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單元教案_第1頁
五六單元教案_第2頁
五六單元教案_第3頁
五六單元教案_第4頁
五六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五單元   時、分、秒第一課時:秒的認識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961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十四的第1、6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2、是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教學重點: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教學準備:主題圖掛圖、各種鐘表、種面模型、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師:(掛圖出示主題圖,種面時刻為11:59)這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現(xiàn)場。看墻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xiàn)在是幾4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15、14、13、1。) 

2、  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說一說,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掛圖),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2、學習1分=60秒。師:電子鐘表、秒表以及有秒針的鐘表都可以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請大家撥一撥自己手上的鐘表,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反饋匯報: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3、完成練習十四的第1題: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1、建立1分鐘的觀念。

3、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問: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現(xiàn)在給你們1分鐘的時間,要求第1、2大組同學從做口算、畫畫、寫一段話中任意選一件做,第2大組的同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饋。強調(diào):盡管1分鐘很短,大拿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許多事情。2、聯(lián)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的第10題。師: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長記錄。比一比,誰跑得最快?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四、課堂小結(jié)(略)五、課外作業(yè)(練習十四的第6題)板書設(shè)計:       秒 的 認 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1

4、分=60秒第二課時:時間的計算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62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十四的第2、3、4、5題。教學目標:會進行一些有關(guān)時間的簡單計算。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教學重點:會進行一些有關(guān)時間的簡單計算。教學難點:會進行一些有關(guān)經(jīng)過時間的簡單計算。教學用具:掛圖、鐘面模具教學過程:一、教學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1、教學例1:2時 =(  )分問:1時等于多少分?那么2時呢?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通過類推得出結(jié)論) 2、練習:3時 =()分      4分 =( )秒     問:你是怎

5、樣算的?二、教學有關(guān)經(jīng)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1、教學例2:(出示學生早上上學的情景掛圖)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小精靈要求我們解答的問題是什么?(7:30離家,7:45到校。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    小組討論: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怎樣想呢?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匯報交流:(在計算方法上肯定學生的多種正確思路,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思想。)  2、練習:(出示一學生去商店的情景掛圖) 

6、    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進行解答。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1、教材第63頁的第3題。(掛圖出示)  師:你還了解哪些類似的信息?與同學說一說。(進一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意識和習慣。)2、教材第63頁的第4、5題。要求學生計算經(jīng)過時間。學困生讓其借助鐘面模型直觀演示。3、教材第63頁的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評析。四、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又收獲了什么新知識?你認

7、為用怎樣的方法計算有關(guān)經(jīng)過時間最好?板書設(shè)計:時 間 的 計 算2時 =( 60 )分     7:30離家,7:45到校。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3時 =(180 )分         7:45 7:30 = 0:154分 =(240 )秒      答: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  第三課時:時間的計算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6466頁練習十四的第7、8、9、10題。教學目標: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一些有關(guān)時間的計算。

8、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意識和習慣。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一些有關(guān)時間的計算。教學難點: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一些有關(guān)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教學用具:掛圖、鐘面模具。教學過程:一、復(fù)習  時 = ()分     分 = ()秒      時 = ( )分分()時    秒()分  分()時 (分) (): :二、練習、教材第65頁第題。掛圖出示本校作息時間表師:你能根據(jù)上表回答下列問題嗎?()上午第一節(jié)課用了多少時間?()下午:同學們正在做

9、什么?()你從家到學校要走分鐘,你最晚什么時候起床?說說你的理由?()你還能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嗎?、教材第66頁第9題。出示生活作息時間表先讓學生獨立填寫。再在小組里進行交流,比一比,誰的時間安排得比較合理。、教材第66頁第題。(出示各自小組同學米跑的成績統(tǒng)計表)()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你們組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你還能提出其他的問題嗎?三、拓展延伸教材第65頁第題。讓學生找?guī)讉€自己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想辦法把它們開始和結(jié)束的時刻記錄下來。然后根據(jù)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有關(guān)經(jīng)過時間的問題并解答。四、課堂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板書設(shè)計:時間的計算 (分)():  第

10、四課時 練習課一填空1、鐘面上有()個大格,有 ()個小格。時針走一大格是  ()  ,分針走一小格是 () 分,2、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圈。 1時= () 分 ,1分=()秒3、1分10秒= ()秒     1時30分=()分   1分 40秒=()秒1時15分=()分     80分=() 時    76分= ()時()分95秒= ()分()秒  

11、;  60分=()時          82秒=()分()秒4,(填上 時、分 、秒 ) 一節(jié)課40(  ),寫15個字大約1(   ),唱一首歌大約2(   ),拍5下皮球 6 (   ),淘氣跑50米用了15 (   )。二、在()里填上時間單位。1. 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了40(   )。小紅上午在校時間約4(   )。2. 小芳跳繩20下用了15( 

12、;  )。課間休息10(     )。3. 小明吃飯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題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約8(   )。王艷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車去上海用了5(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時間大約是30(    )。6. 看一場電影用了90(   )。做一次深呼吸大約7(&

13、#160;   )。7. 從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  )。夏天午睡大約1(  )。8. 脈搏跳10次用了8(  )。小強跑100米需要13(   )。9. 小紅下午在學校的時間是2(  )。一集電視劇的播放時間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覺9(  )。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約用了5( )。11. 學生一天在校時間大約是7(   )。運動會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14、0;)。爺爺每天晨練1(    )。第五課時 實踐活動:填一填說一說活動目標:鞏固對時間的認識。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思和能力。活動準備:1、每人填寫作息時間表。2、填寫完成數(shù)學作業(yè)時間表。3、查資料:睡眠時間(  )起床時間(  )。課件。活動設(shè)計:一、談話激趣,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師:(課件展示):在時間宮殿里出現(xiàn)了專門偷孩子時間的妖魔,這不,芳芳變成了小老婆婆,你們想幫她找回自己的時間嗎?二、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  1、看看芳芳師:為什么妖魔會偷芳芳的時間呢

15、?你能猜一猜嗎?    師:我們來看看芳芳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課件出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起床離家到校放學睡覺8:108:258:404:1011:20     學生小組討論,老師及時參與。  2、說說自己     你是怎樣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的呢(生展示課前準備1的內(nèi)容,個別交流)3、比一比,發(fā)現(xiàn)問題。師:你能和芳芳比一比,你倆的作息時間有什么不同,有不合理的地方嗎?小組討論交流,充分認識時間安排不合理的地方。4、查查資料。  師:什么時候起床比較合適?你查到的資料

16、上是怎么說的?什么時候睡覺合適呢?小學生要睡多長時間才算充足呢?(展示學生課前查出的資料)  5、找到問題的根源     師:同學們通過查資料,知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早睡早起,不能讓時間悄悄流走,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你能說說芳芳為什么會被妖魔偷走的時間嗎?三、時間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師:你能幫芳芳調(diào)整她的作息時間嗎?起床離家到校放學睡覺     小組活動:小組交流匯報(課件展示)芳芳的作息時間表四、創(chuàng)新活動,自己設(shè)計,合理安排時間師:看著芳芳找

17、回了自己的時間,你有什么感想?(師生談話,交流心得)師:你們能合理安排周末一天的休息時間嗎?比一比,哪一個小組是最佳設(shè)計組。(小組討論,設(shè)計,交流評價)五、活動結(jié)果師:請你們將討論設(shè)計的方案給爸爸媽媽看看,讓他們提提意見,使自己真正過一個有意義的周末。第六課時 練習課一、填空1. 我們學過的時間單位有(        )、(        )和(        ),其中( &#

18、160;      )是最小的時間單位。2.  鐘面上一共有(     )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了(     )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     )個小格。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    );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     ),走一大格的時間是(    

19、; )。3.  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     )小格,分針走了(     )分;秒針走一圈,分針走(   )小格,是(     )分。4. 時針從數(shù)字3走到數(shù)字6,經(jīng)過的時間是(        );分針從數(shù)字3走到數(shù)字6,經(jīng)過的時間是(        );秒針從數(shù)字3走到數(shù)字6,經(jīng)過的時間是( &

20、#160;      )。5. 8:30:25是(       )時(       )分(       )秒。6. 一節(jié)課是(        )分鐘,課間休息(        )分鐘,再加上(   &

21、#160;    )分鐘就是一小時。7. 分針走一小格,秒針正好走(    )小格,是(      )秒。8. 3:15:28是(       )時(       )分(        )秒;9. 11:02:35是(       )時(&

22、#160;      )分(       )秒。10. 秒針從12走到3,走了(      )秒;分針從12走到3,走了(     )分;時針從12走到3,走了(     )時。11. (        )時整,時針、分針重合。12. 分針從12走到5,走過了(  &#

23、160;  )分,從12走到9,走過了(        )分。13.  時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     )時;分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     )分,等于(      )時;秒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      )秒,等于(        )分。14. 

24、分針走半圈是(    )分,時針走半圈是(  )時,秒針走半圈是(    )秒。15.   時針從12走到1,分鐘走了(      )小格,是(       )分;秒針走60小格,分鐘走了(       )小格,是(        )分。時針從(  

25、     )走到6,走了5小時。三、比較大小  1時(   )分    1分(   )秒    60秒(  )分  60分(    )時     1小時(   )分  1時(     )100分    60分1時  &#

26、160; 60秒1時      第六單元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第一課時:口算乘法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6869頁內(nèi)容及練習十五的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口算。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遷移類推、歸納、概括的能力。3、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教學難點:正確口算一位數(shù)同整十、整百數(shù)相乘。教學準備:主題圖、乘法卡片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討論后提出問題。二、根據(jù)回答,學習例題。1、坐旋轉(zhuǎn)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10人

27、要多少錢?2、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嘗試解決,探索算理。(1)計算第一題,2×9=18(元)怎樣計算2×10元?學習討論后匯報方法。(2)鞏固練習:口算3×10     10×4(3)第二題怎樣列式?20×3等于多少?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想法。(4)第69頁“做一做”3、總結(jié)規(guī)律,掌握算法。討論:這些題因數(shù)和積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后師總結(jié)。請你用這一方法口算:200×3   4000×2   1000×6三、思維訓(xùn)練。1、練習

28、十五1、2、3題。2、看卡片寫得數(shù)四、課堂小結(jié)(略)。板書設(shè)計:口 算 乘 法 2×9=18       2×10=2020×3=60第二課時:乘法的估算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0頁內(nèi)容及練習十五的第47題。教學目標:1、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說明估算思路。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計算、解決問題的能力。3、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教學重點:估算的方法。教學難點:估算的方法。教學準備:CAI課件及相關(guān)器材。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1、課件逐一出示各種圖片,創(chuàng)設(shè)

29、問題情境,引導(dǎo)學生想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2、出示課本70頁的例2主題圖。學生提問。老師補充:如果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二、嘗試解決。先讓學生猜一猜帶250元夠不夠?怎樣才能知道8×29大約是多少呢?啟發(fā)生想出用前面學習的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口算解決。三、拓展延伸。估計下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大約是多少?32×6     49×5     218×4     518×2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四、鞏固練習。練習十五4、5、6、

30、7題。五、課堂小結(jié)。在這節(jié)課中,你又學到了什么?板書設(shè)計:估  算8×29240(元)                     答:帶250元錢夠買門票。第三課時:口算乘法練習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3頁練習十五的第812題。教學目標:1、復(fù)習乘法估算的方法,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習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體驗數(shù)學

31、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和價值。教學重點:口算乘法和估算的方法。教學難點:估算的方法。教學準備: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復(fù)習鞏固。1、口算。(1)10×4      40×6      70×8       300×4     400×5     20×4    

32、60; 60×7       700×3(2)練習十五第8題2、估算:49×4   65×9   38×8   54×7   131×4   287×7二、用數(shù)學知識解題完成練習十五第9、10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評析。三、拓展練習1、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積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寫幾個?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交流。2、練習十五第12題。四、全課總結(jié)五、游戲:小小郵

33、遞員。 板書設(shè)計:             口  算  乘  法  練  習 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積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寫幾個? 30×8 = 240 80×3 = 240 40×6 = 240 60×4 = 240  第四課時:筆算乘法(不進位)學習內(nèi)容:教材第74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十六。學習目標:1、初步學會

34、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計算的含義;能正確進行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3、培養(yǎng)好奇與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習重點:理解豎式的算理,豎式書寫方法  。學習難點:理解豎式的算理,豎式書寫方法。學習準備:主題圖制成的課件。學習過程:一、演示例1的情境圖。畫外音: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英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布置“迎接元旦”專刊。他們要用美麗鮮艷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從這幅圖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呢?引導(dǎo)學生提出: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枝。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二、探討

35、交流請同學說一說:(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師問:這道題怎樣算呢?小組試算、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全班匯報,教師板演出來。三、分類評價師提出要求: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類,看看有幾種思路。四、介紹豎式課件一步一步展示豎式的書寫過程,突出書寫步驟與書寫的位置,邊演示邊說明。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dǎo)訂正。五、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十六的第1、2、3、4題。板書設(shè)計:筆 算 乘 法 (不退位) 12×3 = 3 6(枝) 

36、 1 2因數(shù)× 3因數(shù)3 6積 第五課時:筆 算 乘 法(不連續(xù)進位)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6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十七的第14題。教學目標:1、理解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一次進位)的筆算的算理,掌握乘的順序以及積的寫法,能正確計算。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重點:進位問題。教學難點:進位問題。教學準備:情境圖制成課件。教學過程:一、復(fù)習舊知1、口算9×2+3    5×3+6    7×3+8     6×8+32、

37、0;  3  3     3  2     4  3  1     2  2  1    × 2   × 2     ×2  ×       4師: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一位數(shù)乘法。(板書課題)二、提出問題課件演示例2情境。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

38、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引導(dǎo)學生提出:王老師要買3套連環(huán)畫,每套18本,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本?(畫外音:你能算出王老師買了多少本連環(huán)畫嗎?)三、指導(dǎo)研究1、探討交流: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根據(jù)學生所說,師板書:18×3=這道題該怎樣計算?師生共同探討18×3的算法.(1)學生探索:請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同桌間可以相互商量一下。操作演示:遇到個位積滿十應(yīng)該怎么辦?我們不妨用小棒圖來幫忙。同時請思考兩個問題:(1)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2)遇到個位上積滿十怎么辦?在豎式中對進到十位的數(shù)該怎么處理?(2)演示課件1:師:單根小棒有24根怎么辦?為什么一共有5捆小棒?演示課

39、件2:師:進上來的2捆就相當于這里的“2”。所以1乘3,再加上進來的2。為了避免漏加,我們在十位上寫一個小“2”。(課件出示)2、小結(jié):應(yīng)從個位乘起,乘數(shù)依次乘被乘數(shù)的每一位數(shù)。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3、嘗試練習:教材第76頁“做一做”,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動手計算。四、鞏固練習:練習十七的第1、2、3、4題。 第六課時:筆 算 乘 法(連續(xù)進位)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8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十八的第14題。教學目標:1、理解掌握兩次進位的筆算乘法的算理及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3、體驗遷移、類推的思維和方法。4、感受數(shù)

40、學知識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教學重點:連續(xù)進位的問題。教學難點:進位問題。教學準備:情境圖制成課件。教學過程:一、復(fù)習舊知1、口算3×8+5         7×8+9           2×6+77×3+6         5×7+6   &#

41、160;       8×4+42、筆算4  3  2        5  1  2         1  9  ×       3      ×   

42、;   3     ×   4二、指導(dǎo)探索,學習新知1、出示例3情境圖,生看圖編題。學校開運動會,一些同學在休息室領(lǐng)取礦泉水。每箱24瓶,地面上放著9箱,一共多少瓶?   由學生列式:24×9(板書)請同學們估算一下,9箱一共多少瓶?(先算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少,再減去24瓶約等于220瓶。)2、師:要知道,我們估算的準不準確,同學們自己動手試做,在做的過程中體會一下與前一節(jié)課講的有什么不同,互相交流一下。學生試做,教師巡視。3、匯報自學情況。學生歸納出:今天做

43、的豎式是連續(xù)進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進位。師板書課題:連續(xù)進位乘法請一學生板書豎式。師:進位數(shù)字一定要寫,還要寫清楚(用紅筆描出)4、師:同學們說一說與上節(jié)課的有什么相同?(學生討論)交流匯報:計算方法一樣。都是從個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5、完成78面“做一做”,集體訂正。三、課堂小結(jié):今天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第七課時:筆 算 乘 法(連續(xù)進位)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9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十八的第57題。教學目標:1、理解掌握多次進位的筆算乘法的算理及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2、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重點:多次進位。教學難點:多次進位。教學

44、準備:例4情境圖制成課件。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出示例4情境圖:運動場的看臺分8個區(qū),每個區(qū)有634個座位。運動場最多可以坐多少人?由學生列式:634×8二、學習新知1、師:這道題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體會一下與前一節(jié)課講的有什么不同。2、匯報自學情況指兩名學生演板:6  3  4× 2  3   85 0  7 23、訂正評講:先請計算正確的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指出本題與前面學的進位乘法有什么不同(多次進位且連續(xù)進位),再請計算錯誤的學生說出錯在哪里,為什么錯?4、訓(xùn)練:P79“做一做”5、鞏固練習,反

45、饋調(diào)節(jié)。7  4      1  5  8      2  6  3      6  4  2×     8      ×      4    ×   

46、0; 5     ×     9三、多層次練習,提高能力1、對比練習。(1)337×4     (2)389×6做完后討論兩題的相同點各不同點。2、改錯練習。249×6=1294        348×7=23362  4  9         &#

47、160;   3  4  8× 2   5 6           × 2  5  71  2  9  4           2 3  3 6四、小結(jié):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五、作業(yè):練習十八第5、6、7題。板書設(shè)計:筆 算 乘 法(連續(xù)進位)6 3

48、 4 × 8 = 5 0 7 2(個)6  3  4× 2  3  85 0  7  2 第八課時:筆 算 乘 法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182頁的練習十八的第813題。教學目標:1、復(fù)習鞏固連續(xù)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經(jīng)歷多次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廣泛應(yīng)用性,培養(yǎng)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及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教學難點:多次進位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學習過程:一、復(fù)習1、口

49、算4×2+9=           7×5+5=           5×3+7=5×5+6=           6×9+8=          

50、9×4+5=2、筆算58×7=        156×4=        253×5=二、練習完成練習十八的第8、9、10、11、12、13題。1、第8題:讓學生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2、第9題:改錯題,先檢查,判斷,然后把錯題改正過來。3、第10題:先讀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4、第11題:讀題,討論:怎樣求第4輛車要坐多少個同學?你能想出多少種方法?然后讓學生分步解答。5、第12題:讀題分析題意:

51、要求合唱隊有多少人,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怎樣求樂隊人數(shù)?6、第13題:指導(dǎo)學生觀察各題的因數(shù)與積有什么特點,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三、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筆 算 乘 法找規(guī)律,用規(guī)律。99 × 1 = 99       99 × 2 = 198       規(guī)律:9與第二個因數(shù)相乘的積左右分開,中99 × 3 = 297       

52、     間插入一個9,即是所求的積。        99 × 6 = 59499 × 8 = 792第九課時:筆算乘法(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零的)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384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十九的第14題。教學目標:1、知道“0”和任何數(shù)學相乘都得“0”,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3、體驗遷移、類推的思想方法,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積極動腦的好習慣。教學重點: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0教學難點:0和乘法與0的加法進行比較。教學準備:主

53、題圖、課件。學習過程:一、用課件呈現(xiàn)3幅圖:1、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中蟠桃園去摘仙桃為自己祝壽。2、七仙女來到蟠桃園,見樹上一個仙桃也沒有了,孫悟空正坐在樹上吃桃子。3、小精靈問:一共摘了多少個仙桃?二、教師提問:想一想:用加法怎么列式計算?用乘法怎么列式計算?板書:0+0+0+0+0+0+0=00×7=0     7×0=0想一想:0×3=(  )  0×9=(  )  0×0=(  ) 三、“做一做”P83直接寫在書上。四、呈現(xiàn)例6的主題圖

54、。師提問:老壽星為什么會長壽?小精靈問:你能算出老壽星每天步行多少來嗎?怎么列式?師問:你能先估算積大約是多少嗎?算法一:500×3=1500     算法二:  5  0  8        8×3=24                 ×  &#

55、160;   3        1500+24=1524           1  5  2  4師問:因數(shù)十位上的0應(yīng)該怎么乘?五、鞏固發(fā)展1、P84“做一做”2、猜一猜,205×4各502×4兩道算式中,積的哪些數(shù)位上是0?為什么?3、比較異同,并計算出結(jié)果。 1  3  8     

56、 1  0  8        1  0  2      1  0  9×     4     ×      4        ×     3

57、0;     ×     34、很快說出下面兩個算式哪個得數(shù)大。(1)1+2+3+4+5+6+7+8+9+0=(2)1×2×3×4×5×6×7×8×9×0=六、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板書設(shè)計:           筆算乘法(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零的)0+0+0+0+0+0+0=0  

58、60;           5  0   80×7=0   7×0=0            ×    2  31  5  2   4第十課時:筆算乘法(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6的內(nèi)容及練習二十的第14題。教學目標

59、:使學生掌握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教學重點: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筆算方法。教學難點:因數(shù)末尾有幾個0,積的末尾就添寫幾個0。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課件(學校買了3套小小科學家叢書,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2、先估算一下:大約要多少元?3、小精靈:自己算一算?4、學生匯報交流、質(zhì)疑。(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兩種做法)2  8  0             2  8  0×

60、2   3            ×  2  3   8   4  0           8    4  05、比較兩咱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一些?(第二種方法簡便些。)6、即時訓(xùn)練:P86“做一做”用簡便方法計算。指4名學生

61、演板,然后集體訂正。二、歸納小結(jié)誰能說一說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進行筆算比較簡便?筆算時應(yīng)注意什么?(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先用第一個數(shù)0前面的數(shù)與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再看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寫幾個0。筆算時應(yīng)該注意:一位數(shù)應(yīng)該與多位數(shù)0前面的那個數(shù)字齊,多位數(shù)末尾有向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三、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1、練習二十的第14題。2、你會計算207×4與8×420嗎?    四、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筆算乘法(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   2&#

62、160; 8  0             2  8  0× 2   3            ×  2  3   8   4  0       &#

63、160;   8    4  0第十一課時:筆算乘法(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練習課學習內(nèi)容:教材第88的練習二十的第58題。學習目標:熟練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因數(shù)中間和末尾有0的乘法,并能使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基本訓(xùn)練409×7       2800×5     380×6       207×8二、應(yīng)用問題完成練習二十的第5至8題1、第5題:讓學生列豎式計算,指導(dǎo)學生把算出的積填在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