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能力培養_第1頁
審題能力培養_第2頁
審題能力培養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 數學運算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而運算的準確性很大程度 上取決于審題的正確與否。因 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審 題能力的培養。為敘述方便,本文分小學數學應用題、計算題 、文字題就如何 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作一探討。應用題應用題是由情節和數量關系兩個部分交織在一起組成的。 審題過程就是要審 清題目的情節內容和數量關系 ,知道該道題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經過 是怎樣的,并能找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使題目的條件、 問題及其關系在 學生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 為正確分析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創造良好的前 提條件。具體 說來要做到:“、土”一、

2、“讀” 讀,就是認真讀題,初步了解題意。讀題是了解題目內容的第一步,是培養 審題能力的開始。要培養學生 反復、仔細、邊讀邊想的讀題習慣。一年級教師 要進行范讀、領讀。讀題時要訓練學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不讀錯字,不讀 斷句。二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獨立朗讀、逐步過渡到輕聲讀、默讀,養成自覺通過 默讀理解題意 的習慣。二、“敲” 敲就是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語言文字是應用題各種關系的 紐帶,也是解題的攔路虎。因 此,審題教學要像語文教學一樣,讓學生理解應 用題中每個字、詞、句的意義,培養學生書面語言的閱讀能力 。首先,對應用題表述中的數學術語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如“倍數”應用題 “倍”的含

3、義、行程問題“相向 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學生對這些 術語沒有正確的理解,就無法理解題意,進而防礙數量關系的 確立。其次,對應用題中揭示數量關系的關鍵句要反復推敲, 理解它的真實含義, 為正確解題鋪平道路。如“同 學們修補圖書。 五年級修補 127 本,比四年級多 修補 28 本。四年級修補多少本?” 對此題有的學生一下子分辨 不出五年級修補 的多還是四年級修補的多,這就要抓住“比四年級多修補 28 本”這個關鍵句, 聯系前后內容把 這個簡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補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四 年級多修補 28 本”,就是“五年級比四年級多修 補 28 本”,也就是“ 127 本比 四年級

4、修的多 28 本”, 這樣不難判斷出五年級修補的多,四年級修補的少,問 題 便迎刃而解了。* a、亠”三、“述” 述,就是復述題意,進入情境,用自己的話復述題意,能促進學生進一步 分析清楚應用題的情節, 使題目 內容轉化為鮮明的表象, 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 如“小明家養了 35只雞, 28 只鴨,如果每只雞一年可以產 13千 克蛋,每只鴨 一年可以產 12 千克蛋。這些雞、鴨一年一共可以產多少千克蛋?”學生若能這 樣復述:“小明家 養了 35 只雞,每只雞一年能產 13 千克蛋,還養了 28 只鴨, 每只鴨一年可產 12 千克蛋。小明家養的這些雞和鴨一 年總共能產多少千克 蛋?”這就說明學生對

5、題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復述題意能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對題意的理解程度, 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概括 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從而提高審題能力。四、“擬” 擬,就是模擬情景,展示數量關系,有些題目可通過指導學生列表、畫圖 等方法模擬應用題的情景,使應 用題的情節、數量關系直觀全面地展示在學生 面前,進而掃除理解題意的障礙。1. 列表。如“某糧食加工廠有 3 臺磨面機, 4 小時可磨面粉 2184 千克,現 在要增加同樣的 5 臺磨面機, 7 小時 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審題時把條件和 問題用表格表示出來,通過列表整理,題目中的條件、問題及其數量 關系便一 目了然。 臺數 時間 千克數 3 4 21

6、84 3+5 7 ?又如:“某農場種水稻 600 公畝,小麥 180 公畝,玉米比小麥多種 300公 畝,農場共種三種農作物多少公畝? ”廠n丨水稻600公畝丨小麥 180公畝 共種?公畝丨玉米比小麥(180公畝)多300公畝丨L這樣列表條理清楚,不至于搞錯數量間的關系2. 畫圖。如:“五(1)班一是男生,已知這個班的女生有 24人,7求男生的人數。”依題意可畫出線段圖:(附圖 圖 )4從圖中可清楚地看出“ 24人”與“一”無直接關系,但從圖中,可74看出其對應分率應是“ 1-一”,這一點的突破就是審題的關鍵。7或者利用上圖,指導學生通過轉換觀察角度,將會發現:1 1(1) 以女生人數為“1”

7、,男生人數是它的1倍。列式是24X 1-03 33 3(2) 以男生人數為“1”,女生人數相當于它的一。列式是 24十一。4 4(3) 數出男女生人數各占的格數,列式會更簡便:24- 3X 4o此外,在教給審題方法的基礎上,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審題訓練, 以培 養他們認真審題的習慣和提高 審題的能力。計算題 四則混合運算是計算教學中的難點內容,也是學生出錯率最高的題型之一。因此,四則混合運算的審題教 學,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一、“看”“看”,就是先看一看題目里有幾個什么數。 會有幾種運算符號; 再看一看 運算符號和數據有什么特點, 有什么內在聯系。 如 405 X(30762980)2136

8、 -89。看的結果應是:有5個數;有4種運算;含有小 括號;是一道 帶有小括號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題。又如3.68X 1-( 2.1-2.09) + 0.6。看 的結果應是 含有5個數;有4種運算;含有中括號;是一道帶有中括 號的小數四則混合式題。二、“定” “定”,就是對題目整體觀察后,確定運算順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后算什么。可采用畫線標序的 方法,如:405 X( 3076 2980)+ 2136-89丨I 1I11I1II I111 I“想”,就是分析題中的數值特征和運算間的聯系,聯想到有關運算定律、 運算性質,然后進行運算。女口: 405 X( 3076 2980 )+ 2136

9、-89。這道題 雖不存在簡算問題,但括號部分與除法可同時計算,即同時 算出 3076 2980 的差與2136-89的商。有時候,根據數據特點,通過“想”將原式結構進行分解、組合等1 5 1變形,達到簡算。如4+ 2.375+ 5+ 7.75組合為(4一+ 7.75) + ( 24 8 45.375+ 5)。8計算題的審題教學,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習慣和靈活 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使 學生對計算題算得正確、迅速。文字題 文字題是介于計算題與應用題之間的一種題型,是計算題的語言表達形式, 是應用題數量之間關系的概括 ,是溝通式題與應用題的橋梁。加強文字題的教 學,可加深學生對

10、基本概念和數學術語的理解, 牢固掌握四則 混合運算的順序,并為解答應用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但有些文字題數量關系復雜, 不僅層次多, 而 且一些表達 運算順序的名詞術語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視,致使學生經常造成解 題差錯。因此要強化文字題的審題教學, 教 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審題方法和技巧, 提高解題的正確性。一、“扣” “扣”就是緊扣關鍵詞。文字題中的數量關系,往往是由題中的一些關鍵 詞決定的。常用的關鍵詞有“乘”“乘以”、“被乘”、“用去乘”、“除”“除以”、“被除”、“用去除”等等。 例如“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 與 1 4的差,積是多少? ”題中的關鍵詞一個是 “除以”,一個是“乘”,根

11、 據 題意,其數量關系是“商”乘“差”,列式是(28 14)x( 182*13)。“乘”這個關鍵詞,它決定著什 么量做被乘數,什么量做乘數,稍不慎就會把數量關 系弄錯。又如“從 4000 除以 25的商里減去 13 與 12 的積,差 是多少?”題中 的關鍵詞一個是“除以” ,一個是“減去”,它們決定著本題的數量關系: “商” 減去“積” 列式是 4000* 2513x 12。二、“縮” “縮”就是抓主干縮句,即把題目骨架用關鍵詞表示出來,再列式計算。例如:“750與 250的和比它們的 差多多少?”抓住其主干可縮減為: “和'比 差'多多少?”這就可先分別算出 750 與 2

12、50的和與差,再算 “和”比“差” 多多少?列式是( 750250) ( 750 250) 。三、“分” “分”就是抓關鍵分層次。即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分清層次,把整道文 字題分解為幾個小部分,就能化 繁為簡,化難為易。例如“ 96 與 80 的和除以 96減去80的差,商是多少?”可用“把條件和問題分開,用“ 丨”把條 件分為兩層次,用”標出數學語言中的關鍵字詞,即:96與80的和丨除以 96減去80的差,|商是 多少?這樣,通過分層次,不難看出本題要求商,應 先求出“和與差”,最后再“和除以差” ,這樣就很快列 出式子為( 9680)*( 96 80)。四、“索”索”就是執果索因如果文字題的問句中, 直接指出了最后求的是什么,就可以從問題入手,執“問題 ”這個“果”去索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