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1頁
最新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2頁
最新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3頁
最新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4頁
最新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結核病嚴重影響人民健康,是我國重點防治疾病之一。對肺結核病及時、準確的診斷和徹底治愈患者,不僅 在于恢復患者健康,而且是消除傳染源、控制結核病流行的最重要措施。隨著細菌學、影像學、免疫學等診斷技 術的進展,短程化學療法的廣泛應用和老年患者、耐藥患者、合并糖尿病、免疫損害等肺結核患者的增多,使肺結 核的診斷和治療日趨復雜,需要建立規范的診斷程序和治療指導原則,以便結核病專業醫師及其它有關醫療衛生 機構醫師取得共識,正確掌握診斷技術,合理使用化療方案,提高肺結核病的診斷和處理水平。一、肺結核的臨床表現有下列表現應考慮肺結核的可能,應進一步做痰和胸部X線檢查

2、。應注意約有20%活動肺結核患者也可以無癥狀 或僅有輕微癥狀。1、咳嗽、咳痰三周或以上,可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2、發熱(常午后低熱),可伴盜汗、乏力、食欲降低、體重減輕、月經失調。3、結核變態反應引起的過敏表現:結節性紅斑、泡性結膜炎和結核風濕癥(Poncet病)等。4、結核菌素(PPD C5TU)皮膚試驗:我國是結核病高流行國家,兒童普種卡介苗,陽性對診斷結核病意義不大, 但對未種卡介苗兒童則提示巳受結核分支桿菌(簡稱結核菌)感染或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當呈現強陽性時表示機 體處于超過敏狀態,發病機率高,可做為臨床診斷結核病的參考指征。5、患肺結核時,肺部體征常不明顯。肺部病變較廣

3、泛時可有相應體征,有明顯空洞或并發支氣管擴張時可聞及中 小水泡音。康尼峽縮小提示肺尖有病變。二、肺結核的影像診斷細菌學檢查是肺結核診斷的確切依據,但不是所有的肺結核都可得到細菌學證實。胸部X線檢查也常是重要的。 但是肺結核的胸部X線表現并無特征性改變,需注意與其它肺部疾病鑒別。一般而言,肺結核胸部X線表現可有如下特點:1、多發生在肺上葉尖后段、肺下葉背段、后基底段。2、病變可局限也可多肺段侵犯。3、X線影像可呈多形態表現(即同時呈現滲出、增殖、纖維和干酪性病變),也可伴有鈣化。4、易合并空洞。5、可伴有支氣管播散灶。6、可伴胸腔積液、胸膜增厚與粘連。7、呈球形病灶時(結核球)直徑多在3cm以內

4、,周圍可有衛星病灶,內側端可有引流支氣管征。8、病變吸收慢(一個月以內變化較小)。胸部CT掃描對如下情況有補充性診斷價值:1、發現胸內隱匿部位病變,包括氣管、支氣管內的病變。2、早期發現肺內粟粒陰影。3、診斷有困難的腫塊陰影、空洞、孤立結節和浸潤陰影的鑒別診斷。4、了解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情況,鑒別縱隔淋巴結結核與腫瘤。5、少量胸腔積液、包裹積液、葉間積液和其它胸膜病變的檢出。6、囊腫與實體腫塊的鑒別。三、肺結核的病原學診斷1、標本采集和結核菌的檢測:標本來源:痰液、超聲霧化導痰、下呼吸道采樣、支氣管沖洗液、支氣管肺泡灌洗 液(BALF)、肺及支氣管活檢標本。痰標本質量好壞,是否停抗結核藥直接

5、影響結核菌檢出陽性結果和培養分離 率。晨痰涂片陽性率比較高,當患者痰少時,可采用高滲鹽水超聲霧化導痰。涂片檢查采用萋一尼抗酸染色和熒光染色法。集菌法陽性率高于直接涂片法。涂片染色陽性只能說明抗酸桿菌 存在,不能區分是結核菌還是非結核分支桿菌。由于我國非結核分支桿菌病發病較少,故檢出抗酸桿菌對診斷結核 病有極重要的意義。直接涂片方法簡單、快速,但敏感性不高,應作為常規檢查方法。涂片陰性不能排除肺結核,連續檢查3次,可提高 其檢出率。分離培養法靈敏度高于涂片鏡檢法,可直接獲得菌落,便于與非結核分支桿菌鑒別,是結核病診斷金標準。未進行抗 結核治療或停藥4872 h的肺結核患者可獲得比較高的分離率。分

6、離培養法采用改良羅氏和BACTEC法,B ACTEC法較常規改良羅氏培養法提高初代分離率10%左右,又可鑒別非結核分支桿菌,檢測時間也明顯縮短。2、結核菌藥物敏感性檢測:對肺結核痰菌陰轉后復陽、化學治療36個月痰菌仍持續陽性、經治療痰菌減少后 又持續增加及復治患者應進行藥物敏感性檢測。原發耐藥率較高地區,有條件時初治肺結核也可行藥物敏感性檢 測。目前國內采用絕對濃度間接法,也可采用比例法,常用的抗結核藥物耐藥界限見表1。表1絕對濃度法常用抗結核藥物的耐藥界限培養基內含藥濃度(口g/ml)藥物耐藥界限(pg /ml)高濃度低濃度異煙肼(INH,H)1011鏈霉素(SM,S)1001010對氨基水

7、楊酸鈉(P A S ,P) 1011乙胺丁醇(EMB,E)5055利福平(RFP,R)2505050氨硫脲(TB1)100101丙硫乙煙胺(1321 T H ,P T H , TH) 1002525卡那霉素(KM )1001010卷曲霉素(CPM)1001010環絲氨酸(CS )402020注:一般認為INH1、RFP50、SM20、EMB5、KM 100、CPM100、1321TH25、PAS1、CS40|jg/ml 完全耐藥時,臨床已無效。INH0 1sEMB25pg/ml濃度 完全耐藥時治療效果顯著降低;PZA臨床尚未確立公認的有意 義的檢查耐藥性方法應用BACTEC法進行結核菌藥物敏感

8、試驗,由于采用液體培 養基、C14同位素測定結核菌代謝產物判斷生長情況朋顯縮短 了檢測時間,其結果與常規的改良羅氏培養基的結果有明顯的一 致性在國內也常被應用。近來為克服放射污染采用了熒光和比 色等技術同樣收到了良好效果。3、痰、BALF、胸液結核菌聚合酶鏈反應(PCR)+探針檢 查:由于結核菌生長緩慢,分離培養陽性率不高,需要快速、靈敏和 特異的病原學檢查和鑒定技術。核酸探針和PCR為結核病細 菌學基因診斷提供了可能PCR是選用一對特定的寡核苷酸 弓I物介導的結核菌某特定核酸序列的DNA體外擴增技術。它 可以在短時間使特定的核酸序列拷貝數增加數百萬倍,在此基礎 上進行探針雜交,提高了檢出的靈

9、敏度和特異性。研究結果顯示 痰液PCR+探針檢測可獲得比涂片鏡檢明顯高的陽性率和略 高于培養的陽性率,且省時快速,成為結核病病原學診斷重要參 考,但是尚有一些技術問題需進一步解決。4、血清抗結核抗體檢查:血清學診斷可成為結核病的快速輔助 診斷手段,但由于特異性欠強海攵感性較低,尚需進一步研究。四、菌陰肺結核的診斷定義:菌陰肺結核為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 養陰性的肺結核,其診斷標準為:1、典型肺結核臨床癥狀和胸部X線表現。2、抗結核治療有效。3、臨床可排除其它非結核性肺部疾患。4、PPD(5TU )強陽性;血清抗結核抗體陽性。5、痰結核菌PCR +探針檢測呈陽性。6、肺外組織病理證實結核病變。7、B

10、ALF檢出抗酸分支桿菌。8、支氣管或肺部組織病理證實結核病變。具備16中3項或 78條中任何1項可確診。五、特殊人群和不典型肺結核某些特殊人群患肺結核可在癥狀、 體征和胸部X線表現及臨床經過等諸多方面與一般肺結核患者 有許多不同特點,即所謂不典型肺結核”,較易延誤診斷。為引 起臨床重視,概括有如下情況。1、免疫損害者(指原發免疫缺陷性疾病及接受放化療和免疫抑 制藥物治療患者),由于皮質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藥物和因素的 干擾或掩蓋,肺結核的癥狀隱匿或輕微,可缺乏呼吸道癥狀,也可 由于免疫防御機制受損以突發高熱起病,病變進展迅速呈暴發性 經過。2、免疫損害患者的肺結核以血行播散肺結核居多,合并胸膜炎

11、 或肺外結核多OX線上多形性”不明顯以均質性片絮狀陰影 表現多,可在結核病非好發部位、中下肺葉及上葉前段發生,需和 急性肺炎鑒別。3、極度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首先出現高熱、侵犯肝、脾和淋 巴結等全身癥狀,而肺部X線陰影出現時間明顯延長或長時間表 現為無典型粟粒樣病變的無反應性結核病(暴發性結核性敗血 癥)。4、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時可表現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中下 肺野浸潤病變多,類似原發肺結核表現,且有合并胸膜炎與肺外 結核多、PPD試驗(-)等特點。5、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時X線特點以滲出干酪為主,可呈大片狀、 巨塊狀,易形成空洞,好發于肺門區及中下肺野,病變進展快,應注 意與急性肺炎、肺化膿癥、肺

12、癌鑒別。6、支氣管結核所致肺結核多在中下肺野或鄰近肺段,由于有支 氣管狹窄因素存在,常可合并細菌感染致病變表現不典型,易與 肺炎混淆,肺不張也常是支氣管結核的并發癥。六、結核病分類(1999年結核病分類標準)1、原發型肺結核:為原發結核感染所致的臨床病癥,包括原發綜 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 肺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3、繼發型肺結核:是肺結核中的一個主要類型,包括浸潤性、纖 維空洞及干酪性肺炎等。4、結核性胸膜炎:臨床上已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包括 結核性干性胸膜炎、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結核性膿胸。5、其它肺外結核:按

13、部位及臟器命名,如骨關節結核、結核性腦 膜炎、腎結核、腸結核等。在診斷肺結核時,可按上述分類名稱 書寫診斷,并應注明范圍(左、右側、雙側)、痰菌和初、復治情 況。七、肺結核常見并發癥及處理1、咯血:絕大多數情況表明病情活動、進展,但少數也可在肺結 核已好轉或穩定時發生。肺結核咯血原因多為滲出和空洞病變 存在或支氣管結核及局部結核病變引起支氣管變形、扭曲和擴 張。肺結核患者咯血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肺不張、結核 支氣管播散和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合并癥。咯血者應進行抗結核治療,中、大量咯血應積極止血,保持氣道通 暢,注意防止窒息和出血性休克發生。一般改善凝血機制的止血 藥對肺結核大咯血療效不理想。腦

14、垂體后葉素仍是治療肺結核 大咯血最有效的止血藥,可用510U加入25%葡萄糖40ml 緩慢靜注,持續1015min。非緊急狀態也可用1020U加 入5%葡萄糖500ml緩慢靜滴。對腦垂體后葉素有禁忌的患者 可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25%葡萄糖40ml靜注,持續 1015min或10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靜滴(注 意觀察血壓)。以中下肺野病變為主,引起大咯血的肺結核,無膈 肌粘連者也可采用人工氣腹萎陷療法止血。近年支氣管動脈拴 塞術介入療法治療肺結核大咯血收到了近期良好的效果。2、自發性氣胸:肺結核為氣胸常見病因。多種肺結核病變可引 起氣胸:胸膜下病灶或空洞破入胸腔;結核病灶纖維

15、化或瘢痕化 導致肺氣腫或肺大皰破裂;粟粒型肺結核的病變在肺間質也可引 起間質性肺氣腫性肺大皰破裂。病灶或空洞破入胸腔胸腔常見 滲出液體多,可形成液氣胸、膿氣胸。對閉合性氣胸,肺壓縮20%,臨床無明顯呼吸困難患者可采用 保守療法。對張力性、開放性氣胸及閉合性氣胸2周以上未愈 合者常用肋間插管水封瓶引流,對閉式水封瓶引流持續1周以上 破口未愈合者、有胸腔積液或膿胸者采用間斷負壓吸引或持續 恒定負壓吸引,一般采用負壓為:-10 -14cmH2O(1cmH2O=0 098kPa)。3、肺部繼發感染:肺結核空洞(尤其纖維空洞),胸膜肥厚、結核 纖維病變引起支氣管擴張、肺不張及支氣管結核所致氣道阻塞, 是

16、造成肺結核繼發其它細菌感染的病理基礎。診斷合并繼發感 染時,應全面分析體溫、局部的音、痰的性狀和數量變化及末 梢血象、痰細菌培養結果及其肺部的病理基礎,并應與肺結核急 性期體溫和末梢血象偏高相鑒別。細菌感染常以G桿菌為主且 復合感染多。肺結核療程長,由于長期使用抗生素(如鏈霉素、阿米卡星、 利福平等),部分病例年老、體弱及同時應用免疫抑制劑,可以繼 發真菌感染。常見在空洞、支氣管擴張囊腔中有曲菌球寄生,胸 部X線呈現空腔中的菌球上方氣腔呈新月形改變,周圍有氣 帶且隨體位移動,臨床表現可有反復大咯血,內科治療效果不佳。 也有少數患者可繼發白色念珠菌感染。繼發感染時應針對病原不同,采用相應抗生素或

17、抗真菌治療。八、肺結核的治療原則:為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五項 原則。整個化療方案分為強化和鞏固兩個階段。多數肺結核患 者采用不住院治療,同樣收到良好效果。在不住院條件下要取得 化學療法的成功,關鍵在于對肺結核患者實施有效治療管理,即 目前推行的在醫務人員直接面視下督導化療(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 course,簡稱D OTS),確保肺結 核患者在全療程中規律、聯合、足量和不間斷地實施規范化療, 減少耐藥性的產生,最終獲得治愈。由于臨床上患者對抗結核藥物耐受性不一樣,肝腎功能情況不同 (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存在耐多藥結核(MDRTB)患者,這時進

18、行治 療也要注意化療方案制定的個體化,以確保化療順利完成及提高 耐藥結核痰菌陰轉率。1、初治肺結核的治療:定義: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謂初治:尚未開 始抗結核治療的患者;正進行標準化療方案用藥而未滿療程的 患者;不規則化療未滿1個月的患者。初治方案:強化期2個月/鞏固期4個月。藥名前數字表示用藥 月數,藥名右下方數字表示每周用藥次數。常用方案:2 S(E)HR Z/4HR;2S(E)HRZ/4H3R3;2S3(E3)H3R3Z3/4H3 R3;2S(E)HRZ/4HRE;2RIFATER/4RIFINA H(RIFATER:衛非特,RIFINAH:衛非寧)。初治強化期第2個月末痰涂片仍陽性,強化方案

19、可延長1個月, 總療程6個月不變(鞏固期縮短1個月)。若第5個月痰涂片仍 陽性,第6個月陰性,鞏固期延長2個月,總療程為8個月。對粟 粒型肺結核(無結核性腦膜炎者)上述方案療程可適當延長,不采 用間歇治療方案,強化期為3個月,鞏固期為HR方案69個月, 總療程為912個月。菌陰肺結核患者可在上述方案的強化期中刪除鏈霉素或乙胺丁 醇。2、復治肺結核的治療:復治定義: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復治:初 治失敗的患者;規則用藥滿療程后痰菌又復陽的患者;不規 律化療超過1個月的患者;慢性排菌患者。復治方案:強化期3個月/鞏固期5個月。常用方案:2 SHRZE /1HRZE/5HRE;2SHRZE/1HRZE/

20、5H3R3E3;2 S3H3R3Z3E3/1H3R3Z3E3/5H3R3E3。復治患者應做藥敏試驗,對于上述方案化療無效的復治排菌病例 可參考耐多藥肺結核化療方案并根據藥敏試驗加以調整,慢性排 菌者一般認為用上述方案療效不理想,具備手術條件時可行手術 治療。對久治不愈的排菌者要警惕非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的可能 性。3、耐多藥肺結核的治療:對至少包括INH和RFP兩種或兩 種以上藥物產生耐藥的結核病為MDR TB,所以耐多藥肺結 核必須要有痰結核菌藥敏試驗結果才能確診。耐多藥肺結核化 療方案:主張采用每日用藥,療程要延長至21個月為宜,WHO推 薦一線和二線抗結核藥物可以混合用于治療MDR TB,一

21、線 藥物中除INH和RFP已耐藥外仍可根據敏感情況選用: SM:標準化療方案中,只在強化期的2個月使用,兒童、老年人 及因注射不方便常以EMB替代,由于SM應用減少,一些地區 耐SM病例可能也減少。PZA :多在標準短程化療方案強化 期中應用,故對該藥可能耐藥頻率低,雖然藥敏試驗難以證實結 核菌對PZA的藥物敏感性(因無公認可靠的敏感性檢測方法), 但目前國際上治療MDR TB化療方案中常使用它。EMB: 抗菌作用與SM相近,結核菌對其耐藥頻率低。二線抗結核藥物是耐多藥肺結核治療的主藥,包括氨基糖苷類 阿米卡星(AMK)和多肽類卷曲霉素等。硫胺類:乙硫異煙胺 (1314TH)、丙硫異煙胺。氟喹

22、諾酮類:氧氟沙星(OFLX) 和左氟沙星(LVFX)與PZA聯用對殺滅巨噬細胞內結核菌 有協同作用,長期應用安全性和肝耐受性也較好。環絲氨酸: 對神經系統毒性大,應用范圍受到限制。對氨基水楊酸鈉:為抑 菌藥用于預防其它藥物產生耐藥性。利福布丁(RBT):耐R FP菌株中部分對它仍敏感。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鹽(帕星肼, PSNZ):是老藥,但耐INH菌株中部分對它敏感,國內常用于治療MDR.TB。WHO推薦的未獲得(或缺乏)藥敏試驗結果但臨床考慮MD R TB時,可使用的化療方案為強化期使用AMK(或CPM) + TH+PZA + OFLX聯合,鞏固期使用TH + OFLX聯合。 強化期至少3個月

23、,鞏固期至少18個月,總療程21個月以上。 若化療前或化療中已獲得了藥敏試驗結果,可在上述藥物的基礎 上調整,保證敏感藥物在3種以上。對病變范圍較局限,化療4個 月痰菌不陰轉,或只對23種效果較差藥物敏感,對其它抗結核 藥均已耐藥,有手術適應證者可進行外科治療。常用抗結核藥物 及抗結核固定復合劑的劑量、副作用見表2,3。表2常用抗結核藥物劑量、副作用每日劑量間歇療法藥名成人(g)兒童成人(g)主要毒副反應用法50 kg 50kg (mg/kg) 50 kg 50kg異煙肼(INH、H) 0.3150.50.6鏈霉素(SM、S) 0.750.310肝毒性每日1次頓服0.7515300.750.7

24、5聽力障礙、眩暈、腎功能障礙、過敏反應每日1次利福平(RFP、R) 0.45 0.610200.6 0.6 肝毒性、胃腸反應、過敏反應 每日1次飯前2h頓服 利福噴丁( RFT、L) 0.45 0.6同利福平每日1次,飯前或飯后頓服 TOC o 1-5 h z 毗嗪酰胺(PZA、Z) 1.51.520302.0 2.0肝毒性、胃腸反應、過敏反應、高尿酸血癥每日1次頓服或分23次 服用乙胺丁醇(EMB、E) 0.75 1.015 251.0 1.2視力障礙、視野縮小每日1次頓服丙硫異煙胺(PTH.TH )0.75 1.01020胃腸反應、口感金屬味每日分3次服用對氨基水楊酸鈉(PAS、P )8.08.0150250 10 12肝毒性、胃腸反應、過敏反應每日分3次服用 阿米卡星(AMK、丁胺 卡那霉素)0.40.41020 0.40.4同鏈霉素每日1次肌注 卷曲霉素(CPM)0.75 0.750.75 0.75同鏈霉素、電解質紊亂每日1次肌注氧氟沙星(OFLX、O)0.4 0.6肝腎毒性、胃腸反應、過敏、光敏反應、中樞神經系 統反應、肌腱反應每日1次或分23次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