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4.古代文化常識_第1頁
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4.古代文化常識_第2頁
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4.古代文化常識_第3頁
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4.古代文化常識_第4頁
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4.古代文化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古代文化常識1.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yīng)試中選。科舉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 分別賜“進士及第” “進士出身” “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一部分文人是進士出身,如王 維,但仍有很多不是,比如李白,杜甫。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獄案件審理。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明清時期與刑部、都 察院并稱為“三法司”。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職。C.服除,指守喪期滿。古制規(guī)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喪, 是為丁 憂,時間視親疏而定;丁憂期間不能為官,已為官者則需停職守制。D.擢,提升官職,其他如“除” “拔” “拜”也指官職的提升,“改”

2、 “徙” “知”等都可 以表示官職的變動,而“出”特指離京外調(diào),“入”則指入京為官。解析 D項,“拜” “除”不用來表示官職升遷,只是指任命官職。答案 D2.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詞還有登基、禪位、踐昨等等。B.古代常用紀年法有干支紀年法(十大干與十二地支兩字相配,60年周而復(fù)始),王公 即位年次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年號干支兼用法,生肖紀年法等。如“正統(tǒng)二年”中的“正統(tǒng)”是年號,這里采用的是年號紀年法。C.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朝廷最后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古代科舉考試按 照等級次序先后分為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

3、試。D. “謚號”“廟號”,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唐朝以 后,由于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解析 A項,禪位:君王將帝位禪讓給賢人或讓位。不是皇帝登臨皇位。答案 A3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是公認的儒學經(jīng)典,也是中華 文化的寶典。8. “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稱對方親屬。如令堂,是對對方的父親的尊稱;令尊, 是對對方的母親的尊稱。C.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后稱兩姓聯(lián)姻為“秦晉之好”。D.鴻門宴中“豎子不足與謀” 一句中的“豎子”是罵人的話,相當于今天的“

4、小子” 。解析 B項,“令堂”是對對方母親的尊稱,“令尊”是對對方父親的尊稱。答案 B4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布衣”是對百姓的稱呼,與之類似的還有:黎民、庶民、蒼生等。8.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如師說中有“士大夫之族”。C.昌黎先生文集是韓愈的作品集,這是以籍貫命名其文集。D. “江表”指長江以南的地區(qū)。如赤壁之戰(zhàn)中“江表英豪,咸歸附之”中的“江表” 就是此意。解析 C項,“以籍貫命名”錯,昌黎韓氏于唐是一時望族,韓愈自稱“郡望昌黎” ,故 世稱“昌黎先生”。答案 C5.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5、.“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tǒng)稱為“百越”。 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區(qū)。B.“察舉”,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舉薦,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C. “鄉(xiāng)試”,指明清兩代每三年由朝廷選派考官在各鄉(xiāng)舉行一次的選拔人才的考試。D.“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 戰(zhàn)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 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大學校長。解析 C項,“在各鄉(xiāng)舉行”錯,應(yīng)該是“在各省省城舉行”。答案 C6.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優(yōu)”的本義指表演樂舞、雜戲的藝人。如柳敬亭傳中提到的“優(yōu)孟”,是指名叫“孟”的藝人。B. “乞巧”,

6、舊時風俗,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C.“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也常用于書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D. “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三牲全備;“少牢”指祭祀用的羊,沒有豕、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解析 D項,“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的羊和豕,沒有牛。答案 D7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五谷”是古代所指的五種谷物,泛指糧食。古代對其有多種不同說法。8 . “黃金臺”,相傳戰(zhàn)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筑臺,上面放著千金用來招攬人才。9 . “刎頸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

7、朋友。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頗與藺相如 終成刎頸之交。D.“國子監(jiān)”指國家的最高學府,入監(jiān)讀書的人稱監(jiān)生,掌管人員為祭酒、司業(yè)等;教 學人員為博士、直講、助教等。解析 D項,”指國家的最高學府”說法不嚴密,國子監(jiān)”指的是中國封建時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機構(gòu),有的朝代兼為最高學府。答案 D8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國風”是詩經(jīng)的一部分,主要是民歌,自周南至豳風 ,共十五國風,一 百六十篇。B. “齊宣王”,春秋時齊國國君,與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合稱“春秋五霸”。C. “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進行重大活動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潔凈身心, 以示虔誠。D

8、.“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為“社”,谷神叫“稷”。后來就以“社稷”代稱 國家。解析 B項,“齊宣王”應(yīng)改為“齊桓公”。答案 B9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免胄”,按古代禮法,諸侯的軍隊過天子門,戰(zhàn)車上的左右衛(wèi)士必須脫胄卷甲,收好 兵器,下車步行而過,以示對天子的尊敬。B. “崩”,本指山倒塌,古時用來比喻帝王的死。如出師表中有:“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C.古代紀年法有多種,有干支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等。“趙惠文王十六年”屬于帝王年號紀年法。D.“伯樂”,相傳春秋時秦國人,名孫陽,以善相馬著稱。現(xiàn)在引申為善于發(fā)現(xiàn)、

9、推薦、 培養(yǎng)和使用人才的人。解析 C項,“趙惠文王十六年”屬于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答案 C10.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望”,指農(nóng)歷每月的十五,而農(nóng)歷的每月十六則稱為“既望”。如赤壁賦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 “車裂”,指古代的一種酷刑,以車馬撕裂人的肢體。C. “三秦”,指關(guān)中地區(qū)。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D.古代以水南、山北為“陽”,以水北、山南為“陰”。解析 D項,古代以水北、山南為“陽”,以水南、山北為“陰”。答案 D11.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月兔”,借指月亮。古神話中稱月中有兔,故

10、稱月亮為“月兔”。B.“郎中”,戰(zhàn)國時為宮廷醫(yī)生。隋唐以后,六部都設(shè)置郎中,分學部內(nèi)各司政務(wù)。C.“惠存”是敬辭,指請保存。多用于贈人照片、書籍等時所題的上款。D. “庠”和“序”,指的是地方開設(shè)的學校,如齊桓晉文之事中有:“謹庠序之教。解析 B項,“戰(zhàn)國時為宮廷醫(yī)生”錯,應(yīng)該是“戰(zhàn)國時為宮廷侍衛(wèi)”。答案 B12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微服”,指改變常服以避人耳目,如“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間”。B. “道”,唐代時是監(jiān)察區(qū),相當于漢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為十道,后又分為十五 道。C. “流涕”指流淚。古代的“涕” 一般指眼淚,而“泗”指鼻涕。D.“五常”,

11、也叫“五倫”,是封建禮教所規(guī)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師生之間的 倫理關(guān)系 解析 D項,“師生”錯,在“五常”中沒有師生關(guān)系,應(yīng)改為“朋友”。答案 D13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區(qū)。如杜甫詠懷古跡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B.“公車”,漢代官署名。因漢代曾用公家車馬接送應(yīng)舉的人,后便以“公車”泛指入京 應(yīng)試的舉人。C.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起于明代。D.“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xiàn)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gòu),是私人或官府所設(shè)的聚徒講授、研 究學問的場所。如岳麓書院、東林書院等。解析 C項,

12、“起于明代”錯,應(yīng)該是“起于隋朝”。答案 C14.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重陽”,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易經(jīng)將“九”定為陽數(shù),兩九相重,故農(nóng)歷九月初 九為“重陽”。舊時這一天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B. “拱”,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論語微子:“子路拱而立。”C.“晦”,指的是陰歷每月的三十日,這是古代特定稱謂紀日法中的一類,此類紀日法還 有朔、望、既望等。D.嚏京”,古代的一種刑罰,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刻犯人額頰等處,再涂上 墨,作為懲罰的標記。解析 C項,”指的是陰歷每月的三十日”錯,應(yīng)改為“指的是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答

13、案 C15.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 有了華蓋星,運氣就好。B.“襁褓”,本義指背負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現(xiàn)在以此借指嬰兒。C.“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機構(gòu)分史部、戶部、禮部、兵部、開【J部、工部。這些部 門各司其職,如戶部主管土地、戶籍、賦稅、財政等事務(wù)。D. “中岳”,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我國五岳之一。解析 A項,“運氣就好”錯,應(yīng)該是“運氣不好”。答案 A16.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封禪”,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禮,一般都是

14、由帝王親自到泰山上舉行的。B. “士”,商、周時最低級的貴族階層,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階層。C.“釁鐘”,古代的一種禮制,“鐘”這種重要器物制成時,人們一般會殺牲取血涂在上 面行祭,叫作“釁鐘”。D.“黔首”,是戰(zhàn)國時秦國及后來秦王朝對平民的一種尊稱。解析 D項,“黔首”并不是“尊稱”。答案 D17.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庶人”,春秋時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者的稱呼,也可泛指平民、百姓。B.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死了叫“薨”,而諸侯的死則稱為“不祿”。C.“廬冢”,也叫廬墓,指古人在服喪期間,為守護父母或師長墳?zāi)顾w的房舍。D."踞”,指長跪,兩膝著地,上身

15、挺直。如鴻門宴中有“項王按劍而踞" 一句。解析 B項,“薨”指的是諸侯死,而“不祿”指的是士死。答案 B18.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遷客”,指被貶謫在外的官吏,如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B.“樽”,指酒杯。如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C.“舉案齊眉”,漢代梁鴻的妻子為丈夫捧膳食時,總是把端飯的托盤舉得和眉毛一樣高, 以示尊敬,故后世常用本詞表示夫妻相敬。其中“案”指書案。D.“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解析 C項,“案”并不指書案,而是指端飯的托盤。答案 C19.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

16、的一項是 ()(3分)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兩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B.“笞刑”,古代的一種刑罰,是一種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罰,隋代定 為五刑之一。C.古代的紀時法比較特殊,如平旦、晡時、黃昏、人定等。按時間先后來說,“人定”在“黃昏”之前。D.“中國”,古代指我國中原地區(qū)或在中原地區(qū)華夏族建立的政權(quán)。解析 C項,“人定在黃昏之前”錯,應(yīng)該是“人定在黃昏之后”。答案 C20.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史皇”,指倉頡,古代傳說中最早發(fā)明文字的人。B. “號”,又叫別號、表號,一般自己取定,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 也是一種敬稱。C.“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后任皇子長沙王、 梁懷王的老師,故被封為“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