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殘疾益保障的現狀和問題 我國約有6000萬殘疾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生活在農村。殘疾人作為社會中特別困難的一個群體,除享有健全公民應當享有的所以權利以外,國家為了保障殘疾人的權利得到切實實現,還制定專門的只適用于殘疾人的特殊法規加以保護。到目前為止,我國有關殘疾人的專門立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1990年頒布、1991年實施)、殘疾人教育條例(1994年頒布并實施)。此外,在憲法、選舉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婚姻法、勞動法、個人所得稅法
2、等35部法律、法規中都有對于殘疾人給予特殊保護的規定。自70年代以來,我國殘疾人事業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鄧樸方的領導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國家不僅制定了以上的法律、法規保障殘疾人的權益,而且制定了促進殘疾人事業的國家計劃,規定了扶持保護殘疾人的政策,建立了殘疾人工作協調機構。總之,殘疾人事業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由民政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計委、衛生部、公安部、財政部、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盲人聾啞人協會和地方政府組織4萬余名調查員,在我國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調查內容很多,其中包括殘疾人的康復、就業、教育、婚姻和生活狀況。調查結果
3、表明,在各級政府和各級殘疾人組織的領導下,我國殘疾人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1988年3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地方組織成立,1990年12月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從此中國殘疾人事業由于有了可靠的組織和法律保障,因而呈現出健康和迅速發展的勢頭,殘疾*利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一)我國殘疾*益保障的現狀1殘疾人康復狀況根據殘疾人保障法有關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的規定,衛生部、民政部、國家計委等部門曾發布了一系列關于殘疾人康復的文件,為殘疾人康復提供具體的法律保障。全國還設立了康復醫院、矯形醫院、精神病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等醫療康復機構,在街道、鄉鎮等基層社區設立康復站,為殘疾人的康復提供物質保障。到1992年
4、底,全國共確定2235個白內障復明中心、980個小兒麻痹后遺癥嬌治中心、1357個聾兒聽力語訓中心、98個低視力康復點、11996個社區康復站,建立了在全國承擔康復資源中心任務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和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逐步在二級和三級醫院設立康復科、在一些高等院校設立了康復專業(例如首都醫科大學、同濟醫科大學等),培養康復專業人才。從1988年至1992年的五年中,完成白內障手術90.4萬例、對38711名聾啞兒童進行了語言訓練、進行了32.8萬人次的小兒麻痹嬌治手術、對70多萬精神病人進行了康復、對9315名學齡前兒童進行了訓練、為殘疾人提供了160余種86000余件用品用具。1“九五”期間
5、,我國殘疾人康復事業有了較大進展,有433萬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其中,施行白內障復明手術1866680例,脫盲率達97.2%;為低視力者配用助視器101363例,并對他們進行視功能訓練;對77920個聾兒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入普通幼兒園普通小學率達19.4%;實施肢體殘疾矯治手術231956例;裝配假肢151755例;對1225506名重癥精神病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和康復,社會參與率達62.7%,解除關鎖3萬余人。2殘疾人接受特殊教育狀況我國的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都對殘疾人的教育問題作了規定。1988年召開了首次全國殘疾人教育工作會議,要求各地把殘疾人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一部
6、分,納入義務教育的軌道。從此,我國殘疾人的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都取得了顯著進展。1987年我國有初中以下特殊教育學校504所,在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578個,在校生5.2萬人。到1993年,特殊教育學校達到1108所,增加了一倍,普通學校附設的特教班達到3568個,增加了6倍。盲、聾、弱智學校在校生達到37萬人,也增加了6倍。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殘疾學生已達7000余人。到了2000年底,全國特殊教育學校已發展到1648所,普通學校敷設特教班4567個,在校生達589032人,學齡殘疾兒童762983人,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77%,251萬殘疾人接受不同程度的職
7、業教育,6812名殘疾學生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3殘疾人勞動就業狀況國家要求各級政府對殘疾人勞動就業統籌規劃,一方面舉辦福利企業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另一方面,規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按職工人數的一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同時扶持殘疾人個體開業。在國家減免稅政策的扶持下,社會福利企業1979年全國有1106個,就業的殘疾職工4.8萬人,產值7.2億元;到1991年,社會福利企業增加到43071個,增長了39倍,就業的殘疾職工70.1萬人,增長了15倍,年產值約412.1億元,增長了57倍。從1978年到1991年,民政部門用于扶持社會福利企業的資金累計達3.3億元。到1992年分散就業的殘
8、疾人已經達到140萬人,占全國職工總數的1%。“九五”期間,殘疾人就業取得了顯著進展,城鎮新安排110.1萬殘疾人就業,其中,按比例就業25.5萬人,集中就業29.3萬人,個體就業和自愿組織就業55.3萬人;農村就業殘疾人累計達1616萬人,。殘疾人就業率由“八五”末的70%提高到82.5%。勞動就業不僅使殘疾人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提高了殘疾人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增強了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勇氣和信心。4殘疾人文化生活狀況到2000年底,全國有殘疾人文化活動場所1632個、殘疾人藝術團體207個、殘疾人體育活動場所719個、電視專欄35個。助殘志愿者3500萬人次、助殘紅
9、領巾1400萬人次。豐富多彩的殘疾人文化生活,為殘疾人提供了參與社會、交朋結友、開闊視野的條件和機會,對于提高殘疾人的情趣和素質,發揮了重要的作用。5殘疾人社會環境狀況1989年4月,國家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并頒布了方便殘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范后,方便殘疾人出行的無障礙設施在全國各地逐步建立和增多。但是,無障礙設施也是集中在大中城市,因此,受益者仍然是少數殘疾人。由于社會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使得有些殘疾人呆在家里不愿出門,因此有些城市的無障礙設施利用率很低,成了一種擺設。2001年6月,國家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又下發了關于發布行業標準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
10、規范的通知,對城市道路、建筑物、居住區無障礙實施范圍和設計以及建筑物無障礙標志和盲道作了詳細、明確的規定,這將進一步為殘疾人走入社會、參與社會提供方便和條件。“十五”計劃綱要也指出要積極推行無障礙設施。實踐說明,在建立無障礙設施時,首先要消除社會對于殘疾人的歧視和殘疾人自己的自卑情緒,即構筑社會和殘疾人觀念上的無障礙通道。在消除社會對殘疾人的歧視和偏見方面,中國政府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采取各種方法,來營造尊重和幫助殘疾人的社會環境。到2000年,全國省級有關殘疾人宣傳的報刊專欄有36個、廣播專題38個、電視手語專欄35個;市(地)級報刊專欄315期、廣播專題367個、電視專欄273個。“十五”計
11、劃綱要指出,“營造文明進步的社會環境,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在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課程中,增強人道主義、自強與助殘等內容。”,“在全社會大力開展扶殘助殘活動”。綱要的這些精神將有助于促進扶殘助殘社會風氣的形成。(二)我國殘疾*益保障的問題及對策我國的殘疾人事業在近20年來迅速發展,但是,與國家整體發展相比,發展的速度仍然是很慢的,殘疾人整體的生活水平還是比較低的。1在殘疾人康復 方面由于受經濟實力、醫療設施條件、康復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加之有些主管部門重視不夠,我國殘疾人中的絕大部分得不到康復
12、。例如,聾兒難以配到合適的助聽器,缺乏聽力訓練場所;許多肢體殘疾者得不到輔助器械;很多智力殘疾兒童得不到早期智力開發和功能訓練;大中城市精神病人的醫療、監護和照管,已日益成為社會問題。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使之與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部署相適應,國務院批準實施由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制定的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2001年-2005年)。綱要指出,“十五”期間,計劃使510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其中白內障復明手術年手術量達到40萬例以上;為10萬名低視力者配用助視器;對8萬名聾兒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對240萬重度精神病患者進行防治康復;為現有
13、的12萬麻風畸殘者實施嬌治手術或配備輔助器具;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量達到250萬件。同時,加強社區康復工作,采取措施減少和控制殘疾發生。2在殘疾人教育方面我國殘疾人教育事業可以說在近20年來得到了蓬勃發展。但是還有以下問題亟待解決:(1)與健全人相比,殘疾人受教育機會少。殘疾人中文盲占60%左右;全國6-14歲的學齡殘疾兒童約有600萬人,其中有學習能力的占約90%,但是他們的入學率不足20%;(2)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教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全國大多數縣沒有特殊學校,相當多的縣沒有一個特教班;(3)殘疾兒童家庭一般比較困難,而特教學校一般實行寄宿制,許多學生因交納不起學雜費、寄宿費而輟學;(4)一
14、部分生活能自理、符合國家報考專業體檢標準、達到錄取分數線的殘疾學生,不能被錄取。為了改變殘疾人教育滯后于我國教育發展水平的狀況,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指出“大力發展教育,提高殘疾人素質”。“殘疾人提高自身素質、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根本在教育。”“十五期間,大力推廣隨班就讀,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積極發展學前教育,特殊學校合理布局,大力開展殘疾人職業教育,放寬高等學校招收殘疾考生的體檢標準,在殘疾青壯年中掃除文盲。”這些規定將會促進我國殘疾人教育事業快速發展。3在殘疾人就業方面我國殘疾人就業遠遠落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實現社會轉型時期,殘疾人就業面臨更多問題。(1)就業率低。
15、與全國就業率相比,殘疾人就業率很低。城鎮求職登記的殘疾人有85萬余人,沒有安排就業的有116萬余人;農村有467萬殘疾人沒活可干。在全國農村3681萬余貧困人口中,貧困殘疾人有將近650萬。全國6千萬殘疾人中,只有不足1/3的人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大多數靠家庭和親友供養。(2)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社會福利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威脅。多數企業由于技術設備落后,人才資金缺乏,管理水平較差,加之殘疾人占到職工總數的一半左右,因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面臨停產甚至倒閉威脅。(3)分散就業有一定的困難。盡管國家規定社會各單位按比例錄用殘疾人,但是由于對殘疾人的偏見和殘疾人自身的困難,因而在求職時有相當
16、的困難。(4)農村殘疾人從業困難。由于對農村殘疾人沒有采取有效的扶持措施,使得大多數殘疾人因為沒有起碼的資金或物資因而不能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而使得生活非常困難。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指出,就業是殘疾人改善生活狀況,提高社會地位、參與社會生活的基礎,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因此要求在“十五”期間,“開展服務與培訓,推動殘疾人就業”。要進一步貫徹落實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采取積極的扶持和保護措施,規范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職業培訓,使失業登記的殘疾人都能得到職業指導和職業培訓;就業率達到85%。綱要的以上
17、內容是保障殘疾人就業的有力政策依據。4在殘疾人文化生活方面由于社會的偏見和歧視、殘疾人自身的自卑感、文化體育設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等方面的原因,殘疾人不愿意、也不能走出家門、走入社會,因此,總體來講,殘疾人參加文化體育活動的人數和機會還是很少的。殘疾人寂寞閉塞的生活狀態與當前整個社會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生活情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必須逐步予以改變。為了進一步活躍殘疾人文化、體育生活,提高殘疾人素質,發揮殘疾人藝術、體育的特殊作用,展示殘疾人才華,增進理解與溝通,“十五”計劃綱要要求:公共文化機構要為殘疾人提供服務;要廣泛開展并吸收殘疾人參加文化體育活動,在“十五”期間,使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殘疾
18、人達到10%,參加特奧運動的智力殘疾人由5萬增加到50萬;培育特殊藝術人才,參加國內外演出和交流;提高殘疾人的體育運動水平,辦好第六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第三屆全國特奧運動會,組織參加第八屆遠南殘疾人運動會、第十二屆殘疾人奧運會等重大賽事。5要用法律保障殘疾人的權利我國的殘疾人保障法是1990年頒布的,12年來,除了1994年制定了一個殘疾人教育條例以外,立法上沒有大的進展。殘疾人事業在我國發展緩慢,除了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原因以外,沒有制定出有強制性的法律規范是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殘疾人保障法實際上是一個綱領性文件,沒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例如,殘疾人保障法第30條規定,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要雇傭一定比例的殘疾人,這個比例是多少,不雇傭怎麼辦,多雇傭如何獎勵,都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對于另外一些能夠彰顯中國殘疾人事業巨大成就的宣言性規定,卻貫徹得非常得力。例如,殘疾人保障法第46條規定要為殘疾人建造無障礙設施。結果在北京搞了許多殘疾人無障礙設施,但是我們很少能看見殘疾人從那里通過。這是因為,社會對殘疾人有歧視和偏見,殘疾人自己也很自卑;殘疾人多數比較貧窮,沒有能力購買輔助器械,所以他們多數很少出門;我國六千萬殘疾人中的絕大多數在農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甚至終生沒有到過縣城,因此花巨資為為數不多的、有能力出入于公共場所的殘疾人修建無障礙設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數理方程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2025屆初三3月統一測試(一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唐詩和唐宋詞經典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廣饒縣2024-2025學年3月初三教學測試(一)化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聊城冠縣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物理試題第一次診斷性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江蘇揚州2024-2025學年數學五下期末聯考試題含答案
- 嘉應學院《護理與醫療保健》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棗莊市第三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數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上陰影的課件
-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高級醫學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B/T 38615-2020超聲波物位計通用技術條件
-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課件
- 智慧環衛大數據信息化云平臺建設和運營綜合解決方案
- 2022Z世代洞察報告QuestMobile
- 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
- 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申請書(調取銀行資金流水)
- 辦公室事故防范(典型案例分析)
- 三治融合課件講解
- 第二部分-CPO-10中央機房優化控制系統
- 設計概論重點知識
- 留仙洞總部基地城市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