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傳動習題答案_第1頁
齒輪傳動習題答案_第2頁
齒輪傳動習題答案_第3頁
齒輪傳動習題答案_第4頁
齒輪傳動習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4-12解:(1)一對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當z、b、材料、硬度、傳動功率及轉(zhuǎn)速都不變時,增大模數(shù),則可提高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由于d1增大,齒面接觸疲勞強度也相應(yīng)提高。(2)當m下降,z1及z2增大,但傳動比不變,d1也不變時,因m下降,其齒根彎曲疲勞強度下降,因d1不變,齒面接觸疲勞強度不變。4-13解:該傳動方案最不合理的是,因為轉(zhuǎn)速不同,承載情況不同,使得兩對齒輪齒面接觸強度和齒根彎曲強度是不等的。低速級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在忽略效率的情況下,大約為第一級的2.5倍(i=z2/z1=50/20=2.5),而兩對齒輪參數(shù),材質(zhì)表面硬度等完全相同,那么如果滿足了第二級齒輪的強度,則低速級齒輪強度

2、就不夠,反之,如果低速級齒輪強度夠了,則第二級齒輪傳動就會過于富裕而尺寸太大,所以齒輪參數(shù)的確定是不合理。齒輪的參數(shù)z、m及齒寬b等對箱體內(nèi)的高速級或低速級應(yīng)有所不同,高級速要求傳動平穩(wěn),其傳遞的轉(zhuǎn)矩小,故z1取多一些,齒寬系數(shù)fd取小一些,低速級傳遞轉(zhuǎn)矩大,要求承載能力高,可取少一些的z1,使m大一些,齒寬系數(shù)fd也大一些。其次,齒輪相對軸承的布置也不合理。彎曲對軸產(chǎn)生的變形與扭矩對軸產(chǎn)生的變形產(chǎn)生疊加增加了載荷沿齒輪寬度的分布不均勻性,為緩和載荷在齒寬上的分布不均勻性,應(yīng)使齒輪離遠扭矩輸入(輸出)端。4-19解:錐齒輪:圓周力Ft在主動輪上與其回轉(zhuǎn)方向相反,在從動輪上與其回轉(zhuǎn)方向相同。故F

3、t1方向向上,F(xiàn)t2方向向左。徑向力Fr的方向由嚙合點分別指向各自的輪心。軸向力的方向沿軸線分別指向各自的大端。故Fa1方向向左,F(xiàn)a2方向向下。 斜齒輪:圓周力Ft方向在主動輪上與其回轉(zhuǎn)方向相反,在從動輪上與其回轉(zhuǎn)方向相同。故Ft3方向向右,F(xiàn)t4方向向右。徑向力Fr的方向分別指向各自的輪心。軸向力:要使中間軸II上軸向力盡可能小,則Fa3方向應(yīng)與Fa2方向相反,即Fa3方向向上,從動輪方向與其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Fa4方向向下。4-27解:(1) 低速級直齒圓柱齒輪傳動1. 選擇材料查表4-1小齒輪45鋼調(diào)質(zhì),HBW3=217255,大齒輪45鋼正火,HBW4=162217

4、。計算時取HBW3=230,HBW4=190。(HBW3HBW4=230190=40,合適)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初步設(shè)計由表4-10d37661) 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Nm2) 齒寬系數(shù)fd,由表4-9知,軟齒面、非對稱布置,取fd=0.83) 齒數(shù)比u,對減速傳動,u=i=3.84) 載荷系數(shù)K,初選K=2 (直齒輪,非對稱布置)5) 確定許用接觸應(yīng)力sH由式(4-16)a. 接觸疲勞極限應(yīng)力sHlim由圖4-7c查得sHlim3=580MPa,由圖4-7b查得sHlim4=390MPa(按圖中MQ查值)b. 安全系數(shù)SH,由表4-8查得,取SHmin=1c. 壽命系數(shù)ZN,由式(4-17)

5、計算應(yīng)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60ant式中a=1,n2=970/4.8=202r/min,t=1025081=20000h查圖4-20得ZN3=1.1,ZN4=1.17(均按曲線1查得)故MPa故MPa6) 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3d3mm7) 初步確定主要參數(shù)a. 選取齒數(shù),取z3=31 z4=uz1=3.831=118b. 計算模數(shù)mm取標準模數(shù) m=5mmc. 計算分度圓直徑d3=mz3=531=155mm152.47mm (合適)d4=mz4=5118=590mm d. 計算中心距mm為方便箱體加工及測量,取z2=119,則d2=5119=595mmmm傳動比誤差 (35)%e. 計算齒寬mm

6、取b=125mm3. 驗算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由式(4-15)sH1) 彈性系數(shù)ZE,由表4-7查得ZE=189.82) 節(jié)點區(qū)域系數(shù)ZH,由圖4-19查得ZH=2.53) 重合度系數(shù)Ze由ea1.88-3.2則4) 載荷系數(shù)K=KAKvKHbKHaa. 使用系數(shù)KA,由表4-4查得KA=1.25b. 動載荷系數(shù)Kv,由查圖4-13得Kv=1.12(初選8級精度)c. 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Hb,由表4-5,按調(diào)質(zhì)齒輪,8級精度,非對稱布置,裝配時不作檢驗調(diào)整可得d. 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Ha,由表4-6先求NN/mm100N/mm則故K=KAKvKHbKHa=1.251.121.471.3=2.685

7、) 驗算齒面接觸疲勞強度4. 驗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由式(4-20)1) 由前可知Ft=6710N,b=125mm,m=5mm2) 載荷系數(shù)K=KAKvKFbKFaa. 使用系數(shù) KA同前,即KA=1.25b. 動載荷系數(shù)Kv同前,即Kv=1.12c. 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Fb由圖4-16,當KFb=1.47,b/h=125/2.25M=125/(2.255)=11.11時,查出KFb=1.4d. 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Fa由KAFt/b=67.1N/mmsH2,但末超過5%,故可用。4. 驗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由式(4-33)sF1) 由前已知:Ft=2461N,b=90mm,mn=2.5mm2) 載

8、荷系數(shù)K=KAKvKFbKFaa. 使用系數(shù)KA同前,即KA=1.25b. 動載系數(shù)Kv同前,即Kv=1.17c. 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Fb,由圖4-16當KHb=1.59,查出KFb=1.49d. 齒間載荷分布系數(shù)KFa由前可知ea=1.70,eb=2.98,則eg=ea+eb=1.71+2.98=4.69由式(4-21)則前面已求得KFa=1.821, 故計算時取eb=1及b=15.05294,得=0.877) 許用彎曲應(yīng)力sF,由式(4-22)a. 彎曲疲勞極限應(yīng)力sFlim,同直齒,即sFlim1 =430Mpa,sFlim2 =320MPab. 安全系數(shù)SFmin,由表4-8取SFmin=1.25c. 壽命系數(shù)YN,由N1=1.164109,N2=2.43108查圖4-26,YN1=0.88,YN2=0.9d. 修正系數(shù)YST,按國家標準取2.則MPaMPa8) 驗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故彎曲疲勞強度足夠。5. 確定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z1=34,z2=163,mn=2.5mm,b=15.05294,a=255mm分度圓直徑mmmm齒頂圓直徑da1=d1+2mn=88.02+22.5=93.02mmda2=d2+2mn=421.98+22.5=426.98mm齒根圓直徑df1=d1-2.5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