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學 年 論 文大學生逃課探析基于管理心理學的視角學院名稱:教師教育學院專業班級:教育學(師范)2010級學生姓名:周星學 號:3101906011指導教師姓名:全守杰2013年1月目錄第一章 大學生逃課現狀1第二章 大學生逃課原由分析22.1 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關系22.2 師生間的熟悉和溝通32.3 教師的人際吸引32.4 學生對逃課的歸因偏向42.5學生群體作用的弱化5第三章 大學生逃課對策研究63.1個性心理分析防范大學生逃課63.2 群體心理分析防范大學生逃課73.3管理行為分析防范大學生逃課83.4領導行為分析防范
2、大學生逃課9致謝11參考文獻12大學生逃課探析基于管理心理學的視角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逃課問題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種種問題中較為重要的問題。當前我國大學生逃課現象總的情況是按年級逐級增加的,其原因還是多方面的。當討論逃課的原因時,我們很難僅就某一角度來做絕對性的論斷, 筆者選取從管理心理學的視角來對“大學生逃課”現象原因及應對策略進行分析。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逃課者的心理活動規律,對逃課學生加以輔導以及幫助教師改進其教學管理工作。管理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產生原因,目的在于激發動機,推動行為,改造行為,提高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該理論對研究大學生逃課心理以及
3、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推動其去上課,改造逃課行為,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制定出管理學生個體、群體、組織的科學管理方法,促進教師組織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均具有很強的借鑒性和可行性。所以筆者將運用管理心理學的個性心理、人群心理、管理行為、領導行為等相關知識對校正大學生逃課行為進行研究,從而指導教師使課堂教學管理的職能發揮作用,科學有效防范大學生逃課行為。關鍵詞:大學生 逃課現象 管理心理學 群體心理 領導行為The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ruancy Phenomen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Ps
4、ychologyAbstract: With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ut class problems becom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in the problems of the more important problem.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students truancy phenomenon overall situation is increas
5、ed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grade, its reason is various.When discussing the reason of skip classes, it is hard to just a certain Angle to the absolute judgment, the author sel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es" phenomenon causes and
6、strategie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Maybe can help us to better grasp the skip classes of psychological activity regularity, the students skip classes to guidance and help teachers improve their teaching management work.Management psychology is the study of human activities cause, the purpose is to
7、 stimulate motivation, promote behavior,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improve the people'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This theory to study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es psychological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omote its go to class, transform cut class behavior, impro
8、v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Teachers develop management students individual, group, organiza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improve teachers' organ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have very strong JieJianXing and feasibility. So the author will use managemen
9、t psycholog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 crowd psychology, management behavior,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other related knowledge on correcting students truancy behavior, so as to guide teachers make the class teaching management functions play a rol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o prevent students trua
10、ncy behavior.Keywords: undergraduate Skipping Classes on College Campus managerial psychology group mind leader behavior大學生逃課探析 基于管理心理學的視角第一章 大學生逃課現狀大學生上課缺勤現象是現在中國高校很普遍的現象。據人民日報記者調查王鳳華,李靖靖,. 高職院校學生逃課問題探究J. 中國成人教育,2012,(10).,在大學校園里,基礎課逃課率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專業課的逃課率在百分之二十, 至于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史等公共課學生到課率僅有百分之五十。另外,目
11、前我國高校學生逃課問題比較突出,名牌大學和大部分重點大學的逃課情況,尚處于正常狀態,一般院校和高職高專的學生逃課問題比較嚴重,逃課率偏高,而且大都屬于消極逃課范圍。大學生逃課的比例是按年級,從大一到大四,逐級增加的。大一階段逃過課的學生在40 %以下,經常逃課的學生在5 %以下;大二逃過課的學生為50 %左右,經常逃課的學生占5 %;大三,逃過課的學生在60 %左右,經常逃課的學生為10 %左右;大四,逃過課的學生占70 %以上,經常逃課的學生在13 %以上。 從經常逃課的學生比例看,由大一到大四,從5 %升為13 %,變化特別明顯。 值得提出的是認為100 %的學生都逃過課的人占到了24.
12、6 %。70. 3 %的學生認為如是有適當的理由逃課是可以接受的;占18. 5 %的學生對這一現象持無所謂的態度;持堅決反對意見的人占42. 4 %;持贊成意見的人占43. 3 %謝景慧,. 大學生逃課現象的矯治對策J. 教育與職業,2008,(29).。面對愈演愈烈的大學生逃課現象,各高校及高校教師用于改善缺勤現象的“妙招”也紛紛出臺,例如用ipad、藍牙等趕潮流的技術點名、專門發出了“禁逃令”,教室安裝指紋考勤機等等。讓人應接不暇、啼笑皆非。然而用這些技術性的方法來防范大學生逃課,畢竟是治標不治本;頂多治的了硬性逃課,卻難防大學生的隱形逃課。“所謂隱性逃課是指學生按時來上課,但實質則“形在
13、而神不在”,不聽教師講課,自學其他科目、睡覺、聊天、玩手機、發呆、想事情等。”程淑華,. 高校課堂“沉默癥”與“逃課熱”攻克策略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7).究竟大學生逃課現狀如此之猖獗的原因是什么?再者逃課不管有多少“好處”或多少理由,無論如何總不是學習生活中的正常現象,逃課還是教與學過程中的一種行為表征,卻不是教與學過程中所預期的正向行為,因此,對逃課這種行為理應給予重視和解決。但當討論逃課的原因時,我們很難僅就某一角度來做絕對性的論斷,上述影響教與學的各式變項皆有可能成為逃課的關鍵。筆者將就從管理心理學的視角來對“大學生逃課”現象原因及應對策略進行分析。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
14、逃課者的心理活動規律,對逃課學生加以輔導以及幫助教師改進其教學管理工作。“管理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產生原因,目的在于激發動機,推動行為,改造行為,提高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蘇東水著.管理心理學M.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 該理論對研究大學生逃課心理以及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推動其去上課,改造逃課行為,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制定出管理學生個體、群體、組織的科學管理方法,促進教師組織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均具有很強的借鑒性和可行性。第二章 大學生逃課的緣由分析2.1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關系事實上,教學本是師生的互動過程,其基本關系即S R 的聯結關系。教師全身心投入于教學情境中,學生則據此
15、作出反應,教師以他的外在形象條件和內在特質作為刺激變項(S)出現在學生面前,而學生則以此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R),其中包括正向的接納教師、喜歡教師、愿意上課、參與上課,以及負向的拒絕教師、討厭師、不喜歡上課與逃課等。與此同時,學生的反應又是教師據以反應的刺激,比如學生上課認真、反應熱烈,教師必然會表現出準備充分、教學認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兩種相對的情況:教師提供的刺激如屬不當或不理想,固然會引起學生上課沒勁,甚至逃課,但學生反應如屬不當或不理想,比如心態不積極、學習意愿低落、動機不強、角色知覺錯誤,也同樣會引起教師上課沒勁或泄氣。因此,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關系可為正向的良性因果關系,
16、也可為負向的惡性循環關系。凡是正向的良性因果關系者課堂秩序就好,聽課率就高;而出現負向的惡性循環關系者,逃課率必然就高。2.2師生間的熟悉和溝通教師與學生一起從事教學活動組成的是一個群體,根據管理心理學中的群體理論,群體中的人際關系是群體動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師生關系不僅是單純的教與學的關系,他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還存在著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心理因素,對它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師生關系的心理需求,不僅有控制的需求,同時還有包容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因此,教師與學生要非常熟悉,要融為一體,兩者之間不僅要有信息溝通,還要有思想溝通和情感溝通。然而,大學實行較為寬松自由的教學制度,師生溝通
17、相對中學時代來說變少了,出現了許多教師只有在上課時方能與學生見面,課后便無影無蹤的現象,甚至出現教師上了一學期課,學生還不知道老師的姓名等現象。師生教學關系不協調,使學生不能了解和理解教師,教師也不去了解和關心學生,師生關系處于相當僵硬的狀態。相比之下,在中學時代,教師日夜陪伴著學生,對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變化相當了解和關心。因此,部分大學生由于不適應大學生活的變化,認為老師根本不關心自己,產生對教師的不信任和反感,他們在課堂里學習時得不到心理需求的滿足,進而對學習的課程也產生厭煩心理、逃避心理,表現在行動上便是逃課。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反正老師不認識學生,也不關注學生,上不上課老師根本不在
18、意,即使在意也發現不了,上課點名時隨便叫個同學頂替掩護一下也就過去了,逃課便漸漸變成家常便飯。2.3教師的人際吸引根據筆者做的一些調查,將學生最喜歡的大學教師分為五種類型,即新銳型(信息前沿,上課風格幽默隨意)、學者型(濃郁學者氣,學識淵博、專于學術)、隨和型(課上得一般,但樂于和學生交流,謙虛)、一見鐘情型(美貌或是帥氣,氣質佳)、打破沙鍋問到底型(善于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最喜歡的大學老師類型排行如下:學者型(34.2%)、隨和型(22.4%)、新銳型(19.7%)、一見鐘情型(14.5%)、打破沙鍋問到底型(9.2%)。將學生最不喜歡的大學教師分為五種類型:三心二意型
19、(位高權重,事務繁忙)、騎虎難下型(教學無經驗,云里霧里)、久疏戰陣型(趣味索然卻官氣十足)、百家講壇型(善于回憶,沉浸于自己的故事中)、遺世獨立型(上課無互動,全是抄筆記)。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最不喜歡的大學老師類型排名為:騎虎難下型(34.3%)、三心二意型(22.9%)、久疏戰陣型(20%)、遺世獨立型(20%)、百家講壇型(2.9%)。根據調查,非常有趣的現象是,老師的個人魅力也是學生逃不逃課的一個因素,教師氣質樣貌佳,學識淵博,精神飽滿,說話風趣,態度隨和,學生就愿意在課堂里耐心地聽講。外貌、能力、態度的相似性等都是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授課的技巧和
20、風格非常重要,有的老師教學方式模式化,課堂缺乏民主交流氛圍,只顧自己在臺上大侃特侃,傾銷式地把知識輸灌給學生,更有甚者,課堂內容完全朗讀教學課件,無暇顧及學生,下課了夾起課本頭也不回地離開教室。同學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很少有發表意見和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往往聽得索然無味或逃課或在下面干別的事情。如果老師能適當注意一點人際吸引,把學生視為朋友,以朋友的角色去講課,旁征博引,詼諧幽默,并言傳身教地去感染學生,效果也許會截然相反。2.4學生對逃課的歸因偏向當前大學生的外控傾向比較明顯,他們常將個人的挫折、失敗或不如意的事件,歸因于外在環境因素,而較少反過來思考自己的原因。比如,他們常常將逃課原因直接歸咎
21、于教師和學校,而不考慮自身的參與心態和投入條件。事實上,學生逃課的原因并不能單方面追究于教師,根據管理心理學常用的歸因理論,人們在做歸因判斷時,必須依賴共變原則,綜合考察多方面的線索來源。逃課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應考察其普遍性、區別性和一致性,其原因既可以歸于行為者的對方教師,比如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教學內容太陳舊、教學方法太死板、上課不生動、不吸引人、教學效果太差等;也可以歸因到客觀事件課程本身,比如該課程不重要、該課程容易自學、該課程設置不合理、開課的時間不合適等;還可以歸因于行為者本身大學生,比如學習缺乏自覺性、學習缺乏進取精神、懶散貪玩、對專業不感興趣、荒廢學業等。如果很多大學生總是逃
22、固定的幾個老師的課,盡管這些老師上的是不同的課程,有重要的課也有不重要的課,那么逃課的原因多半在于這些教師;如果對于某些特定的課程或在特定時間開的課(如雙休日、畢業前夕、就業旺季等)逃課的現象特別嚴重,而上這些課的老師如果改上別的課程或改在別的時間上課學生逃課情形大為好轉,那么逃課的原因很可能是課程本身或課程設置的問題;如果不管是什么老師上課,也不管上的課是否重要、開課的時間是否合適,總是那一部分學生逃課,而其他的同學并不跟著逃課的話,那逃課的原因應追究于這部分學生身上。上述分析可見,在討論逃課原因時,我們不能簡單地從某一角度做判斷。但歸因偏見是客觀存在的心理現象,不僅學生容易將逃課的原因歸咎
23、于教師或課程,作為學校和教師也容易將逃課的責任單方面追究于學生身上,而較少考慮改變教師和課程,這一點宜引起注意。2.5學生群體作用的弱化班級過去一直是大學生群體的一個最基本形式,班級具有鮮明的結構特征和目標特征,因此同一班級的學生比較容易有共同的價值和規范,其內聚力也較強。中學階段,一般以班級為單位上課,老師與學生又較為親近,群體的功能和作用很強,學生鮮有逃課者。大學也有以班級為單位上課的,其情形與中學基本相同,逃課現象并不多見。但現在大學一般不再以班級上課,往往是多個班級合起來上大課,有時甚至是跨系、跨專業的班級在一起上課,學生心理上的相互認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較弱,群體的規范和學生之間的
24、相互約束就難以起作用。尤其是很多大學實行學分制之后,學生群體作用進一步弱化,在一個課堂里上課的學生甚至互不認識,根本沒有“我們同屬于一個群體”的感受,群體內聚力、共同的規范及群體的壓力對某個學生個體而言似乎不復存在,上不上課完全靠個人的自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又有其它的因素影響,有較多的學生逃課也就不足為奇。第三章 大學生逃課對策研究課堂是由教師、學生與環境共同組成的強有力的互動情境,是一種獨特的社會組織。其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管理領導,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管理主體,環境是課堂教學管理的條件。因此,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是影響課堂教學管理的三個主要因素。要防范大學生逃課行為,降低大學課堂的缺勤率,就需
25、要綜合地從這三大要素出發,運用管理心理學的個性心理、人群心理、管理行為、領導行為等相關知識對其進行研究,從而發揮課堂教學管理的職能作用,科學有效防范大學生逃課行為。3.1個性心理分析防范逃課策略從調查來看, 65. 6 %的學生認為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適合自己的學習需要,他們選擇自學來作為課堂學習的補充,當然這種自學也包括逃課時間內的自學,這不僅會造成學生的顯性逃課和還會造成用硬性方式點名來挽留學生,外表看似“繁榮”的隱性逃課。即在按時到課的學生之中,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采用“老師你講你的,我做我的”的方式對待老師講課。管理心理學中,“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概括為不同層次的五種需要,他指出人的需
26、要是有層次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而人的行為是受多種需要支配的,在每一時期內總有一種需要占支配地位,正是這個占優勢地位的需要,對人的行為起主導作用,且這一優勢需要又隨著時間、地點、人的內外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的。” 蘇東水著.管理心理學M.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現代大學生處于青年時期,由于經濟文化政治環境的變化影響,使當代大學生具有批判意識、創新精神、競爭心理、自主意識、民主與平等意識、參與意識、個性張揚等具有時代性的新新人類特征。從而他們的需要也就具備了廣泛性,他們擁有獨特的需要并且需要的內容也是相當廣泛。他們擁有友誼的需要,被人理解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娛樂的需要、與異性交
27、往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等。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或是課下應當盡量多地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需要,并且進行理性的分析,因為大學生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無限的么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是眼前的,有的是長遠的等等。作為一名課堂教學管理者,要搞好對學生的管理,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出勤并參與到課堂中來必須關心大學生的需要,在了解和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做到逐步地、合理地解決。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巧妙地迎合學生的需要,關心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滿足合理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覺行動,創造積極有效的課堂氛圍。另外,筆者認為,要解決大學生逃課的問題,不宜籠統地使用“消除”或
28、“克服”之類的概念,要從學習的動機、目的入手,對學生啟發引導。 “動機是由某種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識的行動傾向”。大學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的內部力量,也是一種學習的需要。事實證明,良好的學習動機能使學生積極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自覺排除內外干擾,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產生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研究證明,動機層次越高,抱負越大,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越持久。因此,增強大學生學習動力,培養良好的學習動機,是解決大學生學習困難的重要手段。為提高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對大學生的進行分類輔導,例如對于大一新生應側重學習適應的輔導;對大二的學生,應該引導他們確立學習目標;大三的學生需要的幫助則是在沖突和選擇上尋
29、求一個平衡點,使他們在不耽誤學習的同時獲取更多的知識;大四學生需要的是擇業教育,幫助他們為應對未來的就業確定學習方面的內在需求。3.2群體心理分析防范逃課策略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預期的目的,管理的本質是協調,協調必定產生在社會組織之中,協調的中心是人,協調的方法是多樣的。” 李曉文,等.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4.根據這一觀點,協調人際關系是課堂教學管理的主要目的。據此,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分為人際關系模式和群體過程模式前者強調創造健康的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后者強調課堂是一種社會組織,具有所有社會組織的特征,管理活動的任務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形
30、成具有凝聚力的群體。管理心理學中,人群關系學派認為“搞好人群關系可以使企業領導的意圖便于貫徹執行,對實現企業的組織目標有利。”行為科學家對人群關系的看法是:“搞好人群關系是為了是部署貢獻出自己的才智,匯集各方面的知識、意見、經驗和決策技能,是公司的決策品質能獲得改善。”因而,可以看出,做為課堂教學管理者的教師搞好人群關系的重要性。教師不僅要搞好班級學生之間的人群關系,更要搞好作為人群一份子的自己與課堂學生之間形成的人群關系。這樣,不僅有利于老師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而且還能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共生”關系。形成“老師樂意教,學生愿意學”的和諧課堂氛圍。3.3管理行為分析防范逃課策略美國哈佛
31、大學教授梅奧曾經做過一項對管理心理學意義重大的試驗即霍桑試驗,該試驗提出了著名“社會人”假說,該假設認為:“人的行為動機不止是追求金錢,而是人的全部社會需求;由于技術的發展與工作合理化的結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樂趣和意義,因此,人們從工作上的社會關系去尋求樂趣和意義;工人對同事之間的社會影響力,要比組織所給予的經濟報酬,更加重視;工人的工作效率,隨著上級能滿足他們社會需求的程度而改變。”因而該理論的管理觀念啟示不僅僅強調了人際關系,個人需求對大學生逃課行為的影響,而且教師采取適當的激勵制度、滿足學生的社會性需要,與“成就的需要”,改變學生的外來控制與自我控制也會對提高課堂的出勤率和有效教學。管理
32、心理學中的目標管理是被美國企業界視為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行為科學家強調,通過目標的設置來激發動機,指導行為需要注意目標必須與動機相結合;無論是設置個人目標或是團體目標,要讓職工本人參與,參與程度越深,義務感越強。所以,高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目標管理的方法,明確課堂教學管理目標定位。課堂教學管理的過程首先從明確目標開始。要充分發揮課堂管理的激勵和控制功能,就應當把課堂管理的具體目標定位在這樣四個方面:(1)爭取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即讓學生投入有價值的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為了提高時間利用的效率,美國心理學家恩梅等人總結出的策略分別是:教學中給學生提供許多積極參與學習的機會;
33、避免打斷或放慢教學進度;保持教學的流暢性;做好一個教學活動到另一個教學活動的管理過渡;維持課堂上群體注意的焦點等。(2)爭取更多的學生投入學習。即爭取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為了爭取更多的學生投入學習,我國心理學家總結出的策略分別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創造積極的課堂人際關系;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建立相對穩定的課堂規范等。(3)幫助學生自我管理。即培養學生的自制行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責任心尋求問題的解決,從而學會很好地管理自己。為了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心理學家丹波(Dembo)提出的策略是:讓學生更多地投入課堂規則的制定;用更多的時間要求學生反思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不良行為的原因;讓學生考慮怎樣計劃、監督和調節自己的行為;要求學生對課堂規則提出必要的修改建議等。 3.4領導行為分析防范逃課策略梅奧的“霍桑實驗”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戲異常處理與故障排查考核試卷
- 民間非營利組織新舊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2025
- 3.20國際幸福日幸福其實并不遙遠幸福可以很簡單課件
-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2025屆小升初常考易錯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湘潭理工學院《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雅安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5月聯合調研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省2024-2025學年高三1月物理試題含解析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心理咨詢技術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管理會計應用指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多樣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春期國開電大本科《現代漢語專題》在線形考(任務1至6)試題及答案
- HJ 1235-2021 入河(海)排污口命名與編碼規則-PDF解密
- 公路消防知識培訓內容
-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第一冊 土建工程
- 《1984》讀書分享課件
- 肺動脈高壓的傳統治療
- 園林植物識別-草本花卉的識別
- 班組長怎樣抓好生產管理
- 【湘少版】(三起)三年級英語下冊(全冊)配套練習
- 裝修施工投標書模板
- 《民航概論》全套課件演示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