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涂裝技術規范2007_第1頁
工程機械涂裝技術規范2007_第2頁
工程機械涂裝技術規范2007_第3頁
工程機械涂裝技術規范2007_第4頁
工程機械涂裝技術規范200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Q/SY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標準Q/SY 1055-2007工程機械涂裝技術規范20070720發布 20070730實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發 布前 言本標準是根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加工特點和質量控制要求編制的。本標準代替Q/SY 1055-2003涂裝通用工藝規范。本標準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推進本部涂裝部提出。本標準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涂進本部涂裝部負責起草和解釋。本標準由三一重工研究本院歸口。本標準是第一次修訂,自標準發布之日起代替Q/SY 1055-2003。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申子平、肖欣榮。工程機械涂裝技術標準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工程機械涂裝技術要求與質量標準

2、。本標準適用于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整機及其零部件面漆的涂裝,其它產品也可參照執行可參照執行本標準,本標準不適用于產品圖樣或技術文件有特殊要求的產品。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 1764 漆膜厚度測定法GB 6739 漆膜硬度測定法GB 9286 漆膜附著力測定法3 術語下列術語適用于本標準。3.1 底漆 直接涂布于基體表面的涂料;具有防銹、提高附著力等

3、作用。3.2 原子灰用于預先涂有底漆的表面,填平凹坑、縫隙、碰傷及劃傷等缺陷的涂料;原子灰應具備良好的附著力和打磨性能,經打磨后呈平整光滑的表面。3.3 中涂漆 涂布于底漆或原子灰之上,面漆之下的涂料,填平凹坑、縫隙;與底層及面漆層應具有良好的附著力,與面漆顏色相同或相近為宜。3.4 面漆 底漆和中涂層之上的涂層;面漆應具有良好的裝飾性、耐候性、化學穩定性及物理機械性能。3.5 起泡 涂膜脫起成拱狀或泡的現象。3.6 針孔 在涂覆和干燥過程中涂膜中產生針狀小孔的現象。3.7 起皺在干燥過程中涂膜通常由于表干過快所引起的折起現象。3.8 桔皮 涂膜上出現的類似桔皮的皺紋表層。3.9 裂紋 涂膜表

4、面呈現不規則、深淺不同斷裂紋路的現象。3.10 缺漆(露底)漏涂或未能完全覆蓋前道涂層或材料色澤的現象。3.11 麻點(凹坑)涂膜表面因水、油等異物影響致使涂料不能均勻附著,產生收縮,形成泡、疤而呈現凹坑的現象。3.12 流掛 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現下邊緣較厚的現象。3.13 雜漆(發花) 涂膜表面呈現不相溶的色點或塊的現象。3.14 顆粒 涂膜表面附著顆粒狀物質的現象。3.15 銹痕 涂膜中產生銹點或接縫處呈現銹斑的現象。3.16 砂紙紋 涂膜干燥后,仍可清楚地見到砂紙打磨紋的現象。3.17 碰劃傷 涂膜表面受外力碰傷而呈劃痕的現象3.18 起皮涂膜自發脫離的現象。3.19 縮孔由于油的反拔

5、產生的涂膜凹洼。3.20 色差剛涂裝后的涂膜的色相、明度、彩度與標準或周圍之間的差異。3.21 咬底 上涂層涂覆后底涂層補被溶脹而產生的起皺、脹起、起泡等現象。4 涂料要求涂裝所用的底漆、原子灰、中涂漆、面漆及與之配套的輔料等必須相互配套,底漆應采用雙組份底漆。性能指標應符合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涂裝用油漆技術標準。5 涂料的選擇原則5.1 產品機身外表面的涂料顏色及裝飾彩條應按產品外觀裝飾圖規定的色彩圖案進行。5.2 涂料的選擇原則見表1。表1序號適用部件或環境涂料類型備注1 消音器、排氣管等高溫部件底漆:有機硅耐熱漆面漆:有機硅耐熱漆2玻璃鋼制品底漆:雙組份環氧底漆中涂:聚氨酯或環氧中涂漆面漆:

6、各色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清漆:丙烯酸聚氨酯清漆清漆根據裝飾性要求選用3油箱、平衡箱、后橋箱、水箱等長期與油、水接觸的內表面底漆:雙組份聚氨酯耐油漆面漆:雙組份聚氨酯耐油漆4一般鋼件對漆膜質量要求較高的表面底漆:雙組份環氧底漆中涂:聚氨酯或環氧中涂漆面漆:各色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清漆:丙烯酸聚氨酯清漆清漆根據裝飾性要求選用對漆膜質量要求不高的表面底漆:雙組份環氧底漆面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醇酸磁漆6 涂裝技術要求6.1 施工環境要求 涂裝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相對濕度不大于85%,光照度不低于300lux。 雨、雪、霧天及風力超過4級時不準在室外施工,被涂物表面有結露也不準施工。 涂裝及干燥過程中,應避免

7、烈日下曝曬。 施工區域必須空氣流通,應禁止粉塵及其他異物飛揚。6.2 涂裝前表面質量要求 產品清潔度產品無漏油現象,表面不得有明顯的油污、泥砂,須涂裝的部位不能有外泄的黃油,駕駛室必須整潔,不得有檳榔渣和煙蒂等雜物。 銹蝕程度產品不得有大面積或嚴重的銹蝕,不得有氧化皮存在,容許局部有輕微浮銹,并且銹蝕部位是人手可及的地方,銹蝕總面積不得大于產品涂裝面的2%。 底漆質量要求.1 外觀 油漆的顏色應符合三一集團底漆標準板的要求。表面平整, 無露底、起皺、裂紋、嚴重流掛和密積顆粒等涂裝缺陷。.2 固化程度雙組份底漆涂裝后,必須在25以上的室內至少滯留2天,1525的室內至少滯留3天,15以下的室內至

8、少滯留4天,或者6070烘烤1小時,并冷卻到室溫后才能進行面漆涂裝。.3 附著力及厚度需涂裝的部位都應附有底漆,鋼鐵制件附著力0-1級,玻璃鋼及工程塑料02級(1mm劃格儀);溶劑性底漆厚度3050m,電泳底漆2040m。.4 配套性駕駛室要求電泳,鋼鐵制覆蓋件至少需磷化,盡可能電泳,其他鋼鐵制件要求噴涂雙組份底漆,玻璃鋼及工程塑料要求噴涂專用玻璃鋼底漆或塑料底漆,整機涂裝過程中不得出現咬底、起皺或起泡的現象。.5 補漆在轉運或裝配過程中,造成無法避免的涂層損壞時,應在產品裝配下線前進行補漆,嚴禁在調試后涂層沒有達到固化程度就轉入涂裝車間。補漆前應將焊煙(渣)、油污、水份及灰塵等清除干凈,并將

9、損壞的涂層清除徹底,所用油漆應為公司指定的底漆,涂層不得有縮(油)孔、起泡、咬底、粗顆粒、嚴重的流掛和刷痕等缺陷,附著力01級。 平整度、邊角要求要求產品平面平整、弧面順滑、棱角分明、線條清晰、邊角不得有毛刺存在,點狀凸起不大于0.5mm,點狀凹陷不大于2 mm,波形缺陷應能保證平面任意1米內凹凸誤差不大于2mm。 裝配間隙和間隔各蓋板、側門或駕駛門與周邊間隙應大于1mm,同一平面內各連接件間的高低差應小于1.5mm。 磕碰劃傷產品應避免嚴重的磕碰劃傷,邊角應進行保護,邊線和棱角不得有缺塊現象;已噴面漆的部件如駕駛室、水箱、電控柜等,涂層不得碰傷,容許有輕微劃傷,但該劃傷應在適當打磨和拋光后能

10、恢復到原有涂層的表面質量。 易損件標示、標牌粘貼牢靠,無劃傷、無明顯偏歪,無翹邊、毛邊、起泡、皺折。柴油箱蓋和油箱綁帶完好無損,油箱沒有變形。液壓油缸鍍鉻層無碰傷、劃痕。駕駛室各元器件、內飾件、座椅、護套完好無損,隨車鑰匙及附件齊全,駕駛室各門窗玻璃及擋風玻璃、后視鏡等無損壞、劃傷。涂裝后不再更換的輪胎,如泵車、攪拌車等產品的輪胎不得有異常劃傷,備胎齊全不得有任何劃傷。 拆卸部件涂裝生產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部件,或者嚴重影響涂裝生產的部件應該拆卸,如容易被漆霧污染的燈具,耐溫低于70或易受有機溶劑浸蝕的橡膠件、塑料件等,還有超寬的部件如攤鋪機的張緊油缸支座等。 焊接件焊接牢固,不得有漏焊、虛焊、

11、氣孔、開裂等現象;焊縫成形均勻,焊渣、飛濺物應已清除干凈,焊瘤應打磨平整。 鑄件粗糙度Ra不大于60m,型砂應已清除干凈,鑄件的澆、冒口及局部凸起飛邊必須修平,其殘留高度或凹陷不得大于3mm。砂眼、渣眼、縮孔5mm,深度2mm,在100mm的圓內不得多于2個,結疤10mm,凸出不大于0.5 mm,深度不大于2mm,在100mm的圓內不得多于1個。氣孔3mm,在200mm的圓內不得多于1個。 玻璃鋼玻璃鋼件不得有變形、開裂、空殼,邊角殘缺不全的現象,并已涂玻璃鋼底漆,平整度、邊角要求參照條執行。粗糙度Ra不大于30m,氣孔、縮孔1.5mm,在200mm的圓內不得多于1個。6.3 整機涂裝 清洗(

12、除油)用溶劑汽油、除油劑或專用的清洗設備將整機表面的油污、灰塵清洗干凈。表面清洗完后應用干凈棉布將表面擦凈或用壓縮空氣將表面吹干。清洗后的表面應潔凈,無油污、銹蝕、灰塵、泥砂或其它殘留物。 屏蔽對不需要涂漆或不能涂漆的表面用專用的屏蔽材料或舊報紙、棉布等進行屏蔽保護,防止漆霧污染、損壞零件表面。屏蔽部位要求屏蔽嚴密,不得有漏屏蔽現象;屏蔽用材料應緊貼產品表面,不得有破損現象。 打磨底漆用鏟刀、鏨子等清除表面殘留的焊渣、飛濺、毛刺,以及松動、起泡、龜裂的漆膜。用磨光機配P80#砂紙打磨底漆層,打磨時應有序、均勻的進行,保證打磨后的表面光澤度一致。對磨光機打磨不到的地方用砂紙手工打磨,手工打磨要使

13、用打磨墊塊。打磨時要注意不斷清除打磨產生的灰塵。 刮原子灰.1 除塵用壓縮空氣將底漆層打磨時的灰塵吹干凈,再用棉布擦拭干凈。.2 刮原子灰a) 按涂裝作業指導書規定的配比調制原子灰。原子灰開桶后要上下攪拌均勻后再使用,雙組份原子灰調制時必須將原子灰與催干劑充分攪拌均勻,調好的原子灰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b) 刮涂原子灰時應先局部填坑,再進行整個表面統刮,刮涂時要先厚再薄,且不要反復涂刮;原子灰要刮涂均勻、平整、曲線過渡平滑,不允許出現氣泡、波紋、劃痕等缺陷。c) 原子灰可通過多次刮涂來增加厚度,但首次刮涂厚度不得超過1.5mm,兩道膩子之間的刮涂間隔時間應30min(常溫),大面積刮涂時其總厚

14、度不應超過3.0mm。 干燥按作業指導書的規定晾干或烘干。 打磨原子灰待原子灰干燥后用磨光機(P120#砂紙)打磨原子灰表面,磨光機打磨不到的地方用0#砂紙手工打磨。原子灰打磨禁止用水磨。打磨時應有序、均勻的進行,保證打磨后的表面光澤度一致,手工打磨應使用打磨墊塊。打磨過程中應不斷清除磨灰。 噴中涂.1 除塵用壓縮空氣將表面的灰塵吹干凈,然后用除塵布將表面的灰塵擦干凈;有油污時可用棉布蘸除油劑或溶劑汽油擦洗干凈。確認屏蔽是否完好。.2 調漆a) 核對油漆的牌號、規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在有效期內。b) 調漆前用攪拌棒將原漆桶的油漆攪拌均勻。c) 根據零部件的噴涂面積,按作業指導書調和所需要量的油

15、漆。d) 調和的油漆使用前應用120目的濾網進行過濾。e) 雙組份油漆調和后應在規定的可使用期限內用完,油漆變稠不能使用。.3 噴漆采用“濕碰濕”工藝,空氣噴涂23遍,無氣噴涂12遍;噴涂時應從邊角起槍,先噴涂內表面,再噴涂外表面;先噴涂拐角、死角等難噴涂的地方,再噴涂大面。噴涂距離:空氣噴涂150200mm,無氣噴涂250380mm槍幅重疊:1/31/2層間間隔時間:510min。漆膜噴涂完整均勻,無漏涂、露底、起皺、流掛、顆粒等缺陷;干漆膜厚度2030m。 干燥按作業指導書的干燥條件進行中涂底的干燥。 中涂補灰打磨.1 待中涂干燥后(打磨時不粘砂紙即可),對表面存在缺陷的地方再補灰;干燥后

16、用磨光機(P240#砂紙)對中涂層進行打磨。打磨時應有序、均勻的進行,保證打磨后的表面光澤度一致,手工打磨應使用打磨墊塊。打磨過程中應不斷清除磨灰。.2 質量要求肉眼觀察或用手觸摸漆膜表面應潔凈、干燥,光滑平整,表面光潔度一致,曲面弧線流暢自然;無磨痕、接痕等缺陷。.3 補噴中涂對打磨露底的部位補噴中涂,干燥后用磨光機(P320#砂紙)或手工打磨。 噴面漆.1 除油用除塵布或棉布蘸除油劑或溶劑汽油將表面擦洗干凈,然后再用干凈的除塵布清除表面灰塵等異物。確認屏蔽是否完好。.2 調漆調漆按.2進行,并用240目的濾網進行過濾。.3 噴漆空氣噴涂采用“濕碰濕”工藝,噴涂23遍。噴涂要求:噴涂距離:2

17、00250mm槍幅重疊:1/2層間間隔時間:510min。漆膜噴涂完整、均勻,無漏涂、露底、流掛、顆粒、發花、針孔、咬底等缺陷;漆膜厚度3040m。 干燥按作業指導書規定的干燥條件進行干燥。 裝飾(貼字)粘貼前漆膜完全干燥,表面應潔凈、無水份。對粘貼表面用P320#砂紙研磨粗化。按產品外觀裝飾圖的要求粘貼反光膜。反光膜粘貼時應采用轉移紙,粘貼位置粘貼牢固,無氣泡、起皺、破損、變形、翹起等不良現象。 噴清漆.1打磨對要噴清漆的表面用P320#砂紙干磨,打磨應用力均勻,不允許磨穿面漆表面,無大面積面漆、彩條漆亮面殘留。打磨后用壓縮空氣吹表面灰塵。.2 屏蔽對不需要涂漆或不能涂漆的表面用專用的屏蔽材

18、料或舊報紙、棉布等進行屏蔽保護。.2 除油按.1進行。.3 調漆按.2進行調漆,并用240目的濾網進行過濾。.4 噴漆按.3的要求進行噴涂。漆膜噴涂完整、均勻,無漏涂、桔皮、 流掛、顆粒、發花、針孔、咬底等缺陷;漆膜厚度2030m。.5 干燥按作業指導書規定的干燥條件進行干燥。 修飾.1 待面漆干燥徹底,對表面小的流痕、小的顆粒、嚴重漆霧等缺陷用10001500#砂紙手工水打磨,打磨是時應使用打磨墊塊,不得磨穿表面漆層;然后用拋光機蘸蠟拋光,增加光澤;拋光時要保持拋光機的勻速移動,切忌施加太大的壓力。本條技術要求僅適用亮光漆表面。.2 對大的顆粒、嚴重流掛、嚴重桔皮、劃痕等應用P320砂紙打磨

19、后重噴漆,對不噴涂處進行屏蔽;小面積補漆要適當降低噴槍的流量及氣壓,補漆后立刻在新舊漆膜接口處噴涂駁口水(或慢干溶劑),消除接口。7 質量控制7.1 檢驗工具檢查漆膜質量所使用的檢驗工具(或儀器)應有合格證,并在有效期內方可使用。7.2 生產監控檢驗人員應監督操作者工藝過程中的操作及原始記錄的填寫。7.3 面漆質量驗收標準整機涂裝質量按不同部位作不同的要求,工程機械產品的整機涂裝質量檢驗區域的劃分見表2,各區域的漆膜質量標準見表3。表2區域代號區域劃分原則舉例說明A外觀裝飾性要求最高,影響外觀最明顯的部位。站在距產品一米處平視可見的表面。站在產品上操作人員經常活動的地方能看到的表面。1、 駕駛

20、室外表面(含駕駛室門、但頂蓋外表面除外)2、 覆蓋件外表面(看不到的頂蓋外表面除外)3、 外露油箱的外表面B影響外觀較明顯的部位。除A面外,站在地面能看到的表面(作業時漆膜必然損壞處除外)。1、 壓路機前車架的外側表面2、 泵車臂架3、 油缸外表面C影響外觀不明顯的表面。人站在地面或產品上操作人員經常活動的地方不易看到的表面或對外觀要求不高的表面。1、 駕駛室頂蓋外表面2、 覆蓋件內部表面3、 司機室或覆蓋件門打開可見的門框、立柱等表面4、 拖泵的底架內表面表3序號檢驗項目A面驗收標準B面驗收標準C 面驗收標準1外觀流掛無流掛無流掛允許有輕微流掛顆粒亮光/半啞光不允許有顆粒允許有單個<1

21、 mm的顆粒 無明顯粗顆粒,允許有輕微的小顆粒,不允許顆粒密布啞光不允許有顆粒不允許有1 mm的顆粒無明顯的粗顆粒針孔/縮孔無針孔、縮(油)孔無針孔、縮(油)孔允許有很細微的針孔、縮孔,但不允許密布砂紙紋無砂紙紋無砂紙紋允許有輕微的砂紙紋雜漆/漆霧無雜漆、漆霧無雜漆、漆霧允許有輕微的漆霧、雜漆桔皮無桔皮無桔皮允許有輕微桔皮光滑平整度光滑平整、無凹凸不平,手感細膩光滑平整、允許有輕微的凹凸不平光滑平整,無明顯的凹凸不平色差光澤一致,無色差光澤一致,無色差允許有輕微的色差其它如起皮、起泡、銹痕、起皺、缺漆露底、碰劃傷等無其它缺陷無其它缺陷無其它缺陷2光澤亮光90%85%70%半啞光5070%5070%啞光20%20%3附著力01級01級01級4漆膜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