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版2015年春最新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 詩三首教學設計此篇古詩三首教學設計由本站小編搜集整理,僅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 .引導學生自學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秦、邸、熏、汴” 4 個生字。2 .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這三首詩,默寫示兒。3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二、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三、教學課時:2課時四、教學準備:課前查閱一下關于這三位詩人的資料他們生活時代的情況,他們寫的其它憂國憂民的詩篇等。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 .引導學生自學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秦、邸、熏、汴” 4 個生字。2 .學習由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3 .自學題臨
2、安邸、示兒 二、教學重點、難點:感悟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三、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誰記住了本單元的主題 ?為什么稱為 赤子情 懷”,這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赤子怎樣的情感呢 ?我想通過第 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有所了解。(二)新課1.學習生塞(1)讀古詩,有韻味讀正確、通順。A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曲塞 。打開書104 頁。板書;讀古詩自由讀兩遍這首古詩,注意在讀第一遍時可以查字典、 看注釋讀準字音;讀第二遍時注意讀準停頓,把古詩讀通順。B這首古詩有好幾個多音字,你能讀準字音嗎?你能結合 注釋,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讀音嗎 ?引導學生讀準:還(hu加:回來。未還:沒有回來。將
3、(ji ng):將領。飛將:漢代著名將領李廣。教 (ji o):讓。不 教:不讓。讀生古詩的韻律。同學們,這首詩是幾言詩?隹還記得七言詩怎樣讀, 才能讀生古詩的韻律?(前四后三)板書;有韻味由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2)知作者,解詩題想一想,讀好了古詩,接下來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題目的意思。)板書;知作者,解詩題。哪位同學能帶領大家學習引導學生答由:由塞:到邊防線上去茂守邊疆。王昌齡: 唐代詩人,善寫七絕,多邊塞詩。教師準備資料: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陜西省 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開元進士。 他在當世
4、就以詩著名,被稱為詩家夫子其詩尤以七絕見長,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 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其中從 軍行(七首)由塞(二首),特別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絕 句是這一詩歌體裁的最高水平。(3)明詩意,T吾詩情明詩意:A 了解了詩的作者和詩歌的題目的意思,接下來你打算 怎樣學?(可通過看注釋、查字典、小組學習、與老師交流等 方法學習)(板書:明詩意。)B自學古詩提由不懂的問題C請同學匯報,教師相機指導。詩的第一句,從千年以 前、萬里之外落筆,描繪了從秦漢對就存在著的明月邊關的 景象:注意詩中的 關”,此處指邊關。首句是將兩種不同事 物(明月,邊關)分屬于兩個不同的時代(秦,漢),應解作 還 是秦漢時的明
5、月,還是秦漢時的邊關 ”,不要講成 秦月照漢 關”。這句詩的意思是:明月照耀著邊關,自秦漢時一直如此, 至今沒有什么變化,而邊患依舊沒有消除。第二句是哀嘆遠離家鄉的士兵不能回歸故鄉和家人團 聚。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飛將:漢代飛將軍李廣。這 兩句是說,假如有李廣那樣的名將茂守邊關,匈奴的軍隊就 不敢越過陰山南下入侵了。D請12位同學悟詩情;A學古詩,僅僅知道意思是遠遠不夠的。你還要怎樣學?引導學生認識到通過想像,體會詩歌的意境。板書:悟詩情B教師引導:凡是歷史上膾炙人口的詩歌,都有著獨特 的思想藝術魅力。王昌齡這一首由塞被稱為有名的邊塞 七絕,歷來評價很高。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推獎它為唐人七
6、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為第一。我們就 展開想像,品一品,這首詩的絕妙。請你邊讀邊想像,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C品讀悟情:a秦時明月漢時關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一輪明月,照耀著邊疆關塞。教師引導:明月、邊關簡單的敘述與勾勒,沒看由怎么絕妙呀?再讀讀,看你有什么新發現?引導學生關注;秦時明月 漢時關教師補充資料:由示:秦(公元前221 公元前206) 漢(公元前206公元23年)作者的朝代一一唐朝 (618 一 907)作者王維(698 756),請你根據這組數字, 估 算一下邊關受匈奴外敵的侵擾有多少年 ?你感受到什么?你再 讀這句時應該怎樣讀?教師小結:正像同學所體會的那樣,詩
7、人在 月”和 關” 的前面,用 秦漢時”三字加以修飾,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 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都讀 讀,讀生時代的久遠。b萬里長征人未還你還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想像:秦漢時的邊關,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戰爭一直持續不斷。已有 多少士卒血灑沙場,至死未歸;又有多少戰士仍然戍守著邊關,不能歸來??吹竭@,你怎樣讀?還是這句詩,讓你仿佛聽 到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匈奴人不斷燒殺搶掠的馬蹄與戰馬的 嘶鳴聲、百姓痛苦的呻吟聲、戍邊戰士們的怒吼、兩軍交戰 武器碰撞的聲音、詩人對邊關戰士發自內心的深深的同情之教師小結;詩人就是這樣,把我們帶到萬里以外的邊塞, 引進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去回
8、憶、體驗、思考。戰爭給秦、漢 以來近千年歷代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感受到這些,你會 怎樣讀?c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教師引導:既然戰 爭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劇。那么,怎樣來制止、結束這個悲 劇呢?你還聽到什么?引導學生說由:希望有像飛將軍李廣那 樣的名將來率領廣大戰士打敗敵人,奪取勝利,使敵人從此 不敢再來侵犯。教師引導;你體會由作者抒發的戍邊戰士鞏固 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 你怎樣讀這兩句詩?還有不同 的讀法嗎?說說為什么這么讀?(學生讀不由,教師讀。強調 但 使”二字。)引導學生體會由:這兩句詩帶諷刺,表現了詩人 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 尋味無窮。
9、你能把詩中含著的意思讀給大家嗎?總結學法;你是怎樣體會由句子深層的含義?(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的深層含義。)(4)總結全文,感情朗讀品味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作者 怎樣的情感?你會怎樣讀,表達由詩人這復雜的情感?自己讀,指名讀,背誦。(5)總結學法,拓展閱讀:總結學法:回憶我們剛學的 古詩,我們怎么學的?你能試著用剛剛學到的方法分小組選讀其中一首古詩,試著品一品這首詩,感受詩人的情感嗎 ?從軍行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涼州詞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集體交流,匯報第二課時一、教學目的:1
10、.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 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2 .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二、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詩歌的情緒和意象,感受詩 人的情感。三、教學過程:(一)整體通讀,把握詩境1 .自由讀兩首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讀后借助課 文注釋,試著說說兩首詩的大概意思。(教師板書詩題:題臨 安邸示兒)2 .指名朗讀古詩,一人讀一首。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 通順。3 .這課還有兩個生字,你能記住嗎 ?4 .全班齊讀兩首古詩, 邊讀邊想:兩首古詩有哪些相同、 不同的地方。讀后交流:相同:作者都是南宋的詩人。隨機讓學生說說對南宋的了 解,教師隨機補充南宋王朝貪
11、圖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復 失地的史實。都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不同:一個寫的是南宋的權貴,一個是北宋遺民詩人一個借寫景來表達情感,一個直接訴說自己的心事。(二)分步解讀,品悟詩情1 .學習示兒過渡:邊塞自古多戰事。宋朝,匈奴人終于攻破北宋 首都汴梁。北方大片土地淪陷,誰了解這段歷史?在這片土地 上,北宋遺民在做什么?指名朗讀示兒,讀后說說題目 的意思。指名說說詩的大意。想像,體會詩的意境。再讀詩,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展開不同 想像:滿頭白發的詩人在重病中,費力地爬起來,想著不能 親眼看到滿懷悲憤,用顫抖的雙手寫下這首詩。詩人重病在床,臨終前費力地說由這首詩,作為遺囑,說完就帶
12、著遺憾死去,但死不瞑目。看到、聽到這,你會怎么讀?教師引導:詩人陸游寫這首詩的時候,中原已經淪陷 整整65年了。同學們,65年啊,780個月啊,近二萬四千 個日日夜夜呀!詩人從20歲,一直盼到85歲。這65年每一 天作為北宋遺民是怎樣度過的呢 ?由示:秋夜將曉生籬門迎 涼有感。讀一讀,你看到什么 ?重點體會;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詩人就是這樣,在眼淚中,一年又一年地盼望著,一直 到死,還念念不忘祖國的統一。(板書:死不瞑目盼統一)此時此刻,你感受到什么?你又怎么讀這首詩?小結:這首詩,作為一份遺囑,無愧于詩人愛國的一 生。一個人在病榻彌留之際,回首平生,百感交集,環顧家 人,兒女情深
13、,要抒發的感慨,要留下的話語,是千頭萬緒 的。而詩人卻不說別的家常話,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只叮囑兒子們家祭時別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勝利消息告訴他。讓我們滿懷激情地齊聲背誦這首古詩。2 .學習題臨安邸(1)過渡:就在詩人直到死還盼望統 一時,那些令人心涼的南宋王師干什么去了?(男生齊讀題臨安?。┠切┝钊诵臎龅哪纤螜噘F干什么去了?(女生齊讀題臨安邸)那個令人心涼的南宋皇帝又干什么去了?(全班齊讀題臨安?。?)討論: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陸游至死沒有盼到祖 國的統一 ?你是從哪兒讀由來的?在對話交流中重點引導: 體會 曖風熏得游人醉”讀著這個 醉”字,你的眼前仿佛由現 了怎樣的畫面?學生想像:這
14、些權貴成天燈紅酒綠,爛醉如泥, 如行尸走肉。引導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的后兩句。體會 亙把杭州作汴州”插入資料:清明上河圖,汴州又稱汴梁、汴京,是北 宋的都城。據史書記載,汴州當時的人口超過百萬,是當時 世界上最發達、最繁榮的城市。你們看,這里的街道縱橫, 店鋪林立,人來車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榮昌盛、國泰民 安的氣象?。〉?,這繁榮盛世毀于金人肆意踐踏的鐵蹄。像他們現在這樣,杭州不久也會成為第二個汴梁。(板書:醉生夢死丟江山)朗讀古詩(三)體會情感,總結全課1 .當這兩首詩同時擺在我們面前,一面是權貴們尋歡作 樂一面是做為遺民的代表 詩人臨終還盼望祖國統一,兩 幅截然不同的畫面同時由現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感想?(自由暢談。)2 .有感情讀兩首古詩。當北方大片領土被匈奴人踐踏,百姓們在匈奴人的鐵 蹄下或背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