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機電一體化試題及答案(打印),推薦文檔_第1頁
(完整word版)機電一體化試題及答案(打印),推薦文檔_第2頁
(完整word版)機電一體化試題及答案(打印),推薦文檔_第3頁
(完整word版)機電一體化試題及答案(打印),推薦文檔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填 空 題4. 機電一體化研究的核心技術是接口問題。5.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構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統)是:機械系統、電子信息處理系統、動力系統、傳感檢測系統、執行元件系統。6.機電一體化接口按輸入/ 輸出功能分類機械接口、物理接口 、信息接口、環境接口。7. 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按設計類型分為:開放性設計、適應性設計、變異性設計。8.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按機電融合程度分為:機電互補法、機電結合(融合)法、機電組合法。9.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 信息與控制功能基礎上引入微電子技術, 并將機械裝置與電子裝置用相關軟件有機地結合所構成系統的總稱。10. 機電一體化系統實現三

2、大功能應具有的兩大重要特征(轉換作用方式):以能源轉換為主和 以信息轉換為主 。11.絲杠螺母機構的基本傳動形式有:螺母固定絲桿轉動并移動、絲桿轉動螺母移動、螺母轉動絲桿移動、絲桿固定螺母轉動并移動四種形式。12. 滾珠絲杠副按螺紋滾道截面形狀分為單圓弧和雙圓弧兩類;按滾珠的循環方式分為內循環和外循環兩類。13. 滾珠絲杠副軸向間隙調整與預緊的基本方法有: 雙螺母螺紋預緊調整、 雙螺母齒差預緊調整、 雙螺母墊片調整預緊、彈簧自動調整預緊四種方式。14. 滾珠絲杠副常選擇的支承方式有:單推單推式、雙推雙推式、雙推簡支式、雙推自由式。15. 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常用齒輪傳動形式有定軸輪系、行星輪

3、系和諧波輪系三種形式。16. 在機電一體化系統機械傳動中,常用的傳動比分配原則有:重量最輕原則、轉動慣量最小原則、傳動精度最優原則等。17.常用導軌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導軌、矩形導軌、燕尾形導軌、圓形導軌四種形式。18. 導軌剛度主要指:結構剛度、接觸剛度和局部剛度。19. 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中,常可選擇的執行元件:電磁式、液壓式、氣壓式和其他形式的執行元件。20.電動機的工作特性分為恒轉矩工作和恒功率兩個階段,其轉折點的轉速和功率分別稱為:額定轉速和額定功率;伺服電動機用于調速控制時,應該工作在恒轉矩階段。21. 步進電機按轉子結構形式可分為:反應式步進電機、永磁式步進電機、混合式步進

4、電機三種。22. 步進電機的工作方式有:單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23.步進電機的開環控制精度主要由步進電機的結構形式和工作方式決定的;為了進一步提高步進電機的控制精度,可以采用細分電路來提高控制精度。24. 依據步進電機的工作原理,步進電機的驅動控制電路主要由:方向控制電路、環形分配電路、驅動放大電路等組成。25.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常用的微型計算機類型有:單片機控制系統、單板機控制系統、工業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三種。26.提高機電一體化控制系統工作可靠性的措施主要有:隔離技術、和 屏蔽技術、濾波技術27.常用傳感器主要分為模擬信號檢測傳感器、數字信號檢測傳感器、開關信號檢測傳感器三種形式。2

5、8. 機電有機結合分析設計方法主要有穩態設計方法和動態設計方法兩種。29.在機電一體化系統穩態設計的負載分析中,常見的典型負載形式有:慣性負載、外力負載、內力負載、彈性負載、摩擦負載等。30. 在進行機械系統負載和轉動慣量的等效中,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能量守恒定律一. 填空1.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 機械學 與 電子學 的結合;一個較完善的機電一體化系統包含:機械本體、動力與驅動裝置、執行機構、傳感與檢測部分和 控制與信息處理五部分。2.在應用力電壓相似原理建立機械系統數學模型時,力對應 電壓、位移對應 電荷 、速度對應 電流 、質量對應電感 、粘滯阻尼系數對應電阻 、彈簧柔度對應電容、自由度對應閉合

6、回路 。3.傳感器的靈敏度反映了被測量的數值處在穩定狀態時,輸出量 的變化量與輸入量的變化量的比值。4.電容式位移傳感器是將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容量變化的裝置。5.滾珠絲杠副中滾珠的循環方式有外循環和內循環 兩種。6.測速發電機的負載電阻越大,其線性度越好 。7.步進電機的步距角指在一個電脈沖的作用下,電機轉子轉過的角位移。8.諧波齒輪傳動的三個主要部件是:剛輪、柔輪和諧波發生器。9.直流伺服電機的機械特性指當控制電壓 Ua 一定時,電磁轉矩 與轉速 之間的關系;調節特性指在輸出轉矩一定時, 轉速 與 控制電壓 之間的關系。1滾珠絲桿中滾珠的循環方式有、兩種。2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指標和評價標準

7、應包括、3在伺服系統中, 在滿足系統工作要求的情況下,首先應保證系統的,并盡量高伺服系統的響應速度。4 . 實現步進電動機通電環形分配的三種常用方法是、。5抑制電磁干擾的常用方法有屏蔽、合理布局和軟件抗干擾技術。6機電一體化系統一般由_、_、接口、 _、_、_等部分組成。7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設計類型大致可分為_ _ 、適應性設計、 _ _ 。一. 填空1.通常一個較完善的機電一體化系統包含:動力、執行器、傳感器、計算機和傳動機構五部分。2 傳感器的靜態特性指標主要有:線性度、靈敏度、遲滯度、分辨力和重復度等。3.電感式位移傳感器是通過檢測電感量的變化來檢測被測量的位移。4.滾珠絲杠副中采用

8、雙螺母是為了便于螺旋弧軸向間隙的調整。5.在光柵式位移傳感器中,莫爾條紋對光柵的柵距起到了放大作用。6.諧波齒輪傳動的三個主要部件是:剛輪、柔輪和諧波發生器。7.直流伺服電機的優點是穩定性好、可靠性好、響應速度快和扭矩大等;無刷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優點是_無換向器、可控性好和穩定性好 _等8.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與微電子的結合;10.傳感器的靈敏度反映了被測量的數值處在穩定狀態時,輸出量的變化量與輸入量的變化量的比值。11.電容式位移傳感器是將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容變化的裝置。12.滾珠絲杠副中滾珠的循環方式有內循環和外循環兩種。13.測速發電機的負載電阻越大,其線性度越好。14.步進電機的步距角指

9、在電脈沖的作用下,電機轉子轉過的角位移。15.直流伺服電機的機械特性指當電樞電壓一定時,轉矩與轉速之間的關系; 調節特性指在負載轉矩一定時,電樞電壓與轉速之間的關系。16. 滾珠絲桿副中滾珠的循環方式有內循環和外循環兩種17.在諧波齒輪傳動中,若柔輪固定、諧波發生器主動、剛輪從動,則主、從動件轉向18.傳感器的遲滯特性是指輸入量在增加和減少的過程中,同一輸入量下其輸出量19、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中壓電元件變形后所產生的電荷量與加速度成正比。相同的差別。20、若max 是傳感器的最大非線性誤差、yFS為輸出量的滿刻度值,則傳感器的線性度可表示為maxyFS。21、在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功能原理方案設計

10、中,其功能元的組合方式常用的有串聯結構、并聯結構和三種形式。環形22、在單圓弧型螺紋滾道的滾珠絲杠副中,其接觸角會隨軸向載荷大小的變化而變化。23、對于以提高傳動精度和減小回程誤差為主的傳動齒輪系,應按輸出軸的轉矩誤差最小原則分配其各級傳動比。二選擇題1.“機電一體化”這一名詞產生于20 世紀,其產生的年代為( A)A 70 年代 50 年代 40 年代 80 年代2.“機電一體化”在國外被稱為(C)A Machine Electronics MechatronicsA和 B3.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動力與驅動部分的主要功能是( D )A提供動力傳遞運動傳遞動力 A、B 和4.在同步齒型帶傳動中,同

11、步帶的齒形為(A)A梯形矩形漸開線擺線5.直流伺服電動機的電磁轉矩與輸出轉速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稱為其( A)A機械特性調節特性力矩特性轉速特性6.在滾珠絲杠副中,預緊調整是為了消除其(B)A徑向間隙軸向間隙預應力A和 B7.在交流伺服電機中,控制繞組與勵磁繞組在空間相差的電角度是(D)A 60° 45° 0° 90°8.若 x 為傳感器的輸入量,y 是其輸出量,則傳感器的靈敏度為(C)A xxy yyyxx9.在可編程控制器的編程中,同一繼電器線圈在梯形圖中出現的次數最多為(B )A 2 1 3 410. MCS 51 的每個機器周期包含狀態周期數為(D)

12、A 12 24 10 611. 在滾珠絲杠副 JB3162.2-91 的標準中,最高的精度等級是(A )A1 級10級7 級 C級12.光柵式位移傳感器的柵距W、莫爾條紋的間距B 和傾斜角之間的關系為( A)A BW BW BW B 1.5W13.差動變壓器式電感傳感器屬于(C)A渦流式自感型互感型可變磁阻式14.在自動控制系統中,伺服電機通常用于控制系統的(B )A開環控制C和 D全閉環控制半閉環控制15.在光柵式位移傳感器中,莫爾條紋與光柵條紋的排列方向幾乎成( A)A 90° 0° 45° 60°16.在同步齒型帶傳動中,節線的長度在工作過程中(A

13、)A不變變長變短幾乎不變17.Mechatronics是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名稱的組合,這兩個不同的學科是( B)A機械學與信息技術機械學與電子學機械學與自動化技術機械學與計算機18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包括(D)A CAD、 CAPP、 CAM FMS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A、B和 C19.在機電一體化系統數學模型建立的過程中經常會采用力電壓等效法,此時機械系統的阻尼等效于電系統的(C)A電容電荷電阻電感20.直流伺服電動機的控制電壓與輸出轉速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稱為其( B)A轉速特性調節特性工作特性機械特性21.滾珠絲杠副的基本導程指絲杠相對于螺母旋轉2弧度時,螺母上基準點的( B)A徑向位移軸向位移螺

14、旋線長度坐標值22.若直流測速發電機的負載電阻趨于無窮大,則輸出電壓與轉速( B)A成反比成正比成平方關系成指數關系23.在 MCS 51 中, MOV指令用于訪問( B)A內部程序存儲器內部數據存儲器外部數據存儲器外部程序存儲器24.在兩級齒輪傳動中,若傳動比的分配方案是i1 i2 ,則其遵循的原則是( A)A重量最輕等效轉動慣量最小輸出軸轉角誤差最小加速度響應最快25.諧波齒輪傳動中的柔輪相當于行星輪系中的( B)A中心輪行星輪系桿B和 C26.在 MCS 51 單片機中,用于對外部程序存儲器讀的信號是(A)A PSEN RD WR ALE27.步進電機在轉子齒數不變的條件下,若拍數變成原

15、來的2 倍,則步距角為原來的(A)A 0.5 倍2倍 0.25 倍不變28.傳感器在零輸入狀態下,輸出值的變化稱為傳感器的(C )A線性度精確度零漂分辨率29.在自動控制系統中,步進電機通常用于控制系統的(C)A半閉環控制閉環控制開環控制前饋控制30.為了提高滾珠絲杠副的旋轉精度,滾珠絲杠副在使用之前應該進行(B)A調整徑向間隙預緊預加載荷表面清洗31. 感應同步器可用于檢測(D )32通過計算機網絡,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規劃以及計算機輔助制造,統一連接成一個大系統稱為( B)A. 順序控制系統B.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柔性制造系統D.伺服系統33描寫動態系統的數學模型是(A)A. 微

16、分方程B.代數方程組C.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組D.以上答案都不對34 齒輪傳動的總等效慣量隨傳動級數的(A)A. 增加而減小B.增加而增加C.減小而減小D.變化而不變35 某伺服電動機最高大輸出轉矩為5N·m,通過齒輪系5:1 減速,可帶動( A)的最大轉矩負載。A. 25N · mB. 50 N· mC. 2.5 N· mD. 1.25 N· m36.某伺服電動機最高轉速為1200r/min,通過絲杠螺母傳動帶動機床進給運動,絲杠螺距為6mm,最大進給速率可達( B)A. 72m/minB. 7.2m/minC. 5m/minD. 3.6m/m

17、in37 某光柵的條紋密度是100 條 /mm,光柵條紋間的夾角0.001( C)弧度,則莫爾條紋的寬度是A. 100mmB. 20mmC. 10mmD. 0.1mm38直流測速發電機輸出的是與轉速(C )A. 成正比的交流電壓B.成反比的交流電壓C.成正比的直流電壓D.成反比的直流電壓39下列屬于變磁阻電動機的是(A.直流電動機B.40直流伺服電動機的理想空載轉速為C)交流感應電動機( A )C步進電動機D.永磁同步電動機A.uaB.keC.uaD.uakeuaktRa41 某步進電動機有48 個齒,采用五相五拍方式運行,其步距角為(B)A.0.75 oB.1.5oC.6oD.3o42計算步

18、進電動機轉速的公式為( B )A.360oB.60 fC.Tsm cos180oD.180o 360omzr cmzr cmcmc43. 步進電機一般用于( A )控制系統中。A.開環B.閉環C.半閉環D.前饋44某三相步進電動機,轉子40 個齒,欲使其步距角為1.5o ,應采用的通電方式為( C)A.單拍制B.雙拍制C.單雙拍制D.細分電路簡 述題6. 機械傳動系統在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中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什么?機械傳動系統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基本功能是傳遞力 / 轉矩和速度 / 轉速。實質上是一種轉矩,轉速變換器。作用是使執行原件與負載之間在轉矩和轉速方面達到合理的匹配。7. 簡答機電一

19、體化機械傳動的主要功能,目的,基本要求。功能:傳遞力 / 轉矩和速度 / 轉速目的:使執行元件與負載之間在轉矩和轉速方面達到合理的匹配。基固本要求:轉動間隙小,精度高,體積小,重量輕,運動平穩,傳動轉矩大。8. 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的機械部分與一般機械系統相比,應具備哪些特殊要求?1. 較高的定位精度。2. 良好的動態響應特性響應快,穩定性好,收斂時間合理。3。無間隙,低摩擦,低慣量,大剛度。4。高的消振頻率,合理的阻尼比。9. 簡述滾珠絲杠傳動裝置的組成,結構和應用特點。滾珠絲杠傳動裝置的組成由帶螺旋槽的絲桿,螺母,滾動元件,回珠裝置組成。結構:絲桿輕動時,帶動滾珠螺紋滾道滾動,為阻止滾珠

20、從滾道端面掉出,在螺母的螺旋槽兩端沒有滾珠回程引導裝置構成滾珠的循環返回通道,從而形成滾珠滾動的閉合通路。應用特點:阻尼小,傳動效率高,合理的結構設計,適應大剛度傳遞,可實現無間隙工作,不能自鎖。10. 試分析齒輪傳動中,定軸傳動、行星傳動、諧波傳動的組成與傳動特點。定軸傳動由圓柱齒輪傳動,圓錐齒輪傳動,蝸桿蝸桿傳動。特點:結構簡單。傳遞可靠,用幾何特性來實現傳動。行星傳動主要是由傳動齒輪,定位齒輪,行星輪和行星架組成。特點。結構緊湊,可實現傳動比更大,幾何特性機構傳動原理來實現。諧波傳動主要又鋼輪,柔輪,波發生器組成。特點: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充分發揮材料的特性,傳動比可大,也相當可靠

21、,幾何特性材料彈性變化特性實現傳動。11. 滾動導軌副應達到的基本要求。高的導向精度,高的耐磨性,足夠的剛度,良好的工藝性12. 導軌的剛度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各部分對導軌副的導向精度影響如何?靜剛度抵抗恒定載荷的能力。動剛度抵抗變變載荷的能力。每一類剛度都包括:結構剛度,接觸剛度,局部剛度13. 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對執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 慣量小,動力大。 2 體積小,重量輕。 3 安裝方便,便于維護。 4 易于實現 自動化控制14. 機電一體化系統對伺服控制電動機的基本要求1 性能密度大。 2 快速響應性好。 3 位置控制與速度控制精度高,調速范圍大,低速平穩性好,分辨率

22、高以及振動噪音小。4 能適應頻繁啟動,可靠性高,壽命長。5 易于與計算機對接,實現計算機控制。16. 對于伺服電動機半閉環控制系統而言,控制系統的主要構成有哪些?主要是指令控制器,反饋調節器,功率放大與整形電路,執行元件17. 步進電機驅動控制電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提高驅動信號,控制有效,可靠性,整形抗干擾電路18. 簡述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對檢測傳感器的基本要求。1 體積小,重量輕,適應性好。2 精度和靈敏性高,響應快,穩定性好,信噪比高。3 安全可靠,壽命長。4 便于與計算機對接。5 不易受被檢測對象和外部環境的影響。6 環境適應能力強。7 現場安裝 處理簡單,操作方便。8 價格便宜

23、19. 簡答通用微機控制系統核心部件,通用微機控制系統的構成與特點。通用微型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為可編程控制器和工業計算機。構成 ; 控制系統以通用微型計算機為核心,設計專用或選用通用的集成IC 芯片,接口電路,執行元件,傳感器,以及相互合理匹配元件,組成具有較好通用能力的控制器。軟件采用通用平臺軟件系統。特點:具有可靠性高,適應性強,但成本高,應采取一定的抗干擾措施等特點。適用于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三、分析論述題1.簡述如圖 2 所示死杠螺母傳動機構的特點。a:結構簡單,傳動精度高。螺母支撐絲桿可消除軸向結構緊湊,絲剛剛性較高,要限制螺母移動,需導向裝置。間較大,傳動時間需限制

24、螺母移動和絲桿轉動。D:結構簡較高,但 使用不方便,使用較少。a) 螺母固定、絲桿轉動并移動b) 絲桿轉動,螺母移動c)螺母轉動、絲桿移動d) 絲桿固定,螺母轉動并移動躥動,剛性較差。BC:結構復雜, 占用空單,緊湊,絲桿剛性圖 1 絲杠螺母傳動機構的基本傳動形式3. 試分析圖示消除滾珠絲杠軸向間隙調整與預緊的工作原理與結構特點。雙螺母墊片預緊調整的結構特點:結構簡單,剛性好,預緊可靠,使用中調整不方便。工作原理:在絲桿固定不動的條件下,增加墊片的厚度,左右絲桿螺母分別向左移動和向右移動。二、填空題 (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 滾珠絲桿中滾珠的循環方式:_內旋換和外循環2、滾珠絲杠

25、副的軸向間隙對系統有何影響?如何處理?2、如果滾珠螺旋副中有軸向間隙或在載荷作用下滾珠與滾道接觸處有彈 性 變形,則當螺桿反向轉動時,將產生空回誤差。為了消除空回誤差,在螺桿上裝配兩個螺母1 和 2,調整兩個螺母的軸向位置,使兩個螺母中的滾珠在承受載荷之前就以一定的壓力分別壓向螺桿螺紋滾道相反的側面,使其產生一定的變形,從而消除了軸向間隙,也提高了軸向剛度。常用的調整預緊方法有下列三種。墊片調隙式螺紋調隙式齒差調隙式四、計算題1. 某工作臺采用直流電機絲杠螺母機構驅動如圖所示,已知電機軸的轉動慣量Jm-43kg· m,與電機輸出軸相=4× 10-43-43Js-43連的小齒

26、輪的轉動慣量 J1kg· m,大齒輪的轉動慣量 J2=1.8× 10kg· m,絲杠的轉動慣量× 10kg· m。=1× 10=3.8工作臺的質量 m=50kg,絲杠導程t=5mm ,齒輪減速比為 i=5 。試求:( 1)工作臺折算到絲杠的等效轉動慣量JG;( 2)傳動件折算到電機軸的等效轉動慣量Je;( 3)電機軸上的總轉動慣量 J。聯軸器DC伺服電機工作臺i =5齒輪減速器 絲杠 滾珠螺母圖 直流電機絲杠螺母機構驅動工作臺解:( 1)JG=m( t/2) 2 =50*1000*(0.005/2/3/14)2 =0.03166( k

27、g · m3)(2) Je=( J 2+J s+JG)/i2=( 1.8 × 10-4-4-42 = 12.88× 10-43+3.8 × 10+316.6× 10)/5( kg · m )(3)J=J1+ J e =1× 10-4 +12.88× 10-4=13.88( kg· m3)2. 已知某四級齒輪傳動系統,各齒輪的轉角誤差為1=2 8=0.01 弧度,各級減速比相同, 即i1 =i2= = =i4=3,求該系統的最大轉角誤差 。max解: = /( i* i* i* i)+ (+ )/ ( i

28、* i* i)+ ( + )/ ( i * i)+max11234232344534(6+7/ (i 4)+8=0.01/34+ 0.02/33+0.02/3 2+0.02/3+0.01=0.01975(弧度)五、綜合題1. 分析下圖調整齒側間隙的原理。1. 鎖緊螺母 2. 圓螺母 3. 帶凸緣螺母 4. 無凸緣螺母答:圖中所示的雙螺母螺紋預緊調整齒側間隙,雙螺母中的一個外端有凸緣,一個外端無凸緣,但制有螺紋,它伸出套筒外用兩個螺母固定鎖緊,并用鍵來防止兩螺母相對轉動。旋轉圓螺母可調整消除間隙并產生預緊力,之后再用鎖緊螺母鎖緊。2. 分析下圖中傳動大負載時消除齒側間隙的原理。1、 6小齒輪 2

29、 、5大齒輪 3 齒輪 4 預載裝置 7 齒條答:小齒輪 1、6 與齒條 7 嚙合,與小齒輪1、 6 同軸的大齒輪2、 5 分別與齒輪 3 嚙合,通過預載裝置 4 向齒輪 3 上預加負載,使齒輪 2、 5 同時向相反方向移動,從而帶動小齒輪1、 6 轉動,其齒面便分別緊貼在齒條7 上齒槽的左、右側,從而消除了齒側間隙1刻線為 1024 的增量式角編碼器安裝在機床的絲杠轉軸上,已知絲杠的螺距為2mm ,編碼器在10 秒內輸出 307200個脈沖,試求刀架的位移量和絲杠的轉速分別是多少?解:( 1)絲杠旋轉一周有1024 個脈沖, 307200 個脈沖對應于絲杠旋轉307200/1024=300周

30、,故刀架的位移量為300*2mm=600mm ,(2)絲杠的轉速為 300*2 /10=60 (弧度 / 秒)2如圖所示的電機驅動工作臺系統,其中驅動x 向工作臺的三相雙三拍步進電機,轉子齒數z 為 100。滾珠絲杠的基本導程為 l 0=6mm。已知傳動系統的橫向 ( x 向 ) 脈沖當量 為 0.005mm/脈沖。試求:( 1)步進電機的步距角;( 2)減速齒輪的傳動比i 。工作臺功放i滾珠絲杠電機圖電機驅動工作臺示意圖解:( 1) K=3 相, N=3 拍, z=100步進電機的步距角=360 o/(z*K*N)= 360 o/(100*3*3)=0.4o360o/(z*m)=( 2)由于

31、一個脈沖, 步進電機旋轉 0.4o,工作臺橫向 ( x 向 ) 脈沖當量 0.005mm,由于滾珠絲杠的基本導程為l 0=6mm,對應于絲杠轉動一周360 o故減速齒輪的傳動比i=五、綜合題,設一個脈沖絲杠轉動的角度為0.3/0.4=3/4x,則6mm/360 o=0.005/x o,得x=0.3 o1圖示直射式光電轉速傳感器是一種角位移傳感器,由裝在被測軸( 或與被測軸相連接的輸入軸) 上的帶縫隙圓盤、光源、光電器件和指示縫隙盤組成,光源發生的光通過縫隙圓盤和指示縫隙照射到光電器件上。試分析傳感器的測量原理。解:當裝在被測軸 ( 或與被測軸相連接的輸入軸) 上的帶縫隙圓盤轉動時,光敏元件接收

32、到脈沖信號,若轉動圓盤上縫隙是均勻刻制,總數量為N,則光敏元件每輸出N個脈沖,就意味著圓盤轉動一周360o;若輸出 M個脈沖,就意味著轉過 360*M/No,因此,該傳感器可以用于測量角度。如果在T 秒時間內轉過輸出M個脈沖,就意味著轉速為360*M/N/T( o/s )因此,該傳感器也可以用于測量角速度。1某工作臺采用如圖所示的直流電機絲杠螺母機構驅動,已知工作臺的行程L=250mm,絲杠導程t=4mm,齒輪減速比為 i=5 ,要求工作臺位移的測量精度為0.005mm (忽略齒輪和絲杠的傳動誤差)。( 1)若采用高速端測量方法,將旋轉編碼器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確定旋轉編碼器的每轉脈沖數。(

33、2)若采用低速端測量方法,將傳感器與絲杠的端部直接相連,ns=500 脈沖 / 轉的旋轉編碼器是否合用?聯軸器DC伺服電機工作臺i =5齒輪減速器 絲杠 滾珠螺母圖 直流電機絲杠螺母機構驅動工作臺解:( 1)設工作臺位移(測量精度)0.005mm 時,絲杠轉動的角度為X ,則有360X4mm0.005mm得: X0.45 ,若對應于電機軸的角度為Y ,則YiX 2.25,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的旋轉編碼器共有360 ,故旋轉編碼器的每轉脈沖數為 360 / 2.25160( 2)因為 360 / 0.45800 > n s =500,故不合用。1有一脈沖電源,通過環形分配器將脈沖分配給五相十拍通電的步進電機定子勵磁繞組,已知轉子有24 個齒,步進電機的步距角是(C )。 a=360/(znk)=360/(24*5*2)A0.6°B1.2°C1.5°D 2°2步進電機轉動后,其輸出轉矩隨著工作頻率增高而(B )。A上升B下降不變D前三種情況都有可能3采用脈寬調制(PWM)進行直流電動機調速驅動時,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