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鴻門宴司馬遷學習目標1、了解“鴻門宴”斗爭的起因、經過,認識這一斗爭的性質,正確評價有關人物。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的語言規律,掌握“舉”、“謝”、“為”、“斗”、“因”等古漢語兼詞。重點難點1、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 烈的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個性特征的寫作方法。2、對文章思路的把握。學法導引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人物語言、行動所表現出的人物性格。2、本文中,人物的性格是十分鮮明的,這得力于作者對人物語言和行動的具體描寫。教學過程一、導入(請學生欣賞兩首詩)投影(一)垓( ga)下歌(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z
2、hu )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學生默讀理解。提示: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馳。這首楚辭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為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斗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競不肯率先沖出重圍。他認為烏騅暗示著一切;過去的榮耀、 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后,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投影(二)大風歌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學生默讀理解;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后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
3、(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 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后國防的憂心。 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群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同為交戰雙方,為何勝敗迥異呢?鴻門宴可以讓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貌。自主探究: 1、誰可以來介紹一下本文故事發生的背景?2、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誰?他們身邊有哪些人?分別起什么作用?3、故事復述:越詳細準確越好。(同桌之間復述,推薦代表復述)4、你在本文中發現了哪些成語?它們的意義有沒有什么變化?5、你認為本哪些知識點很重要?二、作家作品司馬遷(公元前145 或前 135前 87?)西漢史學家、 文學家。 字子長。 左馮翊夏陽 (今陜西韓
4、城)人。父司馬談,漢武帝建元、元封之間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養的學者,對司馬遷后來所從事的事業都有十分明顯的影響。司馬遷的童年是在家鄉黃河邊上的龍門山下度過的。 10 歲時,隨父親司馬談到長安,開始了對古代文獻的研讀,并直接受學于當時著名儒學大師董仲舒、孔安國。20 歲,南游江淮,據史記·太史公自序,他這次“上會稽,探禹穴,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書令時,或奉旨出使,或陪駕巡幸, 游歷了更多的地方。這些經歷,使他有機會親身領略祖國壯闊的自然風貌,調查了解許多歷 史故實,訂正和補
5、充文獻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觸廣大人民的實際生活,增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了解。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著作。 它記述了中國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大約 3000 多年的歷史,開創了中國紀傳體的歷史學和歷史傳記文學,為中國民族文化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全書130 篇,包括本紀 12 篇,世家30 篇,列傳 70篇,書 8 篇,年表10 篇,共 526500 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和補充而形成嚴謹完整的體系,完成了新型歷史著作體制“紀傳體”的創造,從而達到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報
6、任安書)的目的。劉向等人都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本紀 史記 的十二本紀寫從黃帝到漢武帝歷朝、歷代帝王的興廢和重大的政治事件(其中秦本紀 )、項羽本紀稍有不同) 。司馬遷是把歷代帝王作為歷史事件的中心人物來加以論述的, 同時又以他們的前后繼承關系來顯示歷史的發展,用以統率整個歷史的論述。表按朝代的順序,把歷史分成若干階段,再分別按世代、 年、月寫成簡明的大事記,也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對當時社會重要的典章制度的專門論述, 它們分別敘述禮儀 (禮書)、音樂(樂書)、軍事(律書)、歷法(歷書)、星象(天官書)、宗教(封
7、禪書)、水利(河渠書)、經濟(平準書)等方面的現狀和發展。 它們與后世的專門學科發展史有相似之處。世家除孔子世家和陳涉世家外,所記敘的是春秋戰國以來各主要諸侯國和漢代所封的諸侯、勛貴的歷史。其用意與“本紀”有相近之處。列傳 大多數列傳記敘的人物非常廣泛,其中有貴族、官吏、學者、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刺客、游俠、商人等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物。三、背景材料文中故事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的:公元前 209 年 7 月,陳涉、 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各地紛紛響應。楚國貴族項梁率侄子項羽于會稽起義,泗水亭長劉邦也在沛縣起義,后歸項梁領導。后來項梁恃勝而驕,被秦將章邯所殺。 章酣得勝后, 移師圍趙。 這時楚懷
8、王一面命宋義為上將, 項羽為次將, 北上救趙,;一面命劉邦攻秦,并與諸將約定: “先入關者王之。 ”宋義停軍不前,為項羽所殺。項羽率軍與章邯軍大戰九次,最后在鉅鹿徹底擊潰秦之主力,章邯率二十萬大軍投降。公元前 206 年 10 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 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斗爭開始。不久,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下(今陜西臨潼東)之會,封18 人為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陜西省南境)。劉邦到南鄭后,積極準備反攻。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為根據地,然后出兵東向,進攻項羽, 曾多次被項羽打敗。 到公元前 203 年秋,得到韓信的
9、幫助, 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 “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 ”定約后,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后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于該下(今安徽靈壁市) 。項羽兵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附:秦漢之際大事記(表中按當時以10 月為歲首記事)前 209 年 7 月陳涉起義。 9 月項羽、劉邦起事。前 208 年 12 月陳涉死。 6 月立楚懷王為共主。 9 月懷王遣項羽北救趙, 遣劉邦西擊秦。前 207 年 10 月秦將革邯破邯鄲。11 月項羽渡河, 12 月大破秦軍。 7 月章邯投降項羽。 8 月秦二世為
10、趙高所弒。9 月子嬰為秦王前 206 年 10 月子嬰投降劉邦。12 月劉、項會于鴻門。4 月戲下之會,會后劉邦遷南鄭。前205年4 月劉邦合諸侯兵代羽至彭城,羽以3 萬兵破漢兵56 萬。 5 月劉邦逃至滎陽。前204年前203年前202年4 月項羽圍劉邦于滎陽。7 月劉邦逃離滎陽。9 月劉、項講和,劃鴻溝為界,以東歸楚,以西歸漢。10、 11 月用張良、陳平計追項羽,大敗。12 月韓信、彭越來援,項羽兵敗垓下。四、文章的結構全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索。宴前:(戰或不戰)1、項羽準備立即發兵擊劉。2、劉邦拉攏項伯,答應前去謝罪。項羽輕信項伯美言,許諾罷兵。(局勢由張而弛)宴
11、中:(殺或不殺)劉邦詭表心跡(初步穩住項羽)。范增舉玦(氣氛由弛而張)項莊舞劍(更為緊張) 。樊噲闖帳(一觸即發,極度緊張)。項羽賜座(由張而弛)宴后:(追不追)劉邦乘機離席(危機仍未排除)。項羽受禮(坐失良機,放虎歸山)范增拔劍撞斗(由此內部矛盾轉化)。板書設計3、。序幕曹無傷告密開端范增獻計發展 項伯夜訪、劉項約婚、劉邦謝罪高潮范增舉玉、項莊舞劍、項伯翼蔽、樊噲闖帳結局劉邦脫逃、張良留謝尾聲劉邦誅曹五、人物形象分析1依據內容歸納,概括項羽的性格特點曹無傷告密,立即決定進攻;項伯游說,便放棄進攻;謀士范增獻計,先納計后食言,宴會上范增舉玦,項王不應;脫口出賣曹無傷,經劉邦一番貌似心誠的話語吹
12、捧,便放棄進攻,對武士樊噲的態度更是如此:對項伯不辨親疏,對范增置若罔聞。2史記載: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3史記載: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愿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遣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4史記載:項羽已定東海
13、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5性格特征對領導人物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試結合課文和下面的材料分析,作者司馬遷在客觀冷靜的敘述中寄寓了什么樣的情感,贊嘆、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急,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襲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自矜功伐,奮其斯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
14、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6探究性閱讀訓練“鴻門宴”的故事發生時,項羽為諸侯上將軍,劉邦因起兵于沛,人稱沛公,都還沒有稱王。但課文中卻都超前稱了“王”。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批評說:“高帝此時尚未為王,且前后俱稱沛公,何忽于張良三稱大王耶?”又說:“羽時亦為王,故沛公稱羽將軍,以其為諸侯上將軍也。 史記 乃預書為王, 此下項伯曰:項王,范增、 項莊曰 君王,張良、樊噲曰項王 ,大王,沛公曰項王 ,凡書王者二十幾 ,似失史體” ,你對梁玉繩的批評是如何認識的?解答:超前稱王,并非失誤,自有其因。如張良對劉邦三次直呼“大王” ,前兩
15、次只有他與劉邦在場, 后一次只添了幾個自己人, 稱大王正表露出他們君臣同心協力, 決心與項羽抗衡,戰而勝之的雄心壯志。 再如項伯、 范增、項莊都是項羽的屬下, 他們稱 “項羽” 為“項王”或“君王”顯然出于自恃強大,不可一世,稱王稱霸,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而張良、樊噲都是劉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懸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稱項羽為王。劉邦畢竟身分不同,用語不宜過分阿諛,所以在項伯、項羽面前,先后六次稱項羽為將軍,只有最后一次與張良談話時,稱“項羽”為“項王”。一方面他明知項羽稱王時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無失身分之虞。看來,司馬遷在使用稱謂時,是經過仔細斟酌的,既符合當時兩軍對
16、壘的實力狀況何劉邦一方的斗爭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態,決不是任意安排的延伸閱讀閱讀讀本第90 課垓下之圍 ,仔細品味文中項羽說的三段話,并聯系鴻門宴一文的內容,說說作者是怎樣贊美和批評這個人物的。六、關于對項羽的評價1、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 ,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遂亡其國,自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豈不
17、謬哉!(史記項羽本紀 )2、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高祖本紀)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李清照詠項羽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4毛澤東對項羽的看法: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4
18、9.4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思考:四人分別從哪個角度評價項羽?七、文學評論成亦英雄敗亦英雄劉邦、項羽形象比較項羽與劉邦同為秦末農民戰爭的將領,但二人的出身、 性格頗為不同, 因此對農民起義的策略、目的的認識也就有很大差異,而導致各不相同的結局。項羽祖父項燕是戰國末年楚國名將,為秦將王翦所殺, 所以項羽是一個世代簪纓的貴族軍人,一個國恨家仇刻骨銘心的報仇使者,他反秦的目的就是希望回到四分五裂的戰國局面,所以推翻秦后他就迫不及待得分封諸侯。劉邦出身農家, 卻不事稼穡, 很會耍些流氓無賴的伎倆,有人稱之為“一個白手起家的惡棍”,但他卻是雄心勃勃,以王天下為目標。史記中記載,項羽和劉邦都曾看到過秦始皇出巡的壯大場面。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也。”劉邦卻說: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倆人覬覦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語言一個率真無忌,一個含而不露。項、劉性格之差異,由此可見一斑。現在我們所學的鴻門宴 一文中, 劉邦和項羽的性格差別也表現得相當清楚。項羽說“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氣概不可一世;面對自己的政治對手,他卻不加思索地說出“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的秘密。在整場斗爭中,項羽由優勢變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輔導員在學生責任感培養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喉癌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輔導員考試的技巧分享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高校輔導員考試的備戰攻略試題及答案
- 農業資源的保護及其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考試的重要性與職位趨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園藝師考試科學研究能力題目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海藻強力補水保濕乳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年花藝師的考試內容詳細概述試題及答案
- 園藝產品鑒賞考核試題及答案
- 【基于STM32智能門鎖系統的設計10000字(論文)】
- 工程倫理案例分析
- 優秀初中語文說課課件
- A06442《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填寫樣例)
- 2022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建筑空間組合論
- 特種工作作業人員體格檢查表
- 清遠市城市樹木修剪技術指引(試行)
- 廣州國際文化中心詳細勘察報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禮儀(PPT53頁)
- 《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