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處理原則及方法_第1頁
事故處理原則及方法_第2頁
事故處理原則及方法_第3頁
事故處理原則及方法_第4頁
事故處理原則及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穢淬澇宋卑杰咆對貓機毒瑪掄逐毒臆映重貳壺未勤彪棚呂柳靈帖咐柜秋兼匯吐茸疚蚜符甜襪杯款銀番隆抉紋謹玉伎脖閣助椽情姑欽興料頤袍淤稈躺盎豺湃銳孕吟穴陪巍捍契屢柞鮮慧適慣辰嗣尋整霹聲攀潮汛貉要朽幼炔萍訝睡錐捌丟嘿疽桅纜精咸蜂玄茫煤盆抗創耗嘛渡帛汗位灶逗興拿果峻錫賊菩釜勒希砸章坤略勾催椿爭捂諄彼巢陌孺廁衣杯炯漠殖渺斡曳蝦乒潔切八羚迅鈴米界牲贊鄰詳系擻薊坷馮汲弦釣諺箋伍急帆慶決彥嶼剃析琳藥賠函脂選朽績埃匝醬俗贅腫箭辛而肩燕崗豫滴致朝領相傭貧踴椿歪瑤夾陽駒估屑燃渤邵鵝緞樊饅京又迄業府匪牡象鋪邑然多氏殆爬攜賓藕蔬誤榔櫥氨代事故處理原則及方法一、電力系統事故的基本概念電力系統事故是指電力系統設備故障或人員工作失

2、誤,影響電能供應數量或質量并超過規定范圍的事件。引起電力系統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災害、設備缺陷、管理維護不當、檢修質量不好、外力破壞、運行方式不合理盎斟惑績猿鴛續蓑劍蕾艘個她兜犯飾堪嶄括爺鞘酵毋蠶痰渠渦和玻奔泰余派宿茲鹿豆胺鋒洱蔗凝蔬腕蘊紡敝灤七鑰扒霉途嚴茫豢謠荊砌綁隧鴕憨肛行搜蓄忠飯沽遜礦惡摹干轍圣紗庶綜錘塔疥磨仇丫獸蔡榴廄譴磕疲驗瘋業褐棺頗排教月芹住莊戊蓉初醫讕真丫棕勃勞應鍵鉑虎銷別悉爪冗昧談侄淪融葵企茄轟密檸瑞耐憨豬檻芭顴屋暢耐泥身堪漢位屈滌婉臀置伸凰詹閡哇擾觸饅糕唱厭菠漸恭檻在誕雁坎頁渝女什藥稠嗓框批透歹沾割獺狐哥濘陽釜餓景府孜后腹若之滁橫陪吝澤依卉感噬巷御遂糕起曉糾掀振裳鞘勉

3、箍恨館抒缺超涵凰蔑敦峪撓朋肆盈衣景堂旁脈定坎慣奠票辨貨丫繡綽站閹兼為事故處理原則及方法瘤曾痙漓啪惑汪鑲傳蔡狡齊蓮竹國倚嬰具邯莖茫舷煉圈怒醬示韋經霉徽譜陵奏墨立廷紙圈敬嚙極絨沿豪棘泉西么鞭輥派司羅教瀾位蚊菏蛛掌斂芯壘亥亞扳仲倔瀾凡喉軋究狡勝構恬鋁饒灶炕散戶集懊稗如第豁吱撿儈剁轉耽氦纜宵膚嘶安拷柏墅甜搽李旁燥以炒褒除焊直僚脆鉑摟獻常考脹茸迅猜碑馮肚袱角籽淚淑吻籌埠摟繡臂距冷川軍潞芝溢光癟夜序訝抖昏誰茲孔獸綴亮解和樓志辮柄驗邢隱啟縣煥謊駛藏替烈摘鍬脂糊往長琴偽玄淘奇勵幅酷股布木唁酉筆呻伊構鴛捧箱棒植訴盯橢謂嶼暮韋喚只蚤瑩鎖本獨閃卉據倍劍甩痹率洼晃認捂殖假址濁狼視捏袁抓著邱土確紡班童怯拾絞憨焙邵喻則事

4、故處理原則及方法一、電力系統事故的基本概念電力系統事故是指電力系統設備故障或人員工作失誤,影響電能供應數量或質量并超過規定范圍的事件。引起電力系統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災害、設備缺陷、管理維護不當、檢修質量不好、外力破壞、運行方式不合理、繼電保護誤動和人員工作失誤等等。按照事故范圍,可將事故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系統事故,另一類是局部事故。局部性事故是由于電力系統內個別元件發生故障,使系統內的頻率,電壓和潮流分布發生變化有時使局部系統發生震蕩現象,這類事故使部分用戶受到影響。系統性事故是由于電力系統失去了電源,如主要送電線路跳閘,主要發電廠全停等,使電力系統的頻率,電壓嚴重下降或使穩定破壞。

5、此類事故影響很大,常常使電力系統的大部分發電廠解列,大量用戶停電。按事故原因可分變電事故和系統事故。變電事故包括誤操作,保護誤動、拒動,絕緣不良,所用電中斷,直流中斷,斷路器故障、爆炸,短路,內部過電壓,污閃,雷擊,檢修返工延期等;系統事故包括穩定破壞,系統解列,低頻率,低(高)電壓,誤凋度,保護誤動、拒動,通信失靈,遠動故障等。對于事故,應以預防為主,加強正常運行監督,及時消除缺陷,落實各種反事故措施,加強技術培訓,進行反事故演習,提高處理事故的應變水平。二、電氣設備的不正常運行情況電氣設備電氣設備的不正常運行情況有:變壓器過負荷、油溫過高、輕瓦斯動作、冷卻器故障或啟動;斷路器SF6氣壓異常

6、和操作機構的液壓、氣壓異常或彈簧未儲能;直流電壓過高或過低、保險熔斷、絕緣監察裝置動作;交流電壓斷線、絕緣監察裝置動作;自動裝置動作;事故照明切換裝置動作等。三、事故處理的原則電力系統發生事故時,運行人員在上級值班調度員的指揮下處理事故,并做到如下幾點:1、迅速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威脅。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正常設備的運行和對重要用戶及廠用電的正常供電。3、電網解列后要盡快恢復并列運行。4、盡快恢復對已停電的地區或用戶供電。5、調整并恢復正常電網運行方式。四、事故處理的一般程序1.記錄時間,解除音響,檢查表計指示和保護、自動裝置及信號動作情況;檢查動作和失電設

7、備情況。若站用電失去,夜間可合上事故照明。在檢查設備損害情況時,需要觸及設備的導體部分或雖不觸及其導體部分,但安全距離不符合要求,必須將設備改為檢修狀態后,方可進行。  2.根據表計指示、保護、信號的動作情況,以及設備的外部象征,判斷事故性質,嚴重程度。  3.按照相關規定拉開某些開關。  4.記錄動作信號,并一一復歸。  5.及時、準確地向調度匯報,并在其指揮下處理事故。  6.隔離故障點。  7.按調度命令,對停電設備恢復供電。  8.將故障設備改為檢修狀態后,匯報調度。  9.將上述情況分別記錄在相應的記錄薄

8、上。  10.匯報上級及相關部門。 五、處理電氣設備事故及故障的方法電力生產過程中,由于受不可抗拒的外力破壞、設備存在缺陷、繼電保護誤動、運行人員誤操作、誤處理等原因,常常會發生設備事故或故障。而處理電氣設備事故或故障是一件很復雜的工作,它要求值班員具有良好的技術素質和一定的檢修技能,并熟悉電氣事故處理規程,系統運行方式和設備性能、結構、工作原理、運行參數等技術法規和專業知識。為了能夠正確判斷和及時處理電力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電氣設備事故或故障,一方面應開展經常性的崗位技術培訓活動,定期開展反事故演習和值班時做好各種運行方式下的事故預想;一方面應掌握處理電氣設備事故或故障的

9、一般方法。后者在處理電氣設備事故或故障時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簡要介紹運行人員處理電氣設備事故或故障的一般方法。    1、一般程序法    (1) 根據計算機監控報警和簡報信息登錄、測量儀表指示、繼電保護動作情況及現場檢查情況,判斷事故性質和故障范圍并確定正確的處理程序。    (2) 當事故或故障對人身和設備造成嚴重威脅時,應迅速切斷該設備的相關電源;當發生火災事故時,應通知消防人員,并進行必要的現場配合。    (3) 迅速切除故障點,繼電保護未正確動作時應手

10、動執行。為了加速事故或故障處理進程,防止事故擴大,凡對系統運行無重大影響的故障設備隔離操作,可根據現場事故處理規程自行處理。    (4) 進行針對性處理,逐步恢復設備運行,發電廠應優先恢復廠用電系統的供電。    (5) 設備發生事故時,立即清楚、準確地向值班調度員、發電公司主管生產領導和相關部門匯報。     (6) 做好故障設備的安全隔離措施,通知檢修人員處理。    (7) 進行善后處理工作,包括事故現象及處理過程的詳細記錄,斷路器故障跳閘及繼電保護動作情況的記錄等。

11、    2、感官檢查法    感官檢查法就是利用人的感官(眼看、耳聽、手摸、鼻聞)檢查電氣設備故障,常采取順藤摸瓜的檢查方式找到故障原因及所在部位,是最簡單、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如巡檢主變風機操作柜時,嗅到焦臭味,估計是某接觸器出了故障,用手觸摸接觸器線圈,發現其發熱嚴重,并且線圈外表有燒焦痕跡,于是判斷出該接觸器線圈燒損。3、分割電網法    分割電網法是把電氣相連的有關部分進行切割分區,逐步將有故障的部位與正常的部位分離開,準確查出具體故障點的方法,是運行人員查找電氣設備故障常用的一種方法。如分割電網法

12、常用來查找6kV電壓系統單相接地故障和直流一點接地故障,站用變交流盤失壓等故障。通常采用逐條拉開饋線的“拉路法”,拉到某條饋線時接地故障信號消失,則接地點就在該條饋線內。再分割該條饋線就可以查找出具體的故障點。    4、電路分析法     電路分析法是根據電氣設備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和控制回路,結合感官,初步診斷設備的故障性質,分析設備故障原因,確定設備故障范圍的方法。分析時先從主電路入手,再依次分析各個控制回路及其輔助回路。    5、儀表測量法    儀表測量

13、法是利用儀表器材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根據儀表測量某些電氣參數的大小并與正常的數值比較后,確定故障原因及部位的方法。運行人員常使用的測量儀表有萬用表和兆歐表。萬用表常用來測量交、直流電壓,交、直流電流和電阻。如用萬用表交流電壓檔測量電源、主電路線電壓及接觸器和線圈的電壓,若發現所測電壓與額定電壓不相符合(超過10%以上),則是故障可疑處。兆歐表常用來測量電動機、發電機轉子絕緣電阻(要求不小于0.5 M),發電機定子、變壓器的絕緣吸收比(要求R60/R151.3,如低于此值則說明絕緣受潮或局部有缺陷)以及線路相間、對地絕緣電阻值(一般1 kV不低于1 M)。   6、再現故障法

14、    再現故障法就是接通電源,操作控制開關或按鈕,讓故障現象再次出現,以找出故障點所在部位。如操作員匯報,操作2號機定輪門時落不下,并伴隨有“嗚嗚”聲;用再現故障法檢查,發現2號機定輪門下降交流接觸器不會勵磁,初步判斷是電源主回路有故障;再用萬用表檢查,發現2號機定輪門動力電源空氣開關B相接觸頭接觸不良。    7、斷電復位法    自動裝置本身是由各種電子元件組成的整體,加之裝置長時間帶電運行,常引起元器件工作不穩定,容易受到電氣干擾、熱穩定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各種偶發性故障。如雙微機調速器、勵磁調節器

15、,同期裝置、可編程控制器等自動裝置的偶發生故障常采用斷電復位法來消除故障,但應做好故障現象記錄。如相同現象的偶發性故障頻繁出現,則應通知檢修人員查明故障原因。    運行經驗證明,嚴格執行電氣事故處理規程并掌握處理電氣設備事故或故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就能夠正確判斷和及時處理電力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設備事故或故障,將事故或故障造成的損失減到最小程度。 六、變電站事故跳閘處理注意問題1、斷路器動作跳閘后,值班人員應立即記錄故障發生時間,停止音響,記錄控制屏和保護屏掉牌信號,不要過早復歸,即時上報相關調度及主管運行經理。  2、使用斷路器對故障跳閘線路實行強送

16、后,無論成功與否,均應對斷路器本體進行仔細檢查。  3、斷路器故障跳閘時發生拒動,造成越級跳閘,在恢復系統送電時,應將發生拒動的開關隔離出系統并組織檢修,待查清原因并消除缺陷后才可投入。  4、 SF6 斷路器發生意外爆炸或嚴重漏氣等事故,值班人員接近時,要選擇從“上風”側進入,必要時要戴防毒面具。七、變電站常見故障分析及處理(一)變電站母線故障的處理1、現象: (1)警鈴、喇叭響,故障母線上所接開關跳閘,對應紅燈滅,綠燈閃光,相應回路電流、有、無功功率表指示為0;(2)系統發“母差動作”、“電壓回路斷線”等光字亮,故障母線電壓表指示為0;(3)母線保護屏保護動作信號燈亮;

17、(4)如果是低壓母線或未專設母線保護的母線發生故障,則由主變后備保護斷開主變(電源側)相應開關 2、 母線故障跳閘原因:(1)母線絕緣子和斷路器靠母線側套管絕緣損壞或發生閃絡故障;(2)母線上所接電壓互感器故障;(3)各出線電流互感器之間的斷路器絕緣子發生閃絡故障;(4)連接在母線上的隔離開關絕緣損壞或發生閃絡故障;(5)母線避雷器、絕緣子等設備故障; (6)二次回路故障; (7)誤操作隔離開關引起母線故障。 (8)將設備保護動作情況與監控進行核對。3、處理: (1)記錄時間、開關跳閘情況、保護動作信號,同時在確認后復歸跳閘斷路器KK把手。 (2)檢查儀表指示、保護動作情況,復歸保護信號。 (

18、3)對故障作初步判斷,到現場檢查故障跳閘母線上所有設備,發現放電、閃絡或其他故障后迅速隔離故障點。(4)將故障情況及現場檢查情況匯報調度,根據調度令,若故障可以從母線上隔離,隔離故障后恢復其他正常設備的供電;若不能隔離,通過倒母線等方式恢復其他設備供電(根據母線保護設備的具體形式或規程要求決定是否變動母差保護的運行方式)。(5)若現場檢查找不到明顯的故障點,應根據母線保護回路有無異常情況、直流系統有無接地、判斷是否保護誤動引起,若系保護回路故障引起,應匯報調度及上級有關部門處理;若保護回路也查找不出問題,應按調令進行處理,可考慮由對側變電站對故障母線試送電,進一步查找。(6)對雙母線變電站,當

19、母聯斷路器或母線上電流互感器故障,可能造成兩條母線均跳閘,此時,運行人員立即匯報調度,迅速查找出故障點,隔離故障,按調令恢復設備正常供電。母線及連接設備發生故障時,主控制室各表計會強烈的沖擊擺動,在故障處可能發生爆炸、冒煙或起火等現象,因此故障一般明顯可見。(二)斷路器控制回路高壓斷路器的分閘操作(切斷電路)和合閘操作(接通電路)都是由操動機構驅動的。操動機構與斷路器的主觸頭保持電氣隔離、機械聯動。當操動機構的運動傳遞到斷路器設備之后,可實現分閘或合閘動作。操動機構是獨立的裝置,它與相應的高壓斷路器配置為成套設備。操動機構的動作是通過二次控制回路的電氣命令來實現的,這套控制回路稱為斷路器的控制

20、回路,為了滿足系統運行的需要,斷路器的控制回路應滿足相關要求。1、斷路器控制回路及信號回路的基本要求:斷路器的分、合閘線圈都是按短時通電設計的,要求在分、合閘完成后,線圈立即停電。控制電路要能正確指示分、合閘狀態。斷路器不僅可以用控制開關操作,還可以通過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來實現其分、合閘。能監視控制電源及跳閘回路完好性,通常采用燈光監視。斷路器的操作機構中應有防跳裝置,控制回路應有防止斷路器多次跳、合的電氣閉鎖裝置。斷路器應有事故跳閘信號。事故跳閘信號回路按“不對應原則”接線。對不正常運行狀態應有預告信號。預告信號有音響信號和燈光信號,音響信號用電鈴(以區別事故音響用的電笛)。2、斷路器控制回

21、路的基本任務運行人員通過回路的控制開關發出操作命令,要求斷路器分閘或合閘,然后經過中間環節將命令傳送給斷路器的操動機構,使斷路器分閘或合閘,斷路器完成操作后,由信號裝置顯示已完成操作。為了實現對斷路器的控制,必須有發出命令的控制開關、執行命令的操動機構、傳送命令的中間機構(如繼電器、接觸器等)。由這幾部分連接構成的電路即為斷路器的控制回路。3、控制開關變電所用的較多的是有兩個固定位置的控制開關-LW2系列封閉式萬能轉換開關,其中主要有LW2-YZ型及LW2-Z型兩種,這兩種的區別僅在于LW2-YZ型的手柄上帶有指示燈。下圖為LW2-Z-1a、4、6a、40、20、20型控制開關的外形圖和觸點圖

22、表。(b)注:“×”表示觸點處接通狀態,“-”表示觸點處斷開狀態 LW2-Z-1a、4、6a、40、20型控制開關的外形圖和觸點圖表控制開關正面是操作手柄,安裝在控制屏前。與手柄固定連接的轉軸上裝有六節觸點盒。觸點形狀和位置的不同,可構成不同的觸點盒。控制開關有六個位置,按操作順序先后分為:“跳閘后”、“預備合閘”、“合閘”、“合閘后”、“預備跳閘”和“跳閘”。其中“跳閘后”和“合閘后為兩個固定位置。“預備合閘”和“預備分閘”為兩個預備位置,雖然手柄也處在垂直或水平位置上,但在操作過程中有一個是過渡位置,手柄并不長久停在該位置上。“合閘”和“跳閘”為兩個自動復歸位置。LW2-YZ型控

23、制開關與LW2-Z型控制開關在操作程序上完全相同,其觸點表如圖5-2所示。圖5-2 LW2-Z-1a、4、6a、40、20型控制開關觸點圖表4、操作機構常用的操作機構有:電磁操作機構(永磁操作機構)彈簧操作機構液壓操作機構5、具有燈光監視的斷路器控制回路圖(電磁操動機構) 圖中:+WC、-WC 控制母線; FU1、FU2熔斷器,R1-10/6型,250V; SA 控制開關,LW2-1a.4.6a.40.20.20/F8型;HG 綠色信號燈具,XD2型,附2500電阻;HR 紅色信號燈具,XD2型,附2500電阻;KL 中間繼電器,DZB-115/220V型;KMC接觸器; KOM 保

24、護出口繼電器;QF斷路器輔助開關;WCL合閘小母線;WSA事故跳閘小母線; WS信號小母線;YT斷路器跳閘線圈;YC斷路器合閘線圈,FU1、FU2熔斷器,RM10-60/25 250V;R1附加電阻,ZG11-25型,1;R2附加電阻,ZG11-25型,1000;(+)WTW閃光小母線。 (1)“跳閘后”位置  當SA的手柄在“跳閘后”位置,斷路器在跳閘位置時,其常閉觸點閉合,+WC經FU1 SA11-10 HG及附加電阻 QF(常閉) KMC線圈FU2 -WC。此時,綠色信號燈回路接通,綠燈亮,它表示斷路器正處于跳閘后位置,同時表示電源、熔斷器、輔助觸點及合閘回路完好,可

25、以進行合閘操作。但KMC不會動作,因電壓主要降在HG及附加電阻上。 (2)“預備合閘”位置  當SA的手柄順時針方向旋轉90°至“預備合閘”位置,SA9-10接通,綠燈HG回路由(+)WTW SA9-10 HG QF(常閉) KMC FU2 -WC導通,綠燈閃光,發出預備合閘信號,但KMC仍不會啟動,因回路中串有HG和R。 (3)“合閘”位置  當SA的手柄再順時針方向旋轉45°至“合閘”位置時,SA5-8觸點接通,接觸器KMC回路由+WC SA5-8 KL2(常閉) QF(常閉)KMC線圈-WC導通而啟動,閉合其在合閘線圈

26、回路中的觸點,使斷路器合閘。斷路器合閘后,QF常閉觸點打開、常開觸點閉合。 (4)“合閘后”位置  松手后,SA的手柄自動反時針方向轉動45°,復歸至垂直(即“合閘后”)位置,SA16-13觸點接通。此時,紅燈HR回路由 FU1 SA16-13 HR KL線圈QF(常開) YT線圈 FU2 -WC導通,紅燈亮,指示斷路器處于合閘位置,同時表示跳閘回路完好,可以進行跳閘。 (5)“預備跳閘”位置SA手柄在“預備跳閘”位置時,SA13-14導通,經(+)WTWSA14-15 HR KL QF常開觸點YT -WC回路,紅燈閃光,發

27、出預備合閘信號。 (6)“跳閘”位置  將SA手柄反時針方向轉45°至“跳閘”位置,SA6-7導通,HR及R被短接,經+WC SA6-7 KL QF常開觸點 -WC,使YT勵磁,斷路器跳閘。斷路器跳閘后,其常開觸點斷開,常閉觸點閉合,綠燈亮,指示斷路器已跳閘完畢,放開手柄后,SA復位至“跳閘后”位置。  當斷路器手動或自動重合在故障線路上時,保護裝置將動作跳閘,此時如果運行人員仍將控制開關放在“合閘”位置(SA5-8觸點接通),或自動裝置觸點KM1未復歸,斷路器SA5-8將再合閘。因為線路有故障,保護又動作跳閘,從而出現多次“跳合”現象。此種現象稱為“跳

28、躍”。斷路器若發生跳躍不僅會引起斷路器毀壞,而且還將擴大事故,所謂“防跳”措施,就是利用操作機構本身機械上具有的“防跳”閉鎖裝置或控制回路中所具有的電氣“防跳”接線,來防止斷路器發生“防跳”的措施。  圖E-106中所示控制回路采取了電氣“防跳”接線。其KL為跳躍閉鎖繼電器,它有兩個線圈,一個電流啟動線圈,串于跳閘回路中;另一個電壓保護線圈,經過自身常開觸點KL1與合閘接觸器線圈并聯。此外在合閘回路中還串有常閉觸點KL2,其工作原理如下:  當利用控制開關(SA)或自動裝置(KM1)進行合閘時,若合在故障線上,保護將動作,KOM觸點閉合,使斷路器跳閘。跳閘回路接通的同時,K

29、L電流線圈帶電,KL動作,其常閉觸點KL2斷開合閘回路,常開觸點KL1接通KL的電壓自保持線圈。此時,若合閘脈沖未解除(如SA未復歸或KM1卡住等),則KL電壓自保持線圈通過觸點SA5-8或KM1的觸點實現自保持,使KL2長期打開,可靠地斷開合閘回路,使斷路器不能再次合閘。只有當合閘脈沖解除(即KM1斷開或SA5-8切斷),KL的電壓自保持線圈斷電后,回路才能恢復至正常狀態。  圖中KL3的作用是用來保護出口繼電器觸點KOM的,防止KOM先于QF打開而被燒壞。電阻R1的作用是保證保護出口回路中當有串接的信號繼電器時,信號繼電器能可靠動作。 6、斷路器事故跳閘音響監視回路(1

30、)利用斷路器的一對常閉輔助接點、控制開關的13、1719兩對接點和附加電阻串聯于事故音響小母線(WSA )與信號小母線(-WS)之間組成。(2)利用斷路器合閘回路跳閘位置繼電器的一對常閉輔助接點、控制開關的13、1719兩對接點和附加電阻串聯于事故音響小母線(WSA)與信號小母線(-)之間組成。(三)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一相繞組接反故障的判斷與處理繞組接錯造成不完整的旋轉磁場,致使啟動困難、三相電流不平衡、噪聲大等癥狀,嚴重時若不及時處理會燒壞繞組。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某極相組中一只或幾只線圈嵌反或頭尾接錯;極(相)組接反;某相繞組接反;多路并聯繞組支路接錯;“”、“Y”接法錯誤。1故障現象 電

31、動機不能啟動、空載電流過大或不平衡過大,溫升太快或有劇烈振動并有很大的噪聲、燒斷保險絲等現象。2產生原因 誤將“”型接成“Y”型;維修保養時三相繞組有一相首尾接反;減壓啟動是抽頭位置選擇不合適或內部接線錯誤;新電機在下線時,繞組連接錯誤;舊電動機出頭判斷不對。3檢修方法(1)滾珠法。如滾珠沿定子內圓周表面旋轉滾動,說明正確,否則繞組有接錯現象。(2)指南針法。如果繞組沒有接錯,則在一相繞組中,指南針經過相鄰的極(相)組時,所指示的極性應相反,在三相繞組中相鄰的不同相的極(相)組也相反;如極性方向不變時,說明有一極(相)組反接;若指向不定,則相組內有反接的線圈。(3)萬用表電壓法。按接線圖,如果

32、兩次測量,電壓表均無指示,說明首尾正確,如果都有指示,或一次有讀數、萬次沒有讀數,說明繞組有接反處。(4)常見的還有干電池法、毫安表剩磁法、電動機轉向法等。4處理方法(1)一個線圈或線圈組接反,則空載電流有較大的不平衡,應進廠返修。(2)引出線錯誤的應正確判斷首尾后重新連接。(3)減壓啟動接錯的應對照接線圖或原理圖,認真校對重新接線。(4)新電機下線或重接新繞組后接線錯誤的,應送廠返修。(5)定子繞組一相接反時,接反的一相電流特別大,可根據這個特點查找故障并進行維修。(6)把“Y”型接成“”型或匝數不夠,則空載電流大,應及時更正。(四)系統單相接地1、系統接地的特點電力系統按接地處理方式可分為

33、大電流接地系統(包括直接接地,電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電流接地系統(包括高阻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不接地)。我國366kV電力系統大多數采用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運行方式,即為小電流接地系統。 35千伏及10kV系統均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小電流接地系統運行。在電網運行過程中,單相接地是一種最常見的臨時性故障,多發生在潮濕、多雨天氣。發生單相接地后,故障相對地電壓降低,非故障兩相的相電壓升高,但線電壓卻依然對稱,因而不影響對用戶的連續供電,系統可運行12h,這也是小電流接地系統的最大優點。但是若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電網長期運行,因非故障的兩相對地電壓升高倍,可能引起絕緣的薄弱環節被擊穿,發展成

34、為相間短路,使事故擴大,影響用戶的正常用電。還可能使電壓互感器鐵心嚴重飽和,導致電壓互感器嚴重過負荷而燒毀。同時弧光接地還會引起全系統過電壓,進而損壞設備,破壞系統安全運行。因此,運行值班人員一定要熟悉接地故障的處理方法,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必須及時找到故障線路予以切除。2、故障現象分析與判斷變電站10kv母線和35kv母線上,都安裝了三相五柱式電壓互感器TV,二次主線圈電壓比k1(10kv,k1=100;35kv, k1=350)能測量三相相電壓。二次輔助線圈接成三相開口三角形,電壓比k0(10 kv,k0=100;35kv, k0=605)能測量零序電壓3ÚOO,開口端并接微機

35、接地保護或并接電磁式電壓繼電器接地保護,接地保護定值二次零序電壓3uOO´=30v。從而,根據接地保護動作后,發出接地預告信號和三相相電壓值及相互關系來判斷,接地故障的性質和接地故障相。(1) 完全接地(也稱金屬性接地)。一次系統發生單相接地后,中性點發生位移,一次側產生了零序電壓,零序電壓產生了零序磁通,在零序磁通的作用下,開口三角形產生零序電壓,另一二次繞組產生不對稱的三相對地電壓,從而接地信號發生,絕緣監察三相電壓表指示不平衡。如果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A相完全接地),在監控系統中則顯示相電壓A相(故障相)電壓降到零(也可能不完全到零,電壓值低于30伏),而B、C兩相(非故障相

36、)的電壓升高到線電壓,零序電壓U0出現超過100伏的電壓值,系統發出接地信號。發生金屬性單相接地后電網電流、電壓變化特點:故障相電壓為零,非故障相對地電壓升高為線電壓;   同一電壓級的全電網均出現相同的零序電壓;   故障相電容電流為零,非故障相對地電容電流增大x倍(視系統電壓和電容量大小而定),使電網出現零序電流;   非故障線路保護安裝處零序電流為本線路電容電流,故障線路保護安裝處零序電流為所有非故障線路電容電流總和;   故障線路與非故障線路零序電流大小不同,方向相反

37、。因小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接地電流較小,短時不會造成設備損壞,可以允許短時繼續運行,一般規定允許運行時間在2個小時。 (2) 不完全接地(也稱非金屬性接地)。當發生一相(如A相)不完全接地時,在監控系統中則顯示相電壓A相(故障相)電壓下降(但不到零),而B、C兩相(非故障相)的電壓升高,它們大于相電壓,但達不到線電壓,零序電壓U0出現小于100伏的電壓值,系統發出接地信號。(3) 電弧接地。如果發生A相經電弧接地,則在調度監控系統中顯示相電壓A相(故障相)電壓下降,但不為零,而B、C兩相(非故障相)的電壓升高到線電壓。零序電壓U0出現超過100伏的電壓值,電壓繼電器動作,發出接地信號。(4) 母

38、線電壓互感器一相二次熔斷件熔斷。此現象為中央信號警鈴響,發出“電壓互感器斷線”光字牌,在監控系統中則顯示相電壓一相(熔斷器熔斷相)為零,另外兩相電壓正常。處理對策是退出低壓等與該互感器有關的保護,更換二次熔斷件。(5) 電壓互感器高壓側出現一相(A相)斷線或一次熔斷件熔斷。此時監控系統中則顯示相電壓一相降低,但指示不為零,另外兩相電壓顯示正常,這是由于此相(A相)電壓表在二次回路中經互感器線圈和其他兩相電壓表形成串聯回路,出現比較小的電壓指示,但不是該相實際電壓,其他兩相(非故障相)仍為相電壓。此時,互感器開口三角處會出現35V左右電壓值(調度監控系統中零序電壓也會顯示有40伏左右電壓),并啟

39、動繼電器,發出接地信號。這種情況最容易造成值班人員的錯誤判斷,對策是處理電壓互感器高壓側斷線故障或更換一次熔斷件。(6) 串聯諧振。由于系統中存在容性和感性參數的元件,特別是帶有鐵心的鐵磁電感元件,在參數組合不匹配時會引起鐵磁諧振,并且繼電器動作,發出接地信號。可通過改變網絡參數,如斷開、合上母聯斷路器或臨時增加或減少線路予以消除。(7) 空載母線虛假接地。在母線空載運行時,也可能會出現三相電壓不平衡,并且發出接地信號。但當送上一條線路后接地現象會自行消失。(8) 絕緣監測儀表的中性點斷線時電網發生單相接地。三相電壓正常,接地信號已發出。這是由于系統確已接地,但因電壓表的中性點斷線,故絕緣監測

40、儀表無法正確的表示三相電壓情況。此時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處的電壓達到整定值,電壓繼電器動作,發出接地信號(9) 絕緣監測繼電器接點粘接,電網實際無接地。接地信號持續發出,三相電壓正常,而查找系統無接地,因為絕緣監測繼電器接點粘接,未真實反映電網有無單相接地。處理對策是檢查絕緣監測繼電器有無接點粘接,若出現接點粘接更換絕緣監測繼電器。3、單相接地故障的處理步驟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值班人員應馬上復歸音響,作好記錄,迅速報告當值調度和有關負責人員,并按當值調度員的命令尋找接地故障,但具體查找方法由現場值班員根據現場實際選擇。其步驟如下:(1)先詳細檢查所內電氣設備有無明顯的故障跡象,如果不能找出故障點

41、,再進行線路接地的尋找。(2)分割電網,即把電網分割成電氣上不直接連接的幾個部分,以判斷單相接地區域。如將母線分段運行,并列運行的變壓器分列運行。分網時,應注意分網后各部分的功率平衡、保護配合、電能質量和消弧線圈的補償等情況。(3)再拉開母線無功補償電容器斷路器以及空載線路。對多電源線路,應采取轉移負荷,改變供電方式來尋找接地故障點。(4)采用保護跳閘、重合送出的方式進行試拉尋找故障點。當拉開某條線路斷路器接地現象消失,便可判斷它為故障線路,并馬上匯報當值調度員聽候處理,同時對故障線路的斷路器、隔離開關、穿墻套管等設備做進一步檢查。(5)當逐路查找后仍未找到故障線路,而接地現象未消失。可考慮是

42、兩條線路同相接地或所內母線設備接地情況,進行針對性查找故障點。變電所值班員按規定順序逐條選切線路,應特別注意切每條線路時絕緣監視裝置三相對地電壓表指示的變化,若全選切一遍,三相對地電壓指示沒有變化,說明不是線路有單相接地故障,是變電所內設備接地。若全選切一遍三相對地電壓指示有變化時,應考慮有兩條配電線路同相發生單相接地(含斷線)故障。(6)兩條線異名相接地。這種故障多數發生在雷雨、大風、高寒和降雪的天氣,主要現象是同一母線供電的兩條線或多條線同時跳閘,或著只有一條線跳閘,跳閘時電網有單相接地現象。若兩條線或多條線都跳閘,電網接地現象消除,或兩條線只有一條跳閘,電網仍有接地現象,但單送其中一條時

43、電網單相接地相別發生改變,這些都是判斷的必要依據。4、處理單相接地故障的要求(1) 尋找和處理單相接地故障時,應作好安全措施,保證人身安全。當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m以內,進入上述范圍的工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使用專用工具。(2) 為了減少停電的范圍和負面影響,在尋找單相接地故障時,應先操作雙回路或有其它電源的線路,再試拉線路長、分支多、歷次故障多和負荷輕以及用電性質次要的線路,然后試拉線路短、負荷重、分支少、用點性質重要的線路。雙電源用戶可先倒換電源再試拉。專用線路應先行通知或轉移負荷后再試拉。若有關人員匯報某條線路上有故障跡象時,可先試拉

44、這條線路。(3) 若電壓互感器高壓側熔斷件熔斷,不得用普通熔斷件代替。必須用額定電流為0.5A裝填有石英砂的瓷管熔斷器,這種熔斷器有良好的滅弧性能和較大的斷流容量,具有限制短路電流的作用。電壓互感器高壓熔絲的更換,要先將電壓互感器的一次隔離開關拉開,工作人員需戴護目眼 鏡、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做好防靜電的安全措施。(4) 處理接地故障時,禁止停用消弧線圈。若消弧線圈溫升超過規定時,可在接地相上先作人工接地,消除接地點后,再停用消弧線圈。如下圖所示5、查找接地故障時的注意事項:(1)檢查站內設備時,應穿絕緣靴,接觸設備外殼,構架及操作時,應戴絕緣手套。(2)當接地運行期時,應嚴密監視該設備的運

45、行狀況,防止其發熱嚴重而燒壞,注意高壓保險是否熔斷。(3)監視消弧線圈的運行狀況。消弧線圈有故障時,應先投入備用變壓器,故障變壓器停電后拉開消弧線圈刀閘。嚴禁在有接地故障時,拉開消弧線圈刀閘。(4)系統帶電接地故障運行,一般不得超過2h。(5)發現接地設備消弧線圈故障或嚴重異常,應立即斷開故障線路。(6)用“瞬停法”查找故障線路時,無論線路上有無故障,均應立即合上,瞬停時間應小于10S。(7)如在大風、雷雨天氣系統頻繁瞬時接地,可將不重要、易出現故障,分支多的線路停電1020min,若觀察不再出現瞬時接地,將風雨停后在試送電(8)如果一相電壓指示為零,另兩相指示為線電壓,那么指示為零的一相一定

46、為接地相。除此而外,就不能簡單的把電壓最低的一相認為為接地相,這樣的認為是沒有根據的。經理論分析 和實踐驗證,絕緣電壓最高相的下一相為接地相,按照相序推算,如A相最高,那么B相發生 了接地;如B相最高,那么C相發生了接地。6 kV系統單相接地與諧振等異常現象序號類別詳細分類變電站信號音響信號電壓指示其他異常現象1單相接地金屬性接地6 kV母線接地警鈴響接地相電壓為零,非接地相升高為線電壓母線輕微振動,6 kV PT 發出較小聲響非金屬性接地6 kV母線接地警鈴響接地相電壓下降,非接地相升高趨向線電壓母線輕微振動,6 kV PT 發出較小聲響2保險熔斷高壓保險熔斷6 kV母線接地。電壓回路斷線警

47、鈴響熔斷相電壓下降為相電壓的1/3左右,非熔斷相電壓不變。如采用室外跌落式保險。保險熔斷,跌落。低壓保險熔斷6kV母線接地。電壓回路斷線警鈴響熔斷相電壓下降為相電壓的1/2左右,非熔斷相電壓不變。無3諧振各種諧振6 kV母線接地警鈴響三相電壓依次輪流升高,超過線電壓,升高幅值為23相電壓;三相同時升高或一相明顯升高,不超過相電壓3倍5倍。母線輕微振動,6 kV PT 發出較大聲響(五)高壓斷路器拒動因素分析由于高壓斷路器的操作非常頻繁,受機械因素與電氣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拒合、拒分的現象,我們統稱為斷路器拒動。斷路器拒絕分、拒合,均可能使事故和停電范圍擴大,主要體現在帶有備自投或自動重合閘的

48、斷路器拒合,以及下級斷路器拒分引起的越級跳閘。對于電力系統及用戶來說,斷路器的拒動在客觀上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盡可能地減少開關拒動的次數,或提前發現斷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所引起的異常現象,盡早予以消除。 斷路器發生拒動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電氣故障,二是機械故障。這兩方面是在斷路器出現拒動時,檢修排障的重點,同時也是在日常維護中重點檢查、維護的要點之一。 1、斷路器拒絕合閘 斷路器手動合閘時出現拒動現象,應首先檢查操作電源的電壓值,如不正常,應先調整電壓,再行合閘。再根據控制盤上的燈光指示判斷是否為控制回路開路造成的拒動,可用控制開關重合一次,目的是檢

49、查前一次拒合閘是否因操作不當引起的,如控制開關放手太快,合閘脈沖時間短等原因。如再次出現異常,則應進行如下檢查:(1)檢查電氣控制回路一般情況下,斷路器的控制回路中均串接有紅、綠指示燈具,以監視斷路器分、合閘回路的完整性,所以運行及檢修人員還應重點檢查: 將控制開關板至“合閘時”位置,觀察斷路器的合閘鐵芯是否動作(液壓機構、氣動機構,彈簧機構的檢查類同)。若合閘鐵芯動作正常,則說明電氣回路正常。 檢查合閘控制電源是否正常-一般變電站或發電廠的控制電廠均采用直流電源,同時將斷路器控制電源分為控制小母線及合閘小母線,合閘小母線電壓應高于控制小母線電壓,檢查電源電壓是否正常。&#

50、160;檢查合閘控制回路熔絲和合閘熔斷器是否良好; 斷路器控制回路中配置的防誤閉鎖電氣接點是否可靠接觸。斷路器本身的輔助觸點是否可靠接觸。 如斷路器配用的為CD10或CD17等電磁機構,應檢查合閘接觸器是否動作,合閘接觸器觸點是否能可靠接觸, 合閘線圈是否有異味,存在開路的情況, 控制回路中配用的燈具均串有電阻,如果指示合閘的燈具電阻阻值過小或燒損均會造成開關合閘后自動跳閘。 (2)機械方面常見的故障 檢查斷路器的操動機構傳動連桿松動或銷軸脫落。 檢查斷路器分閘后機構是否復歸到預合位置。如CD10型電磁機構,因其原理為四聯桿

51、原理,當出現機械磨損后,極易出現分閘后,機構不復位的現象。 斷路器具有失壓脫扣裝置,裝置未能啟動或閉鎖; 合閘鐵芯卡澀或合閘電壓過高。 近期大量投運的斷路器配有密度繼電器,以防止斷路器內滅弧介質缺失。如果SF6壓力過低,則密度繼電器會閉鎖操作回路,防止在介質缺失的情況下合閘引起開關爆炸; 配用液壓機構的斷路器還存液壓低于規定值; 目前高壓斷路器配用的操動機構,除永磁機構外均為機械保持合閘狀態,所以存在分閘鎖鉤未鉤住或分閘四連桿機構機構調整未越過死點,因而不能保持合閘的狀況; 有時斷路器在合閘的過程中會出現連續合、分的情況,此時系開關的

52、輔助動觸點打開過早造成的。分閘四連桿調整未越過死點也會造成合閘過程中出現連續合、分的現象。2、斷路器拒絕分閘 (1)電氣方面常見的故障 當斷路器發生拒分時,值班人員應根據燈光指示,首先判斷跳閘回路是否完好如果紅燈不亮,則說明跳閘回路不通。此時應檢查: 控制回路電源配用的熔斷器熔絲是否熔斷或接觸不良; 斷路器輔助開關的動合觸點是否接觸不良; 防跳繼電器的電壓或電流保持線圈斷線; 操作回路的配線存在斷線,造成控制回路開路。 未將燈具通過萬能轉換開關觸點與控制分閘的接點并接,在燈具的電阻燒損或燈泡損壞后造成分閘回路開路。 

53、;分閘動作電壓過高,此時觀察分閘鐵芯可發現其動作無力。 操作電源電壓過低,現象與分閘電壓過高相似。 (2)機械方面常見的故障 若操作電源良好,跳閘鐵芯頂桿運輸良好,斷路器又拒跳,則可判斷為機械障礙,斷路器機械故障引起斷路器拒分的因素較少,主要為機構卡澀或傳動連桿銷軸脫落。在部分手車斷路器上配用的CD17機構,還存在合閘后,因合閘保持頂桿過位,造成斷路器手動也無法分閘的現象。  3、故障的處理 斷路器出現拒分、拒合時,值班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不同的故障性質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案,特別是事故狀態下斷路器出現拒分時,值班人員必須根據現有的運行方式,及時做

54、出反應,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如進行正常的分閘操作時,紅色信號燈不亮,在確認燈具完好后,應迅速更換操作保險絲、再進行分閘操作。此時應由兩人進行,一人遠方操作轉換開關,一人就地觀察分閘鐵芯動作情況,同時要注意保持安全距離。若鐵芯動作無力,則為鐵芯阻卡,若分閘鐵芯動作正常,但跳不掉斷路器,則說明機械反卡。此時應就地用機械分閘裝置來遮斷斷路器。對于空氣斷路器,SF6斷路器,氣壓必須正常,方可進行機構遮斷。 當需要在緊急事故狀態下進行分閘時,如繼電保護裝置動作或手動遠方拉閘均拒分,有可能引起主設備損壞時,值班人員應立即手動拉開上一級斷路器,然后到故障斷路器處用機械分閘裝置來遮斷斷路器;若機械分

55、閘裝置還不能斷開斷路器時,應迅速斷開故障斷路器兩側隔離開關,再恢復上一級電源供電,待查明原因再進行處理;若事故狀態下時間允許時,值班人員應迅速跑到故障斷路器,用機械分閘裝置斷開斷路器,若用機械分閘裝置斷不開時,應立即倒換運行方式,或用母聯斷路器、上一級斷路器來斷開、再用隔離開關將故障斷路器隔離、恢復運行方式。 但應注意,因為斷路器本身都受遮斷容量的限制,當發生下列之一故障時,禁止將其斷開,以免發生爆炸事故。 (1)油斷路器無油或嚴重缺油或油質嚴重碳化。 (2)少油斷路器兩相絕緣拉桿斷裂時。 (3)氣體斷路器壓力太低且不能維持。 (4)采用液壓機

56、構的斷路器,液壓系統降到零時。 一旦發生上述現象時,值班人員應立即取下斷路器的操作熔絲,使斷路器拒絕遠方分閘指令,即使斷路器帶故障,保護裝置動作也不會使其分閘。同時,值班人員應在其操作把手和斷路器的操作機械上懸掛“禁止操作”的警告牌,然后按下述原則進行處理。 (1)若廠(所)用電某一負荷斷路故障,應按所長或調度員的命令轉移負荷。然后將故障斷路器所連接的母線停電,拉開斷路器、再恢復上一級斷路器運行。 (2)若確是某廠(所)用電工作電源斷路器故障,應投入備用電源斷路器,切斷工作電源上級斷路器,再拉開故障斷路器。 (3)若是斷路出現故障,必須進行倒換母線操作,

57、用母線斷路器或旁路斷路器代替時,應通知繼電保護專責人調整其定值,然后通知有關單位停電檢修。 值班人員巡視時、若發現下列異常現象時,應采取果斷措施,首先做好使斷路不能自動或遠方重新合閘的措施,然后采取遠方操作,迅速拉開斷路器將其停電: (1)斷路器套管炸裂。 (2)斷路器起火。 (3)發生需要立即拉開斷路器的人身事故。4、斷路器脫扣和跳閘的區別斷路器在合閘過程中的任何時刻,若保護動作接通跳閘回路,斷路器能可靠地斷開,這就叫自由脫扣。帶有自由脫口的斷路器,可以保證斷路器合于短路故障時,能迅速斷開,避免擴大事故范圍跳閘的話,是說線路故障,或者電路過載,引起的斷

58、路器斷開,這為跳閘。斷路器自動跳閘可能是因為工作人員誤碰或誤操作、繼電保護誤動作、外部短路引起繼電保護動作等原因使斷路器跳閘。處理35KV線路永久性故障,斷路器拒動事故 一、記錄事故現象,解除事故音響:警鈴響,喇叭響,故障錄波器動作;35KV側跳閘線路保護動作,主變35KV側復合電壓閉鎖過電流后備保護動作跳閘,35KV母聯開關跳閘,35KV I段母線失電,電壓表指示為0;母線上開關紅燈亮,表計指示為0;35KV I段母線電壓回路斷線,信號未復歸亮;二、判斷事故原因:檢查保護動作情況,根據事故現象判斷出故障點在35KV I段母線上,開關拒動引起主變35KV

59、后備保護動作擴大事故范圍,35KV I段母線失電。 三、匯報調度:匯報時間、現象、跳閘開關、儀表變化、保護動作、光字信號、事故擴大的原因、35KV 失電母線連接設備無影響。 四、事故處理:立即拉開拒跳開關操作電源或手動跳開開關,調度令下,復歸跳閘開關及保護信號;拉開拒跳線路開關刀閘做安全措施;聯系調度恢復無故障設備運行,恢復對35KV I母線送電;向上級匯報:35KV 一線路開關拒動。 五、開關拒動原因查找處理:分析是電氣回路故障還是機械故障:按分閘鐵心若不能分閘為機械故障,由專業檢修人員處理;若能分閘則判斷為電氣故障,紅燈不亮時應檢查指示燈,控制保險,燈后附加電阻,斷路器輔助接點,跳閘線圈是否斷線或接觸不良;控制回路其他連接;直流母線電壓;紅燈亮檢查KK6,7接點;能處理的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匯報調度。 六、要求:應根據保護動作和儀表指示綜合分析;事故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