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實現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 郭 輝 東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而且是地球上唯一總量不斷增長的資源。城市垃圾是一種特殊的混合物資流,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問題。非典疫情以后,人們開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城市垃圾如何處理。怎樣看待城市垃圾?怎樣把垃圾變廢為寶?本文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的思路,就是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一、垃圾圍城城市垃圾已成為一大社會公害 垃圾是人類社會的排泄物,是人類生存的記錄,垃圾文明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凡是有人群的地方,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每月每時都有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垃圾、醫療垃圾。當今考古發現的人
2、類早期活動遺址,實際上就是早期人類的垃圾堆放場。考古學家的發現不斷證明,人類文明,特別是城市文明是建立在垃圾堆之上的。現在有些城市比幾千年前的原地高出幾米到10多米,就是垃圾日積月累堆存的結果。城市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結晶,是帶動整個社會前進的火車頭。21世紀將是一個城市世紀,市場經濟的最高形態和完整體現是城市經濟。城市化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做城里人就意味著做一個現代人,做一個文明人。早在20世紀之初,世界人口只有14%居住在城市,但到80年代末,這個數字已變成47%。今天,全世界60多億人口中,有近一半是城里人,而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達80%以上。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我國現在城市化
3、水平已經達到36.09%,城市人口44,594萬人,還有至少8000萬農村流動人口在各個城市之間跑來跑去。據預測到201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46%左右,即每年將有1200萬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城市是垃圾的制造工廠。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簡稱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和為城市活動提供服務中所產生的綜合廢棄物。目前,我國城市垃圾年產量約1.3億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國家。影響城市垃圾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生活收入、居民消費水平、生活習慣、季節和氣候、城市人口規模、經濟發展程度和所處地理位置等,其中以經濟發展程度最為重要,如燃料結構直接影響到城市垃圾的組分結構和它的
4、產生量。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垃圾總量不斷增加,生活水平較高的地區垃圾中的含“金”量也相對較高。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垃圾的構成有十分明顯的區別。據調查,大城市的垃圾構成中有機物成份約占總量的31%36%以上,無機物成分約占60%,廢品約占4%6%;中小城市的垃圾有機物成分約占其總量的20%,無機物成分約占65%,其余為廢品。南方城市垃圾的有機物高于北方城市。國內外城市垃圾成分比較情況見下表:國內外垃圾成份比較表 類別 有 機 類 () 無 機 類 () 地區 動植物 廚房垃圾 紙張 塑料 橡膠 破布 合計 煤 渣 土砂等 玻璃 陶瓷 金屬 其他 合計
5、 美 國 22 47 4.5 73.5 5 9 8 4 26 英 國 28 33 1.5 3.5 66.0 19 5 10 34 日 本 18.6 46 18.3 82.9 6.1 10.7 16.8 德 國 16 31 4 2 53.0 22 13 5.2 7 47.2 法 國 15 34 4 3 56.0 22 9 4 9 44 上 海 42.7 1.6 0.4 0.4 45.2 53.7 0.4 0.5 54.7 北 京 50.2 4.1 0.6 1.1 56.2 42.2 0.9 0.8
6、43.9 武 漢 26.5 2.3 0.3 0.7 29.9 68 0.8 0.1 1.0 70 南 寧 14.5 1.8 0.5 0.6 17.5 81.5 0.6 0.5 82.4 株 洲 8.7 1.6 0.9 1.2 14.2 83.4 2.2 85.6 80年代以來,中國設市城市由不足200個增加到688個,建制鎮由2000多個增加到1.7萬多個。有關統計數字表明,在全國城市中,2000年城市垃圾產出量已達1.5億噸,100萬人口以上大城市垃圾人均產生量為1.13公斤1.36公斤,人均年產生量為450公斤500公斤,并以8%10
7、%的速度遞增。此外,工業廢渣的排放量為城市生活垃圾的10倍,其中大部分尚未進行合適的利用。我國2003年城市垃圾產生量將達2億噸,累計堆存量已達70多億噸,占地約80多萬畝,全國有200多個城市已經被垃圾包圍并逐漸向農村蔓延。截止2001年,全國664個城市共建有各類垃圾處理場741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為58.2%,無害處理率不足20%,每年仍有5600萬噸露天堆放在郊區,城市周圍的垃圾處理場越建越大,垃圾越堆越高,垃圾圍城絕不是危言聳聽。北京市目前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已達250多公頃,預計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12000噸,年產生量將超過436萬噸。城市垃圾綜合回收利用,對湖南
8、省來說,既任重道無,也前途光明。湖南省市鎮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1.5%提高到2002年的32%,城市數量由10個增加到29個,小城鎮由154個增加到1023個。“十五”期間,湖南省設市城市將達到34個,建制鎮1167個。2005年長株潭三市市區人口達410萬以上,長沙市將成為人口規模超過200萬人的特大城市,衡陽、株洲、湘潭、岳陽達到1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規模,常德、郴州、永州、懷化、婁底、益陽、邵陽達到50萬以上人口規模,張家界、吉首市達到20萬以上人口的城鎮規模。得不到妥善處理的垃圾不僅污染人們生活環境中的社區、空氣水源、河流,而且吞噬著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長沙市200
9、3年4月28日正式啟用的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場就占地達2300畝,設計最終填埋標高300米,總庫容4500萬立方米,這座相當于岳麓山那么高的填埋場服務年限也只可用40年。城市垃圾不但含有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在堆放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酸性和堿性有機污染物,將其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它是一種集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性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物。城市垃圾運到城郊裸露堆放,造成對水體、土壤、大氣的污染和疾病傳播,已日益成為一個污染環境、困擾人類的社會問題。例如:被稱為“白色垃圾”的發泡餐具含有16種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如不及時加以回收,將在垃圾中變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斷累積。電池中含有鋅、鉛、鎘、汞、錳等重金屬,一節
10、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使用價值。近20年30年來,隨著高分子材料、五顏六色的塑料、包裝材料及電池的大量使用,使垃圾成份日趨復雜,其危害也越來越重。垃圾堆放不僅污染環境還大量占用耕地、毀壞良田。就國家而言,發達國家制造垃圾的能力遠遠大于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據資料顯示,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垃圾量上升了80%,到2000年底又增加了20%,現在美國年均產出1.6億噸垃圾,足以在1000個足球場上堆成30層樓那么高的垃圾山。在歐洲大陸,許多國家也在垃圾問題上一籌莫展。德國8000萬人口,每年制造3000萬噸垃圾。用德國人的話來形容,把這些垃圾裝在一列火車上,火車頭在德國,車
11、尾已到中部非洲。二、變廢為寶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怎樣才能搞好垃圾的回收利用?垃圾變廢為寶的出路何在?世界各國都在探索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做到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循環經濟”一詞,是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循環是指在一定系統內的運動過程,循環經濟的系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就是由“人=經
12、濟=自然”的單循環模式變為“人=經濟=自然”良性雙循環發模式。發展知識型經濟和循環型經濟,是新世紀國際社會的兩大趨勢。所謂循環經濟,就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的特征是“高開采、高生產、高消費、高排放”,是由“原料產品廢物”所構成的物質單行道流動的經濟,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要求把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組織成一個“原料產品剩余物產品”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實現少投入、高產出、低污
13、染,盡可能把對環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的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在人的行為方式上,要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的自然觀、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依靠大自然自身的修復能力來恢復生態。垃圾處理是人類的一大麻煩事,第一道工序要求城市居民按照不同種類的廢棄物進行分類扔放,并將其納入法制軌道。目前,城市固體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工程的進展情況見如下示意圖:城市固體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工程示意圖生活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不僅可以減少污染,而且能夠節約資源,增加財富。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60公斤,節約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
14、獲得700公斤二級原料,25個汽水瓶可制作一件再生的短上衣。每回收1噸廢綱鐵可煉好鋼900公斤,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廚余垃圾,包括剩飯剩菜、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300公斤有機肥料。城市垃圾綜合回收利用可得到的產品見下表:從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得到的產品一覽表 可制成彩色路面磚、路基石、護坡用磚、防洪用磚、高速公路用材、圍墻用磚、建筑用磚可制成有機復合肥,可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質可提取廢塑料:可制作聚苯乙烯單體;可作增塑劑防水涂料;可裂解成柴油、汽油,1噸塑料可裂解700公斤無鉛汽油、柴油可分離再生纖維、廢
15、棉紗+碎布+合成纖維廢料切料機打碎回絲再生棉可分離廢玻璃:可生產馬賽克、回收一噸廢玻璃可生產石英700公斤,少用純堿300公斤,節約煤10噸,節約400度電可分離廢金屬直接送去回收廢紙回收再利用廢橡膠回收再利用廢木屑回收可做人造板 三、物盡其用城市垃圾處理“零”排放能夠實現 按照物質不滅定律和元素周期率的科學涵義,任何物質,不管是固態、液態、氣態,還是化分或化合成為新的物質,物質的特性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形態或結構不同而已;不管是無機物、有機物,還是金屬或非金屬,每一種元素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存在形式和用途。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實就是探索并實現物盡其用的方法和途徑。“垃
16、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垃圾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地球上唯一總量不斷增長的資源。所謂垃圾,只是在當時條件下特別是在當時技術條件下,不能用于生產生活需要的廢棄物。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類需求的演變,一些廢棄物就有可能成為適合于人類某種需要的資源,腐朽可以化為神奇,就是人們常說的化害為利,變廢為寶。一般說來,在城市垃圾中,40%50%是可以收回的,也有的人認為80%是可以收回的。對城市垃圾的進一步綜合回收利用,今天危害人類的垃圾將來一定能夠造福人類。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一般處理城市垃圾的工藝路線如
17、下:在貯放池進行除臭、消毒、除塵預處理,然后進行分類篩選,分選出回收物、可燃物、有機物、無機物、可燃物、有毒物。垃圾分類是合理利用與妥善處理的基礎。城市垃圾分類情況為:不可燃物、大件垃圾、家用電器、紙類、廚余垃圾、纖維類、草木皮革、塑膠類、塑料類、污泥類、有毒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廢棄物的綜合回收利用,有兩種方式;一是原級資源化,即把廢棄物生成與原來相同的產品。如將廢紙生成再生紙、廢玻璃生成新玻璃,廢鋼鐵生成再生鋼這種方式的利用,可以減少原生材料量的20%90%;二是次級資源化,即把廢棄物變成與原來不同的新產品,如把無機物制作建筑材料,彩色路面磚等,把有機物制作成有機復合肥等。這種利用方式
18、,可減少原生材料量的25%。長期以來,我國絕大部分城市采用露天堆放和簡易填埋的原始方法,這種處理方式對土壤、地下水、大氣等都會造成現實的影響和潛在的危害。城市在不斷擴大,而城市周圍的水塘、低洼地逐漸被垃圾所填埋,城市再擴容的部分又建在被垃圾填埋的土地上,這些未經任何處理和無害化措施的垃圾,由于雨水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浸潤,使垃圾中有毒物質進入了自然水循環系統,造成了極難恢復的二次污染。如果處置不當,產生的可燃氣體還會爆炸。利用微生物的活動將城市垃圾中的易腐有機物質轉化為土地易接受的,含有一定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有機肥料,用這種方法處理城市垃圾中的易腐有機物叫堆肥。但是,堆肥要求城市垃
19、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含量大于40%,剩余的要另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進行惡臭防治,灰塵控制,污水處理,還要控制殘渣中的重金屬和PH值。綜合回收利用處理法,就是根據城市垃圾組分狀況選擇不同的處理技術,如可燃物含量高的垃圾適合焚燒,可腐有機物、水分含量高的垃圾適合堆肥;無機物含量高的適合填埋,有用物進行回收再利用。這種方法,集中了填埋、焚燒和堆肥的優點,適合中國國情。我國目前幾種垃圾處理方法每噸投資情況為:填埋法投資約36萬元,焚燒法投資約3435萬元,堆肥法投資為3萬元。從投資成本與產出效益來看,選擇哪種處理方式,一定要進行比較與鑒別。許多國家對垃圾處理采取焚燒的辦法,如日本的垃圾焚燒量占垃
20、圾總量的74%。焚燒時可以發電,焚燒后的剩余物減量化顯著,減量一般達70%,減容一般達90%。但是,若用垃圾焚燒發電,則必須注意垃圾中的有機物含量,可燃物質較少,想燒也燒不起來。城市垃圾高熱值大于3349kj/kg時,就可不用輔助燃料直接燃燒。理想的進爐的低位熱值應高于4180kj/kg,含水率小于50%,灰分低于30%。我國中等城市的垃圾熱值一般在25124605kj/kg,大城市的垃圾熱值可達到43896560kj/kg。因此,選擇焚燒方式時一定要注意垃圾中可燃物質的熱值。四、綠色文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的對策建議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原則,建立綠色
21、經濟和綠色城市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進入新的世紀以來,國內外學術界提出了環境革命的新理念,認為環境革命是繼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面臨的第三次文明方式的革命。農業革命因其損害自然生態而被稱之為“黃色文明”,工業革命因其嚴重污染環境而被稱之為“黑色文明”。環境革命是一場以可持續發展為特征的革命,追求的是經濟發展與環境雙贏、人類與自然和諧的新的“綠色文明”。21世紀議程提出“到2010年,所有城市都要建立符合環境質量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廠,使全部生活垃圾都得到處理”。建設部規劃提出“到2010年要建成一大批垃圾處理設施,大力開展固體廢物的回收再利用,使城市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以上”。
22、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個目標之一。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使人、社會與自然保持協調關系和良性循環,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要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設備和產品,按照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型城市的發展思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我國“十五”計劃明確提出:“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提倡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采用高新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等能降耗,綜合利用,實行污染全過程控制,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十五”期間新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在線教學課件》課件
- 2025標準新車購買合同樣本
- 2025房產的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社保代理合作合同
- 2025年工業廠房建設借款合同模板
- 2025私營企業員工勞動合同
- 2025年版簡易房屋租賃合同范本下載
- 《金融市場分析》課件
- 2025年合同風險管理:固定總價合同的潛在危機
- 股權轉讓合同可打印
- 道德與法治項目化學習案例
- GB/T 311.2-2013絕緣配合第2部分:使用導則
- GA 1517-2018金銀珠寶營業場所安全防范要求
- C語言期末考試試題南昌航空大學
- 取消訂單協議模板(5篇)
- 東風天錦5180勾臂式垃圾車的改裝設計
- 浦發銀行個人信用報告異議申請表
- 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練習題知識講解
- 防孤島測試報告
- 按摩常用英語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