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學好一年級語文如何學好一年級語文一、從寫好每一個字抓起.我們常常發現,字寫得好的孩子往往語文也學得比擬好.究其原因,就是由于這些孩子在寫字過程中養成了認真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所以,我們應該通過要求孩子寫好每一個字,培養他們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而良好的學習態度又是學好其他各門功課的根底.二、從練習朗讀開始.學習語文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把課文讀通、讀懂,這也是一切語言學習的根底.沒有了這個根底,任何語言的學習都將事倍功半.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許多精彩的課文或片段,學生的理解也許達不到透徹的程度,但熟讀成誦并不難,當課文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儲藏和積蓄時,他們日后
2、便會受益無窮.三、讓孩子和書交朋友.讀書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豐富生活.一個人和好書交朋友必能受益終生.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那么,怎樣激發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水平呢?1、聽故事,激發閱讀的興趣.小朋友最愛聽有趣的故事,家長可以選擇益智、有趣、充滿夢想等符合一年級孩子年齡、心理特點的故事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比方?愛麗斯漫游仙境?、?木偶奇遇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等,家長每天給孩子講1-2個故事,引領孩子走好課外閱讀的第一步.2、讀故事,積累讀書的快樂.平時,讓孩子們在書包里放上一兩本圖文并茂且含拼音的兒童讀物,讓他們知道書將是自己的終生伙伴.課間、閱讀課時,讓孩
3、子們掏出課外書專心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3、講故事,分享讀書的快樂.為了讓孩子把閱讀快樂充分釋放出來,可以引導孩子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故事講給小伙伴、爸爸媽媽聽,讓他們感到讀書的快樂.這種讀書的快樂會再次激發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大量閱讀.四、每天和孩子交談.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孩子聽說讀寫的水平.平時擠出時間與孩子多交談,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學習情況,還可以培養孩子說話的水平.作為家長應注意提升交談的質量,通過經常性的交談,在幫助孩子形成對事物正確看法的同時,使他們的“說話逐步做到條理清楚,意思明白,內容豐富.五、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家長應在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的同時,
4、注意在家庭中營造濃郁的學習氣氛.孩子讀書、寫字、做作業時,家長不宜在一旁觀看電視、說笑娛樂,而應該或工作,或讀書看報.由于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也較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長期在不安靜的環境中學習,容易造成孩子讀書學習不專心,思想易于開小差的毛病.六、設置學習階梯,及時表揚鼓勵.學習語言要靠日積月累,因而對于孩子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要求不可一下提得太高,可將學習目標化解成幾個階梯.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要及時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上多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如何學好一年級數學一、熟悉數一有趣的“0“一年級0可以表示沒有,“0可以參加計算,“0在數中起到占位作用,“0可以表示起點,表
5、示0度.二基數與序數表示物體的多少時,用的是基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時,用的是序數.基數與序數不同,基數表示物體的多少,序數表示物體的排列次序.二、數一數一數簡單圖形數零亂放置的物體或數某一類圖形的個數時,應先將所有物體依次標上序號,可以根據序號,順序觀察,數準指定的圖形.注意對于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觀察的結果也會不同.因此在數簡單圖形時,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二數復雜圖形數復雜圖形時可以按大小分類來數.三數數按條件的要求去數.三、比一比當比擬的2個對象整潔的排列時,很容易采用連線比的方法比擬出誰多誰少.如果比擬的2個對象是雜亂排列的,可以通過數數目的方法進行比擬.
6、也可以采用分段比的方法.四、動手做一擺一擺要善于尋找不同的方法.二移一移五、找規律一圖形變化的規律觀察圖形的變化,可以從圖形的形狀、位置、方向、數量、大小、顏色等方面入手,從中尋找規律.二數列的規律數列就是按一定規律排成的一列數.怎樣尋找數列的規律,并按規律填出指定的某個數是解題的關鍵.三數表的規律把一些數根據一定的規律,填在一個圖形固定的位置上,再把按照這一規律填出的圖形排列起來.從給出的圖形中尋找規律,根據規律填圖是解題的關鍵.六、填一填(一)填數字給出的算式是一組,不同算式中相同圖形中所填的數字是相同的.在做這些題時,不要為只填出一個答案而滿足,應找出所有的答案.如果不必要一一列出時,應
7、給以說明,這才是完整、正確的解答.(二)填符號比擬2個數的大小,首先要比擬2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大;其次,當2個數的位數相同時,從高位比起,相同數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當2個數各個相同數位上的數都分別相同時,這2個數相等.比擬2個算式的大小的方法是:(1)同一個數分別加上(或減去)1個相等的數,所得的結果相等;(2)同一個數分別加上2個不同的數,所加的哪個數大,那個算式的結果就大;(3)同一個數分別減去2個不同的數,所減的哪個數小,那個算式的結果就大;(4)2個不同的數減去同一個數,哪個被減數大,那個算式的結果就大.七、說道理做數學題,每一步都要有理由,要把道理想清楚,說出來.八、應用題一
8、道簡單的應用題,是由條件和所求問題組成的.一般先說題意,再列算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一定不會好.孩子剛入一年級,就要抓緊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前提.1 .培養獨立學習數學的習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當孩子第一次學習時,就要嚴格要求,做到標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就應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特別是獨立寫作業的習慣.比方,家長為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獨立學習環境,孩子在家做作業時家長只看書,孩子做數學作業時,家長可收走課本,像對測試一樣對待作業.檢查作業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完成,允許孩子翻書,查漏補缺.2,培養
9、有效學習數學的習慣作業磨蹭是剛入一年級孩子的毛病.對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家長有必要制定一些強硬政策,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教育孩子,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或邊做作業,否那么會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思想開小差等.3,培養主動學習數學的習慣如今的家長熱衷于為孩子安排學習生活,如放學回家后、節假日怎么過,學習方案怎么制定等,很容易造成孩子反感,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尊重孩子的個性.家長應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方案,讓孩子參與到學習方案中來,把決定權還給孩子.如果學習方案在兩周內執行不力,家長再站出來提建議.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盡量防止用實物獎勵的方式刺激孩子學習,這樣容易養成壞習慣,不利于主動學習.孩子自己
10、能做的事讓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讓孩子學習,任何別的事全由父母包辦,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能培養刻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習和求知的最大動力,興趣的培養在孩子學習數學的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 .參加游戲,增添興趣妙趣橫生的數學游戲活動,會像磁鐵般把孩子牢牢地吸引到數學學習上來,滿足孩子學習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例如:輔導學習“8的分與合這局部內容時,可以這樣給孩子講:“媽媽這里有個袋子,袋子里有一些畫片.我們先來做個游戲:你從袋子里拿出的畫片數.然后告訴媽媽你拿出的畫片數,媽媽很快就能知道袋子里還有幾個畫片,相信嗎?想不想來試一試?家長和
11、孩子一起做游戲,連續做兩次.然后媽媽對孩子說:“媽媽為什么猜得又對又快呢?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嗎?"袋子里一共有8個畫片最后,媽媽告訴孩子:“由于媽媽知道袋子里一共有8個畫片,是根據8的組成想出還有幾個畫片的.這種游戲可以增添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3 .聯系生活,激發興趣數學的輔導要充分考慮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使孩子們有更多的時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如:一棵樹上有3只烏,又飛來了2只,一共有幾只鳥呀?媽媽買了5個蘋果,你吃了2個,還剩幾個呀?等等,當孩子說出幾加幾或者幾減幾時馬上肯定表揚,并問她是怎么知道該用加法或者
12、用減法算的,讓學生首先知道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幾和幾合起來,就用加法算.求還剩幾個,就是從幾里面去掉幾,用減法算.這樣經常練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水平,也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使孩子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感到困難,有得心應手之感.5 .走進生活,穩固興趣比方在教學?生活中的數?這一單元時,對于自然數的基數意義,我們可以啟動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數物體的經驗;至于序數含義,那么可以讓學生排排隊,數一數自己排在第幾;也可數一數自己的家住在第幾層樓,在同一層樓中從左往右是第幾戶,從右往左又是第幾戶行之有效的輔導方法給孩子輔導數學,可以靈活多變,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輔導,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
13、候,把看到的、聽到的,能找到數學問題的就提出讓他去想;不只是講書本的知識,還要把實際問題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提出來讓他思考;不只是動筆計算,還要培養孩子動手實驗操作的水平.1 .問題靈活,激發孩子思考好多家長給孩子輔導數學就是呆板的幾道算題,這樣孩子容易厭煩,會對數學沒有興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這時你如果反過來編題:哪兩個數相加得10德樣的算式共有幾個?有規彳嗎?讓孩子找到:0+10,1+9,2+8,3+710+0這一規律后,又提出那兩個數的和等于117這樣的式子共有幾個?然后提出兩個數的和等于100,這樣的算式能編出幾道?這些問題可培養孩子探索數學規律的水平.2 .動
14、手操作,讓孩子去體驗、領悟為考孩子的智力,家長會給孩子提出:一張長方形的紙片有四個角,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孩子會脫口而出,“3個.這時家長不要告訴孩子答案,要孩子親手去剪一剪.一剪才發現有5個角.繼續剪,看能不能剪出3個?當孩子沿著又t角線剪得3個角時,這高興勁兒就不用提了.5 .借助兒歌,幫助記憶兒歌淺近形象,有節奏感,易記憶,深受兒童喜愛,是學生最易理解和接受的一種文學形式.當枯燥無味的數學公式、法那么讓學生感到“厭學,時,就把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編成兒歌,讓數學知識“活起來.在學習數字1一10時,書寫和記憶有一定難度,因此,可以借助兒歌來幫助學生記憶.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3
15、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6像哨子嘟嘟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圈,9像勺子來盛飯,10像火腿加雞蛋.在學習了數的大小比擬時,熟悉了“>“<“=號,學生對“>“<容易混淆,就借助兒歌“大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來記憶,突破了難點.饒有趣味的兒歌,讀來朗朗上口,記憶起來容易、深刻,既有助于提升水平,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4.獨立審題,善于思考作為家長要正確熟悉審題在孩子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將注意點放在孩子作業的結果上,對于出錯的結果只歸結為“不會、“不認真,這樣勢必將孩子引向一種錯誤的學習方式上.一年級是起始年級,是孩子系統學習數學的起點,如
16、果能正確引導孩子審題,就會加速學生在審題中思考.作為家長,不能讓孩子錯失了審題的時機.要把孩子每次的作業當成是他又一次新的挑戰,遇到困難時,耐心地聽他說,幫助尋找原因.當孩子審題困難的時候,你不妨告訴孩子,“我也不明白題目叫我做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想想.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將題目要求表達給你聽,在表達的過程中既鍛煉了他語言表達的水平,也讓他有時機進一步審視題意.作為家長,可以根據情況適時地圍繞題目中的一些關鍵詞向孩子發問促其思考,這樣變孩子"等答案為孩子“解問題,一次次成功的體驗會促進孩子養成審題的習慣.要了解一年級數學的內容及要求:第一學期:(1)1到10各數的熟悉、寫法和加減法.包括
17、:實物圖,數10以內的數,1到5各數的熟悉和寫法,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0的認識和寫法,力口0、減0和得數是0的減法,6到10各數的熟悉和寫法,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連加、連減式題.(2)11到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包括:數11到20各數,十和幾組成十幾,11到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鐘面的熟悉(會看整點鐘).(3)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減法.包括:20以內的進位加法,加法和減法的簡單應用題.(4)熟悉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初步熟悉.第二學期(1)20以內的退位減法.(2)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包括:數100以內的數,熟悉個位、十位,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
18、和相應的減法,元、角、分的熟悉和簡單的計算.(3)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4)熟悉圖形.長方體、王方體、圓柱、球的初步熟悉.2.幫助孩子掌握數的概念.孩子在入學前,可能會數會認20以內的數,但不等于了解這些數的實際意義.家長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幫助孩子建立數的概念.(1)熟悉一個數的數值,建立基數的概念.如“5是一個抽象的數值,要求孩子在實際生活中說明“5所表示的實際數量.如“國旗上面有五個五角星,每個五角星又有五個角,“
19、一只手有5個指頭,家里有5口人,5個蘋果,.還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連續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量一根長5尺的麻繩,時鐘敲了五下,.從而使孩子知道一個抽象的數可能表示的實際數量是很豐富的.(2)熟悉一個數的序數,建立序數的概念.就是要熟悉一個數或一個物體在一個自然數列或一組物體中的位置和次序.如:應知道“7在“6和“8中間;7大于6,但7小于8,練習孩子用多種方式練習計數.首先,按自然數數列逐個出現以數軸上的點表示數,有利于對數序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利用兒童生活實際中的數字材料讓兒童順數、倒數或嵌數.教孩子知道用來表示數量多少的數叫做基數.如1個、2個、3求書、4輛車、5個茶杯,用來表示次序的數叫做序
20、數.如第一、第二、第三本、第四輛、第五個座位,.(3)熟悉數位,掌握十進制的概念.知道10以內的數是以“個為計數單位的.熟悉20以內的數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進一的情況,要求孩子熟悉滿了十就要有一個大的新計數單位出現,即,10個“一就是1個“十,10個“十就是1個“百,掌握數位的順序和進率,這是讀數和寫數的根底.(4)正確的讀數和寫數.孩子第一次學習讀數和寫數,可將數字形象化,并編成兒歌:1象小棒,2象小鴨,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稱鉤.6象電燈泡.7象鐮刀,8象把子.9象哨子,指導孩子寫數要求嚴格掌握每個數字筆2順和結構,寫得正確、勻稱、標準、迅速,不能亂畫或倒筆,區別易混的6和9、9和7,著
21、重練習難寫的數字8和0.(5)正確熟悉“0的意義.家長如果問孩子“0表示什么?孩子會說.“0表示一個也沒有.這時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不全面的.“0還可以表示溫度,攝氏0度時,水就結冰了,能說沒有溫度嗎?“0還可以表示起點,如:數軸和米尺的起點就用0來表示.0在1的前面.“0還可以占住數位,少了0或多了0,數就會發生變化.3 .讓孩子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打好加、減運算的根底.掌握數的組成、建立數群的概念.數的組成就是說一個數由哪幾個數組成的,或一個數有幾種分法.數的組成知識是計算加、減法的根底,兒童掌握數的組成越多,越牢固,計算的方法就越靈活,越快.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是20以內數的計
22、算根底,20以內數的計算又是多位數計算的根底,所以說指導孩子學好10以內數的熟悉和加減法是很重要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熟練掌握,在很大程度也取決于學生對10以內的組成與分解的熟練程度.20以內的進位加法對數的組成與分解幾乎是同時進行的.4 .增強算練習,促進計算水平的提升.現行教學大綱要求一年級學生要能夠熟練地口算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這說明一年級的學生口算練習是很重要的一項練習.對1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通過練習要能到達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其口算標高應在1分鐘內,一般要求能答30道題,優秀者能口答4050道題,希望家長能用口算卡片對照
23、時間練習自己的小孩.5 .幫助孩子提升解答簡單應用題的水平.現行教學大綱要求一年級學生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意義解答加法和減法的簡單應用題.能夠說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初步了解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正確地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根據這個要求,家長們可看教材,要明確應用題的計算是從學生開始認數和計數時就開始了,如數學課本第一冊第6面上方的圖就是一個應用題,要求學生根據圖意說出條件和問題:其意思是2個小朋友在掃地,又跑來一個小朋友參加掃地.這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在掃地?前面是條件,后面是問題.因此希望家長配合教師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逐步提升孩子的觀察水平和口頭發表水平.6 .輔導中、高
24、年級數學時應注意的假設干問題:(1)如果說簡單應用題(一步計算的應用題)是解容許用題的根底,那么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那么是教學的關鍵.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特點是:只有應用題所要求的問題,而解題需要的兩個條件,往往是一個,一個未知,也就是把解題必須具備的這個條件隱藏起來,在題目里沒有出現,而這個條件屬于第一步計算解答的問題,必須由解題者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叫做中間過渡問題.這個中間問題是尋求解題途徑的關鍵.因而,教學兩步計算應用題就必須指導孩子把腦筋用到想中間問題上去.下面,就上述這個問題介紹幾種方法供家長們參考:分解成兩個簡單應用題,指導學生探求中間問題.教學例題“某小學舉行冬季運動會.有男運發動524
25、名,女運動員比男運發動少87名,一共有多少名運發動?,先把這道題分解成兩道連續性的簡單應用題:“某小學舉行冬季運動會.有男運發動524名,女運發動比男運發動少87名,女運發動有多少名?“某小學舉行冬季運動會.有男運發動524名,女運發動名,一共有多少名?把上題的答案填入此題的括號里,作為條件.通過這兩道題的練習,再同例題比擬,啟發學生說出解答例題必須先求出女運發動多少名.這樣就會使學生清楚看到,要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一定要先想出中間問題.變換簡單應用題的條件,導出兩步計算應用題,指導孩子探求中間問題.兩步計算應用題是在簡單應用題的根底上組成起來的.根據這個特點,教學上述例題時,先指導學生練習一道簡單應用題:“某小學舉行冬季運動會.有男運發動524名,女運發動437名,一共有多少名運發動?然后把“女運發動437名改成“女運發動比男運發動少87名變成例題,再指導學生解答,最后家長引導學生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