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結構-淺議控制鋼筋混凝土柱質量通病的措施_第1頁
鋼筋混凝土結構-淺議控制鋼筋混凝土柱質量通病的措施_第2頁
鋼筋混凝土結構-淺議控制鋼筋混凝土柱質量通病的措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混凝土結構-淺議控制鋼筋混凝土柱質量通病的措施    論文關鍵詞:鋼筋混凝土柱;質量;通病;控制;加固 論文摘要:隨著房屋抗震要求的提高,以及墻體新材料的推廣使用,傳統的住宅磚混結構已逐漸被框架結構所替代,豎向承重構件混凝土柱對房屋結構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通過我們對現場質量搭檢查以及平時質量監督檢查時發現,目前混凝土柱質量狀況較混凝土梁板要差的多,一些混凝土質量通病在混凝土柱子上反映也比較集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結構試驗研究、理論分析及規范編制等基礎理論工作,近年來均有很大進展。

2、 鋼筋混凝土柱是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是房屋、橋梁、水工等各種工程結構中最基本的承重構件,常用作樓蓋的支柱、橋墩、基礎柱、塔架和桁架的壓桿。按照制造和施工方法分為現澆柱和預制柱。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整體性好,但支模工作量大。預制鋼筋混凝土柱施工比較方便,但要保證節點連接質量。 鋼筋混凝土柱按配筋方式分為普通鋼箍柱、螺旋形鋼箍柱和勁性鋼筋柱。普通鋼箍柱適用于各種截面形狀的柱是基本的、主要的類型,普通鋼箍用以約束縱向鋼筋的橫向變位。螺旋形鋼箍柱可以提高構件的承載能力,柱載面一般是圓形或多邊形。勁性鋼筋混凝土柱在柱的內部或外部配置型鋼,型鋼分擔很大一部分荷載,用鋼量大,但可減小柱的斷面和提高柱的剛

3、度;在未澆灌混凝土前,柱的型鋼骨架可以承受施工荷載和減少模板支撐用材。用鋼管作外殼,內澆混凝土的鋼管混凝土柱,是勁性鋼筋柱的另一種形式。 一、常見柱質量通病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強度偏低,勻質性差,低于同等級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是隨意改變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攪拌不充分均勻;振搗不均勻;過早拆模,養護不到位,早期脫水表面疏松。 (二)混凝土柱“軟頂”現象,柱頂部砂漿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澆搗速度快,未分層排除水分,到頂層未排除水分并第二次澆搗。 (三)混凝土的蜂窩、孔洞。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確;一次下料過多,振搗不密實;位分層澆筑,混凝土離

4、析,模板孔隙位堵好,或模板支撐不牢固,振搗時,模板移位漏漿。 (四)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澆筑振搗時,鋼筋的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甚至漏放,鋼筋緊貼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鋼筋混凝土結構截面較小,鋼筋偏位過密,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產生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準確,澆筑方法不當,混凝土產生離析;澆搗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漏漿,造成露筋;本模板濕潤不夠,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多,或拆模時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五)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凈;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濕或濕潤不夠;養護不好;混凝土振搗不密實;過早拆模,受外力撞擊或保護不好,棱角被碰掉。 二

5、、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強度偏低,勻質性差的主要控制措施 1、確保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對進場材料必須按質量標準進行檢查驗收,并按規定進行抽樣復試。 2、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按試驗室確定的配合比及調整施工配合比,正確控制加水量及外加劑摻量。加大對施工人員宣傳教育力度,強調混凝土柱結構規范操作的重要性,改變其認為柱子混凝土水灰比大,易操作易密實的錯誤觀念。 3、混凝土應拌合充分均勻,混凝土坍落度值可以較梁板混凝土小一些,宜摻減水劑,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減少用水量。(二)混凝土柱“軟頂”的主要控制措施 1、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灰比、坍落度不要太大,以減少泌水現象。

6、60;   2、摻減水劑,減少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合理安排好澆筑混凝土柱的次序,適當放慢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混凝土澆筑至柱頂時應二次澆搗并排除其水分和抹面。 4、連續澆筑高度較大的柱時,應分段澆筑,分層減水,尤其是商品混凝土。 (三)混凝土柱蜂窩孔洞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凝土攪拌時,應嚴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經常檢查,保證材料計量準確。 2、混凝土應拌合充分均勻,宜采用減水劑。 3、模板縫隙拼接嚴密,柱底模四周縫隙應用雙面膠帶密封,防止漏漿。 4、澆筑時柱底部應先填100厚左右的同柱混凝土級配一樣的水泥沙漿。 5、控制好下料,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不產生離析,

7、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應超過2m。 6、混凝土應分層振搗,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人工振搗與機械振搗相結合的辦法、嚴防漏振。 7、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塊等雜物。 8、澆筑時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墻縫等情況,若有異常,應停止澆筑,并應在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畢。 (四)混凝土露筋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凝土澆筑前,應檢查鋼筋和保護層厚度是否準確,發現問題及時修整。 2、混凝土截面較小,鋼筋較密集時,應選配適當的石子。 3、為了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必須注意固定好填塊,墊塊間距不宜過稀。 4、為了防止鋼筋移位,嚴禁振搗棒撞擊鋼筋,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5、混凝土澆筑前,應用清水將模板充分濕潤,并認真填好縫隙。

8、 6、混凝土也要充分養護、不宜過早拆除。 (五)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的主要控制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沙漿等雜物。 2、板模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充分濕潤,混凝土澆筑后應認真澆水養護。 3、混凝土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嚴防漏漿。 4、拆除柱模板時,混凝土也具有足夠的強度;拆模時不能用力過猛、過急,注意保護棱角。 5、加強成品保護,對于處在人多運料等通道時,混凝土陽角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三、有關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問題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美國學者用“五倍定律”形象地說明耐久性的重要性,特別是設計對耐久性問題的重要性。設計時,對新建項目在鋼筋

9、防護方面,每節省1美元,則發現鋼筋銹蝕時采取措施多追加5美元,混凝土開裂時多追加維護費用25美元,嚴重破壞時多追加維護費用125美元。這一可怕的放大效應,使得各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與加固的研究。除了耐久性外,還有施工質量問題,許多新建的建筑工程也存在較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這些建筑的加固在整個加固工作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對老化或有病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是提高其耐久性、延長其使用壽命較有效的辦法,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鋼加固法、預應力加固法、增設支撐加固法、粘鋼加固法、托梁拔柱技術、增設支撐體系及剪力墻加固法、增設拉結連系加固法、裂縫修補技術等。 其中,粘鋼加固法是比較新穎的一種加固方法,它是在混凝土構件表面用特別的建筑結構膠粘貼鋼板,以提高結構承載力的一種加固方法。該方法始于60年代,優點是簡單、快速、不影響結構外形,施工時對生產和生活影響較小。在國際上它是一種適用面較廣的先進的加固方法。不僅在建筑上使用,而且在公路橋梁也普遍采用。 外包鋼加固法也是一種使用面較廣的傳統加固方法,分濕式與干式兩種情況。兩者相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