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 簡單運動 力和運動【知識要求】(一) 簡單運動1. 知道機械運動的概念;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2. 理解勻速直線運動概念;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及其公式的應用。3. 知道平均速度,會用刻度尺和鐘表測平均速度。(二) 力和運動1. 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物體的速度大小、運動方向、引起物體的形變)。2. 知道力的國際單位。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3. 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會作力的圖示。4. 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G=mg,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5. 理解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6. 理解二力
2、平衡條件及其應用。7知道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和減小有害的摩擦。8知道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知道慣性、慣性現象。【知識結構】簡單的運動運動和靜止直線運動機械運動運動和靜止相對性參照物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物體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定義選擇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兩層含義公式:V=S/t單位:米/秒(m/s)、千米/時(km/h)定義: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s總/t總一旦選定,認為靜止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運動和力常見的運動力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參照物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力的概念、力的測量、力的三要素力和運動的關系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公式:V=
3、S/t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物體在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力的種類、力的效果、力的合成【中考熱點】1.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參照物的選擇。2. 速度、平均速度以及計算。3. 力的概念及受力分析(力的圖示、力的示意圖)。4. 慣性現象和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5. 平衡力的概念、條件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6. 力和運動的關系。7. 力的合成。8. 摩擦力。【講解重點難點】1. 速度、平均速度理解及有關的計算。 車長(隊伍長)的問題; 超車、錯車的問題; 相遇的問題; 追擊的問題; 船順水、逆水航行的問題; 平均速度的求解問題; 速度公式中物理量之間比的問題; 聲速、光速的問題; 參照物的選
4、擇的問題; 一些n-1的問題。2. 如何進行受力分析。3. 慣性與慣性定律、慣性與力的理解及聯系和區別。4. 相互作用力與相互平衡力的定義及條件的聯系和區別。5. 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6. 關于力的合成的理解及規律。7. 摩擦力。【知識概要】參見中考命題趨向及解讀P44-45、初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指導P8-9(一) 簡單的運動1參照物的選擇 。 應當明確,不事先選定參照物,就無法對某個物體的運動狀態作出肯定的回答,說某個物體是運動或靜止則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平常在研究物體時,說物體在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舉例: 選擇參照物通常遵循兩個原則:一
5、是任意,二是方便。任意是指除了研究對象之外的任何其他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照物。如,地面、房屋、樹木等;方便是指參照物的選擇應使我們容易描述或研究物體的運動狀態,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簡單、清楚。如在行駛的車內研究物體的運動,以車廂作為參照物就比較方便。 理解:參照物一旦被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靜止的。參照物的選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將研究的物體本身作參照物,因自己以自己人為參照物,任何物體的位置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這一物體永遠處于靜止狀態。為了研究機械運動的方便,物理學中一般選擇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且可以不加以說明;若選取其它合適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則要作出說明。通常情
6、況下都以研究問題是否方便而定,可以是一個不會變形的物體,也可以是若干個沒有相對運動的物體。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同一個物體可以有不同的運動狀態。2機械運動 。 概念:物體在空間位置的變化過程稱為機械運動。大量事實表明,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做機械運動,根本不存在不運動的物體,運動是絕對的。 一個物體的運動,總是通過它相對于其他物體位置的變化體現出來的,離開了物體之間相對位置的變化,就無法感知物體是否在運動,物體相對于不同標準具有不同的運動狀態,稱為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在描述物體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稱為參照物。參照物可以是一個不會變形的物體,也可以是若干個沒有相對運動的物體。對于不同的
7、參照物,同一個物體可以有不同的運動狀態。在初中階段,只研究地球表面處物體的運動,所以常選地球為參照物。在通常情況下,如果不加說明,都是以地球為參照物研究物體的運動。3勻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 概念:在物理學中,速度用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是一個重要的物理量。概念: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也是理想化的運動模式。如果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其中“勻速"二字的意思是“速度均勻"或“速度保持不變"。特點:物體運動的路線是直線。(運動方向或速度方向不變);物體的運動快慢不發生改變。(運動快慢或速度大小不變)。 比較兩個物體
8、運動快慢程度的辦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比較它們在相同時間內所通過的路程,第二種是比較它們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將這兩種辦法綜合在一起,同時比較它們通過的路程s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即st,這個比值就是速度。結果是比值大的物體運動得快。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應當知道,速度由路程、時間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不能只由其中一個量的大小確定速度的大小。物體在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在相等的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v=s/ts=vt或t=s/v 對于一個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v是不隨s和t的改變而改變的恒量,即s與t的比值s/t是怛定不變的。 速度的單位由路程
9、(即長度)的單位和時間的單位決定。如果路程的單位用米,時間的單位用秒,速度單位就為米秒。掌握的換算關系:1m/S=3.6km/h 1km/h=1/3.6(m/s) 1m/s>1km/h;此外,速度單位還有千米秒、千米時等。在實際生活中使用的“邁”、“節"等也是速度的單位。1邁=1千米時,1節=1852米時。4變速運動中的平均速度 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物體運動的快慢是不斷變化的。例如,公共汽車在出站時逐漸變快,進站時逐漸減慢。這種快慢不勻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在變速運動中,物體在每個時刻的速度是不相同的。為了粗略地表示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
10、情況,可以引人平均速度的概念,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通過某一段路程5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t之比,稱為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若平均速度用v平表示。路程、時間分別用s、t表示,則v平=st。(會利用成正比或成反比例方程求解) 變速運動:運動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舉例: 變速運動比勻速運動復雜,在不要求很精確,只作粗略研究的情況下,那么就可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t來求它的速度,不過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體在通過一段路程s(物體在通過路程s所用的一段時間t)內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叫平均速度。 理解:平均速度描述一個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中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
11、它是與這段路程或這段時間相對應的物理量。(簡要說明)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平均值。不是:V(v1+v2+vn)/n 應該是:v=s總/t總=(s1+s2+sn)/(t1+t2+tn)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物體運動速度,一般都指它們的平均速度。應當注意,速度表示在某個時間間隔內(某一段路程內),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為54千米時,并不是說物體真的運動了一個小時,前進了54千米。如果一個物體運動了2秒,通過的路程為30米,這個物體的速度也為54千米時;如果另一個物體只運動O2秒,通過的路程為3米,這個物體的速度仍然是54千米時。5、運動狀態和運動狀態
12、的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是指作機械運動的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靜止也是一種運動狀態。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物體的運動速度的改變。(包括快慢和方向)6勻速直線運動的規律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的速度不發生變化,在時間t內通過的路程s為時間t與速度v的乘積,即s=vt。該公式表述了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路程s、速度v和時間t三者之間的關系。若已知其中的兩個量,即可求出第三個量。由路程s、時間t求速度v的公式為v=st。由路程s、速度v求時間t的公式為t=sv。7、相對運動的速度:當兩個物體向相反方向運動時,若選其中之一為參照物,則另一個物體相對于它的速度大小為原來各自相對于地面的速度之和,即v=v1=v2;兩
13、個物體向相同方向運動時,若選其中之一為參照物,則另一個相對于它的速度大小為原來各自相對于地面的速度之差,即v=v大-v小。8、速度、平均速度理解及有關的計算。 車長(隊伍長)的問題; 超車、錯車的問題; 相遇的問題; 追擊的問題; 船順水、逆水航行的問題; 平均速度的求解問題; 速度公式中物理量之間比的問題; 聲速、光速的問題; 參照物的選擇的問題; 一些n-1的問題。搜集例題講解。(二) 力和運動 一、力的概念 1力的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只要有力的存在,一定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在相互作用。 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或沒有相互接觸都會有力的作用。 力是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力的作用形式有兩
14、種:接觸類的力和非接觸類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同一物價,它既是受力物體的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研究、分析力的作用時,一定要確定所研究的對象是誰以便分清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相互作用力的特點: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彼此同時產生,同時增大,同時減小,同時消失。 4力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kgf、gf)感知N單位的大小,注意出估測題。 5力的測量 (1)儀器:測力計。常用的為彈簧測力計。 (2)彈簧秤的制造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縮短量)跟它受
15、到的拉力(壓力)成正比。(彈簧所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校零。 (3)正確使用彈簧秤 防止彈簧與秤殼摩擦; 注意測量范圍及認清最小刻度值。讀數時,應讓視線垂直刻度面。6力的圖示。(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2)力的圖示法: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的方法。 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線段的比例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線段箭頭指向表示力的方向。具體畫法:畫力的圖示時要做到:“四定三標”即:寫作用點、定標度、定方向、定長度;標箭頭、標力的數值和標單位。還需要注意: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一定要畫在線段的末端,不可隨意畫在線段的其他部分。力的作用點要畫在受力物體
16、上,不要畫在受力物體外面,更不要畫在施力物體上。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適當的比例,一個物體受多個力時,標度要統一,否則無法比較它們的大小。作力的圖示的六個原則:正確找出作用點,作用點要畫在受力物體上,一般畫在物體的重心。比例線段長短要適宜,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比例。標度要統一,特別是受多個力時。線段末端不能留“零頭”,線段長度是標度的整數倍。要用牛頓作單位,若題目告訴的是物體的質量,要根據公式G=mg計算到以牛頓為單位。不能漏掉或多畫力。判斷物體是否受力的方法:從力的作用形式判斷物體是否受力;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進行判斷;從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從物體是否發生了形變來判斷。具體找力時:先畫重力;再
17、找接觸類的力;最后找非接觸類的力。(3)力的示意圖:沿物體受力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對線段的起點和長度不作精確表示。二、常見的幾種力 1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重量或物重)。 (2)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3)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g=G/m,g=9.8Nkg,或取10Nkg 。 (4)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規則物體,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不規則的物體,可采用懸掛法、支持法(二力平衡原理)可找出物體的重心。物體的重心可在物體上,也可能在物體之外。其受到物體材料均勻情況和幾何形狀的影響。 物體的穩定性跟重心的位置有關。 2彈
18、力。 壓力、支持力、拉力等都是彈力。 3摩擦力。(f=µN) 摩擦力是常見的有趣的一種現象。有時,它是有用的,有時它又是沒有用的。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三要素:作用點:在接觸面上。為了方便,可以把它畫在物體上。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大?。菏强梢宰兓?,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會影響摩擦力的大小。 (1)滑動摩擦。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滑動摩擦中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9、和壓力的大小有關。)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2)滾動摩擦。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 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3)靜摩擦一個物體沿著另一個物體表面有運動的趨勢時所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F靜max>f滑 (4)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把接觸面弄粗糙些。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力、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使兩個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離開(如加潤滑劑、利用壓縮氣體形成氣墊等)。 三、平衡力1一個物體在兩個力(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就說這兩力(幾個力)平衡。2兩力平衡的條件:同時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店長利潤分紅協議書范本
- 首付三萬購車合同協議
- 開具銀行保函合同協議
- 建筑責任承擔協議書范本
- abs樹脂貿易合同協議
- 建筑清包工合同協議
- 三方經銷商協議合同
- 廢舊工廠出租合同協議
- 工程設計終止合同協議
- 名煙名酒合伙合同協議
- 2024工業機器人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人力資源管理綜合能力競賽選拔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智能輸液架的設計與實現
- 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音樂《唱山歌》教學設計
- 2024年4月貴州省自考00995商法(二)試題及答案含評分參考
- 高等工程數學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學
- 2024年美國商用車和乘用車市場現狀及上下游分析報告
- DB32T3748-2020 35kV及以下客戶端變電所建設標準
- 中國近代三種建國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