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煙塵測試方法_第1頁
鍋爐煙塵測試方法_第2頁
鍋爐煙塵測試方法_第3頁
鍋爐煙塵測試方法_第4頁
鍋爐煙塵測試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鍋爐煙塵測試方法GB 5468-91批準日期0000-00-00實施日期1991-03-01鍋爐煙塵測試方法Measurement method of smoke and dust emission from boilersGB 5468-91 代替 GB 5468-85國家環境保護局1991-09-14 批準 1992-08-01 實施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鍋爐出口原始煙塵濃度、鍋爐煙塵排放濃度、煙氣黑度及有關參數的測試方法。本標準適用于GB13271有關參數的測試。2 引用標準GB10180 工業鍋爐熱工測試規范GB13271 鍋爐煙塵排放標準3 測定的基本要求3.1 新設計、

2、研制的鍋爐在按GB1018O標準進行熱工試驗的同時,測定鍋爐出口原始煙塵濃度和鍋爐煙塵排放濃度。3.2 新鍋爐安裝后,鍋爐出口原始煙塵濃度和煙塵排放濃度的驗收測試,應在設計出力下進行。3.3 在用鍋爐煙塵排放濃度的測試,必須在鍋爐設計出力70以上的情況下進行,并按鍋爐運行三年內和鍋爐運行三年以上兩種情況,將不同出力下實測的煙塵排放濃度乘以表1中所列出力影響系數K,作為該鍋爐額定出力情況下的煙塵排放濃度,對于手燒爐應在不低于兩個加煤周期的時間內測定。表1鍋爐實測出力占鍋爐設計出力的百分數,7075758080858590909595運行三年內的出力影響系數K1.61.41.21.11.051運行

3、三年以上的出力影響系數K1.31.21.11113.4 測定位置:測定位置應盡量選擇在垂直管段,并不宜靠近管道彎頭及斷面形狀急劇變化的部位。測定位置應距彎頭、接頭、閥門和其他變徑管的下游方向大于6倍直徑處,和距上述部位的上游方向大于3倍直徑處。3.5 測孔規格:在選定的測定位置上開測孔,在孔口接上直徑dn為75mm,長度為30mm左右的短管,并裝上絲堵。3.6 測點位置、數目:3.6.1 圓形斷面:將管道斷面劃分為適當數量的等面積同心圓環,各測點均在環的等面積中心線上,所分的等面積圓環數由管道直徑大小而定。并按表2確定環數和測點數。表2   圓形管道分環及測點數的確定管道直

4、徑D,mm環數切點數20012200400122440060023466008003468800以上45810當測定現場不能滿足3.4條所述的要求時,對圓形管道應增加與第一測量直徑成90°夾角的第二測量直徑,總測點數增加一倍。圖1   測點距圓形管道內壁的距離表示法(以3環為例)測點距管道內壁距離如圖1所示,按表3確定。表3 測點距管道內壁距離(以管道直徑D計)測點號環 數1234510.1460.0670.0440.0330.02220.8540.2500.1460.1050.08230.7500.2940.1950.14640.9330.7060.3210.22750.

5、8540.6790.34460.9560.8050.65670.8950.77380.9670.85490.918100.9783.6.2 矩形斷面:按斷面尺寸分成若干等面積小矩形塊,測點位于等面積小矩形塊中心,如圖2所示,每個塊面積應小于0.1m2。圖2   矩形管道測點位置當測定現場不能滿足3.4條所述的要求時,按其斷面尺寸劃分的若干等面積小矩形塊的面積應小于0.05m2。3.7 除塵器前后各參數的測定應同時進行。3.8 測定時應具備的測試條件:3.8.1 鼓風、引風系統完整,調風門靈活、可調。3.8.2 除塵系統運行正常,不堵灰,不漏風,耐磨涂料不脫落。4 參數測定和

6、計算方法4.1 鍋爐負荷的測定鍋爐負荷的測定應采用流量孔板法、水表法或水箱法。當所測鍋爐不具備上述設備時,方可采用耗煤量法。4.2 除塵器進、出口管道內煙氣溫度、濕度及煙氣成分的測定4.2.1 溫度溫度的測定,在一般情況下可只測定中心點溫度。測溫儀器可采用玻璃溫度計或工業用熱電偶。4.2.2 濕度煙氣濕度的測定可采用干濕球法或冷凝法。干濕球法所用儀器為干濕球溫度測量裝置。煙氣含濕量的體積百分比按式(1)計算;式中:Pbv溫度為tb時飽和水蒸氣壓力,Pa;ta干球溫度,;tb濕球溫度,;Pb通過溫球表面時的煙氣表壓力,Pa;Ps測定點處煙氣靜壓,Pa;C系數,當流過濕球表面的氣流速度大于2.5m

7、s時,等于0.00066;Ba大氣壓力,Pa。冷凝法所用儀器可用煙塵測試儀或其他測試儀,但必須裝有冷凝器、干燥器,在流量計前裝有溫度計、壓力計,冷凝器后裝有溫度計。煙氣含濕量按式(2)計算;式中:Gw冷凝器冷凝出來的水量,g;Vs抽取的煙氣體積(測量狀態下),L;Pv通過冷凝器后,氣體飽和水蒸氣壓力(可根據冷凝器出口氣體飽和溫度tv查得),Pa;tr流量計前煙氣溫度,Pr流量計前指示壓力,Pa;461.4水蒸氣氣體常數,Pa。4.2.3 煙氣成分的測定煙氣成分采用奧式氣體分析儀或測氧儀測定。4.3 除塵器進、出口管道內氣體壓力的測定測量儀器可采用校正后的標準皮托管或其他經過校正的非標準型皮托管

8、(如S型皮托管),配U型壓力計或傾斜式壓力計測定。管道內平均動壓Pd按接式(3)計算:式中: Pd管道測定斷面平均動壓,Pa;Pd1、Pd2Pdn各測點動壓, Pa;n測點數。管道內平均靜壓Ps按式(4)計算;Ps=Ps1=Ps2Psn(4)管道內全壓為測定斷面靜壓Ps與平均動壓Pd之代數和:PPdP(5)4.4 除塵器進、出口管道內的煙塵濃度的測定4.4.1 煙塵濃度的測定采用等速采樣過濾計重法。4.4.2 按等速采樣原則測定時,其采樣嘴直徑不得小于4mm,采樣嘴軸線與氣流流線的夾角不得大于5o。4.4.3 每個測定斷面采樣次數不得少于3次,每個測點連續采樣時間不得少于3min,但每臺鍋爐測

9、定時所采集樣品累計的總采氣量不得少于lm3,取3次采樣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管道的煙塵濃度值。4.4.4 煙塵濃度按式(6)計算;Gg2g1(7)式中:C煙氣中煙塵濃度,mgNm3干煙氣;G采樣所得的煙塵量,g;g1濾筒初重,g;g2濾筒終重,g;Vnd標態采氣總體積,N1干煙氣。4.4.5 鍋爐出口煙塵濃度,在已測定鍋爐煙塵可去可不去排放濃度和除塵器收塵量的情況下,也可按式(8)計算:式中:Gj、Cc除塵器進、出口管道內煙塵的濃度,mgNm3;Gc除塵器收集的煙塵量,mgh;Q/N除塵器排出的干煙氣量,Nm3h。4.5 煙氣密度的計算測試工況下濕煙氣密度ys按式(9)計算:式中:N標準狀態下濕煙氣

10、密度,kgNm3濕煙氣,一般情況下N可取用1.34kgNm3濕煙氣;ts測量斷面內煙氣平均溫度,Ps測量斷面內煙氣靜壓,Pa;Ba大氣壓力,Pa。4.6 除塵器進、出口管道內煙氣流速及流量的計算4.6.1 煙氣流速接式(10)計算:式中:Vsi測定點流速,ms;Kp皮托管修正系數;s管道內濕氣密度,kgm3濕煙氣;Pdi測定點煙氣動壓,Pa。4.6.2 在測定工況下煙氣流量按式(11)計算:Q=3600×F×Vs(11)式中:Q測定工況下的煙氣流量,m3濕煙氣h;F測定斷面面積,m2;Vs測定斷面煙氣平均流速,ms;n測點數。4.6.3 標準狀態下濕煙氣流量按式(13)計算

11、:式中:QN標準狀態下濕煙氣的流量,Nm3濕煙氣h;Ps測定斷面煙氣靜壓,Pa;ts測定斷面煙氣的平均溫度,。4.6.4 標準狀態下干煙氣流量接式(14)計算:Q/N=QN(1-Xsw)(14)式中:Q/N標準狀態下干煙氣的流量,Nm3干煙氣h。4.7 除塵器阻力計算:PPjPc(15)式中:P除塵器阻力,Pa;Pj除塵器進口平均全壓,Pa;Pc除塵器出口平均全壓,Pa。4.8 過量空氣系數計算在采集塵樣的過程中,分別在采樣前、采樣中、采樣后先后取三個氣樣。過量空氣系數s按式(16)或式(17)計算:式中:O2、RO2測定煙氣中的氧氣和三原子氣體的百分含量。4.9 煙塵排放濃度和排放量的計算4

12、.9.1 煙塵排放濃度煙塵排放濃度按GB1327191第5.2條的要求,應折算到過量空氣系數1.8時的煙塵濃度。煙塵排放濃度按式(18)計算:式中:C折算合理過量空氣系數的煙塵排放濃度,mgNm3干煙氣;Cs實測煙塵排放濃度,mgNm3干煙氣;s在排放點實測的過量空氣系數。4.9.2 煙塵排放量G=Cs×Q/N×10-6(19)式中:G煙塵排放量,kgh;Cs實測煙塵排放濃度,mgNm3干煙氣;Q/N標準狀態下干煙氣流量,Nm3干煙氣h。4.10 除塵器平均效率計算當除塵系統沒有漏風時,除塵器平均效率按式(20)計算:式中:Cj除塵器進口煙塵濃度,mgNm3干煙氣;Cc除塵器出口煙塵排放濃度,mgNm3干煙氣。當除塵系統有漏風時,除塵器平均效率按式(21)或(22)計算:式中:Qj除塵器進口煙氣量,Nm3干煙氣h;Qc除塵器出口煙氣量,Nm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