立游戲孩子是否能自發的進行具有自動性強化意義的獨立游戲?11M:能自發的在5種情況下進行假扮或想象游戲(O)1分:5個1/2分:2個12M:在2種活動中,能重復大動作的游戲行為從而得到更好的
31、結果(O)1分:2個1/2分:1個13M:能獨立進行美術活動或手工活動5分鐘(O)1分:5分鐘1/2分:2分鐘14M:能夠無需大人的幫助或強化而獨立進行連續性游戲活動達10分鐘(O)1分:10分鐘1/2分:5分鐘15M:能夠獨立的完成寫字或畫畫的任務5分鐘(O)1分:5分鐘1/2分:2分鐘社會行為與社會游戲孩子是否能自發的參與游戲并與同伴有交互性的語言對話?11M:自發的與一個同伴合作以達到一個具體的目標5次(E)1分:5次1/2分:2次12M:自發的使用特殊疑問句向同伴提要求5次(TO:60分鐘)1分:5個1/2分:2個13M:能回答同伴的5個不同的問題或陳述(E)1分:5個1/2分:2個1
32、4M:不需大人的輔助就能與同伴進行想象性的社會性游戲活動達5分鐘(O)假裝看病的游戲。1分:5分鐘1/2分:2分鐘15M:就5個主題,能與同伴進行各4個回合的語言交流(O)1 分:5個主題,各4個回合1/2分:5個主題,各2個回合閱讀孩子是否能對詞匯或書籍表現出興趣、命名和聽辨字母,閱讀和理解一些詞匯?11M:當大人為孩子讀書時孩子能有75%的時間注意書籍(TO:3分鐘)1分:75%1/2分:50%12M:能從5個字母中選擇正確的大寫英語字母或漢語拼音字母,共10個(T)1分:10個1/2分:5個13M:能在聽到指令后命名10個大寫字母(T)1分:10個1/2分:5個14M:能讀自己的名字(T
33、)1分:能讀出自己的名字15M:能從5個一組的圖片、實物或字中,完成5個字或實物、圖片的配對(T)1分:5個組合,5個1/2分:3個組合,3個書寫孩子是否能畫畫、臨摹字母和數字,獨立書寫自己的名字?11M:在大人用書寫工具和書寫平面進行示范時,孩子能夠模仿5個不同的書寫動作(T)1分:5個1/2分:3個12M:能在80%的情況下,獨立的描摹5個不同的幾何圖形,并且描線與原線間距離不大于0.6厘米(T)1分:5種,不超過0.6厘米1/2分:5種,不超過1.2厘米13M:能夠仿寫10個端正可讀的字母或數字(T)1分:10個1/2分:5個14M:能拼寫自己的名字并可辨認(T)1分:清晰正確的拼寫1/
34、2分:近似的拼寫15M:能仿寫26個大小寫字母達到可辨讀的程度(T)1分:清晰的仿寫1/2分:近似的仿寫對功能、特性、類別的聽者反應孩子是否能座位一個聽者理解那些據其功能、特性或類別而描述或修飾名詞和動詞復雜話語?11M:能從包含有3個相似刺激的10件物品的組合中,根據25個特殊疑問句的任務選擇正確的物品(T)1分:25個1/2分:15個12M:能根據2個語言成分選擇25個與功能、特性、類別有關的任務(T)“你能找一找哪個是會飛的動物嗎?”1分:25個1/2分:15個13M:能根據3個語言成分從書上或自然環境中選擇25個與功能、特性、類別有關的任務(T)“哪一種水果是長在樹上的?”1分:25個
35、1/2分:15個14M:能就25個主題,根據每個主題的4個功能、特性、類別的問題,從書中或自然環境中選擇正確的目標物品(T)回答也要指認。1分:25*41/2分:15*415M:孩子能表現出1000個不同的關于功能、特性和類別的聽者反應(T)1分:1000個1/2分:750個對話孩子是否能對他人的話語內容作出語言反應?11M:自發的發出20個對話性的評論(O)1分:20個1/2分:10個12M:能表現出300個不同的對話性反應(T)1分:300個1/2分:200個13M:在聽完25段各15個字的小故事后,能就每段故事回答2個問題(T)避免將同樣的問題顛倒提問。1分:25段,15個字,各2個問題
36、1/2分:25段,10個字,各1個問題14M:能用8個以上的字描繪25個不同的事件、視頻、故事等(T)1分:8個字,25個1/2分:5個字,12個15M:能就10個主題回答4個不同的特殊疑問句(T)10個主題各4個問題。1分:10個主題,4個問題1/2分:5個主題,3個問題教室常規和集體指令孩子是否能遵循教室常規和在集體教學形勢下的學習?11M:僅在語言輔助下就能夠使用廁所并且洗手(O)1分:在語言輔助下1/2分:需形體輔助12M:能在3個或更多孩子的小組中執行5個集體指令或對問題做出反應,而不需要輔助(O)1分:3個或3個以上,5個問題1/2分:3個或3個以上,2個問題13M:能在集體中獨立
37、工作5分鐘,并且50%的時間能做規定的任務(O)1分:3個或3個以上,5分鐘,50%1/2分:3個或3個以上,2分鐘,50%14M:能在5個或更多的孩子的集體教學中,15分鐘的課程能學會2個新的行為(T)課程結束后五分鐘進行測試。1分:15分鐘,5個或以上,2個1/2分:15分鐘,5個或以上,1個15M:能在5個或更多的孩子的集體教學中,20分鐘內沒有破壞性行為,并回答5個對話性的問題(T)1分:5個或以上,20分鐘,5個1/2分:5個或以上,20分鐘,2個語言結構孩子是否能通過正確使用復數、所有格、時態、動詞或名詞的修飾語,表現出更為復雜的句法和語言結構?11M:能夠結合10個詞根名詞與其附
38、屬后綴和結合10個常跟名詞與其所有格后綴而發出名詞之變形(E)單數、復數形容名詞,描述物體的所屬。1分:10+101/2分:10/0+10/10+012M:能夠結合10個詞根動詞及其規則過去時后綴和10個詞根動詞及其將來時連綴而發出動詞之變形(E)用相關的副詞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做一些界定,用相關的副詞對之后將來要發生的事情做一些界定。1分:10+101/2分:10/0+10/10+013M:能夠發出10個不同的其中包含至少3個單詞和2個修飾字的名詞詞組(E)“我有一個紅色的大的球”“這是我的大球”,“這是我的巧克力冰淇淋”。1分:10個1/2分:5個14M:能運動10個不同的包含至少3個單詞,其
39、中包含2個修飾詞的動詞詞組(E)“我重重的踢球”。1分:10個1/2分:5個15M:能夠將名詞詞組和動詞詞組連接起來從而產生10個不同的句法正確而且其中包含至少5個字的從句或句子(E)“我的球掉在地上了”。1分:10個1/2分:5個算數一一孩子是否能表現出初步的算數技能,包含數字、數量、計數和衡量?11M:能在5個一組的數字組合中,對數字1-5做出正確的聽者反應(T)1分:1-51/2分:1-312M:能命名數字1-5(T)1分:1-51/2分:任意3個數字13M:能按數取物1-5(T)準備多余5個的材料。1分:1-51/2分:1-314M:能對8組衡量的比較做出正確的聽者反應(T)1分:8組
40、1/2分:6組15M:能進行數字與數量的配對,1-5(T)1分:1-51/2分:1-3障礙評估評彳t24個常見于自閉癥孩子中的有關學習和語言發展的障礙及其程度,為進一步的功能分析提供鋪墊。障礙評估的重要性:教育者不僅要知道孩子能夠做什么,還要知道孩子不能做什么,并且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旦確認特定障礙后,具體的分析和干預就為必要。障礙評估的原則:基本原則是功能分析的方法,這與對問題行為的評估沒有本質區別。對每一個障礙都要探究其背后的控制原因。每一個語言操作元素都可能受到不同控制原因。李克特氏法(aLikert-type)0-4級評分。一、負面行為的評估記分方法一一- 1分:孩子有一些小的行為問題(
41、如偶爾的哭泣或哭鬧),但它們很短和很快的回復到普通的清晰;- 2分:孩子每天都發生種種小的負面行為(如哭鬧,語言拒絕,躺到地上)- 3分:孩子發生更嚴重和更頻繁的負面行為(如發脾氣、丟東西、破壞物品)- 4分:負面行為每天發生多次且呈現出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一些危險(攻擊性的破壞物品,自傷或者他傷)二、不聽從指令的評估記分方法- 1分:某些要求會引起孩子小的固執行為,但孩子通常還是對大人的指令合作的,并且很快的恢復到情境中;- 2分:孩子一天中幾次發生小脾氣或其他固執的行為,當他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時。很難讓他停止這些行為;- 3分:不服從的頻率增加,引發不服從行為的情景范圍擴大,試圖逃避要求的行
42、為的嚴重程度增加;- 4分:孩子的不服從行為成為每天的主要問題,如果大人只要有要求或者是大人的要求不停止,孩子就會立刻發生比較強烈和嚴重的不服從行為,如攻擊性或破壞東西。分析與聽從指令有關障礙的原因- 許多自閉癥孩子會用各種問題行為來逃避或者躲避他們不喜歡的任務與情景;- 這可包括從輕度的孩子沒有反應、不看教導者到要種的自我傷害與攻擊性行為;- 這些行為的功能是逃離終止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如個人衛生及學習任務),或者躲避任何與這些事情有關的情景(如關掉電視);- 這些行為在普通孩子中也可發生,但在自閉癥孩子中程度尤重;- 教導者要通過行為評估和分析等方法來確認有關原因。以下因素會導致與不聽指令有
43、關障礙的出現- 自閉癥孩子的各種逃避問題行為曾經被負面強化了(教導者不能堅持合理的要求);- 當教導者采用消退方法時,孩子對消退反應得到了強化,特別是間斷性強化加強了問題行為的頑固性;- 對聽從指令的行為強化不夠有力,包括不理解孩子所要的強化物或他們不能與負性強化競爭;- 對孩子(在學習等方面)的要求過分,或者要求不夠明確;- 孩子如果服從要求就必須放棄自己所愛的活動或物體;- 教導者采用負面的或威脅性的方法提要求;- 對孩子服從要求進行塑性的過程中,兩個階段之間的跨度太大;- 對程序的執行不夠一致。三、提要求技能問題的評估記分方法- 1分:在VB-MAPP里程碑評估中孩子在聽者技能和命名方面
44、得分比他在提要求方面的得分高,這表明該孩子在提要求的能力落后于他在其他的語言技能;- 2分:盡管孩子在命名、聽者辨別技能、仿說技能方面都很強,但是提要求的數量很少,并且局限于小范圍的或具體的強化物;- 3分:孩子依賴輔助而提要求,并且表現出死記硬背或者猜測,不恰當的要求或者很少自發的提要求;- 4分:孩子沒有任何功能性的提要求或者以頻繁的負面行為提要求。分析與提要求有關障礙的原因- 許多自閉癥孩子存在有與提要求有關的障礙;- 這些孩子往往會用發脾氣等問題行為達到逃避或躲避學習的目的;- 能夠在SD(外因、客觀條件)條件下提要求不等于能夠在MO(內在動因)條件下提要求;- 如果教導者沒有程序幫助
45、孩子從根據SD條件提要求過渡到根據MO條件提要求,就會導致語言教學的失敗;- 對不同孩子中關于提要求的問題,必須用功能分析的方法找出具體的原因和條件。以下因素會導致與提要求相關障礙的出現- 在自閉癥孩子的早期干預中沒有與提要求有關的程序,語言干預程序不恰當;- 要求孩子提要求的目標行為難度過大;- 對無語言孩子沒有提供PECS(圖片交換)等替代溝通方法的訓練;- 沒有動因操作的程序(如對環境的安排,強化物看得到拿不到;從易到難的要求等);- 孩子的語言依賴于示范或提示等輔助;- 其他條件(他人或強化物)取代或壓制孩子根據本身動因來提要求;- 孩子對所有與學習有關的動因都非常微弱;- 教導者允許
46、孩子能夠不通過提要求就得到強化物;- 自我刺激的行為妨礙干擾提要求行為;- 有限的提要求行為(如“要”等)得到過多的強化;- 動因操作的程序缺乏變化或環境過于單一;- 對與提要求有關的問題行為進行強化;- 過早消退物體等輔助條件;- 在對自閉癥孩子干預中,與提要求有關的程序強度不夠;- 環境與他人對孩子提要求的反應不夠或者根本沒有;- 只有某些環境與他人與孩子提的要求有所反應,泛化訓練做的不夠;- 在自然環境中,孩子沒有提要求的前因后果;- 孩子的提要求行為或努力得到令他不快的結果。四、命名技能問題的評估計分方法- 1分:孩子能命名一些物品和有較好的仿說技能,但他的聽覺辨別的詞匯明顯多于他的命
47、名的詞匯;- 2分:孩子命名時出現頻繁的錯誤,猜測,或命名局限于某種方式的輔助(如大人唇形的輔助),和需要頻繁的維持訓練;- 3分:命名明顯有缺陷,表現為不能泛化,缺乏自發性,死記硬背,在教導訓練中表現出逃避行為,或無法超越單一字的命名;- 4分:孩子的命名技能基本不存在或局限于幾個命名。分析與命名有關障礙的原因- 因為控制命名的是客觀物體或者動作等,所以命名與提要求、對話相比,出現的障礙較少;- 由非語言刺激控制的命名,比由動因控制的提要求和由他人語言刺激控制的對話,更具有可測量的特點;- 但在有些情況下,不當的客觀條件控制著命名。例如老師讓孩子命名一個行動,孩子卻關注一個物體。畫畫-蠟筆。
48、以下因素會導致與命名有關障礙的出現- 對孩子進行的正規命名訓練不夠;- 孩子的命名依賴于仿說及其他區別性刺激(如來自老師的口型提示);- 孩子用猜想來命名得到了不恰當的強化;- 孩子使用一種類型的命名得到了過分的強化;- 教導者在命名教學中沒有用多種區別性刺激- 客觀對象的不當方面取得了控制。例如孩子只關注照片中人的衣服,忽視了其動作。- 教導者沒有分析命名中的復雜性,例如其中所包含的介詞、代詞、形容詞和社會性行為等;- 泛化訓練方面(包括區別性刺激泛化與行為類別泛化)的工作還不夠;- 由于命名過程中的額外提示(如老師的嘴型提示)而導致了孩子不能自發的命名;- 孩子的命名沒有得到自然或自動的強
49、化;- 孩子在學習命名過程中的努力導致不好結果;- 過分的或者不當的命名得到了強化。- 、在動作模仿方面的評估記分方法- 1分:孩子能夠模仿,但他在VB-MAPP中模仿得分低于里程碑的其他技能;- 2分:孩子容易獲得一些粗大動作模仿反應或模仿使用物品,但精細動作模仿,兩步模仿,功能性模仿方面有很大困難;- 3分:孩子的模仿局限于肢體或語言的輔助;- 4分:孩子沒有模仿技能,或者如果他能模仿,但從不自發以功能性的方式去模仿。六、仿說問題的評估計分方法- 1分:如果孩子有仿說,但是他在VB-MAPP中仿說技能的得分低于里程碑其他技能;- 2分:仿說輔助依賴,和因為依賴輔助而從仿說轉換到新的操作性的
50、語言出現困難(例如不能從仿說轉換為提要求);- 3分:孩子的仿說技能變得太強,變現為鸚鵡學舌或者是一些延遲性的模仿;- 4分:孩子不能獲得任何仿說行為,試圖教導仿說行為可引發負面行為。分析與仿說有關障礙的原因- 有些仿說問題與生理條件有關,如口腔肌肉障礙、腦癱、說話結巴等;- 孩子很少感受到來自仿說或者語音的自然強化;- 曾經從仿說或者語音行為得到不好結果;- 孩子很少有牙牙學語或者其他方面的口頭發音;- 大人對孩子沒有教學控制;-孩子在語音方面的自我刺激妨礙其仿說以下因素會導致與仿說有關障礙的出現- 自閉癥孩子沒有動因與別人進行社會互動;- 孩子對語音刺激不加注意;- 教導者選擇的目標語言超
51、越了孩子的發展程度;- 孩子對語言教學有厭惡感;- 對孩子的泛化訓練不夠;- 仿說的過分發展(如鸚鵡學舌)- 關于無關語言的自動化強化(如延遲性鸚鵡學舌)。七、視覺配對問題的評估記分方法- 1分:孩子表現出一些配對能力,但他在VP-MTS配對得分低于其他的里程碑技能,特別是聽者辨別技能;- 2分:孩子的在學習配對時選擇行為受到方位的影響(或其他的輔助),或局限于小的系列;- 3分:孩子已獲得一些配對技能,但是它們沒有與他的其他技能成比例的進步,或者在嘗試進一步發展樣本配對的過程中還表現出了負面行為;- 4分:孩子盡管有一些其他技能,但是不能獲得任何有效的配對技能,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從沒表現出任何
52、功能性的配對方式,例如一樣的鞋子,襪子匹配,美工,或休閑活動。分析與視覺配對有關障礙的原因- 孩子可能有一定的視覺障礙;- 孩子對視覺材料產生自我刺激的行為;- 在過去的教學中,孩子曾經得到方位性、眼光等方面的提示;- 孩子的猜測反應曾經得到強化;- 來自老師的“不對”成為區別性刺激來控制孩子的下一步反應。以下因素會導致與視覺配對有關障礙的出現- 在過去的教學中,自閉癥孩子習慣于小數目的組合;- 在教學中,對照物過于明顯而使得任務太過容易;- 教導者沒有在自然環境中教孩子視覺配對(如“這里有好多襪子,你穿兩只一樣的襪子”);- 教導者的語言指令不能引起孩子的視覺掃視(即孩子對組合的關注)。八、
53、聽者技能問題的評估計分方法- 1分:孩子表現出某些聽者技能,但他的聽者技能得分低于其他的里程碑技能,特別是他的命名得分;- 2分:孩子表現出不能掃描組合或注意樣本刺激,或者在樣本呈現前做出反應;- 3分:孩子獲得了一些聽者技能,但是這些技能沒有進步,與他的其他技能不成比例,或者無法在自然環境中泛化樣本配對辨別;- 4分:孩子不能獲得任何有效的聽者技能,或者獲得了這個技能,但它們是死記硬背的,或者在日常生活環境里從不表現出任何的功能性(如能在一個功能性技能中遵循指令,傾聽同伴,或當被要求時不能拿到具體的物品)。分析與聽者技能有關障礙的原因- 聽者技能包括著幾個方面的成分和因素;- 聽者是他人語言
54、行為的接受者;- 聽者的非語言行為受影響于他人的語言行為;- 聽者同時又有內心的復述他人語言的講者行為。以下因素會導致與聽者技能有關障礙的出現- 他人的語言對孩子來說,既不是區別性刺激,也沒有強化意義;- 孩子在過去沒有接受聽者技能的訓練;- 孩子的辨別能力較差;- 在以前的教學中,孩子僅僅學到一對一的指令與行為的反應方式。九、對話技能問題的評估計分方法- 1分:孩子能表現出一些對話反應,但他的對話得分明顯低于里程碑第2階段里的其他技能,特別是命名,聽者技能;- 2分:孩子的對話錯誤發生頻繁,或者他在某些方式上變得輔助依賴,如傾向于仿說輔助或命名輔助;- 3分:孩子死記硬背的反應頻繁,變成一個
55、明顯的問題,或者孩子沒有辦法發起自發的對話行為或與同伴發生對話行為;- 4分:孩子盡管有很強的提要求、命名、和LRFFC技能,但卻不能發展出任何有效的功能性的對話行為。分析與對話有關障礙的原因- 訓練自閉癥孩子的對話是復雜和無底的過程;- 在普通成人中,通過工作、教育、讀書和看電視等,可以形成對話內容;- 對自閉癥孩子來說,對話最容易成為死記硬背的所謂技能;- 訓練自閉癥孩子的對話,在內容上要遠遠超出對提要求、命名的訓練;- 許多自閉癥孩子具有相當多的提要求或命名語言,但是有著非常有限的對話能力;- 在命名仿說等訓練中,前因和后果往往都比較固定,對話訓練中,對話中他人的語言難以預料;- 對于語言關注的難度要遠超出對物體關注的難度。以下因素會導致與對話有關障礙的出現- 孩子的過度仿說能力妨礙其對話能力的發展;- 孩子的對話動因(固定于一個對象)限制其有意義對話能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果蔬汁飲料的環保生產與節能減排措施考核試卷
- 農田撂荒復耕方案范本
- 農業氣象學2024年農藝師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能建陜西院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中國稀土集團總部部分崗位社會公開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北侖庭院綠化施工方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的實操技能試題及答案
- 租賃設備市場租賃合同執行與監管考核試卷
- 戀愛性格測試題目及答案
- 建筑光纖通信系統安裝考核試卷
- 急診及重癥醫學-機械通氣
- 《企業資金管理內部控制研究7800字(論文)》
- YY/T 1248-20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 SH/T 1673-1999工業用環己烷
- 重癥醫學科各項規章制度匯編
- 三角函數的應用論文Word版
- 平面位置(軸線)測量記錄表
- 生物制造國內外狀況課件
- 處分通報范文員工處分通報范文4篇
- 幼兒園大班數學口算練習題可打印
- 罰沒收繳物品處理管理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