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教學大綱_第1頁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教學大綱_第2頁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教學大綱_第3頁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教學大綱_第4頁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教學大綱一、 課程的性質和任務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已有的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知識、程序設計知識、數據庫和網絡通信知識的基礎上系統掌握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術,并具有針對特定環境下的應用問題進行信息系統開發(包括系統分析、設計與實現)的能力。二、 課程的基本要求1. 掌握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3. 掌握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常用方法和UML統一建摸語言。4. 能運用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技術方法和開發工具,承當軟件項目的開發,設計和管理。

2、三、 課程的核心1. 基本概念:系統、系統分析與設計、面向對象基本概念(對象和類、屬性、消息、方法等)2 基本方法: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包括OMT方法、UML統一建模語言等)、項目管理方法四、 預備知識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應具有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的基礎知識、并應至少掌握一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如VC+、JAVA或VB),至少掌握一種數據庫管理系統(如ORACLE、SQL SERVER或ACCESS)的使用。五、 教學環節本課程由課堂教學、實驗和課程設計等教學環節組成。針對本課程的特點:技術新、外文資料多,課堂教學采用雙語教學方式,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理論教學與案例講解、實際系統演示

3、相結合,使學生系統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方法和技術;實驗環節中要求學生學習并熟練掌握一種或幾種流行的系統建模工具、數據庫和編程語言以及項目管理軟件的使用;課程設計環節包括設計題目的討論、分析、設計和實現,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加強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以及團體協作和項目管理能力。通過這些教學環節,將學生培養成為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并且能力全面的綜合型人才。六、 教學內容(一)課堂教學內容第一章 系統分析與設計概論(Introduction to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1.1系統分析與設計基本概念(What is System

4、Analysis and Design)1.1.1 系統和信息系統(System and Information System)1.1.2 系統分析與設計(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1.1.3 信息系統生命期和信息系統開發生命期(System Life Cycle and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1.1.4 信息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基本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1.2 系統開發模型和方法(System Development Models and Meth

5、ods)1.2.1 常用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螺旋模型(Spiral Model)噴泉模型(Fountain Model)1.2.2 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1.2.3 原型法(Prototyping)1.2.4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Object-Orient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1.2.5 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 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第二章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Concepts of

6、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2.1 對象和類(Objects and Classes)2.2 屬性、消息、方法(Attributes、Messages、Methods)2.3 關系:關聯(Associations)一般-特殊(is-a)整體-部分(part-of)2.4 狀態、抽象化、封裝、繼承(Status、Abstraction、Encapsulation、Inheritance)第三章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Object-Orient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3.1 面向對象開發過程概述(The Proce

7、ss of Object-Oriented System Development)3.2 OMT方法3.3 Shlaer & Mellor法3.4 Coad & Yourdon法3.5 Booch法3.6 UML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第四章 面向對象編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4.1分析、設計、編程的流程(The Process of Analysis, Design and Programming)4.2分析、設計、編程的關系(The Relationship of Analysis, Design

8、 and Programming)第五章 UML面向對象設計基礎(Object-Oriented Design with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5.1用戶模型視圖:用例圖(Use Case Diagram)5.2結構模型視圖:類圖(Class Diagram)對象圖(Object Diagram)5.3行為模型視圖:序列圖(Sequence Diagram)協作圖(Collaboration Diagram)狀態圖(State Diagram)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5.4實現模型視圖:組件圖(Component Diagram)5.5環境模型視

9、圖:展開圖(Deployment Diagram)第六章 UML面向對象開發(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Method)6.1 UML系統分析和建模(UML System Analysis and Modeling)6.2 UML系統設計和建模(UML System Design and Modeling)第七章 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7.1項目和項目管理的概念(What is a Project and Project Management)7.2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 , Project Management

10、 Body Of Knowledge)7.3兩個工具:PERT圖(PERT Chart)甘特圖(Gantt Chart)(二)實驗1學習并使用系統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Microsoft Visio等)2學習并運用程序設計語言進行數據庫編程,程序設計語言可選擇VC+、JAVA或VB,數據庫可選擇ORACLE、SQL SERVER或ACCESS。3學習并使用項目管理軟件(Microsoft Project等)(三)課程設計1課程設計目的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課程設計的目的就是想通過一些實際的例子,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基本概念,

11、基本原理,和技術方法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課本上抽象的理論,方法與具體的實踐應用相結合。2課程設計要求課程設計以實際應用中的小型題目為主,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要求學生能根據不同的題目類型選擇一種或兩種開發模式,完成從系統定義,指定開發計劃,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直至運行/維護的軟件生存期的全過程。具體要求如下:3課程設計內容(1)選題與分組討論(2)系統建模(3)編程實現4課程設計成果系統開發文檔和軟件程序。5課程設計實例課程設計的題目既可以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程度指定,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提出,經指導教師審核裁定。題目的規模不宜過大,算法不宜過于復雜,應以能在規定的時間內

12、完成為準。選題的范圍和類型應盡量選擇有意義的實際題目,過大,過于復雜的題目應經過適當的簡化,突出主要功能要求,舍棄次要細節。課程設計的題目可參考課程設計參考題目七、 課程學時分配課堂教學和實驗總學時數為72學時,其中講課36學時,實驗36學時。在課堂講授和實驗結束之后,進行為期一周的課程設計。各教學環節學時分配如下:課堂教學內容建議學時第一章 系統分析與設計概論6第二章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4第三章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12第四章 面向對象編程4第五章 UML面向對象設計基礎6第六章 UML面向對象開發2第七章 項目管理2實驗內容建議學時系統建模工具的使用12數據庫和程序設計語言18項目管

13、理軟件的使用6課程設計內容建議學時分組討論與分析2天系統建模3天編程實現2天八、 教學手段和環境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CAI教學軟件、實際系統演示等教學手段。實驗和課程設計軟件環境要求:建模工具軟件選用Rational Rose、Microsoft Visio等;項目管理軟件選擇Microsoft Project;程序開發語言選用VC+、JAVA或VB;數據庫管理系統選用ORACLE、SQL SERVER或ACCESS。九、 教材和參考書教材:OBJECT-ORIENT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英文影印版),Ronal

14、d J.Norman,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6。教學參考書:(1) 指向開発,本位田真一,日経BP社,1999.10。(2) 指向分析設計,本位田真一,共立出版,1997.10。(3) 情報設計開発技術,河村一樹,近代科學社,1999.4。(4) 獨習UML,翔泳社,2000.9。(5) UML指向開発実踐,吉田裕之,技術評論社,2000.5。(6)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楊正甫編著,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2(7)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Jeffrey L.Whitten,McGraw-Hill Companies,2001(教育部高

15、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秀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列教學用書)。(8) 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宛延闿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2(9)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周之英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10)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ed Enterprise,Kenneth C.Laudon,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秀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列教學用書)(11) 軟件項目管理(英漢對照),(印)Rajeev T Shandilya ,譯者: 王克仁 陳允明 陳養正,科學出版社,2002.10。(12) UML和模式應用: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導論 ,(美)Craig Larman,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01 (13) 設計模式:可復用面向對象軟件的基礎(英文版),(美)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03。(14) UML 面向對象設計基礎,Ro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