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文言閱讀練習_第1頁
誡子書文言閱讀練習_第2頁
誡子書文言閱讀練習_第3頁
誡子書文言閱讀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誡子書文言閱讀練習文言閱讀練習:周公誡子和諸葛亮誡子書(甲)周公誡子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 “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乙)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

2、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非學無以廣才()悲守窮廬()又相天子()2解釋下邊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吾于天下亦不輕矣()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夫君子之行()險躁則不能冶性()3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乙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4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5乙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做 “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參考答案】(甲)周公誡子1. 見

3、聞廣博,記憶力強 擴展 屋子 輔佐2. 在 因為 放在句首作發語詞,無實意 就3.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要立德、修身4.(1)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2)(如果)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 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008 年資陽市中考語文試題)【作者介紹】(甲)周公誡子選自韓詩外傳 。韓嬰,約公元前 200 年-公元前 130 年,西漢今文詩學 “韓詩學 ”的開創者。燕(治今北京)人西漢文、景、武三帝時為官,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官至常山

4、太傅,后人又稱他韓太傅。韓嬰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學者, 他講學授徒寫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韓故、韓詩內傳、韓詩外傳、韓說等。韓嬰講授、注釋內經有許多獨到之處,世稱 " 韓詩 " ,與轅固生的 " 齊詩 " 、申培的 " 魯詩 " 并稱 " 三家詩 " 。韓嬰還對易經很有研究,做過很多注釋,著有周易傳韓氏三篇,但未能流傳于世。(乙)誡子書諸葛亮(181 年 7 月 23 日234 年 8 月 28 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 ,漢族,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

5、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 謚曰忠武侯; 后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補充注釋】(甲)周公誡子誡: 告誡 ,警告勸誡 .(多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號 .驕:怠慢,輕視相:輔佐 .于:在沐:沐浴德行 :道德品行 .寬裕 :寬大 ,寬容 .守:保持 .恭:肅敬 ,謙遜有禮 .榮:榮華顯貴 .儉:行為約束而有節制 ,不放縱 .尊盛 :位高勢盛 .卑:低下貴:地位顯要畏:敬畏膽怯 .聰明 :指明察事理 .睿智 :聰慧 ,明智 .愚:愚

6、拙 ,不巧偽 .哲:明智 ,聰明 .博聞強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由:奉行 ,遵從 .慎:謹慎 ,慎重 .相(xi àng)【第四聲】 :1.輔助 .如:吉人天相 .2.宰相 .如 : 丞相 .3.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 .4.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如:儐相 .另讀 (xi ng)1.互相 .如 : 相識 .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 .如:好言相勸 .3.姓.哺(b ):1喂. (不會取食的幼兒 ).如:哺育 .2.咀嚼著的食物 .如:吐哺 .睿(ru ì):看得深遠 .如:睿智 .桀(ji ):é夏朝末代君主 ,相傳是個暴君 . 他的暴政導致

7、了夏的滅亡。紂 (zh òu):1. 后鞧 (qi ).2商. (殷 )朝末代君主 ,相傳是個暴君 . 他的暴政導致了商朝的滅亡。歟(y ú): 古漢語助詞 ,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詞,用法跟 " 乎" 大致相同。(乙)諸葛亮誡子書夫( f ú):句首發語詞,無實在的意義。澹( dàn)泊:也寫做 “淡泊 ”,清靜而不貪圖名利。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廣才:增長才干。淫( yín)慢:過度的享樂,慢:懈怠,懶惰。淫,過度險躁:冒險急躁,與上文“寧靜 ”相對而言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馳:消失、逝去。日:時間。遂

8、:于是,就。接世:接觸社會 ,承擔事物;有 “用世 ”的意思。窮廬:破房子。將復何及:怎么還來得及。才須學也:才:才干意與歲去:意:意志儉以養德:以簡樸節約財務來培養自己的高尚品格枯落:枯葉一樣飄零夫:大丈夫【譯文】(甲)周公誡子周成王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誡兒子說 : “去了以后 ,你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 (有了國土)就怠慢 ,輕視人才 .我是文王的兒子 ,武王的弟弟 ,成王的叔叔 ,又身兼輔助天子的重任 ,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 ,我還 (常常 )洗一次頭發 ,要多次停下來 ,握著自己已散的頭發 , 接待賓客 ,吃一頓飯 ,要多次停下來 ,接待賓客 ,還惟恐 (因怠慢

9、 )失去人才。我聽說 ,用恭敬的態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 ,就會得到榮耀;用節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 ,必定會有安定;用卑謙來保有顯赫的官職 ,這就是高貴;用警備之心來保有人口眾多 ,兵強馬壯 ,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 ,就是明智;用淺陋來保有淵博 ,也是一種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貴為君王 , 之所以擁有天下 ,是因為遵從了這些品德。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 ,進而導致自己亡身 ,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 .(你)能不謙虛謹慎嗎? ”(乙)誡子書君子的品行, 以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 以節儉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顯現出自己的志向, 不寧靜安穩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10、學習必須靜下心來, 才干必須學習才能增長。不學習就不能有廣博的才干, 沒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學業。 怠慢便不能振奮精神, 冒險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如果)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日消磨, 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 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 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評析】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 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后人譽為“智慧之化身 ”。周公誡子和諸葛亮的誡子書可謂是兩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 是古代家訓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闡述深刻道理,讀來

11、發人深省。周公誡子以 “握發吐哺 ”形容君王為國禮賢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種 “謙才 ”強調謙虛謹慎是理天下、成大業的第一要素。 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得出要重視人才的結論。周公訓導兒子的第一句話就已經點明了其所要“誡”的中心內容,即 “往矣,子其勿以魯國驕士。 ”下面的話都是針對這一句展開陳述的。且與末尾 “可不慎歟 ”相呼應。由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引申的理解, 就是當你身居高位的時候, 一定要親賢遠佞,知人用人,善于吸納、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輕視別人。周公誡子中提到的六種 “謙德 ”,對現在仍有借鑒意義:一個人尊敬別人,寬以待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一個國家再富有, 仍需提倡勤儉節約,這樣國家才會更發達, 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 這才是真正的高貴;一個國家,科技發達,兵強馬壯,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于不敗之地; 一個人學識淵博,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驕傲自大,這才叫真正的聰明。諸葛亮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 ,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 著重圍繞一個 “靜”字加以論述, 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 “躁”字,對比鮮明。誡子書言近旨遠,含意雋永,是諸葛亮處世立身的智慧結晶。 它帶給我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