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_第1頁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_第2頁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_第3頁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_第4頁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崔莊鄉中心完小 宋建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的不斷深入,我們的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變,而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就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一、 關注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恰當的提問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沉浸在思考的漣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讓學生在探索頓悟中感受思考的樂趣。課堂中一個巧妙的提問,常常能收到“點擊關鍵,一問傳神”的效果。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就能極大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問啟發,把握時機最重要。

2、提問難度要巧設在學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層次上,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維引入最佳狀態。教師恰到好處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且還能促其知識內化。如果“一語道破天機”,定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思維能力培養更無從談起。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數學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方面更具有特別的任務。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避免問一些“對不對”、“是不是”的不帶思考性的簡單問題,或者是一些帶有暗示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還會使學生產生壓倦,影響探究學習效果。也不要

3、提一些與數學知識學習無關的問題。如:有16個小朋友要來踢球,只來了9個,有幾人沒來?1697(人)老師提問:那7個小朋友為什么沒來啊?沒有一點用的問題,就不要提了。數學課要去掉非有效的問題,思想教育也要點到為止。所以只有問在有疑之處、問題難易適度并具有啟發性,才是有效的課堂提問。二、關注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為學習新知拋磚引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有了新的變化,教師都樂于去創設情境開

4、展教學,這確實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激情。然而在教學時,有時情境的創設未能突出數學學習主題,導致課堂學習時間和學生的思維過多地被糾纏于無意義的人為設定。這樣,既浪費時間,又窒息學生本該活躍的思維。所以,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考慮到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如在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編兒歌。出示: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學生發現應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數,通過相互交流,編出:a只青蛙a張嘴,2a只眼睛4a條腿。我借助學生耳熟的兒歌,組織了一個續編兒歌的活動,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因為兒歌這種形式很容易被學生所認同,而續編兒歌又帶有一定的挑戰性,

5、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所以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爭著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又例如,教學比例尺時,我是用這樣的問題引入的:我國陸地的占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這么大的面積能畫在大小不同的紙上嗎?這個問題喚起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再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報出一些3的倍數,然后把其中一些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交換位置,如567576,675657,756765,讓學生檢驗變化后的各個數還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會驚奇的發現:“奇怪!怎么和原數一樣,個個都是3的倍數呢?這里有什么奧秘?”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心中的疑問,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注意力便會高度集中,進入智力活動的最佳狀

6、態,這樣既有利于有效地開展探究活動,又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關注小組合作的有效性。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與人合作,并與同伴交流思想的過程和結果”,不但充分地體現教學的民主,也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是學生取長補短、展現個性的舞臺,因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課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但是,我們在聽課的過程中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孩子分組圍坐在一起,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開始,學生就象蜜蜂采蜜一樣,教室里馬上是一片嗡嗡的聲音和學生忙碌的身影,誰也不知道其他人在說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組長

7、一個人在發揮,其它學生當聽眾;有的小組合作的分工、意圖不明確,學生不知所措,一臉茫然;還有的學生就自個兒在玩。幾分鐘后,老師一聲令下,小組合作討論就齊刷刷地停下,緊接著小組匯報開始,聽到的是:我認為怎樣怎樣一些很有條理性的回答。我們不妨捫心自問:這樣的合作有效嗎?合作交流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確的,但我們有些教師卻把它演繹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點綴”,成了形式和走過場的“合坐”。小組合作學習我們不要認為它僅僅是一種形式,它實際上是以小組合作為切入點,實現不同數學曾面的變革與優化。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師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對

8、于那些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就不需安排合作學習。只有那些學生單獨不能解決的、并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之間優勢互補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合作,是為了學生發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至少應注意:、小組成員應是固定的,分工要明確。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人人都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一定要選好小組長。對小組長要適當進行培訓,小組長要明確責、權及威信。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從而使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形成“組榮我榮,組恥我恥”小組利益

9、至上。、適時引導。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參與學習活動,并通過提示、點撥、引導等形式,保證合作為提高課堂效率服務。四、關注課堂評價的有效性。有效的評價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門藝術。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才能真正起到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作用。首先,評價要適時適度:既不能濫用評價,也不能吝嗇評價語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評價語言,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地給予評價。例如在三角形內角和一課的教學中,在學生發現了三角形內角和特征時,我立即表揚,“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個發現真理的數學家”;又如學生發現了另

10、外一種證明三角形內角和的方法時,我對他說,“你真聰明。”;在學生解題終于成功時,我又說:“祝賀你,成功了”等等,用以激發學生的求成心。另外在對待學習中有困難的同學,我總是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語。如“真遺憾”、“差一點就對了”、“想得不錯,但說”、“沒關系再說一次”、“下次肯定會更好”。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語對中差生來說,其作用不僅是情感上的補償而且是心理上的調整,可以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探索中,變無趣為有趣,變有趣為興趣,變興趣為樂趣。其次,引導生生互動的評價: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評價是教師的“專利”,學生很少有自主評價的機會,在新課改中,教師學會“讓權”給學生。課堂上引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

11、價機制,是課改理念的體現,這樣的課堂評價,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使課堂教學十分的有效。五、關注課堂活動的有效性。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上課都能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精心設計數學活動,如:歡快的游戲、有趣的實驗、激烈的比賽、生動的生活情境等,這些活動給學生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動手操作中發現知識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活生生的活動過程,寓教于樂,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體驗到學習數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但是,學

12、生的數學活動是否有效,同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是分不開的。我在平時的隨堂聽課中,也發現一些為活動而活動的不盡人意的課,這些課缺少明確的活動目標,表面上看似熱鬧,整節課好象學生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但課后學生對知識的收獲卻甚少,把活動課變成學生“玩”的課。所以,為了確保數學活動的有效性,開展數學活動時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具體的學習任務去開展活動,而教師則應該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數學活動中,對學生的開展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活動結束后還要和學生一起對活動開展的情況進行總結評價,把“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的理念真正落實到實處。六、關注課堂練習的有效性。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

13、教學的一個重要環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練習形式、乏味的練習內容,把在學習新知識中激發出來的學習興趣,而無情淹沒,使學生愉快的心情、振奮的精神受到嚴重的扼殺和抑制。因此課堂練習要設計得精彩有趣,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1、練習形式要注意層次性。 設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從模仿性的基礎練習到提示性的變式練習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練習,降低了習題的坡度,照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比如“三角形內角和”中在運用規律解題時, 我這樣設計:先已知兩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銳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兩角相等

14、,求另兩角的度數,或已知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以上設計,通過有層次的練習,不斷掀起學生認知活動的高潮,學生學起來饒有興趣,沒有枯燥乏味之感。 2、練習形式要注意科學性和趣味性。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學時可適當選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有點情節又貼進學生生活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題目,通過少量的趣題和多種形式的題目,使學生變知之為樂知。比如,三角形內角和一課在學生完成基本題后,我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畫出一個三角形,要求其中兩個內角都是直角。學生畫來畫去都無從下手,個個手抓腦袋,冥思苦想。這時我引導學生說出“畫不出來”的理由,學生們恍然大悟。又如:我在教“角的認識”時,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我設計了一個輕松愉快的練習“摸禮物”。我準備好一個數字轉盤,當停到哪個數字,就請這個學號的學生來摸禮物。箱子里有三角形,長方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