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國際收支與外匯_第1頁
第八章 國際收支與外匯_第2頁
第八章 國際收支與外匯_第3頁
第八章 國際收支與外匯_第4頁
第八章 國際收支與外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八章第八章 國際收支與外匯國際收支與外匯 n第一節第一節 國際收支國際收支n第二節第二節 外匯與匯率外匯與匯率n第三節第三節 國際儲備國際儲備 第一節第一節 國際收支國際收支n國際收支均衡、經濟增長、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國際收支均衡、經濟增長、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共同構建了一國宏觀經濟的四大追求目標,定共同構建了一國宏觀經濟的四大追求目標,作為外部平衡目標,國際收支是開放經濟中政作為外部平衡目標,國際收支是開放經濟中政府決策者關注的最重要經濟指標。國際收支的府決策者關注的最重要經濟指標。國際收支的平衡與否不僅會對一國貨幣匯率以及對外經濟平衡與否不僅會對一國貨幣匯率以及對外經濟關系與政策產生直接影

2、響,還與國內經濟政策關系與政策產生直接影響,還與國內經濟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密切相關。的制定和調整密切相關。 一、國際收支平衡表一、國際收支平衡表n(一)國際收支(一)國際收支p1 1國際收支的含義國際收支的含義p2 2國際收支的基本特征國際收支的基本特征n(二)國際收支平衡表(二)國際收支平衡表p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Statement)是系統記錄一個經濟體一定時期是系統記錄一個經濟體一定時期內居民與非居民之間各項經濟交易的一種統內居民與非居民之間各項經濟交易的一種統計報表。一個國家的國

3、際收支情況,集中反計報表。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情況,集中反映在該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上。映在該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上。p1 1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原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原則p2 2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 二、國際收支分析二、國際收支分析n(一)國際收支平衡與失衡(一)國際收支平衡與失衡n(二)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二)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p1.1.結構性失衡結構性失衡 p2.2.周期性失衡周期性失衡 p3.3.收入性失衡收入性失衡 p4.4.貨幣性失衡貨幣性失衡 p5.5.政策性失衡政策性失衡 p6.6.臨時性失衡臨時性失衡 二、國際收支分析二、國際收支分析n(三)國際收支失

4、衡對經濟的影響(三)國際收支失衡對經濟的影響p1 1、國際收支持續性逆差不利于一國的對外經、國際收支持續性逆差不利于一國的對外經濟交往濟交往p2 2、國際收支持續性順差也會給一國經濟帶來、國際收支持續性順差也會給一國經濟帶來不利的影響不利的影響p一國國際收支持續不平衡時,無論是順差還是一國國際收支持續不平衡時,無論是順差還是逆差,都會給該國經濟帶來危害,政府必須采逆差,都會給該國經濟帶來危害,政府必須采取適當的調節,使該國的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取適當的調節,使該國的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得到健康的發展。得到健康的發展。 三、國際收支調節三、國際收支調節n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動國際

5、收支失衡的調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動調節,二是政策調節。調節,二是政策調節。n(一)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一)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p1 1金本位制度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金本位制度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p2 2紙幣本位制度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紙幣本位制度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n(二)國際收支政策調節措施(二)國際收支政策調節措施p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失衡、市場失靈時,國際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失衡、市場失靈時,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的作用將被削弱或失效,政收支自動調節機制的作用將被削弱或失效,政府可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直府可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供給

6、調節政策等來進行國際收支接管制政策、供給調節政策等來進行國際收支調節。調節。 第二節第二節 外匯與匯率外匯與匯率n一、外匯與匯率一、外匯與匯率p(一)外匯(一)外匯(Foreign ExchangeForeign Exchange):是實現):是實現國際經濟活動的基本手段,是國際金融基本國際經濟活動的基本手段,是國際金融基本概念之一,它兼具動態和靜態兩種含義。概念之一,它兼具動態和靜態兩種含義。p動態的外匯是國際匯兌的簡稱,是指一種行動態的外匯是國際匯兌的簡稱,是指一種行為,即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貨幣,借以為,即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貨幣,借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清償國際間

7、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靜態的外匯是指一種支付手段,即營活動。靜態的外匯是指一種支付手段,即以外幣表示的、用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以外幣表示的、用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支付手段和工具。通常意義上對外系的一種支付手段和工具。通常意義上對外匯的定義,即指它的靜態定義。匯的定義,即指它的靜態定義。 一、外匯與匯率一、外匯與匯率n雖然外匯必須以外幣表示,但并非所有以外幣表雖然外匯必須以外幣表示,但并非所有以外幣表示的貨幣都可稱為外匯,只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外示的貨幣都可稱為外匯,只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幣,才能稱為外匯。因此,外匯必須符合兩個條幣,才能稱為外匯。因此,外匯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8、其一是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其二是這些貨件:其一是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其二是這些貨幣必須滿足可自由兌換的條件。幣必須滿足可自由兌換的條件。n從外匯的構成條件可以總結出外匯的主要特點:從外匯的構成條件可以總結出外匯的主要特點:一是普遍接受性,即必須是國際上普遍能接受的一是普遍接受性,即必須是國際上普遍能接受的外幣資產;二是可償性,即這種外幣債權可以保外幣資產;二是可償性,即這種外幣債權可以保證得到償付;三是可兌換性,即可以自由兌換為證得到償付;三是可兌換性,即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外幣資產或支付手段。其他外幣資產或支付手段。 一、外匯與匯率一、外匯與匯率n(二)匯率(二)匯率p不同國家之間的貨幣進行交

9、換,必定涉及貨不同國家之間的貨幣進行交換,必定涉及貨幣的比價問題,于是就出現了匯率。匯率(幣的比價問題,于是就出現了匯率。匯率(Foreign Exchange RateForeign Exchange Rate)又稱匯價,指一個)又稱匯價,指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即兩國貨幣進行買賣的比價,它反映一國貨即兩國貨幣進行買賣的比價,它反映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幣的對外價值。p折算兩種貨幣的比率,首先要確定以哪一國折算兩種貨幣的比率,首先要確定以哪一國貨幣作為標準,這稱為匯率的標價方法。國貨幣作為標準,這稱為匯率的標價方法。國際上常用的匯率標價

10、方法有兩種:直接標價際上常用的匯率標價方法有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法和間接標價法。 匯率標價方法匯率標價方法n1.1.直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又稱應付標價法,直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又稱應付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是指以一定單位(1 1、100100、10001000、1000010000個單個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單位本國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單位本國貨幣的表示方法。貨幣的表示方法。n2.2.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是指以一定單位(1 1、100100、10001000、1000010000個單個單

11、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單位外國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單位外國貨幣的表示方法。貨幣的表示方法。 二、匯率決定理論二、匯率決定理論n(一)國際借貸說(一)國際借貸說n國際借貸說國際借貸說(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出現出現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時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較為流行的匯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時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較為流行的匯率理論。該學說的主要觀點是:率理論。該學說的主要觀點是:n1.1.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

12、 n2.2.國際借貸關系主要是由國家間商品的進出口、勞務的輸出國際借貸關系主要是由國家間商品的進出口、勞務的輸出輸入、股票和公債的買賣、利潤和利息及股息的支付、旅游輸入、股票和公債的買賣、利潤和利息及股息的支付、旅游收支、單方面轉移、資本交易等引起的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收支、單方面轉移、資本交易等引起的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n3.3.國際借貸分為固定借貸和流動借貸兩個部分。國際借貸分為固定借貸和流動借貸兩個部分。 n由于該理論中的國際借貸實際上是國際收支,因而又稱為國由于該理論中的國際借貸實際上是國際收支,因而又稱為國際收支說。其主要成就在于運用了古典經濟學價格理論的供際收支說。其主要成就在于運用了

13、古典經濟學價格理論的供求法則,通過國際收支與外匯供求的關系成功地解釋了匯率求法則,通過國際收支與外匯供求的關系成功地解釋了匯率短期變動的原因。其觀點因符合當時的經濟背景,很快被人短期變動的原因。其觀點因符合當時的經濟背景,很快被人們所接受。其缺陷在于沒有說明匯率形成和決定的基礎,不們所接受。其缺陷在于沒有說明匯率形成和決定的基礎,不能解釋紙幣流通條件下的匯率波動,忽略了影響外匯供求的能解釋紙幣流通條件下的匯率波動,忽略了影響外匯供求的其他因素等。其他因素等。 (二)購買力平價說(二)購買力平價說n購買力平價說購買力平價說(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T

14、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是西是西方國家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理論,它由瑞典經方國家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理論,它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濟學家卡塞爾(G.CasselG.Cassel)在其)在其19221922出版的出版的19141914年以后年以后的貨幣和外匯理論的貨幣和外匯理論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一書中系統地提出。n這一學說的主要觀點是: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是因這一學說的主要觀點是: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是因為它在發行國具有購買力。因此,一國貨幣對另一國貨幣為它在發行國具有購買力。因此,一國貨幣對另一國貨幣的匯率,主要是由兩國貨幣分別

15、在兩國所具有的購買力決的匯率,主要是由兩國貨幣分別在兩國所具有的購買力決定。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決定兩國貨幣交換的比率,也就定。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決定兩國貨幣交換的比率,也就是匯率。是匯率。p1 1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一個時間點上,兩國貨幣間的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一個時間點上,兩國貨幣間的均衡匯率取決于兩個國家貨幣購買力之比。均衡匯率取決于兩個國家貨幣購買力之比。p2 2相對購買力平價。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匯率的變動同相對購買力平價。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匯率的變動同兩國貨幣購買力水平相對變動成比例,即兩國貨幣之間兩國貨幣購買力水平相對變動成比例,即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等于過去的匯率乘以兩國物價上漲率之比。相對

16、的匯率等于過去的匯率乘以兩國物價上漲率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避開了購買力平價避開了“一價定律一價定律”的嚴格假設,因而更富的嚴格假設,因而更富于現實意義。于現實意義。 (三)利率平價說(三)利率平價說n利率平價說利率平價說(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又稱遠期又稱遠期匯率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匯率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M.KeynesJ.M.Keynes)于)于19231923年在其年在其貨幣改革論貨幣改革論一書中首先提出,后經西方一一書中首先提出,后經西方一些經濟學家發展而成的

17、。些經濟學家發展而成的。n利率平價理論認為,某種貨幣的遠期匯率是兩個國家金融利率平價理論認為,某種貨幣的遠期匯率是兩個國家金融市場中的利率水平決定的。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遠期匯市場中的利率水平決定的。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差,等于兩國利率之差。因為國際間資本率與即期匯率之差,等于兩國利率之差。因為國際間資本流動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投資收益,高利率引起資本流入,流動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投資收益,高利率引起資本流入,低利率引起資本流出。資本的流出流入改變外匯供求關系低利率引起資本流出。資本的流出流入改變外匯供求關系進而使匯率發生相應的變化,最終兩國之間的利率差會由進而使匯率發生相應的變化

18、,最終兩國之間的利率差會由兩國間的匯率差所抵消,使得同一筆資金在國內外投資的兩國間的匯率差所抵消,使得同一筆資金在國內外投資的收益相等。收益相等。 (四)匯兌心理說(四)匯兌心理說n匯兌心理說(匯兌心理說(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是法)是法國經濟學家阿夫達里昂(國經濟學家阿夫達里昂(A.AftalionA.Aftalion)在其)在其1927 1927 年出版年出版的的貨幣、物價與外匯貨幣、物價與外匯一書中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匯一書中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匯率的變動和決定所依據的是人們各自對

19、外匯的效用所作的率的變動和決定所依據的是人們各自對外匯的效用所作的主觀評價。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除了需要用外國貨主觀評價。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除了需要用外國貨幣購買商品外,還有滿足支付、投資或投機和資本逃避等幣購買商品外,還有滿足支付、投資或投機和資本逃避等需要,這種欲望是使外國貨幣具有價值的基礎。外國貨幣需要,這種欲望是使外國貨幣具有價值的基礎。外國貨幣的價值決定于外匯供需雙方對外國貨幣所作的主觀評價。的價值決定于外匯供需雙方對外國貨幣所作的主觀評價。該主觀評價又是依據使用外幣的邊際效用(該主觀評價又是依據使用外幣的邊際效用(Marginal Marginal UtilityUtil

20、ity)所作的主觀評價。不同的主觀評價產生了外匯)所作的主觀評價。不同的主觀評價產生了外匯的供應與需求,供求雙方通過市場達成均衡,均衡點就是的供應與需求,供求雙方通過市場達成均衡,均衡點就是外匯匯率。當均衡被打破時,匯率又將會隨著人們對外匯外匯匯率。當均衡被打破時,匯率又將會隨著人們對外匯主觀評價的變化達到新的均衡。主觀評價的變化達到新的均衡。 (五)資產市場說(五)資產市場說n資產市場說(資產市場說(Assets Market ApproachAssets Market Approach)是)是2020世紀世紀7070年代中期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匯年代中期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匯率決定

21、理論。該理論是在國際資本流動高度發率決定理論。該理論是在國際資本流動高度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特別重視金融資產市展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特別重視金融資產市場均衡對匯率變動的影響。該理論認為,國際場均衡對匯率變動的影響。該理論認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和各國資產之間的高度替代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和各國資產之間的高度替代性,使一國居民既可持有本國貨幣和各種證券性,使一國居民既可持有本國貨幣和各種證券作為資產,又可持有外國的各種資產。一旦利作為資產,又可持有外國的各種資產。一旦利率、貨幣供給量以及居民愿意持有的資產種類率、貨幣供給量以及居民愿意持有的資產種類等發生變化,居民原有的資產組合就會失衡,等發生

22、變化,居民原有的資產組合就會失衡,進而引起各國資產之間的替換,促使資本在國進而引起各國資產之間的替換,促使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國際間的資產替換和資本流動,際間的流動。國際間的資產替換和資本流動,又勢必會影響外匯供求,導致匯率的變動。又勢必會影響外匯供求,導致匯率的變動。 三、匯率制度三、匯率制度n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匯率變動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本國匯率變動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規定。根據匯率決定基礎和變動幅度的不同,規定。根據匯率決定基礎和變動幅度的不同,可以把匯率制度分為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可以把匯率制度分為固定

23、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兩大類型。制度兩大類型。n(一)固定匯率制度(一)固定匯率制度n固定匯率制度是指以本位貨幣自身的價值或以固定匯率制度是指以本位貨幣自身的價值或以其法定含金量作為確定匯率水平的基礎,是匯其法定含金量作為確定匯率水平的基礎,是匯率相對固定或匯率波動幅度被限定在一個狹小率相對固定或匯率波動幅度被限定在一個狹小范圍之內的匯率制度。范圍之內的匯率制度。 三、匯率制度(二)三、匯率制度(二)n(二)浮動匯率制度(二)浮動匯率制度n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匯率水平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匯率水平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一國不規定本幣對外幣的平價和求關系決定,一國不規定本幣對外幣的平

24、價和上下波動幅度的匯率制度。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上下波動幅度的匯率制度。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由于貨幣當局不再規定匯率波動幅度的界限,由于貨幣當局不再規定匯率波動幅度的界限,也不再承擔維持匯率穩定的義務,匯率是根,也不再承擔維持匯率穩定的義務,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然而在實踐中,貨幣當局并非絕對不的結果。然而在實踐中,貨幣當局并非絕對不干預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因此,根據貨幣當干預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因此,根據貨幣當局對市場干預頭部的不同可以將浮動匯率制度局對市場干預頭部的不同可以將浮動匯率制度分為自由浮動和管理浮動。分為自由浮動

25、和管理浮動。 四、匯率的經濟分析四、匯率的經濟分析n(一)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一)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p1 1國際收支狀況。一國國際收支大體上能國際收支狀況。一國國際收支大體上能夠反映該國對外匯的供求狀況。夠反映該國對外匯的供求狀況。p2 2通貨膨脹率。國內外通貨膨脹率差異是通貨膨脹率。國內外通貨膨脹率差異是決定匯率中長期趨勢的主導因素。決定匯率中長期趨勢的主導因素。p3 3利率水平利率水平p4 4經濟增長差異經濟增長差異p5 5財政、貨幣政策財政、貨幣政策p6 6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四、匯率的經濟分析(二)四、匯率的經濟分析(二)n(二)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二)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p在當今的

26、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變動頻繁而劇烈。在當今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變動頻繁而劇烈。匯率變動對一國的國際收支、國內經濟以及整個世匯率變動對一國的國際收支、國內經濟以及整個世界經濟都有重大影響。界經濟都有重大影響。p1 1匯率變動對一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匯率變動對一國國際收支的影響p2 2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經濟的影響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經濟的影響l(1 1)對國內物價的影響)對國內物價的影響l(2 2)對國內利率水平的影響)對國內利率水平的影響l(3 3)對國內就業和國民收入的影響)對國內就業和國民收入的影響p3 3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第三節第三節 國際儲備國際儲備n一、國際

27、儲備的含義一、國際儲備的含義n國際儲備(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 ReserveInternational Reserve)又稱官方)又稱官方儲備(儲備(Official ReserveOfficial Reserve),是指一國貨幣當),是指一國貨幣當局為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本幣匯率穩定以局為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本幣匯率穩定以及應對各種緊急支付而持有的在國際間可以被及應對各種緊急支付而持有的在國際間可以被普遍接受的一切資產。由定義可以看出,國際普遍接受的一切資產。由定義可以看出,國際儲備應該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儲備應該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p第一是官方持有性第一是官方持有性

28、p第二是充分流動性第二是充分流動性p第三是自由兌換性第三是自由兌換性p第四是普遍接受性第四是普遍接受性 一、國際儲備的含義一、國際儲備的含義n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力的關系表述如下: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力的關系表述如下:p1.1.國際清償力是自有國際儲備、借入儲備和誘國際清償力是自有國際儲備、借入儲備和誘導儲備的總和。其中,自有國際儲備是國際清導儲備的總和。其中,自有國際儲備是國際清償力的主體,所以國際儲備也稱為狹義上的國償力的主體,所以國際儲備也稱為狹義上的國際清償力。際清償力。p2.2.外匯儲備是自有國際儲備的主體,因而也是外匯儲備是自有國際儲備的主體,因而也是國際清償力的主體。國際清償力的主體

29、。p3.3.國際儲備作為一國現實的對外清償力,對其國際儲備作為一國現實的對外清償力,對其使用是無條件的,而對于國際清償力的其他構使用是無條件的,而對于國際清償力的其他構成部分,即一國潛在的借款能力的使用則是有成部分,即一國潛在的借款能力的使用則是有條件。條件。 二、國際儲備的構成二、國際儲備的構成n根據根據IMFIMF的統計口徑,國際儲備主要包括一國的統計口徑,國際儲備主要包括一國的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在的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在IMFIMF的儲備頭寸和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四個部分。特別提款權四個部分。p(一)黃金儲備。(一)黃金儲備。(Gold ReservesGold Reserves)是

30、指一國貨幣)是指一國貨幣當局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貨幣性黃金。當局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貨幣性黃金。p(二)外匯儲備(二)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是)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可兌換貨幣和以其表示的支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可兌換貨幣和以其表示的支付手段和流動性資產,包括國外銀行存款和有價證付手段和流動性資產,包括國外銀行存款和有價證券。外匯儲備是當今國際儲備的主體,是使用頻率券。外匯儲備是當今國際儲備的主體,是使用頻率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儲備資產。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儲備資產。p(三)在(三)在IMFIMF的儲備頭寸的儲備頭

31、寸p(四)特別提款權(四)特別提款權 三、國際儲備的作用三、國際儲備的作用n(一)國際儲備可以維持一國的國際支付能力,(一)國際儲備可以維持一國的國際支付能力,調節臨時性的國際收支不平衡。調節臨時性的國際收支不平衡。n(二)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國匯率穩定。(二)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國匯率穩定。 n(三)國際儲備是一國向外舉債和償債能力的保(三)國際儲備是一國向外舉債和償債能力的保證。證。 n(四)獲取國際競爭優勢。(四)獲取國際競爭優勢。 四、國際儲備的管理四、國際儲備的管理n(一)國際儲備的總量管理(一)國際儲備的總量管理p國際儲備的總量管理就是對國際儲備規模進行有效國際儲備的總量管理就是對國際儲備規模進行有效的選擇與確定,以保證足夠的、適度的國際儲備水的選擇與確定,以保證足夠的、適度的國際儲備水平,故也稱為國際儲備的規模管理。如果一國國際平,故也稱為國際儲備的規模管理。如果一國國際儲備規模過小,則不利于國際收支逆差的調節、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